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倒三輪

發明倒三輪

發布時間:2021-09-14 03:46:26

㈠ 向精華發明不倒翁摩托車多少錢

昨晚也看了下,那車還沒有量產上市,所以談不上多少錢吧,量產的話,後來和機車PK的那台商業化之後價格應該不低,大功率電機和鋰電池都不是省油的燈。這車上市可能還會有很多問題,比如速度問題,作為電動車它的速度肯定是超標的,另外因為有三個輪子,所以可能需要D照才能合法騎上路。
如果對這種車特別有興趣,可以關注下國外或台灣地區已經量產的倒三輪摩托車,前面兩個輪子的,這些車型和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車型有:比亞喬MP3、雅馬哈Tricity、Aeon 3D 350等等。

㈡ 我愛發明的不倒翁摩托哪裡可以買到

昨晚也看了下,那車還沒有量產上市。這車上市可能還會有很多問題回,比如速度問題,作為答電動車它的速度肯定是超標的,另外因為有三個輪子,所以可能需要D照才能合法騎上路。
如果對這種車特別有興趣,可以關注下國外或台灣地區已經量產的倒三輪摩托車,前面兩個輪子的,這些車型和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車型有:比亞喬MP3、雅馬哈Tricity、Aeon 3D 350等等。

㈢ 世界七大發明

二十世紀影響人類的七大發明

1、蒸汽機:推動了整個工業革命的發展
傳統的馬力或者水力無法提供工業革命所需的動力,蒸汽機能量的開發為世界帶來了一種更有效更強大的動力。雖說古人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經開始這方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機面市後,才真正開啟了蒸汽機的商業價值。許多歷史學家認為,蒸汽機的開發是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因為蒸汽機的出現帶動了冶金、煤礦和紡織業的發展。蒸汽機的出現及紡織業的機械化,提高了工業的用鐵量。由於英國擁有豐富的鐵礦和煤礦,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鐵技術和煤礦業的改進,同時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1804年出現的蒸汽機火車和1807年出現的蒸汽機輪船大大改善了運輸條件,輔助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2、電話:掀開人類通訊史的新篇章
「沃森先生,請立即過來,我需要幫助!」這是1876年3月10日電話發明人亞歷山大·貝爾通過電話成功傳出的第一句話,電話從此誕生了,人類通訊史從此掀開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人類進行無線通訊的夢想則是1973年在美國紐約實現的。當時,這台世界上第一個實用手機體積大,重達1.9 公斤,是名副其實的「大哥大」。26年後的今天,世界最小的手機也誕生了,它只有尋呼機那麼大,也比第一代手機輕了不少。
1964年是人類通訊史上另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年夏天,全世界成千上萬的觀眾通過電視第一次收看由衛星轉播的日本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實況。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通過電視屏幕同時間觀看千里之外發生的事,人們除了感嘆奧運精彩壯觀的開幕式和各種比賽外,更驚嘆於科技的進步。這一切都歸功於哈羅德·羅森發明的地球同步衛星。
1969年夏天,國際互聯網的雛形在美國出現,它由四個電腦網站組成,一個在加州大學分校,另三個在內華達州。1972年,實驗人員首次在實驗網路上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這標志著國際互聯網開始與通訊相結合。到了90年代,國際互聯網開始轉為商業用途。1995年網路發展到第一個高潮,這一年被稱為國際互聯網年。在電子商業浪潮的推動下,國際互聯網在21世紀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將更加深遠。
3、汽車:載著時代向前奔駛
汽車改變了人類的整個交通狀況,擁有汽車工業成了每一個強大工業國家的標志。
汽車走過這樣一段歷史:1771年,法國人居紐設計出蒸汽機三輪車;1860年,法國人雷諾製造出了以煤炭瓦斯為燃料的汽車發動機;1885年,德國人本茨和戴姆勒各自完成了裝有高速汽油發動機的機車和裝有二沖程汽油發動機的三輪汽車,並且成功企業化;1908年,美國人福特採用流水式生產線大量生產價格低、安全性能高、速度快的T型汽車。汽車的大眾化由此開始;1912年,凱迪拉克公司推出電子打火啟動車,使婦女也開始愛上汽車;1926年,世界第一家汽車製造公司戴姆勒·本茨公司成立;1934年,第一輛前輪驅動汽車面世;1940年,大戰令許多汽車製造商停產,歐洲車商開始轉向生產軍用車輛;50年代,德國沃爾沃的甲殼車轎車一經推出就成為最受歡迎的汽車;1970年到2000 年,日本車在亞洲走俏,豐田、本田、三菱以及日產特高技術小型車入侵歐美市場,改寫了歐美牌子壟斷的局面。
實際上,汽車的發明使人類的機動性有了極大的提高,使20世紀人類的視野更加開闊,更追求自由。當然,汽車工業的發展也帶來了道路網擠占土地資源、大氣污染和高昂的車費等問題,但不管怎麼說,汽車確實載著人類向前發展,向前奔駛。
4、電視:人類自己創造的「魔鬼」
現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不喝水,但不能一天沒有電視。
電視的設想和理論早在1870年就出現過。1884年,德國發明家保羅?尼普科夫設計了全個穿孔的「掃描圓盤 」,當圓盤轉動的時候,小孔把景物碎分成小點,這些小點隨即轉換成電信號,另一端的接收機把信號重組成與原來圖像相同但粗糙的影像。1926年,蘇格蘭人約翰·貝蒙德採用尼普科夫的「大圓盤」製造了影像機。
真正製造出畫面穩定的電視是從俄羅斯移民到美國的拉基米爾·佐里金和出生在美國猶它州的菲洛·法恩斯沃思。在 1939年的世界博覽會上,世界第一台真正清晰的電視開播,電視真正誕生了。
5、登月:人類航天史上邁出一大步
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剎那所說的名言「對個人來說,這只是一小步;對人類來說,這是邁出一大步」牢牢銘記在地球人的心上。
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全世界5億電視觀眾都看到了「黑黝黝」的畫面,畫面深處傳來一個來自外太空的聲音:「休斯頓,這里是靜海基地,鷹艙已經登陸!」接下來,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宇宙飛船上的兩名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問休斯頓宇航中心:「我們不想休息四小時,我們想馬上登月。」休斯頓回答:「同意立即登月!」接著,阿姆斯特朗背朝外,開始從九級梯子緩緩爬下。全世界5億人都看到了這一場景。
登月確確實實是人類航天科技的一大進步,因為正如最後一名登月者塞爾南上校所說的:「在月球遙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國界,我覺得地球就是一個整體,我的整個思想也就開闊了。」
6、電腦:人類未來的希望
1946年2月4日,美國軍方和政府部門的代表、著名的科學家一起擠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個房間里。當一位陸軍將軍輕輕按下電鈕後,占滿整整三堵牆的機器立即亮了起來,人們熱烈鼓掌,高聲歡呼:「ENIAC活了!」並且向總工程師埃科特祝賀。「ENIAC」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電腦。
7、基因:破解生命的千古密碼
10多年前,科學界就預言說,21世紀是一個基因工程世紀。人類基因工程走過的主要歷程怎樣呢?1866年,奧地利遺傳學家孟德爾神父發現生物的遺傳基因規律;1868年,瑞士生物學家弗里德里希發現細胞核內存有酸性和蛋白質兩個部分。酸性部分就是後來的所謂的DNA;1882年,德國胚胎學家瓦爾特弗萊明在研究蠑螈細胞時發現細胞核內的包含有大量的分裂的線狀物體,也就是後來的染色體;1944年,美國科研人員證明DNA是大多數有機體的遺傳原料,而不是蛋白質;1953年,美國生化學家華森和英國物理學家克里克宣布他們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果,奠下了基因工程的基礎;1980年,第一隻經過基因改造的老鼠誕生;1996年,第一隻克隆羊誕生;1999年,美國科學家破解了人類第 22組基因排序列圖;未來的計劃是可以根據基因圖有針對性地對有關病症下葯。

㈣ {誰發明了第一輛自行車 }

1790年,法國西夫拉克伯爵做成第一輛由兩個木輪縱向直線排列的自行車,當時他只是為了娛樂,實用價值不大。
1871年,德國索梅阿夫伯爵設計了一種兩輪「行走機」,增加了操縱前輪的把手和鞍座,靠兩腳蹬踏地面滑行,奠定了現代自行車的基本輪廓,這應該是第一輛自行車的發明者。
1839年和1853年,英國人麥克米倫和德國人費歇增加了前輪的踏腳蹬,不需兩腳蹬地滑行了。
1869年自行車由木製改為鐵制,有了橡皮帶綁住的車輪,車輪安裝了軸承和飛輪。
1885年,英國人斯塔利發明了自行車鏈條和菱形車架。
1889年,英國人康樂普發明了充氣輪胎。到20世紀初才逐漸形成現在自行車模樣,可見自行車是在不斷完善中發展起來的。
因為當時為了能在羊腸小道上滑行,縱向兩輪是最節省佔地的,雖然和三輪相比容易歪倒,但靠兩腳支撐平衡還是不難的,快速行走起來比較省力。

㈤ 誰發明了自行車

1790年,法國西夫拉克伯爵做成第一輛由兩個木輪縱向直線排列的自行車,當時他只是為了娛樂,實用價值不大。 1871年,德國索梅阿夫伯爵設計了一種兩輪「行走機」,增加了操縱前輪的把手和鞍座,靠兩腳蹬踏地面滑行,奠定了現代自行車的基本輪廓,這應該是第一輛自行車的發明者。 1839年和1853年,英國人麥克米倫和德國人費歇增加了前輪的踏腳蹬,不需兩腳蹬地滑行了。 1869年自行車由木製改為鐵制,有了橡皮帶綁住的車輪,車輪安裝了軸承和飛輪。 1885年,英國人斯塔利發明了自行車鏈條和菱形車架。 1889年,英國人康樂普發明了充氣輪胎。到20世紀初才逐漸形成現在自行車模樣,可見自行車是在不斷完善中發展起來的。 因為當時為了能在羊腸小道上滑行,縱向兩輪是最節省佔地的,雖然和三輪相比容易歪倒,但靠兩腳支撐平衡還是不難的,快速行走起來比較省力

㈥ 自行車的發明與發展 急

1. 發明當然是為了方便 省力了
2. 1818年,有個法國人名叫西夫拉克,特別愛動腦筋。有一天,他行走在巴黎的一條街道上,因為前一天下過雨,路上積了許多雨水,很不好走。突然,一輛四輪馬車從身後滾滾而來,那條街比較狹窄,馬車又很寬,西夫拉克躲來躲去幸而沒有被車撞倒,還是被濺了一身泥巴和雨水。別人看見了,替他難過,還氣得直罵,想喊那輛馬車停下,講理交涉。西夫拉克卻喃喃地說:「別喊了,別喊了,讓他們去吧。」馬車走遠了,他還獃獃地站在路邊。他在想:路這么窄,行人又那麼多,為什麼不可以把馬車的構造改一改呢應當把馬車順著切掉一半,四個車輪變成前後兩個車輪……他這樣一想,回家就動手進行設計
3. 第一輛自行車試樣:車的外形像一匹木馬的腳下釘著兩個車輪,兩個輪子固定在一條線上,木製,無車把、腳蹬、鏈條
4. 第一輛自行車利:第一次能使人坐著前行 減少了脊柱的壓力 走路省下許多力氣
弊:車子還沒有傳動鏈條,靠騎車人雙腳用力蹬地,小車才能慢慢地前進,而且車子上也無轉向裝置,只能直行,不會拐彎

㈦ 誰發明了自行車

自行車被發明及使用到現在已有兩百年的歷史,這兩百年間人類在不斷的嘗試與研發過程中,將玩具式的木馬車轉換到今日各式新穎休閑運動自行車,自行車發展的目的也從最早的娛樂用途變為交通代步及休閑運動用途,休閑及競賽領域的發展使自行車研發工作不斷的精益求精,以滿足求更好成績表現選手們的需求,台灣的自行車製造業是個中翹楚,今年國人自行設計研發的Giant TCR1更登上了世界冠軍車的行列。自行車究竟在哪個年代、由誰發明的很少人知道,在1791年法國人曾發表了兩輪的木馬車;德國男爵卡爾杜萊斯是一般公認的自行車發明人,他在1817年製造出有把手的腳踢木馬自行車,他在車子前輪上裝了一個方向把手,這是人們第一次看到不需用馬拉的奇怪車子,也是人們最早的自行車印象。他的發明是構想是來自於溜冰鞋的原理,他想如果人們在兩輪之上放個座墊,人坐在上面兩腳下垂交互踩踏前進車子就能像溜冰一樣前行了。他的木馬自行車在1818年正式取得德國及法國的專利,成為自行車的開山鼻祖,這輛自行車是以木頭製造,這台車就是靠人的兩只腳在地上蹬,以現今來看就像是木造的玩具木馬,比現在的鐵馬重好幾倍,這台木馬自行車的發明對人類有極大的貢獻。最早的木馬車沒有把手不能控制方向、不能轉彎、只能直線前行,木輪的轉動及停止完全靠雙腳踢地來控制;杜萊斯把木製的車架跟把手裝在車上之後,轉彎或移動方向就更方便了,不必停止兩腳踢在地上的動作,更不必提起車子移動方向;這部車子就被拿來作為玩具馬。1819年英國、德國也都先後成立了自行車運動歷史上最早的自行車學校,教人如何騎玩具馬-Hobby Horse;在當時沒有汽車、火車的時代,以馬車為交通工具的法國、英國、美國形成了爭相騎玩具馬的風氣,人們跨上了玩具馬用力蹬,速度越快,車子就越穩,這個騎玩具馬的風氣在歐美持續了約十年的歷史。在1818年英國的鐵匠及機械師丹尼士強生(Dening Johnson)率先以鐵造取代了木頭材質,以鐵造取代了車輪的骨架,接著他又在倫敦創辦了兩所學校以訓練人們學習及騎乘自行車。後來英國人就把這台有趣的車子叫作Hobby Hors,這台鐵制的車由技術好、有經驗的人騎乘時速可以到十三公里。到了1830年法國政府正式決定以玩具馬作為郵差送信的交通工具;1839年英國蘇格蘭的冶鐵匠湯馬士麥米倫(Thomas Macmillan)將Hobby Horse改良,他不斷思考如何能坐在車上,腳能不著地還能使車子前進,最後他終於設計了一輛前輪大於後輪,並加上踏板及杠桿在後輪來驅動車子的自行車,騎乘時不需再以腳踩地面去轉動輪子前進,這也是自行車發明的一大進步。1861年法國的娃娃製造商Michanx發明了前輪驅動的自行車,在前輪軸上直接加上踏板,靠著這台自行車可以騎遍整個歐洲。他們推測車子走得更快主要關鍵在於車輪體積的大小,車輪越大則滾動一圈的距離就愈長,速度相對也就愈快。1867年Michanx成立公司並開始大量製造。由於大量推廣使用,此時自行車開始了量產化的階段,後來自行車的製造都是以這台車作改良,當時法國巴黎就是自行車的製造中心;法國在1868年在競馬場舉辦有史以來第一場自行車競賽,使用的就是這台自行車。1869年法國人又發明了鍊條來驅動後輪,到此時的自行車算是完整的版型。1870年英國的詹姆斯史達雷(James starley)設計了大小輪的自行車,那時後輪的直徑只有90公分,前驅動輪直徑卻有125公分以上,行車速度相當快;同一段時間法國人也作同樣的改良,將車子的材質由木質改成鐵質與橡膠零件,也是前輪驅動,前輪直徑比後輪大數倍。騎這種車像騎馬一樣高高在上很威風,但是下坡時加速十分危險容易跌倒以及高度的關繫上下車就存在著危險性。1869年法國人發明用鏈條來驅動後輪,出現了安全型自行車;1874年英國詹姆斯史達雷發明了穿鋼絲的輪圈,並且製造了三輪車,成了當時淑女們的最愛。1885年英國人把自行車改良成前後輪一樣大小,並使用鏈條驅動,叫做Rove型的自行車,這個車型就是現代化自行車的雛型。1888年一位住在愛爾蘭的獸醫(John Boyd Dunlop)發明了橡皮充氣輪胎,這是自行車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發明,它不但解決了自行車多年來最令人難受的震動問題,同時更把自行車的速度又推進了許多。其實之前也有人發明過橡皮輪胎,但因為那個年代橡膠的價格非常昂貴,所以未被廣為使用。從德國男爵的發明第一台自行車以來經過許多人不斷研發,到現在腳踏車才算完全定型。與以前發展中的自行車相較最大的進步,就是高度變低、材料變好;傳動方面則是由鍊條傳動後輪,增加了車子的穩定度。1970年代由一群美國嬉皮所發展出的越野登山車將以往競速用的公路車,變更為肥厚輪胎、平直把手,成了現代人又一項最新的戶外休閑運動;快拆式的前後輪裝置,方便了自行車的隨身背負或隨車運載,車身輕、周邊配備又多,使得自行車的騎乘變的運動又休閑,騎上自行車的炫耀感及優越感油然而生。從木馬逐漸演變成鐵馬,使用的材質從木質轉換成鐵質、鋼管及鉬鉻合金、鈦合金及碳纖材料等的使用,愈來愈輕巧,而自行車的種類也可以使用功能性概分為公路車、登山車、旅行車、一般車甚至於電動自行車等產品,滿足了現代人對自行車既舒適又多功能的要求,自行車的研發與人體合而為一的表現越顯重要。1791年,法國人西弗拉克發明了最原始的自行車。它只有兩個輪子而沒有傳動裝置,人騎在上面,需用兩腳蹬地驅車向前滾動。1801年,俄國人阿爾塔馬諾夫設計出世界上第一輛用踏板踩動的自行車。1817年德國人德雷斯在自行車上裝了方向舵,使其能改變行使方向。1839年,蘇格蘭人麥克米倫製造出木製車輪,裝實心橡膠輪胎、前輪小、後輪大、坐墊較低、裝有腳踏板和曲柄連桿裝置,騎者可以雙腳離開地面的自行車。同年,麥克米倫又將木製自行車改為鐵制自行車。1867年,英國人麥迪遜設計出第一輛裝有鋼絲輻條的自行車。1869年德國斯圖加特出現了由後輪導向和驅動的自行車,同時車上採用了滾動軸承、飛輪、腳剎、彈簧等部件。1886年英國人詹姆斯把自行車前後輪改為大小相同,並增加了鏈條,使其車型與現代自行車基本相同。1887年,德國曼內斯公司將無縫鋼管首先用於自行車生產。1888年英國人鄧洛普用橡膠製造出內胎,用皮革製造出外胎,,以次作為自行車的充氣輪胎。從此,基本奠定了現代自行車的雛形。時至今日,自行車已成為全世界人們使用最多,最簡單,最實用的交通工具。也許人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些自行車的發明者們,他們的名字,絲毫不亞於汽車的發明者卡爾.本茨。

㈧ 張衡發明地動儀的故事

1、故事內容
張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有名的發明就是「地動儀」了。那個時期,經常發生地震。有時候一年好幾次。發生一次大地震,就會給老百姓和國家帶來很多的傷害。
當時的皇上和老百姓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徵兆,認為是鬼神造成的。張衡卻不信神邪,他對記錄下來的地震現象經過細心的考察和試驗,發明了一個能測出地震的儀器,叫做"地動儀"。
地動儀是用青銅製造的,形狀像一個酒壇,四圍鑄著八條龍,龍頭伸向八個方向。每條龍的嘴裡含著一顆小銅球,龍頭下面,蹲了一隻張著大嘴的蛤蟆。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朝著那個方向的龍嘴就會自動張開來,把銅球吐出。銅球掉在蛤蟆的嘴裡,發出響亮的聲音,就告訴人們那邊發生地震啦。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動儀正對著西方的龍嘴突然張開來,吐出了銅球,這是報告西部發生了地震呀。可是,那天洛陽一點地震的跡象也沒有,更沒有聽說附近有什麼發生了地震。於是,朝庭上下都議論紛紛,說張衡的地動儀是騙人的玩意兒。過了沒幾天,有人騎著快馬來向朝廷報告,離洛陽一千多里的金城、隴西一帶發生了大地震,連山都有崩塌下來的。大夥兒這才真正的信服了。
2、人物簡介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 ,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被追封為西鄂伯。
3、人物成就
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等為代表。《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張溥編有《張河間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譽為「木聖(科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後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建設有張衡博物館。

㈨ 發明自行車的人是誰

1790年,有個法國人名叫西夫拉克,他特別愛動腦筋。有一天,他行走在巴黎的一條街道上,因為前一天下過雨,路上積了許多雨水,很不好走。突然,一輛四輪馬車從身後滾滾而來,那條街比較狹窄,馬車又很寬,西夫拉克躲來躲去幸而沒有被車撞倒,還是被濺了一身泥巴和雨水。別人看見了,替他難過,還氣得直罵,想喊那輛馬車停下,講理交涉。西夫拉克卻喃喃地說:「別喊了,別喊了,讓他們去吧。」馬車走遠了,他還獃獃地站在路邊。他在想:路這么窄,行人又那麼多,為什麼不可以把馬車的構造改一改呢?應當把馬車順著切掉一半,四個車輪變成前後兩個車輪……他這樣一想,回家就動手進行設計。經過反復試驗,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馬輪」小車造出來了。這輛最早的自行車是木製的,它的結構比較簡單,既沒有驅動裝置,也沒有轉向裝置,騎車人靠雙腳用力蹬地前行,改變方向時也只能下車搬動車子。即使這樣,當西夫拉克騎著這輛自行車到公園兜風時,在場的人也都頗為驚異和贊嘆。
1816年,在德國有個看林人名叫德拉伊斯,他每天從村東的這一片樹林,走到村西的另一片樹林,年年如此。他想:如果人坐在車子上,走走停停,隨心所欲,不是很瀟灑嗎?德萊斯開始製作木輪車,樣子跟西夫拉克造的差不多。不過,在前輪上加了一個控制方向的車把子,以改變前進的方向。但是騎車時依然要用兩只腳,一下一下地蹬踩地面,才能推動車子向前滾動。當德萊斯騎車出門試驗的時候,一路上遭到不少人的嘲笑。盡管如此,他還是十分喜歡自己創作的這架「可愛的小馬崽」。一次德萊斯在騎車閑逛時開過來一輛馬車,車夫嘲笑他說他的車慢,於是他就和車夫說:「你信不信我的車比你的馬車還快」於是他們兩個打了個賭。路程是從村東到村西的一個來回,結果德萊斯比車夫整整快了1個多小時。
1840年,英格蘭的鐵匠麥克米倫,弄到了一輛破舊的「可愛的小馬崽」。他在後輪的車軸上裝上曲柄,再用連桿把曲柄和前面的腳蹬連接起來,並且前後輪都用鐵制的,前輪大,後輪小。當騎車人踩動腳蹬,車子就會自行運動起來,向前跑去。因此而被警察抓住,並處以罰款。其罪名是「野蠻騎車」。
1861年,法國的米肖父子,原本職業是馬車修理匠,他們在前輪上安裝了能轉動的腳蹬板;車子的鞍座架在前輪上面,這樣除非騎車的技術特別高超,否則就抓不穩車把,會從車子上掉下來。他們把這輛兩輪車冠以「自行車」的雅名,並於1867年在巴黎博覽會上展出,讓觀眾大開眼界。
1869年,英國的雷諾看了法國的自行車之後,覺得車子太笨重了,開始琢磨如何把自行車做得輕巧一些。他採用鋼絲輻條來拉緊車圈作為車輪;同時,利用細鋼棒來製成車架,車子的前輪較大,後輪較小。從而使自行車自身的重量減小一些。從西夫拉克開始,一直到雷諾,他們製作的5種型式的自行車都與現代自行車的差別較大。
真正具有現代形式的自行車是在1874年誕生的。英國人羅松在這一年裡,別出心裁地在自行車上裝上了鏈條和鏈輪,用後輪的轉動來推動車子前進。但仍然是前輪大,後輪小,看起來不夠協調,不穩定。
1886年,英國的約翰.k.斯塔利,是一位機械工程師,從機械學,運動學的角度設計出了新的自行車樣式,為自行車裝上了前叉和車閘,前後輪的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並用鋼管製成了菱形車架,還首次使用了橡膠的車輪。斯塔利不僅改進了自行車的結構,還改制了許多生產自行車部件用的機床,為自行車的大量生產利推廣應用開辟了寬闊的前景,因此他被後人稱為「自行車之父」。斯塔利所設計的自行車車型與今天自行車的樣子基本一致了。
1888年,愛爾蘭的獸醫鄧洛普,從醫治牛胃氣膨脹中得到啟示,他把家中花園里用來澆水的橡膠管粘成圓形,打足了氣,裝在自行車輪子上,前往參加騎自行車比賽,居然名列前茅,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充氣輪胎是自行車發展史上一個劃時代的創舉,它增加了自行車的彈性,不會因路面不平而震動;同時大大地提高了行車速度,增大了車輪與路面的摩擦力。這樣,就根本上改變了自行車的騎行性能,完善了自行車的使用功能。
同樣是1888年,英國考文垂市的約翰.k.斯塔利 生產出了第一輛現代自行車———「安全」自行車。其主要特點是採用菱形車架,使得車身有更高的剛度和強度,後輪用鏈條驅動,並通過前叉直接把握方向。

閱讀全文

與發明倒三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