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帝能創造一塊連他自己也舉不起來的石頭嗎
這是上帝悖論問題。
上帝悖論意為「上帝不是萬能的」。幾個世紀前,羅馬教廷出了一本書,書中用當時最流行的數學推論,導出「上帝是萬能的」。一位智者針鋒相對地問:「上帝能創造出一塊他搬不動的石頭嗎?」如果教廷回答說能的,那上帝不能搬動他創造的那塊石頭,所以上帝在力量方面不是萬能的。如果教廷回答說不能,那麼上帝不能創造出一塊他搬不動的石頭,所以上帝在創造力方面不是萬能的。
目前為止,在宗教徒中,最普遍,也最被認同的觀點是:上帝是全能的,所以「不能舉起」是毫無意義的條件。其他的回答中,大致指出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矛盾的,就像「正方形的圓」一樣。
但在無神論者看來:「這是反證法,首先假定了「上帝是全能」,再從中推出「上帝不是全能」與假設矛盾,這是明顯的反證法!另外,無神論者也指出,「正方形的圓」並非悖論。事實上,邊長為0的正方形,和半徑為0的圓就是同一樣東西。「正方形的圓」可以自圓其說。」
當然,也有的宗教性回答,「上帝自可一分為二,一號上帝搬不動的石頭交給力氣大的二號上帝來搬。」其實解答的方向在於對於上帝的認知。根據《聖經》的啟示,《聖經》中描述的上帝是有性格、有目的的、有情感的,具有情感性與目的性導致上帝自身必然存在「喜好」,也就是說有些事情是他不會去做的。比如:《聖經》指出上帝無法撒謊、上帝是公義的、上帝是愛。如果按照這樣的解釋,那麼上帝當然有權利原則永遠不做某些事情。其次,我們對於「悖論」的理解,是在自己的知識范圍內。試想螞蟻能理解莫比烏斯環是立體的嗎?所以要真正的提出一個本質意義上的「上帝悖論」,提問者本身必須先具備上帝層面的屬性與可能,不然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小學生問大學生問題,但如果聽不懂就論斷說大學生學識沒自己豐富一樣。
2. 猶太人的創造力從哪來
有一本書叫《猶太人的禮物》,作者寫了這樣一句話,「由於猶太人的世界觀,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我們世界觀的一部分,因而可以認為它已經像基因代碼一樣滲透到我們的每一個細胞中。」
談到這里,我們想問,這些創造的秘密在哪裡,根源在哪裡?有人試圖這樣給出答案。說猶太人是上帝的選民,因為在聖經裡面,猶太人自稱是上帝從萬民當中特選出來的一個子民。還有人認為,猶太人的創造力源於天賦,種族遺傳,天生就聰明。這兩個觀點,包括猶太人自己也非常反對,因為他們在歷史上吃盡了種族主義的苦頭。我覺得還是從歷史辯證的觀點,看一看它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猶太人有一種特殊的歷史方程式,就是遷徙。
猶太人到處遷徙。他們的先祖亞布拉罕帶領著一隊猶太人,越過了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從烏珥到了迦南。在迦南他們待了一段時間之後,又來到了埃及。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走出埃及,重返迦南,建立了古代以色列王國,這也是古代以色列最輝煌的時期。再往後,以色列王國內部產生分裂,周邊的巴比倫帝國、波斯帝國、希臘帝國都曾經或短或長侵入了今天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區。羅馬帝國強盛以後,和猶太人打了兩次大仗,都是以猶太人的失敗而告終,從此之後,猶太人進入流散時期,直到1948年,現代以色列國建立。猶太人迄今有4000年左右的文明史記載,但2000多年到處遷徙流散的歷史,決定了猶太民族一種特定的文化結構,並產生了特殊的文化效應。
第二個問題,猶太文化的結構,呈現出流散的形態。
猶太文化,它的存在方式是散存於異質文化的夾縫中間。世界猶太人口總數大約在1400萬,全世界生活著1000人以上猶太人的國家和地區有65個,幾乎在全世界都生活了很多的猶太人。猶太人最多的國家是美國,有560萬,以色列第二多,有485萬。這樣一種散存、流散的文化結構,導致猶太人無時無刻不和其他文化發生接觸,出現一個重要的關系狀態,叫文化接觸。
中國也是生活了很多猶太人的一個國家。古代開封猶太人是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在開封博物館里還存有幾塊石碑,石碑記載猶太人怎麼到開封,中國的皇帝怎麼賜他們姓,這些人絕大部分人都改姓趙了,還有一部分改姓李、石。到了現代,上海猶太人是一個很重要的現象,一次大戰到二次大戰,西方滅絕式的屠殺迫使猶太人坐著船全世界四處逃散,很多國家拒絕猶太人登陸,猶太人乘坐的大船在港口外面徘徊,沒有辦法繼續前行,當時中國的上海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自由港,接納了很多逃難的猶太人。孫中山先生還曾經給上海地方當局寫過書信,要他們好好照顧猶太人,二次大戰期間又接納了很多猶太人。所以後來很多小時候跟著父母到上海的猶太人,後來在美國、以色列成為重要人物後,對中國特別是上海的感情很深。
猶太人是在文化夾縫當中生存,都有一個客民身份,這種四海為家的家園意識,和中國文化的家園意識是完全不一樣的。中國人強調的家,類似家的象形文字,上面有一個小棚,底下有一個豬,蓋了一個能夠生活的居所。家是和房子分不開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買了自己的房子心裡才踏實,才覺得安了家。猶太人和我們完全不一樣,他們不太搞基礎農業,因為莊稼還沒有長熟,就被人家趕跑了,所以他們的生存方式,主要是做中介人,他們的商業發達和這種歷史境遇是有關系的。
3. 創造力來源於什麼
創造力來源於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
4. 請問上帝是如何拯救人類的
即:無明、行是過去因,感現在果;識、名色、六處、觸、受是現在果;愛、取、有是現在因,感未來果;生、老死是未來果。認為人們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和各種遭遇,都是自己前世所作「善業」或「惡業」的結果,是早就註定了的。 根據「因果報應」,佛教又提出「輪回」的學說。「輪回」的原意是「流轉」的意思。意指一切有生命的東西,會永遠在「六道」中生死相續,有如車輪的旋轉不停一樣。根據佛教經典,所謂「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羅(一種鬼怪惡神)、畜生、餓鬼、地獄。人若做了善事,死後就可升入天界。人若做了壞事,死後就會變成畜生,變成餓鬼或墮入地獄。 四、對三大宗教的解讀: 1、人類社會從自然狀態進入社會狀態後,由於有一群人一定要強調他們的地位、權力、財富,那就一定要去吃另一群人、殺另一群人。三大宗教產生的共同特點是:社會正處於人吃人、人殺人動盪不安之中,由於戰亂不斷,一群人正對另一群實行無情的欺壓、掠奪、毀滅、殺戮之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三大先知為救百姓於苦難之中,為人類開出了心靈良方,創造了一個自立於罪惡與苦難的世界精神世界,創立了各自的宗教,弗洛伊德稱之為「人類心靈的拐杖」。 2、三大宗教無一例外地對人的生死進行了解讀,人的本性或罪或苦,為此,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都為人設置了末日審判,警示世人為了死了不下地獄要多贖罪、修善;佛教則講究現世的報應、因果輪回。三大宗教都有教主,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在教主之上還有一位尊神,而佛教中教主本身就是覺悟者、至尊者,但創造了一個「空」的世界。 3、三大宗教中所謂的上帝、真主、空的世界其實都是說的同樣的東西,那就是超越人類和一切存在的大自然的力量、宇宙的力量,「空」上帝與真主的另一種存在狀態,是因為「空」可以創造一切、包容一切、盛載一切,天地間萬物都來自於能量歸自於能量,這種能量就是指無窮無盡的創造力,生命體也不過是一個能量體,是宇宙與大自然的一部份,自然也是上帝與真主的一部分。 4、三大宗教的創始人,都是由凡胎俗生修煉而來的,他們能做到的也是芸芸眾生都能做到的,他們只不過是普通人的一個典範和榜樣。每一個人都是宇宙的產兒,大自然的兒女,每一個人都有無窮無心的力量、無窮無盡的創造力、無窮無盡的愛,每一個人都可以承擔起拯救人類自己苦難的使命和責任,上帝與真主只不過是特定的歷史時期必須借用的托詞。 五、神性是對人性最高境界的解讀 所謂的神與神的世界,只不過是大自然的力量創造的奇跡和美麗,而且這種美麗和境界是包括人類及人類創造的世界部分,也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世界,人類在自己的童年時代就對這種神奇和美麗賦予神的理解和定義;人也是神,神也是人,人之所以也會成為神,因為人也有超越一切的創造力,包括大自然與人類自身的創造力,這就是宗教的本質。上帝是這樣在拯救人類的,真主是這樣在拯救人類的,佛主也是這樣在拯救人類的。 四、神性與人性在現實世界中被無知閹割 人類區別於物質世界中的一切以及生命世界的他類,是因為人類有了大腦皮層組織,也正因為有了這個組織,才使人可以自立於天地萬物間。人的神性就來自於這部分組織超越身體其它與動物相同無異軀體(包括人腦)的散發出來本能的各種各樣慾望和需求,神就來到了這個世界。但是人生命與生理過程總是從零開始,每一個人的一生似乎總在重復人類漫漫的進化之路,從原始的慾望和恐懼中一步步地掙脫出來,這也就是人性為什麼被俗化、罪惡化的原因。千百年來,神總被神化,人總被俗化,人類似乎已經習慣於自貶人性、自殘人性、自毀人性惡習,對工具(牲口)人、經濟人、社會人、信息人的假設,都是這種惡習的一部分,或者說是人性進化的階梯。 人性即神性、神性即人性,無論是神性還是人性是一個動態過程,而不是一種靜止的狀態。人與動物最大有區別是人有一個獨立於物質世界的精神世界、心靈的世界、真善美的世界,這也就是宗教所解讀的神的世界。 人的精神世界有以下幾個部分構成: 1、生理的世界,即人體的基本生理構造和功能,沒有這些構造和功能,生命體無異於物質體; 2、物質的世界,沒有物質基礎人體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存活; 3、社會的世界,人總是在相互的關系與聯系中存在,如果人完全獨立於他人而存在,勢必又回回到動物世界了; 4、情感的世界,人是有高級感情的動物,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溝通和交流而使人的生活豐富多彩,情感世界其實就是愛的世界; 5、文化的世界,文化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另一種美麗,有別於大大自然的另一種美麗,以至於文化成這一種傳統更是一種基因,是人區別於同類顯著的個人人格、社會人格、民族人格與國家人格。 生理的世界、物質的世界、社會的世界往往動物都有,但讓人區別於動物的則是情感的世界與文化的世界,情感世界與文化的世界構成了人類的精神世界,也使人與動物有了顯著的區別,當然人區別動物最顯著的則因為人的文化世界,因為這是動物完全沒有的世界。 從上不難看出,有關經濟人、社會人、信息人的假設僅僅是把人性進化中的一個階段或一部分拿出來說事,完全以瞎子摸象的方式解讀人性,這就是一切從實證出發、從需求出發必然的結果,閹割人性似乎是西方經濟學家與管理學家的能事,其實也就是在於他們自己不把自己當人,而當成了利益的工具、利益者的工具,歸根到底他們思想根基還停留在一部分人把另一部分當工具或牲口的水準上。 有關經濟人、社會人的假設人性的基礎其實是人不把人當人,也即有財產的人不把無財產的人當與自己一樣的人,是對奴性文化的進一步發揚光大,沿著這個思想的軌跡再假設下去,依然擺脫不了人把人當牲口或工具的窠臼。至此,再來解釋本文開頭出現在現實的企業中的極端現象就很容易了。 五、管理理論與實踐中人性誤區及修正 現在主流的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基本都是以經濟人、社會人的假設為基礎的,對人性的斷章取義必然導致管理理論與實踐的進入誤區,某一種學說或假定很快就會走到盡頭,而陷於不能不能自拔的泥潭。 企業是一個經濟體或利益體,必須以創造財富和利益為目的,這應該不錯,但如果僅僅是當作一個經濟體和利益體,那就是對人類的集體侮辱,因為企業歸根到底是由人組成的,如果不能以人性中至真、至善、至美的那部分來引領和主導現實的經濟活動,那麼企業的經營活動勢必要進入利益的陷阱和迷霧。 一切的沖突都來自於老闆與員工不同的相互定位,並出現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 員工:我來你這兒打工,不僅僅是為了錢,是為了實現人生的價值; 老闆:你來我這兒打工,就是為了錢,我給你的工資代表一切,給你打工的機會就是對你的恩賜; 這是一種狀況,但是一旦進入另一種狀態就出現了另一種相反的狀態。 老闆:你們加盟我的企業,我們就都是老闆,既然都是老闆我們就要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員工:啊,我還要花錢買工打嗎? 第一種狀態是老闆憑自己的財富優勢,把員工當作實現其財富利益的工具或道具,這依然是人把人當工具或牲口假設的繼續; 第二種狀態是員工自己把自己當作了賺錢的工具,自己把自己當作了自己的工具和牲口,這當然還是把人當工具和牲口假設的繼續; 所以,企業的投資者、經營者、管理者、生產者如果不能有精神的層面上求得統一,那麼就只能停留在交易層面來維持彼此的關系,這也就是企業管理的嫖妓關系現象嚴重的原因。 回過頭再看企業定義有誤區,完整的定義應該是:企業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與人關系的創造者、文化的創造者,人性中物質的世界、情感的世界、文化的世界融為一體,並以情感與文化的世界來統帥物質的世界,只有這樣企業才會基業長青,獲得永恆的生命力。 至此一個企業必須以生產模式與文化模式的統一來完成其組織系統的設計理規劃,把企業當作一個有生命的主體人主體的資格,千萬不是以為這僅僅是一種美好的假設和願望,幸運的是,這樣的企業已經成為了實踐,就在中國、珠三角地區,中國改革開放首先富起來的地方,已經出現了這樣企業。筆者踩著中國企業前仆後繼的累累屍骨,一路走來終於找到了這樣的企業和企業家,並全力幫助其實踐以文化統帥財富和生產經營的策劃、設計和實踐。在此,人不僅要成為一分錢的主人,成為一百萬的主人,成為一百萬的主人、一千萬、一萬萬的主人,在再多的金錢與財富面前,人都是主人。我們將以實踐證明:人永遠是金錢與財富的主人,而不是金錢與財富的奴隸。 六、以基督教精神為基礎的西方管理理論的終結 現在主流的經濟理論與管理理論都是以西方近一百年以來的經濟學理論與管理理論為基礎形成的,順著這些思想與理論的軌跡,人類的經濟活動與管理活動已經走到叢林和迷霧的境地,超越已成為勢在必行,超越也僅僅是時日問題。 在原罪為基礎的基督教精神,從人類善良的願望出發,但得到的是一個充滿的罪惡的世界。以基督教精神武裝起來的那一群人,沒有把原罪當作止惡行善的理由,而當作罪惡的依據,以掠奪、殖民、奴役、殘剝其它民族能事成就其強大的西方國家,至今仍然不放棄他們製造罪惡、製造貧窮、製造殺戮的行徑,他們在把自己當人的時候,從來沒有把別的民族當作人來對待,當作和他們一樣的人來對待。 當一個民族與國家如果也把他們的那套學說與理論當作聖經,無異於自貶為奴,如果當我們的文化都屈從他人的時候,還有什麼主體資格可言,還有什麼人的尊嚴和地位可言。 在此筆者也像棒喝中國的法學界的撿破爛的法學家一樣,棒喝一下中國經濟界與管理界的西方經濟理論與管理理論的屎殼郎。 醒來吧,迷霧中的人們,我們有讓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獨一無二的文化,憑此就足以讓我們自立於世界,自強於世界,不需要到別人的垃圾堆中去撿破爛。當然,西方的科學技術無論在地物質層面的還是文化的層面,我們都可以毫不猶豫來拿來,正如他們當初毫不猶豫拿走了我們的四大發明一樣。 上帝怎麼樣救人類,我們就怎麼樣救自己!
5. 假先知偷竊上帝創造力的這個辦法是靠魔鬼嗎
完全靠自己的實力,靠誰也不如靠自己。
6. 為什麼上帝要創造人類
我們先看看聖經的創世記是怎麼記載的;
1:26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版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權使他們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1:27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1:28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從聖經中我們看到神造人的原因,第一個是要照著我們的形象造,神的形象是什麼呢?就是公義、良善、信實,具有非凡的創造力和聰明智慧的,只有按神的形象造的人,才能明白上帝的心意,才能和上帝溝通,才能榮耀上帝。
第二個,上帝所造的人是具有使命的,就是管理世界,治理全地。上帝需要具有智慧懂得上帝心意的人來管理這個上帝所創造的自然界。
人卻中了撒旦的詭計,犯了罪,辜負了上帝的心意。但是上帝沒有就此拋棄他所造的人,一次又一次的挽救人類,甚至不惜降下他的獨生子捨命來做挽回祭,接受耶穌悔改的人,就是新造的人。
7. 上帝能創造一塊它搬不起來的石頭嗎
著名的悖論啊!
8. 一個著名的悖論:上帝是否是萬能的
上帝是否是萬能的悖論如下:
上帝悖論意為「上帝不是萬能的」。幾個世紀前,羅馬教廷出了一本書,書中用當時最流行的數學推論,導出「上帝是萬能的」。一位智者針鋒相對地問:「上帝能創造出一塊他搬不動的石頭嗎?」如果教廷回答說能的,那上帝不能搬動他創造的那塊石頭,所以上帝在力量方面不是萬能的。如果教廷回答說不能,那麼上帝不能創造出一塊他搬不動的石頭,所以上帝在創造力方面不是萬能的。
目前為止,在宗教徒中,最普遍,也最被認同的觀點是:上帝是全能的,所以「不能舉起」是毫無意義的條件。其他的回答中,大致指出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矛盾的,就像「正方形的圓」一樣。
但在無神論者看來:「這是反證法,。首先假定了「上帝是全能」,再從中推出「上帝不是全能」與假設矛盾,這是明顯的反證法!另外,無神論者也指出,「正方形的圓」並非悖論。事實上,邊長為0的正方形,和半徑為0的圓就是同一樣東西。「正方形的圓」可以自圓其說。」
當然,也有的宗教性回答,「上帝自可一分為二,一號上帝搬不動的石頭交給力氣大的二號上帝來搬。」其實解答的方向在於對於上帝的認知。根據《聖經》的啟示,《聖經》中描述的上帝是有性格、有目的的、有情感的,具有情感性與目的性導致上帝自身必然存在「喜好」,也就是說有些事情是他不會去做的。比如:《聖經》指出上帝無法撒謊、上帝是公義的、上帝是愛。如果按照這樣的解釋,那麼上帝當然有權利原則永遠不做某些事情。其次,我們對於「悖論」的理解,是在自己的知識范圍內。試想螞蟻能理解莫比烏斯環是立體的嗎?所以要真正的提出一個本質意義上的「上帝悖論」,提問者本身必須先具備上帝層面的屬性與可能,不然這樣的問題就好像小學生問大學生問題,但如果聽不懂就論斷說大學生學識沒自己豐富一樣。
9. 上帝創造愛就夠了,為什麼還要創造性
因為不會讓你永遠無止盡的創造,需要平衡,要有約束,不然可救要亂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