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律是誰寫的
七言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等進一步發展,成熟於杜甫。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律詩由八句組成,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每首八行,每行七個字,每兩行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
2. 自創 七言律詩
自創「七言律詩」之前應該先熟悉七言律詩的規則,之後就可以嘗試進行創作。
3. 首開詩歌七言的新體制的人是誰
七言詩其實在楚辭中就已經初現端倪,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漢武帝的《秋風辭》也已經開始用七言寫作,但現存文獻中最早出現的七言詩歌是曹丕的《燕歌行》。不過七言律詩發端於庾信和鮑照,集大成於杜甫,如《登高》、《秋興八首》等七律,其技法之老到,對仗之工整,用詞之凝練,千古無人能及,七言樂府當推白樂天,其後不足觀。
4. 在哪一時期經沈佺期宋之問等人的倡導和定型,律詩各體制達到了完成的地步
初唐時期
宋之問(約656 — 約712),字延清,名少連,漢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他的主要功績和沈佺期一樣,在創作實踐中使六朝以來的格律詩的法則更趨細密,使五言律詩的體制更臻完善,並創造了七言律詩的新體。他也是律詩的奠基人之一。
5. 格律是誰創造的
南齊永明年間,「聲復律說制」盛行,詩歌創作都注意音調和諧。這樣,「永明體」的新詩體逐漸形成。這種新詩體是格律詩產生的開端。這時期比較著名的詩人是謝朓(464左右--499)。謝朓以山水詩著名,詩風清新流麗。他的新體詩對唐代律詩、絕句的形成有一定影響。
6. 唐代詩壇第一個致力於寫七言絕句的是人是誰
七言絕句,四句一首,短小精萃。是一種唐朝流行起來的中國詩歌體裁,屬於近體詩,有著嚴格的格律要求。唐代詩人王昌齡便以精湛的七言絕句贏得了「七絕聖手」的美譽。
7. 七言律詩自創
春日小景
醉游三月青春好,麗日晴空染碧藍。
才見蜂蝶追風緊,又觀花鳥斗春酣。
紅英送馥出園北,綠草尋芳入陌南。
信手採得桃一朵,錦霞雲發正宜簪。
8. 最早的七言律詩是什麼是誰寫的呢
最早的七言律詩目前沒有準確數據顯示,但是沈佺期的代表作《獨不見》堪稱唐詩七律的奠基之作。
9. 中國歷史上是誰第一個寫詩的指的是五言絕句和七言律詩。
詩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的民歌民謠以及祭祀頌詞,第一位創作詩歌的人也只能是無名氏了,比如《吳越春秋》的《彈歌》就記錄了先秦時期的一首民歌: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再如《擊壤歌》,被清代詩人沈德潛考為中國第一位詩歌,相傳為帝堯時期的作品,當時五十之民擊壤於塗,觀者曰:「大哉,堯之德也!」擊壤者曰: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以上這兩首早期詩歌的作者都是無名氏,那麼有據可查且留下姓名的第一位詩人又是誰呢?
一、屈原?
有人認為是屈原。但六甲番人認為明顯不是,屈原被尊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詩作至今為人傳誦吟唱,但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他甚至比曾經編訂過《詩經》的孔子都要晚。
二、許穆夫人?
《詩經》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六甲番人在之前的文章《六甲番人讀詩經|中國第一位女詩人是誰?原來竟是先秦第一美人》已提到,明確可考姓名的女詩人是許穆夫人,《國風·鄘風·載馳》就是她寫的。
但許穆夫人是春秋時期衛昭伯與宣姜之女,許穆公的夫人,還是不算是《詩經》里最早的詩人。
三、周公旦?
《詩經》里有一首中國傳世最早的寓言詩《豳風·鴟鴞》:
鴟鴞鴟鴞,既取我子,無毀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
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據,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譙譙,予尾翛翛,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予維音嘵嘵!
這首詩的作者被認為是周公旦,《毛詩序》提到:「《鴟鴞》,周公救亂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為詩以遺王,名之曰《鴟鴞》焉。」而方玉潤《詩經原始》和魏源《詩古微》也支持這一說法。
《詩經》始於西周初期,當時采詩官深入民間收集民歌,然後整理交給太師譜曲,最後演唱給周天子聽,同時貴族文人也積極參與詩歌創作,早期的《大雅》就是西周王室貴族的作品。
周公旦是孔子之前的聖人,也是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他是《周禮》的創作者,其言論見於《尚書》諸篇,從個人能力而言,他是完全有可能創作詩歌的。2008年有一批戰國竹簡入藏清華大學,其中的《耆夜》篇中,也提到周武王等在戰勝黎國後慶功飲酒,周公旦即席所作一首詩叫《蟋蟀》。
不過周公旦也只能算是迄今為止考證的中國第一位留下姓名的詩人,或許以後學術界會有更多的發現,六甲番人在此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