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胎兒在肚子里能保護媽媽。原來長期吃葯的停葯都沒事,是嗎
著名婦產科醫生池川明在2002-2003年,曾以嬰幼兒為對象,對36家幼兒園共1620個平均年齡為4歲的孩子進行研究。
結果發現: 33%的孩子有「胎內記憶」,21%的孩子能記起出生時的情景。這些孩子大多集中在2-3歲。
無獨有偶,日本的另一位學者,福島大學的副教授飯田史產,曾經出版了一本書《生存意義的創造》,書中同樣介紹了有 53%的小孩有胎內記憶,41%的小孩則擁有出生記憶。
這些統計數字之外的孩子,並不是說他們沒有這方面的記憶,而是他們的父母沒有問過孩子這方面的問題。
② 六歲前孩子是不是記得沒出生前的事
日本一個醫學博士,叫池川明,他最近得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結論:孩子們記得出生前的事情!
說他對1620名4歲左右的幼兒進行了調查和研究。
發現其中 33% 的幼兒有胎內記憶,另外還有 21% 還記得自己出生時的事兒。
為此他還出了一本書,介紹了那些還記得出生前記憶的孩子們。
1
孩子們的記憶有趣而治癒
仙女帶著在天上排隊找媽媽
有個孩子說:
當時很多仙女和他一起飛到了媽媽的肚子里,然後有五個仙女回去了。
留下的仙女則幫他把身體做成人類的樣子,等到鼻子、眼睛、嘴巴都做好了,就可以出生了;
我知道我的名字是爺爺取的
有一個孩子在五六歲大的時候,指著爺爺的遺照說:
我見過他,我的名字是他取的。
這讓孩子的父母都很震驚,因為名字確實爺爺取的。
但孩子還沒出生,爺爺就過世了,也沒人和他提過這件事,難道真是孩子自己看見的么?
謝謝媽媽安全生下我
有個孩子,他記得在媽媽子宮里的危險經歷。
他說是上天要他進到媽媽肚子里,不過媽媽肚子里有個東西長來越大,擠得他差點就無法生存了。
小勇說的這個東西,其實是媽媽懷孕期間得的子宮瘤。
其他
有個兩歲的女孩表示,她在媽媽肚子里是抱著膝蓋蹲著,就像是坐在浴盆裡面。
還有個孩子說他是為了和媽媽說我愛你,才決定出生的。
有個台灣小孩表示,他在出生的時曾經想要選擇小姑媽作為媽媽
不過因為小姑媽沒有結婚、胎門關著,最後不能等了,只能出生了。l
2
原來是孩子選擇了我們
通常我們認為孩子較持久的記憶是從3歲開始的。
我們也經常聽老一輩的人對親子分居的父母說:
「3歲之前小孩子都沒有什麼記憶,可以寄養在孩子姥姥家裡。
但是3歲之後不論工作再忙也要把孩子接回身邊,因為這時孩子已經開始有長時記憶了。」
然而國外興起的「出生前心理學」,挑戰了以上說法。
人類在胎兒時期已經具備思維、感覺和記憶的能力了,特別是在7個月大以後。
胎兒意識的萌芽時期是懷孕後7-8個月,這時胎兒的腦神經已十分發達!
這些來自於子宮生活時期的記憶或是自我意識的出現。
也直接決定了胎兒在媽媽的子宮里自我認知的發展,自我認知越高的寶貝自我價值感也越強烈。
總之在孕期,越是給予胎兒更多愛與關注,孩子在出生後展示出的自信度越高,性格也越好;
反之,得不到愛與關注的寶寶出生後則表現的更抑鬱和情緒不穩定。
如果有一天,孩子跟你說:媽媽,我喜歡你,所以選擇你把我生下來,請不要詫異。
如果你的孩子正好在2-3歲之間,那麼你還有機會探索寶貝的胎兒期記憶。
可以在睡覺前以及洗澡後,營造一個舒服和安全自在的環境,然後你撫摸或擁抱孩子。
問問他,是否記得在媽媽肚子里的事情,沒准會有意外的收獲哦!
在寶貝跟你分享時,請千萬不要表現出懷疑或是反復追問。
一旦孩子認為不被信任,將永遠對你關閉這個神秘的記憶畫面,堅決不再與你分享了。
趕緊回家問問你們孩子,有沒有出生前的記憶吧,記得回復留言跟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哦~
以上答案來自奇爸奇媽(qmqb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