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三個發明
問題:
關於兩次工業革命,請回答:
(1)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性事件是什麼?(1分)
(2)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性事件是什麼?(1分)
(3)兩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性(最關鍵)的發明各是什麼?(寫出三個) (3分)
(4)兩次工業革命分別把人類帶入什麼時代?(2分)
(5)兩次工業革命在交通領域的發明有哪些?(寫出四個)(4分)
(6)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被稱為「發明大王」的人物是誰?其代表性的發明是什麼?(2分) (7)在兩次工業革命中,涌現出了許多的傑出的發明家,從他們身上,我們能學習到哪些 有益的東西?(1分)
(8)兩次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國家的共同影響是什麼?(一點即可)(2分)
答案:
(1)珍妮機的發明(2)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3)第一次:蒸汽機 第二次:電力(發電機、電動機)和 內燃機(4)蒸汽時代、電氣時代(5)火車機車、汽船、汽車、飛機、電車、飛艇等四個即可(6)愛迪生、耐用碳絲燈泡(7)勇於探索、自強不息、刻苦鑽研、等符合題意即可(8)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改變了世界面貌,出現了一批先進的工業部門,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促進了社會的進步等一點即可
B.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最重要的發明是什麼誰為此作出了重大貢獻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最重要的發明應該是蒸汽機,它是由紐科門製造瓦特改良的,瓦特貢獻最大。所以說瓦特是工業革命之父。
約1679年 法國物理學家丹尼斯·巴本在觀察蒸汽逃離他的高壓鍋後製造了第一台蒸汽機的工作模型。約與此同時薩繆爾·莫蘭也提出了蒸汽機的主意。
1698年托馬斯·塞維利、1712年托馬斯·紐科門和1769年詹姆斯·瓦特製造了早期的工業蒸汽機。1807年羅伯特·富爾頓第一個成功地用蒸汽機來驅動輪船。
瓦特並不是蒸汽機的發明者而是改良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現了蒸汽機,即紐科門蒸汽機,但它的耗煤量大、效率低。瓦特運用科學理論,逐漸發現了這種蒸汽機的毛病所在。
從1765年到1790年,他進行了一系列發明,比如分離式冷凝器、汽缸外設置絕熱層、用油潤滑活塞、行星式齒輪、平行運動連桿機構、離心式調速器、節氣閥、壓力計等等,使蒸汽機的效率提高到原來紐科門機的3倍多,最終發明出了現代意義上的蒸汽機。
C. 兩次工業革命中最為深遠的發明是什麼
第一次工業革命:(1)棉紡織業:珍妮紡紗機作為第一台真正的機器出現,隨後水力紡紗機、水力織布機相繼研製成功面世推廣。(2)瓦特製成的「萬能蒸汽機」。它的廣泛使用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3)隨著蒸汽機技術的不斷完善,進入19世紀它成為車輛、船舶等交通工具上通用便利的動力機器,從而推動了以鐵路建設為代表的新交通運輸時代的到來。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研製出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車試運行成功。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蒸汽汽船。它迅速地擴大了人類的活動范圍並加強各地之間的交往,為世界市場的形成提供了條件。第二次工業革命:(1)交通運輸: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德國工程師戴姆勒和狄賽爾分別發明了以汽油和柴油為燃料的內燃機,人們以內燃機為動力創制了汽車、飛機等新型交通工具。(2)化學領域:人們開始從煤焦油中提煉氨、苯、人造染料等。利用化學合成方法,美國人發明了塑料,法國人發明了人造纖維。化學工業的發展,大大地改變和豐富了人們的生活。(3)鋼鐵部門:出現新式煉鋼法。(4)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1877年,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隨後,電燈、電車、電話、電影放映機等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
D. 第一次工業革命有什麼主要發明
你的意思是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發明中對目前仍舊影響最大的是什麼對不對。
想了想專,應該仍舊是蒸汽屬機,蒸汽機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就如前面幾個人回答的,就不用我在重述了,事實上,直到現在,在工業領域,蒸汽機的使用,或者說蒸汽動力的使用仍舊相當廣泛。
比如,現在最為基礎的能源電能,它是二次能源,目前最為廣泛的發電方式是火力發電,而火力發電的發電方式仍舊是以火力產生熱能推動大型蒸汽機,再推動發電機發電的方式,核動力發電也是這樣。還有很多其他的地方就不一一列舉了。
E. 第一次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發明是什麼
第一次,瓦特,英國人,蒸汽機
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機車此外美國還回涌現出了不少答新發明,比如軋棉機,縫,紉機
第二次,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比利時人格拉姆發明電動機,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根據這一現象,對電作了深入的研究。在進一步完善電學理論的同時,科學家們開始研製發電機。1866年,德國科學家西門子製成一部發電機,後來幾經改進,逐漸完善,到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動機的發明,實現了電能和機械能的互換。隨後,電燈、電車、電鑽、電焊機等電氣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
第三次,主要內容包括: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高新技術
F. 兩次工業革命中影響最深遠的發明是什麼
第一次工業發明是瓦特的改良蒸汽機的發明,從此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有德國人西門子研製的發電機,愛迪生的電燈等等,使人類從此邁入電氣時代
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另一項具有深遠影響的成就。迅速推動的交通運輸領域的革新,從而研製出了汽車和飛機。
G. 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的重大發明,最重要的環節是
答案B
第一次工業革命作為人類歷史上社會生產力的重大進步,其突出標志是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它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成功地解決了動力問題,把人類社會推進到「蒸汽時代」,推進了工業革命向其他行業的擴展,具有近代意義的工廠出現,工業革命進入了實質性階段。A項珍妮機的發明是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它是工業革命的火炬,而只有蒸汽機的出現使工業革命具有了排山倒海的氣勢。
H. 第一次工業革命對現在影響最大的發明是什麼
你的意思是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發明中對目前仍舊影響最大的是什麼對不對。
想了想,應該仍舊是蒸汽機,蒸汽機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就如前面幾個人回答的,就不用我在重述了,事實上,直到現在,在工業領域,蒸汽機的使用,或者說蒸汽動力的使用仍舊相當廣泛。
比如,現在最為基礎的能源電能,它是二次能源,目前最為廣泛的發電方式是火力發電,而火力發電的發電方式仍舊是以火力產生熱能推動大型蒸汽機,再推動發電機發電的方式,核動力發電也是這樣。還有很多其他的地方就不一一列舉了。
I.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有哪些發明
《珍妮紡織機》,《蒸汽機車》等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這一次技術革命和與之相關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被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者產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J.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成果有哪些
珍妮紡織機、蒸汽機車、汽船、飛梭、蒸汽火車等。
1、珍妮紡織機
18世紀中期,大英帝國商品越來越多地銷往海外,手工工場的生產技術供應不足。為了提高產量,人們想方設法改進生產技術。
在棉紡織部門,人們先是發明了一種叫飛梭的織布工具,大大加快了織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對棉紗的需求。
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Spinning Jenny)」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一次可以紡出許多根棉線,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率。
2、蒸汽機車
第一輛蒸汽驅動的三輪汽車於1769年誕生,是的,就在瓦特與博爾頓一起合作出帶冷凝器的蒸汽機的那一年。這輛蒸汽汽車是一輛三輪汽車,是由法國人N·J·居紐所製造,被命名為「卡布奧雷」。
雖然居紐的這項發明失敗了,但是他的發明在古代交通運輸與近代交通運輸起到了明顯的作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不斷地發現與改進中,之後又有無數的車輛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總,比如在1804年脫威迪克設計製作的蒸汽汽車,還有1825年英國人斯瓦底·嘉內製作的第一輛蒸汽公共汽車。
在歷史的發展下,汽車形式不斷地在變化,1804年的蒸汽汽車拉著10T的重物行駛過,1825年的公共汽車開啟了公共汽車的運營。1831年,美國的史沃奇將一台蒸汽機投入到運輸中。
3、汽船
最早建造蒸汽機船的是法國發明家喬弗菜,他在1769年就建造了世界第一艘蒸汽輪船「皮羅斯卡菲」號,用蒸汽機啟動。後來,英國人薛明敦在1802年也建成一艘蒸汽輪船。可惜它們均未得到實際應用。
直到1807年9月,美國人富爾頓設計、製造的蒸汽輪船「克萊蒙特」號試航成功,才使輪船開始真正成功為水上舞台的主角。「克萊蒙特」號,全長45.72米,寬9.14米,排水量100噸,船速每小時6.4公里。
蒸汽機船發明後,用蒸汽機為動力代替人力帶動槳輪,沿用了100多年之久。
4、飛梭
飛梭實際上是安裝在滑槽里帶有小輪的梭子,滑槽兩端裝上彈簧,使梭子可以極快地來回穿行。所以飛梭的發明使織布速度變快。它大大提高了織布效率。
飛梭於1733年被鍾表匠約翰·凱伊發明,大大提高了織布效率,也刺激了對棉紗的需求。
5、蒸汽火車
蒸汽火車也叫蒸汽機車,是利用煤為動力,以蒸汽機為核心的最初級最古老的火車。
蒸汽火車的外觀和功用與如今的各種火車相差甚遠,它是世界上第一代的火車,蒸汽火車通過用煤燒水,使水變成蒸汽,從而推動活塞,使火車運行。
蒸汽火車曾以無比的巨力開啟過人類歷史上一個嶄新的時代。一般蒸汽火車的速度為60千米/小時。現在已被淘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一次工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