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紅黴素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紅黴素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9-13 06:49:44

『壹』 狗狗身上出現指甲蓋一塊硬塊,一開始抹的紅黴素,現在五天了,各位大神這是什麼啊

好像得了某種皮膚病。上寵物醫院叫寵寵一生。給檢查一下,看看。

『貳』 我想要份詳細的羅紅黴素發展歷史

德國制葯商赫希斯特公司於1987年首次合成了羅紅黴素。羅紅黴素是一種半合成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一般用於治療呼吸道、尿道和軟組織感染。羅紅黴素是紅黴素的衍生物,同樣含有十四原環的內酯環。但是,一條氮-肟側鏈連接到了內酯環上。羅紅黴素目前正在進行治療男性脫發的臨床試驗。
精密稱取本品適量,加無水乙醇適量(羅紅黴素約25mg加無水乙醇5ml),溶解後用pH7.8磷酸鹽緩沖液製成每1ml中含10單位和5單位的溶液,照抗生素微生物檢定法(中國葯典1995年版二部附錄ⅪA二劑量法)測定,培養基為PH7.8的Ⅱ號培養基,檢定菌為枯草桿菌。
檢定法二劑量法
檢定菌枯草芽孢桿菌CMCC(B)63501
培養基Ⅱ pH7.8~8.0
高低劑量濃度 5μ/ml與10μ/ml
培養條件溫度:35~37℃,時間:16~18小時
抑制菌體內的蛋白質合成,抗菌譜與紅黴素近似,對幽門螺旋桿菌、梅毒螺旋體、某些厭氧菌、肺炎支原體、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卡他摩拉球菌、淋球菌、軟下疳嗜血菌、沙眼衣原體、腦炎弓形體有抗菌作用。口服吸收佳,因本品為脂溶性,與牛奶同服吸收良好。2h後血葯濃度達峰值,t1/2=10.5-13.8h.組織分布廣,以原形從糞便、尿中排出。用於敏感菌引起的眼、鼻、耳、尿路感染、性病、陰道炎、皮膚軟組織、口腔感染以及肺炎衣原體感染。臨床治療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者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如還有新的問題,請另外向我求助,答題不易,敬請諒解~~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祝學習進步!

『叄』 紅黴素過敏會有什麼症狀

我今天早上服用了2粒紅黴素膠囊,10分鍾後兩眼的上眼瞼水腫驚人。2小時後開始退腫,但退腫時間很長。12小時後還沒完全消退!

『肆』 紅黴素是那個葯廠發明

美國芝加哥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制葯廠(Dr.
Wallace
Calvin
Abbott雅培)醫生於1888年發明紅黴素,

『伍』 紅黴素有無耳毒性

耳毒性是氨基甙類抗生素的常見副作用
紅黴素屬於大環內酯類,一般不會有耳毒性
紅黴素的常見副反應
(1)胃腸道反應有腹瀉、惡心、嘔吐、胃絞痛、口舌疼痛、胃納減退等,其發生率與劑量大小有關。
(2)過敏反應表現為葯物熱、皮疹、嗜酸粒細胞增多等,發生率為0.5—1%。
可引起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食慾不振,腹脹,腹瀉.葯熱,皮疹.個別病例有頭痛.口服後可出現偽膜性結腸炎.劑量過大時耳鳴,聽力損害.也可有急性胰腺炎及血液粒細胞減少.
[不良反應的特點>本品是目前應用的抗生素中毒性最低的,但膽汁蓄積是其嚴重的並發症。口服、肌注或靜注常見有局部刺激。過敏反應罕見,臨床報告不足0.5%,主要為斑氏疹、瘙癢、蕁麻疹及血管神經性水腫。尚未見致癌的報告。
[消化系統>可出現腹部不適、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及不同程度的直腸激惹症狀。其發生率比四環素高,可達5%~30%。在新生兒可有幽門痙攣,常在用葯後1~2天出現。給予本品後約10%病人的AST及ALT明顯升高。在兒童每天用量40mg/kg則出現氨基轉移酶升高,而20μg/kg則不升高。酯化的紅黴素約有2%~4%的病人出現膽汁蓄積性肝損害。這種反應一般在開始治療後10~24天出現;如第二次再用則出現較早,並可伴有皮疹,末梢血液中嗜酸細胞增多。因之可以認為此種損害為過敏反應。本品所致之膽汁蓄積,其臨床表現很不一致,開始為腹痛、惡心、嘔吐、發熱、瘙癢及黃疸,但也可能開始為嚴重的急性上腹部疼痛或右季肋下壓痛,很似急腹症或阻塞性黃疸的臨床表現。通常症狀出現在用葯後10~14天。血清中膽紅素、鹼性磷酸酶及氨基轉移酶升高。組織學檢查為典型的肝內膽汁郁滯及門脈周圍炎症浸潤,伴有淋巴細胞、中性細胞及不呈比例的嗜酸細胞增多。如立即停用紅黴素,臨床症狀可迅速改善。上述反應僅為酯化紅黴素所產生,認為此乃酯化紅黴素吸收較好,對肝細胞穿透能力較強所致。
[特殊器官>大劑量紅黴素的應用偶可引起耳鳴和聽覺障礙(暫時性),一般發生於靜脈給葯或伴有腎功能減退和/或肝臟損害者以及與耳毒性葯物合用之時。嬰兒口服無味紅黴素後可出現增生性幽門狹窄,口服紅黴素後也有出現偽膜性腸炎者。應用紅黴素期間尿中兒茶酚胺、17-羥固醇和血清氨基轉移酶有增高現象,血清葉酸和尿雌性醇(esterol)有降低情況。
[過敏反應>過敏反應的發生率約為0.5%,表現為葯熱、蕁麻疹,偶可產生其他葯疹。

『陸』 抗生素誕生於哪一年

1922年,微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從人體鼻腔分泌物中觀察到一種酶,即「溶菌酶」,具有抵抗微生物的能力。
1928年,亞歷山大·弗萊明又發現一種抗生現象,那就是青黴素的抗生作用。1929年,發表了題為《論青黴菌培養物的抗菌作用》的論文,這一年被視為「抗生素元年」。但青黴素極不穩定,提純很困難。
1932年,德國化學工業巨頭克拉爾合成了一種鮮艷的橙色染料。同年,細菌學家兼葯物學家多馬克嘗試著用這種染料來殺滅鏈球菌,首先在老鼠身上實驗成功。它的問世,標志著抗生素時代的開始。

『柒』 羅紅黴素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德國制葯商赫希斯特公司於1987年首次合成了羅紅黴素。羅紅黴素是一種半合成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一般用於治療呼吸道、尿道和軟組織感染。羅紅黴素是紅黴素的衍生物,同樣含有十四原環的內酯環。但是,一條氮-肟側鏈連接到了內酯環上。羅紅黴素目前正在進行治療男性脫發的臨床試驗。

精密稱取本品適量,加無水乙醇適量(羅紅黴素約25mg加無水乙醇5ml),溶解後用pH7.8磷酸鹽緩沖液製成每1ml中含10單位和5單位的溶液,照抗生素微生物檢定法(中國葯典1995年版二部附錄ⅪA二劑量法)測定,培養基為PH7.8的Ⅱ號培養基,檢定菌為枯草桿菌。

檢定法二劑量法

檢定菌枯草芽孢桿菌CMCC(B)63501

培養基Ⅱ pH7.8~8.0

高低劑量濃度 5μ/ml與10μ/ml

培養條件溫度:35~37℃,時間:16~18小時

抑制菌體內的蛋白質合成,抗菌譜與紅黴素近似,對幽門螺旋桿菌、梅毒螺旋體、某些厭氧菌、肺炎支原體、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卡他摩拉球菌、淋球菌、軟下疳嗜血菌、沙眼衣原體、腦炎弓形體有抗菌作用。口服吸收佳,因本品為脂溶性,與牛奶同服吸收良好。2h後血葯濃度達峰值,t1/2=10.5-13.8h.組織分布廣,以原形從糞便、尿中排出。用於敏感菌引起的眼、鼻、耳、尿路感染、性病、陰道炎、皮膚軟組織、口腔感染以及肺炎衣原體感染。臨床治療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捌』 紅黴素的研發人是誰

1949年,菲律賓科學家Abelardo Aguilar把一些土壤樣品郵寄給他的僱主Eli Lilly公司J. M. McGuire領導的研究團隊,後者從Abelardo Aguilar的樣品中發現的Streptomyces erythreus(改為「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的代謝物中分離得到了紅黴素(erythromycin)。
Eli Lilly公司申請了紅黴素的化合物專利保護並於1953年獲得美國專利授予權。1952年,紅黴素用商品名Ilosone(商品名源自菲律賓Iloilo地區採集的土壤樣品)上市銷售。紅黴素以前也被稱為Ilotycin。
1981年,Harvard大學的化學教授Robert B. Woodward(196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與他的研究團隊多個成員一同報道了第一個立體選擇不對稱化學合成紅黴素A,而Robert B. Woodward已於1979年7月8日去世,這也是20世紀著名的化學家去世後發表的論文。

日本大正制葯在20世紀70年代發明了克拉黴素(clarithromycin),這個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克服紅黴素的酸不穩定性。
日本第一制葯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紅黴素衍生物促胃動力素激動劑Mitemcinal。這個大環內酯類化合物具有強力促胃動力活性,雖然它的結構與紅黴素類似,但已沒有抗生素作用。目前紅黴素作為off-label葯(雖然是處方葯,但它被用在不被批準的用途上),被用於胃動力適應症例如胃輕癱等。若Mitemcinal可以被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一種促胃動力葯,它將是消化道治療領域一個重大的進展,因為使用這種葯物的不會增加無意攜帶的選擇細菌耐葯性的風險。
上面提到的紅黴素、克拉黴素都是十四元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而阿奇黴素則可視為紅黴素的擴環產物。1980年,克羅埃西亞Pliva公司Slobodan Đokić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員Gabrijela Kobrehel、Gorjana Radobolja-Lazarevski和Zrinka Tamburašev發現了十五元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阿奇黴素(azithromycin),並於1981年申請專利。1986年,Pliva公司與Pfizer公司簽署了一項授權協議,給Pfizer在西歐和美國銷售阿奇黴素的獨家經銷權。1988年,Pliva公司在中歐和東歐以商品名Sumamed阿奇黴素上市銷售。1991年,Pfizer公司通過Pliva授權在其他市場以商品名Zithromax銷售阿奇黴素。幾年後,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批准阿奇黴素眼科制劑AzaSite用以治療眼睫膜炎。AzaSite由Merck公司的全資子公司Inspire在美國和加拿大市場銷售。

『玖』 紅黴素是怎麼發現的

你好:美國芝加哥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制葯廠(Dr. Wallace Calvin Abbott雅培)醫生於1888年發明紅黴素

『拾』 想問下羅紅霉的發明者是誰為什麼覺得這么像中國人的名字呢難不成是中國人發明的為什麼叫羅紅黴素呢

羅紅黴素 英文名:Roxithromycin,英文別名:Claramid、Rulid,西醫葯物。包括甲基丙烯酸回共聚物,氫氧答化鈉,檸檬酸三乙酯,滑石粉,微晶纖維素,聚乙烯交叉吡咯烷酮,延胡索酸,糖精鈉,十二烷基硫酸鈉,無水膠態硅石,甘草香料,草莓香料。是因為英文名的第一個發音是 RO,羅所以為此名,詳情可看網路。
http://ke..com/view/66920.htm

閱讀全文

與紅黴素是什麼時候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