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精神分裂症能徹底治癒嗎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重性心理疾病,所以不建議網上自查自診,最好由家人陪同,一起去專科醫院面診。
精神分裂症分為功能性精神病和器質性精神病兩種。前者指的是患者腦部還沒有明顯形狀學的改變,後者則會有較為明顯的生理生化改變。
如果要說是輕症的話,那麼就以功能性精神病居多。目前此類精神疾病主要以葯物治療。
在葯物治療情況穩定之後,可以配合心理咨詢,雙管齊下,鞏固效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前期大多能保持智力,只是沒有自製力。就是不認為自己精神狀態出了問題。
但沒有自知力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狀之一,所以家屬要引起重視。一般情況下,如果出現症狀超過一個月,安全起見,還是要帶去醫院做個檢查。
對於精神分裂症的治癒效果,會受較多因素影響:
1.對於中年以後起病,且起病急,無既往精神病史、病前人際關系、個性都較為穩定的患者來說,預後效果較好。
2.對於隱漸起病,發病期長、有精神病史、人際關系不良、生活境遇差的患者來說,預後效果較差。
如果患者的陽性症狀明顯,而家人缺乏相應的看護條件,也可以詢問醫生是否可以辦理入院。但住院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患者出現生活功能衰退的情況。
B. 為什麽患精神分裂症的人,普遍都是高智商的人呢
科學家相信,有創造力的天才更會有瘋狂的傾向。
科學家發現,有創造力、高智商的人,比較容易罹患精神分裂症或躁鬱症。國際間有20至30項研究證明智商與精神病確有關聯性。科學家在瑞典針對16歲男孩的研究發現,智力高的人比較容易患心理疾病。
科學家相信,有創造力的天才比較會有瘋狂的傾向,有創造力及聰明的人較常罹患精神分裂症與躁鬱症。畫家梵高以及作家傑克·凱魯亞克都被認作是天才,但他們都展現出自我傷害的行為。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美麗心靈》里,諾貝爾數學獎得主約翰·納什一生都在與精神分裂症對抗。
(2)精神分裂症的創造能力擴展閱讀:
低智商者也易患精神分裂症。
發表在《美國精神病學雜志》的一篇文章得到了另一方觀點的支持。研究人員基於大樣本量的調查,分析了IQ與精神分裂症風險之間的關系。
研究選擇的是瑞典1951年至1975年間出生的1204,9873名男性,在18~20歲時對參與者的IQ進行評估。
結果發現IQ與精神分裂症的風險存在單調關系;IQ每減少1分,精神分裂症的風險平均增加3.8%;與高IQ相比,這種相關性在低IQ范圍內表現更強。
親屬對照分析發現,IQ與精神分裂症的聯系在一般人群,堂/表兄弟姐妹,半同胞和同胞兄弟姐妹間相似。精神分裂症遺傳傾向與IQ間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可預測精神分裂症風險。精神分裂症遺傳易感性對患病的影響,低智商個體比高智商個體更易受影響。
C. 精神分裂症的行為能力是需要什麼等級的醫院來簽定
精神分裂症只是一個疾病診斷,能否立醫囑要看她在立醫囑的當時有沒有行為能力,這需要做精神行為能力鑒定,三級醫院應該有可以做鑒定的醫生
D. 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現都有什麼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以精神活動與現實環境相脫離,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互不協調、相互分裂的特徵性症狀為突出表現,並且伴有幻覺、妄想、緊張綜合征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分裂」特徵的其他症狀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種,城市患病率明顯高於農村。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未明,但一般認為遺傳是精神分裂症病因中的主要因素。近期也有學者提出母親在懷孕初期感染病毒可能使胎兒的大腦神經細胞錯位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
臨床表現:精神分裂症多起病於青壯年,其中15-35歲發病最常見。其臨床表現主要是思維障礙(思維散漫、思維中斷、思維貧乏、妄想等)、幻覺、情感障礙(情感淡漠、情感倒錯)和行為障礙(社交退縮、行為怪異、緊張性興奮、木僵等)。其中妄想、幻覺等明顯明顯精神病性症狀稱為「陽性症狀」;情感淡漠、社交退縮等精神衰退症狀稱為「陰性症狀」。具體可因急性期和慢性期有所不同。
急性期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出現思維障礙、幻覺、妄想等明顯精神病性的「陽性症狀」。
思維障礙具體表現為聯想散漫,即語言結構鬆弛,以至段落與段落之間顯得散漫無序、句子與句子之間互不相關、詞與詞或字與字之間不能組成完整的句子;思維阻隔,即突然無故中止正在談的話題,片刻後再接續原話題或另換話題,且缺乏自知;推理奇特,即邏輯混亂,使人不知所雲。
幻覺具體表現為反復多次的報道性、評價性幻聽,即聽到有人對患者的行為作實況轉播式的報道、聽到有兩人一褒一貶地對患者品頭論足。此外尚有幻視、幻觸、幻嗅等,但較少見。
妄想具體表現為突然發生的原發性妄想。最常見的有被害妄想,即患者堅信自己被人以某種方法侮辱或傷害;嫉妒妄想,即患者堅信自己的配偶不忠貞;影響(控制)妄想,即患者感到自己的思想、行動和感情都受到外力影響,甚至一舉一動都被他人控制。
急性期也可出現情感淡漠、情感不協調等「陰性症狀」。情感淡漠即對與其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物無動於衷,對歡樂、憤怒、恐懼等情境均無明顯反應;情感不協調,即情感反應與內容不一致,尤其是內在思維與表露出的情感表現不相應,如一邊傾訴自己的不幸遭遇,一邊痴笑,一邊述說自己開心的事情,一邊流淚等。
慢性期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出現缺乏動力、缺乏精力、缺乏興致、缺乏情感、缺乏禮儀和缺乏社交等正常精神功能衰退或缺失的「陰性症狀」。
缺乏動力,具體表現為自發性動作的喪失,終日呆坐、閑逛,生活毫無目標。
缺乏精力,具體表現為懶散乏力,終日卧床睡覺或懶得活動,似乎體質十分虛弱。
缺乏情感,具體表現為臉面呆板、語言單調,對任何刺激都缺乏必要的情感反應,似乎已達到了「哀莫大於心死」的「心死」程度。
缺乏禮儀,具體表現為完全不講究起碼的禮儀,或者旁若無人地對人不理不睬,或者不顧場合地亂叫亂嚷,或者當眾脫褲棄衣。
缺乏社交,具體表現為不參加任何人際交往活動,喜歡獨居斗室、閉門不出,否則就盡量迴避,至多回答一兩句就完事。
精神分裂症無論是急性期還是慢性期,有的患者外表完全可以似常人,只有與其接觸深談,才會發現其精神不正常,這是早期不能發現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也有的患者蓬頭垢面、嘻嘻痴笑,或者奇裝異服、東竄西顛,或者沉默寡語、茫然若失。這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被發現。
精神分裂症除了嚴重的精神病性症狀外,一般沒有定向障礙,意識通常也清醒,智能基本上也屬正常,但自知力明顯缺損,即不承認自己患有精神病,甚至也不承認自己的行為有所異常,因而往往不願意接受治療。
E. 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你好,根據民法通則第十三條的規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所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屬於限制行為能力人而不屬於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只是在未發病時,可進行相應的民事活動。
F. 精神分裂症都有超能力嗎
長期吃素就能好。如果身體不適,可以吃水果或喝糖水對治。如果精神不振,可以喝茶水和咖啡進行對治。吃水果也是吃素。吃素二十天,只要能堅持下來,精神分裂就可以緩解和自我控制。如果從此斷絕肉食,就會走向光明健康的人生。吃素能堅持下來,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也會大大加強。當然同時也得吃葯,只是精神狀態會大大改善。
G. 二級精神分裂症的民事能力
精神分裂症患者屬於限制行為能力人,而不屬於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只是在未發病時,可進行相應的民事活動。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通則》
第十三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八條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第十九條 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根據他健康恢復的狀況,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宣告他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H. 精神分裂症都有哪些明顯的特點
1、思維渙散。 精神分裂症患者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經常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前言不搭後語,特別體現在年輕患者的身上。正常的說話是沿著一條思維活動軌跡進行,各種想法觀察家間存在著邏輯性的聯結。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說話時經常出現聯想散漫,想法會從一條思維轉向另一條思維,結果是說話內容越來越游離於主題之外。當患者疾病嚴重時,患者所說的話完全不著邊際,上下不能夠銜接。
I. 得精神分裂症能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嗎
有可能 你的智商這么高就是因為得了精神分裂症 理由是:據《自然醫學》雜志報道:加拿大醫學工作者在對「威廉斯氏綜合症」進行研究時發現,許多天才極有可能是基因排列失常造成。多倫多兒童醫院資深研究員謝勒說:人的基因譜好像一本4萬字的圖書,基因排列失常就如同圖書中一個約20字的句子被顛倒印刷了,而得了這種先天病的患者自出生起體內的7號染色體就少了20個基因。這些人雖然有某些方面的障礙及易引起精神方面的疾病,但同時這也可能就是在智力突破迅速提升的直接誘因,並因此而產生了天才的藝術家、數學家和科學家。而另一項研究也同時表明:身體中15號染色體異常的人,較容易患上恐慌、焦慮失調等精神方面的疾病。然而同樣由於這個基因異常的作用,也可能就會成為在智力上「大躍進」的巨大動力從而產生出天才。研究人員還對120名患有精神抑鬱的病人,及一些自殺身亡者進行檢驗發現,自殺者及有自殺傾向的人與這個基因突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