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Sony的創始人是誰
1946年5月,索尼公司的創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共同創建了「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後於1958年,更名為索尼株式會社,總部設在日本東京。自創建以來,索尼一直以「自由豁達、開拓創新」作為公司的的企業經營理念,在世界上率先開發出了眾多創新的電子產品,為人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視聽享受,積極地為改變人們的生活娛樂方式而努力。
Ⅱ 索尼的創始人是不是李連貴
不是李連貴.
1946年5月,索尼公司的創始人 井深大 和 盛田昭夫 共同創建了「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後於1958年,更名為索尼株式會社,總部設在日本東京。自創建以來,索尼一直以「自由豁達、開拓創新」作為公司的的企業經營理念,在世界上率先開發出了眾多創新的電子產品,為人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視聽享受,積極地為改變人們的生活娛樂方式而努力。
Ⅲ 索尼的創始人是誰
索尼公司(TYO:
6758,
NYSE:
SNE)原名「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在逐漸邁入國際化時,盛田昭夫感覺公司全名實在過於冗長,有礙於國際化發展,於是希望能想出能夠像IBM那樣既好記又是國際化的名稱。盛田昭夫和井深大翻遍了英文詞典,最後決定用拉丁文的「Souns」(聲音)、英文的「Sunney」(可愛的孩子)組合成「Sonny」,意指以聲音起家的可愛頑皮孩子。但「Sonny」在日文詞彙里的發音是不吉祥的詞彙,最後決定去掉其中一個字母「n」,「Sonny」變成了「Sony」,一個日式的英文名字。
Ⅳ 索尼公司的創始人是誰
創立於1946年5月,擅長公關手腕的盛田昭夫與擁有技術研發背景的井深大共同創辦。
Ⅳ 索尼公司創始人是誰
索尼公司創始人之一、索尼公司名譽董事長盛田昭夫1999年10月3日上午10點25分因肺炎在東京都濟生會中央醫院逝世,享年78歲。 盛田昭夫於1921年出生在日本中部的名古屋。還是個中學生時,他就得學著搞懂米酒業的秘密,在大冬天學習鑒別米酒的發酵情況。幾十年後,他坦承:「我從未真正愛上過酒精飲料。」 盛田一家住在名古屋的富人區,跟汽車大王豐田家是鄰居,宅第內也有個私人網球場。西方生活方式是天皇本人引入的,但在戰前的日本社會中,多半是富裕家庭對之感興趣。盛田一方面熱愛本國文化,有時近乎民族主義者;另一方面又深受西方文化影響,對西方尤其是對美國著迷。 早在明治初年,盛田的祖父就請來個法國人種植葡萄,釀制葡萄酒,不幸失敗了,從波爾多高價買來的葡萄苗生了根瘤蚜蟲病,但這個法國人給盛田家帶來了新思想、新觀念。有一天,他父親帶回個電唱機,當時名古屋還沒人見過這玩藝兒。年輕的盛田一遍又一遍地聽那張惟一的唱片——法國作曲家拉韋爾的《包利羅舞曲》。他訂閱了好幾份專業雜志,整天搗鼓電子,裝配了留聲機和無線電收音機,還試圖用鋼琴弦製作有線錄音機。他父親想要他學習經濟或法律,可他在大學攻讀的卻是物理。 不久,二戰在歐洲打響,日本隨後實行戰爭動員。要避免上前線,就得在軍事研究部門謀個職位。當時,軍方在東京附近的沿海小城逗子集有個研究小組,專門研究拋射物的熱制導系統和紅外線瞄準系統,他通過關繫到了這里。小組里有個非軍事人員叫井深大,是個出色的工程師。後來,盛田就是同他一起創立了著名的索尼公司。 戰爭一結束,井深大和盛田就開始研製電器,但沒有成功。他倆研製的第一個項目是自動蒸飯鍋,結果很糟糕,出鍋的飯不是糊掉就是夾生。接著,盛田說服父親同意他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到東京建立他的電器公司。當時,25歲的盛田和38歲的井深大決定利用在戰時的研究成果,在他們最了解的領域——無線電方面研製產品,本錢就是盛田腰包里僅剩的500美元。1946年,他倆建立了東京電子公司,生產些收音機和錄音機的零部件,生意還湊合,這使得以井深大為首的小組能夠進行關於磁帶錄音機和收音機的研究工作。不久,他們從國家廣播電視的壟斷機構——日本廣播電台爭得第一個合同,即為電台研製一種混合錄音裝置。當時,他們的小公司只有幾間木棚子,一下雨就漏,資金又不足,要不是老盛田的信任和支持,公司早就垮台幾次了。正由於不得不接濟他們,老盛田很快就成了公司的最大股東。 井深大深信磁帶錄音機有前途,當時歐美已有此產品,但日本還沒有人掌握磁帶的製造工藝。1950年,他們終於出廠了50台錄音機,質量很好,但價錢太高。盛田後來回憶說:「我們為當時尚不存在的顧客生產出了50台磁帶錄音機。但是把一種產品轉化成人們要購買的商品,井深大和我都毫無經驗。」其時,盛田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這種機子對個人來說太貴,為什麼不賣給行政部門呢?事實證明,法庭和學校對之非常有興趣。盛田從此開始主管銷售。 在半導體的應用上充分顯示了井深大和盛田的精明。40年代末,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成功半導體,然而除了用於製造假耳之外,沒有人想像它會有廣泛的用途。1953年,盛田到美國談判購買專利,交易很快達成,但有一個條件:不得製造假耳!盛田迫不及待地接受了。有趣的是,麻煩倒是來自日本,通產省里的人同樣不懂得半導體的益處,反對花2.5萬美元買其專利。盛田只好找關系說情,最後爭取到了綠燈。盛田永遠忘不了這件事,他說過:「通產省起初並不像某些人所聲稱的那樣是日本電子工業發展的積極促進者。」 井深大領導的小組預計到了半導體的巨大用處,它後來使電子工業發生了革命性變化。也正是這一年,他們的東京電子公司決定易名為索尼公司。「Sony」這個字來源自拉丁文「sonus」(聲音)。1957年,索尼公司製造出第一台攜帶型半導體收音機,可以放進衣袋裡。實際上,它的體積比普通的衣袋大。沒關系,盛田要人給銷售員的工作服縫制了相應的大衣袋。盛田有商業嗅覺,井深大是個埋頭幹活的天才工程師。在他倆的推動下,索尼在60年代推出了三合一的電視機和首批半導體錄像機,贏得了家電領域的世界性聲譽。其後,索尼在許多家電產品上一路領先。 盛田喜歡破除日本企業的陳規,頗有魄力。80年代末,盛田在卸任之前,先後收購了美國的CBS公司和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此舉震動了美國,《新聞周刊》說:「美國靈魂的一部分被出售了。」 90年代初,日本的金融泡沫破裂,盛田是第一個譴責「日本式管理危機」的企業家。他認為,日本人的購買力低,工薪階層的假期少,他呼籲進行社會實踐上的革命,效法歐洲的現行做法。好幾家日本大企業的領導人叫喊這是挑釁。可是幾個月之後,日本陷入危機,當時日本主要的僱主聯合會主席醞釀改選,盛田是最看好的人選。然而,他因一次大腦出血而不得不退出一切社會活動。如今,盛田昭夫跟家人一塊生活在夏威夷的宅第中。這位原本是米酒商的繼承人早已遠離了名古屋平原的稻田,成了戰後家電行業的先鋒。
求採納
Ⅵ 索尼相機的鏡頭的製造者是誰
索尼相機的鏡頭全部是索尼公司自己製造的,在索尼涉足單反領域時,索尼公司吞並了過去的老牌日本相機巨頭美能達公司,由此索尼獲得了眾多單反鏡頭的製造秘密和製造技術,使得索尼的鏡頭製造技術有了一個堅實的基礎。目前來講,索尼在鏡頭方面還不能和佳能尼康平起平坐,但已經有和兩家競爭的實力。
Ⅶ 日本「索尼」的創始人是誰
盛田昭夫,1921年出生在一個世代以釀造米酒為業的殷實之家。
盛田昭夫是日本「索尼」的創始人,他使「索尼」成為世界家喻戶曉的品牌。
索尼磁帶錄音機以優質贏得了顧客的信任和青睞。由盛田昭夫領導的索尼公司,成為世界上第四大電器供應商。
如今的索尼,擁有近5萬名雇員,屬下有10個子公司和幾十個孫公司,在幾十個國家建了工廠,產品行銷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索尼已成為日本的索尼,世界的索尼。
30多年前,日本的索尼公司在世界企業界甚至在日本本土還是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公司。當時,該公司只生產一種小型晶體管收音機。
總裁盛田昭夫帶著價值29.95美元的小型收音機,到美國紐約去推銷。由於人們並不知道索尼公司,而且當時的收音機體積很大,大家理所當然地認為小收音機質量不好,沒什麼用。盛田昭夫受到許多冷遇和奚落。
盛田昭夫當時就下了決心,對美國希勒瓦的一家大公司總裁說:
「50年前,貴公司也是默默無聞的,我敢保證,50年後,敝公司一定同貴公司一樣響亮!」
由於盛田昭夫看準了市場需求小型電子產品,經過30年的努力,索尼公司終於在各類電器上都比別人提早一步佔領市場,躋身於世界大企業的行列。
日本索尼公司總裁盛田昭夫在強調索尼公司成功的兩個最重要的因素中,有一個就是深入地了解市場。盛田昭夫以他本人的行為,說明了經營企業,經常進行市場考察的業務旅行對發展企業的重要性。他是這方面的活榜樣。
盛田昭夫第一次訪問西歐是在1953年,他當時在歐洲購買了三部西德照相機。從那時起,他從未停止過國外業務旅行,收集資料,加深對國外市場的了解,包括目前情況的了解以及潛在情況的了解,最大限度地掌握國外市場情況的變化。至1974年,為了了解索尼公司產品在國外市場的情況,他飛越了太平洋120次。1974年下半年,他的足跡遍及西歐、美國波士頓和紐約市、蘇聯首都莫斯科、拉丁美洲國家巴西。
盛田昭夫辛勤地奔波,最大限度地掌握了國際市場行情,使他經營的索尼公司從狹小的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索尼公司走上了國際企業化的道路,最後成為世界聞名的大企業。
1961年,索尼公司的部分職工想利用公司成立15周年紀念的機會舉行罷工。
工會知道公司在5月7日舉行慶祝活動,於是聲稱要在當天實行罷工,要求只僱傭他們的會員。他們認為此次慶祝活動的意義非比尋常,只要稍加威脅,公司就會讓步。可是盛田有自己的看法,他與大多數雇員交談過,深信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是知情達理的,不會支持只僱傭某一工會成員的做法。他堅信公司與雇員之間的關系是良好的,不能讓這些雇員被一小撮極端分子所利用。
盛田的態度非常強硬,並跟工會進行了多次談判,結果毫無進展。由於公司已計劃好在總部大樓召開慶祝大會,還請了包括池田首相在內的一些社會知名人士,到時如果滿街都是罷工的工人,公司就會丟盡面子。所以,工會認定盛田只是想嚇唬人,最終會妥協,而答應他們的要求。
隨著慶祝日越來越近,工會的頭頭們越發顯得神氣十足,大有絕不求和之勢。其實盛田早已另有安排,只不過沒有露出一點痕跡。他繼續率領談判小組與工會周旋,直至慶典的前一天晚上,雙方仍沒有達成任何協議。於是工會頭頭憤憤離去。
在索尼公司成立15周年大慶的那天早上,罷工的人群包圍了公司辦公大樓。街上站滿了這個工會的會員。他們還從別處借來一批人以壯聲勢。有些人還舉著斥罵索尼公司和池田首相的標語牌。與此同時,一些工程師決定組織起自己的工會打出支持公司的旗號。幾百名忠於公司的工人也跟著到了街上,圍在罷工者的外邊。盛田做好參加慶祝活動的准備後,走到窗前,只見大樓也已掛起了慶祝的條幅。但池田首相和其他貴賓卻一直沒有到這幢大樓來致賀。罷工者開始還以為公司被迫取消了此次活動,不過他們很快就意識到搞錯了地方。
在整個談判過程中,公司全體經理都日夜守候在這幢大樓里。直到前一天晚上,他們才給300名嘉賓一一打了電話,告知慶典地點改在一里外的王子賓館。結果,池田首相等平平安安地出席了慶祝大會,整個慶祝活動辦得也非常成功。當罷工者發現自己受騙時,他們已出盡洋相,無法挽回面子了。
盛田從公司辦公大樓的後門出來,趕在慶祝活動結束前到達賓館,他走進會場時,大家都向他鼓掌慶賀。
盛田昭夫指出,有時部屬提出的要求並不一定是合理的,有的只是為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如果為這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做出損害大部分人的讓步,即會造成災難性的惡果。這會養成部下「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習慣,而使企業家喪失應有的原則,局面會愈加難以控制。
盛田曾對一位抱怨領班的青年工人說:「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為什麼不運用你享有的權利去找一份滿意的工作呢?一個人如果能夠挑選到自己滿意的職業,就會全力以赴地去干,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公司有許多崗位、工種,不讓每一個人都各得其所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但是,真正能像盛田這樣想、這樣做的企業家是太少了,,其實這也是這些企業、企業家的損失,不能人盡其才,便是對人這一巨大資源的浪費,這種浪費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是難以用金錢來衡量的。
索尼公司有一條座右銘:「索尼,研究使它與眾不同!」這句格言成為索尼取得成功的奧秘之一。從20世紀40年代索尼公司一開張,盛田昭夫就提出「做別人所沒有做的事,研製全世界都能接受的產品」的口號。他的競爭哲學是:如果今天贏了幾個球隊就很滿意了,球技就很可能到此為止。要想一直承受住世界級對手的挑戰,那麼就得不斷創新。索尼公司到今天發展為電子行業的佼佼者,正是這種創新精神為他們企業帶來的。
幾十年來,索尼公司不斷研究新情況、新技術,開辟新領域,佔領新市場,總是先人一步,勝人一籌。
索尼公司在盛田昭夫的領導下,以銳意進取的精神,不斷地向市場推出「與眾不同」的新產品,別具一格,先聲奪人,始終處於同行的前列,領導世界電子行業的潮流。
Ⅷ 索尼公司創始人是誰.於多少年開始創立 它最成功的產品是什麼
已故索尼公司創始人兼首席顧問 :井深 大(1908 - 1997) 1945年5月,井深大作為索尼創始人之一召集7位技術骨幹創辦了「東京通信研究所」,盛田昭夫不久後加入,他是井深大的好朋友,當時他們只有19萬日元的資產; 一年後,二人一起將「東京通信研究所」改組為「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公司高級總經理和代表董事由井深大出任; 公司成立的第五年也就是1950年,索尼經過艱苦的攻關克服了各種困難,模仿著生產出亞洲第一台磁帶錄音機「G型機」 1955年,索尼推出日本第一台晶體管收音機TR-55; 1958年1月,盛田先生將公司的名稱由「東京通訊工業株式會社」正式更名為「SONY股份有限公司」,盛田昭夫開始力推SONY品牌; 盛田將公司的品牌當作生命,為"讓Sony享譽全球"而勤奮工作,他的努力終於使Sony今日的品牌魅力成為現實。 1958年12月,索尼股票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1960年,索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晶體管電視機TV-8-301; 1961年,索尼在美國發行200萬股普通股票,成為二戰後第一家家在美國公開發行股票的日本公司,同年,盛田昭夫成立索尼設計中心,由大賀典雄主持; 1962年,索尼香港有限公司成立; 1963年,索尼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晶體管錄像機 1968年,索尼推出採用經數年研發的特麗瓏顯像管的彩色電視機KV-1310,同年CBS與索尼合資成立了CBS/SONY唱片公司,由大賀典雄負責,後來這家公司發展成為日本最大的唱片公司; 1972年,索尼開發了「U-matic」系統。使轉輪式變為了帶艙式,這樣可節約更多的空間,也更容易使用。 1975年,索尼推出家用Betamax錄像機; 到目前為止索尼共改過7次標志,最上面的是「東通工」時的標志,有點兒「奧特曼」的感覺,第二個是1955年索尼公司在正式更名前就已經使用了的索尼標志,和現在的標志相差十萬八千里,好醜哦!再下面的一個是1957年「東通工」改名為「SONY股份有限公司」之前真正為索尼公司准備的索尼標志,從這時開始的標志開始初具雛形。後來1961年又改了一次,這一次的標志是索尼歷史上最粗壯的一次,1962年又改,1969年又改,直到上圖中最後一個1973年改後一直沿用至今~ 1979年6月,全世界第一部立體聲磁帶隨身聽Walkman TPS-L2問世,Walkman品牌出現在世人的面前,起初,SONY是想給它取名為"Stereo Walky",但東芝已經先行一步為其攜帶型收音機注冊了這個商標,無奈之下,時任索尼董事長盛田昭夫立刻想到了"WALKMAN"。 同年盛田昭夫訪華,受到鄧小平接見; 1980年12月,索尼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北京辦事處成立; 1981年,索尼發明了3.5英寸軟盤驅動器,直至目前仍是PC的標配; 1982年,索尼推出了1/2英寸廣播用攝錄放一體機Betacam,在大賀典雄的推動下,它還與飛利浦合作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張CD唱片,同年大賀典雄就任索尼董事長兼CEO; 1984年,索尼推出Discman攜帶型CD Walkman D-50; 1988年和1989年,索尼以20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CBS唱片公司(現為索尼音樂娛樂有限公司)和哥倫比亞影視娛樂有限公司(現為索尼影視娛樂有限公司)的並購。 1989年索尼發布高解析度8毫米攝錄放一體機CCD-TR55。 1992年,索尼發布開發已久的MD系統,此系統是根據MO磁光碟存儲系統開發而來,同時推出MD Walkman MZ-1,此時的MD系統還很不成熟,體積大,音質差,而並不引人注意。 1994年12月,索尼推出32位家用游戲機Playstation(PS),同時開發出世界第一台高亮度、綠色發光二極體等離子平面顯示器(Plasmatron) 1995年,出井伸之接替大賀典雄任索尼董事長及CEO,同年索尼發布了等離子電視技術,與其他企業攜手推出DVD技術,還推出了家用數字攝錄放一體機Digital Handycam產品線及Cybershot數碼相機產品線; 1996年,索尼開始與Intel合作生產VAIO台式和筆記本電腦,並推出純平特麗瓏電機,同年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成立; 1997年,索尼推出DVD播放機,出井伸之聘請霍華德·斯特林格作為索尼美國公司負責人,並改變索尼企業形象,樹立年輕、充滿活力的新形象; 1998年,索尼推出AIBO機器狗作為電子寵物,同時發布記憶棒; 1999年,索尼再次與飛利浦聯手,共同推出SACD(超級音頻CD); 2000年,索尼推出第二代家用游戲機PS2; 2001年,索尼愛立信移動通訊公司成立,在第二年3月推出首批合作產品; 2003年10月,出井伸之開始推行「Transformation60」基礎性改革計劃,包括在全球范圍內裁員13%、向海外轉移生產線、建立合資公司以及重組金融業務等; 去年8月,成立索尼BMG音樂娛樂公司,9月,以索尼為首的投資集團以50億美元價格成功收購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同年索尼還將電話和DV的生產整合進VAIO個人電腦部門; 今年3月7日,索尼公司宣布董事長兼CEO出井伸之和總裁安藤國威將於6月22日後去職,轉任公司高級顧問和顧問,他們的職位分別由英國人霍華德·斯特林格和中缽良治接任。
Ⅸ sony創始人是井深大還是盛田昭夫
索尼公司(TYO: 6758, NYSE: SNE)(ソニー株式會社,Sony Corporation),或者索尼株式會社,簡稱索尼,日本東京為企業總部橫跨電子、金融、娛樂領域的世界巨擘,其前身是「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創立於1946年5月,擅長公關手腕的盛田昭夫與擁有技術研發背景的井深大共同創辦,目前的經營團隊由媒體娛樂出身的霍華德·斯金格與擁有技術研發資歷的中缽良治共同領導。
Ⅹ 索尼公司的創始人是誰怎麼發展起來的
日本索尼公司創建於1946年,原名為東京通訊工業株式會社,當時只有20名工人,500美元資回產,「東京答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就是今天Sony的前身。
1955年,公司創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又一次做出了偉大的決定,為了讓公司走向世界,製作了新的產品商標——Sony,並最終將公司名稱也改為Sony。這四個容易發音、世界通用的字母,繼承了井深在《公司成立主旨》中所表述的「自由豁達」精神。現在,索尼公司有72家子公司,4萬多員工,在7個國家開設了30多個工廠,在1999年《財富》500強排行榜上,索尼公司排名第31位,營業收入額531.567億美元,利潤14億美元,資產額531.829億美元。公司在截止到2003年3月31日結束的2002財年中的合並銷售額達到623億美元。公司主要生產電視機、攝像機、游戲機等1萬多種聲像器材和家用電器,其產品營銷100多個國家。現在的索尼公司,在數碼影像等電子領域都成為強有力的霸主,引領著時代的潮流發展。
索尼的自身發展和變革是經過幾代企業領袖的不斷追求和高瞻遠矚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