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提高效率的意義是什麼
其實提高效率的意義在於能夠更好的完成這個工作吧。
㈡ 效率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 ——葉聖陶
2.工作中最重要的提高效率 。——約·艾迪生
3.一個懶惰心理的危險,比懶惰的手足,不知道要超過多少倍。而且醫治懶惰的心理,比醫治懶惰的手足還要難。因為我們做一件不願意不高興的工作,身體的各部分,都感到不安和無聊。反過來說,如果對於這種工作有興趣、愉快,工作效率不但高,身心也感覺到十分舒適。因不適宜的勞動,使身心憂郁而患成的病症,醫生稱為懶惰病。 ——戴爾·卡耐基
4.如果說金錢是商品的價值尺度,那麼時間就是效率的價值尺度。因此對於一個辦事缺乏效率者,必將為此付出高昂代價。——培根
5.大公司沒效率,小公司沒效益。——朱德庸
6.發現並培養人們的長處,要求他們在所擅長的各自崗位上創造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工作效率,這就是培養得力合作者的秘訣。——德田虎雄
7.世界上只有兩種物質:高效率和低效率;世界上只有兩種人:高效率的人和低效率的人。——肖伯納
8.人只有替自己做事才會效率很高的,替別人做事才會拖拖拉拉。組織如果能把團體弄得象一個人一樣,效率就高了。——曾仕強
㈢ 怎樣創造提高效率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在《管理未來》說到:我們必須以生產率和創新這兩座燈塔為指標。假如獲得利潤的代價是降低生產率或者沒有創新,那麼,這些利潤就不是真正的利潤,而是在破壞資本。反之,假如能不斷改善所有關鍵資源的生產率並提高我們的創新水平,最終將一定會創造利潤,創造價值。
管理創造的價值在於聚合企業的資源,以最優的投入獲得最佳的回報,以實現企業目標。效率是管理創造價值的一種途徑。如何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呢?
1、提高士氣:員工是每台機器的直接創造者,是直接影響單位產出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作為管理者如何尊重員工、用好員工,從而達到提升效率之目的,是非常重要。可以通過早會,適當的激勵,能使每個人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讓員工參與管理,鼓勵員工與員工融洽的關系,能使員工積極主動。
2、減少浪費:現場主管的應變能力,直接影響問題解決的時效性,如何在異常發生後,在最短的時間採取臨時對策,使損失減少。合理的計劃,合理的安排使事情事半功倍「用好人」沒有最壞的員工,只是怎樣將每個人用在最適合、恰當的位置,而發揮最大的效用。
3、提升直通率:提升直通率,使單位產出量提升。通過品質改善活動,比如舉辦QCC等活動,解決前三大不良。企業還必須統一標准,也就是統一作業標准與檢驗判斷標准。同時,還要提高全員的成本意識。
4、瓶頸解決:所謂的瓶頸就是一條線由於其中一站的原因,造成其他人的等待的浪費。解決需要積極回映及配合IE,減少線平衡損失(通過動作分解、站別的調動、作業的減化及改善人員調動同管理之用人。
5、強化培訓:通過培訓,增強作業技能及作業經驗,增加員工舉一反三的能力,以減少效率浪費針對性培訓……針對突出不良及特殊事項進行培訓,同樣的錯誤不重犯,同時持續培訓有計劃的培訓,提高全體員工素質
6、自動化:自動化的提升,直接體現工廠的企業層次,直接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效率。
7、降低成本:通過技術、提高效率、減少人員投入、降低人員工資或提高設備性能或批量生產等方法,將成本降低。
㈣ 公司需要能創造價值的人,請用結果說話。這句話什麼意思
意思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的業績,來證明自己對於公司來說是一名有價值的員工,而不是只停留在口頭上表達對公司的熱愛上。拿出實際成績,不要虛頭口號,用成果表現自己的價值。是這個意思
㈤ 經濟學中的效率是什麼意思
效率字典中釋義為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會資源以滿足人類的願望和需要。
效率:給定投入和技術的條件下,經濟資源沒有浪費,或對經濟資源做了能帶來最大可能性的滿足程度的利用,也是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的一個簡化表達。
鑒於人的慾望的無限性,就一項經濟活動而言,最重要的事情當然就是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資源。這使我們不得不面對效率這個關鍵性的概念。在經濟學中我們這樣講:在不會使其他人境況變壞的前提下,如果一項經濟活動不再有可能增進任何人的經濟福利,則該項經濟活動就被認為是有效率的。相反的情況包括:「無法遏制的壟斷」,或「惡性無度的污染」,或「沒有制衡的政府幹預」,等等。這樣的經濟當然只能生產少於「無上述問題」時該經濟原本可以生產的物品,或者還會生產出一大堆不對路的物品。這些都會使消費者的境遇比本該出現的情況要差。這些問題都是資源未能有效配置的後果。
1、是指的單位時間里實際完成的工作量。因此,所謂效率高,就是在單位時間里實際完成的工作量多,對個人而言,意味著節約了時間。
2、是輸出瓦特數與輸入瓦特數之比,若此數越接近 1 ,則顯示其效率越好,以在線式 UPS 而言,一般的效率約在 70%~80% 之間,即輸入 1000W ,輸出約 700W~800W 之間, UPS 本身即消耗 200W~300W 的功率;而離線式與在線互動式 UPS ,其效率約在 80%~95% 之間,其效率較在線式高。
3、效率是指對於有限資源(如原材料,人力現金等)的最佳分配方法.當某些特定的標准被達到的時候,就說達到了效率。
4、達到結果與使用的資源之間的關系。
5、從管理學角度來講,效率是指在特定時間內,組織的各種收入與產出之間的比率關系。效率與投入成反比,與產出成正比。公共部門的效率包括兩方面:一是生產效率,它指生產或者提供服務的平均成本;二是配置效率它指組織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是否能夠滿足利害關系人的不同偏好。
㈥ 辯題 效率才能創造價值
嚇死我了。
。
。
我一開始還想呢~~怎麼會有這么玄妙的辯題呢。。。⊙﹏⊙b這個可以發到辯手心語~~大家一起交流呢~~這個挺正常的~~遺憾歸遺憾~~也許是評委沒水平~~但也說明你們沒抓住評委的心吧~~呵呵~~只要沒有黑哨~~過多指責評委也沒用~~其實。。
㈦ 效率成就夢想的例子
新惠普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啊,下面是詳細的采訪記錄,或許有點用。 一年前,當惠普和康柏正式合並的時候,人們對公司前景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猜測。一年後的今天,合並後的新惠普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公司一年內降低結構性成本35億美元;實現了惠普有史以來最快的創新速度;新惠普在世界財富500強中排名第九位;擁有全球第十五大最有價值的品牌。惠普中國區總裁孫振耀先生說,惠普的成功在於不停止的創新精神。全新合並方式使新惠普「1加1大於2」記者:現在看來,惠普與康柏的並購時機真是恰到好處———發生在「9·11」事件的前一星期,同時也趕在一連串商業丑聞之前。如果是在「安然事件」之後的市場條件下進行這次並購,後果將很難預測。請問,惠普選擇的並購時機是純屬巧合,還是事先安排好了的?孫振耀:惠普選擇在「9·11」事件前一周宣布並購康柏確屬巧合。公司總裁卡莉·費奧莉娜說:「就算先知再世,也無法預知過去一年多世界上發生的種種變化———從『9·11』事件到安然丑聞,從經濟衰退到伊拉克戰爭……但是,在這些發生之前,惠普就已經明確了自己的原則,那就是『越大越好』。」因此,惠普選擇了合並,從今天的結果看來,這一決策很有遠見。記者:在IT界,強強聯合並不一定產生強人。1998年,康柏吞並了Digital公司,但是Digital卻使康柏消化不良,戴爾公司借機超過了康柏。而新惠普公司在合並後的表現卻令人鼓舞,為什麼這兩次合並的結果迥然不同?孫振耀:我認為,原康柏和Digital合並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事先沒有做好周密的計劃,兩個公司合並後才開始整合工作;二是康柏以個人電腦業務起家,而Digital是做大型機出身,兩個公司在銷售方式、客戶群、技術和企業文化上都有很大差距,磨合起來很困難。惠普與康柏合並成功首先在於兩家公司擁有相近的業務領域和商業模式,雙方能夠快速、順利地整合,也得益於事先周密的計劃和執行的力度。我們在去年年初就制定了整合計劃,並由合並督察小組在全球統一監督計劃的執行過程,我們的這一做法是企業合並史上的創舉。康柏帶給惠普「靈活」和「速度」記者:在合並過程中,企業文化的融合往往是件非常困難的事,特別對惠普和康柏而言,兩個公司都是業內的領先企業,也都有各自成體系的企業文化。在合並過程中,原康柏和原惠普在公司建制及企業理念等方面是否存在鴻溝,新惠普又是如何克服的?孫振耀:兩家公司在產品線、運作模式、用戶群、技術乃至市場營銷上都有很多相似之處,因而惠普和康柏在企業文化的融合上還不算太難。原康柏文化的核心是速度和客戶,原惠普文化則強調團隊精神、成就和創新。在合並之後,兩公司人員通過互相學習,促進了兩種企業文化的融合。以「速度」為例,過去惠普的業務總結是3個月做一次或者1個月做一次,如果要求每周做一次總結,大家就會感到為難,但實際上原康柏就是這么做的,這使得惠普員工對每周做工作總結不再抱有抵觸情緒。所以,新的惠普之道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兩點,即「靈活」和「速度」。記者:卡莉有句口頭禪:「總裁就是一個公司的形象代表。」您認為,卡莉所代表的新惠普形象是什麼?孫振耀:卡莉所代表的新惠普形象是創新、合作、能夠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依靠「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理念和鋼鐵般的意志,卡莉推動了這一IT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企業合並案,並獲得了預期的結果,這正是新惠普創新精神的最好體現。規模與創新並不對立記者:惠普被稱為矽谷文化的代表,其精髓在於創新。新惠普這艘「高科技航母」將如何保持創新活力?孫振耀:規模效應與惠普一貫推崇的創新精神並非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的。在過去的12個月,惠普獲得了近3000項專利,這是惠普有史以來最快的創新速度。合並之後,新惠普將兩個品牌、眾多產品線一分為四,從而兼具小公司的靈活性和大公司的資源優勢,更利於發揮創新活力。記者:惠普下一步准備怎麼走?孫振耀:從去年年底開始,惠普耗資4億美元在全球展開聲勢浩大的品牌廣告攻勢,打造「惠普科技,成就夢想」這一品牌形象。從目前得到的用戶反饋來看,這一系列廣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03年,惠普將採用攻擊戰略,而不是防守戰略來擴大市場佔有率。卡莉曾說,世界上有好想法的人很多,但是有決心做的人很少。新惠普會以更為穩健的步伐拓展未來,成就夢想。 永中科技在經過兩年多的銷聲匿跡之後,終於在近日推出了永中集成Office 2007。為此,筆者專門采訪了永中科技總裁曹參先生。 記者:永中為什麼要選擇自主創新,而且選擇文字辦公這樣一款如此成熟的基礎軟體進行創新? 曹總:我們的產品進入市場,那要看時機是否成熟。首先是背靠中國市場,有中國政府對軟體產業的支持,我們才可以生存下來。其次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進入市場時要面對微軟強大的壟斷,如果沒有創新就沒有立足和發展的空間。在辦公軟體市場,存在著巨大的需求,但長期沒有人能提供完美的解決方案。如果能夠研發一種技術,來滿足這種需求,就是創新。這樣的產品當然會得到市場的擁護。如果在國外開放源碼的基礎上研發軟體產品,我們就受到它的諸多限制。同時,我們倘若想修改它原本沒法解決的問題,所需花費的工夫將比重做還要大,因此,我們要自己做,只有這樣才能掌握自己的未來。 記者:永中Office 2007相對於2004有哪些重大的改進? 曹總:此次發布的新產品最重大的改進是在性能上的提升,以前我們的2004版及2004增強版在性能上都還有所欠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重新開發了底層程序,我們在2004增強版之前平均是6.6個月推出一個版本,而2007這個版本我們已經研發了將近20個月的時間,我們為了未來的發展下定決心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這次的2007版相對於2004增強版,速度有了成倍的增長,性能獲得大幅度的改善,其他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改進,比如功能、兼容性、實用性等。 記者:我們知道微軟的Office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集成」,而永中的「集成」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曹總:我們知道,微軟的電子表格、文字處理、簡報製作應用屬於3個不同的程序,使用時需要一個一個的打開,操作起來非常的復雜。永中集成Office 2007之所以一再強調「集成」功能,是因為我們將文字處理、電子表格和簡報製作三大功能無縫集成到了一起,從而實現了應用、數據和文件的三大創新集成體系。 記者:永中科技針對於教育行業有哪些舉措? 曹總:我們對於教育行業非常重視,因為它是培養我們下一代用戶的關鍵,而且教育中的很多應用在企業中也有所應用,所以我們專門針對教育研發了一個教育模塊,而且還在2007版中專門增加了地理、生物上的一些應用,用戶也可以自己添加一些內容進去,交互起來很方便。 這令是一個,永中的,都是公司
㈧ 管理如何創造價值
管理科學帶來的人類正在享受的一切物質文明的美好生活。
管理科學
通過,完全先進最大效率的優勢工況生產的全社會推廣,為我們,全人類,創造了超越了前1萬年全部成就和財富的人類文化和文明的財富積累,近106年以來。
通過管理科學
既往的全社會生產方法和方式,得到完全的去最高效優勢工況化。
於是,既往的一切的:
不科學;
無邏輯;
非科技;
無需浪費;
成產滯後;
被動拖延;
無須亂像;
極端低效;
非常落後;
沒有組織;
失效管理;
。。。。。。
全部,被現代化管理的日新月異的突飛猛進的高科技管理應用,所代替。
在開源和節流,兩個方向,同時突破進步。
舉例:汽車生產
1900年代初期,汽車生產商一周才生產7輛汽車。
而今天,經過排產安排的全球化大生產,每秒都有新車,被總裝下線。
甚至更高效率。
而一周有604800秒。
如果,簡單,以汽車生產為例的話,則,單汽車生產的效率就可以提到到,或者更高的程度。即使是計算結果的60萬倍的效率提升。!
實際發生的情況又是什麼呢?!:
舉例:某年
全球汽車生產量是6000萬台
則每秒有1.9台新車下線。
這,就是管理科學,帶給我們人類,今天,如果您也需要開車;或者坐車;或者乘車出行的超級價值的創造結果。
僅僅從一個產品的全球效果來看,事實的發生,是理論計算的兩倍還多。超越了120萬倍100年前沒有管理科學時的生產效率和效果。
管理科學
帶給我們生活。
保護管理科學,就是保護人類我們自己。
管理科學,創造的武器,也可以毀滅我們自己。
消滅敵意的敵人的武器,就是我們每一個還要享受今天和明天生活的責任和義務,責無旁殆。
作人
成人
的價值
今天,管理科學就是我們生活和生命的全部。
㈨ 企業應該如何創造價值
節約利用成本,提高辦事效率。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保證項目能夠合理的進行與維持,保證自己設定的時間能夠合理有效。為公司節約成本,保證項目能夠高效的運行,提高成員之間的辦事效率。
從企業中獲得相對的思想,員工之間存在競爭,時刻保持清醒。自己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這是個競爭非常激烈的時代,時刻保持清醒狀態,在企業中得到一些相應的經驗,保證自己能夠繼續奮斗。
為公司打拚的項目,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公司有項目,成員有方法,為公司做出貢獻,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把公司的項目做好做大做強,為公司帶來收益。
與上級打好關系,與同事搞好關系。與同事工作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把負面情緒帶到公司。在與上級匯報工作的時候,一定要說話嚴謹,注意自己的態度。
每月給公司提出創新型建議或規劃,朝著新時代邁進。每個月都准備給公司提出創新型的建議或者本月總結匯報,讓領導看看這一個月公司項目進度如何,同時又證明了自己一直在為公司奮斗。
利用有限的時間,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利用自己有限的時間,為公司謀取福利,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讓自己為公司的項目做出全身心的投入。為公司創造價值,證明自己能夠給公司帶來收益。
㈩ 如何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輕資產
一是有利於增強企業價值創造能力。EVA考慮了資金機會成本和股東回報,內其「有利潤的企業不一容定有價值,有價值的企業一定有利潤」的評判標准,反映的信息量比利潤總額和凈資產收益率指標更加真實和全面。
二是有利於提高企業發展質量。資本成本的導向作用將使企業的投資決策更為謹慎和科學,有利於企業避免盲目投資,防範風險、提高資本使用效率。同時,EVA的引入,可以對資本利用效率進行最好的測度。
三是有利於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EVA納入考核,不會鼓勵企業以犧牲長期利益來誇大短期效果,而是要求經營者著眼於企業的長遠發展,關注於企業長期業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