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的飛機是誰發明的
馮如(1884~1912年),中國第一個飛機設計、製造師和飛行家。號鼎三,廣東恩平人。 馮如是漢版族廣府人,權生於廣東恩平的一個貧農家庭。他從小喜歡製作風箏和車船等玩具。對神話故事尤其是飛天故事更是滿心嚮往。12歲隨父漂洋過海到美國謀生。
他目睹美國先進工業,認為國家富強必須依靠工藝的發達,改變中國貧窮落後面貌非學習機械、發展工藝不可。他在研製出一些機械的基礎上投入了飛機製造,第二次製造飛機並試飛獲得成功,獲得美國國際航空學會頒發的甲等飛行員證書,大長中國人的志氣。
1910年,馮如在美國又設計和製造了一種性能更好的飛機。這架飛機機翼長29.5英尺,翼寬4.5英尺,內燃機30馬力,螺旋槳每分鍾轉動1200轉。
當年10月,舊金山舉辦國際飛行比賽,馮如駕駛著他新設計的飛機參賽,以700多英尺的飛行高度和65英里的時速分別打破了1909年在法國舉辦的第一屆國際飛行比賽的世界紀錄,榮獲優等獎,再一次使中國人的航空技術超過了西方。馮如已經成為舉世公認的飛機設計師、製造家和飛行家。
㈡ 飛機發明於哪一年,誰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台飛機是萊特兄弟發明的,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機身比空氣重、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1904~1905年,萊特兄弟又相繼製造了「飛行者2號」和「飛行者3號」。
1904年5月26日,「飛行者2號」進行了第一次試飛。1905年10月5日,「飛行者3」號進行了一次時間最長的試飛,飛了38.6千米,留空時間最長達38分鍾——這說明萊特兄弟的飛機已經較好地解決了平衡和操縱問題。1906年,萊特兄弟在美國的飛機專利申請得到承認。
(2)飛機哪個發明擴展閱讀
1908年,萊特兄弟在巴黎、倫敦和華盛頓贏得了很多榮譽,美國總統塔夫脫稱贊「這對傑出的美國兄弟全身心地投入了飛機製造事業」。至此,萊特兄弟聲名大振。
1909年3月,美國陸軍部正式向萊特兄弟訂貨。萊特兄弟在飛機上增加了專為瞭望員和機槍手准備的特別座位,為飛機應用於軍事奠定了基礎。1909年7月30日,萊特兄弟向陸軍部交付了第一架軍用飛機。他們還幫助訓練了第一批軍事飛行員。這架飛機現陳列在華盛頓的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
接著,許多國家的政府也開始飛機的研製。萊特兄弟於是組建了萊特飛機公司(即萊特公司),並簽訂了在法國建立飛機公司的合同。但是作為生意人,他們很快發現自己在市場開發上缺乏經驗。飛機設計方面的競爭對手很快「參考」了他們的技術,對手們製造的飛機在性能上很快走在了他們的前面。
㈢ 飛機是那個國家最先發明的
美國人發明
萊特兄弟的飛機於1903年12月17日試飛成功後,並沒有引起美國官方的重視和社專會的強烈反屬響,甚至還發生了一場不愉快的「糾紛」。
美國權威性的科學學會--華盛頓史密森學會,不承認萊特兄弟的發明權。他們認為,S·P·蘭利博士幾年前就發表了關於動力飛機的論文,後又進行過蒸汽機模型飛機的試飛,並獲得成功。
蘭利博士(1834-1906)是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航空科學家,從中年開始致力於重於空氣的飛行器的研製,對飛機的發展確實做出了重要貢獻。
1898年,在美國政府的資助下,他在模型飛機試飛成功的基礎上,設計了一架用汽油內燃機作動力裝置的飛機。1901年完成1/4縮比模型的試飛,隨後又製成一架全尺寸單翼飛機,有兩個螺旋槳,號稱「航空站」。
美國國會於1909年授予萊特兄弟榮譽獎,他們的飛機發明權獲得普遍公認。與此同時,蘭利博士等在飛機研製方面的貢獻也得到應有的肯定。他生前雖未實現飛機動力飛行的願望,但也只是一步之遙。他的許多發現給後來的飛機研製者以有益的啟示,其主要著作為《空氣動力學實驗》。
㈣ 飛機是根據什麼發明的
發明飛機的時候其實是借鑒於動物,比如說蜻蜓還有鳥,他們身體的流線型都可以減少阻力,所以飛機的形狀也就像一隻大鳥
㈤ 飛機什麼時候發明
飛機公認由美國人萊特兄弟在1903年12月17日進行的飛行作為「第一次重於空氣的航空器進行的受控的持續動力飛行」被國際航空聯合會(FAI)所認可。
飛機(aeroplane,airplane)是指具有一具或多具發動機的動力裝置產生前進的推力或拉力,由機身的固定機翼產生升力,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重於空氣的航空器。飛機是最常見的一種固定翼航空器。按照其使用的發動機類型又可被分為噴氣飛機和螺旋槳飛。飛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萊特兄弟首創了讓飛機能受控飛行的飛行控制系統,從而為飛機的實用化奠定了基礎,此項技術至今仍被應用在所有的飛機上。萊特兄弟的偉大發明改變了人類的交通、經濟、生產和日常生活,同時也改變了軍事史。
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哥哥是威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12日),弟弟是奧維爾·萊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他們是美國的發明家、飛機的製造者。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機身比空氣重、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
萊特兄弟是美國俄亥俄州人,1884年他們全家從印第安納州的里士滿搬到了俄亥俄州。
1890年初,他們研究報紙雜志的文章以及德國Otto Lilienthal的飛行器概念圖。
1894年,他們開起了萊特自行車修理店(後成為萊特自行車公司)。從此他們開始從事自己夢想的事業。
1896年5月,他們關注了史密斯索尼安學院的Samuel Langley的蒸汽飛機模型的試飛、芝加哥工程師和致力於飛行研究的權威Octave Chanute在密歇根沙丘和湖邊幾部飛機模型的試飛。
1899年5月,威爾伯給史密斯索尼安學院寫了封信請求得到航空方面的信息和書籍。基於Sir George CAyley, Chanute,Lilienthal, Leonardo da Vinci以及Langley的草圖和靈感,萊特兄弟開始了他們的機械航空試驗。在吸取前人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萊特兄弟開始了飛行器的研製。在無法得到別人資助的情況下,他們用自行車生意賺來的錢進行飛機的研製。兄弟倆的配合是完美無缺的。哥哥威爾伯勤勤懇懇,扎扎實實,擁有工程師的細致和謹慎;弟弟奧維爾則富有藝術家的想像力,敢於不斷創新。兩兄弟認為飛機能不能順利飛行,關鍵就在於如何設計和控制它在飛行過程中各種受力間的平衡。早期由於擔心機翼過大,會使得飛機難於操縱,因此一般機翼面積都不是太大。萊特兄弟決定改變這個技術思路。他們首先仔細研究了前人的試驗數據,再通過大量風箏、滑翔機以及風洞試驗做驗證,設計出了最佳的機翼剖面形狀和角度,以便獲得最大的升力;然後決定把一般大小的機翼增大一倍,達到308平方英尺。最重要的是,他們設計了通過直接控制機翼來操縱飛機飛行姿態的機構,同時,在飛機整體的升力增加後,飛機對於駕駛員自身位置的變化也不那麼敏感了,這就使得飛機盡管機翼面積大大增加,但可操縱性能並沒有比小機翼飛機降低! 兄弟倆認為要建造一架飛行機器,有三個主要的障礙:(1)如何製造升力機翼;(2)如何獲得驅動飛機飛行的動力;(3)在飛機升空之後,如何平衡以及操縱飛機。前兩個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獲得解決。
最初兄弟倆努力製造全尺寸的滑翔機,接連四個夏天,他們前往北卡羅來納州旅行,目的地是個與世隔離的岬角。氣象部門向他們建議,岬角風力大,是有利的練習場。之後不久,他們製作了第一架無人駕駛雙翼滑翔機,把它象風箏一樣放上了天。他們又在飛機的前面安裝了升降舵,也就是一種擺動舵,可以用來操縱橫軸。
1900—1903年,他們製造了3架滑翔機並進行了1000多次滑翔飛行,還自製了200多個不同的機翼進行了上千次風洞實驗,設計出了較大升力的機翼截面形狀。在此期間,他們的滑翔機多次滑翔距離超過1000米。在當時看來,這可是不小的成就。經過不斷鑽研,不斷改進,萊特兄弟不僅迅速掌握了當時的飛行器製造技術,而且在許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從1903年夏季開始,萊特兄弟著手製造這架著名的「飛行者一號」雙翼機。動力飛行首先需要一台發動機,但當時市面上根本沒有飛機的發動機出售,也沒有一家公司願意冒險製造航空發動機。但是兄弟倆並沒有氣餒,他們請了機械師查爾斯.泰勒(Charles.Taylor)來幫他們製造了一台大約12馬力、重77.2千克的活塞式發動機。有了發動機,威爾伯和奧利弗只盼著多風的秋季能早日到來。10月中旬,「飛行者號」組裝完畢,奧維爾對新飛行器非常滿意,「這是我們迄今為止造得最好的一架飛機。『她』非常聽話。」 奧維爾的感情不難理解,「飛行者一號」的每一根「肋條」都是他們親手製作而成。
奇跡發生在1903年12月17日!
這天清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基蒂霍克還在沉睡,天氣寒冷,刮著大風,空曠的沙灘上靜靜地停放著一個帶著巨大雙翼的怪傢伙,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空曠的場地上冷冷清清,到現場觀看的只有5個人。10時35分,一切准備就緒。為了能夠率先登機試飛,兄弟倆決定以擲硬幣的方式確定誰先登機,結果弟弟奧維爾贏了。
奧維爾爬上「飛行者一號」的下機翼,俯卧於操縱桿後面的位置上,手中緊緊握著木製操縱桿,威爾伯則開動發動機並推動它滑行。飛機在發動機的作用下先是劇烈震動,幾秒鍾後便在自身動力的推動下從「斬魔丘」上緩緩滑下,在飛機達到一定速度後,威爾伯松開手,飛機象小鳥一樣離地飛上了天空。雖然「飛行者一號」飛得很不平穩,甚至有點跌跌撞撞,但是它畢竟在空中飛行了12秒共36.5米,才落在沙灘上。接著,他們又輪換著進行了3次飛行。在當天的最後一次飛行中,威爾伯在30千米的風速下,用59秒飛了260米。人們夢寐以求的載人空中持續動力飛行終於成功了!不幸的是,幾分鍾後,一陣突然刮來的狂風把「飛行者」1號掀翻了,飛機嚴重損壞,但它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人類動力航空史就此拉開了帷幕。
㈥ 飛機是誰發明的
飛機是萊特兄弟發明的,萊特兄弟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哥哥是威爾伯·萊特,弟弟是奧維爾·萊特,他們從小就對機械有著天生的愛好,喜歡拆拆弄弄。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機身比空氣重、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萊特兄弟的成功並沒有立即得到美國政府和公眾的重視與承認,人們甚至懷疑這一消息的真實性,大多數報紙都拒絕報道。
飛行原理
飛機的機翼橫截面一般前端圓鈍、後端尖銳,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較平。當等質量空氣同時通過機翼上表面和下表面時,會在機翼上下方形成不同流速。
空氣通過機翼上表面時流速大,壓強較小;通過下表面時流速較小,壓強大,因而此時飛機會有一個向上的合力,即向上的升力,由於升力的存在,使得飛機可以離開地面,在空中飛行。飛機飛行速度越快、機翼面積越大,所產生的升力就越大。
重力的方向與升力相反,它是受到地球引力影響而產生的一個向下的力,重力大小受飛機自身重量以及攜帶油料數量影響。拉力促使飛機在空中向前飛行,發動機功率大小決定拉力大小。
一般情況下,發動機輸出功率越大,所產生的推力就越大,飛機飛行的速度就越快。飛機在空中飛行時會受到空氣中大氣分子阻礙,這個阻礙就形成了和拉力方向相反的阻力,限制飛機的飛行速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萊特兄弟
㈦ 飛機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飛機具有兩個最基本的特徵:其一是它自身的密度比空氣大,並且它是由動力驅動前進;其二是飛機有固定的機翼,機翼提供升力使飛機翱翔於天空。不具備以上特徵者不能稱之為飛機,這兩條缺一不可。譬如:一個飛行器它的密度小於空氣,那它就是氣球或飛艇;如果沒有動力裝置、只能在空中滑翔,則被稱為滑翔機;飛行器的機翼如果不固定,靠機翼旋轉產生升力,就是直升機或旋翼機。因此飛機的精確定義就是:飛機是有動力驅動的有固定機翼的而且重於空氣的航空器。
為了使讀者頭腦中對飛機有更明確的認識,我在這里澄清幾個容易混淆的名詞。在有些報刊上可見到「固定翼航空器」、 「固定翼飛機」等說法,實際上所指的都是飛機。但是這些名詞都不是准確的說法。因為「固定翼航空器」包括飛機和滑翔機,而「固定翼飛機」則是一個重復的稱呼,因為「飛機」就已經包含了固定翼的內容。更常聽到很多人說「直升飛機」,這也很不妥當,因為直升機是使用旋翼提供升力的,它和飛機屬於完全不同的航空器類型
㈧ 飛機是根據什麼發明的
飛機是根據鳥類的飛行發明的。
飛機發明者萊特兄弟不僅努力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十分注意直接向活生生的飛行物——鳥類學習。萊特兄弟常常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一連幾個小時仔細觀察鷹在空中的飛行,研究和思索它們起飛、升降和盤旋的機理。當年萊特兄弟提出的許多新穎想法,都在以後的航空工業中得到了應用。
1900年10月的一個傍晚,威爾伯·萊特趴在易碎的滑翔機骨架上,迎著海風飄了起來,他成功了。雖然這只是幾秒鍾的飛行,只有1米多高,但萊特兄弟的成就超過了試圖靠移動身體重量操縱飛行的李林達爾。
第二年,兄弟倆在上次製作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又製成了一架滑翔機。這年秋天,他們又來到基蒂霍克海邊,一試驗,飛行高度一下子達到180米之高。
奇跡發生在1903年12月17日,威爾伯在30千米的風速下,用59秒飛了260米。人們夢寐以求的載人空中持續動力飛行終於成功了!不幸的是,幾分鍾後,一陣突然刮來的狂風把「飛行者」1號掀翻了,飛機嚴重損壞,但它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人類動力航空史就此拉開了帷幕。
(8)飛機哪個發明擴展閱讀:
飛機飛行原理:
飛機的機翼橫截面一般前端圓鈍、後端尖銳,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較平。當等質量空氣同時通過機翼上表面和下表面時,會在機翼上下方形成不同流速。空氣通過機翼上表面時流速大,壓強較小。
通過下表面時流速較小,壓強大,因而此時飛機會有一個向上的合力,即向上的升力,由於升力的存在,使得飛機可以離開地面,在空中飛行。飛機飛行速度越快、機翼面積越大,所產生的升力就越大。
重力的方向與升力相反,它是受到地球引力影響而產生的一個向下的力,重力大小受飛機自身重量以及攜帶油料數量影響。拉力促使飛機在空中向前飛行,發動機功率大小決定拉力大小。
發動機輸出功率越大,所產生的推力就越大,飛機飛行的速度就越快。飛機在空中飛行時會受到空氣中大氣分子阻礙,這個阻礙就形成了和拉力方向相反的阻力,限制飛機的飛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