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物聯網最新小發明

物聯網最新小發明

發布時間:2021-09-13 07:54:34

Ⅰ 物聯網時代的十大技術是哪些

1 無處不在的數據分析

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利用從他們客戶那裡收集到的大數據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並且優化產品使其能更好地服務客戶。這就是無處不在的數據分析,它更看重數據的質量,而非數量。將數據最大化地轉變為有價值的創新,利用數據洞悉市場,以此為基礎做出明智的商業判斷。

如果關注數據質量,將收集到的所有信息進行篩選就變得至關重要。例如人工智慧,其需要迅速地完成一系列動作:數據收集、分析,並且瞬間作出判斷採取行動。嚴格來講,對數據質量的關注需要嵌入到數據採集的過程中。在這樣的數據分析背後也要關注消費者信息的私密性。GfK2015年進行的針對全球20個地區的消費者研究結果表明,全世界消費者都在擔心他們的數據是怎樣被收集、售賣和利用的。

2 虛擬現實(VR)

2016年,從行業到消費者,從硬體到軟體,關於虛擬現實,一切都處在被普及教育的階段。隨著三大巨頭接連推出消費級產品,且「售罄」之訊頻傳,虛擬現實作為最受關注的新智能領域迅速席捲全球。全球VR頭顯市場規模預計在2020年會達到28億美元,其中供游戲者使用的VR頭顯設備占據多數份額。中國市場2016年全年零售量會達到300萬台左右,從GfK監測的VR頭顯在線市場來看,從2016年1月到4月,VR頭顯零售量幾乎翻了20倍,虛擬現實硬體產品正在經歷一場初期爆發式的增長。但目前依然是以VR盒子為主。整體來看,中國的VR市場現在還處於野蠻生長的階段。相信在未來VR應用會逐步向直播、旅遊培訓、醫療、裝修、房地產、教育等領域滲透。

3 人工智慧(AI)

人工智慧最終是重現一遍人類思考的過程。作為一個人工製造的機器,終極形態的AI將擁有與我們相同的智力水平:學習、推理、使用語言、構想原始創意。然而只擁有學習能力的AI已經快速地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了。語音識別是目前人工智慧中落地較早、目前投入及研發的核心領域之一。基於人工智慧,各個廠商可發揮的空間很大,不一樣的應用及方向才是真正有趣的地方。2016年,AI助理的發展或許會超越智能手機的發展。人工智慧是一塊有待探索與開發的市場,這塊市場擁有多種可能性。

4 可穿戴產品

智能手錶、健康監測手環、相機、GPS定位設備及心率監測設備進入主流市場還需多久?盡管萬眾矚目的Google Glass及Apple
Watch的發布已經俘獲了消費者的想像力,但只有少數消費者接納了這些設備。中國可穿戴市場2016年銷量預計達3160萬台,環比2015年上漲32%,但其中以價格較低的手環產品占據市場的大多數,整體市場銷量持續上升的同時增速減緩,市場經過了2015年跳躍式發展後開始進入一個更趨理性的階段。如果可穿戴產品想要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有以下四點需要注意:一是與物聯網的融合,把可穿戴設備和現有的個人科技生態相融合將會成為擴大市場的基礎性舉措。二是設計和材質,外形設計已經成為可穿戴產品跟上時代潮流的一大絆腳石。三是精準有效的信息收集,提高數據的准確性和解讀能力是可穿戴廠商正在解決的另一大問題。四是引人注目的新案例,特色鮮明的產品會逐漸與消費者建立特有聯系。

5 視頻消費

視頻消費的發展速度比之前任何人預期的還要快,並且線上已經成了人們觀看視頻的主要渠道。從社交媒體上的短片到視頻網站的電影服務和套餐服務,甚至到最近大火的視頻直播,消費者似乎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平台看到想看的視頻內容。事實上,有人預言到2019年,80%的互聯網流量消費將來自於視頻觀看。而隨著投入到這個領域的玩家越來越多,從內容的生產者和發布者到各大品牌、廠商,互相合作會成為一種需求,只有通過這樣多方之間的信息互換才能夠釋放更大的能量。

6 無人機

據GfK中國估算,2014年中國航拍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為近6億元,到2018年將激增到60億元。而民用無人機市場更是有望在未來10年形成千億元級規模,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無人機並不算是新產品。無人機在航拍、地形測繪、商業運輸以及救援部署,甚至在自動機械化生產上,都可以起到作用,無人機技術在諸多領域所能發揮的用途正在被進一步挖掘出來並且會在降低商業成本、提高商業效率方面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但是在實現這樣的美好願景之前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無人機依然面對諸多阻礙,如缺乏「感知-避障」技術、載物重量上的限制、沒有夜視功能以及電池續航時間有限等。

7 移動支付

全球移動支付市場比較復雜。目前傳統的支付方式在許多成熟市場中都有著強大的根基,無法輕易撼動。相反,一些非洲市場和亞洲發展中國家市場則直接邁入了移動支付時代。在這樣一個碎片化的環境中,對於品牌、製造商和零售商來說,理解移動支付當下的全球格局以及它的演變趨勢至關重要。在中國,阿里巴巴、騰訊等第三方玩家已經率先鼓勵聯網用戶通過手機在實體店或網店進行支付。小米、OPPO、魅族旗下具備支付功能的手機的使用也意味著在這一市場中,移動支付不僅存在,而且觸手可及。而那些被認為將第一時間接受新興技術的市場則呈現出與上述地區的截然不同的局面。當前,一些市場仍需提高消費者對於移動支付的認知度,而對於另一些市場而言,要做的則是減少移動支付的使用壁壘。

8 智能汽車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越發成熟,智能汽車也將應運而生。許多豪華轎車已經配備了大顯示屏,並且車載大屏也會繼續成為趨勢,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為前排乘客設計的額外顯示器也將出現在高檔汽車中。為了讓乘客更好地體驗「增強現實(AR)」技術,一些OEMs甚至想要把顯示屏幕延伸到整個擋風玻璃或者側窗。屏顯技術的進步為那些企圖走到傳統汽車供應商前頭去的電子消費廠商和初創企業們打開了大門。過去,受到物聯技術的限制,OEMs很難找到一個正確的商業模式,但是現在,機會來了。通過了解細分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量身開發車載APP和配套服務從而獲取相應的報酬成為可能。

9 3D列印

3D列印機的銷量目前還比較小。但是,隨著更多的廠商加入到該領域以及消費者的認知度逐漸提高,這種情況在明年應該可以得到改變。拿德國為例,3D列印機的銷量在去年增長了71%,而且需求還在進一步擴大。消費者認為3D列印技術極具吸引力,3D列印在最有可能影響他們生活的科技中排名第三。這比智能汽車、雲計算、可穿戴設備還有物聯網的排名都要靠前。這表明這項新技術的知識普及在全球已經非常高了。價格一直是新興科技難以普及的主要障礙。但是隨著成本的下降,價格也將不再是阻礙,3D列印技術的優勢會變得越加明顯和突出:更低的裝配成本,減少浪費,極低的運輸和配送費用和更快的新產品上市速度。

10 智能家居

一股智能家居的「淘金熱」正在各領域中展開,傳統廠家、互聯網公司、國際技術提供商及零售商等各種組織都在尋求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未來家居領域中來。根據GfK針對全球7國消費者所作的研究表明:絕大多數消費者(90%)知道智能家居,50%的消費者認為智能家居能改變他們的生活,78%的消費者同意這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理念。目前智能家居想要獲得成功的關鍵是讓消費者能明白智能家居技術是如何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並且提供參與度高且有效的用戶體驗。現在需要行業協作和消費者教育來驅動需求,並推動智能家居從廠商領導發展向消費者需求主導發展的創新轉變。行業相關參與者需要合作並組建不同以往的合作關系。這會確保不同的設備和服務能在後台彼此連接來滿足對便捷的需求。只有滿足了這一點,智能家居的真正價值才能得以體現。根據GfK中國對家電智能化研究,中國家電產品智能化應用發展速度位於世界前列,但目前也處於廠商、零售商等供給方主導的階段,還處於智能連接、手機遠程式控制制等初級智能向更高級智能功能探索和嘗試的階段。中國龐大的用戶基礎和互聯網業態演變將為智能家居的發展和創新提供良好的土壤,預計智能家居未來將會催生類似BAT級別的新企業。

參考:十大技術全面開啟物聯網時代http://smarthome.ofweek.com/2016-07/ART-91009-8420-30004129.html

Ⅱ 物聯網環境下定位技術的新挑戰和發展前景有哪些

物聯網市場規模持續穩步增長 雲平台成為競爭核心領域

物聯網市場規模持續穩步增長

2017年以來,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持續穩步增長,跨界應用不斷興起。我國物聯網數據規模及多樣性持續擴大,行業生態體系逐步完善,細分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產業技術和應用發展進入落地關鍵期。

前瞻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物聯網行業應用領域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達398億美元,同比增長21%,到了2017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達到了798億美元,同比增長14%。預計2018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美元,達到1036億美元,同比增長30%。

物聯網發展呈現新特點與趨勢分析

1、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爆發式增長,物聯網解決方案漸趨成熟。2017年以來,全球物聯網設備規模、普及率和企業級應用項目的爆發式增長,物聯網解決方案漸趨成熟。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強勁增長,達到84億台,首次超過人口數量。全球物聯網市場有望在十年內實現大規模普及,到2025年市場規模或將成長至3.9-11.1萬億美元。

2、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突破萬億,物聯網雲平台成為競爭核心領域

2017年,我國物聯網市場逐步回歸理性,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全年市場規模突破1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5%,其中物聯網雲平台成為競爭核心領域,預計2021年我國物聯網平台支出將位居全球第一。具體來看,C端用戶(個人用戶)更加關注物聯網設備帶來的實際智能體驗,B端用戶(行業用戶/企業用戶)則更加關注物聯網應用的投入產出比。

3、物聯網細分領域熱度出現分化,技術演進驅動應用產品向智能、便捷、低功耗方向發展

2017年以來,物聯網在交通、物流、環保、醫療、安防、電力等領域逐漸得到規模化驗證,「物聯網+行業應用」的細分市場開始出現分化,智慧城市、工業物聯網、車聯網、智能家居成為四大主流細分市場。晶元、智能識別、感測器、區塊鏈、邊緣計算等物聯網相關新技術的迭代演進,加快驅動物聯網應用產品向智能、便捷、低功耗以及小型化方向發展。

4、中國物聯網重點上市企業營收達4833.8億元,同比增長20.7%,創近五年新高

2017年,我國滬深板塊52家及港股板塊11家重點物聯網上市企業營業收入及增長率均創近五年新高,概念股交易趨於活躍,虧損面收窄,企業凈利潤總額波動增長,總體盈利情況出現好轉。

5、無錫持續深化國家感測網創新示範區建設,累計建成、獲得20多個物聯網相關國家級品牌

2017-2018年,無錫持續強化應用試點示範,健全完善技術創新體系,物聯網產業發展路線圖進一步細化,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進程逐步加快,「一核兩翼多元」產業格局凸顯。截至2017年底,無錫物聯網營業收入2437億元,擁有物聯網企業超過2000家,發明專利申請量2500多件,承接的物聯網工程遍及全球60多個國家700多座城市,其中國家級重大應用示範工程21個,牽頭制定國際標准「物聯網參考架構」,正式掌握頂層架構標准主導權,已累計建成、獲得20多個物聯網相關國家級品牌,全球影響力穩步提升。

中國物聯網行業生態體系日趨完善,但仍存在一些發展瓶頸。市場與產業協同不足,行業標准政出多門,高端產品研發能力有待提高,網路基礎設施亟待全面升級,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仍然突出等。

中國物聯網產業應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夯實物聯網應用基礎,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協同,加快開發消費端規模化應用產品;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制定,加強標准互操作研究;明晰安全防護思路,各有側重分類實施。

Ⅲ 物聯網應用創意

物聯網的應用很廣泛,具體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如智能安防,可以監測非法入侵;自動控制,可以無線控制空調中、窗簾等;智能冰箱,可以自動貯藏食物等等,這一系列的應用表明,我們將會生活在更加智能化的社會中。
至於創意嘛,我給出一個:發明一個小東西,可以把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中的所有成份都能檢測出來,包括有害的以及有好處的,但一定要好用且便宜好行。

Ⅳ 物聯網時代即將到來,這些知識點你Get到了嗎

我們身邊的共享單車即應用了物聯網技術,《物聯網時代》將物聯網定義為:「通過基於互聯網協議的分布式雲端,將所有的東西都互聯起來。」其作者馬切伊認為,物聯網實際上並不是什麼新的發明,它以不同的形式以及存在了10年以上的時間。

連接帶來了時代的需求的變化,當世界上有十億網民的時候,Facebook就自然的出現了。

如果你仔細地觀察過去25年裡的科技企業,你就會發現變化一直在發生。

每隔3-7年,企業就必須對它們進行重塑。那些錯過了一次技術轉型的公司如果能迎頭趕上的話,那麼還有可能重新恢復過來。而那些錯過了兩次技術轉型的公司,則有可能已經消失了。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查看一下50年前標准普爾500強公司的名單,如果統計無誤的話,截止到2017年,只有19%的企業現在依然存在。

當我們在網路上看著90後「佛系」「中年人」的話題捧腹大笑的時候,其實我們沒有看到這背後透露著的真正原因是:90後們生活在「變的太快」的世界裡,太多學習工作生活里的問題他的上一輩甚至前一代人都沒有遇到過,他們的迷茫那麼大,以至於有些人認為:至於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正解」。

而如果我們把這件事擴展的更大一些,無論我們的真實年齡如何,我們都註定屬於將遭遇革命性變革的一代人。這也正是馬切伊.克蘭茲(Maciej Kranz)將每一個商業領域正經歷「革命性變革」的這一代人叫做「物聯網一代」的原因。

什麼是物聯網?

一個相對繁瑣的解釋是:

物聯網是互聯網的一個延伸。互聯網的終端是計算機(PC、伺服器),我們運行的所有程序都是計算機和網路中的數據處理和數據傳輸,沒有涉及任何其他的終端。而未來,所有物和物之間都可以實現互聯。物聯網能夠讓互聯網連接對象使用嵌入式感測器進行數據收集和交換的網路,汽車,廚房電器,甚至心臟監視器都可以通過物聯網連接。隨著物聯網在未來幾年的發展,更多的電子設備將加入物聯網的陣營。

而在《物聯網時代》中,物聯網有一個更為簡單明了的定義,它是「通過基於互聯網協議的分布式雲端,將所有的東西都互聯起來。」其作者馬切伊·克蘭茲是全球物聯網專家,思科公司戰略創新集團副總裁。在本書中,他基於思科的工作視野和在全球物聯網行業一線的長期實踐經驗,從數十個他參與實施的物聯網案例中,總結出4種已經獲得驗證的、可以快速回報的場景。順帶提一下,思科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物聯網。

總的來看,物聯網的本質還是互聯網,只不過終端不再是計算機(PC、伺服器),而是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及其配套的感測器。在這個意義上說,物聯網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如果單從學科上分解來看的話,它涉及到通信,信號處理,計算機視覺,自動化控制,電路系統,信息融合,無線自組織網路,MEMS感測器設計等等。

可以說,這是計算機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為人類服務的計算機呈現出各種形態,如穿戴設備、環境監控設備、虛擬現實設備等等。只要有硬體或產品連上網,發生數據交互,就叫物聯網。實際上,大數據概念最早的提出,也是因為物聯網的興起,感測器接入網路之後,大大增加了可以挖掘的數據量,網路上的數據不但包括社交網路這種來自用戶的數據,還有了來自物理世界的數據。

物聯網發展速度為什麼這么慢?

正如馬切伊在他的書中提到的那樣,物聯網實際上並不是什麼新的發明,它以不同的形式以及存在了10年以上的時間。

它的本質便是上個世紀學術界開始興起感測器網路、自組織及多跳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 ad-hoc network, 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RFID在智能物流上的應用只是最為基本的應用場景,當前的研究遠比這個更為復雜。但是,受限於應用場景和技術實現的瓶頸,物聯網的發展,其實無法像互聯網那樣爆發。

首先,現階段的物聯網應用基本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需求性並沒有那麼強,如可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智能硬體叫好不叫座的根本性原因;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商業上也不會出現滴滴打車那樣的持續性投入,這又反向鉗制了這一技術的商業化發展。

其次,物聯網技術上還有很多沒有突破。最大的技術瓶頸可能在MEMS感測器的性能和無線感測網的設計實現上。

再有,就是目前在應用上還找不到突破。目前比較活的也就是智能硬體,無人機,工業物聯網這塊。但是離人類和互聯網形成的應用需求還無法相比,目前還沒出現。

最終,物聯網應用的制約因素還是能源,物聯網應用場景的擴展一直在等待電池技術的突破。所以,目前來說物聯網首先會在那些對能量要求不是很高的方向首先取得突破,比如智能硬體和工業設備上。

總之,物聯網的方向毋庸置疑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當前基礎研究和相關技術還有待發展,因此看起來發展緩慢,甚至就是停滯,學術和商業界都在等待一個顛覆性應用可以讓「物聯網」來一次詐屍。

共享單車中的物聯網技術

完全可以想像,物聯網的技術前景是廣闊的。

實際上,2016年底興起的共享單車就是一個成功的物聯網商業化作品。

看似簡單的單車使用過程,包括了物聯網技術,人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自動控制技術,GPS全球定位技術等多個技術領域。但是整體的技術實現並不復雜,並沒有涉及到什麼創新黑科技。

首先,一輛單車需要以下幾樣設備參與運作:

•單車上面的智能鎖(這個是核心關鍵,包括了GPS定位模塊,GPRS通訊模塊,主控晶元,電控鎖模塊等)

•用戶手中的手機和APP

•單車提供商的雲伺服器(平台)

關鍵的環節在於單車和雲伺服器之間的通訊,採用的是老舊的GPRS技術。為什麼要用這種落後的2G技術呢? 不使用LTE呢?答案很簡單: 省錢省電覆蓋好。

共享單車是典型的物聯網應用場景,也能很好的克服我們之前說的物聯網現存的耗能的問題。它對網路的要求並不是大數據量(它只需要很少很小的幾條消息),而且它不需要速度很快(幾秒鍾的時延,完全可以忍受),它需要很低的功耗和很長的待機時間。

早期階段,共享單車甚至依靠簡訊和雲伺服器進行通信,所以等待解鎖的時間比較久,大約需要6-10秒。

還有一個小細節,不知道有沒有人遇到過。我曾經用過一次支付寶旗下集成的一款市面上不太流行的單車品牌,掃碼之後,手機提示我:鎖沒電了。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單車的鎖需要電!?

當然,正因為共享單車智能鎖有這么多模塊,所以它當然要耗電的。

為什麼早期的單車騎起來特別累?除了一些材料和工學設計的原因,也是因為:你在充當人肉發電機。後來,為了改善用戶體驗,開始流行太陽能充電了。所以,越來越多的單車裝上了太陽能發電板(如下圖)。

經過過去一年半的迭代和升級,現在市面上所有的單車使用體驗相比最早的那一批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同時,近些年上市的一些空氣凈化器,穿戴設備以及家庭環境監控設備也已經完成了一代代的自我迭代和進化,在目前的消費場景下,服務著千家萬戶,這正是物聯網技術未來商業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如何順勢借力風口,成為一名成功的物聯網創業者或者職場精英?

BI Intelligence 預計:到 2020 年,地球上將有超過 240 億的物聯網設備,約為人均 4 台,當我們接近這個階段時,60 億美元將流入物聯網解決方案,包括應用程序開發,設備硬體,系統集成,數據存儲等。然而這些投資在 2025 年將產生 13 萬億美元的效益。

然而正如前面所說的,基於一些目前無法攻關的技術難題,它的商業前景也是復雜的,特別是對於創業者而言,這不是一個好消息。創業者大部分都是小公司,無論多麼先進的技術,一旦市場成熟,目前的互聯網大鱷公司都可以迅速投入數倍於你的資金,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模仿你,超過你,壓垮你。

而且,目前全世界范圍內,也已經有多家物聯網平台已經初具規模,比如Amazon Web 服務、Microsoft Azure、ThingWorx 物聯網平台、IBM 的沃森、思科物聯網雲連接、Salesforce IoT 雲、Oracle 集成雲以及 GE Predix。

因此,物聯網行業的創業者應該處理好兩個問題。

首先,科技行業想突破壟斷,對於微軟和IBM這樣的大企業而言,是技術積累。對於我們這樣的個人或小團隊而言,最好的方法是縮小目標客戶群體,專注於某一個具體的領域或者攻關一項技術去解決某一個具體的問題。主動縮小目標客群的好處就是大企業不容易來搶市場,而你我們相對容易找到目標客戶,最終說服他們買你的產品。

其次,以熱門概念操作以達到融資目的,而從不關心成本和收入是最錯誤的做法。

總結來看,就是組建一個相對小型的團隊來維護一款小產品或者一個項目,這樣可能反而容易成功,比如團隊或項目被大公司收購。

如果你只是想成為一個工作體面收入又高的技術工作者和相關從業者,有一條相對明確的職業發展方向可以借鑒:學Java,去一家當地比較有名的計算機類企業應聘;取得一定成績後,跳槽至國內一線物聯網公司;3-5年後,有機會跳槽去國際一線企業在華公司應聘,如前面所說的這幾個大型的物聯網平台。如果在繼續在裡面服務幾年,等到物聯網技術真正實現商業化爆炸的那一天,你絕對已經可以斬釘截鐵向別人介紹說:你好,我是物聯網行業的資深行業顧問!就像我們前文提到的《物聯網時代》作者馬切伊先生一樣。

就算不完全復制這條路,普通人想要搭上物聯網這班車也不是沒有可能的。畢竟,物聯網的范圍其實極其廣泛。無論是大數據分析師、GPS定位還是井下探測,都可以算是物聯網的一部分。只不過,程序猿是物聯網現階段發展時期,需求最大平均工資最高的工種而已。

以上由物聯傳媒提供,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Ⅳ 有沒有什麼基於物聯網的創新的項目

當所有人在做單品智能
你覺得他們太低級……
大膽的做智能家居
(你――很有創新)
當一部分人開始做智能家居
你覺得他們太年輕……
繼續大膽的做智能家居
(你――很執意)
當之前做智能家居的掉頭重做單品智能
你覺得他們浪費了青春……
繼續強撐著做智能家居
(你――挺有錢的)
當一些智能家居的廠家也調整側重單品智能
你覺得他們廠家思路有問題……
還是不服氣的強撐著做智能家居
(你――註定將成為智能家居行業的烈士)
致那些在智能家居路上硬撐著的廠家和經銷商。
你們為智能家居行業培養了大批的服務人員。
小米智能家居路由器,蘋果智能家居APP,微軟智能家居軟體,樂視超級APP,龐大的LED廠家生產的智能燈泡出來後,你們將有新的行業――智能家居服務商。

Ⅵ 物聯網應用技術學出來之後可以自己搞點小製作嗎

可以的,物聯網需要通信知識,最常用的是藍牙,wIFF,這些最普遍,還有ZGB通信適合物物組網,你先要會議些電子知識,對普通的單片機,ARM等晶元熟練,在跟藍牙 ,wiff ,zgb實現連接。熟悉一些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陀螺儀,溫度,等!最好會對IOS 和安卓系統熟悉,最好會寫一些APP 或IPP,這樣你就可以通過藍牙來實現最簡單的物聯網了。想要是更高級一點就搞一個伺服器,後台記錄儀些你物聯網的數據。

Ⅶ 物聯網快速發展下,有哪些新的創業項目

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與其說物聯網是網路,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近兩年,物聯網的發展也步入正軌,今年,又有那些新的物聯網創業項目呢?

1.禾賽科技
分類: 物聯網數據平台
融資情況: 於5月完成B輪融資,金額2.5億人民幣,投資方光速中國、網路投資部。
簡介: 禾賽科技位於上海嘉定工業園,致力於開發高精密氣體分析儀器,並利用核心感測器優勢建造一個覆蓋城市每個角落,實時監測大氣環境中所有有害成分的物聯網數據平台。其產品可以大規模地裝載於公交設備上,這樣大眾可以像看Google Map一樣看到自己所處區域的實時大氣質量報告。
2.達朴匯聯
分類: 物聯網區塊鏈服務商
融資情況: 於3月完成天使輪融資,金額未公開,投資方惠能資本。
簡介: 達朴匯聯是一家物聯網區塊鏈服務提供商,專注於分布式物聯網技術,為用戶提供霧計算全節點權益產生應用、子鏈數字錢包驗證量子加密系統、終端數字輕錢包、霧計算輕節點憑證記錄等產品,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物與物交易數據流服務。
3.屯社區
分類: 物聯網雲平台
融資情況: 於3月完成戰略投資,金額數千萬人民幣,投資方軟銀中國資本。
簡介: 屯社區致力於智慧園區物聯網雲平台、智能硬體、雲停車場、雲門禁等系統的研發和應用,真正屬於互聯網+社區,互聯網+園區,互聯網+安防,互聯網+停車場的大數據互聯網公司,是軟體+硬體的綜合性企業。
4.車道君安
分類: 車聯網數據平台
融資情況: 於2月完成天使輪融資,金額未公開,投資方線性資本、地平線機器人。
簡介: 車道君安致力於基於視覺人工智慧的車聯網數據平台和保險創新解決方案,目前已獲得一輪風險投資。旗下擁有一家全資子公司為重慶途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5.行車寶
分類:
融資情況: 於2月完成天使輪融資,金額未公開,投資方清研資本。
簡介: 行車寶致力於通過人工智慧、模式識別以及計算機視覺等高科技手段來全方位保障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的行車安全。公司已開發出司機駕駛狀態監測、前車防撞預警等核心功能,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DAS相關功能的研發企業。

6.Broadlink古北電子
分類: 物聯網
融資情況: 於2月完成D輪融資,金額3.43億人民幣,投資方中信產業基金領投、網路、立白集團。
簡介: 杭州古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物聯網及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服務商,提供broadlink系列智能插座、智能遙控、家庭空氣質量分析儀等產品,是湖北傑澳電子科技關聯公司。
7.麥騰物聯網
分類:
融資情況: 於1月完成天使輪融資,金額未公開,投資方華登國際。
簡介: 麥騰物聯網是一家專注於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物聯網行業信息傳輸和數據開發的企業。公司主要研發產品包括無線傳輸技術、智能終端、雲接入、數據採集和雲服務等。公司以物聯網傳輸和數據Delivery技術為基礎,通過物聯網通訊模組、SiP、SoC等傳輸和數據Delivery技術、IoT平台,以及整體解決方案等產品,保證數據信息傳輸的質量,進而獲取物聯網的數據並存儲,為用戶提供相關服務和應用數據。
8.自連科技
分類: 聯網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
融資情況: 於1月完成B輪融資,金額未公開,投資方高正創投。
簡介: 自連科技是一家無線物聯網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集物聯網控制器、物聯網中間件、雲平台接入技術、手機APP連接技術等於一體,產品包括IoT無線控制器、組件化物聯網開發平台、智能硬體開發平台以及智能方案開發套件。
9.DFous
分類: 智慧樓宇解決方案提供商
融資情況: 於1月完成Pre-A融資,金額未公開,投資方險峰長青、阿米巴資本。
簡介: DFous是一家智慧樓宇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物聯網大數據在商業企業地產增值服務和應用,利用IoT物聯網高密度感測器、移動端app、數字顯示終端、SaaS和智能大數據分析,提供包括一整套智慧樓宇動態能源管理、空間利用和優化管理的解決方案。
10.源清慧虹
分類: 無線智能感測器研發商
融資情況: 於1月完成天使輪融資,金額未公開,投資方啟迪創投、源渡創投、清控銀杏。
簡介: 源清慧虹是一家無線智能感測器研發商,專注於為基礎設施提供無線智能感測系統和雲數據服務,幫助用戶快速部署、管理、運營自己的物聯網應用系統及業務。開發了一系列高精度、智能化、低功耗、長壽命的結構監測和檢測用感測器,其中包括無線智能索力感測器、振動感測器、應變感測器等多種產品。

近幾年,我國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市場規模也出現了大幅度增長,已經成為了頗具前景的創業方向,如果創業者想要了解其他互聯網創業項目,創業項目為創業者匯集了當下火熱的互聯網創業項目,如小程序、雲計算、OA辦公系統、智能電銷機器人等,在線客服系統中也集聚當下市面上最火熱的平台,供創業者更好的挑選。
以上由物聯傳媒轉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Ⅷ 物聯網未來的創 新發展方向

物聯網走向規模化應用至少要5-10年後,目前主要是試點

你可以以下參考中,再去具體分析相關的工作前景和創業路線。

以下僅供參考:

物聯網體系結構分三層

1、感知層:感知層是物聯網的皮膚和五官,主要功能是信息感知與採集,主要包括二維碼標簽和識讀器、RFID標簽和讀寫器、攝像頭、各種感測器(如溫度感應器、聲音感應器、震動感應器、壓力感應器)等。

2、網路層:網路層是物聯網的神經中樞和大腦—用於傳遞信息和處理信息。
網路層解決的是傳輸和預處理感知層所獲得數據的問題。這些數據可以通過移動通信網、互聯網、企業內部網、各類專網、小型區域網等進行傳輸。
網路層中的感知數據管理與處理技術是實現以數據為中心的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包括感測網數據的存儲、查詢、 分析、挖掘和理解,以及基於感知數據決策的理論與技術。
雲計算平台作為海量感知數據的存儲、分析平台,將是物聯網網路層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應用層中眾多應用的基礎。

3、應用層。應用層是物聯網的「社會分工」—結合行業需求,實現廣泛智能化。應用層是物聯網與行業專業技術的深度融合,結合行業需求實現行業智能化。
物聯網應用層利用經過分析處理的感知數據,為用戶提供豐富的特定服務。物聯網的應用可分為監控型(物流監控、污染監控)、查詢型(智能檢索、遠程抄表)、控制型(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路燈控制)和掃描型(手機錢包、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等。應用層是物聯網發展的體現,軟體開發、智能控制技術將會為用戶提供豐富多彩的物聯網應用。

Ⅸ 物聯網智能家居都有哪些小的簡單的東西可以做成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個人覺應該做一些開源的設計:而並非小的東西,可以自己製作一個網關也就是家庭控制中心,國外論壇包括國內都有這樣說的論壇,可以作為參考。樹莓派和中國移動旗下的物聯網都有類似的開發板,自己可以做一些創新,可以得到很多的收獲。

Ⅹ 需求一個物聯網設計的小案例做畢設 看著像自己有能力設計的就行 就要個題目就行 給給思路就行

你好,智能交通這個涵蓋的領域太大,我不清楚你們學的什麼,個人認為可以選一個大方面,然後再切到裡面的具體系統,比如智能交通里現在應用很廣泛的,高速路上那個ETC系統,這個就更好實現些,還有智能家居里的智能安防系統中的信息採集系統等等,總之具體到小方面實施性可能強點,看起來也像自己做的,有興趣可以加入我們的qq群,裡面有很多厲害的人。群號我私聊給你
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技術部

閱讀全文

與物聯網最新小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