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生的小發明方案
14、製作水火箭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火箭的神奇威力和我國的宇航發展歷史;學會水火箭的製作方法和發射技巧,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2、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水火箭也能用廢棄物來製作,啟發學生尋找周圍材料製作火箭。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活動重點:水火箭的設計 活動難點:降落傘的製作
二、技能要點分析:
1、 材料、工具使用說明:
材料:600毫升裝的可樂空瓶3個(可樂瓶要帶蓋,可樂瓶可大,也可小,但是 3個可樂瓶要一樣大小)、膠帶、雙面膠、厚卡紙、50×50cm尼龍薄膜1塊、細線250cm,粗線100cm,裝飾紙少許。
工具:剪刀、手工鑽(水火箭嘴、發射架需市場購買)。
2、整體設計技術
仔細觀察水火箭的各個部件,想想水火箭是靠什麼飛上天空的,製作水火箭的關鍵是什麼?然後設計一枚水火箭。水火箭的設計包括:火箭體和附件兩個部分。火箭體主要由:動力艙――火箭頭――發射艙――儲備艙四個部分製作而成的。全部箭體都是由可樂瓶製作而成,可樂瓶一共用三個;附件有:降落傘。降落傘是由尼龍薄膜製作而成。
讓學生看看:是看看降落傘的外形與結構。 讓學生想想:主要是想怎樣設計水火箭更加合理。
通過看看想想,然後把想好的製作流程設計寫到書本的空白處。
3、 箭體製作技術
以600毫升裝的可樂瓶為例
①製作動力艙:用一個可樂瓶,這個可樂瓶不能漏氣。檢測方法:只要對著可樂瓶吹氣,氣沒有泄漏就行,無需加工。
②製作火箭頭:截取可樂瓶的前半部與尾部,再把它首、尾套起來,然後用膠帶粘牢。(如右圖)
③製作發射艙:截取一個可樂瓶的中間部分,高12㎝。套入動力艙(可樂瓶的口部),用膠帶粘牢。
④製作儲備艙:再截取一個可樂瓶的中間部分,高12㎝。套入動力艙(可樂瓶的尾部),用膠帶紙粘牢。
檢查發射艙、動力艙、儲備艙是否成一直線。
⑤美化火箭體:用彩紙美化
注意:美化火箭體時,不要把整個火箭體全部貼滿,要留一條1㎝寬的縫隙,以備發射時觀察水位用。
⑥製作尾翼:先用較厚的有一定硬度的16k大小的卡紙縱向對折,在上面畫出7×8㎝的長方形,沿線剪下,再在靠近折縫的那邊剪去一個角;然後在折口處向外反折出1厘米,作為尾翼與火箭體粘接的地方。好!一片火箭尾翼做成了,再做同樣大小的三片,共四片(也可以是三片)。
把這四片尾翼均勻地用雙面膠或者螺絲釘安裝在發射艙尾部。(如右圖)
4、降落傘製作技術
①把50×50㎝的尼龍薄膜的四個角剪去,形成一個正8邊形。再在 8個角上分別繫上25㎝長的線,把8根線的另一頭合在一起打個結。(如右圖)
②在火箭頭的底部打一個小孔,8根線的結通過這個小孔,再在裡面打個大大的結,把這頂降落傘牢牢地固定住,降落傘就做成了。
5、組裝:
①在儲備艙的上口打一個小孔,把儲備艙上的小孔與火箭頭上的小孔用一根長65㎝的粗線連接起來。
②把降落傘折疊起來放進儲備艙,用火箭頭的尾部蓋住儲備艙,一枚水火箭做成了。
(如右圖)
6、水火箭發射技術
1)在水火箭的動力艙內注入五分之三左右或者二分之一的水,旋緊水嘴,把火箭插入發射架。
2)用打氣筒(一般的自行車打氣筒)給動力艙充氣,充到裡面的水冒水泡,拉、壓打氣筒的柄感覺有一定分量為止。用手按動發射開關,水火箭一下子脫離發射架騰空而去,最高的可以發射到100多米的高空中,下落時自動打開降落傘,飄飄悠悠地下降到地面,這個情景真是美極了。
注意:水火箭發射要特別注意安全,火箭只能一枚一枚發射,不能多個火箭一齊發射;觀看的學生必須站在距離發射地點直徑100米以外的地方,觀看時必須站著,不能坐著或者蹲著,以免火箭飛來逃離不及發生意外。
三、教學過程
採用探究式學習方式,使學生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過程,訓練學生善於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能力,通過研究探索得出結論,並由此組織開展教學活動。
1、導入
(1)語言導入:我國有長征1號火箭、2號火箭……你聽說過水火箭嗎?告訴你吧,水火箭是用可樂瓶製作的,里邊裝上水,充入壓縮空氣,能飛上100多米的高空呢!怎麼樣,有興趣嗎?今天,我們就來做個水火箭試試。
(2)媒體導入:讓學生觀看我國成功發射的各種火箭,了解我國的宇航史。了解水火箭也是我國人民最早發明創造的。並且由此引出我們今天也來設計製作一枚簡單的火箭——水火箭。
(3)實物導入:觀察已經製作好的水火箭。製作水火箭前要先讓學生觀看教師已經做好的水火箭,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對水火箭的評價意見,讓他們提出問題,找出缺點,由此進入水火箭的製作設計活動。
2、活動
1) 設計制圖
每個學生都要開動腦筋,設計一枚自己能製作的水火箭流程圖。
2) 製作水火箭
製作水火箭時,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在小組的努力下共同完成一枚,不一定要每個學生都做一枚水火箭。在設計中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靈活性和創造性,千萬不要老師包辦代替。在操作中老師要進行適當點撥,糾正同學在操作中的一些技術錯誤。學生在活動中發生困難時,教師要進行及時點撥,組織學生進行研究解決,教師不要做旁觀者。水火箭的製作比較容易,學材的介紹比較詳細,一般學生都能看得懂。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學材;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讓每個學生自己動腦、自己動手,在做中學,學中做,在同學的互相協作中完善作品,通過活動使每個學生都會用可樂瓶製作水火箭。
3)展示評比
展示評比要公開、公正、合理,要最大可能地激發起學生再次製作的積極性。
4)課外延伸
可以將活動延伸到課外,做到課內打基礎,課外出精品。學生的新設想,可以通過課外去製作,去完成,教師組織好評價。
5)展示台
評一評誰的水火箭做得漂亮,誰的水火箭飛得高。通過評價激發學生再次創新的積極性。
四、教學建議
1、 課堂活動創新:
(1)外形設計創新。水火箭必須採用耐壓力好的可樂瓶為材料,由於可樂瓶的種類、大小很多,因此可以設計成各種大小不同的水火箭。如有:輕便型、模擬型、豪華型等。
(2)降落傘創新。尼龍紙改成絲綢效果可能還會好些。
2、 課外延伸
設計改進水火箭設計圖,利用課外時間把它製作出來,學校組織評獎。
3、 主題活動設計
水火箭發射擂台賽
(1)設計一枚水火箭;(2)製作一枚水火箭;(3)水火箭發射擂台賽
4、 課堂評價
5、 關於學材中交流與創新的說明
1)介紹你製作的水火箭的特點,你能再設計製作一枚比這枚更有新意的水火箭嗎?
水火箭的特點:可以介紹水火箭的外形、內部結構中自己創新的部分,也就是說與眾不同的地方,與大家相同的部分就不是自己的特點。再設計一枚比這枚火箭更新的水火箭,這是讓學生通過製作後進行創新。
2)你能說出水火箭它為什麼能飛上天空,而且能飛得那麼高嗎?
水火箭飛上天空的原因是它根據反沖力的原理,水火箭飛得高的原因是與水的多少和充入空氣的多少有關,讓學生在多次實踐中得出規律。
五、資料連接:
1、 網上搜索關於水火箭的信息。
2、 水火箭發射架、水嘴購買聯系單位:上海宇航協會 電話,(021)63617295或者
(021)65458765 ; 郵編:200001 單位地址,上海市北京東路431弄5號21樓H座 與袁乃新同志聯系。單價大約發射架25元1個,水嘴2.5元1個。
㈡ 簡單的創意小發明 小製作
發明者:北京市打鍾廟小學四年級林恆韜(男,11
歲)
發明作品簡介
充氣雨衣,又專名吹氣衣。
普通屬的雨衣,穿著起來下擺總愛貼在褲腿上,雨水就會流到褲腿上和雨靴
里,這大概是人們不愛使用雨衣的原因。充氣雨衣在普通雨衣的下擺邊添裝一
條可充氣的、適當粗細的塑料管子。使用時在管子中吹氣,雨衣下擺就被撐
起,避免褲腿和雨靴被淋濕
充氣雨衣製作簡單,如供工廠生產,定受群眾歡迎。
該作品在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和科學討論會上獲一等獎。
㈢ 科技創造發明創意方案。
科技小創意方案
一、宗旨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學生內在潛力,展示學生特長,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特舉辦科技活動。
二、活動主題
為貫徹落實建設節約型社會、創新型國家的精神,本次科技活動節的主題是:「節約 ,創新,發展」。 要求學生從節省資源、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以及未來的能源入手,主動發現、自主研究、自主創新。
三.活動內容
(一)科普宣傳
1. 利用國旗下講話,做好校主題科技節宣傳發動工作。
2. 利用板報、廣播進行宣傳,班級出一期科普教育櫥窗和黑板報或手抄報。
3. 班級通過班會、團會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等途徑,結合學生特點開展主題教育。
4.各學科也可根據學科特點,向學生進行相關的科普知識教育。
(二)科普實踐
1. 利用班級活動,開展各項科普活動競賽選拔活動。
2.學生每人選讀一本科普讀物,寫出讀後感。通過網際網路在網路上學習科技知識,收集科技資料,在班會上互相交流。
3.開展一些科普實驗、飼養、栽培活動,寫一篇科技小論文或觀察日記。
4. 舉辦一次科普知識講座,召開一次科技教育的班級活動。
5. 組織學生看一場科普錄相片。
(三)科普比賽
1、科技創新製作活動
科技創新製作活動分為個人項目和集體項目;按所研究的領域分為數學、物理學、化學、微生物學、環境科學、生物化學、醫葯與健康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動物學、植物學、地球與空間科學、行為與社會科學等13個學科。以實物、模型或設計圖參展。參賽作品應圍繞科技節主題,有科技含量、創新性、實用性、美觀性與學生課餘生活聯系密切,提倡利用廢舊物品為材料進行科技製作。
可以下幾種形式:
(1)「科技創新小製作」——比如利用身邊的舊電器、舊玩具、舊包裝等物品,運用科學原理自主創新。比如:發現生活、學慣用品中的不足、缺陷,發明創造出可以彌補不足與缺陷的小發明。製作成可以操作使用的實物作品或實物模型。
(2)「電腦製作」 ——電腦繪畫、電腦動畫、網站(網頁)設計、程序設計、自動控制等。將作品製作成光碟參展,另附說明書。
(3)如無製作條件,也可以只寫出創造發明創意,包括設計思路、設計原理、設計圖紙等。
(4)其它科技小發明或者創意等。
2、科幻繪畫比賽
科幻畫採用「繪畫形式多樣化」的比賽方法,繪畫形式可以是油畫、國畫、水粉畫、水彩畫、鋼筆畫、蠟筆畫、剪紙畫、粘貼畫、電腦畫或綜合技法畫等多種技巧、風格、材質表現(但不包括非畫類其它美術品與工藝品)。作品要具備想像力、科學性、繪畫水平(設計、色彩、技巧)、真實性(必須自己原創,不得臨摹或抄襲他人作品)。
3、科普手抄報比賽
4、科普小論文
比賽內容:各班通過開展實驗、栽培、飼養等活動寫一篇觀察日記;或通過學習查閱書籍、網路資料,結合科技興國、科技興縣、科技興校的思想,寫一篇科技小論文。體裁不限(如科技小論文、科普童話、科普幻想。)
(四)活動時間
宣傳動員階段: 2013年9月31日——2013年10月8日
活動競賽階段: 2013年11月7日——2013年11月24日
㈣ 小發明製作方法大全校級比賽
簡單的科技小製作
1.屏風:美術加手工:剪刀,彩筆,竹子(竹條即可),透明膠帶,美工刀,鉛筆等
A:將竹子削剪成兩根牙簽粗細的竹條,然後沒8CM截斷一下,共要5根,當然要想屏風大可將竹條的長度,數量加多。
B:尋找有風景畫的掛歷等彩色卡紙,當然也可以自己繪畫。裁剪成7CM長3CM寬的長方形紙條(畫條)共要四張。
C:將四張畫條與五根竹條拼接起來,兩根竹條間加一張畫條,用透明膠帶完成。
D:將半成品沿著竹條與畫條的交界處折疊,使得屏風像摺扇子一樣,之後讓他保持這樣數分鍾,然後拉開,那麼一個立體的屏風就做好了,你還可以寫一些名言警句在上面!很不錯的工藝品!
2.簡易風力發電機 物理加美術加製作:易拉罐一個,剪刀一個,馬口鐵一條,木條一條,四驅車馬達一個,強力膠一瓶,彩色LED燈泡一些(或者燈泡,二極體)
A:用剪刀將易拉罐上部分剪去1CM左右,保留剩下的罐體,也就是先做一個「杯子」,然後在杯體上等間距畫出三條,然後保留這三條,剪去剩下多餘部分,之後呈現一個圓底座加三個葉片,像螺旋槳,然後用剪刀尖在底座正中間鑽出一個與馬達中軸略小一點的圓孔。
B:有馬口鐵(就是普通的鐵片)將馬達牢牢包住,然後用釘子定在木條上。
C:用強力膠將葉片固定在馬達的中軸上,保證葉片的垂直型,水平性,向風性。
D:將馬達的兩根導線連接在LED燈泡上,保證導線介面連接正常(正負,接觸良好)
E:手持木條快速向前奔跑,或者安裝在自行車上,在風的作用下推動葉片的轉動,進而推動馬達轉子的轉動,於是發生磁生電,LED燈泡就會亮,如果風的持續性與穩定性好,那麼與一節電池沒有區別,如果風力忽大忽小,則LED燈泡忽亮忽滅,如果再加一個敏感充電器,那麼就可以將電流儲存起來,然後釋放的電流,會比較理想
1.橡皮筋動力小車:橡皮筋兩根,一次性筷子10雙(含備用),易拉罐一個,剪刀一把,美工刀,鐵絲5CM,飲料瓶蓋,強力膠
A:將易拉罐罐體剪下來,並利用剪下的鋁板經過繪畫,裁剪,得到一個螺旋槳葉片,並在螺旋槳葉片中間鑽取一個與鐵絲直徑略小一點的空,將鐵絲牢牢固定在孔上,然後將靠近葉片中心月1CM 的地方將鐵絲打一個結扣(就是把鐵絲擰一下),然後穿過飲料瓶蓋,穿過後再打一個結扣,這樣一來兩個結扣便將瓶蓋牢牢困死在他們(結扣)之間,然後將剩餘的鐵絲彎成一個鉤子
B:用兩根筷子在桌面上擺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兩根筷子為腰,將兩根筷子的交點稱為頂點,兩根筷子的腳成為底點,用強力膠粘合頂點,分別在兩根筷子底點上再粘合兩根一半長度的筷子,同樣再粘合他們的頂點,之後想一個二面角,然後再用一根筷子粘合兩個頂點
C:在第一回的等腰三角形底點上安裝一個帶軸承的輪子,在頂點安裝一個輪子,然後再在頂點上的筷子處於一半筷子頂點處連接橡筋,並將帶著瓶蓋的螺旋槳葉片安裝在一半筷子的頂點,調整相近長度將橡筋鉤掛在鐵絲鉤上
D:轉動葉片上發條,松動後,車子自行奔跑!
2。動力形。比上面簡單!輪胎3個,電池盒一個,馬達一個,導線兩根,筷子2雙,軸承一個(自行車輻條即可),強力膠,
A:在筷子的一端粘合另一雙筷子的1|3,呈現出中垂線的樣子,將軸承穿上兩個輪子並固定在短筷子上,再在長筷子中間用強力膠將電池盒站在中間,並引出兩根導線
B:在長筷子的另一端將剩下的一個輪子插在馬達的中軸上,將馬達用強力膠粘合在長筷子另一端,即簡單三輪筷子賽車,
C:電路連接:很簡單,轉上電池後,將兩根導線直接與馬達的兩個電片接上就行了(保證接觸良好就行),如果接上後發現車子倒退著走,那就將導線的位置顛倒一下就行了!
㈤ 「變廢為寶」科學小發明或小製作活動方案
安全錢包
本錢包具有防丟、防劃、防盜功能。其技術要點是:在錢包的夾層設置一層細綱絲網,在包口的一邊設置一條鐵鏈,鐵鏈的尾部高設有固定件,在包口的另一邊設有鐵環,在錢包的側邊沿設有密碼鎖。本錢包摺合後,密碼鎖將兩包體鎖緊,別人打不開,鐵鏈從鐵環內穿過,防止鈔票和卡類從包內滑出,固定件固定在皮帶或衣袋上,錢包夾層的細鋼絲網刀劃不開。
多功能名片盒
本實用新型涉及多功能名片盒,它由上、下兩個盒蓋和一側帶有一端開口的空腔的盒體,通過一個細軸鉸接構成,該盒具有四個空腔,可以根據需要攜帶名片、身份證、打火機、牙簽或寫字筆、計算器或香煙等,盒的上蓋上還有一個小鏡子,攜帶和使用都十分方便,是人們在外出辦事等社會交往活動中使用的一種理想用品。
㈥ 急求一份科技小發明創意方案
如果我有我就去申請專利,可以給你幾個,看書架啊,一個電燈既能寫字,又能晚自習回去照明。
㈦ 小發明獲獎製作方法
最佳答案為讓你在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中有所遵循,開闊視野,活躍思維,我們向你介紹搞小發明常見的幾種選題思路和創造技法。但願你從中得到精神的鼓勵、方法的啟迪,產生研究與創作的靈感,會心地說一聲:「我能行!」。
一、什
么是科學小發明
一提到"發明"二字,有些同學就害怕了,那有多難啊!其實創造發明並不神秘,有好多中小學生的發明,都在全國甚至國際上獲了獎呢!
科學小發明,是指青少年在日常學習、生活、勞動中,對那些感覺到用起來不稱心、不方便的東西或方法,運用自己學過的科學知識,設計、製造出目前還沒有的更稱心、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它同"大發明"比較起來,選擇的范圍比較窄,解決的問題比較單一,使用的材料比較好找,所花的經費也不多,所以稱為"小發明"。
小發明有沒有質量標准呢?有。一件優秀的小發明應具備"三性",即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1.新穎性。新穎性是指你在完成這個小發明之前,還沒有出現過同樣內容或技術的產品。也就是說,你既在街上的商店裡買不到同樣的產品,也沒有在書刊、廣播電視中看或聽到過介紹;同樣的發明,既沒有由他人向專利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於專利申請文件中,也沒有由他人申報參加各級發明創造比賽。但是,如果你在別的發明上增加了新的功能、新的方法、新的用途,或是將原有的幾件物品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新個體,增加了新的功能,那也算具有新穎性。
好客鞋
一天,魏強同學跟爸爸到一個朋友家做客,一進門就把他給難住了:主人家鋪著地毯,不換鞋顯得不禮貌。換鞋吧,腳又有臭味。回家後,魏強就想:如果有一種拖鞋,不用脫下腳上的鞋就能穿,那該多好!後來,他從旅遊鞋上的尼龍搭扣得到啟發:將拖鞋上的鞋袢裝上尼龍搭扣,一按就搭上,一掀就拉開,要肥要瘦不就可以調節了嗎?於是他找來一雙舊拖鞋,剪開鞋袢,縫上尼龍搭扣,做成了"好客鞋"。這項小發明在第四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中獲得了三等獎。
其實,魏強的小發明只不過是將尼龍搭扣這項別人的發明移植到拖鞋上,但使拖鞋有了新的功能,尼龍搭扣也有了新用途,這項小發明也就具備了新穎性。
2.創造性。創造性是指小發明同原來的同類產品已有的技術相比,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方便肥皂盒
一般的肥皂盒裝點水,肥皂就會發粘,不容易取出來,肥皂的壽命也很短。天津的范平同學利用杠桿原理發明了方便肥皂盒。打開肥皂盒,肥皂就會立起來。它和同類產品相比,技術上要先進一些,獲得了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一等獎。
3、實用性。實用性是指該發明能夠製造或使用,並且產生積極的效果。小發明要能夠做成實實在在的物品,不能只是想法或設計圖紙,而且還要能夠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防蟲樹裙
山西臨縣盛產棗子,但棗曲蟲對棗子的危害很大。劉艷同學仔細觀察棗曲蟲的生長活動規律,發現雌蟲要爬上樹干與雄蟲交配再殘害樹葉、樹果。他就想了一個辦法,在樹乾的半腰圍一圈硬塑料片,內層塗上除蟲葯膏,使雌蟲上不了樹。這種簡單巧妙的防蟲樹裙,實用性強,受到了棗農的歡迎,榮獲第六屆全國青少年發明比賽一等獎。
當然,完成一件小發明並不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這么簡單,它要經過選題、構思設計、製作、實踐檢驗與改進、成功等步驟。
搞小發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發明的對象,考慮研究什麼問題,這就是選題。對青少年來說,應從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實際出發,在學校、家庭及周圍的生活圈中去尋找發明題材。如當你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時,你肯定會說:"要是有某某東西就好了。"這個你想的所要發明的東西就可作為發明對象。不過,同學們在選題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設計製作能力,不要空想辦不到的發明。
體裁選好後,接著是構思設計。也就是根據基本的科學原理和經驗,設計出選題對象的形態、結構、方法與實施方案。構思時盡可能想出多套設計方案,再根據可行性與實用性精選出最佳結構方案。方案以取材簡單、巧妙易行、缺點最少為好。
構思成熟後,就可以開始製作了。製作時應盡可能利用現有條件,在少花錢甚至不花錢的前提下製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術上的問題,可以向老師和家長請教,有時還可以找一些有關廠家幫助製作部分部件。
小發明樣品完成後,還要進行實踐檢驗與改進。即將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時間,在使用中發現問題,並向家長老師和同學廣泛徵求意見,看還有沒有改進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後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對小發明加以改進。幾乎每件優秀的小發明都是"改"出來的。
至此,你將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接下來,就可申報參加各級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申請專利或向報刊投稿了。參賽的申報文件主要包括組委會提供的申報表、項目說明和證明材料,其中,項目說明內容為:發明的選題是怎樣發現的、發明方案是怎樣設計的、發明作品是怎樣製作的?這項發明如何體現出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你的創造性貢獻是什麼?進一步完善該發明的建議和設想。附上外觀圖(最好還有黑白照片)、結構圖、原理圖和其它必要的圖表資料。凡涉及醫療保健用品、動植物新品種和國家保護的動植物的小發明項目,還必須提供有關部門的證明材料。
科學小發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項趣味無窮的實踐活動。只要大家用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大膽探索,動手實踐,勇於突破條條框框的束縛,就會有所創新,有所發明。
二小發明選題思路
1、列舉缺點找選題
學搞小發明首先就要學會選擇發明課題。
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從學習、生活中不順當、不方便、不合意的事情著手,列舉缺點,多問"有什麼缺點需要克服的?"再去尋找克服缺點的方法,這種根據現有物品的缺點而提出改革設想的方法稱缺點列舉法,也是選擇小發明題目的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
四用防觸電插座
電源插座幾乎家家都有,但它很容易觸電,對於小孩子來說特別危險,而且插上拔下很麻煩。上海的徐琛同學解剖了幾種傳統的電源插座,設計了一種"四用防觸電插座",這種插座在普通插座的插孔中,加裝了兩道絕緣的活門,只有插頭同時插入兩個插孔時,才能接通電源。這樣,當小孩不注意把小手或鐵釘等插入任一插孔時,由於有兩道門擋著,也就不會觸電了。這項小發明榮獲了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創造發明比賽一等獎。
氣壓水瓶的改進
氣壓水瓶有缺點嗎?有!由於它的出水管直插瓶內水底,所以每次壓水時,底部的沉澱物往往使壓出的水變渾濁。北京的張雪克同學針對這個缺點,對氣壓水瓶作了改進,他把吸水管口接了一截橡膠管,管口加一個塑料浮球,由於球始終浮在水面上,所以氣壓水瓶底部的沉澱物不會從吸管吸出。該發明獲得了第二屆全國青少年創造發明比賽三等獎。
列舉物品的缺點實際上就是發現問題,而創造發明正是為了解決存在的問題。所以,我們每發現一個缺點,提出一個問題,往往就找到了一個發明的題目。
那麼,怎樣研究和發現缺點呢?
首先,要隨時留意自己日常使用的物品存在哪些不足或不方便之處,並善於抓住一件物品深究細挖。傘,是大家常用的遮陽避雨的工具,似乎沒有什麼文章可做,可一些大小發明家卻抓住它不放,花樣日異翻新,如太陽傘、雙人傘、折疊傘、母子傘、快乾傘、天文傘……層出不窮。可見,一件事物有很多的發明題材可搞,而同一題材又可用各種不同的設計方案構成不同的發明。再拿鋼筆來說吧,它的缺點還很多,如筆帽容易脫落或丟失,筆尖容易堵塞,圓形筆桿容易從桌上滑落損壞筆尖,晚上停電或野外作業寫字看不見……當你盡可能多地列舉出某一物品的諸多缺點後,再根據你的能力,選擇某一缺點或部分缺點作為研究對象,確定小發明課題。
充氣太陽灶太陽
能對人們極有吸引力,但目前的太陽灶造價高,工藝復雜,又笨重(50千克左右),調節也麻煩,野外工作和旅遊時攜帶就不方便了。上海的連鑫等同學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明確了主攻方向:簡化太陽灶的製作工藝,減輕重量,減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獲取最大的功率。他們首先把兩片圓形塑料薄膜邊緣粘結,充氣後就膨脹成一個拋物面,再在反光面上貼上真空鍍鋁滌綸不幹膠片。用打氣筒向內打氣,改變裡面氣體壓強,隨著打氣的多少,上面一層透明膜向上凸起,反光面向下凹,可以達到自動會聚反射光線的目的。這種"無基板充氣太陽灶"只有4千克重,拆裝方便,便於攜帶,獲第三屆全國青少年科學發明創造比賽一等獎。
該發明實際上是多種移植的結果:他們把充氣玩具的技術,日常商品商標的不幹膠貼片,凸透鏡似的拋物面結構,移植到新的太陽灶上來,他們把課本上的光學、流體力學的原理等知識,移植到太陽灶的設計上,從而成功地完成了小發明。
蠟燭燈
蠟燭是人們常用的一種照明工具,但燭焰怕風,燭體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怎樣改進這些缺點呢?湖北監利中學的柳國弘同學先考慮固定燭體與防風,他將蠟燭插在一個鐵筒中,罩上一個玻璃罩。他聯想到卡口式燈泡的固定方式,並借用到蠟燭燈上,安了個彈簧以使燭焰保持在燈罩的最佳中心位置。
怎樣使蠟燭不流淚呢?解決這個問題,必須不斷降低蠟燭頂部溫度,使熱量向四周傳導散發。汽車的發動機前面均有金屬散熱片,是否也可以借鑒到蠟燭燈上來呢?他在潤膚香脂金屬盒上鑽一個大孔,將剪好的散熱片剪成電扇片的形狀,在中心打一個同樣的大孔,將剪好的散熱片焊接在盒上(兩者的大孔要對齊)。
怎樣控制燭焰的亮度呢?他受煤氣爐的空氣閥的啟發,用內外兩個帶氣窗的套圈套在一起(內圈用散熱片下面的鐵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過轉動氣門來控制空氣流量,實現了調節燭焰亮度的願望。這個發明可說是一項2"移花接木"的綜合體,燈罩是從煤油燈來的,固定方式是從卡口燈泡來的,散熱片是從汽車來的。
由此可以看出,移植法是一種很有意義的發明思路,同學們掌握得好,能搞出相當好的小發明。
運用移植法大關鍵是要擴大知識面,了解一些新技術、經常分析一些物品或其某一結構的原理、功能。這樣,大腦里可供移植的信息多了,你搞小發明時就可信手拈來,為你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