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2015最新科技發明

2015最新科技發明

發布時間:2021-09-12 12:55:16

㈠ 中國最新科技發明

你可以上中國軍事網查一查啊

㈡ 最新的科技發明有什麼

反物質飛船
一種最新的科技發明。

最早出現在《反物質飛船》(威廉森)中,它首先於1942-1943期間在《驚奇故事》連載。

美國研究反物質太空船 以正電子為燃料6周可達火星

以正電子為燃料只需幾十毫克,速度卻比核動力太空船快一倍

時報綜合報道 美國宇航局先進理念研究所(NIAC)正在資助一個研究小組,該小組正致力於以反物質作為動力的太空船研究。

燃料重量比方糖還輕

科幻小說中,大多數自主型恆星飛船使用反物質做燃料,原因是反物質是最具潛力的燃料。要想把人類送上火星,需要成千上萬噸的化學燃料,但是如果以反物質為燃料的話,僅僅幾十毫克的反物質(一毫克約為一塊方糖重量的千分之一)就能幫助人類實現登上火星的夢想,而且只需要6周時間。

以前的反物質太空船設計使用反質子,它們在湮滅時會產生危害性的高能伽馬射線,所以可行性不大。新設計將採用正電子,正電子產生的伽馬射線能量比反質子低400倍,從而可以避免產生這種極具放射性污染的副作用。

如何儲存成技術挑戰

先進理念研究所正對此展開初步研究,不過目前還面臨一個技術挑戰,那就是生產正電子價格過於昂貴。在太空中,宇宙射線中高速粒子可以通過相互碰撞產生反物質。而在地球上,我們卻需要通過粒子加速器來生產反物質,NIAC首席研究員史密斯說,「據粗略估計,以現在的技術來為人類火星之旅生產正電子,每生產10毫克正電子將耗資約2.5億美元」。

另一個挑戰就是如何在小型空間內儲存足夠的正電子。因為它們會吞食正常物質,所以無法把它們裝入瓶子,只能存放在電磁場內。科學家們正致力於研究開發克服這些挑戰的方法,假如他們的努力實現,也許未來人類真的可以藉助科幻小說里描述的能源遨遊太空。

反物質太空船三大優勢

正電子動力太空船與現在美國的火星登陸計劃相比將有幾個方面的優勢。

優勢1:旅途更安全

美國火星登陸計劃正提議使用核反應堆為火星太空船提供動力。但是核反應堆相當復雜,在火星之旅中很多潛在的問題可能會導致核反應堆發生故障。而正電子反應堆能像核反應堆一樣為太空船提供充足動力,並且其結構相當簡單。

優勢2:不會產生殘留物

採用核燃料作為動力的太空船在其核燃料用完之後所產生的核廢料仍具有放射性。如果使用正電子反應堆,在其燃料耗盡之後則不會產生殘留物,因此即使殘留正電子反應堆偶然進入地球大氣層也不會引發安全方面的擔憂。

優勢3:45天內可達火星

正電子反應堆另一個重要優勢就是速度。按照火星登陸計劃,太空船和宇航員將在大約180天後飛抵火星。正電子動力太空船可能只需要90天左右就可抵達火星,甚至有可能在45天內完成。

㈢ 最新的高科技發明

撒的B是的話飛實在的個。←花費的形勢已離開吧 fgybtkl 發的是是個很

㈣ 2015科學方面的重大發明

NO.1、柔宇科技科技創新成果——可折疊式智能移動影院Royole-X
查看大圖
    可折疊式超高清智能影院Royole-X展現的顯示技術令人驚嘆,它是前所未有的移動影院體驗。據小編了解到,這款產品基於新型AMOLED技術,對比度比傳統LCD高出至少1個數量級,響應速度也比LCD要快1000倍,3300ppi的屏幕解析度更是iPhone 6S的10倍,是當前全球顯示領域產品的最高物理解析度。Royole-X同時配備了柔宇科技自主研發的首款智能移動顯示操作系統Royole-X OS,設計相當人性化。Royole-X首次將超高清大屏顯示和立體聲有源降噪耳機通過可折疊方式完美融為一體,讓用戶真正地如同置身高端私人影院。可以說,Royole-X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穿戴式設備的設計理念,是柔宇科技繼發布全球最薄0.01毫米柔性顯示屏之後對科技創新的又一次詮釋。當 前國內市場充斥著很多電子產品,包括形形色色的VR設備,都只是簡單模仿國外的概念並做了本土化,缺乏核心技術創新,所以這些產品也很難進入歐美市場,面 臨著眾多專利的壁壘限制。Royole-X展現的諸多技術創新和全球首創的可折疊式設計,可能會引領穿戴式電子產品設計新潮流,難怪一向對創新極度挑剔的 美國人也對柔宇科技的這款產品尊重有加,熱情如火。據悉Royole-X已在美國市場受到極大關注和追捧。
NO.2、特斯拉科技創新成果——Tesla Model S
查看大圖
    Tesla Model S是一款由Tesla汽車公司製造的全尺寸高性能電動轎車,外觀造型方面,動感的車身線條使人過目不忘;在前臉造型方面,該車採用了自己的設計語言;另外,特斯拉Model S的鍍鉻門把手在觸摸之後可以自動彈出,充滿科技感的設計從拉開車門時便開始體現。相信這款車一定會讓你過目不忘。
NO.3、Jibo Inc.科技創新成果 ——Jibo機器人

    看過電影《超能陸戰隊》的朋友都想擁有大白,而Jibo Inc.的這項最新科技創新發明成果讓你的夢想實現了。Jibo機器人是一款和大白一樣的暖心管家,它能夠記錄家庭中每個人面孔,幫助家人做備忘提醒,甚至是打理日常生活。如果一個殘疾者能夠擁有這樣一個貼心的家庭助手,那麼生活中的很多難題都將迎刃而解:Jibo幫你訂餐,Jibo幫你告別臉盲,Jibo讓你不再孤單。這項由MIT教授Cynthia Breazeal所研發Jibo機器人自然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
NO.4、Nest的科技創新成果——智能恆溫器Nest Learning Thermostat
查看大圖
    這是一款懂你溫度的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硬體公司 Nest 發布了第三代Nest 學習型恆溫器。它增強了 Farsight 「遠視」 功能,當用戶遠距離靠近恆溫器時,恆溫器會自動顯示時間或溫度;同時新功能 Furnace Heads-Up(保險絲提醒)可以在跳閘時,通過手機 App 向用戶發送提示。
NO.5、大疆創新的科技創新成果 ——無人機Phantom 3
查看大圖
    這是無人機領域的再次創新。大疆創新的這款產品與汪峰求婚無人機為同系列,但在功能上進行了升級,可以拍攝4K視頻、能進行實時720航拍畫面直播,DJI Pilot App的功能也更加全面,能讓每位用戶都能夠輕松完成專業水準的影像拍攝。而對大疆而言,Phantom 3系列是大疆創新的又一里程碑,也進一步拓寬了無人機領域的技術創新。
NO.6、Deka Robot Arm的科技創新成果 ——電子智能義肢
查看大圖
    電子智能義肢的出現會讓更多的人會因此站起來,而目前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正式批準的DEKA手臂系統(DEKA Arm System)醫療器械,可以接收患者殘肢處肌肉收縮的電活動信號,並將這些電信號傳輸到假肢中的計算機處理器,處理器會將信號進一步轉化為肢體活動。
NO.7、Bitfinder的科技創新成果 ——空氣凈化器Awair
查看大圖
    Awair不但好看也好用,它可以檢測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灰塵顆粒和有毒化學物質等指標。檢測收集完畢後它就會生成報告,告訴你何時該開窗換氣、更換空氣凈化器濾網。而且,Awair的建議都是根據梅奧診所的建議所作出的,十分可靠。
NO.8、三星的科技創新成果 ——眼控滑鼠eyeCan
查看大圖
    「EYECAN」採用了與顯示器相連的BOX形狀,使用者只需將它與顯示器進行連接,按眼睛高度進行設置,便可以看著顯示器自如地寫字或使用電腦。使用者通過眼球運動,移動滑鼠指針,朝著特定圖標、文件夾、鏈接凝視一秒或眨眼,即可進行點擊和滾動等操作。動一動眼,就知道你要什麼,這款高科技滑鼠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去關注的。
    當然除了以上8款科技創新發明成果,還有很多科技創新發明成果值得我們去關注,比如3D列印跑車、微軟Surface Pro4、Cube 3D列印機等等。總之2015年時科技產品爆發的一年,而每一款創新科技產品都非常值得我們去關注,甚至是期待早日可以用上。

㈤ 最新科技發明有哪些

http://www.hzqbbc.com/
http://www.sznews.com/tech/content/2006-11/07/content_516001.htm
http://www.qsng.cn/html/jykj/zxxxView/2006111084731_8.html
http://www.techweb.com.cn/life/2006-11-06/114959.shtml

㈥ 近年來的新科技新發明有哪些

第一. 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獲重大成果,「遙感衛星一號」發射成功,第三. 首個全超版導托卡馬權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建成 由我國自行設計,第四. 在量子水平上觀察到化學反應共振態,實現兩粒子復合系統量子態的隱形傳輸

㈦ 20世紀重大科技發明有哪些

1、核武器

美國首先在1945年7月於新墨西哥州試爆成功,蘇聯緊接著在1949年成功試爆,英國是1952年,法國是1960年,中國是1964年。

㈧ 現代的科技發明有哪些

現代的科技發明: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機器人、太陽帆、3D列印機、自動駕駛汽車。

一、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國家大科學裝置——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EAST)實現了穩定的101.2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這一重要突破標志著,我國磁約束聚變研究在穩態運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將繼續引領國際前沿。

東方超環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穩態高約束模式運行持續時間達到百秒量級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對國際熱核聚變試驗堆(ITER)計劃具有重大科學意義。由於核聚變的反應原理與太陽類似,因此,東方超環也被稱作「人造太陽」。

該成果將為未來ITER長脈沖高約束運行提供重要的科學和實驗支持,也為我國下一代聚變裝置——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的預研、建設、運行和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

二、機器人

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它的任務是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生產業、建築業,或是危險的工作。

三、太陽帆

太陽帆(英文名:Solar sails)是利用太陽光的光壓進行宇宙航行的一種航天器。由於這種推力很小,所以航天器不能從地面起飛,但在沒有空氣阻力存在的太空,這種小小的推力仍然能為有足夠帆面面積的太陽帆提供 10e-5~ 10e-3g左右的加速度。

四、3D列印機

3D列印機(3D Printers)簡稱(3DP)是一位名為恩里科·迪尼(Enrico Dini)的發明家設計的一種神奇的列印機,不僅可以「列印」一幢完整的建築,甚至可以在航天飛船中給宇航員列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狀。但是3D列印出來的是物體的模型,不能列印出物體的功能。

2016年2月3日訊,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3D列印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林文雄課題組在國內首次突破了可連續列印的三維物體快速成型關鍵技術,並開發出了一款超級快速的連續列印的數字投影(DLP) 3D列印機。

該3D列印機的速度達到了創記錄的600 mm/s,可以在短短6分鍾內,從樹脂槽中「拉」出一個高度為60 mm的三維物體,而同樣物體採用傳統的立體光固化成型工藝(SLA)來列印則需要約10個小時,速度提高了足足有100倍!3D列印實現太空工業化。

五、自動駕駛汽車

自動駕駛汽車(Autonomous vehicles;Self-piloting automobile )又稱無人駕駛汽車、電腦駕駛汽車、或輪式移動機器人,是一種通過電腦系統實現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在20世紀已有數十年的歷史,21世紀初呈現出接近實用化的趨勢。

谷歌自動駕駛汽車於2012年5月獲得了美國首個自動駕駛車輛許可證,預計於2015年至2017年進入市場銷售。

自動駕駛汽車依靠人工智慧、視覺計算、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協同合作,讓電腦可以在沒有任何人類主動的操作下,自動安全地操作機動車輛。

㈨ 科技發明有哪些

造紙術
造紙技術來的發明,是源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傑出貢獻之一。
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外出講學,帶的書簡就裝了五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西漢時在宮廷貴族中又用縑帛或綿紙寫字。縑是細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吏一方縑帛上寫字時,便於書寫,不但比簡牘寫得多,而且還可以在上面作畫,但是價格昂貴,只能供少數王宮貴族使用。公元前2世紀西漢初期已經有了紙。
發明人
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發明了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
蔡倫只是改進造紙術,而不是紙的發明人。
造紙術在7世紀經朝鮮傳到日本。8世紀中葉傳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到12世紀,歐洲才仿效中國的方法開始設廠造紙。
發明地點
洛陽

㈩ 如今中國的發明科技的成就

一、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
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上首顆量子實驗衛星「墨子」號送上天空,這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
二、殲20成功亮相珠海航展
.殲-20身披割裂迷彩塗裝參加珠海航展並首次對外進行展示。
三、神州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
「天宮二號」成功發射升空。神州十一號飛船2016年10月19日3時31分,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並進行一系列的空間實驗。
四、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眼」
直徑500米,全球最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也被稱為「天眼」,在貴州喀斯特天坑中正式啟用。FAST將在未來10年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成為中國和世界天文學研究的「利器」。
五、核聚變實驗裝置「人造太陽」
「人造太陽」實驗裝置在電子溫度超過5000萬度,持續時間達102秒的超高溫長脈沖等離子體放電。這一重大成果標志著中國在穩態磁約束聚變研究方面繼續走在國際前列。
六、繪制全新人類腦圖譜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腦網路組研究中心蔣田仔團隊聯合國內外其他團隊,經過6年努力,成功繪制出全新的人類腦圖譜。
七、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
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超算大會(ISC)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由中國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運算速度奪得第一。
八、高鐵總里程達兩萬公里
鄭(州)徐(州)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標志著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2萬公里。中國不僅是高鐵里程最長的國家,而且高鐵的安全運輸規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九、中國造出世界最大起重船
振華重工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12000噸起重船在上海長興島基地交付,並在現場命名為「振華30號」。這艘船一單臂架12000噸的吊重能力和7000噸360度全回轉的吊重能力位居世界第一。
十、「高分」家族新丁雷達遙感衛星高分三號

閱讀全文

與2015最新科技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