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如何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
幼兒園中的游戲有教師組織的游戲活動,如區域活動、集體游戲活動,有幼兒自發的游戲,如幼兒在自由活動時自己組織、創造出的游戲,還有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採用的游戲形式,即「寓教於樂」。其中任何一種游戲,都有內在的價值,對幼兒的創造力、想像力、思維、語言等的提高都有幫助。游戲對幼兒的創造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者和研究者的關注和重視,人們越來越發現游戲對幼兒創造力發展的作用。經過一段時期的教育實踐,我也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了這一點。這里主要對教師在游戲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提出了一點體會和想法。
首先,要提供充分的材料、創設豐富的環境,給予幼兒想像的空間,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一是要創設豐富的物質環境,投放幼兒游戲中所需要的材料及其他相關的材料。這些材料要賦予啟發性、層次性,並能構成豐富的游戲情景。如我班開展的「超市」,投放了豐富的游戲材料,有各種瓶瓶罐罐、小碟子……姚詩逸小朋友把「旺仔牛奶」的罐子放到了下面,把一個小碟子放到了上面,用來作秤,一邊稱東西,一邊還說「這個×斤」。可見,幼兒在豐富的游戲環境中就能萌發出各種各樣的創造性行為。二是要創設寬松的精神環境,只有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幼兒才會有愉悅的心態,才會大膽的創造、 [b] 1活動。
其次,要肯定幼兒的大膽創造。
在游戲活動中幼兒經常會展示自己的作品、想法。教師應肯定他們的想法,不能否定或進行反面的評價。這樣才能激發幼兒創造的積極性。另外,幼兒的心理特點也決定了教師應使用正面評價性的語言。如我班的梁凱雯小朋友在玩娃娃家時,遇到了娃娃要過生日但沒有生日蛋糕的情景,她就提議,沒有蛋糕我們就自己做。老師聽到後就肯定了她的想法:「梁凱雯,你的辦法真好!」接著,娃娃家裡的成員就一起做起了「蛋糕」,他們個個都很認真,娃娃家進行了熱鬧的生日慶祝會。
再次,教師應以適當的身份適時的進行指導。
我們知道,教師在游戲中的身份是環境的支持者、維護者,觀察者、記錄者,引導者,教師要根據幼兒在游戲中的情況適時的改變角色,以相應的身份適時的介入幼兒的游戲。如當幼兒在無目的的擺弄操作材料時,教師可以以同伴的身份介入,「×××,老師和你來一起玩好嗎?想想這些拼板能做什麼?」幼兒拿了一塊梯形的拼板說:「可以用來做手槍。」「好,那手槍是誰拿的?」「是警察拿的。」「那你想不想來當警察?」「想。」教師就引導了幼兒利用手裡的玩具當警察,並告訴他要再想出新的點子。
最後,要及時的鼓勵、表揚幼兒,給幼兒成功的體驗。
成功的體驗能激發幼兒再創造的積極性,讓他們在今後的游戲中能繼續主動的創造和想像。我班在游戲結束後,教師會組織 [b] 1幼兒來講述自己在游戲中的收獲,並給一些有創造性行為的幼兒以五角星獎勵,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激勵了其他幼兒。
創造力是當今社會對人才的素質要求,創造力的發展和培養已顯得越來越重要。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方式,相信通過教師的組織和指導,幼兒的創造力能獲得可喜的發展和進步。
❷ 幼兒園游戲有那些
幼兒園游戲
2020-09-0250825人觀看
創造性游戲和有規則游戲此類游戲便於教師了解游戲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據需要選用。這是目前我國廣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認的分類方法。但容易給幼兒園游戲的開展帶來誤區。
幼兒園游戲舉例:1.躲貓貓;2. 丟手帕;3.幼兒垂釣;4.紙箱尋寶;5.小繪畫家;6.玩丟雪球;7.小小偵探;8.火眼金金;9. 魚尾配對;10.鴕鳥游戲。
具體玩法:
1.躲貓貓
准備用具:無
游戲解析:教師任意說出一連串的單詞,第二次說的時候故意遺漏掉一個單詞,請幼兒快速說出丟失的單詞。
注意事項:可遺漏掉1-3個單詞,增加游戲難度。
游戲延伸:可改為教師出示閃卡,之後取走其中一張,請幼兒快速說出躲起來的閃卡。
2. 丟手帕
准備用具:手帕
游戲解析:全班圍成一個圈,一個幼兒拿著手帕,繞圈走,邊走邊說句子,任意將手帕丟在一個人的背後,被丟到的人應該立刻撿起手帕去追丟的人,追到就拍他一下,丟的人要盡力繞一圈跑到被丟的人的位子上坐下,輸的人必須到前面做下一個丟手帕的人。
注意事項:注意跑的方向必須與當初繞圈的方向一致才行,兩個人要同個方向跑。
游戲延伸:可將手帕改為閃卡,走動的時候全體說閃卡上的單詞。
3.幼兒垂釣
准備用具:磁鐵數個,拴上繩子,綁在筷子上, 回形針數個別在閃卡上
游戲解析:請2組幼兒分別展開釣魚比賽,輪流派人上前聽教師指令釣魚「Catch the__.」幼兒根據指令用自製魚竿釣起閃卡,先完成的那一隊就得分,以此類推玩下去,看哪一組得分最高就獲勝。
注意事項:未參與的幼兒需在位置上重復說教師指定的單詞。
4.紙箱尋寶
准備用具:兩個大紙箱,兩組同樣單詞閃卡
游戲解析:將全班分成兩組,將閃卡分別放在兩個紙箱內,但紙箱內分別放一些撕碎的紙,將閃卡藏在碎紙內,兩組輪流派人出來比賽,按照教師的指示找出正確的閃卡的就得分,以此類推玩下去。
注意事項:其他同組的幼兒不能幫忙找,必須保持距離。
5.小繪畫家
准備用具:黑板,粉筆
游戲解析:教師事先畫好一個簡單的圖畫與黑板中央(例如:小熊、西瓜等)之後將幼兒分成兩組,輪流一個一個按照教師的動作說單詞或句子強答,說對快又對的幼兒就可到黑板上畫一筆,哪組先完成教師規定的作品獲勝。
注意事項:需事先規定好分組後輪流答題的順序,其餘幼兒不能幫忙。
游戲延伸:也可改為教師規定一個作品後請2組分別派代表來畫,其餘幼兒在底下幫忙說句子或單詞,先完成作品組獲勝(或者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作品數量最多的獲勝)
6.玩丟雪球
准備用具:廢紙,紙簍
游戲解析:教師事先將廢紙揉成團製作成雪球,准備好紙簍,請幼兒根據教師要求說句子或單詞,答對的可進行丟雪球游戲,將雪球(廢紙團)丟入紙簍的幼兒獎勵。
主要事項:注意紙簍擺放的位置,盡量減低游戲難度,增加游戲樂趣。
7.小小偵探
准備用具:掛圖
游戲解析:出示掛圖請幼兒根據教師說的單詞在掛圖上尋找對應的圖片位置。
注意事項:游戲過程中可要求幼兒問「what do you see in the picture?」教師「I see…」
游戲延伸:可根據幼兒掌握的程度要去幼兒扮演小老師的角色
8.火眼金金
❸ 幼兒園創造性游戲有哪些
1.廢墟尋寶
准備用具:閃卡
游戲解析:將閃卡灑落在地上,請幼兒在眾多卡片中找出教師指定的閃卡。最快找出的獲勝。或者找到最多的獲勝。
注意事項:可配合句型「Where is the -----?」
2.躲貓貓
准備用具:無
游戲解析:教師任意說出一連串的單詞,第二次說的時候故意遺漏掉一個單詞,請幼兒快速說出丟失的單詞。
注意事項:可遺漏掉1-3個單詞,增加游戲難度。
游戲延伸:可改為教師出示閃卡,之後取走其中一張,請幼兒快速說出躲起來的閃卡。
3. 丟手帕
准備用具:手帕
游戲解析:全班圍成一個圈,一個幼兒拿著手帕,繞圈走,邊走邊說句子,任意將手帕丟在一個人的背後,被丟到的人應該立刻撿起手帕去追丟的人,追到就拍他一下,丟的人要盡力繞一圈跑到被丟的人的位子上坐下,輸的人必須到前面做下一個丟手帕的人。
注意事項:注意跑的方向必須與當初繞圈的方向一致才行,兩個人要同個方向跑。
游戲延伸:可將手帕改為閃卡,走動的時候全體說閃卡上的單詞。
4.釣魚游戲
准備用具:磁鐵數個,拴上繩子,綁在筷子上, 回形針數個別在閃卡上
游戲解析:請2組幼兒分別展開釣魚比賽,輪流派人上前聽教師指令釣魚「Catch the__.」幼兒根據指令用自製魚竿釣起閃卡,先完成的那一隊就得分,以此類推玩下去,看哪一組得分最高就獲勝。
注意事項:未參與的幼兒需在位置上重復說教師指定的單詞。
5.紙箱尋寶
准備用具:兩個大紙箱,兩組同樣單詞閃卡
游戲解析:將全班分成兩組,將閃卡分別放在兩個紙箱內,但紙箱內分別放一些撕碎的紙,將閃卡藏在碎紙內,兩組輪流派人出來比賽,按照教師的指示找出正確的閃卡的就得分,以此類推玩下去。
注意事項:其他同組的幼兒不能幫忙找,必須保持距離。
❹ 如何指導幼兒創造性游戲
創新能力是由人的創造性思維品質與創造性個性品質綜合而形成的一種能力。創新性思維品質主要包括思維的流暢性、變意性;創造個性品質主要包括好奇心、想像力、挑戰性和冒險性,為此創新能力的培養必須從娃娃抓起。孩子們2歲半到3歲半進入幼兒園,要在幼兒園生活、學習3到4年的時間,這正是幼兒腦細胞增值快、大腦皮層發育旺盛,創新思維發展迅速的時期。心理學研究證明:」3歲半到5歲的孩子十分富於幻想,創造萌芽時有顯現,表現出不受習慣約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期間孩子們興趣十分廣泛,好奇心很強,思維定勢少,求知慾望強烈。細心的教師和家長會發現這一年齡的幼兒常會喋喋不休地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是為什麼?那是為什麼?常使教師們應答不暇。
每個孩子都有創新的潛質,他們對未知世界充滿嚮往對任何事物都想探個究竟,所以這時各種各樣的玩具自然成了孩子們的親密夥伴,更是孩子們開展各種游戲的基礎,而結構游戲則是利用許許多多的成品或半成品玩具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大膽想像的空間,有利於孩子創新能力的培養,下面我就談談在結構游戲中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點滴體會。
一、提供豐富的成品、半成品玩具,給幼兒創造能夠創新的氛圍與機會
幼兒園的學習形式主要是活動,尤其是游戲活動。游戲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發展需要,設置一定的教育環境,讓幼兒在特定的環境中通過與材料、同伴、教師相互作用的活動得到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必須提供有利於發展幼兒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各種結構游戲玩具,如:積木、積塑片、膠粒、插塑、橡皮泥、飲料瓶、毛絨玩具、各種紙箱、廢紙盒、剪刀、玉米皮等,這些材料最大特點是孩子們不受任何約束,根據自己的想像進行構建活動,如:用積木、紙箱可搭建各式各樣的房子或構建自己心目中喜歡的汽車、飛機、輪船等,用橡皮泥可創造出形態各異的動物、人物等,用飲料瓶、紙盒、剪刀等各種廢舊物品可粘貼各種花籃、紙娃娃、拉力車等,通過這些構建活動,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二、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和創造,發展創新能力
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幼兒多實踐,大膽想像和創造。同時教給他們創造的方法,在構思上則是更多地鼓勵那些獨特的想像和創造,從而發展孩子的創新能力。
引導幼兒圍繞中心主題內容進行構建
在結構游戲中幼兒構建的內容是否生動、形象,是否豐富,往往反映了幼兒的思維水平和創新能力,在以「美麗的城市」為主題的游戲中,先引導幼兒說說「美麗的城市」應構建哪些物體,幼兒的思維立刻活躍起來,說:「有寬敞的大街、高樓大廈、超市、動物園、、學校、橋、公園」等,然後孩子們像玩角色游戲一樣進入自己喜歡的區域,進行構建。他們幾個人圍在一起,動腦筋,發揮想像,設計出自己心目中的「高樓大廈」、「動物園」、「超市「等。教師是城市的總設計師,將孩子們的作品放入合理的區域,通過孩子們自己的辛苦勞動和創造,一座富有想像力的城市誕生了。像這樣的構建活動,孩子們的建構作品有豐富完整的特點,孩子的創造性能力得到了很大發展。
引導幼兒根據材料的結構功能、造型特點建構物體形象
結構游戲的材料種類繁多,結構功能也不盡相同,通過孩子們自己想像、創造,用同一種結構材料可建構出同一物體形象。在這樣的結構游戲中,教師的指導重點是打破幼兒思維定勢,引導幼兒從可以選擇一種結構材料到選擇多種結構材料,從構建單一的物體形象到構建豐富的物體形象,如:在構建大橋時,我們可讓幼兒欣賞圖片或影像資料,啟發幼兒大腦想像,巧妙構思,在此基礎上構建出懸索橋、雙層橋、高架橋、立交橋、浮橋、跨海大橋、隧道等各式各樣的大橋,這時幼兒的創造能力、創新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三、表揚鼓勵、點燃創新精神的火把
多思好問是創新力的萌芽。在實踐中幼兒的思維方式是從提問開始,在解答問題中得到鍛煉和發展。由於孩子意志薄弱,還不能正確對待各種困難和挫折,教師要鼓勵他們動腦思考、動口提問、動手操作,因此,當孩子在結構游戲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教師要多鼓勵、多表揚,增加孩子克服困難的信心。
此外,教師對幼兒正在進行的構建活動不斷提問,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對幼兒的思維會產生積極的效應,有利於幼兒的創造發展。
幼兒在創造過程中。只要有點滴創新,老師要充分肯定和贊揚,使孩子體驗到創造的樂趣,從而激發孩子更強烈的創造意願。如:在指導孩子用各種廢舊紙盒拼裝汽車的活動中,我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自由發揮,啟發他們用紙盒做車身,用橡皮泥和飲料瓶做車輪,剛開始孩子們熱情很高,但由於材料較硬,需要用剪刀剪、拆、拼、粘等技法,有一定難度,因此孩子們失去了信心,這是我及時對孩子進行鼓勵和表揚,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經過不懈努力,孩子們終於完成了「小轎車」、「大客車」、「貨車」「吊車」等各種造型,看著自己親手構建的玩具,孩子們高興極了,這樣的構建活動,不僅可發展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還可培養孩子勇於探索,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
❺ 如何通過一些小游戲能判斷一個人是否積極主動
一、以有趣的故事情節激發幼兒的興趣。表演游戲依據故事、童話的情節對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主動性往往起著很大的影響。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注意以有趣的故事情節為切入點,激發以後而參與游戲的興趣。1.擇情節簡單、生動有趣,並有起伏和重復情節的表演作品,能有效激發幼兒積極主動參與游戲。如伴隨者《小兔乖乖》歌曲的敲門情節和夾斷大灰狼尾巴、小兔智斗大灰狼等情節,賦予了這一表演游戲極強的生命力。幼兒爭當大灰狼,小兔子或兔媽媽,積極參與活動。又如《拔蘿卜》,各個角色相繼出場,一個拉住一個拔起大蘿卜摔倒在地上,再把大蘿卜送回家的情節,逗的幼兒開懷大笑,極大的表現出參與游戲的熱情。2.增加有趣的故事情節以激發幼兒表演的興趣。如故事「下雨的時候」,可以增加小貓、小雞抱頭大喊「下雨啦下大雨啦」,被雨淋的大噴嚏,急著躲雨摔到在地,小兔連忙跑過去扶起的情節;故事《大家愛清潔》,可以增加情節:小兔子太臟了,小花狗、小花貓、小鴨子都不和他玩,並喊「小怪物來了,小怪物來了」;兔媽媽認不出是自己的孩子,叫她走開;小白兔照鏡子,也被鏡子中的怪物嚇得摔倒在地,不敢照鏡子。3.讓幼兒自主選擇游戲主題。游戲創造性是否發揮,首先在於幼兒是否有自主權。游戲一開始,可讓幼兒自己找喜歡的小夥伴,然後協商、討論,確定自己喜歡的游戲主題。幼兒根據學過的文學作品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大膽確定並創造出新的游戲主題。如:幼兒特別喜歡玩「獅子、狼和狐狸」的游戲,我就放手讓孩子們自由組成角色小組,自由創造情節做這個游戲。這樣,既給了幼兒游戲的自主權,調動了幼兒游戲的興趣,又為他們在游戲活動中創造性的表演打下了基礎。二、形象的道具,誘導幼兒參與游戲。逼真形象的道具能直接吸引幼兒參與游戲活動,同時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或製作游戲材料,使幼兒更容易進入表演的情境。1.為小班幼兒或表演游戲前期提供形象逼真的道具。在「拔蘿卜」游戲中,給幼兒准備鑲著亮邊的紅衣服、紅褲子,讓幼兒戴上綠色的大帽子(蘿卜葉子)扮演蘿卜,在「小兔乖乖」游戲中提供漂亮的小兔房子、大樹,大灰狼毛茸茸的尾巴等,都能極大的激發幼兒參與表演的願望,提高他們參與游戲的積極,主動性2.情境創設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定的游戲環境。如「小熊請客」表演游戲前,我就讓孩子們自主籌劃布置主題所需要的場景,鼓勵幼兒自主選擇不同的材料。有的用紅色塑料圍成一個家,用白色的大積木當桌子;有的用木椅子圍成一個家,用活動櫃當桌子;有的用柵欄圍成一個家,用紙箱當桌子……再加上花布、紗巾、餐巾等裝飾。每個家都顯得那麼溫馨、簡潔而美麗,極大的激發了幼兒表演的興趣3.鼓勵幼兒參與道具的設計與准備。中大班表演游戲材料的在准備中,半成品,自製的材料應多一些,幼兒才有想像和創造的餘地。平時讓孩子們多收集各種廢舊材料——飲料罐、紙盒、泡沫板、快餐盒、果凍盒、舊掛歷等,讓幼兒認識到這些東西的價值後,讓他們根據故事內容的需要,動手設計製作各種各樣的道具:幾個紙盒挖洞組合成大灰狼的頭飾;裝飾圓塑料筐做成貓或雞、鴨的頭飾;大果凍盒著色做成機器人頭盔;易拉罐製成木偶台上的小椅子、小桌子。進行「小蝌蚪找媽媽」表演游戲前,我組織幼兒討論:除了頭飾之外,還要准備哪些道具?小朋友說要「大荷葉」、「草地」等等。之後小朋友們紛紛出主意:可以用報紙、雨傘、綠色坐墊、或吹塑紙剪等做荷葉;用皺紋紙剪一個大圓圈當池塘,或者用綠色膠粒、插塑拼出小草,圍成「草地「。這一過程既激發了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又提高了幼兒動手操作能力。三、鼓勵幼兒創造性的分配角色。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角色分配問題分歧較大,時常出現任務過多或過少的問題;扮演角色也存在較大的個別差異,女孩偏愛溫柔型的角色,男孩愛扮演力量型的角色。因此我主要採用幼兒自由組合、共同商定的方式解決角色分配問題。教師以合作者促進者的身份加入游戲,在幼兒遇到困難時,以一種建議、啟發的口氣給予幫助,啟發他們多方為考慮問題,找到合理的分配方法。如「白雪公主」表演游戲,孩子們想出了扮演獵人的和扮演王子的是同一個人的方法,用一個人擔任多個角色的法來解決人手過少,人物出場機會少的問題。四、深入理解文學作品,結合作品研究如何扮演角色。聲音也是有表情的,各種各樣的聲音傳遞著不同的信息,聲音表情實質上就是語氣、語調、語速的變化所表達的人物不同的情緒、情感及音色的區別代表的人物不同的形象特徵。幼兒學習聲音的表演技巧,首先要讓孩子們理解聲音有不同的表情,不同的聲音表情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如說同一句話:「下雨了」用較高的音高、較快的語速及向上的語調說出來,能表達一種快樂、欣喜的情緒;用較低的音高、較慢的語速及向下的語調說出來,表達的是一種沮喪、失望的情緒。我通過此類具體、形象的例子,逐步引導幼兒對聲音表情及正確運用聲音表情的重要性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其次,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學習,訓練聲音表情表演技巧。在幼兒理解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簡單的訓練、指導,給孩子設置一些情景,讓他們用合適的語氣、語調、語速表述一句話。比如:大灰狼看見了小白兔,大灰狼說:「我要吃掉你!」小白兔說:「救命啊!救命啊!」等等。接著讓孩子分辨,學習運用不同的音色請他們自己比較分析情景中的人物形象應該用什麼樣的音色來表現。比如:大灰狼和小白兔,大灰狼應該用粗重的聲音還是尖細的聲音?小白兔該用什麼聲音表現,引導幼兒自己分析、判斷,培養他們使用不同音色表現人物形象的能力,增強語言的表現力。語言上,教師著重啟發幼兒尋找角色的個性特點,然後創造性的表演。同一個角色可以有不同的表現方法,比如扮演一隻大灰狼時,可以昂著頭、提高嗓音表演傲慢的大灰狼;可以張牙舞爪、沙啞著喉嚨、邁者沉重的步子表現大灰狼兇狠的姿態;還可以三步一回頭,表現大灰狼嘴饞的點。同一角色在不同的故事情節中又可以用不同的聲調、動作、表情反映出來。另外,盡量談話性別角色,給幼兒留出的創造空間,讓幼兒知道女孩子不僅適合扮演溫柔的小兔,小貓,有時候還可以扮演大象、大老虎。故事表演離不開文學作品,要想表演好故事,必須引導幼兒深入的理解文學作品的情節、角色的形象特徵、角色的內心活動、情緒變化等。比如表演故事《咕咚》,引導幼兒用尖、細、快的聲音和心慌的語調表現小白兔。我就問小朋友:為什麼要用這樣的聲音來表現小白兔?用粗、慢的聲音行不行?小白兔心裡在想什麼?等問題。要求幼兒用不同的聲音去表現狐狸和猴子,則引導他們思考:狐狸的性格怎麼樣?誰更焦急?通過分析、比較,幼兒表演時用較慢、帶波折的聲音表現狐狸,用較直、較快的聲音表現猴子。要求幼兒表現大獅子,則提問:大獅子是什麼樣子的?它在故事裡是一隻什麼樣的大獅子?應該用什麼樣的聲音去表現它?引導幼兒用較粗、較慢、有力的聲音表現出大獅子威武的形象。四、以靈活的組織鼓勵幼兒創新,讓幼兒大膽創編故事情節。幼兒在表演游戲中不是簡單、機械的再現作品,而是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頭腦的加工,進行再想像,和創造想像。以前,我們一般是選擇一個易於表演、動作與對話較多的文學作品,讓幼兒熟悉後再開展游戲,要求幼兒按照原文中的語句進行對話。後來,我發現幼兒不再滿足照搬內容,他們熱衷於自導自演。在表演游戲中,發展新的游戲情節,如同「興奮劑」,會讓幼兒越玩越帶勁。於是,在日常生活中��望采
❻ 廢舊紙箱在幼兒園可以做成什麼游戲
廢舊紙箱我小時候玩過,我以前把它連成通道,把它做成小房子,然後在裡面睡覺,非常有意思,如果要做的話就讓孩子自己做,然後你可以協助他們,這樣有利於開發他們的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