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陳可辛創造力

陳可辛創造力

發布時間:2021-09-13 02:31:56

⑴ 陳可辛作為一名香港導演,為什麼能拍出《親愛的》這么接地氣的電影

陳可辛留美派的,不過他和爾東升王家衛不同,陳可辛回國以後就一直致力於大陸影視框架,並從中尋求突破。數年如一日的研究,終於讓他深諳大陸影視作品的感覺,於是拍出了《親愛的》這樣接地氣的作品。

有些情緒是不需要語言來表達的,不得不說陳可辛選演員的眼光也很犀利。有了好的劇本,再加上好的演員,還有足夠專業的電影後期處理技術,《親愛的》這部電影便成了一部經典好劇。

黃渤曾經勸過陳可辛,不要以這種方式去拍電影,看到一半便突然轉換角度,黃渤覺得觀眾不會喜歡這種風格。但陳可辛說:「這就是我想拍這個戲的理由,是當初看原型紀錄片最打動的地方。」事實證明,陳可辛確實是一個有遠見的導演。

⑵ 陳可辛在拍《奪冠》時,都遇到了哪些困難

首先,就是在演員的選擇上,陳可辛就碰壁了。如今《奪冠》拍攝完成,對於郎平的扮演者鞏俐,可以說是眾望所歸,但是在陳可辛邀請鞏俐出演的時候,卻屢屢碰壁。鞏俐不止一次地拒絕了陳可辛導演的邀請。不單單是鞏俐,從主角到配角,幾乎沒有什麼人答應陳可辛導演的邀請,真的是萬事開頭難啊,連演員都難以確定。陳可辛導演花了很大的精力和時間,去勸說這些演員參演。包括一些參加這部電影的球員,我是體育局花了好大的功夫才請到的。

《奪冠》可以說是從一開始都不容易,但是從首映的反饋來說,還是不錯的,也希望大家上映之後,能夠去看看啊!

⑶ 陳可辛作為著名導演,是如何跟吳君如走到一起的

陳可辛找《洪興十三妹》導演談合作事宜,誰知道被吳君如當成了助理,兩個人由此而認識成為朋友,後來慢慢發展成為戀人,現有一女陳是之,但兩人一直未領證。不過兩個人感情卻一直很好。

陳可辛還曾在《奪冠》首映禮上向吳君如表白,稱吳君如是自己最重要的人,並且感謝之前吳君如曾經對自己的鼓勵和支持,可以說是很甜的表白了。

陳可辛和吳君如兩個人,一個成熟穩重一個鬼馬精靈,但他們兩個人卻為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做真正的愛情,畢竟能相伴一起走過20年的人不多

⑷ 奪冠導演陳可辛為何這么「神」

《奪冠》上映至今,讓人既叫好又叫座。從鞏俐扮演郎平到運動員真人上陣,再到女排三十餘年的沉浮,導演陳可辛成功地將難以一兩句言明的【女排精神】精準地擊中我們內心最柔軟的位置。

對於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導演,如果回看陳可辛的履歷,你會驚詫的發現,他執導或者是擔任製片人的電影,基本都是叫好叫座,堪稱「影帝影後製造機」,如被大家熟知的《中國合夥人》。

「想拿獎,就和陳可辛合作」,雖然只是一個調侃,但也足以說明陳可辛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實在是太多。

陳可辛的「傳奇」,或許更多的是因為他始終對電影葆有熱情,想盡辦法去讓它傳承和重拾輝煌,而非坐以待斃。相信沒有一個觀眾能拒絕好的作品,這次《奪冠》的票房,在大家的意料之中,畢竟陳可辛的作品就是這么「神」。

⑸ 陳可辛的電影有哪些藝術特色

我非常的佩服陳可辛導演,但不是特別喜歡現在的他的作品。他非常有才華,甜蜜蜜,投名狀可以證明。他非常的聰敏,也就是情商高的沒邊,為人處世可以說是典型的傳統中國人,也就是圓通,他的電影基本兼顧商業和藝術的典範。為人處世非常的謙虛,低調,從來不居功自傲或者狂妄自大,人際關系搞得很好,所以他適合做監制。

⑹ 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陳可辛等,他們幾個誰在電影圈的地位高

其實這個問題還真不太好回答,因為他們這些大導演每個人都擁有龐大的粉絲群,要是真的將他們弄出個排名,也只能是心中的個人排名。

而且要是比較權威的話,還得將他們獲得的獎項一一說出來,畢竟說到底名氣會騙人,但榮譽不會。

作為題目中四個導演中資歷最老的一位導演張藝謀,他獲得的獎項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也是幾位導演中獲得獎項最多的人。

所以綜合來說,題目上的四位導演,我覺得地位最高的就是張藝謀導演了,能跟其抗衡的華人導演應該只有李安和陳凱歌了,陳凱歌導演吃老本所以我就把他排除在外了。

⑺ 請介紹一下香港電影導演陳可辛

陳可辛
中文名: 陳可辛

英文名: Peter Chan

性 別: 男

角 色:編劇,導演

於香港出生及受教育,八歲時隨家人到泰國定居,入讀國際學校。於十八歲時到美國居住,至二十一歲回港。初時,本來只打算參加吳宇森的《英雄無悔》的拍攝工作,及後則長期留下為嘉禾工作多年,擔任多部電影的助導工作,後因曾志偉的關系加盟好朋友公司擔任製片,閑時學習監制事務。1989年監制其首部作品《神行太保》,後加盟藝能公司。1991年導演其處女作《雙城故事》,與李志毅開始合作。監制過《亞飛與亞基》,並與李志毅合導《風塵三俠》,現為電影人製作公司股東之一,致力製作自己喜愛的電影。

導演作品

如果·愛 Perhaps Love (2005)

三更 Three (2002)

情書 Love Letter, The (1999)

金枝玉葉2 Gum gee yuk yip 2 (1997)

甜蜜蜜 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 (1997)

金枝玉葉 He Is a Woman, She Is a Man (1996)

嫲嫲帆帆 Age of Miracles, The (1995)

浮世怨曲 Trouble, I've Had It All My Days (1994)

風塵三俠 Tom, Dick, and Hairy (1993)

新難兄難弟 He Ain't Heavy, He's My Brother (1993)

雙城故事 Alan and Eric Between Hello and Goodbye (1991)

編劇作品

金枝玉葉 He Is a Woman, She Is a Man (1996)

⑻ 請問陳可辛電影的風格、特色是什麼樣的或者說導演本人所追求的風格是什麼怎樣的 最好能說明有哪些作

論述時代精神和風俗習慣是解釋陳可辛電影風格的基本原因,以此說明陳可辛電影商業性和藝術性產生的社會根源和個人因素。

陳可辛以世俗故事、草根人物表達商業 話語,體現商業價值的訴求,以影片的主題內涵表達精英思考,從而完成了商業性 與藝術性的縫合。同時,用新歷史主義敘述的方式解構傳統的歷史主義現實觀,以 世俗大眾的視角,從小人物人生際遇、歷史軼聞中多側面多角度的詮釋歷史,進行 商業化表達,而主題意蘊中則體現了其對傳統價值觀、人生理想、人生意義、人文 情懷的彰顯,從而使得商業性與藝術性互相滲透、體現在作品中,受到主流文化、 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的一致推崇。

陳可辛電影的創作分期 陳可辛踏入電影行業是從吳字森導演的《英雄無淚》開始的,他決定進入 影壇時並沒有直接選擇做導演,而足聽從父親的建議做起了監制,後來一度被稱為 香港最傑出的電影豁制之…。陳可辛共監制28部影片。 其中《神行太保》(1989,導演趙良駿)、《壯志豪情》(1 990,導演柯受良)、《記得 香蕉成熟時》(1993,導演趙良駿)、《新難兄難弟》(1993,導演陳可辛、李志毅)、 《晚9朝5》(1994,導演陳德森)、《春逝》(2001,導演許秦豪)、《見鬼》(2002, 導演彭發、彭順)、《金雞》(2002,導演趙良駿)、《會雞2》(2003,導演趙良駿)、 《春天花花同學會》(2006,導演趙良駿)、《l、J徒》(2007,導演爾冬升)、《十月圍 城》(2009,導演陳德森)、《神奇俠侶》(201 l,導演谷德昭)、《血滴子》(2012,導 演劉偉強)等都獲得了不俗的票房,其中《會雞》等影片還成為當時救市佳作。陳 可辛作為電影監制,是成功的。但是,在他的心暈,一直都認為做導演才能更全面 的參與到影片的創作中,他最大的理想還是做一名優秀的導演。於是,陳可辛「監 而優則導」。從1983至2013這三十年之問,陳可辛共執導13部電影和1部短片, 其中電影《中國合夥人》於2013年5月上映。從他執導的這些電影來看,影片的質 量、導演技術的純熟程度都有明顯進步。鑒於他本人的工作生活環境的三次大的改 變,以及受到環境和文化思想的影響,再加上陳可辛在不同時期分別提出三個不同 的電影理念,因此,我們把陳可辛的創作時段分為香港電影人、亞洲電影人、大中 華電影人三個時期。

以嚴謹、認真的念度攝制有品質的電影,力圖做到有態 度的審視生活,努力體現自己的美學觀點。是陳可辛追求的電影理念。

⑼ 陳可辛導演都有哪些作品

陳可辛導演的作品有:《雙城故事》、《風塵三俠》、《金枝玉葉》、《甜蜜蜜》、《三更之回家》等。

一、《雙城故事》

電影《雙城故事》是導演陳可辛的處女作,由曾志偉、譚詠麟和張曼玉主演,於1991年公映。電影講述兩個好朋友同時愛上一個女孩,但出於兄弟情誼彼此退讓,三人在友情與愛情中經歷一番考驗。

⑽ 陳可辛創作風格

陳可辛絕對是「香港導演」這個獨特群體中不得不提的一個名字。戴著眼鏡、留著長發的陳可辛,1962年出生在香港,12歲隨家人移居泰國,18歲到美國學電影,21歲返港。1986年,陳可辛協助吳宇森拍攝《英雄無淚》,從此入行。1991年,陳可辛的導演處女作《雙城故事》被香港導演協會選為最佳影片。此後,陳可辛與曾志偉等人成立電影人製作公司ufo,這一時期他監制或導演的作品有包括《風塵三俠》《金枝玉葉》和《甜蜜蜜》。
1998年,陳可辛遠赴美國,為斯皮爾伯格的夢工場執導他的首部好萊塢電影《情書》。兩年後,他返回香港成立「applause
pictures」公司。這一時期,陳可辛已經注重在整個亞洲范圍內的合作,他分別和泰國、日本、韓國以及新加坡的製作單位合作了《晚娘》《春逝》以及《見鬼》。2005年,陳可辛開始北上拍片,《如果·愛》在各大華語頒獎禮上風光無限。
總結陳可辛的經歷,種種轉變一如他的女朋友吳君如主演的電影《金雞》的主題———要生存就要變通———從中國香港到泰國到中國香港再到美國,最後殺回香港。如今,陳可辛選擇北上,而且干凈利落。「工作室整體搬遷到北京,至於家和小孩,一步步來,也要轉移過去。」陳可辛說,如果是搬家到上海,可能早幾年他就下定決定了。但北京畢竟是北京,在陳可辛看來,北京才是內地電影真正的命脈所在,他相信這里將成為華語電影的中心,那時候所有重要導演、公司都將進駐。
其實在陳可辛看到香港電影後繼乏力的最初,他對內地是缺乏信心的。新世紀才從美國回來的他推行「泛亞洲策略」,可惜沒有達到預期票房。現在,陳可辛終於用《投名狀》證實了自己曾經的偏見是不對的,他看到的內地市場可謂無限量,「我現在基本上是兩邊跑,但重心在北京,北京的租金不足香港的十分之一,所以不如乾脆搬過去。」陳可辛,最後一個進軍內地拍戲的香港大導演,現在卻成為了第一個把工作室設在北京的「北漂」。

閱讀全文

與陳可辛創造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