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名人造型誰創造的

名人造型誰創造的

發布時間:2021-09-14 04:12:43

創造形聲字的歷史名人的故事

形聲字是指漢字的一種造字方式,漢字創造的六種方法中一種,是在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的基礎上形成的,由兩個文或字復合成體,由表示意義范疇的意符(形旁)和表示聲音類別的聲符(聲旁)組合而成。
至於說誰創造的形聲字,從遠古簡單音節到文字形成,其歷史漫長久遠,都說是倉頡造字,倉頡其實也就是整理了漢字。後來的《爾雅》是第一部辭典,解釋字詞的意思。到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才是真正的字典,但這與字的創造無關,而是字的解釋。至於創造漢字的歷史故事僅有兩例:
第一例武則天,她創造了17個字大多是形聲字,比如曌等。
第二例劉復劉半農先生,創造了「她」,「女+爾」等字,也是形聲字,解決了五四以前第二、三人稱中沒有女性指向的問題。

❷ 名人發明創造的事例400字

愛迪生珍惜時間的故事 <br><br>愛迪生 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應該歸功於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後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br>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後,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餘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br>「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 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br>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 」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麼費那麼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裡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裡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愛迪生 說:「這是多麼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准確,又節省時間,你怎麼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br>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br><br><br>魯迅爭分奪秒 <br><br>魯迅,原名周樹人,是近代一位出色的文學家。 <br>魯迅的成功,有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珍惜時間。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葯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精確的時間安排。 <br>此後,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他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魯迅讀書的興趣十分廣泛,又喜歡寫作,他對於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繪畫,也深切愛好;正因為他廣泛涉獵,多方面學習,所以時間對他來說,實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 <br>在魯迅的眼中,時間就如同生命。美國人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我想:時間就是性命。倘若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因此,魯迅最討厭那些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在他忙於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來找他聊天或閑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人家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br><br><br>-------------------------- <br>王亞南睡三腳床<br><br>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被譽為班內的三傑之一。他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 <br>節約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於延長了人的壽命 魯迅珍惜時間的故事 <br><br>魯迅的成功,有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珍惜時間。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葯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精確的時間安排。 <br>此後,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他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魯迅讀書的興趣十分廣泛,又喜歡寫作,他對於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繪畫,也深切愛好;正因為他廣泛涉獵,多方面學習,所以時間對他來說,實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 <br>在魯迅的眼中,時間就如同生命。「美國人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我想:時間就是性命。倘若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因此,魯迅最討厭那些「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在他忙於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來找他聊天或閑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人家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br><br>聚螢讀書 <br><br>車胤,生於晉朝,本是富家子弟,後來家道中落,變得一貧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卻能自強不息。 <br>車胤年輕時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勞。他因為白天要幫家人幹活,就想利用漫漫長夜多讀些書,好好充實自己;然而,他的家境清貧,根本沒有閑錢買油點燈,有甚麼辦法可以突破客觀條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間背誦書本內容,直到一個夏天的晚上,他看見幾只螢火蟲在飛舞,點點螢光在黑夜中閃動。於是,他想出了一個好法子:他捉來許多螢火蟲,把它們放在一個用白夏布縫制的小袋子里,因為白夏布很薄,可以透出螢火蟲的光,他把這個布袋子吊起來,就成了一盞「照明燈」。 <br>車胤不斷苦讀,終於成為著名的學者,後來還成了一名深得人心的官員;那時候,每逢舉行甚麼集會或慶祝活動,如果車胤沒有到場,大家就覺得掃興。
魯班發明鋸的故事

相傳有一年,魯班接受了一項建築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魯班就讓徒弟們上山砍伐樹木。由於當時還沒有鋸子,他的徒弟們只好用斧頭砍伐,但這樣做效率非常低,工匠們每天起早貪黑拚命去干。累得精疲力盡,也砍伐不了多少樹木,遠遠不能滿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進度一拖再拖,,眼看著工程期限越來越近,這可急壞了魯班。為此,他決定親自上山察看砍伐樹木的情況。上山的時候,由於他不小心,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卻一下子將手劃破了。魯班很奇怪,一根小草為什麼這樣鋒利?於是他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細齒劃破的。後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這同樣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隻蝗蟲,仔細觀察蝗蟲牙齒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這兩件事給魯班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啟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頭的工具做成鋸齒狀,不是同樣會很鋒利嗎?砍伐樹木也就容易多了。於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到小樹上去做試驗,結果果然不錯,幾下子就把樹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幾下,小樹桿就劃出一道深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於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就有的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這樣就影響了砍伐樹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個很大的浪費。看來竹片不宜作為製做鋸齒的材料,應該尋找一種強度、硬度都比較高的材料來代替它,這時魯班想到了鐵片。於是他們立即下山,清鐵匠們幫助製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然後到山上繼續實踐。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在魯班之前,肯定會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劃破的類似情況,為什麼單單只有魯班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鋸,這無疑值得我們思考。大多數人只是認為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驚小怪,他們往往在治好傷口以後就把這件事忘掉了。而魯班卻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和正確的想法,很注意對生活當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觀察、思考和鑽研,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甚至獲得某些創造性發明。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留意生活中許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會增長許多智慧。 鋸發明以後,魯班又發明了許多木工工具,古書對此有很多記載。

❸ 活雕塑是誰創造的

活雕塑藝術是行為藝術的一個支派,起源於西方國家,通過真人塗繪,達到雕塑的逼真效果,配以肢體語言,向人們展示其藝術內涵。

它借鑒了純雕塑藝術風格,但又不同於純雕塑,優點是取之於生活,展示於真實,每個人物造型及群體組合都代表著一種文化,靈活生動地展示出不同時代所具有的社會風貌。

活雕塑藝術可以和多種藝術形式相結合,如舞台演出、T型台演出,也可以和各種大型文藝演出、文化項目、體育行業、廣告業、慶典業等相結合。

活雕塑藝術用多種造型反映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人物、現代都市風貌、未來科學幻想,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及現代文化,讓人們在藝術的殿堂里得到美的享受。

行為方式

活體雕塑就是把表演者全身裝扮成類似於真實雕塑的色彩(如金色等),然後利用人可以活動的方式進行肢體語言展示藝術雕塑的造型,人體會在一段時間變換不同造型(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幾個人一起組織成的一個意群)給參觀者一種奇特和神秘的感受。 它是近現代西方行為藝術學家創作的一種新興的藝術表現形式。這種形式在國外和中國的一些大型城市已經受到廣泛的好評和歡迎。

創造效果

活體雕像極具創新意識的藝術表現形式與商業化的活動和場合結合起來進行,既能給參觀者高雅的藝術享受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又能給各種商業活動創造一個極大的宣傳亮點,使商家在宣傳檔次上提高很大一個台階,不再是以前那種傳統禮儀展示的單一的表現形式。 該種形式所產生的聚集人氣和吸引顧客效應非常巨大,因為它能給顧客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和文化內涵。而且這種宣傳形式一定會引起媒體的極大關注,新聞媒體會大力的宣傳和宣揚這種新穎、崇尚文化的宣傳模式,這樣所產生的影響就不單單只是商場內的一個好的廣告效應,這種效應更可能傳播到全市、全省、甚至全國了。

❹ 著名的人物形象設計師有些誰

吉米 世界級首席化妝師 中國第一位簽約海外公司的造型師 中國歷屆超模大賽總形象設計師 被評為建國五十周年各行各業傑出人才 義大利威尼斯、德國柏林電影節造型師 加拿大國際時裝周首席造型師 為眾多世界名人及巨星造型化妝,如世界巨星Jennferpage、世界名模戴珍娜·貝迪斯、國際設計師ANNASUI、國際著名影星鞏俐; 為世界著名品牌做化妝設計:GUCCI VERSACE ZEGNA MAXMARA ANNASUI PRADA;為無數的大陸港台明星造型設計:章子怡、趙薇、周迅、那英、田震、孫悅、劉德華、任賢齊、范曉萱等。

❺ 美容美發界的名人有那些

1、張澤全

尚藝美容美發連鎖機構是由國內頂級美發大師張澤全先生創辦,集美容美發服務及教育培訓為一體的連鎖企業。總部位於廣州市,分店業已覆蓋廣東全省及廣西、江西、浙江、湖南、吉林、河北、福建、四川、雲南、重慶等省市。

2、吉米

吉米是著名造型師,10月28日出生北京,是目前國內第一位來往國際間的著名形象設計師;中國第一位簽約海外公司的形象設計師;中國第一位舉辦了時裝設計展的造型師;中國歷屆模特大賽評委、總形象設計師。

3、毛戈平

毛戈平出生於溫州,國家著名化妝師,自1984年從事化妝工作以來,先後為40多部電影、電視和20多部舞台劇進行化妝造型設計,尤其是在《武則天》等劇中創造了一個個美麗形象,而蜚聲國內外,被贊譽為魔術化妝師。除影視劇的化妝以外,他還廣涉時裝、生活、廣告、等領域的化妝與設計,並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4、李東田

李東田,東田造型創始人,中國「彩妝教父」,曾擔任過《紅粉》、《有話好好說》、《雷雨》等多部影視作品的首席化妝師工作。國家級造型師,德國哈蘇公司高級客座講師。

5、霍起弟

霍起弟,男,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1965年在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進修化妝設計專業,曾任中央戲劇學院化妝設計專業教授,中國著名化裝造型藝術家。

❻ 時尚界風雲人物有哪些

中國的:
1.中國時尚雜志創辦人:吳泓

時尚創辦人

時尚傳媒集團總裁

時尚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

北京時之尚廣告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2.中國國際著名女模:呂燕

身高:177cm

三圍:82/60/89

藝術成就:

"1999年,正式進入時尚圈,被中國頂尖造型師李東田和著名攝影師馮海發現並為她造型,拍攝各大時尚雜志封面。

"2000年6月,應邀前往巴黎發展模特事業。同年11月代表中國參加世界超級模特大賽並獲亞軍(為中國選手在世界超級模特大賽中取得的最好成績)。先後簽約巴黎、紐約、米蘭、日本多家國際模特經紀公司。

3.中國男模事業發起人:羅澤易

羅澤易 藝名秀男

中國男模事業發起人

中國形象劇創始人

世界文化總會常務副會長

世界超級男模聯合大賽組委會 執行主席

秀男集團 董事長

《男模世界》雜志 創辦者 MEN『S MODEL WORLD

超級男模國際經紀公司 董事長

4.中國著名時尚造型師:吉米

吉米—— 目前國內第一位來往國際間的著名形象設計師。

中國第一位簽約海外的形象設計師。

先後在世界著名的電影節,為許多國際著名藝人進行形象設計,如格萊美獎獲得者、世界巨星JENNIFER PAGE、MICHAEL LEARNS TO ROCK樂隊、浪琴錶的代言人世界頂級超模等等。吉米精湛的技術讓他們知道一個來自於中國的形象設計師也同樣具有著國際水準。

5.中國美女經濟掌門人:李小白

新絲路董事長李小白李小白,湖北人,1957年生。1982年畢業於中國紡織大學,1996年9月起任新絲路模特經紀公司總經理,1999年初真正意義上進入模特業。

6.中國國際著名男模:胡兵

身高∶189cm

體重:160斤

胡兵影視作品:

電視:《雙響炮》 《粉紅女郎》 《緣來一家人》《鏘鏘兒女到江湖》電影:《真情狂愛》 《婚禮定在回歸日》

7.中國國際著名男模:李學慶

體重: 80KG

身高: 185cm

李學慶藝術成就:

2000年中國精英男模最佳既新聞印象獎"2001年「亞洲面孔一二」大賽男冠軍"2002年MTV-萊卡風尚最佳男模特"2002年日本《讀賣新聞》「亞洲十大人氣帥哥」評選季軍

8. 中國著名時尚化妝師毛戈平

毛戈平,中國化妝史上創下輝煌業績的國家著名化妝師。

他,曾以非凡的化妝技藝和特殊的表現手法,先後為40多部電影、電視和20多台舞台劇進行化妝造型——女人因他而亮麗,藝術因他而添彩!創造了一個個美麗的童話。

毛戈平先生還廣涉時裝、生活、廣告、攝影、MTV領域的化妝與設計,並取得卓越的成就!

9. 中國著名化妝師:李東田

李東田先生國際著名化妝師、造型師,十多年來參與眾多影視作品的首席化妝工作,是無數明星、名模、名人的御用造型顧問,各大流行雜志封面的締造者,以及眾多世界頂級化妝品品牌在華指定造型合作夥伴。 作為中國造型和時尚界里的一個傳奇人物,多次獲得重大化妝獎項。

10.中國超級女模特:陳娟紅

概念98時尚推廣機構董事長

演出

榮譽經歷

1991年世界超級模特大賽中國選拔賽暨第二屆中國模特表演藝術大賽冠軍 「最佳現場印

象獎」,「最上鏡獎」,

1992年赴美國參加世界超級模特大賽獲「世界超級模特」稱號

國外的:

NO.1 時尚先鋒——可可·夏奈爾(Coco Chanel 1883一1971)

原名布里埃爾·邦思·夏奈爾,生於法國索米爾1883年8月19日,卒於法國巴黎1971年6月10日。

1920年,夏奈爾根據水手的喇叭褲,設計出女子寬松褲。兩年後,又設計出休閑味道很濃的、肥大的海濱寬松褲。整個20世紀20年代,夏奈爾接二連三地構思出一個又一個流行式樣:花呢裙配毛絨衫和珍珠項鏈;粗呢水手服和雨衣改成的時新服裝;小黑衣套裝鑲邊、貼袋的無領羊毛衫配一條齊膝短呢裙……她當時的創新還有黑色大蝴蝶結、運動夾克上鍍金紐扣、後系帶涼鞋、帶鏈子的手提包和錢包。她對珠寶業也有較大的影響。

coco chanel女士

如果要問二十年代的時裝女王是誰,那麼答案只有一個Coco Chanel,她超越生命極限的設計和崇尚自由隨意搭配的風格,把女性從笨拙的扭曲體型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強調優雅簡潔而容易穿著,成為現代女性衣著的革命先鋒。 她曾說過:「要把婦女從頭到腳擺脫矯飾」。她要「創造一個年輕的形象」夏奈爾的服裝坦率、自由,裙子為齊膝短裙,上衣為寬松直線型外套,不再強調胸部和臀部的曲線。她的毛呢無腰四分之三長外套,去掉花哨的裝飾,簡朴得像男裝一樣。她反對過去的高級時裝像「鴿子那樣挺胸凸臀」。「煩躁、雜亂」,她壯漲造型縣簡潔、朴實、舒適自如,色彩單純、素雅,她喜歡黑、白兩色。夏奈爾改變了時裝的概念,是服裝藝術真正邁入20世紀。

這位意志堅強、有著超凡創造力和生命力的女人使CHANEL的名字及其兩個雙C字相緊扣的標志成為一種時尚和文化的象徵,對於注重品質的人來說,它代表著風格和地位。在二十年代她率先將男性的針織毛衣演繹為女裝;從水手褲取材,推出「sailor pants」和 「beach pyjamas」,鼓吹女性如男性般穿上長褲,開創了「男裝女穿」的先河。而她對人造首飾與衣服搭配的重視,特別是成串成串的珍珠鏈,為她簡潔的衣服設計添上華麗感,更開啟了現代衣著的觀念——怎樣穿著一件衣服比衣服本身更重要,以及我們所說的「total look」。

1971年1月10日,夏奈爾獨自為即將到來的時裝發布會工作到很晚很晚,凌晨時她服用安眠葯,她睡了,卻從此再也沒有醒來.她穿著喜歡的套裝,戴著項鏈,帶著她的機智和俏皮,偃然長逝了,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終年八十八歲.她一個人悄悄地離去了,沒有人停下來詢問,沒有人聽到她是否呼救,她不喜歡孤獨,卻不得不孤獨地度過了餘生.她曾是那麼的顯赫,她的臨終又是那麼的平淡。

品牌檔案

創始人Gabrielle Chanel 夏奈爾於1913年在法國巴黎創立夏奈爾,夏奈爾的產品種類繁多,有服裝、珠寶飾品、配件、化妝品、香水,每一種產品都聞名遐邇,特別是她的香水與時裝。

Coco Chanel對現代時裝發展的推動、創新和貢獻是多不勝數,同時在其他領域,包括香水、化妝品、護膚品、珠寶、手錶系列,在繼承CHANEL一貫的精神下,不斷推陳出新,注入了新時代的元素。

CHANEL在商業上的成就是不容置疑的,而CHANEL的創始人或是後人也懂得在保留和延續其不受時間限制的東西的同時,引入時尚的新元素,永保其經典、優雅和引導潮流的地位。

時光荏苒,八十年代Karl Lagerfeld開始成為CHANEL女裝的創作總監,在延續了Coco Chanel的神話同時,使這個超級名牌散發出更強的光輝。他曾引用歌德的一句話「只有好好利用過去的東西才可以創造更好的未來」。相信CHANEL這個有著經典歷史的品牌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故事。

NO.2 時尚界接班人 Karl Lagerfeld --卡爾·拉格斐

人稱「時尚界的凱撒大帝」

英文名:Karl Lagerfeld

職務:設計師

現擔任設計師品牌:CHANEL,FENDI以及設計師同名品牌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33年9月10日

說起Karl Lagerfeld,腦海里的第一反映永遠是 Chanel的藝術總監招牌式的表情,佩戴著墨鏡,手拿抓扇、腦後拖著辮子,就是這永恆的墨鏡白發長辮的人卻佔領時尚圈制高點。人們稱他為「時裝界的凱撒大帝」或是「老佛爺」。他永遠象「吃飽人參」一樣精力旺盛,精通德、英、法、意文,妙語連珠,他情迷傳統,又憧憬未來,被傳媒封為「當代文藝復興的代表」。

Lagerfeld 每年為Chanel 製作8 個系列的服裝,包括成衣和高級時裝,為Fendi 製作5 個系列,同時還為他自己的品牌做設計。他這種超強的能力令他在時尚界獨步天下。除此之外,他也是著名的攝影師。他不僅為Chanel 拍攝宣傳照和產品目錄,還舉辦自己的攝影展。作為一名通曉英語、法語、德語和義大利語的讀者,他連出版業也不肯錯過。他在巴黎Rue Lille 上開設了一家叫做7L 的書店,所出版的圖書主題橫跨他感興趣的各種領域,包括時裝、攝影、文學、廣告、音樂、報業、神話、插畫、幽默作品和建築。然而其中最為暢銷的還是Lagerfeld 本人在2002 年出版的《Karl Lagerfeld 減肥指南》(The Karl Lagerfeld Diet)。

❼ 名人發明創造的故事

轉:指南針

在發明指南針之前人類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會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像的後果,是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使人類航行有了方向。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

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了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可以實用的指南針。

磁現象的發現

先秦時代我們的先人已經積累了許多這方面的認識,在探尋鐵礦時常會遇到磁鐵礦,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這些發現很早就被記載下來了。《管子》的數篇中最早記載了這些發現:「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銅。」其他古籍如《山海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磁石的吸鐵特性很早就被人發現,《呂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鐵,或引之也。」那時的人稱「磁」為「慈」他們把磁石吸引鐵看作慈母對子女的吸引。並認為:「石是鐵的母親,但石有慈和不慈兩種,慈愛的石頭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頭就不能吸引了。」
漢以前人們把磁石寫做「慈石」,是慈愛石頭的意思。
既然磁石能吸引鐵,那麼是否還可以吸引其他金屬呢?我們的先民做了許多嘗試,發現磁石不僅不能吸引金、銀、銅等金屬,也不能吸引磚瓦之類的物品。西漢的時候人們已經認識到磁石只能吸引鐵,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當把兩塊磁鐵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時,有時候互相吸引,有時候相互排斥。現在人們都知道磁體有兩個極,一個稱N極,一個稱S極。同性極相互排斥,異性極相互吸引。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這個道理,但對這個現象還是能夠察覺到的。
到了西漢,有一個名叫欒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這個性質做了兩個棋子般的東西,通過調整兩個棋子極性的相互位置,有時兩個棋子相互吸引,有時相互排斥。欒大稱其為「斗棋」。他把這個新奇的玩意獻給漢武帝,並當場演示。漢武帝驚奇不已,龍心大悅,竟封欒大為「五利將軍」。欒大利用磁石的性質,製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騙了漢武帝。
地球也是一個大磁體,它的兩個極分別在接近地理南極和地理北極的地方。因此地球表面的磁體,可以自由轉動時,就會因磁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性質指示南北。這個道理古人不夠明白,但這類現象他們很清楚。

指南針的始祖——司南

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樣子象一把湯勺,圓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盤」上並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轉。當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古人稱它為「司南」,當時的著作《韓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穀子》中記載了司南的應用,鄭國人采玉時就帶了司南以確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時代,人們已經能夠將硬度5度至7度的軟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種形狀的器具,因此也能將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製成司南。東漢時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中對司南的形狀和用法做了明確的記錄。司南是用整塊天然磁石經過琢磨製成勺型,勺柄指南極,並使整個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於光滑的地盤之中,地盤外方內圓,四周刻有干支四維,合成二十四向。這樣的設計是古人認真觀察了許多自然界有關磁的現象,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經驗,經過長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現是人們對磁體指極性認識的實際應用。 但司南也有許多缺陷,天然磁體不易找到,在加工時容易因打擊、受熱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較弱,而且它與地盤接觸處要非常光滑,否則會因轉動摩擦阻力過大,而難於旋轉,無法達到預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體積和重量,攜帶很不方便,這可能是司南長期未得到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銅盤和天然磁體製成的磁勺組成,青銅盤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於盤中心圓面上,靜止時,勺尾指向為南。

指南針的發明

古代民間常用薄鐵葉剪裁成魚形,魚的腹部略下凹,像一隻小船,磁化後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當時以此做為一種游戲。東晉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這種「指南魚」。
北宋時,曾公亮在《武經總要》載有製作和使用指南魚的的方法:「用薄鐵葉剪裁,長二寸,闊五分,首尾銳如魚型,置炭火中燒之,侯通赤,以鐵鈐鈐魚首出火,以尾正對子位,蘸水盆中,沒尾數分則止,以密器收之。用時,置水碗於無風處平放,魚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這是一種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場使鐵片磁化。即把燒紅的鐵片放置在子午線的方向上。燒紅的鐵片內部分子處於比較活動的狀態,使鐵分子順著地球磁場方向排列,達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這種排列較快地固定下來,而魚尾略向下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發明,對指南針的應用和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學和地磁學的發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另一種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針鋒,則能指南。」按沈括的說法,當時的技術人員用磁石去摩擦縫衣針,就能使針帶上磁性。從現在的觀點來看,這是一種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場作用,使鋼針內部磁疇的排列趨於某一方向,從而使鋼針顯示出磁性的方法。這種方法比地磁法簡單,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發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為有實用價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沈括還在《夢溪筆談》的補筆談中談到了摩擦法磁化時產生的各種現象:「以磁石摩針鋒,則銳處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應有異,未深考耳。」這是說,用磁石去摩擦縫衣針後,針鋒有時指南,也有時指北。從現在的觀點來看,磁石都有N和S兩個極,磁化時縫衣針針鋒的方位不同,則磁化後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並不知道這個道理,他真實的記錄了這個現象並坦白承認自己沒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後人能進一步探討。

關於磁針的裝置方法,沈括介紹了四種方法:
1.水浮法——將磁針上穿幾根燈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將磁針擱在碗口邊緣,磁針可以旋轉,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針擱在手指甲上面由於指甲面光滑,磁針可以旋轉自如,指示方向。
4.縷懸法——在磁針中部塗一些蠟,粘一根蠶絲,掛在沒有風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還對四種方法做了比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點,水面容易晃動影響測量結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於摩擦力小,轉動很靈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較推重的是縷懸法,他認為這是比較理想而又切實可行的方法。事實上沈括指出的四種方法已經歸納了迄今為止指南針裝置的兩大體系——水針和旱針。

《夢溪筆談》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關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著作,書中談到磁學和指南針的一些問題。
南宋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介紹了另一類指南魚和指南龜的製作方法。這種指南魚與《武經總要》一書記載的不一樣,是用木頭刻成魚形,有手指那麼大,木魚腹中置入一塊天然磁鐵,磁鐵的S極指向魚頭,用蠟封好後,從魚口插入一根針,就成為指南魚。將其浮於水面,魚頭指南,這也是水針的一類。
指南龜是當時流行的一種新裝置,將一塊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龜的腹內,在木龜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對准並放置在直立於木板上的頂端尖滑的竹釘上,這樣木龜就被放置在一個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轉的支點上了。由於支點處摩擦力很小,木龜可以自由轉動指南。當時它並沒有用於航海指向,而用於幻術。但是這就是後來出現的旱羅盤的先聲。
指南龜發明年代不晚於1325年。木塊刻成龜型,龜腹部中心嵌以磁體,木龜安放在尖狀立拄上,靜止時首尾分指南北。

羅盤定位

要確定方向除了指南針之外,還需要有方位盤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針時,可能沒有固定的方位盤,隨著測方位的需要,出現了磁針和方位盤一體的羅盤。羅盤有堪輿用的羅經盤和水羅盤、旱羅盤。
方位盤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盤式已經由方形演變成圓形。這樣一來只要看一看磁針在方位盤上的位置,就能斷定出方位來。南宋時,曾三異在《因話錄》中記載了有關這方面的文獻:「地螺或有子午正針,或用子午丙壬間縫針。」這是有關羅經盤最早的文獻記載。文獻中所說的「地螺」,就是地羅,也就是羅經盤。文獻中已經把磁偏角的知識應用到羅盤上。這種羅盤不僅有子午針(確定地磁場南北極方向的磁針),還有子午丙壬間縫針(用日影確定的地理南北極方向)這兩個方向之間的夾角,就是磁偏角。
盤面周圍刻二十四方位,內中盛水,磁針橫穿燈草,浮於水面。
現在人們已經知道,地球的兩個磁極和地理的南北極只是接近,並不重合。磁針指向的是地球磁極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極,這樣磁針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這個角度就叫磁偏角。又因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針指向磁極時必向下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個夾角,這個夾角稱為磁傾角。不同地點的磁偏角和磁傾角都不相同。成書於北宋的《武經總要》在談到用地磁法製造指南針時,就注意利用了磁傾角。沈括在《夢溪筆談》談到指南針不全指南,常微偏東。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傾角的發現使指南針的指向更加准確。

磁性質的應用

指南針一經發明很快就被應用到軍事、生產、日常生活、地形測量等方面,特別是航海上。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有一個逐漸發展過程。成書年代略晚於《夢溪筆談》的《萍洲可談》中記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針的記載。文中指出,當時只在日月星辰見不到的時候才使用指南針,可見指南針剛開始使用時,使用還不熟練。二十幾年後,許兢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也有類似的記載:「惟視星斗前邁,若晦冥則用指南浮針,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針一躍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儀器了。不論晝夜晴陰都用指南針導航了。而且還編制出使用羅盤導航,在不同航行地點指南針針位的連線圖,叫做「針路」。船行到某處,採用何針位方向,一路航線都一一標識明白,作為航行的依據。

指南針的發明是古代先民對磁現象的觀察和研究的結果。古代先民對磁現象的觀察和研究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質,並試圖更多地應用這些性質。傳說秦始皇修建阿房宮時,有一宮門是用磁鐵製造的。如果刺客帶劍而過,立刻會被吸住,被衛兵當場捕獲。這樣的故事還很多,《晉書.馬隆傳》記載馬隆率兵西進甘、陝一帶,在敵人必經的狹窄道路兩旁,堆放磁石。穿著鐵甲的敵兵路過時,被牢牢吸住,不能動彈了。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對他們沒有什麼作用,可自由行動。敵人以為神兵,不戰而退。東漢的《異物志》記載了在南海諸島周圍有一些暗礁淺灘含有磁石,磁石經常把「以鐵葉錮之」的船吸住,使其難以脫身。
魏晉南北朝時,我國先民對磁石的性質已有了很多認識。就連當時的詩人曹植在矯志詩中也用了「磁石引鐵,於金不連。」的句子。可見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質。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提出了磁力測量的方法,他指出:優良磁石出產在南方,磁性很強,能吸引三、四根鐵針,使幾根針首尾相連掛在磁石上。磁性更強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鐵針,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僅提出了磁性有強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測量方法。這可能是世界上有關磁力測量的最早記載。
我國先民對磁石的性質的研究和認識是指南針發明和發展的基礎。
中國在北宋時期就發明了人工磁化的兩種方法:一種是沈括所說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鋼針的方法,另一種是利用地球磁場的作用使鋼鐵磁化。

人們把經過磁化的鋼針,穿過幾根燈草,放在一個乘滿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為航船指明方向,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來指示方向的儀器--指南針。而許多動物已經在我們之前就學會了利用地球磁場來辨別方向。

火葯

火葯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因為是用硝石、硫黃和木炭這三種物質混和製成的,而當時人們都把這三種東西作為治病的葯物,所以取名「火葯」,意思是「著火的葯」。

自秦漢以後,煉丹家用硫黃、硝石等物煉丹,從偶然發生爆炸的現象中得到啟示,再經過多次實踐,找到了火葯的配方。三國時有個聰明的技師馬鈞,用紙包火葯的方法做出了娛樂用的「爆仗」,開創了火葯應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葯開始應用到軍事上。人們利用拋射石頭的拋石機,把火葯包點著以後,拋射出去,燒傷敵人,這是最原始的火炮。後來人們將球狀火葯包紮在箭桿頭附近,點著引線以以後,用弓箭將火葯射出去燒傷敵人。還有把火葯、毒葯,再加上一些瀝清、桐油等,搗在一起做成毒球,點著以後,用弓箭射出,殺傷敵人是後來的「萬人敵」。到了宋朝,人們將火葯裝填在竹筒里,火葯背後扎有細小的「定向棒」,點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葯迅速燃燒,產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飛向敵陣爆炸,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火葯火箭。以後又發明了火槍和槍,這些都是用竹管製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代槍炮的老祖宗。

造紙術

造紙技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出貢獻之一。

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外出講學,帶的書簡就裝了五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西漢時在宮廷貴族中又用縑帛或綿紙寫字。縑是細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吏一方縑帛上寫字時,便於書寫,不但比簡牘寫得多,而且還可以在上面作畫,但是價格昂貴,只能供少數王宮貴族使用。公元前2世紀西漢初期已經有了紙。

發明人

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發明了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

蔡倫只是改進造紙術,而不是紙的發明人。

造紙術在7世紀經朝鮮傳到日本。8世紀中葉傳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到12世紀,歐洲才仿效中國的方法開始設廠造紙。

發明地點
洛陽

活字印刷術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塊塊木板上雕刻成凸出來的反寫字,然後再上墨,印到紙上。每印一種新書,木板就得從頭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錯,又要重新刻起,勞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畢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間,用質細且帶有粘性的膠泥,做成一個個四方形的長柱體,在上面刻上反寫的單字,一個字一個印,放在土窯里用火燒硬,形成活字。然後按文章內容,將字依順序排好,放在一個個鐵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熱壓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結束後把活字取下,下次還可再用。這種改進之後的印刷術叫做活板印刷術。

這種印刷方法雖然原始簡單,卻與現代鉛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後來,元代著名農學家與機械學家王楨發明了木活字,並創造出比較簡捷的適於漢字復雜特點的轉盤排字方法,後來又發明了金屬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進。唐代的雕刻印本傳到日本,8世紀後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羅尼經》以後又傳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一帶和東歐。15世紀,德國人學會了用合金鑄宇,從此畢升首創的活字印刷在歐洲各地推廣開來。

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中有一篇文章叫《活板》,其中詳細介紹了活板印刷術的全過程,通俗易懂,非常詳細。

❽ 中國時尚界十大風雲人物

1.中國時尚雜志創辦人:吳泓

時尚創辦人

時尚傳媒集團總裁

時尚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

北京時之尚廣告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2.中國國際著名女模:呂燕

身高:177cm

三圍:82/60/89

藝術成就:

"1999年,正式進入時尚圈,被中國頂尖造型師李東田和著名攝影師馮海發現並為她造型,拍攝各大時尚雜志封面。

"2000年6月,應邀前往巴黎發展模特事業。同年11月代表中國參加世界超級模特大賽並獲亞軍(為中國選手在世界超級模特大賽中取得的最好成績)。先後簽約巴黎、紐約、米蘭、日本多家國際模特經紀公司。

3.中國男模事業發起人:羅澤易

羅澤易 藝名秀男

中國男模事業發起人

中國形象劇創始人

世界文化總會常務副會長

世界超級男模聯合大賽組委會 執行主席

秀男集團 董事長

《男模世界》雜志 創辦者 MEN『S MODEL WORLD

超級男模國際經紀公司 董事長

4.中國著名時尚造型師:吉米

吉米—— 目前國內第一位來往國際間的著名形象設計師。

中國第一位簽約海外的形象設計師。

先後在世界著名的電影節,為許多國際著名藝人進行形象設計,如格萊美獎獲得者、世界巨星JENNIFER PAGE、MICHAEL LEARNS TO ROCK樂隊、浪琴錶的代言人世界頂級超模等等。吉米精湛的技術讓他們知道一個來自於中國的形象設計師也同樣具有著國際水準。

5.中國美女經濟掌門人:李小白

新絲路董事長李小白李小白,湖北人,1957年生。1982年畢業於中國紡織大學,1996年9月起任新絲路模特經紀公司總經理,1999年初真正意義上進入模特業。

6.中國國際著名男模:胡兵

身高∶189cm

體重:160斤

胡兵影視作品:

電視:《雙響炮》 《粉紅女郎》 《緣來一家人》《鏘鏘兒女到江湖》電影:《真情狂愛》 《婚禮定在回歸日》

7.中國國際著名男模:李學慶

體重: 80KG

身高: 185cm

李學慶藝術成就:

2000年中國精英男模最佳既新聞印象獎"2001年「亞洲面孔一二」大賽男冠軍"2002年MTV-萊卡風尚最佳男模特"2002年日本《讀賣新聞》「亞洲十大人氣帥哥」評選季軍

8. 中國著名時尚化妝師毛戈平

毛戈平,中國化妝史上創下輝煌業績的國家著名化妝師。

他,曾以非凡的化妝技藝和特殊的表現手法,先後為40多部電影、電視和20多台舞台劇進行化妝造型——女人因他而亮麗,藝術因他而添彩!創造了一個個美麗的童話。

毛戈平先生還廣涉時裝、生活、廣告、攝影、MTV領域的化妝與設計,並取得卓越的成就!

9. 中國著名化妝師:李東田

李東田先生國際著名化妝師、造型師,十多年來參與眾多影視作品的首席化妝工作,是無數明星、名模、名人的御用造型顧問,各大流行雜志封面的締造者,以及眾多世界頂級化妝品品牌在華指定造型合作夥伴。 作為中國造型和時尚界里的一個傳奇人物,多次獲得重大化妝獎項。

10.中國超級女模特:陳娟紅

概念98時尚推廣機構董事長

演出

榮譽經歷

1991年世界超級模特大賽中國選拔賽暨第二屆中國模特表演藝術大賽冠軍 「最佳現場印

象獎」,「最上鏡獎」,

1992年赴美國參加世界超級模特大賽獲「世界超級模特」稱號

❾ 名人發明創造的故事

諾貝爾,其父親是軍火商,他是化工專業畢業的,畢業後也從事相關研究。在與弟弟共同研究炸葯的時候出現事故,弟弟和幾個同事被炸身亡,但諾貝爾忍著傷心,依然堅持研究,最終發明出炸葯。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名人造型誰創造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