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第一個發明內衣的是誰

第一個發明內衣的是誰

發布時間:2021-09-13 16:39:27

① 中國最早的內衣是誰發明

呼呼、是裘千尺發明的、

② 胸罩是誰發明的

是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

文藝復興以前,歐洲女性身體幾乎不加束縛回。貴婦們穿上襯裙作為內衣;答勞工階層女性和農婦使用小束腰,胸前系帶。1859年,一個叫亨利的紐約布魯克林人為發明的「對稱圓球形遮胸」申請了專利,被認為是胸罩的雛形。

1907年,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以自由的名義宣布束腰的式微和胸罩的興起」。他由此被認為是胸罩的發明人。

(2)第一個發明內衣的是誰擴展閱讀:

胸罩按包裹程度可分為:

1、全罩胸罩

全罩胸罩可以將乳房全部包於罩杯內,具有支撐與提升集中的效果,是最具功能形的罩杯。任何體型皆適合,尤其適合乳房豐滿及肉質柔軟的人。

2、3/4罩杯胸罩

3/4罩杯胸罩是常見胸罩中,集中效果最好的款式,可以讓乳溝明顯的顯現出來。任何體形皆適合。

3、1/2罩杯胸罩

1/2罩杯胸罩有利於搭配服裝。通常可以將肩帶取下,成為無肩帶內衣,機能性雖較弱,但提升的效果不錯,胸部嬌小者穿著後會顯得較豐滿。

③ 內衣內褲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開始的

女性內衣在不同的時期又稱為抱腹、心衣、兩襠、抹胸、肚兜等,唐代女性 「慣束羅裙半露胸」的普遍裝束在歷史上只不過短短一瞬,從古到今,內衣都一直蘊藏著女性的隱密,是絕對不為外人所知的。古書中提及內衣外露的女子不是歡場女子,就是如同梁山孫二娘一般,古人對內衣的心態是隱諱的。

女子貼身穿的上衣,即肚兜中的上兜,因不能輕易示人的服用性質而得名。明清時期婦女的貼身之衣,「主」是指系扣的意思,通常為宮女所穿的款式,強調刺綉裝飾。是一種「腰間小衣」,是「肚兜」的前身,始於南北朝,是唐宋時期內衣的稱謂,結構上以緊束前胸為特徵,以防風寒,用於約束和固定胸部。也稱兜肚,以正方或菱形衣片為常見,有素色與刺綉之分,左右兩角裝有繩帶,系於後背,還有有袋無袋之分。

中國古代內衣不像歷代外衣具備嚴謹的典章服制,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外衣是政治,而內衣則是情感。中國古代內衣都是情和藝的完美結合,它是女性私密空間中的悄悄話語。每個古代女子縫制自己的內衣時,都將萬千情愫傾注於上:求子綉石榴、求財綉牡丹,避邪綉猛獸、思念心上人就綉花草……在外衣上根本不敢體現的人生理想及個人慾念,但在內衣上可以充分描繪展現。

正如《雲縷心衣———中國古代內衣文化》一書所展示的:中國古代內衣文化的多元性、時段性較之其他服飾更自由、更智慧,亦更富於濃情。隋唐時期,依賴內衣來展示「乘間歡合」及充當驚艷式宮女的外在符號,已開始承載「……閨門失禮之事不以之異」的性開放思潮,憑借內衣的形制、色制來袒露身體,更顯唐代內衣服飾文化的開放氣度及人文精神中驚彩絕艷的異光;宋代後期的「理學」制約,並沒有使內衣文化暗淡失色,而是以「窄、瘦、長、奇」別具中原特色,為日後的「肚兜」文化奠定了根基;明朝內衣文化中「非綉衣大紅不服」、「非大紅裹衣不華」的「主腰」式內衣,更體現當時社會風尚中「導奢導淫」 的生活消費理念,成為對禁慾主義反叛的強有力符號;清末民國,更是華夏內衣一派艷陽天的繁紛時期,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情願還是不情願,既有對傳統內衣的繼承,又有對西方內衣文化的接納,「修形塑身」與「寄寓精神」的肚兜藝術提升了華夏內衣的全新內容,結構上的科學化、圖騰上的裝飾理想化、工藝上的精巧化,材質上的多樣化,使肚兜藝術與社會、身體、人生價值交映生輝。

④ 女人穿的內衣是誰最先發明的,他是哪個國家的

有可考的穿內衣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漢朝。那時的稱謂是褻衣。褻意為輕簿、不莊重,因此即使洗干凈了擱在那裡也不能讓人看見,否則是很失體統的。尤其是女性內衣,洗滌後絕對不能晾曬在外人可能經過的地方。大凡書中描寫某女在人前露出內衣,那一定非良家女子。《紅樓夢》中的尤三姐在與賈珍、賈璉飲酒時,松挽著頭發,大紅襖子半掩半開,露著蔥綠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綠褲紅鞋,一對金蓮或翹或並,沒半刻斯文,兩個墜子卻似打鞦韆一般。一個在中國古人眼中壞女人的形象躍然紙上。 內衣在我國歷史上各個時代有不同的稱謂:漢朝內衣稱為抱腹、心衣,魏晉稱為兩當,唐代稱為訶子,宋代稱為抹胸,元代稱為合歡襟,明朝稱為主腰,清朝稱為肚兜,再後來就到了近代,則是我們至今仍可見到的小馬甲了。 內衣稱謂的變遷實際上表明了古代女人對胸部審美趣味的不斷變化。以唐代訶子為例,唐代對女性美早早喊出了以胖為美的口號,當然,這里的胖並非肥胖,而是豐滿。這決定了美麗的女性不能像前朝人一樣穿吊帶的心衣,那樣容易勒出毛病來。於是,唐代女人便發明了無帶的內衣,稱為訶子,她們將裙子高束在胸際,然後在胸下部系一闊帶,兩肩、上胸及後背袒露,外披透明羅紗,內衣若隱若現,因而內衣面料考究,色彩繽紛,難怪人們總以盛唐為驕傲,那時候便內衣外穿了。訶子本身也有一個發展過程。這應該是以楊貴妃為分界線的。之前露胸較多,而後就有所收斂。蔡東藩《唐史演義》記載:祿山與貴妃,鬼混了一年有餘,甚至將貴妃胸乳抓傷。貴妃未免暗泣,因恐玄宗瞧破,遂作出一個訶子來,籠罩胸前。宮中未悉深情,反以為未肯露乳,多半仿效。祿山卻暗中懷懼,不敢時常入宮。由此可見,遮醜也是內衣的主要功能之一。 楊貴妃在遭遇祿山之手後安了塊東西在胸前去遮擋爪痕,有人認為那應該是我國早期的BRA. 也可以認為最接近現代內力的雛形發明者就是楊貴妃. 美國的第一件專利胸罩是一個叫傑布可絲(Mary Phelps Jacobs)的女子發明的,這個初入社交圈的女孩在參加一次舞會的時候,忽然厭倦了僵硬的緊身胸衣,於是在法國女僕的幫助下,用兩條手帕加上一條粉紅色的絲帶結成一件類似胸罩的內衣。當她穿著飄逸的晚裝在舞會上出現,其自然凸顯的乳房立刻招來艷羨的目光。

⑤ 誰發明了第一件文胸

港姐選舉比賽中,總是看到很多的美麗動人的女生,穿著比基尼內衣在舞台上穿梭,那麼,是誰發明了第一件文胸?

在瑪麗參加了舞會後,她的這件胸罩引起了其他人艷羨的目光,並迅速掀起了一股模仿風潮。有一天,她收到一封陌生人寫的來信,請她做一個文胸,並附了1美元作為報酬。於是她茅塞頓開,馬上拿著她的文胸設計圖去申請專利。

1914年11月3日,瑪麗以Caresse Crosby的名字為「無背式胸罩」申請注冊專利。因此,她也被認為是現代胸罩的鼻祖。但後來,瑪麗這個傻孩子把胸罩的專利權,用1500美元賣給了華納兄弟公司。有人估計,胸罩後來的價值,至少要在這個數字後追加四個零。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瑪麗所發明的胸罩其實與現在的胸罩還是有一些差距。於是在之後的百年時間里,胸罩開始越來越像「胸罩」。彈性吊帶、標准罩杯尺寸、鐵線胸罩、襯墊胸罩、圓錐型罩杯、「無胸罩式胸罩」、魔術胸罩等等概念一一被發明、設計,最終有了今天的樣子。

可以說,胸罩的每一次進化,只為更懂女人。

⑥ 胸罩和內褲.內衣是誰發明的

胸罩是1920年代由法國人發明的,它的前名是緊身衣(Corset)在十八世紀時就已出現,當時婦女穿它以保持體態。但因Corset非常不舒服,逐漸演變成分上下兩件(束胸及束腹),再經過巴黎設計師們的巧藝,式樣愈來愈簡單,終演變成今日的胸罩和束褲。不過胸罩驚人的款式變化是近一、二十年才有的。胸罩的英文是Brassiere,口頭多簡稱為bra,此自毫無疑問來自法文。 胸罩是在清末隨列強入侵中國傳入中國。 據說慈禧是中國第一個戴乳罩的女人。 古時內衣稱中衣,中國內衣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的史料見於漢朝。其中女性內衣在不同的時期又稱為抱腹、心衣、兩襠、抹胸、肚兜等,唐代女性 「慣束羅裙半露胸」的普遍裝束在歷史上只不過短短一瞬,從古到今,內衣都一直蘊藏著女性的隱密,是絕對不為外人所知的。古書中提及內衣外露的女子不是歡場女子,就是如同梁山孫二娘一般,古人對內衣的心態是隱諱的。 古代內衣小知識 褻衣 主腰 抹胸 肚兜 女子貼身穿的上衣,即肚兜中的上兜,因不能輕易示人的服用性質而得名。明清時期婦女的貼身之衣,「主」是指系扣的意思,通常為宮女所穿的款式,強調刺綉裝飾。是一種 「腰間小衣」,是「肚兜」的前身,始於南北朝,是唐宋時期內衣的稱謂,結構上以緊束前胸為特徵,以防風寒,用於約束和固定胸部。也稱兜肚,以正方或菱形衣片為常見,有素色與刺綉之分,左右兩角裝有繩帶,系於後背,還有有袋無袋之分。 中國古代內衣不像歷代外衣具備嚴謹的典章服制,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外衣是政治,而內衣則是情感。中國古代內衣都是情和藝的完美結合,它是女性私密空間中的悄悄話語。每個古代女子縫制自己的內衣時,都將萬千情愫傾注於上:求子綉石榴、求財綉牡丹,避邪綉猛獸、思念心上人就綉花草……在外衣上根本不敢體現的人生理想及個人慾念,但在內衣上可以充分描繪展現。 正如《雲縷心衣———中國古代內衣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書所展示的:中國古代內衣文化的多元性、時段性較之其他服飾更自由、更智慧,亦更富於濃情。隋唐時期,依賴內衣來展示「乘間歡合」及充當驚艷式宮女的外在符號,已開始承載「……閨門失禮之事不以之異」的性開放思潮,憑借內衣的形制、色制來袒露身體,更顯唐代內衣服飾文化的開放氣度及人文精神中驚彩絕艷的異光;宋代後期的「理學」制約,並沒有使內衣文化暗淡失色,而是以「窄、瘦、長、奇」別具中原特色,為日後的「肚兜」文化奠定了根基;明朝內衣文化中「非綉衣大紅不服」、「非大紅裹衣不華」的「主腰」式內衣,更體現當時社會風尚中「導奢導淫」 的生活消費理念,成為對禁慾主義反叛的強有力符號;清末民國,更是華夏內衣一派艷陽天的繁紛時期,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情願還是不情願,既有對傳統內衣的繼承,又有對西方內衣文化的接納,「修形塑身」與「寄寓精神」的肚兜藝術提升了華夏內衣的全新內容,結構上的科學化、圖騰上的裝飾理想化、工藝上的精巧化,材質上的多樣化,使肚兜藝術與社會、身體、人生價值交映生輝。 該書將自春秋以來的中國古代內衣歷史文化及設計藝術鋪陳得流光溢彩,彰顯出完全不同於中國古代外衣嚴謹服制的一種浪漫隱秘圖像。 漢代以前,女人下體無衣,到了漢朝才穿上開襠褲。《漢書·上官皇後傳》說:「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褲,多其帶。」所謂「窮褲」,便是開襠褲。穿開襠褲的目的是方便大小便,然則不穿內褲,也順理成章。如此情形,至少延續到了唐朝,日本人以唐裝製成和服,似乎女子著和服也不穿內褲。 也有人說和服是「吳服」的改造,來源江南八百童男女。女人不穿內褲,保留了古代中國人「衣」的基本特點。「日本人唯一的發明,就是男人的那塊兜襠布,至今還留在相撲力士碩大無比的臀縫里。」

希望採納

⑦ 內衣是誰發明的

具體誰發明的,說不太清。不過應該說是歐洲的宮廷中人,因為內衣是從歐洲宮廷中的束身衣演變而來的。

⑧ 女人的內衣是誰發明的

在我國有可考的穿內衣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漢朝。那時的稱謂是「褻衣」。「褻」意為「輕簿、不莊重」,因此即使洗干凈了擱在那裡也不能讓人看見,否則是很失體統的。尤其是女性內衣,洗滌後絕對不能晾曬在外人可能經過的地方。 內衣在我國歷史上各個時代有不同的稱謂:漢朝內衣稱為「抱腹」、「心衣」,魏晉稱為「兩當」,唐代稱為「訶子」,宋代稱為「抹胸」,元代稱為「合歡襟」,明朝稱為「主腰」,清朝稱為「肚兜」,現代呢便很隨意的稱之為「內衣」。同時內衣經過一代一代的改良,慢慢的變成了現在的模樣。 美國的第一件專利胸罩是一個叫傑布可絲(Mary Phelps Jacobs)的女子發明的,這個初入社交圈的女孩在參加一次舞會的時候,忽然厭倦了僵硬的緊身胸衣,於是在法國女僕的幫助下,用兩條手帕加上一條粉紅色的絲帶結成一件類似胸罩的內衣。當她穿著飄逸的晚裝在舞會上出現,其自然凸顯的乳房立刻招來艷羨的目光。隨後她為周圍的女友進行了很多同樣的製作,並於1914年以克瑞絲可絲比(Caresse Crosby)的名字申請了專利,所謂「無背式胸罩」(Backless Brassiere)即在那時誕生。 這些東西都不是很全面的,總之內衣歷史悠久啊。

⑨ 胸罩是誰發明的。

胸罩的發明人是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

1859年,一個叫亨利的紐約布專魯克林人為發明的「對稱屬圓球形遮胸」申請了專利,被認為是胸罩的雛形。1907年,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以自由的名義宣布束腰的式微和胸罩的興起」。他由此被認為是胸罩的發明人。

「胸罩」一詞據說第一次出現在1907年,那年美國版的時尚雜志《VOUGE》印有這個"bra"字眼,"bra"(胸罩)這個詞並於1911年被正式載入牛津詞典。

(9)第一個發明內衣的是誰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20世紀20年代,流行高挑纖瘦身材,胸罩最主要的變化,就是沒有任何支撐物了,人們用特殊的花邊來支撐穩固胸部。

1941年,霍華德·休斯發明的襯墊胸罩(即上托型或集中型胸罩)問世。40年代末,美國公司開發了十字交叉、迴旋織法來製造圓錐型罩杯,俗稱「導彈式」的胸罩。

20世紀60年代,隨著無帶晚裝的興起,無帶胸罩也應運而生。1965年,Rodi Gernreich設計出「無胸罩式胸罩」,它利用了有承托力而不變形的萊卡來縫制內衣。

進入21世紀,硅膠胸罩、乳貼也接下「無胸罩式胸罩」的「隱形」接力棒;無論在華麗、性感、運動、塑身等設計領域,都在見證胸罩正在走進全新的紀元。

⑩ 胸罩是誰發明的

胸罩的發展是怎麼樣的? 一百多年來,胸罩的發展史,不僅體現了女性健康觀念的轉變,而且承載著文化、時代與觀念的變遷。 早期流行的束胸內衣,會使肌肉鬆弛、器官變形 胸罩出現之前,女性主要穿束胸內衣。據說,古羅馬時期就已經有了束胸胸衣,但長及腰帶的束胸內衣直到13世紀中期才成為服裝時尚。15世紀中晚期,西班牙服裝中有一種用金屬條撐起來的緊身內衣,男女都可以穿。這種款式不久傳到了歐洲大陸各國和英國。束胸內衣多以厚帆布製作,用鯨魚骨支撐起來,自胸部以下直到大腿部分。當時的史書中曾這樣描述束胸內衣:「質料為暗黑色絲綢,內有細棉襯里,設計極端復雜,針腳細密,用了20根鯨骨,140條系帶線。」 束胸內衣能夠托高乳房,同時便於女性展示掛在脖子上的珠寶,深得宮廷貴婦的喜愛。但是,這樣一種設計復雜的衣服不僅穿戴起來頗費力氣,而且不利於身體健康。如果每天穿在身上,會使肌肉鬆弛,內部器官變形,而且還有可能使婦女弱不禁風。因此,到了18世紀中期,歐洲出現了一股由醫生發起的反束胸內衣運動。1876年,美國女性主義鼻祖阿巴·古爾德·烏爾森在一次演講中說到:「我存在,首要的角色不是妻子,也不是母親,而是女人,我有作為女人存在的權利。新女人有權穿得堅強、舒服與快樂。」 然而,直到30年後,烏爾森的理想才得到實現。1907年,法國服裝設計師保羅·波烈提出了新的女裝著裝觀念,呼喚將婦女從緊身胸衣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他以V領外衣取代了過去幾乎沒有任何空隙的緊口領子,同時也發明了最早的胸罩。波烈樂觀地預言:「以自由的名義宣布束胸的沒落和胸罩的興起。」同年,美國《時尚》雜志刊登了一則胸罩廣告,第一次使用了「胸罩」一詞(brassiere,簡稱bra)。 兩塊手帕、一條絲帶製成第一個專利胸罩 胸罩的出現大大簡化了束胸內衣的繁瑣,而且更有利於婦女的健康。第一個申請胸罩專利的是美國人瑪麗·雅各布。據她個人所言,她和女僕一起用兩塊手帕和一些絲帶做了一件簡單的內衣,受到朋友歡迎。1914年,瑪麗申請了「無背胸罩」的專利,繼而生產了幾百件產品。但不久她就以1.5萬美元的售價將這一專利賣給了「華納兄弟束胸公司」。後來的幾年內,這家公司從胸罩的銷售中獲利高達1500多萬美元。20世紀30年代,華納公司引進了罩杯體系,將胸罩分為A、B、C、D四種罩杯。直到今天,華納公司仍是胸罩的主要生產廠家。 胸罩被廣泛穿著後,就跟吸煙、開汽車一樣,成為那個年代婦女解放的標志。20世紀50年代,以瑪麗蓮·夢露、索菲亞·羅蘭等影星為代表,豐滿勻稱的體型引領了那個時代的美,胸罩的設計開始重點突出女性豐滿的胸部。60年代,叛逆的大眾厭倦了豐滿和矯揉造作,中性化的女性形象風靡世界,不少女性主張拋棄胸罩,引領了真空上陣的熱潮。 進入80年代後,豐滿的女性美又受到人們的熱捧,這引發了內衣消費的大增長,內衣的設計也更加大膽、暴露。一種40多年前就已經發明的,能讓乳房高挺的魔術胸罩開始回潮。1994年5月,魔術胸罩在紐約的登場亮相可謂空前。女士們從清晨就開始排隊搶購,魔術胸罩一度成為胸罩乃至服裝業最讓人驚異的奇跡。《時尚》雜志的一句廣告詞可以很好地說明當時的情況:「顯露乳溝,遊走於走光邊緣的胸罩,最能展示新女性魅力!」 百年趨勢:不要束縛要自由,健康舒適占首位 進入21世紀,胸罩的銷售數量在不斷刷新。美國最大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創下年營業額近28億美元的神話,即每分鍾銷售量達600件,內衣已不再是奢侈品,而成了每位女性的必需品。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人們健康理念的提升,女性對胸罩的要求不僅僅再停留在美觀、時尚與性感上,她們需要內衣既緊貼體型,又毫無束縛,既能展現女性魅力,又能舒展自如。本世紀初,歐洲女性掀起了「每周給乳房放天假」的運動,她們提出:「如果胸罩不能帶來舒適與健康,那我們要它做什麼?」此後,胸罩的健康理念被提升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全世界的女性都開始關注自己的胸罩是不是舒適,能不能給乳房帶來健康。 健康理念的深入、運動醫學的滲入以及面料的發展,使得「古老」的胸罩開始展現出全新的面貌。人造絲的發明、萊卡時代的到來,使得單純的棉製胸罩不再是唯一選擇。微纖維這一舉世公認的被稱為「第二皮膚」的面料,在胸罩的歷史上再創輝煌。1997年,杜邦公司推出革命性高品質超彈性纖維,使內衣滿足了女性舒適與美麗的雙重標准。而由兩片活性硅膠及一個連接活扣組成的硅膠胸罩,讓女性既能「給乳房放假」,又避免了走光的尷尬。 總之,胸罩無論從華麗、性感的設計,還是運動、塑身的功效上,都正邁向一個全新的紀元。今天,胸罩給女性帶來的更多的是舒適與自由,而不是束縛和多餘。

閱讀全文

與第一個發明內衣的是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