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日期發明

日期發明

發布時間:2021-09-11 15:29:47

1. 時間是怎麼發明

一切 物質 運動過程都具有的持續性和不可逆性構成了它們的共同屬性,這種共同屬性就叫做 時間 。所謂持續性,包括了過程的因果性和不間斷性;所謂不可逆性,則指過程能重復但不可能返回過去的性質。 時間是一種客觀存在。時間的概念是人類認識、歸納、描述自然的結果,其本意原指四季更替或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輪回,《 說文解字 》曰:時,四時也;《管子·山權數》說:時者,所以記歲也。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時間的概念涵蓋了一切有形與無形的運動,《 孟子 ·篇敘》註:「謂時曰支幹五行相孤虛之屬也。」可見時是用來描述一切運動過程的統一屬性的,這就是時的內涵。由於古代人們研究的問題基本都是宏觀的、粗獷的、慢節奏的,所以只重視了「時」的問題,後來因為研究快速的、瞬時性的對象需要,補充進了「間」的概念,於是,時間便涵蓋了運動過程的連續狀態和瞬時狀態,其內涵得到了最後的豐富和完善,「時間」一詞也就最後定型了。

2. 四大發明的發明時間分別是什麼時候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葯,顧名思義就是(著火的葯)。它的起源與煉丹術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古代煉丹士在煉丹時無意中配製出來。
它是硫黃,硝石,炭的混合物,而前兩項在漢代成書的中國第一部葯物學典籍(神農本草經)里都被列為重要的葯材。就是火葯本身也被歸入葯類,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火葯能治瘡癬,殺蟲,辟濕氣和瘟疫。火葯的發明是人們長期煉丹,制葯實踐結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唐朝末年,火葯已被用於軍事。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楊行密的軍隊圍攻豫章,部將鄭 (以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帶領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九國志.鄭 傳>。這里所說的(飛火),就是(火炮),(火箭)之類。(火炮)是把火葯製成環狀,把吊線點燃後用拋石機拋擲出去;(火箭)則是把火葯球縛於箭鏃之下,將吊線點燃後用弓射出。到了宋代,戰爭接連不斷,促進火葯武器的加速發展。北未政府建立了火葯作坊,先後製造了火葯箭,火炮等以燃燒性能為主的武器和(霹靂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較強的武器。南未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為筒,內裝火葯的(突火槍)。到了元代又出現銅鑄火統,稱為(銅將軍)。這些都是以火葯的爆炸為推動力的武器,在戰爭中顯示了前所未有的威力。
火葯還用來製造爆仗,流星,煙火之類娛樂工具。自然也用於生產事業,不過那是後來的事了。

在12,13世紀,火葯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然後傳到希臘和歐洲乃至世界各地。對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對經濟和科學文化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美法各國直到十四世紀中葉,才有應用火葯和火器的記載。

指南針是中國史上的偉大發明之一,也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發展的一項重大頁獻。指南針是利用磁鐵在地球磁場中的南北指極性而製成的一種指向儀器。左圖是戀掛型指車針復原模型。磁石的這種特性,被古人利用來製成指南工具。最早出現的指南工叫司南,戢國時已普遍使用。它是利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樣子像一隻勺,重心位於底部正中,底盤光滑,四周刻二十四向,使用時把長勺放在底盤上,用手輕撥,使它轉動,停下後長柄就指向南方。 東漢王充(論衡?是應篇)記載了它的形狀和用法。(鬼穀子?謀篇)里還談到鄭國人到遠處去采玉,就帶了司南,以免迷失方向。另外,指南車的發明亦誰一步把這種儀器提升至更高的境界。右圖為指南車模型,下圖分別為指南魚想像圖及司南模型。
但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的司南,成品較低,磁性較弱。到了宋代,人們發明了人工磁化方法,製造了指南魚和指南針,而指南針更為簡便,更具實用價值。它是以天然磁石摩擦鋼針製成,在地磁作用下保持指南性能;以後把它裝置在方位盤上,就稱為羅盤。這是指南針發展史上的一大飛躍。

抌括對指南針放置方法也作過詳細研究,總結出四種不同的方法,並作了比較:一,水浮法。把指南針浮在水面以指示方向,至於具體方法,沉括沒有說明。到北宋晚期,葯物學家寇宗奭的(本草衍義?磁石條)才有介紹,原來是在指南針上穿上燈心草,就可以把針浮起。水浮法的缺點是磁針會隨水搖盪不定。二,指甲旋定法。把磁針放在指甲上,可以靈活運轉,但缺點是容易滑落。三,碗唇旋定法。把磁針放在碗口邊綠上,也可以旋轉自如,但同樣易掉落。四,懸絲法。取一根新棉絲,用一點蠟黏在磁針中央,懸掛在沒有風的地方磁針即可指示方向。比較之下,沉括認為這個方法最為理想。

指南針在公元十一世紀時已是常用的定向儀器。指南針的最大頁獻,是大大地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據考證,公元十一世紀末,指南針就開始用於航海了。大約在十二世紀末到十三世紀初,指南針由海路傳入阿拉伯,然後由阿拉伯傳入歐洲。

3. 50個中國古代發明(最好附帶日期、發明者)

一、關於舉世聞名的中國四大發明

司南(指南針)
戰國時期。《韓非子·有度》:「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漸以往,使人主失端,東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火葯
至遲在唐代,我國已發明火葯(黑色炸葯),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炸葯。

造紙術
遠古以來,中國人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人們一直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主要依據是《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發明者爭議。
在史籍里,早在蔡倫以前,也有一些關於紙的記載。如《三輔舊事》上曾說:衛太子劉據鼻子很大,漢武帝不喜歡他。江充給他出了個主意,教他再去見武帝時「當持紙蔽其鼻」。
印刷術
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代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

人類歷史上的發明,來自於生活生產的需要和實踐。發明,往往不是某個人某一天突發奇想一下子產生出來的,而需要廣大的人類(甚至許多代人)不斷的試驗、試用、改進確定下來的。其中,有傑出的科學家總結經驗進行創造加以推廣發揮了重大貢獻。因此,(尤其是古代的)發明者和發明日期,難有確切的定論。當然,留有署名的科學著作,則是該個人的。
上面對中國四大發明,作了簡述。以下,列出一些其它的重要發明,有關內容請詳閱相關資料。

鋼鐵冶煉和鐵器製作
(資料:http://www.showchina.org/zt/zggdfm/dwdfm/200808/t209624.htm)
青銅器
(資料:http://ke..com/view/31782.htm)
石油的開采和應用
(資料:http://ke..com/view/16263.htm#3)
煤的發現和開采
(資料:http://www.showchina.org/zt/zggdfm/dwdfm/200808/t209621.htm)
陶瓷
(資料:http://ke..com/view/4082.htm#4)
釀酒
(資料:http://ke..com/view/637807.htm#2)
養蠶繅絲
(資料:http://ke..com/view/154322.htm#7)
茶和茶文化
(資料:http://ke..com/view/6312.htm)

星表和星圖
(資料:http://ke..com/view/293220.htm#8)
日食和月食的觀測
(資料:http://ke..com/view/390699.htm#7_10)
測量子午線
(資料:http://ke..com/view/63721.htm#2)
張衡和地動儀
(資料:http://ke..com/view/16525.htm)
渾天儀
(資料:http://ke..com/view/51672.htm)
游標卡尺
(資料:http://ke..com/view/153364.htm)
漏壺(古代計時器)
(資料:http://ke..com/view/71793.htm)
郭守敬和《授時歷》
(資料:http://ke..com/history/id=12129008)
沈括的《十二氣歷》
(資料:http://ke..com/view/300854.htm)
磁偏角
(資料:http://ke..com/view/132297.htm)

十進位制和二進位制
(資料:http://ke..com/view/754528.htm#4)
祖沖之和圓周率
(資料:http://ke..com/view/3287.htm)
十二平均律
(資料:http://ke..com/view/31722.htm#3)

中醫葯
(資料:http://ke..com/view/87772.htm)
針灸
(資料:http://ke..com/view/26752.htm#4)
麻沸散
(資料:http://ke..com/view/52180.htm)
接種人痘
(資料:http://ke..com/view/326391.htm#2)
萬里長城
(資料:http://ke..com/view/4256.htm)
京杭大運河
(資料:http://ke..com/view/17593.htm)
都江堰
(資料:http://ke..com/view/2240.htm)
風箏
(資料:http://ke..com/view/3357.htm)
算盤
(資料:http://ke..com/view/18627.htm)
圍棋
(資料:http://ke..com/view/1534.htm)
熱氣球
(資料:http://ke..com/view/37167.htm#2)
走馬燈
(資料:http://ke..com/view/62257.htm#7)
降落傘
(資料:http://ke..com/view/185616.htm)
弓箭
(資料:http://ke..com/view/130280.htm)
火柴
(資料:http://ke..com/view/9985.htm#2)
中國功夫
(資料:http://ke..com/view/13630.htm)
足球
(資料:http://ke..com/view/2202.htm)
高爾夫球
(資料:http://ke..com/view/52880.htm#2)

有關發明的重要古代科學文獻
《考工記》
(資料:http://ke..com/view/90784.htm)
《黃帝內經》
(資料:http://ke..com/view/746.htm)
《傷寒雜病論》
(資料:http://ke..com/view/62091.htm)
《齊民要術》
(資料:http://ke..com/view/31076.htm)
《夢溪筆談》
(資料:http://ke..com/view/38192.htm)
《營造法式》
(資料:http://ke..com/view/62109.htm#4)
王禎《農書》
(資料:http://ke..com/view/62102.htm)
《本草綱目》
(資料:http://ke..com/view/6320.htm#5)
《天工開物》
(資料:http://ke..com/view/22479.htm)
《農政全書》
(資料:http://ke..com/view/46164.htm)

怎麼樣,超過50條了吧。

4. 四大發明的發明日期和發明者

我國的四大發明分別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
造紙術
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相傳是由東漢時代的宦官蔡倫所發明,但是也有考古證據說明,造紙術在更早時期就存在,而蔡倫只是一位改進造紙術的重要發展者。造紙術對知識的保存及資訊的流通有不少影響。
指南針
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前身為中國古代的司南。具體時間沒有沒有明確記載。是一種用於指示方向的工具,廣泛應用於航海、野外探險等領域。早在古代已對貿易、戰爭和文化交流造成深遠影響。
火葯
四大發明中的火葯除了可製作煙花和炮仗等,亦是一種炸葯,被運用到戰爭上成為軍事用途。據載起源於唐朝甚至秦朝。宋朝時期,約12世紀中期已經發展出具有一定殺傷力的單兵火器(火銃)以及連發式火器(連銃)用於彌補當時宋人戰鬥力不及金人的劣勢。中國在實用性火器的使用上早於歐洲五個世紀左右。
活字印刷術
四大發明中的活字印刷術是現代印刷術的前身,與造紙術一樣對知識的保存和流通造成影響。據載是北宋時期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

5. 時間是誰發明的

時間是人類用以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參數,確定時間,是靠不受專外界影響的物質周期變屬化的規律。例如月球繞地球周期,地球繞太陽周期,地球自轉周期,原子震盪周期等。愛因斯坦說時間和空間是人們認知的一種錯覺。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從一個起點處開始,這也是時間的起點。

6. 年月日是誰發明的

「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像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
中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中國的原始農業社會時期,在耕作的長期實踐中,發現了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時觀測出天體運行與地上農作物生長之間的規律,即所謂"觀象授時"。在二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就已出現了以北鬥鬥柄所指星象位置的變化,用干支紀年、月、日的辦法。這就是歷法的雛形。每年的第一月稱正月,為歲首。由於各個朝代使用的歷法不一,故歲首也不相同。夏歷的正月是現在我們所用的陰(農)歷一月,即所謂"建寅孟春之月";商代以現在的陰歷十二月為歲首,即所謂"建丑季冬之月;"周歷以現在的陰歷十一月為歲首,即所謂"建子仲冬之月";秦代用顓頊歷,以現在的陰歷十月為歲首,即所謂"建亥孟冬之月";漢代初期仍以秦歷為准。直到漢武帝時,才組織專門班子,改顓頊歷為太初歷,並把二十四節氣納入歷法,仍以夏歷的正月為歲首。這就是我們現在仍把陰(農)歷稱為夏歷的原因。
"年"字的出現始於周代。在此以前,堯舜時稱"載",有天體星辰運載一周之意,夏代稱"歲",含人長一歲,新春將臨之意;商代稱"祀",表示四時已過,該編史造冊,奉祀神靈祖先了。雖然在唐肅宗時曾一度將"年"改為"載",但為期很短,又復稱為年。年為計時單位,一直沿用到現在。春夏秋冬一個周期,稱為一年,在書面語言中,亦不時出現"載"字,顯然那是受古時稱謂的影響。

現在是8點19,可惜我發現的晚了

7. 表示時間的表示怎麼發明出來的

常用的時間表示詞

表「年」的詞語:除了歲、載、春、秋、春秋等詞語表示外,祀(殷代稱年為「祀」)、霜(賈島《渡桑乾》詩「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放憶咸陽。」中的「霜」即年。)、稔(谷一熟為稔,故也謂「年」為稔)也是年的表示詞語。

歲暮:表示年終、一年完。

累年:表示一年年

期年:表示周年整。

期月:表示一整月。

兼旬:則指二十日(天)。

一旬:指10日整。

旬余:指十多天。

既望:指農歷十六「既望」月團圓。

侵晨:指天正亮。

質明、拂曉、破曉:皆指剛剛天亮。

旦日:表示明天為旦日。

旦旦:連用表示天天。

旦暮:指早和晚。

夙夜:是指朝與夕。

中夜:指半夜時分。

夜闌:指深夜時分。

翌日:是指第二天或明天。

亭午:大約指中午十二點。

光陰、歲月:皆指時間。

少頃、俄頃、少間:皆指一會兒的短時間。

須臾、瞬間、剎那、隨即、尋、俄、旋、遽:皆指極短的一小會兒時間。

「朔」日:稱農歷初一。

「望」: 稱農歷十六為「望」月團圓。

晦:農歷每月尾日為晦。

日:稱每一天。

旦:稱每一天的早晨。

暝、暮:皆稱每一天的傍晚。

除此之外,象烏飛兔走、白駒過隙、日月如梭、光陰似箭也都是表示時間的詞,這里就不在一一列出。另外,在我國古代沒有發明計時用的時鍾之前,白日計時用的是「日晷」,以日影的移動算時間;夜晚計時用的是「更漏」。我國直到明代才有了時鍾的出現。

閱讀全文

與日期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