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牛頓畫刊的服務支持
一、品牌支持
1、小牛頓科學班作為少兒階段科學教育第一品牌,全景中科教育作為唯一擁有方,全國有超過兩百家合作夥伴;
2、全景教育作為「小牛頓科學實驗班 」 的唯一擁有方,在合約內合作單位享有此商標的使用權;
二、專業支持
為全面提升合作單位的專業水平,保障合作校的辦學水平,在合作關系確立之後,根據協議,全景教育將圍繞各地示範校開展教研活動,為各合作校提供系統科學的專業指導。
1.專業師資培訓
2. 師資考評體系
3. 專家推廣支持
4. 教研活動
5.持續新品研發
6. 專業資源共享
三、日常管理支持
1、日常溝通支持
1)、支持部每個月主動與各地市合作學校電話溝通一次,了解合作學校經營狀況,研究解決方案;
2)、支持部提供服務熱線,隨時提供各種咨詢,解決各地合作學校疑問;
2、往來溝通支持
支持部有固定的辦公地點和辦公人員,隨時接待來往的各地合作學校人員。合作學校人員來支持中心辦事需要提前兩天預約,並請將來訪目的、約見人員、大致時間明確告知支持中心,客服部將協助提前辦理有關預約事宜,並派專人協助。
四、輔助支持
全景教育免費提供合作夥伴市場招生印刷版本,允許合作夥伴在公司規定下的修改及使用;
招生類:
1)、海報類:全景公司介紹、課程明細類
2)、宣傳頁類:單頁類、雙頁類
3)、冬、夏令營招生類;
1、 展示類:
1)、X展架類;
2)、海報類:單個課程類
2、 輔助類:
備註:宣傳用印刷品尺寸分為16K(A4)和8K(A3)兩種,除公司簡介外,其他的宣傳印刷品可以提供源文件供客戶自行修改。
五、物流支持
1、發貨時間
2、發貨方式
3、發貨費用
參加的相關活動 【來源:搜狐教育頻道】 搜狐教育記者張文強 孫靖 張艷 劉傑現場報道
10月21日科普與創新教育論壇上,青少年科普教育專家龍又麟的發言:
非常謝謝孫老師帶給我們精彩的內容。孫老師本身也是發明家,有非常多的寶貴資料。
各位貴賓,我想最後我利用這是十幾分鍾時間,報告一個主題,如何有效推展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你問我是哪裡人,很復雜,我是澳大利亞籍的中國台灣人,台灣出生,我父親49年前到台灣,我在澳大利亞,在台灣讀大學,這段時間在國內我是科普教育推動,尤其是兒童科普教育領域,對於國內整個科普教育的發展趨勢,我覺得非常感動,因為我覺得國內政府從各方面重視、過去我們講科教興國、創新新國家、科學發展觀等等,一個政府這么大力度推動,是全世界幾乎看不到,我們在世界看到有科協等各種組織,我深信在這樣樣魄力、有系統的推動,適應未來發展是非常有前景的,而事實上這是我們未來教育的重大支柱。我個人發表一點淺見。
首先我認為青少年科普教育,確實是對國家未來發展是動量,對青少年來說,科普動手和創新思維結合,能明顯改善他的生活品質,比如在澳大利亞,我經常看到家庭不太富裕,會借錢讓小朋友讀貴族學校,而這些學生到高中畢業家長不管了,他可能讀不了大學,但是他存了錢以後有能力自己去畫一個草圖建房子,但我們中國可能研究生都沒有能力建房子。當體提高你的科普知識和動手能力,會提高你的競爭力的。我們把它放到知識性的教育而言,學生相對沒有興趣,我們應當與生活相結合,其實現在的教育我們中國知識系統教育非常強,世界領先,但對科技教育要加強,因為把知識跟動手實踐、科技創新結合才是完整學習,我們都會記得中學的實驗,目的模模糊糊不太清楚,但還是記得。小朋友喜歡踢足球,巴西的足球很強,因為滿街小朋友都在球足球,我們的科技興國能做起來,要更多創新。
科普本身是人人機會均等的,我們在競賽活動是大多數人參與的,而不是少數兼職獨享的權利,這樣才是普及性,第二,應當盡量深入淺出,有許多非常簡單,比如在學校推廣的課程,小學一年級,第一節課要大家認識結構,做一個洗發香波帶回去,他知道簡單原理以後買到相關東西就可以做出洗發香波自己使用。另外還有很多,是很容易的實行的,這樣這種項目新推動起來,小朋友喜歡,也有興趣做出效果非常好的。在過去國內的推動,我們這類的課程比較少,大部分老師做,或者因為課程安排升學率的關系,校外的活動很多,宣傳也多,可是讓人人動手完成可實現作品機會比較少,而且家長不重視能力的培養,大家覺得和考試無關,這是過去的現象,結果造成中國的小孩動手能力弱,創造方面能力比較低,在社會上說得多,做得少,整體創造力弱,科技競爭力低,甚至無法進入到科技領先國家之列。
但目前有很大的改變,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關鍵時刻,第一,政府重視,政策鼓勵,政府用很多方式進行,這是很難得、很少見,第二,我們教育政策改變,科學課的出現,重視始建於探究,第三,科協與社會教育單位力度也在加強,公益性活動增多,以點帶面的施行。
但仍然有些不足,首先,我們全民參與的力量比較低,第二,宣傳多,親手參與少,第三,我們優秀學生機會多,一般的學生機會少,第四,主題式活動多,綜合式項目少,第五,重點活動推展多,生活科技推動少,第六,一定要避免蜻蜓點水,要增強深度與可持續性,這個內容相對重要,第七,多利用黃金時段,很少用課余時間與可後興趣班、假期活動與冬夏令營。
我也相信我們的科普一定會成功,第一,跟人的天性有關,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問過小朋友長大做什麼,大部分會說當什麼?科學家。70%到80%如果我們問高一的學生,長大之後想干什麼?只有10%,也就是我們的教育讓很多人夢想落空,他天性想學這個,我們的教育讓他空想,是我們辜負於他的,這是他的必然天性,是不變的,因此有這么好的基礎,你去推展科普和創新教育是很有機會的。第二,政府的重視,會有不同的想像。第三,多管齊下。
下面我報告一下我們自己做的少年牛頓班。
我們從四歲小朋友開始認識磁鐵,可能他七歲製作洗發香波,八歲會沖洗相片,九歲自製人造藍寶石,十歲用伯努力原理自製飛船,十一歲能做照相機,十二歲結合數學製作金字塔,這樣的課程小孩子非常喜歡,我們可能會談的是保護口腔,但是製作牙膏,用化學和生物的結合,我們發現小朋友喜歡的原因是天生就想動手,天生就想猜、改變,擁有他的東西,我們給小朋友一個洋娃娃他很高興,你給一個小男孩一個汽車大部分會拆,你會再買嗎?但是他為什麼拆?他想知道為什麼會動、為什麼發聲音,我們沒有告訴他,他就自己拆,他一直發信號是說,請你告訴我它為什麼動、為什麼出聲,你不告訴我就拆。如果你給他這個機會之後,我們就發現這個小朋友對科學的熱愛,會實現他的夢想、幻想,他在實現他的夢想,他的東西是不同的。這樣的課程我們推得很順利。
它的最大特色是一方面我們把科學知識、一方面把動手實踐和課程,深入淺出教小朋友。
這里有些相片,用串珠做一些原子結構,這個小朋友解剖魚,非常小心、謹慎,可是他可以知道魚的生長原理。可能我們辦一些活動小朋友很歡樂,可能我們用礦泉水瓶做一些潛水艇,像這樣的活動非常受到喜歡,目前我們在許多學校有進行合作,這樣的課程我們有300個。比如洗發香波是講化學變化,第二,用降落傘講空氣阻力。
我們的進展很快,現在我們在北京有幾十個學校跟我們合作,當然也希望有更多的機會讓更多的小朋友實現他的夢想,讓他自己掌握知識。我自己分析我們牛頓班受歡迎是因為大環境改善很多,小朋友喜歡,每堂課都有興趣、有成就感。同時我們的課程跟現有的課程不沖突,我們的特色是把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綜合教導,我們深入淺出,易知易行,與生活貼近,每次能把作品帶回家。
有很多單位跟我們合作,對我們支持,我非常感謝。
我們的看法是能提升學生十大能力,動手沒問題自信心增強、很容易有成就感、科學知識特別豐富、培養探究精神、專注力提高、提高整體科學素養與成績、更喜歡研究與發明、生活態度有改變、學習態度更主動。我們透過簡單、易行、容易、結合知識、有深度,符合小朋友的天性,很容易推動。
另外我認為推動青少年科普教育有很多方向,第一,可生活化、普及化,人人參與活動;第二,鼓勵民間力量的支持,結合政策、資金;第三,政府與民間力量相結合有很大空間可做,比如說培訓創新大賽,英特爾在辦,每一個國外大企業都想介入青少年科普教育,我們有很多機會給他們機會一起做,我們國家現在民間企業有60%到70%,20年間可能不到10%,民間的力量起來才是全民動員的時候,所以民間力量有效整合動員起來,功效是十倍、百倍;第四,鼓勵開設興趣班;第五,建設科技創新教室,我們有音樂教室、美術教室、電腦教室,但是科普教育可以結合很多語文、數學,這個圖是六角桌子,老師很容易說各組討論問題,就容易產生集體智慧,我們創造這樣的教室,給他類同,迸發出更多的力量,對學校的多科的綜合應用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明顯提高;第六,將來應該舉辦科普實踐大賽,我們重視實踐,讓人人參與大賽,創新大賽非常成功,但是我們再鼓勵實踐大賽,做實踐可能短、平、快,但引起興趣更強;第七,廣度之外是與深度並重。
最後我一點看法,80%的兒童想當科學家,中國孩子學習慾望高,有這么好的條件;家長學校與社會日益重視,否則我們不會這么快進入學校,甚至有的地方學科學超過學英語;同時現在客觀環境已漸成熟,我們希望像巴西小孩熱愛足球一樣,中國小孩子也熱愛科學。有人說,你看小朋友喜歡什麼,就知道這個國家的未來。巴西小朋友在踢足球,伊拉克小朋友在玩殺人游戲,中國一部分小朋友在迷於玩電腦,那是因為你沒有讓他在生活、實踐動手,我們班很多小朋友自己做實驗,如果我們小朋友有機會、要條件,他熱衷做實驗,接受探究、想像、創新,我們科教興國不是口號,中國的強國、大國是一定能實現的。
今天非常感謝大家。我簡單講到這里。謝謝。 10年後,社會將不再缺乏英語人才,但不論到什麼時候,都需要優秀的科技人才。少年牛頓實驗課程,切合兒童好奇心和愛動手的天性,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擴大其知識與應用面,為孩子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動力?6月14日上午,受十堰全景教育和小海豚英語培訓學校的邀請,全國學習科學研究會科學學習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龍又麟來到十堰,舉辦了一場題為「青少年創造創新學習教育展示」的專題講座,350多名學生和家長認真聽取了講座,並報以陣陣熱烈的掌聲。
體驗式學習
教育需符合少年兒童的認知天性
「暑期將至,許多家長或許早已做好決定,讓孩子參加這樣或那樣的培優輔差班。毋庸置疑,如今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度已經上升到一個較高水平,但是沒有章法、不講究規律的『關心』不是我們所提倡的,這樣不僅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還會給他們增加負擔。因此,作為家長要特別注意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講座開始不久,龍又麟教授對當前家庭教育的闡釋,讓在場的家長們感覺耳目一新。
的確,在社會發展不斷加速的今天,孩子們可以接觸到的東西有很多,學習的內涵更寬泛,造成當下在校學生可能遭遇的挫折更多、壓力更大。
龍又麟指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養學習者擁有持續發展的能力,讓學習者成為知識的主人,應包括知識技能和拓展表達能力兩個內涵。在不少家庭中,家長還是沿用傳統的教育模式,習慣耳提面命式的知識傳授方式,雖然循循善誘但具有「包辦」的意味。體驗才是人類學習成長的本能,家長應該及時更新自己的理念,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多用啟發式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心情愉快地掌握知識,並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自信心,提高自我滿意度。
體驗式學習是符合科學規律的。龍又麟舉了一個例子,任何人最開始學騎自行車都不是別人直接教會的,而是由別人傳授技巧和注意事項,學習者自行嘗試、體驗,經過練習而學會的。而且,一般人用3天學會騎自行車,哪怕長時間不騎,這種技巧仍然不會被忘記。因此,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自我學習的意識,特別是對於12歲以下的兒童,要讓他們在體驗中學習和成長,得到肯定和建立價值感。
在「玩」中學
讓孩子們學會動手動腦的技能
「下面,有請孩子們展示他們自製的洗發香波。」原來,講座開始前,在龍又麟教授的指導下,現場隨機抽取的20名小學生用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學會了用化學原料製作洗發水。「腦袋外面的一層皮膚叫頭皮,頭皮最外面的一層叫做表皮,裡面的一層叫真皮,頭發是長在毛囊的皮下組織里。我們是用香精、十二醇硫酸鈉、水等製作出洗發水的。」在家長們熱烈的掌聲下,孩子們大聲地說出了許多生物學和化學知識。
「我的希望是,在家長的鼓勵下,4歲的孩子不僅能做萬花筒,而且還能說出物體成像及光反射的原理;7歲的孩子用自己製作的香水送給媽媽作為母親節的禮物;9歲的學生就懂得用伯努力原理製作「小飛船」;11歲的學生會從水果中提取出DNA,並能向學校的老師解說金字塔的製造與計算原理……」當聽到龍又麟教授對於知識探求的描述時,家長們眼中充滿了嚮往和期待。
講座結束後,在場的學生和家長還觀看了龍又麟教授帶來的「青少年創造創新學習教育展」,螺旋槳飛機、自製排笛、彈性動力車,在孩子們欣喜和好奇的目光中,家長們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活動主辦方之一——十堰小海豚英語培訓學校負責人介紹說,下一步他們將邀請多名教育專家,舉辦類似的免費專題講座,以回饋廣大家長多年來對小海豚英語培訓學校的關心與支持。 2009年11月30日晚19:00,由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辦,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協辦的第60期就業創業大講壇在雁塔校區崇鋈樓一層學思堂開講。北京星光學校校長、北京全景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全國學習科學研究會科學學習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台灣師范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顧問龍又麟先生為科學教育專業及廣大對科學教育感興趣的同學做了題為「動手玩科學世界會改觀」的精彩報告。報告由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楊承印教授主持,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高玲香教授、物理與信息技術學院王較過教授現場聆聽了本次報告。
楊承印教授首先對龍又麟先生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在座的200多位師生介紹了台灣教育家龍先生,並對龍先生千里迢迢來給師大的師生做報告表示了感謝。在同學們的熱烈期盼下,龍先生儒雅地站在了報告台前。一開始龍先生就以一種很親和的態度和特有的幽默吸引了在場的師生,隨後龍先生提出了中國與世界的一些差異,如中國學生和歐美學生的差別何在?中國教育和歐美教育的差別何在?中國成為強國的關鍵何在?這些問題讓在座的同學雖然熟悉卻又不知怎麼回答。隨著龍先生對這些問題的講解,在場同學逐漸認識到在看待教育問題上自己眼界的局限。接下來,龍先生重點談了科學教育對人的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並指出在我國幼兒階段、中小學階段以及師范院校存在的欠缺,如幼兒階段接觸新式科學教育機會少、中小學階段重視知識的傳授、欠缺科學技能的培養,師范院校缺少生活科技培養等。龍先生直指現代教育的缺失,呼籲建立一種適合人全面發展的科學教育,並介紹了他自己實踐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龍先生在台灣、北京等地倡導的全景教育滲透了課程改革以來提倡的新課程觀,他談到:全景教育的教育方式是科學知識+動手實驗+拓展表達三者合一,教學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興趣、信心與成就感。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啟發式教育:重視問,重視想,重視探索的過程,重視行動與表達。這些教育實踐已經形成了體系規模,並引起在上述地區的家長和學生的關注和參與。
龍先生藉助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等幼年學習過程事例,指出動手可以讓孩子迅速培養培養興趣、信心、成就感並激發內在動力,動手玩科學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動手玩科學,世界會改觀。
❷ 求一部我小學的時候看的卡通片子,有關發明家的
我只能說劇情有部分相似,但不確定是不是這部
有兩部
第一部原名:発明BOYカニパン,第二部原名:(超)発明BOYカニパン,TVB翡翠台 曾在01、02年播過(第一部:機甲發明小子、第二部:新機甲發明小子),不過主角不是這個名字,台灣 也播放過,而內地只引進過第一部,並翻譯名為 機甲小子
不過這動畫網上的在線視頻不多,只能夠提供「網路」的介紹供您查閱
❸ 【哆啦A夢國語】大發明家 ; 到石器時代集合 視頻
《奇天烈大網路》(キテレツ大網路)又譯《奇天烈網路全書》(在台灣又做齊天列大網路)為日本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筆下著名的漫畫及動畫作品,主要是敘述是主角英一,靠著祖先奇天烈齋留下的奇天烈大網路製做許多道具,並創作一個武士機器人—可羅,所產生的一些故事。 故事概要 《奇天烈大網路》的主角木手英一,是住在日本東京表野町的小學生,為家中唯一獨子,和機器人可羅共同生活。其江戶時代的祖先奇天烈齋,系一發明家,著有一本奇天烈大網路,需用神通眼鏡才能閱讀。 英一也喜好發明東西,一日得到該書與特殊眼鏡,始得以閱讀該書,並製做其中的發明成為一樣又一樣的作品,其中最重要的作品就是可羅。(註:此遺作曾於89年5、6月開始在香港亞洲電視台播出,而香港主題曲供應商已改為新力博德曼集團。) 主要角色 * 木手英一 配音:日本→藤田淑子;台灣→馮嘉德; :表野小學五年一班學生,本動畫的主角。 * 木手可羅 配音:日本→小山茉美;台灣→雷碧文; :英一依照大網路所做出來的機器人,以武士自居;平常也是英一的助手,最喜歡吃可樂餅或薯餅。個性單純善良,相當的愛哭,經常幫忙媽媽和英一跑腿買東西;類似哆啦A夢中的大雄。不擅長保守秘密,經常大嘴巴說溜嘴。身體內的一個零件是路面電車的彈簧。 * 野野花美美 配音:日本→山本百合子;台灣→林美秀; :英一的同班同學,為英一所暗戀的對象。曾經在公園的迷宮里不慎誤闖到四次元空間內;又有一次欲前往鐮倉拜訪親戚,卻因方向感不佳,反而到了千葉,幸賴英一所做的道具才得以脫困。長大後與英一結婚。 * 熊田薰 配音:日本→大竹宏;台灣→熊肇川; :和過世的曾祖父同名,因名為薰曾被誤認成女生,外號大猩猩(原文譯豬猩猩)家裡開八百八蔬菜店,是該町內唯一正著念、倒著念都一樣的蔬菜店,與英一相反,力氣很大但智商不好,常把各種詞彙發音念錯,長大後育有一子。滿腦子都是蔬菜,本身也很貪食,在睡覺時也能聽到有旁人在討論吃飯的事,自己是人肉用餐顯示器(自稱)(參考卡通第98集)。 * 尖浩二 配音:日本→真夏龍吾;台灣→黃天佑; :外號冬冬,漫畫版綽號翹嘴,家裡非常的有錢,長大後從三流大學畢業,並靠關系進入爸爸的公司上班。個性很嬌生慣養、依賴心很重,經常把媽媽掛在嘴邊。曾經透過英一的發明得知,自己的前世是一隻蟑螂。 木手家 * 木手みちこ:英一之母。十分關心英一的課業情況;對於兒子成天製作道具,時常感到憂心。不過家裡若有物品損壞,通常會請英一幫忙修理。家族成員中運動神經最優秀的,高中時就讀名校雙星女子學園。 * 木手英太郎:英一之父,個性溫和正直,叫英一不能用發明投機取巧,很不擅長運動,學生時代因為還被稱做單杠三傑之一呢(其實是不會拉單杠的三人)。在江戶物產公司上班。 * 奇天烈齋:本名木手英之進,江戶時代的人,也就是英一的祖先,大網路的作者。年輕時曾經到法國,受雇於大仲馬之下做事,大仲馬為他取名為賈波尼。 野野花家 * 野野花明彥:美美的哥哥,在函館就讀大學,平常鮮少回東京。對於英一的發明一開始並不相信,直到英一親自實驗給他看之後才改變想法。養了一隻鬣蜥蜴當寵物。 * 美美之母:本名不詳,偶爾會帶著美美一起去百貨公司,美美以前私自買衣服時,還曾對她大發雷霆,導致美美離家出走過。 * 美美之父:平時極少出現,只在第16集出現過。 熊田家 * 熊田熊八:大猩猩的爸爸,八百八蔬菜店第十三代老闆,給可羅取了個洋蔥頭的綽號,跟他兒子一樣,喜歡動不動就把蔬菜和生意掛在嘴邊。口頭禪是歡迎光臨。 * 熊田小百合:大猩猩的媽媽,八百八蔬菜店的老闆娘,如果她和老公熊八吵架,大部份都會是她勝利。個性方面算是熊田一家最正常的人。 * 熊田虎七:大猩猩的叔父,住在巴西,以前還曾誤以為大猩猩(本名熊田薰)是女的,還送給他女兒節人偶做禮物,後來還送他一套網路全書希望他能用功。 尖家〈冬冬家〉 * 冬冬之母:本名尖貴子,個性歇斯底里且喜歡炫耀自家有錢,相當溺愛兒子,她為了讓冬冬長大像爸爸一樣優秀,對他的生活規劃的很嚴,還讓冬冬去上補習班。 * 冬冬之父:本名
希望採納
❹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三大發明(台灣書上寫)
中國是1040年,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
韓國是1377年,金屬活字印刷
歐洲是年,鉛字的活字印刷
韓國的說法已經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承認,並將之編入小學課本以傳後世。
台灣是否也寫入課本,不清楚,如果寫入了,也不稀奇,畢竟韓國已經得到國際認可。
當然,中國依然可以說活字印刷是我們發明的,但金屬字或者鉛字的活字印刷,確實不屬於中國。
1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印刷方法,使用可以移動的金屬或膠泥字塊,用來取代傳統的抄寫,或是無法重復使用的印刷版。
最早的活字印刷大約在1040年出現,當時的中國人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用於取代雕版印刷術。與畢升同時代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具體記載。但以泥塑的方式製作活字,技術並未成熟而不適於實用,故僅有很少數量的書籍以活字進行印刷,且多由官方付印,並未對於中國及其他地區的印刷造成實質影響。畢升的發明在中國常被稱為「古代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1440年左右,約翰內斯·古騰堡將當時歐洲已有的多項技術整合在一起,發明了鉛字的活字印刷,很快在歐洲傳播開來,實質上推進了印刷形成工業化。鉛字印刷術隨著西方傳教士於19世紀傳到中國並流行開來。古騰堡所發明的鉛字,實際上同時含有鉛、錫與銻。
2002年到2005年,中國印刷博物館研究室根據《夢溪筆談》的記載,研製出了可以實際使用的泥活字,證實了泥活字的可行性。
因為活字合金含有鉛等對人體有害的金屬、使用麻煩以及工藝上的不足,在電腦排版流行以後,逐漸消聲匿跡。
2
韓國:是活字印刷術的起源國?
2006年10月24日 來源:北京青年報
「從《直指》到U書」——韓國高舉兩把文化利劍,外加1500萬歐元的巨額入場費,以「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的新穎形象呈現在法蘭克福國際書展的主賓國前台。然而,為何諸多國際知名書商依然望「韓流」而卻步呢?
走進國際書展的主賓國會館,彷彿進入了一片後現代風格的遠古藝術叢林。盡管大廳中央的石墓林懾人心魄,極具驚悚效應,設計者的獨到匠心還是令人暗自稱奇 。18根仿石器時代的石墓碑柱烘托出歷史氛圍,白牆上閃現出一排白光靈動的警句:「超越時代——渾然不覺。」
在石墓林中走讀「1377年,世界上發生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韓國方面的答案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金屬活字本——《白雲和尚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簡稱《直指》)誕生了,這比德國人古登堡的四十二行聖經還要早78年。
自認為一直站在日本、中國文化陰影里的韓國,此次便是高舉著 「活字印刷術起源國」的尚方寶劍,一路劈開路障,順利登上全球最大書展主賓國的舞台,在數萬觀眾的集體記憶里刻上烙印。
然而,「金屬活字印刷」一直是中韓兩國之間共同爭奪的古代科學專利。北宋時期,平民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但在韓國學者看來,畢升只有奇思妙想,所造活字並不適用,很快便被束之高閣。中方專家引用《夢溪筆談》、《造活字印書法》等歷史文獻中的相關資料反唇相譏,要求韓國學界匡正視聽、還歷史本來面目。近年來,韓國政府對《直指》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重視,進行了超大規模的宣傳,並爭取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承認,確立了《直指》的世界元老地位,並將之編入小學課本以傳後世。
於是,韓國,確切地說——南韓,昨天還委屈地隱身於中、日兩位芳鄰的光環之下,今天就儼然成了人類書籍印刷的指路人。另據史書記載,公元1443年,精通儒學的韓世宗李祹命令集賢殿學士創立了由11個母音和14個輔音組成的表音字母。這種文字三年後頒布時被稱為「訓民正音」,在此之前,幾乎所有的高麗王朝歷史、典章、文藝、科技書籍都使用漢字記載。據展會負責人介紹,正是因為韓語字母「一天之內即可學會」,韓國的文盲率幾乎為零。
❺ 請問哪裡有賣台灣配音的卡通片啊!
現在的很多日本卡通到內地都是台版配音
連【大長今】也是
不過後內地自己又去配音
聽得出來吧
【最游記】那種配音
很台的
❻ 台灣綜藝節目康熙來了
2004.04.13 兄弟還是姐妹-大炳小炳
2004.06.30 大小炳的超華麗-變裝歌舞秀(上)
2004.07.01 大小炳的超華麗-變裝歌舞秀(下)
2005.01.05劈腿兄弟大戰反串手足 -- 包氏三兄弟、大小炳 上
2005.01.06劈腿兄弟大戰反串手足 -- 包氏三兄弟、大小炳 下
2005.11.10明星幕前幕後的大差距來賓:-溫翠蘋、大炳、謹雯、邢峰、麻衣、申東靖、歐漢聲
2005.11.15明星的兄弟姐妹來爆料 特別來賓:-朱木炎(朱婉儀),李威(李翊暄),陳怡蓉(陳怡伶),馮媛甄(馮鼎毅),佩甄(李佩婷),大炳
2005.11.29明星比你還要省,來賓:楊千霈,LINDA,大炳,JR,星翰,小喬,陳正飛
2005.12.05明星說不出口的事(上),嘉賓:汪東城、MELODY、謝麗金、張洛君、小龍女、大炳
2005.12.14明星被性騷擾的痛苦經驗-佩甄+李靖+余秉諺+大炳+艾莉絲+邱琦雯+僅雯
2005.12.20明星才藝大驗收。大明星爆笑才藝,瑪格麗特、麻衣、黃小柔、小亮哥、歐漢聲、阿KEN、大炳
2006.05.01華崗校友會
2006.05.02華崗校友會(下集)
07.01.15 史上最好笑的笑話,誰是搞笑王?:宋新妮,浩角翔起,小鍾,大炳,林智賢
❼ 有一部類似哆啦A夢的動畫片 好像講的是發明家 然後他也有個跟哆啦A夢差不多的好朋友,請教動畫片名字 謝謝
《奇天烈大網路》。
《奇天烈大網路》(キテレツ大網路)是富士電視台根據藤子·F·不二雄的漫畫《奇天烈大網路》改編製作的同名動畫。
內容介紹
一位住在日本東京都表野町的小學生木手英一,其發明家祖先奇天烈齋著有一套共四本的《奇天烈大網路》,需用神通鏡才能閱讀。
正好英一跟祖先都喜歡發明,而在某天得到《奇天烈大網路》與神通鏡後,開始根據該書製作出一樣又一樣的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是機器人可羅;之後與可羅共同生活,並與身邊的親戚好友發展出許多的大小故事。
(7)小發明家台灣擴展閱讀:
結局介紹
「過去的這段時間,英一跟美美,冬冬跟大猩猩大家一直都很疼在下,這次該輪到在下保護奇天烈齋大人當做回報了······在下這樣做也是為了謝謝把我做出來的英一······」
就在這時捕頭上岸了企圖抓住奇天烈齋大人,看了最後一眼英一的可羅毫不猶豫的和奇天烈齋爺爺還有阿妙跳進了天狗的地道。面對即將追過來的捕頭,在英一即將駕駛時光機進入時光隧道的最後一刻用堅定的話語闡明了自己的想法:
「奇天烈齋爺爺的發明可以幫助很多人,我絕對不允許你們把他抓起來!」
借用時光機的力量,英一重創了那些江戶時代的捕頭,讓他們嘗到了苦頭。
時光機閃耀著藍色的光芒,從江戶時代跳入了時光隧道——這是他們最後一次來江戶時代了。
在回到未來的路上,英一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發明出不輸給奇天烈齋爺爺的道具。也下決心一定要在21世紀發明出更厲害的發明去找可羅。於是,一個不同於過去的英一,帶著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回到了未來開始了新的生活。 全劇終。
❽ 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忘記叫什麼名字了,是關於發明家的故事的,屬於幻燈片形式的。。。
世界名人故事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9909707.html
❾ 從生活中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引出的發明和發明家
按安藤百福自己的話說,方便麵的發明是「被飢餓催生的靈感」。安藤並不是地道的日本人,他1910年出生在中國台灣,原名吳百福。自幼失去雙親,但父親的遺產卻給安藤提供了足夠的創業資金。他吸取了祖父經營綢緞布匹商店的經驗,起初他靠銷售針織品發財,1933年渡海到日本,事業上還算成功。
二戰前後,日本面臨嚴重的食品不足情況,人們餓得連薯秧都吃。就在這一時期,安藤開始深信「有了充足的食物,世界才會和平」。即所謂「食足世平」,從而決定投身到食品行業。
有一天早上,安藤路過一個拉麵攤。時間雖然還早,但是攤前卻已經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長隊,人們在寒風中眼巴巴地等待著拉麵出鍋。站在拉麵攤對面,安藤心裡想,要是有一種面,只要用開水沖一下就能吃,估計大家都會喜歡。想歸想,安藤當時並沒有立刻去研製方便麵。
1948年,安藤創立中交總社食品公司,開始從事營養食品的研究。他利用高溫、高壓將燉熟的牛、雞骨頭中的濃汁抽出,製成了一種營養補劑。產品剛上市,就深得日本人的喜愛,安藤也因此成為日本食品界的知名人士。營養補劑的生產,為日後方便麵調料的研製奠定了基礎。
天有不測風雲,50年代一場變故使得安藤幾乎賠光了所有的財產,不得不從零開始創業。這時生產方便麵的想法再一次從他的大腦中閃現,從此,他開始了與方便麵幾十年的不解之緣。
老婆做菜激發油炸靈感 兒子怕雞引出雞汁調料
1958年春天,安藤在大阪自家住宅的後院建了一個不足10平方米的簡陋小屋,當作方便麵研究室。他找來一台舊的制面機,買了一個直徑1米的炒鍋以及麵粉、食用油等原料,一頭扎進木屋,起早貪黑地開始了方便麵問世前的種種實驗。
面條看似做法簡單,實際上原料配合卻非常微妙,偏巧安藤又是一個十足的外行,這就給他的實驗平添了不少的困難。他把自己能想到的東西全部都拿到制面機上試驗,結果做出來的面有的鬆鬆垮垮,有的粘成一團。他就做了扔,扔了又做。一次次不厭其煩地重復著。
試驗讓安藤有點痴迷,有一次在飯桌上,夫人做了一道可口的油炸菜,他猛然間從中領悟了做方便麵的一個訣竅:油炸。面是用水調和的,而在油炸過程中水分會散發,所以油炸面制食品的表層會有無數的洞眼,加入開水後,就像海綿吸水一樣,面能夠很快變軟。如此一來,將面條浸在湯汁中使之著味,然後油炸使之乾燥,就制出了又能保存又可開水沖泡的面了。這種做法被他稱作「瞬間熱油乾燥法」,很快便拿到了方便麵製法的專利。
❿ 誰知道和機器貓差不多的動畫片
《奇天烈大網路》 也叫《小發明家奇天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