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滅菌發

發明滅菌發

發布時間:2021-09-14 07:01:57

A. 法國人路易斯·巴斯德為了消滅有毒的細菌,發明了巴斯德消毒法。這種消毒法就是:

巴氏消毒法是巴斯德氏消毒法的簡稱,是利用低於100攝氏度的熱力殺滅微生物的消毒方法,由德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於1863年發明,至今國內外仍廣泛應用於牛奶、人乳及嬰兒合成食物的消毒。 84」消毒液產品是含氯消毒液產品的特有名稱。 主要有效成份為次氯酸鹽,大部分市面的產品有效成份是次氯酸鈉,有效氯含量在8000mg/L左右。

B. 發酵過程中採用的滅菌方法、原理和條件

發酵過程中採用的滅菌方法、原理和條件
採用強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體內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遠喪失其生長繁殖能力的措施,成為滅菌。滅菌常用的方法有化學試劑滅菌、射線滅菌、乾熱滅菌、濕熱滅菌和過濾除菌等。可根據不同的需求,採用不同的方法,如培養基滅菌一般採用濕熱滅菌,空氣則採用過濾除菌 。

滅菌的徹底程度受滅菌時間與滅菌劑強度的制約。微生物對滅菌劑的抵抗力取決於原始存在的群體密度、菌種或環境賦予菌種的抵抗力。滅菌是獲得純培養的必要條件,也是食品工業和醫葯領域中必需的技術。
方法概述滅菌常用的方法有化學試劑滅菌、射線滅菌、乾熱滅菌、濕熱滅菌和過濾除菌等。可根據不同的需求,採用不同的方法,如培養基滅菌一般採用濕熱滅菌,空氣則採用過濾除菌。

熱滅菌法

熱滅菌法利用高溫使微生物細胞內的一切蛋白質變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細胞死亡。通常有乾熱、濕熱和間歇加熱滅菌等法。

乾熱滅菌

火焰灼燒法或烘箱內熱空氣滅菌法稱為乾熱滅菌法(dryheatsterilization)。

把金屬器械或洗凈的玻璃器皿放入電熱烘箱內,在150~170℃下維持1~2小時後,可達到徹底滅菌(包括細菌的芽孢)的目的。灼燒(incineration或combustion)是一種最徹底的乾熱滅菌法,應用范圍僅限於接種環、接種針的滅菌或帶病原菌的材料、動物屍體的燒毀等。

濕熱滅菌

以沸水、蒸氣和蒸氣加壓滅菌。

巴氏消毒法:因最早由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用於果酒消毒,故名。這是一種專用於牛奶、啤酒、果酒或醬油等不宜進行高溫滅菌的液態風味食品或調料的低溫消毒方法[1]


巴氏滅菌法就是濕熱滅菌,此法有兩種方式[1]
,①經典的低溫維持法(lowtemperatureholdingmethod,LTH):在61.7~62.8℃下處理30分鍾;②較現代的高溫瞬時法(hightemperatureshorttime或flushpoint,HTST):在71.6℃或略高溫度下處理15分鍾。在上述諸法中,以蒸氣加壓滅菌效果最好,可用常壓蒸氣滅菌,也可在高壓蒸氣鍋中(一般使用1千克/厘米2)滅菌,其蒸氣溫度可達121℃,能將耐熱的芽孢在30分鍾內全部殺死。但對某些易被高壓破壞的物質,如某些糖或有機含氮化合物,宜在0.6千克/厘米2壓力下(110℃)滅菌15~30分鍾。

煮沸消毒法:採用在100℃下煮沸數分鍾的方法,一般用於飲用水的消毒[1] 。

間歇滅菌

間歇滅菌連續3天,每天進行一次蒸氣滅菌的方法。此法適用於不能耐 100℃以上溫度的物質和一些糖類或蛋白質類物質。一般是在正常大氣壓下用蒸氣滅菌
1小時。滅菌溫度不超過100℃,不致造成糖類等物質的破壞,而可將間歇培養期間萌發的孢子殺死,從而達到徹底滅菌的目的。

輻射滅菌

輻射滅菌在一定條件下利用射線進行滅菌的方法。較常用的有紫外線,其他還有電離輻射(射線加快中子等)。波長在25000~80000納米之間的激光也有強烈的殺菌能力,以波長26500納米最有效。輻射滅菌法僅限於某一定材料,因所需設備復雜,難於廣泛使用。

滲透壓滅菌

滲透壓滅菌利用高滲透壓溶液進行滅菌的方法。在高濃度的食鹽或糖溶液中細胞因脫水而發生質壁分離,不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結果導致微生物的死亡。

化學試劑滅菌

大多數化學葯劑在低濃度下起抑菌作用,高濃度下起殺菌作用。常用5%石炭酸、70%乙醇和乙二醇等。化學滅菌劑必須有揮發性,以便清除滅菌後材料上殘余的葯物。

化學滅菌常用的試劑有表面消毒劑、抗代謝葯物(磺胺類等)、抗生素、生物葯物素抗生素是一類有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生命活動過程中的合成的次生代謝產物或人工衍生物,他們在很低濃度時就能抑制或感染它種生物(包括病原菌,病毒,癌細胞等)的生命活動,因而可用作優良的化學治療劑。

C. 消毒法是怎麼發明的

1861年,法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巴斯德來到巴黎,開始積極從事科研工作,他的研究課題主要是發酵和腐爛。

他需要弄清楚空氣中是否存在微生物。他用一隻玻璃管,一端接上排氣泵,另一端用棉布塞住,讓大量空氣從棉布和玻璃管中通過。試驗結果顯示,棉布變黑、變穢。

接著,他又將肉汁裝進玻璃瓶中,塞住瓶口,使其和外部隔絕,再進行加熱,最後經顯微鏡檢查證實,只要瓶里沒有微生物,肉汁就不會變質腐爛。而如果輕輕掀起瓶塞,使空氣稍微進入,瓶內就出現微生物。

因此,巴斯德斷言,空氣中存在著大量的微生物,使得實驗中的棉布變黑、變穢。

為了更進一步地說明問題,巴斯德准備了許多經過嚴格處理的燒瓶,然後不辭辛苦地到繁華的大街上、清潔的地下室、高聳入雲的阿爾卑斯山頂採取了空氣的樣品,再用顯微鏡檢查。證實繁華大街上的空氣里微生物最多,地下室的空氣中微生物較少,而山頂的空氣中則幾乎沒有微生物。

於是,巴斯德再次斷言,肉汁放在有空氣的地方,只要微生物不接觸,肉汁就不會變腐。

為此,他又精心設計了一個獨特的實驗儀器。這是一個長頸燒瓶,長長的瓶頸向下彎曲著,空氣可以通過瓶頸進入瓶內,但灰塵、微生物卻在進入瓶頸的途中粘在瓶頸上,這樣,瓶中的肉汁就不會變腐了。

後來,巴斯德又想出了一個奇妙的辦法,在長長的瓶頸中間加熱,使外部的微生物在進入的途中就被殺死。這樣,巴斯德以確鑿的實驗,戳穿了「生物自然發生學說」的謊言。

加熱可以殺菌防腐,巴斯德的實驗無疑是現代消毒法的濫觴。

後來,巴斯德又通過不懈努力,發現了另一種防止乳酸發酵的新殺菌法—低溫殺菌。也就是說不採取加熱的辦法,而是在低溫中增壓使微生物死亡,後來人們也將這種新辦法稱作「巴斯德式殺菌法」。

巴斯德在他的論文中指出:「腐敗的食物可以使人體中毒。傷口化膿是因為某種生物所引起的發酵結果……疾病,特別是傳染病,都是因微生物潛入人體,大量繁殖,而分解了周圍的肌體,這種分泌物對人體有極大的毒害,從而引起疾病。」

那麼,如何阻止微生物侵染人體,尤其是在手術後防止創口受病菌感染呢?一個嶄新的課題展現在世人面前,呼喚著解決的途徑。

英國一位名叫利斯特的外科醫生勇敢地擔起了這項庄嚴的歷史重任。利斯特在外科手術方面有著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然而,在他主持的外科醫院里,仍有不少病人在手術後因傷口感染而死亡。所以,當時患有外科疾病的人,除非面臨死神的威脅,否則誰也不願意到醫院來動手術。

懷著強烈的事業心以及對患者極大的同情心,利斯特立志要改變這種落後局面。一次偶然的機會,利斯特讀到巴斯德的著作,大有所悟:原來空氣中四處彌漫著微生物,難怪手術後的病人會意外受感染死亡。

既然微生物是傷口化膿的元兇,那麼尋找一種葯物使傷口上的微生物死亡是最好的辦法。於是,利斯特開始搜尋可以制服病菌的葯物。

英國外科醫生李斯特最先發明了外科手術消毒法

一天,利斯特滿臉倦容地從實驗室里走出,到大街上散步,碰巧遇到一位清潔工人在掏陰溝,一股難聞的腐臭味直鑽鼻孔。利斯特正想掩鼻快步離開時,發現那清潔工人正在往陰溝里潑葯水,霎時,濃烈的葯味掩住了臭氣。利斯特驚詫地停下了腳步,問道:「這是什麼葯水?」

「石炭酸,往陰溝倒些下去可以清除臭味。」

「哦?」利斯特陷入了思考,這神奇的石炭酸會不會是理想的殺菌葯?想到這里,他如獲至寶般地趕回醫院,開始了試驗。

試驗顯示,具有強烈刺激性的石炭完全可以控制傷口化膿,不過,病人卻受不了刺激的劇烈疼痛,而且傷口癒合緩慢。

一系列的稀釋實驗之後,適當比例的石炭酸作為一種比較安全的消毒葯物被利斯特掌握了。為了更有效地防止空氣中的微生物落到傷口上,利斯特以巴斯德的理論為指導,創造了具體的消毒方法:手術前,凡需與傷口接觸的醫生的雙手、手術服、手術器械等,都用石炭酸浸泡處理;手術時,邊用噴霧器向傷口附近噴射石炭酸,邊進行開刀;手術後,再用經過石炭酸浸漬處理過的葯用紗布蒙蓋。經過這樣手術的病人,幾乎沒有發生意外的感染,而且迅速恢復了健康。

D. 巴氏滅菌法的原理是誰發明並開始使用的

巴氏滅菌法的原理是路易·巴斯德發明並開始使用的。
路易·巴斯德(公元1822-1895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他研究了微生物的類型、習性、營養、繁殖、作用等,把微生物的研究從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形態轉移到研究微生物的生理途徑上來,從而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循此前進,在戰勝狂犬病、雞霍亂、炭疽病、蠶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英國醫生李斯特並據此解決了創口感染問題。從此,整個醫學邁進了細菌學時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美國學者麥克·哈特所著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巴斯德名列第12位,可見其在人類歷史上巨大的影響力。其發明的巴氏消毒法直至現在仍被應用。

E. 巴氏滅菌法是誰發明的

巴氏滅菌法的產抄生來源於巴斯德解決啤酒變酸的問題。當時,法國釀酒業面臨著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啤酒在釀出後會變酸,根本無法飲用。而且這種變酸現象還時常發生。巴斯德受人邀請去研究這個問題。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他發現使啤酒變酸的罪魁禍首是乳酸桿菌。營養豐富的啤酒簡直就是乳酸桿菌生長的天堂。採取簡單的煮沸的方法是可以殺死乳酸桿菌的,但是,這樣一來啤酒也就被煮壞了。巴斯德嘗試使用不同的溫度來殺死乳酸桿菌,而又不會破壞啤酒本身。最後,巴斯德的研究結果是:以50~60℃的溫度加熱啤酒半小時,就可以殺死啤酒里的乳酸桿菌和芽孢,而不必煮沸。這一方法挽救了法國的釀酒業。這種滅菌法也就被稱為「巴氏滅菌法」。

F. 發明接種和滅菌法的是哪兩位科學家

發明接種和滅菌的法是非常偉大的,兩位科學家他們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G. 巴斯德發現用加熱的方法可以滅菌這種方法也叫什麼

就是巴氏殺菌法啊,以前上生物課學過的。

H. 巴斯德滅菌法由來

該滅菌法是由巴斯德提出來的。
巴斯德滅菌法是一種加熱食品,或其他食用原料,以消滅細菌,或防止食品變壞的方法.巴斯德滅菌法是為紀念法國偉大的科學家巴斯德而命名的.這個方法是在巴斯德研究酒類的變酸,證明將酒類加熱到約54.4攝氏度短時期後,能使酒類變酸的作用延緩發生.巴斯德滅菌法應用於酒、啤酒、乳類、奶油和各種腌制食物的調制。 巴斯德發現一個短時間之55~60℃的加熱可消滅使酒便酸之微生物,使酒有較長的保存時間。之後這技術發展衍生用於牛奶、啤酒及其他一些飲料之滅菌上。巴斯德滅菌法並無法達到完全滅菌之效果,但卻可殺死飲料中之病原菌。現今較常用於牛奶之滅菌的巴斯德滅菌法有兩種:較老的方法是以63℃加熱30秒;而較常用於大量牛奶的滅菌,則是快速巴斯德滅菌法(flash pasteurization),將牛奶至於72℃下15秒,然後立即冷卻。而有時牛奶工廠也會使用超高溫滅菌法(ultrahigh temperature sterilization),將牛奶或乳製品以140~150℃加熱1~3秒,經過這樣滅菌過程的牛奶或乳製品不需冷藏,可在市溫下保存約2個月,而不會影響其風味喔!

I. 脈動真空滅菌器誰發明的

沒有明確的發明者,
1958 年諾克斯和帕尼克特為大不列顛的醫學研究理事會做報告時,指出滅菌器的櫃室內空氣被預先真空而排除至-0.22KPa以後再注入蒸汽能獲得良好的滅菌效果,因為真空條件下增強了蒸汽對敷料和織物的滲透而加速了滅菌的效果.
隨後,真空型滅菌設備得到迅速發展和廣泛普及

J. 巴氏滅菌什麼時候發明的

巴斯德在大學里學的是化學,由於他不到歲便成了有名的化學家,法國里爾城的酒廠老闆便要求他幫助解決葡萄酒和啤酒變酸的問題,他們希望巴斯德能在酒中加些化學葯品來防止酒精發酵過程中變酸。

巴斯德的實驗室巴斯德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他善於利用顯微鏡觀察,這使他在化學上有過前人沒有的重要發現。

所以在解決葡萄酒變酸問題時,他首先也是用顯微鏡觀察,看看正常的葡萄酒和變酸的葡萄酒中究竟有什麼不同。結果他發現,正常的葡萄酒中只能看到一種又圓又大的酵母茵,變酸的酒中則還有另外一種又細又長的細菌。他把這種細菌放到沒有變酸的葡萄酒中,葡萄酒就變酸了。

據此,巴斯德認為空氣中存在許多種細菌,它們的生命活動能引起有機物的發酵,產生各種有用的產物,並且發酵是酵母中的細菌造成的,並不是原先許多人認為的那樣是由化學反應造成的。

根據自己對發酵作用的研究,巴斯德向釀酒廠的老闆們提出建議,只要把釀好的葡萄酒放在接近50℃的溫度下加熱並密封,葡萄酒便不會變酸。釀酒廠的老闆們開始並不相信。巴斯德便親自在酒廠里做示範。他把幾瓶葡萄酒分成兩組,一組加熱,另一組不加熱,放置幾個月後,當眾開瓶品嘗,結果加熱過的葡萄酒依舊酒味芳醇,而沒有加熱的卻把人的牙都酸軟了。

巴斯德因確認出葡萄酒中的致害微生物,挽救了法國的經濟,因而在法國名聲大振。但他並未就此停下自己探索的腳步。空氣中也存在著人和動物的病原菌,能引起各種疾病。為了排除雜菌,巴斯德於1863年創造了巴氏滅菌法,這種採用不太高的溫度加熱殺死微生物的方法直到今天還被我們用在食用牛奶的保鮮中。

巴斯德發明了巴氏滅菌法之後,1877年,他又提出細菌學理論,有利地駁斥了爭論了幾個世紀的自發病源學說。在這段時期,巴斯德又研究出雞霍亂、炭疽、豬丹毒的菌苗,奠定了免疫學的基礎。

德國醫生羅伯特·科赫首先採用平板法得到炭疽菌的單個菌落,肯定了細菌的形態和功能是比較恆定的。自從單形性學說取得初步勝利之後,就建立了以形態大小為基礎的細菌分類體系,隨後又用生理、生物化學特性作為分類的依據,使細菌分類學的內容逐步得到充實。

閱讀全文

與發明滅菌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