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力總結

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力總結

發布時間:2021-09-10 20:30:38

『壹』 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

『貳』 幼兒教育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一、創造力的重要性 1、從個人本身出發。創造力是衡量一個人聰明與否的重要標准。 聰明的大腦要符合什麼條件 第一,同樣的作業,頭腦聰明的人無需怎樣努力,就能輕松做完;參加各種考試,無需挑燈夜讀,就能輕鬆通過而且成績優良。 第二,處理問題靈活而且有創造性。聰明並不是指體力和技能,而是指能力,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未來的社會需要創造型人才。探求未知世界規律和原理的科學家、塑造不朽光輝形象的文學家、善於經營理財的企業家、發明設計新產品、搞革新的工人以及在各行各業中有所作為的人……這些都是創造型人才。要成為這樣的人,都必須具備創新精神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此可見,從小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是多麼重要。 二、如何在家庭中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創造力的培養有多種途徑,學校的、社會的,當然作為幼兒教育的主要場所——家庭,則是創造力培養的搖籃。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創造力的培養肩負著重要的使命。 (一)第一步,發現孩子的創造火花,保護孩子的創造萌芽。 家長應注意發現孩子的創造力萌芽,保護孩子最原始的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才能使他們的創造性得以持續和發展。就如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所說:「兒童本性中潛藏著強烈的創造慾望,只要我們在教育中,注意誘導,並放手讓兒童實踐探索,就會培養出創造能力,使兒童最終成為出類拔萃的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否則,這種可貴的創新精神萌芽,就會被扼殺在搖籃中,兒童只能在模仿順從中長大,失去創造的機會、條件和信心,而最終很可能成為平庸的、缺乏獨立見解的人,被時代所拋棄。 ●如何發現 1、該了解,幼兒的創造與成人是不同的。每個孩子都是天才的創造者。當你看到你的孩子把新買來的玩具拆開來,都看看西看看,說他要研究一下時,當你的孩子揪著一個問題打破沙鍋問到底時,當你的孩子一邊玩著娃娃家玩具,一邊自言自語時,這些都是孩子創造火花的閃現。我國創造教育先驅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凡是孩子原先不會的,而現在會了,就是一種創造;凡是別人沒有想到的而孩子想到的,就是一種創造;凡是在孩子原先和別人的基礎上做得更好的,就是創造。例:穿衣服時,有一天發現把圖案放下面才不會穿反;搭積木時比圖紙多了一根煙囪。 2、對創造性思維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創造性思維不單指變通性、求異性,還包括流暢性。例:你嘗到過哪些味道,是吃什麼東西時嘗到的。(都是甜的,只是東西不同,流暢性,其他味道,變通性),年齡越小的孩子,流暢性表現越多。 ●如何保護 對傳統的壞孩子進行一次全新的審視。傳統的壞孩子或者是過分頑皮的,或者是倔強的,或者是怪怪的,研究表明「壞孩子」蘊藏著發展創造力的可能性。心理學家指出: 越有反抗精神,越有判斷力 古怪脾氣與乖僻者,往往比較聰明 撒謊的孩子一般創造想像比較豐富 解決問題過程中錯誤多的孩子,往往具有更快的發展可能性 疑問多的孩子比樣樣都理解的孩子更有前途 越是頑皮的孩子越有豐富的創造力 亂塗亂畫的孩子才有豐富的想像力 越是不和群的孩子,越有豐富的發展潛能 (二)第二步,用多種途徑培養、隨機教育,多讓孩子提問。 1、言傳身教,以自己的言行、生活方式影響孩子。 家庭教育最主要的一個手段就是言傳身教。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的言行舉止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你們的思想、生活方式等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們的孩子。試想,一對墨守成規地父母如何去教育孩子要有創造力,如何能去欣賞和保護孩子的創造火花呢?反之,如果你是一位在於孩子玩耍中,想出各種新玩法的父親,或者你是一位善於利用周邊的事物創造美的環境的母親,你是一個在工作生活中具有創新精神的人,那麼至少,你的孩子會在你的身上感受到創造是一件快樂的事,是一件有趣的事,而我們說,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感興趣了,他才會…… 2、利用玩具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購買玩具的標准:選擇功能多,需要孩子操作的,而不選功能單一,以視聽為主的玩具。宜買半成品玩具,不買成品玩具。 ★不是買來的玩具才是玩具,多提供廢舊物品能提高孩子的替代能力。 ★先讓孩子探索、嘗試玩新玩具,而不應先教給孩子玩法,或先看圖紙。 ★允許孩子收藏不值錢的東西。 ★允許孩子按自己的方式排放玩具。家裡與幼兒園不同……不必過分強調整齊。

『叄』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孩子沒有創造力想像力可能是感統失調了,建議帶孩子去做個感統測評吧,如果進行感統訓練的話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肆』 如何培養幼兒創造力

創造力是孩子成長的生長點,善待它就是善待孩子的生命,保護並且發展孩子的創造力,是培養造就創造型人才的步。

創造力的培養有多種途徑,學校的、社會的,當然作為孩子教育的主要場所--家庭,則是創造力培養的搖籃。家長作為孩子的任老師,對孩子創造力的培養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在生活中,只要家長做有心人,創造一定能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一教子智慧:善待孩子荒唐的提問

提問是一種思考和鑽研,是具有探索意識的表現。孩子從會說話起,就開始會提問。由於年幼,所提的問題往往十分荒唐,有的可能無法回答,但不管問得怎樣,孩子都是渴求得到解答的。作為家長,都應該心平氣和地、認真地對待。

例如,有個5歲的孩子問爸爸:「開電風扇有風,能使人涼快,你為什麼不把窗關上?關上窗風跑不出去不就更涼快了嗎?」於是,父親給孩子講明電風扇吹風與氣溫和關窗與否的關系,接著問孩子:「風有什麼作用?」孩子的想法很多:把樹葉刮掉、吹火做飯、放到屋裡使人涼快……盡管孩子的回答看似可笑,但這種教育方式對培養發散性思維、開發創造力卻有好處。

因此,家長一方面要鼓勵孩子要創造性地提問,並給孩子以科學的回答,更重要的在於鼓勵孩子對問題提出更多的答案。

二教子智慧:鼓勵孩子大膽想像

創造離不開想像,孩子靠想像力開啟幻想世界。只有在這種自由幻想世界裡,創造思維才會萌發。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一切進步的東西,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

家長應盡量發覺孩子進行活動的想像功能,促進想像。比如,孩子一會兒把掃帚當馬騎,一會兒把它當沖鋒槍,一會兒又用它來堆雪人,其中有豐富的想像,有「發散思維」,發現了同一事物的不同用處,這就是創造性的表現。對於孩子富有想像力的圖畫,平整機想像拼搭的東西、自編的故事等等,都應該給予肯定和贊賞。

對於孩子所表現出的、所談論的理想和抱負,以及建立於幻想上的自我概念等,不要認為孩子荒唐,異想天開,不切實際,或微不足道,不屑一顧,要給予支持和指導。同時要耐心地幫助他們,使孩子明白過多、過分誇大的表現是不正確的。引導他們從正確的思路上去想像、去創造,理想要與實際相接近,與實際生活相符。

三教子智慧:帶領孩子接觸新鮮事物

創造一個新事物需要憑借想像,但人的想像不是憑空而來的,一定要有豐富的生活實踐。看得多,聽得多,摸得多,接觸的事物多,腦子才能積累豐富的表象,即使閉上眼睛也能歷歷在目。大腦里積累的表象多了,經過改造、調整,就能產生新的表象,這個形象思維的過程就是創造。家長可通過各種活動,豐富孩子的生活,開闊孩子的視野,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觀賞各種樹木花卉,區分它們的異同,了解植物與環境的關系;看看動物的不同形態,分辨他們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採集種子,捕捉昆蟲,製作標本;仰望藍天上變幻多端、漂亮浮動的白雲……認識事物越多,想像的基礎就越寬廣,就越有可能觸發新的靈感,產生新的想法。那種只想把孩子關在家裡,只想讓孩子寫字、畫畫、背詩的方法,只會把孩子培養成書獃子,絕不可能培養成有創新能力的人。

四教子智慧: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

孩子的成長也離不開游戲,很多發明創造就是在游戲中產生的。

公元1609年,荷蘭一家眼鏡店老闆漢斯的兒子拿著幾塊眼鏡片與幾個孩子在一起玩弄著。他們模仿大人,有的把鏡片架在自己的眼睛前,有的把兩塊鏡片放在一前一後看著遠方。突然,一位孩子驚喜地叫了起來:「快來看呀,遠方的教堂尖塔怎麼變得這么近?」孩子的叫聲驚動了站在櫃台里的漢斯老闆……

漢斯仔細觀察後發現,孩子手裡拿的一片是近視鏡片,一片是老花鏡片。孩子在游戲中發現了可以望到遠處的現象,漢斯抓住這一偶然發現,認真研究後,發明了世界上台望遠鏡,為今天人類能夠探索宇宙的奧秘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可以說,沒有孩子們玩,就不會有漢斯望遠鏡的發現。在玩中,能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會玩的孩子不可能是聰明的孩子。家長要積極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積極鼓勵,就是要創造條件,必要時,也可一道參與玩耍。探索性玩耍,就是要鼓勵孩子玩出新的花樣,嘗試各種各樣不同的玩法。父母可以通過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做游戲、玩智力玩具等孩子喜歡的「休閑方式」,來培養孩子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良好習慣和動手能力。同時還要注意選擇教育性比較強的能增長孩子智力的玩具。玩耍能夠給予孩子一個發揮他們創造力、增強他們自信心的途徑,他們能夠通過玩耍學會自己探究嘗試、掌控環境。總之,孩子不能不玩,因為玩不但可以增長智慧,還可以直接培養動手能力。

『伍』 幼兒創造能力如何培養

一、巧設環境,培養幼兒的創新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幼兒年齡小,經驗缺乏,學習中以無意注意為主,他們極易被感興趣的內容所吸引,往往憑興趣去認識事物。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創設一個個引人入勝、能激發幼兒好奇心和興趣的良好環境(利用花壇、走廊、牆角為孩子設立植物角、動物角、科學角、活動角等),引發幼兒探索的興趣,這樣也就為幼兒自主參與探索幼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如在活動角,教師為幼兒准備了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水和小瓶。幼兒任取顏色相互搭配,便可發現,瓶中的顏色一會兒變深,一會兒變淺,一會變綠,一會變紫,十分奇妙,孩子們一下子對顏色的變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在幼兒了解和掌握了配色的方法後,為進一步提高對配色活動的興趣,教師應及時為幼兒准備相應的宣紙和剪好的各式服裝外型。用配置的顏色裝飾服裝後,一個小朋友還興奮地告訴我:「老師,這裙子上的綠色、紫色都是我自己配的。我還能配出別的的許多顏色呢,我最喜歡這個活動角了。」幼兒一旦對所接受的事物感興趣,他們將會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

二、珍惜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創造積極性

亞里士多德說過:「求知是人的本性。」好奇、好問更是幼兒的天性,是他們萌發創新能力的起點。只有對事物好奇,才會去思考和探索,逐步發展為創新或創造的能力。

例如,小朋友經常會問:「老師,霧是哪裡來的?」「老師,你說太陽下山了,太陽真的下山了嗎?」「為什麼夏天會打雷,冬天不會打雷呢?」有時候,奇怪的問題的確把我難住了。但是此時教師決不能厭煩,用三言兩語打發孩子或乾脆批評小孩不該胡說思亂想。這樣一來,就會挫傷他們探索的積極性。

愛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樣重大的發明創造時說:「我沒有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所以教師應特別珍惜幼兒的好奇心,發現幼兒智慧的火花,採用「助燃」方式,鼓勵孩子提問,並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想像,去創造,去尋求答案。

三、鼓勵幼兒標新立異,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不滿足已有的成果,敢於別出心裁,追求新穎奇特,這是創新活動的前提和內部動力。一次,我班王果小朋友把大海畫成紅色,並解釋說是鯊魚的血染紅的。

還有一次我要求他們學習范畫(畫一個小朋友),李平小朋友畫好示範畫後,又在旁邊加上一團黑色。當我問他為什麼要塗上黑顏色時,他回答:「那是小朋友的影子。」

諸如此類想法,看來有些不著邊際,但這些標新立異的想法恰恰展示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因此,教師應給予鼓勵,多給孩子創造、嘗試的條件和機會。

四、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培養幼兒創新能力

俗話說:「心靈則手巧。」對於語言能力發展還不十分完善的幼兒來說,動作是他們思維的最直接的表現形式。通過操作、實踐活動,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發展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不失為一條十分有效的途徑。

例如,我發給幼兒數張彩色紙,想看看他們能用這些彩色紙折出哪些形狀。我的這個活動設計啟發了孩子們,他們折出了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許多幾何圖形和一些不規則的圖形,還充分展開想像,如三角形像雪花,圓形像桌子、餅干……在幾個小朋友帶領下,大家開始玩組合圖形:有的用橢圓形和正方形組成圓頂房;有的用三角形和長方形組成尖頂房;有的折出了不同形狀的魚;有的拼貼組合成春天的景象,等等。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充分體現,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

總之,人的創新能力是在長期的學習和訓練中逐步形成的,創新教育應從幼兒時期開始,每個幼兒都可能是小小「創造發明家」,教師應該充分認識,精心培育這些創造萌芽。

『陸』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讀後感

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心裡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影響是長遠和深刻的。家長與孩子在心靈的溝通,對教育孩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孩子與父母平等交流,不僅是互愛的體現,而且能夠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明辨是非,豐富想像力和創造力,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但其實,我們的孩子到頭來大部分是因為他們本身不能優秀,而且被父母耽誤了。

因此要培養的優秀的孩子,當父母的首先要「無條件的愛」當一個被無條件愛著的時候,他們的自信心就會大增,自己尊重自己,進而尊重別人。

「鼓勵」——每位家長都應牢記,孩子的勇氣和自信是被鼓勵出來的,而鼓勵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表揚」——當孩子的一個行為做對了,我們及時的表揚,才能使孩子的行為固定下來,才能使他下次接著做對。

「確認」——要知道,孩子不會自動的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清是非善惡,樹立正確價值觀。

「理解」——家長要所孩子當成平等的人來對待,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孩子。

「陪伴」——孩子需要家長的陪伴,通過陪伴了解孩子,通過陪伴來消除孩子的恐懼感。

「批評」——「批評」是在針對行為本身才可能起的作用,使用這個工具的前提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關愛、關系穩定,這樣批評才有作用,反之,批評只會起反作用。

「嚴格」——對孩子要嚴格,但不能嚴厲,要寬嚴適度,在孩子犯錯誤時,父母打罵或者體罰,是不能取得很好效果的,父母不能以「法官」的面孔對待孩子。而要多聽孩子的心聲,民主化,平等對待他們做到溫情明理既嚴又親。

我開始深信任何優秀都不足無緣無故的,孩子某方面或者全方位的優秀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有關,更確切地說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有關,讀過這本書,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改變自己比單純地督導孩子更重要,看似不教育的教育更有效,身教永遠大於言教。

『柒』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

互聯網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進步,對傳統教育最大的沖擊就是:知識型的人才逐漸會被機器所替代。對著Siri就可以聊天,拿起手機外賣就送到家,現在就連記者寫稿也有機器人幫忙!而機器最難以替代的是什麼?創造力。

所以說一些家長給孩子做很多的(訓練),搭積木啊,想像力啊,你即使教育得再多,但如果你的孩子因為你的教育不當,對生活沒有熱情、對自己不自信的話,他會害怕改變,生活沒有激情,這些人都是不具備創造力的。這兩塊我之前的講座都講過了,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情感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對生活的熱情。


讓孩子保持生活的熱情有幾點,一是熱愛自然,二是愛人,三是保持通身的一種愛好。然後才能讓一個孩子熱愛生活,保持生活的熱情。所以說孩子的創造力並不是說,小朋友畫一個圓,讓你想這個想那個,他在小的時候都很會想,大了以後,如果他宅在家裡,生活不積極進取,也是缺乏一種競爭力。

『捌』 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1、利用多樣性、啟發式、開放式的提問,發散幼兒的思維 《綱要》指出:「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鑒於此我們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應「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利用巧妙的、多樣性、啟發式、開放式的提問,發散幼兒的思維。 幼兒在日常活動中時時表現出求新、求異、求特的沖動,並以此作為最大的滿足和快樂。這些滿足和快樂又強化了他們的創新需要,從而誘發新的創造動機,開始了新一輪的創造活動。根據這些特點,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我是這樣設置提問的。多用「會說些什麼、可能怎麼做?」、「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麼?」「你身邊和周圍有這樣的人和事嗎?」「如果有,結果是怎樣的呢?」「生活中你若碰到這樣的事,你會怎樣做?」這些具有判斷性、假設性、創造性、啟發性的問題,沒有現成的、統一的規定答案,隱藏著事物的局部與整體之間關系,不局限於文學作品的原文,不受故事語言和情景的限制,為幼兒提供創造性地想像和創造性思維的空間,幼兒可以憑借日常生活積累的表象,大膽想像和創造思維。同時,它又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幼兒搜尋以往的生活經驗,聯系實際對所提的問題予以分析、綜合、比較、判斷和推理。在這樣的活動中促進幼兒連貫敘述事物、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提高了幼兒的積極思維、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注重語言教學組織方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提高幼兒思維水平 長期以來,上課和教師有組織的集體活動是幼兒語言文學教育活動的主渠道,甚至是唯一的渠道。許多教師認為語言文學教育活動是非常正規、嚴謹的教育活動,幼兒只能整整齊齊的坐著、通過教師預先設計好的程序和步驟進行。這樣做,壓制了幼兒的個性,無法使幼兒的語言文學活動成為幼兒主動探究和學習的活動。因此,多種形式的教育組織方式才是幼兒學習的主渠道。 幼兒自發的個別和小組活動更能滿足幼兒的學習需要,教師應支持和引導幼兒這些活動。集體活動也應在此基礎上擴展和生成。例:在教學中鼓勵幼兒改編和續編故事結局。幼兒喜歡為故事主人公創造出生活情景,喜歡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解決故事中的問題。教師把握教育時機,提出討論問題,給幼兒提供了表達的機會和條件,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這些內容建立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符合他們的興趣與需要,如此引導幼兒探索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為故事編出多種結局,這既包含了幼兒對故事情節的大膽想像和合理推測,同時也反映出幼兒對待生活的態度,增強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促進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幫助幼兒用表演的方式進行文學創造活動,教師將故事改編成童話劇,用藝術化的聲音、動作等表現出來。教師可復述旁白,幼兒表演對話,也可以進行即興表演。在這種活動形式中,幼兒的情緒高漲他們喜歡扮演角色,在表演中賦予角色一定的思想感情,能根據自己的認識和理解表現人物的心理特徵。 3、注意激發幼兒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以提供給幼兒更多的發揮創造能力的機會 幼兒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的,幼兒只有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尋找到適當的語言形式表達自己的交往傾向,選擇適當的策略展開與他人交談,根據不同的情景的需要運用適當的方法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才能獲得語言交往中成功的體驗。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為幼兒創設敢說、愛說、會說的語言環境和學習條件,使幼兒成為語言的主動建構者。 首先我們要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使幼兒有樂於表達和交流的內容。要想讓幼兒說話,就要為他們提供說話的內容,創造有話可說的條件,使幼兒有話可說。並在各種環境中實際運用語言,提高語言應用水平。 其次,創設良好的教育氛圍,使幼兒有話敢說。教師要為幼兒創設輕松無壓力的語言環境,創設自主表達和自由表現的機會,以良好的態度平等介入,隨時給予指導。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在日常活動中盡量採取小組活動,幼兒三三兩兩活動、幼兒一對一活動,區角活動、生活活動等多種形式,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在充滿關懷、支持和鼓勵的氛圍中討論、協商、延續共同關注的話題,自由的交流、學習語言的運用。 再有就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應利用大眾傳媒帶來的視聽文化,影響幼兒語言的發展,多利用眾多視聽手段,讓幼兒在一日生活中聽、看、講、做、想充分地積累語言經驗,以提高幼兒創造性語言的運用能力。例如:讓幼兒創編廣告詞:根據某一電視話題進行談話討論。 總之,我們在語言教學的活動中應激發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注重運用靈活多樣的語言教學形式,促使幼兒運用豐富的詞彙、優美的語句,大膽的想像、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促進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學習,發展幼兒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閱讀全文

與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力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