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因發現某一現象而發明

因發現某一現象而發明

發布時間:2021-09-14 12:40:44

1. 古今中外,依據自然現象或生活現象而發明創造的事例不勝枚舉,請試舉兩例

蝙蝠-雷達 鯨魚-潛艇 蛋殼-獨特的房屋 小鳥-飛機 眼鏡蛇-紅外線

2. 舉例人類歷史上,因為某些發明或發現而具有括荒者般意義的人,相同的是,他們都在別人的質疑中努力而成功

布魯諾,因為堅持日心說,被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
同樣的還有伽利略,也是為此受教會的迫害,監禁

以下是資料:科學是扼殺不了的。布魯諾遇難後不到十年,伽利略就發明了天文望遠鏡,打開發
通向近代天文學的大門。他把這精巧的儀器指向天空,觀測到許多人們用肉眼看不到的
現象。例如,他發現了月球凹凸不平的表面,打破了「天體是理想球形」的觀點;發現
了太陽上黑子的移動,從而推測太陽自轉;還發現了金星的變相和木星的四個衛星。他
興奮地意識到,這些新發現都是對日心說的有力支持。他把自己的想法,寫信告訴了德
國天文學家開普勒(J.Kepler,1571-1630),得到開普勒的熱情支持。不過,為了
能須利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不受教會的迫害,伽利略比布魯諾謹慎多了。他努力同宗教界
建立聯系,結交了一些教會朋友。由於他的物理學和天文學上的許多重要發明,也一度
贏得教會的尊重。
伽利略以為這樣做就不會有什麼危險了,開始在通信中毫不掩飾地支持哥白尼學說。
他那新穎的觀點和生動的文筆,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但昔日與伽利略為友的教會人士,
這時卻站到了他的對面,紛紛用聖經來攻擊他。這些人不曾用望遠鏡看一下天空,卻公
然否認伽利略看到的事實。而缺乏科學知識的廣大群眾,大多相信太陽繞地球轉。面對
這些,伽利略的內心是矛盾的。他堅信科學事實,又怕受到迫害。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
他心情沉痛地說:「如今這些事(指天文發現)在我眼前,就像用手摸著一般的確實。
但與其苟順私情擁護它們,而和上級長官作對,毋寧閉上我們的眼睛為妙」。但是,絢
麗多姿的自然界強烈地吸引著他,追求真理的精神使他很快改變了這種「閉上眼睛」的
態度,他又冒著風險前進了。他的文章措詞委婉,卻是明確支持哥白尼學說的。這種行
動激怒了教會,羅馬教廷決定對伽利略進行制裁。

1616年的審訊

1616年2月19日,審查部的神學顧問們開始審查以下兩個命題:一、太陽固定於宇
宙中心;二、地球有自轉和繞日分轉兩種運動。24日,神學士開批判總會,所得結論是:
這兩個命題都是「謬論」,「於理不通」,而且「和聖經字義並教父學士等的註疏,多
有抵觸,確屬異端之說」。判文下有11位神學士簽字。
2月25日,教皇保祿五世親自下令給柏拉彌諾主教:把伽利略召來,告訴他及早反
省,並飭令他不得宣傳、擁護和討論比類問題,否則就科以監禁。第二天,在森嚴的宗
教裁判所審訊室中,伽利略被迫表示服從教會,並否認了地球的運動。3月5日,禁書部
(即書籍審查部)便受教皇之命發表禁書令,把包括伽種略有關著作在內的一切擁護地
動說的書籍列入禁書名單,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自然也在禁書之列。禁書部對伽利
略的判詞是這樣寫的:「地動說既屬荒謬又和聖經相悖,可能危害公眾信仰……不得以
任何形式宣傳哥白尼學說」。
為什麼教會反對「地動說」呢?有人說他們是在實行「愚民政策」。其實,那樣未
免把他們的智慧提得過高了,因為他們自己也是相信太陽繞地球轉的。按照聖經,人類
是上帝創造的,人類居住的地球理應是宇宙的中心。以聖經為精神支柱的教會,怎能容
許別人宣傳離經叛道的學說呢?
由於伽利略表示「悔過」,又考慮到他在社會上的威望,教會便把他釋放了。教皇
和主教們為他們的「勝利」,洋洋得意,似乎*他們一聲令下,就停止了地球的轉動。

一部傑作

從宗教裁判所出來的伽利略,感到「萬念俱灰」。被愛放棄自己擁護的學說,這是
多麼痛苦的事!回到家鄉佛羅化薩以後,他只好在實驗室里悄悄地做實驗,而不敢把所
發現的東西公之於眾,更不敢講地球的運動了。但是,他在實驗中一次次激動人心的成
果,重新燃起了他希望之火;朋友們同仇敵愾的呼聲,鼓起了他宣傳科學的勇氣。1623
年,他終於發表了一本總結自己實驗成果的著作《實驗集》。這本書一出版,便博得了
不少好評。由於此書不涉及哥白尼學說,也避免了與聖經抵觸的詞句,因此得到教會的
認可。伽利略暗自慶幸,次年親赴羅馬,不僅結交了一些教廷大員,還拜訪了新教皇伍
爾邦八世。這位教皇,過去曾是伽利略的朋友,1629年還作過一首十九節的拉丁短詩,
歌頌伽利略的天文發現。他初登教皇寶座,便接受了伽利略《實驗集》的晉獻,贈給他
錦標一面和金、銀獎章各一玫。
由於和教會人士的關系好轉,伽利略認為可以比較大膽地進行科學研究了。他回家
以後,通過深入細致的研究,進一步證明了哥白尼學說的正確。但是,他沒有忘記1616
年的審訊,那時他曾宣布放棄哥白尼學說。現在條件好些了,還要不要宣傳自己的正確
觀點呢?怎樣才能避免教會的迫害呢?他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採取一種巧妙的方法來宣
傳哥白尼學說。他寫了一本《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書中以三人對話的形式討論托勒
玫的地心說與哥白尼的日心說哪個正確的問題。其中一人代表托勒玫,一個代表哥白尼,
還有一個旁觀者,對前兩人的討論作出判斷,他實際是代表伽利略明顯支持哥白尼學說
的,但從字面上看不出伽利略本人站在哪一邊。這本書花了3年時間,於1629年完成了
初稿。
1630年5月,伽利略帶著《對話》再赴羅馬,請求教會准許付印。負責書籍審查的
黎加爾地主教(Riccardi)看了伽利略的稿件,認為他未顧及1616年斷案,於是命他前
後加些序跋,言明所謂哥白尼學說,僅系一種假設,所收集的一切反對托勒玫學說的證
理,並非在於指出它的錯誤,只不過是一種反詰性設通信班而己。伽利略照辦了,序言
的開頭,他用一種維護教會的口氣寫道:「幾年前,為了排除當代的危險傾向,羅馬
(教會)頒布了一道有益世道人心的敕令,及時地禁止了人們談論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動
說。有些人公然無恥聲稱,這道敕令的頒布並未經過對問題的公平考察,而是出於知識
不夠而引起的激情。還可以聽到一些埋怨說,對天文觀察完全外行的法官不應當以草率
的禁令來束縛理性的思維」。實際上,他所指責的那些言論,正是他自己的正確觀點,
但他卻裝著反對的樣子,接著寫道:「聽到這類吹毛求疵的傲慢言語時,我的熱情再也
抑制不住了。由於我充分理解這一慎重的決定,我決心作為對這一庄嚴真理的一個見證
人而公開出現在世界舞台上」。這樣看來,他寫書的目的似乎是為了澄清事實真相,以
維護教會的名譽。當伍爾邦八世知道伽利略要印行新書時,便向他的秘書強包理主教
(Ciampoli)探詢一切,秘書回答請他放心,說一切都在按法定程度進行。教皇以為伽
利略已「改過」,並未閱讀他的稿件就允許刊印了,而且還召見了他。
伽利略回到佛羅倫薩以後,經過一些不大的波折,《對話》便於1632年刊行問世了。
書中有佛羅倫薩審查員的許可證,還有黎加爾地主教的批文。這些不懂天文的主教們,
並未察覺伽利略的真實意圖。
其實,《對話》決不是像序言所說的那樣。為了維護教會的,它實際上是和教會宣
傳的地心說針鋒相對。書中列舉大量事實,論證哥白尼學說,應付對方的各種設難。例
如有人說,若金星繞日而行,就該有月球一樣的變相,但並沒人見到它的盈虧啊!伽利
略說,利用在文望遠鏡,就可以清楚地見到金星的變相。他還以木星為例,繪圖解釋行
星的逆行、順行和留,以此說明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在繞日而行。另外,人們很難相信地
球這么大的球會自己轉動,但通過書中列舉的太陽自轉的事實,讀者自然會想,既然龐
大的太陽還能自轉,比之渺小異常的地球為什麼不能自轉呢?書中還利用木星的4個衛
星的發現來支持哥白尼學說。他描述說:這些衛星的形狀的改變如同我們看見月亮形狀
的改變一樣,因此,月球也是地球的一顆衛星。在繞日公轉的過程中,地球帶著月亮,
就像木星帶著它的衛星一樣。
《對話》一書不僅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形式活潑、語言生動,堪稱科學史上的
一部傑作。它一出版就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人們通過兩種宇宙觀的比較,更加信服哥
白尼學說。這時,教會的神學家們把書拿來仔細察看,這才明白也伽利略的真實目的。
他們極為冒火,後悔當初不該准許這本書出版。教皇伍爾邦八世認為自己受了伽利略的
欺騙,更是惱羞成怒,早把過去和伽利略間的友情忘得一干二凈了。正在這時,有人到
教皇那裡誣告伽利略通過書中的人物辛普利邱(Simplicio,代表托勒玫)侮辱教皇。
這對盛怒的教皇來說,無疑是火上澆油。他和主教們一致認為,伽利略在1616年受罰後,
重新犯罪,必須嚴加懲處。

1633年的審訊

1632年8月,黎加爾地主教向印刷局發出緊急通知,停售伽利略的《對話》,同時
把這部書送交神學會審查。審查結果是:伽利略雖用了一些含蓄而模稜的語言,但畢竟
冒犯了1616年接受的命令,因為書中把地動說當作事實而非假定,並多方證明它。不久,
伽利略便接到傳令,要他在10月底以前到羅馬受審。年近七旬、體弱多病的伽利略請求
在佛羅倫薩受審,但教皇堅決不準,11月19日再次發出傳令。這時,伽利略身體更差了,
醫生如實寫了證明書:「伽利略生病在床。他可能到不了羅馬,就到另一個世界去了」。
伽利略的一些朋友也到教皇那裡求情,希望能開恩免除他的羅馬之行。但教皇竟不管伽
利略的死活,命令道:若伽利略再不來羅馬,就「依被告提審不到的常規,拘捕前來!」
意思是給他戴上刑具,押來羅馬。伽利略不得不在朋友的攙扶下上路,經歷了千辛萬苦,
於1633年初來到羅馬,並立即被宗教裁判所監禁起來。
第一次開庭是在次年4月12日。審訊的問題主要有兩點:一、被告在《對話》中是
否違背了禁書令,宣傳1616年所擯棄的學說 這是不法的行為;二、被告是否確信被
禁學說仍以為真 這是不法的思想。對第一條,伽種略這樣答復:我在無意中冒犯了
托勒枚的證理,願意校正人個的著作,放棄我所袒護的一切證理。但法官們卻不認為他
「無意」,他們異口同聲地斷定在《對話》中,作者明白地擁護地動說,因此認定他有
不法行為。對第二條,伽利略說他從未信仰過哥白尼學說,只不過把它當作一種假設。
法官們不相信,卻又拿不到伽利略信仰地動說的證據,只好報告教皇。教皇於6月16日
下令,可對伽利略進行「嚴審」,即刑訊逼供,並說如果伽利略不招供,也可判罪,處
以死刑或監禁。
6月21日第二次開庭。法官們問道:「你是否信仰或信仰過地的轉動?」伽利略答
道:「1616年前,我以為托勒玫和哥白尼兩學說有同等學術價值,自我接到禁令之後,
就只把托勒玫學說看作不變的真理了」。很明顯,這都是他被迫說出來的違心的話,法
官們當然不信。為了讓伽利略招認「信仰地動說」的「罪狀」,法官向伽利略喝道:
「你的著作與供詞絕然不符。必須吐出真情,否則就要動刑了!」但伽利略依然重復著
上面的話。法官無可奈何,看著他那滿頭白發和虛弱的身體,知道他禁不住拷打,大概
一動刑就要見上帝,於是便把他押了下去。
第二天,伽利略繼續受審。教會由於拿不到充足的證據說明伽利略是「異端犯」,
只好把他判為「異端嫌疑犯」。判詞是這樣的:「……根據我們的命令傳你到本法庭受
審,你宣誓承認該書(指《對話》)是由你編著和出版的。……我們審核並全面仔細斟
酌你的案件,考慮你供認和辯護的……對你作如下的最後判決:我們確定、判斷並宣布
你,該伽利略,由於在上述過程中被證明的和你所確認的情況,本法庭認為有重大異端
嫌疑,就是,你信仰並遵守錯誤的和聖經相矛盾的學說,說什麼太陽是大地軌道的中心,
不是由東往西運行,大地在運行而且不是世界的中心」。判詞接著說,在這種情況下,
應該判處伽利略火刑,「只有放棄上述錯誤和邪說,在我們面前真心誠意地按照給你指
定的公式拒絕、詛咒、痛恨錯誤和邪說,我們才允許你免受此刑」。伽利略為了免於被
燒死,不得不當眾誦讀了悔過書:「我以我雙手所按的聖福音書為誓,我擯棄並憎惡我
過去的異端邪說,我懺悔並承認,我的錯誤是由於求名的野心和純然無知……我現在宣
布並發誓說:地球並不環繞太陽而運行……」
就這樣,伽利略以放棄哥白尼學說換取了宗教裁判所的「寬恕」,判詞最後宣布:
用公開的命令禁止《對話》一書,把伽利略關入監獄,並要他「在三年內每周讀七個懺
悔聖歌一次」。

晚年的遭遇

1633年的判決以後,伽利略永遠失去了自由。不過,由於在審訊期間,社會上許多
人對伽利略表示支持,甚至一些開明的教會人士也同情他,所以教皇不敢對他太苛刻了。
伽利略沒有像一般犯人那樣,被投入監獄。他先被監禁在羅馬的一個主教署中,年底又
被押到阿切特里(Arcetri,在佛羅倫薩附近)受軟禁。從此,不僅不許他出來活動,
也不許任何人訪問他,更不許出版他的著作。所邁的伽利略,便在軟禁中度過了他非慘
的晚年。
伽利略雖然被迫寫了「悔過書」,但這位老人的內心是不屈服的。在被軟禁的日子
里,他仍然發奮著書,寫了一本重要的物理學著作《運行的法則》,秘密地托朋友帶到
荷蘭出版。但遺憾的是,他沒有親眼見到這本書,因為在1637年,他的雙眼便失明了。
從那以後,他的生活更加痛苦了。原先照料他生活的女兒也已離開了人世,他身邊連個
親人也沒有。不過,在他失明後不久,宗教裁判所對他的監視稍有放寬,允許他接待來
訪者,因此不斷有國內外學者來訪。1639年,他的一學生來到他的幽禁處,照料他的生
活。1641年,他的另一名學生、物理學家托里拆利(E.Torricelli,1608-1647)也
來訪問,這些訪問,自然是對他的莫大安慰。但受盡折磨的伽利略已經是風燭殘年了。
臨終前,他抱著《運動的法則》一書,喃喃地說:「我以為這是我一切著作中最有價值
的,因為它是我極端痛苦的果實」。
1642年1月8日,78歲的伽利略與世長辭了。他為之獻身的科學事業繼續在教會的重
壓下發展著。1687年,牛頓(I.Newton,1642-1727)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學之數學
原理》出版了,它從萬有引力定律等力學規律出發,全面論證了哥白尼學說,使其立於
不敗之地。但頑固的羅馬教廷,還不肯收回禁止地動說的成命。直到1757年,由於地心
說已極不得人心了,禁書部才不得不將有關哥白尼學說的書籍從禁書目錄中刪去。1822
年9月11日,禁書部又通過決議,准許印行講授地動學的書籍。但對伽利略一案,教會
仍是百般維護。直到1979年11月,羅馬教皇才在世界主教會上提出,要重新審理伽利略
案,不久即為伽利略平反。現在,地球運動之說,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常識,但我們不應
忘記當年伽利略為此所受的種種磨難

3. 依據自然現象或生活現象而發明創造的事例

補充 1769年瓦特製造了早期的工業蒸汽機並不是發明了蒸汽機

4. 科學家因重大發現或發明而受到迫害的故事

無線電之父

——馬可尼

1937年8月30日,英國所有郵局的無線電報和無線電話都沉默兩分鍾。這是為了悼念發明無線電的馬可尼(1874—1937)。

馬可尼出生於義大利一個富裕家庭,從小喜歡讀書,愛做實驗。他自己裝備了一個小實驗室,先做化學實驗,後來做電學實驗。他看到有線電報架設線路非常費力,就想:能不能用電磁波來傳送電報呢?1895年,20歲的馬可尼在自家花園里成功地進行了無線電波傳遞實驗。媽媽十分高興,給了他一千美元,鼓勵他繼續實驗。

實驗規模逐漸擴大,為了尋找經費來源,22歲的馬可尼來到英國,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繼續進行研究。1897年,他和助手在英國海岸進行了跨海通訊實驗。他們把發射機裝在海岸上的一間小屋子裡,屋外豎起一根很高的桿子,上面架設了用金屬圓筒製成的天線。開始時把接收機放在距海岸4.8公里的一個小島上,通訊效果良好。然後又把距離擴大到14.5公里,同樣獲得成功,以後幾年,馬可尼一邊改進通訊裝置,一邊增大通訊距離。1901年12月,馬可尼實現了從英國到加拿大長達二千多英里的跨洋通訊,這一天標志著無線電已成為全球性事業。1909年,馬可尼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5. 哪些科學家因為細心觀察自然現象而有所發明

1、瓦特看到蒸汽,就聯想:用蒸氣所產生的力量來代替人力,所以發明蒸汽機.
2、魯班由手被野草弄傷,而發明用鋸子來代替斧頭砍樹.

6. 歷史上的科學家都有哪些根據生活中的現象而受到啟發的發明

呵呵 為分而來
魯班手指被一棵小草劃破,發現草葉兩邊全是排列均勻的小齒,於是就模仿草葉製成伐木的鋸!
我就知道這個!

閱讀全文

與因發現某一現象而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