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哪些發明家發明了什麼東西的故事
列舉如下:
1、愛迪生發明電燈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是鐵路工人的孩子,小學未讀完就輟學,在火車上賣報度日。愛迪生是一個異常勤奮的人,喜歡做各種實驗,製作出許多巧妙機械。他對電器個性感興趣,自從法拉第發明電機後,愛迪生就決心製造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
愛迪生在認真總結了前人製造電燈的失敗經驗後,制定了詳細的試驗計劃,分別在兩方面進行試驗:一是分類試驗1600多種不同耐熱的材料;二是改善抽空設備,使燈泡有高真空度。他還對新型發電機和電路分路系統等進行了研究。
愛迪生將1600多種耐熱發光材料逐一地試驗下來,唯獨白金絲性能量好,但白金價格貴得驚人,務必找到更適宜的材料來代替。1879年,幾經實驗,愛迪生最後決定用炭絲來做燈絲。他把一截棉絲撒滿炭粉,彎成馬蹄形,裝到坩鍋中加熱,做成燈絲,放到燈泡中,再用抽氣機抽去燈泡內空氣,電燈亮了,竟能連續使用45個小時。就這樣,世界上第一批炭絲的白熾燈問世了。
2、貝爾發明電話
貝爾,1847年生於英國,年輕時跟父親從事聾啞人的教學工作,曾想製造一種讓聾啞人用眼睛看到聲音的機器。
1873年,成為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的貝爾,開始研究在同一線路上傳送許多電報的裝置――多工電報,並萌發了利用電流把人的說話聲傳向遠方的念頭,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能如同應對面的交談。於是,貝爾開始了電話的研究。
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分別在兩個房間里試驗多工電報機,一個偶然發生的事故啟發了貝爾。華生房間里的電報機上有一個彈簧粘到磁鐵上了,華生拉開彈簧時,彈簧發生了振動。與此同時,貝爾驚奇地發現自己房間里電報機上的彈簧顫動起來,還發出了聲音,是電流把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
貝爾的思路頓時大開,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對著一塊鐵片說話,聲音將引起鐵片振動;若在鐵片後面放上一塊電磁鐵的話,鐵片的振動勢必在電磁鐵線圈中產生時大時小的電流。這個波動電流沿電線傳向遠處,遠處的類似裝置上不就會發生同樣的振動,發出同樣的聲音嗎?這樣聲音就沿電線傳到遠方去了。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電話嗎!
3、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
1752年,46歲的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用綢子做了一個風箏,並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天氣里用麻線把風箏放上天空,麻線下端系了一把金屬鑰匙,當雨水把麻線澆濕以後就變成了導電體。這時,他把手靠近鑰匙,突然看到電火花在鑰匙和手指之間跳過,同時,手指感到一陣刺痛。這個實驗證明了天空中打雷實際上就是一種大規模的放電現象。
由此,使富蘭克林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築物上裝一根金屬導線,導線下端接地,根據尖端放電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築物遭到雷擊的危險。這就導致了避雷針的發明。
由於避雷針的發明,人類生活的世界就多了幾分安全。關於避雷針的發明,似乎是一個偶然事件。一個巧合提醒了一位偉人突發奇想,導致了發明和創造。
4、史蒂芬孫發明火車
史蒂芬孫在煤礦工作時,每天看到運煤工人總是用力地把煤從礦井裡一點點地背出來,工作非常辛苦,就萌發了一個偉大的念頭:他要製造一輛既可以運很多煤又跑得很快的蒸汽機車。於是他就埋頭設計起這樣的機車來。
1814年,史蒂芬孫造出了一台名叫「半統靴號」的火車頭。當他駕駛這個火車頭,在煤礦進行試車表演時,很多人都嘲笑這輛只能拖30噸貨物,每小時只能走六七公里,樣子像笨鴨子一樣丑,走起路來像地震一樣響的破車。還有一些不懷好意的人竟然到處造謠,說:火車的聲音很響,這會使牛受驚,不敢吃草,從而牛奶就沒有了;
雞鴨受驚,從而蛋就沒有了;而且火車的煙筒里會放出毒氣,將殺絕飛鳥;火星四濺,將釀成火災;倘若鍋爐爆炸,後果更是不堪設想,乘客將遭斷手摺骨之痛!一些原來贊成火車試驗的官員,聽到這些謠言也開始極力反對,並且非常肯定地說用蒸汽機車做交通工具是根本不可能的。
面對技術上的困難和這些謠言帶來的壓力,史蒂芬孫並沒有像另外一些也在發明火車的人那樣灰心喪氣,止步不前。他始終相信自己發明的火車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幫助,因此鼓足勇氣,總結經驗,決心繼續研究和改進火車。
1825年9月27日,天還沒有大亮,居住在英國斯多林克頓的許多男女老少就紛紛起床了。他們有的步行,有的騎馬,向同一個地方趕去。他們去干什麼呢?原來,史蒂芬孫要在那裡舉行一次試車表演。正當機車緩緩啟動時,一個青年騎馬疾馳而來,他大聲叫喊著要與史蒂芬孫的火車比試比試。於是,火車和馬開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比賽。
一開始,只見火車緩慢行駛,而馬則狂奔不已。一會兒後,火車的安全閥升起來了,鼓風機嘶鳴著,騰起團團煙霧,車速逐漸加快,很快火車與馬並駕齊驅了。再過一會兒,火車毫無倦意,一往直前,馬卻漸漸累了。越往後,馬就越顯得力不從心,被火車甩得越來越遠。
這條飛奔的鋼鐵長龍,可載重90噸,乘客400人,最高時速24公里。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列火車——「旅行號」。
從此,火車得到了人們普遍的稱贊和重視,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使陸上交通運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史蒂芬孫那不畏艱辛,百折不回,勤奮學習,勇於創新的精神,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稱贊,也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5、魯班造傘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沒有傘。那時候,人們出門很不方便。夏天,太陽曬得皮膚火辣辣地痛;下雨天,把衣服淋得濕漉漉的。魯班想:要是能做個東西,又能遮太陽又能擋雨,那該多好呀!一天,天氣熱極了,他一邊做工,一邊抹汗。忽然看見許多孩子「撲通撲通」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一會兒,一個孩子摘了一張荷葉,倒過來頂在腦袋上。
魯班覺得挺好玩,就問他們「你們頭上頂著張荷葉干什麼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魯班師傅,您瞧,太陽像個大火輪,我們頭上頂著荷葉,就不怕曬了。」魯班抓過一張荷葉來,仔細瞧了又瞧,荷葉圓圓的,一面有一絲葉脈,朝頭上一罩,又輕巧,以涼快。
魯班心裡一下亮堂起來。他趕緊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許多細細的條條,照著荷葉的樣子,扎了個架子;又找了一塊羊皮,把它剪得圓圓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興得叫起來,「這東西既能擋雨遮太陽,又輕輕巧巧。」
魯班的妻子聽見他大呼小叫的,趕緊從屋裡跑出來問他:「出了什麼事了?」魯班把剛做成的東西遞給妻子,說:「你試試這玩意兒,以後大家出門去帶著它,就不怕雨淋太陽曬了。」
魯班的妻子瞧了瞧,又想了想,說:「不錯不錯,不過,雨停了,太陽下山了,還拿著這么個東西走路,可不方便了。要是能把它收攏起來,那才好呢。」「對,對!」魯班聽了很高興,就跟妻子一起動手,把這東西改成可以活動的,用著它,就把它撐開,用不著,就把它收攏。這東西是什麼呀?就是咱們今天的傘。
❷ 有哪些發明家他們發明了什麼
1、畢升——活字印刷術。
畢升(約971-1051)湖北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今湖北黃岡市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北宋布衣。我國古代偉大的發明家。其發明活字印刷術,比德國人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
2、蔡倫——造紙術。
蔡倫(?-121)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後而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權力斗爭自殺身亡。
3、張衡——渾天儀、地動儀。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
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被追封為西鄂伯。
4、袁隆平——雜交水稻。
袁隆平,1930年9月生於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5、愛迪生——電燈 電影 電報 電話 留聲機 復印機等一千多項發明專利權。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❸ 發明家都發明了什麼東西
魯班發明了飛鳶;
張衡發明了地動儀和渾天儀;
黃帝發明了指南車;
蔡倫發明了造紙版術;
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權;
華佗發明了麻沸散;
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
西門子發明了電動機;
福特發明了汽車;
瓦特發明了蒸汽機;
貝爾發明了電話;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留聲機等;
貝爾德發明了電視;
斯蒂芬遜發明了火車;
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
富爾頓發明了蒸汽輪船。
❹ 當發明家需要什麼
1、非常人.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科學家. 2、思維獨特.不是一般人的思路思考問題. 3、求知 的慾望,堅持不懈的精神. 4、不怕苦. 科學家形象與科學家責任 科學家在社會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原因不僅是科學知識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財富和福祉,而且是因為科學家被視為不求功利、超凡脫俗的真理化身.科學是建立在事實和邏輯基礎上的客觀知識,它不受社會價值的影響,也無善惡之分,是價值中立的.比如,馬克斯��韋伯相信,科學的目的是引導人們做出工具合理性的行動,通過理性計算去選取達到目的的有效手段,通過服從理性而控制外在世界,因而他主張科學家對自己的職業的態度應當是「為科學而科學」,他們「只能要求自己做到知識上的誠實……確定事實、確定邏輯和數學關系.」 這種「科學價值中立」的觀點有時指科學知識(純科學)不反映人類的價值觀;有時指科學活動的動機、目的僅僅在於科學自身,不在於個人的價值;有時指科學理論不直接對社會產生影響,科學家不對其成果的社會後果負責. 「科學價值中立論」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式和目的,其中有認識方面的原因,也有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原因,這包括:方法上的專業化分工達到高效率;哲學上的機械唯物論把物質和精神、事實和價值截然分開;經濟學上作為一種時代精神的不幹預主義影響到科學界強調科學的自主性;政治上的官僚科層制把個人既看作內行又看作無意識的齒輪.這反映了科學發展一定階段由於專業分工過細、專業化程度高而造成的注重局部、忽視整體的局限性,反映了科學作為一種理性活動與人類的其它活動(例如藝術、宗教等)的區別;
❺ 有哪些發明家發明了什麼,有哪些作用
托馬斯·米基利·梅勒,發明了加鉛汽油和氯氟烴。
奧托·李林塔爾,德國工程師和滑翔飛行家,世界航空先驅者之一。他最早設計和製造出實用的滑翔機,人稱「滑翔機之父」。
尼古拉·特斯拉,最著名的發明:無線電 。雖然尼古拉·特斯拉生前沒有因此得到認可,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最終還是肯定了他的專利申請,確認是他而不是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
亞歷山德羅·伏特,最著名的發明:電池。「伏特電池」是現代電池的先驅。伏特一生職業都在搞電的東西。早期他發明了起電盤(即一次充電單板電容),一年之後致力於封閉室燃氣點火發電實驗,在此過程中他發現了沼氣(甲烷),即今天家庭普遍使用的一種氣體。然而真正使其出名的卻是「伏特電池」,其實就是一堆鋅片和銅片交互排列,再加上兩種金屬片之間為增強導電性而浸了鹽水的布料而已。但就是這種粗陋的電池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金屬-化學組合生電的奧秘。 1881年,以其名字作為電壓的單位「伏特」。
亞歷山大·貝爾,發明了電話。
艾薩克·牛頓,發明了微積分。
本傑明·富蘭克林,發明了雙焦距眼鏡。大近視眼也能看清東西了。
詹姆斯·瓦特,發明了改進型蒸汽機。功率的單位「瓦特」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一直被公認為是世界最偉大工程師。瓦特還發明了旋轉機和一種可自動調整機器轉速的被稱作「飛球」的裝置。
約翰內斯·古騰堡,發明了現代印刷術(古騰堡印刷機)。
托馬斯·愛迪生,最著名的發明:電燈。
❻ 發明家簡介(隨便誰)
發明家愛迪生簡介
美國發明家。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米蘭鎮。幼年生活貧困,勤奮好學。一生發明1300餘項,其中包括留聲機、電報機、有聲電影和電燈等。1883年發現熱電子發射現象。1877年,愛迪生和同事們開始試制電燈。在選擇了硼、釕、鉻等各種金屬作為燈絲並經過試驗後,又選擇了碳絲作燈絲。他把碳絲插在電池的兩極間,碳絲雖發亮,但很快氧化燒斷了。1879年4月愛迪生用白金絲做燈絲,製成一隻25W電燈,但點燃不多時就燒毀了。為了尋找合適的燈絲,他先後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後來,愛迪生總結出製造電燈的關鍵是避免燈絲氧化。為此他設計了抽氣機,使玻殼內達到高真空度,並將碳化棉絲裝入玻殼內,成功地製成了第一隻碳絲白熾燈。1879年10月21日,這只燈在通電後發出了光亮,並連續燃點了40個小時。
愛迪生,T.A.
Thomas Alva Edison (1847~1931)
美國發明家、企業家。1847年 2月11日生於俄亥俄州邁蘭,1931年10月18日卒於新澤西州門洛帕克。愛迪生一生沒有受過系統的正規教育,但卻取得了1000多項發明專利。愛迪生除有留聲機、電燈等舉世矚目的發明外,在電影方面亦頗多建樹,堪稱為電影的最早發明人。由於受到留聲機的啟發,他想到了記錄和再現活動影像,發明留影機。1888年,愛迪生研製了一台稱之為活動電影的攝影機,能在一條50英尺的膠片上拍攝600多幅連續畫面,從而可以紀錄持續活動約1分鍾的景物,這種攝影機被視為近代電影攝影機的始祖。1891年,他和W.K.L.迪克森發明了早期的活動電影視鏡。1893年,活動電影視鏡在芝加哥萬國博覽會上展出,並成為商品問世,先後在紐約和歐洲銷售。這種電影裝置是一種單人窺視箱。後來,法國的L.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可供多人觀看的銀幕放映的電影,才形成了現代電影的原型。愛迪生用的感光材料,開始是用火棉膠做片基,1889年改為G.伊斯曼提供的用作照相材料的賽璐珞片基。愛迪生還曾把他的活動電影視鏡和留聲機同步化,製作成世界上第1部機械錄音和還音的有聲電影。愛迪生採用的膠片寬度為劌英寸(近似後來的35毫米標准型影片);畫面寬1英寸,高咡英寸(近似35毫米標准型影片的畫面);畫面寬高比為1.33:1(與35毫米標准型影片同);影片兩邊打孔,每格畫面占 4個片孔(與35毫米標准型影片同)。他所用的這些規格一直被沿用至今
❼ 什麼叫發明家
發明家是指發明創造新事物或新技術的人物。
發明家能創造、擁有新裝置、新設計或新方法,能更好地提高和影響人類生活水平,能推動人類社會未來發展,能在人類發明史上作出偉大奉獻,能在發明界有一定影響力。
蔡倫發明造紙術、畢升發明活字印刷、張衡發明地動儀、諸葛亮發明孔明燈、杜詩發明水排。
1、造紙術
造紙術——尤其是東漢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又稱「蔡侯紙」),是書寫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於攜帶,取材廣泛不拘泥,推動了中國、阿拉伯、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
有了文字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很好的載體。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對中國歷史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2、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是早在11世紀的北宋時期的中國人民發明的。印刷術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曾對世界文明進程和人類文化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活字印刷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是一種印刷方法,通過使用可以移動的金屬或膠泥字塊,來取代傳統的抄寫,或是無法重復使用的印刷版。
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北宋慶歷間(1041-1048)中國的畢升(?-約1051)發明的泥活字標志活字印刷的誕生。
3、地動儀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
❽ 發明家根據什麼發明了什麼
托馬斯來阿爾瓦愛迪生是位舉世聞源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
話、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
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❾ 做發明家需要具備什麼
不需要具備什麼,只要你有想要發明的東西就可以!不過國家審核這方面會很嚴格,很多東西都是沒用的
❿ 做發明家的第一步要干什麼呢
天賦這東西怎麼說呢,的確有些人的協調能力比一般人出色,這沒關系。有的人天生強壯,但不一定搞得過天天打架的混混。動手就是練出來的,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專注度和靈敏度,而且那種專注的經歷也會讓你很開心。還有就是很多細小的問題和困難我們都難以察覺到,這種通常需要不拘泥於形式的思維,表現在你要下意識的去思考一般人的經驗,為什麼只有這樣做才可以,或許會經常犯錯,這都沒關系,願意嘗試,人才會聰明(當然要有道德底線哈!)。通過這樣掌握的出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科學的,可以睥睨那些讀書好的人了,因為這種方法基本可以保證你今後餓不死了,而讀書好的學習方法基本只局限於那一點了。哦,最科學的我們在很早以前就學過了,數學裡面的運算---結果-----檢驗。這就是最基本的科學思維,經常檢驗也能夠訓練自己發現問題和鞏固知識的能力。說了這么多,因為我不是發明家,高中的時候就物理偏科嚴重,但做事的基本方法都是可以通過體悟相互借鑒的,世界上有不變的道理,那就是堅持!懂得保存自己的作品,記錄自己做的事。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你的路還很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