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1世紀的科學發明(英文)
評論2 ┆ 舉報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問者自己選擇,並不代表網路知道知識人的觀點
回答:weit
學弟
9月8日 01:15 過去100年間,人類已經經歷了太多科技進步帶給他們的變化。如今,14歲以下的兒童,沒有哪一個沒聽說過手機的;電子郵件和手機簡訊取代了書信,成為人們相互交流的快捷工具。正如已故著名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所說的那樣,人的年齡越長,就越不容易跟上科技進步的步伐。
剛剛離我們而去的20世紀里,都有哪些人類的發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20世紀頭20年的人類發明
20世紀前20年的人類發明:齊柏林硬式飛艇,揚聲器,空氣調節裝置,自動售貨機,聖誕樹彩燈,雙刃安全剃刀,飛機,即溶咖啡, 人造樹膠,霓虹燈,汽車上的電點火裝置,紙杯,縱橫拼字謎,不銹鋼,搖頭丸(最初是一種減肥葯丸),乳罩,航空食品(第一次出現在飛往烏克蘭的一架俄羅斯航班上),經過加工的乾酪,坦克, 爆米花烤箱。
20世紀20年代的人類發明
20世紀20年代的人類發明:人造生物(機器人),巧克力冰棒,邦迪葯傷膏,雪上汽車,自動手錶,電動剃須刀,16毫米家庭型電影攝影機(柯達公司發明),克里內克絲面巾紙,電視機,第一部有聲電影(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拍攝的《爵士樂歌手》,阿爾-喬爾森主演),汽車無線電,冷凍食品,紅綠燈,青黴素(英國人亞歷山大-弗萊明發明)。
20世紀30年代的人類發明
20世紀30年代的人類發明:世界盃,易拉罐,寶麗來太陽鏡,自動洗衣店,道路斑馬線,罐裝啤酒,流行音樂排行榜(美國Billboard雜志首創),原子筆,施樂復印機,家用電冰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發明),電腦,立體聲錄音機。
20世紀40年代的人類發明
20世紀40年代的人類發明:尼龍絲襪,肯德基,彩色電視,塔伯家用塑料製品,愛爾蘭咖啡,原子彈,微波爐,吉普車,寶麗來照相機(可在60秒內洗出黑白相片),慢轉密紋唱片,可多次使用的尿布,第一台由軟體驅動的電腦。
20世紀50年代的人類發明
20世紀50年代的人類發明:信用卡,有線電視,動力方向盤,袖珍晶體管收音機,減肥軟飲料,錄像機,不粘鍋,主題公園(迪斯尼樂園首創),糾正打字機錯誤的修正液,壘高兒童拼裝玩具,氫彈,水翼船,口服避孕葯,數據機,激光,健身呼啦圈。
20世紀60年代的人類發明
20世紀60年代的人類發明:第一套電腦視頻游戲(星球大戰),軟接觸鏡頭,纖維筆尖鋼筆,體重計,用做隆胸的硅膠填充物,按鈕電話(貝爾電話公司研製),電腦滑鼠,可長期存放的牛奶,石英手錶,「傻瓜」照相機,渦流浴室,影碟,盒式錄音磁帶,安定安眠葯,阿斯特羅草皮,手提電腦,掃描儀,丙烯酸樹脂塗料。
20世紀70年代的人類發明
20世紀70年代的人類發明:電腦軟盤,電子郵件,袖珍計算器,可隨意粘貼便條,文字處理軟體,Beta制大尺寸磁帶錄像系統,自動調焦照相機,蘋果第二代電腦,《太空入侵者》(世界上首套巷戰視頻游戲),移動 電話(手機),索尼隨身聽,吸脂術。
20世紀80年代的人類發明
20世紀80年代的人類發明:光碟,微軟視窗電腦操作系統,DNA基因識別技術,一次性照相機,3D視頻游戲,萬維網,高清晰度電視,人工合成皮膚,CD ROM,B型肝炎疫苗,人體增高荷爾蒙,多普勒雷達,高溫超導體,數字蜂窩電話。
20世紀90年代的人類發明
20世紀90年代的人類發明:「哈勃」太空望遠鏡,全球定位系統(美國防部發明),DVD,「偉哥」壯陽葯,可用於汽車上的氫氣燃料電池,「奔騰」處理器,克隆羊多利,控制葯物釋放的「Smart」葯丸,手機簡訊。
21世紀的人類發明
進入21世紀後突破性的人類發明:蘋果iPod音樂隨身聽,人造肝臟,免清潔窗戶,Segway新型交通工具,避孕貼片,適於在北極嚴寒氣候條件下騎行的冰上自行車,防身夾克。
===========================================================================================================================================================================================================================
「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嗎?新世紀來臨之際,由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審定的以此為名的書籍日前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從而回答了這個問題。
這100個瞬間分別是:
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量子論,導致了20世紀物理學的一場革命;
1900年,《夢的解析》出版,這是一本驚世核俗的書;
1901年,發現了X射線的德國物理學家倫琴成為首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1901年,諾貝爾獎成為國際最高榮譽獎;
1902年,威利斯·開利設計了第一個空調系統;
1903年,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駕駛著自己設計製造的飛機沖向碧藍的天空,這是人類航空史上首次自主操縱飛行;
1904年,世界上第一隻電子管在英國物理學家弗萊明的手下誕生,標志著人類從此進入電子時代;
1905年6月,年僅26歲的愛因斯坦發表了一篇論文,這篇論文包含了一個將要改變整個世界的理論:狹義相對論;
1906年,美國發明家福雷斯特對二極體加以改進,研製出三極體,這看似小小的一步,卻是人類在打開電子時代大門過程中最重要的事件,福雷斯特因而當之無愧地被稱為「無線電之父」;
190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洗衣機由美國芝加哥人費歇爾設計製造;
1907年11月22日,世界上第一艘現代化客輪「茅利塔尼亞」號第一次成功橫渡大西洋;
1910年,同位素被發現,使人類認識並可以利用的化學元素的實際數量增加了很多倍;
1911年,有人製成了一個磁墊列車模型,在其後的幾十年裡,德國、日 本、加拿大、美國等對磁懸浮列車進行了反復試驗;
1912年,第一塊霓虹燈廣告出現在巴黎大街上;
1912年,英國化學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飼料喂養動物的過程中發現了維生素;
1912年,法國人發明人造棉;
1913年,第一條汽車生產線開始應用;
1915年,魏格納寫成《海陸的起源》一書,提出了大陸漂移說;
1917年,加拿大科學家發現細菌的天敵:噬菌體;
1921年,挪威氣象學家向世人公布了大氣環流圖案,從而揭示出地球上空大氣運動的規律;
1921年,對結核感染具有免疫作用的卡介苗進行人體試種,取得良好效果;
1923年,世界上第一張彩色膠片誕生;
1923年,世界上第一台冰箱在瑞典問世;
1924年4月到9月,人類完成首次環球飛行;
1925年,德國科學家海森堡和其他科學家一起創立了著名的矩陣力學理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量子力學第一定律;
1925年,蘇格蘭發明家第一次推出電視系統;
1928年,青黴素問世,開創醫學新紀元;
1928年,大陸漂移的內在動力被發現:地幔對流;
1929年,世界上第一批石英鍾問世;
1931年,拉鏈開始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使用;
1931年,世界上第一條微波通信線路在英國多佛和法國加萊之間建起;
1931年,德國科學家製成世界上第一台電子顯微鏡,這是「人類的第三隻眼」;
1932年,美國專家研製出第一台有效的心臟起博器,這一發明使很多心臟病人得以起死回生;
1932年,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在德國出現;
1933年,「尼龍之父」卡羅瑟斯的發明,引起一場全球性的尼龍騷動;
1935年,第一個實用雷達裝置發明成功;
1936年,年僅24歲的圖靈發表了奠定整個計算機和人工智慧基礎的論文;
1937年,世界上第一架射電望遠鏡在英國建成;
1938年,匈牙利人比羅兄弟獨立設計發明圓珠筆,使整個人類受益非淺;
1938年,中國的黃昌賢用植物激素處理西瓜雌花,第一次獲得無籽西瓜;
1942年,在義大利科學家費米領導下設計和建造的第一座核反應堆成功運行,這標志著原子能時代的開始;
1943年,荷蘭醫生科爾夫製成了第一個人工腎臟,首次以機器代替人體的重要器官;
1945年,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爆炸;
1946年2月15日,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多用途電子數字電腦,標志著電腦時代的開始;
1946年,核磁共振現象被科學家發現,70年代以來,核磁共振技術與圖象重建技術相結合,形成了核磁共振成像技術;
1947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家弗蘭克·利比首次用反射性同位素碳14,准確測定了曾經有過生命的有機體的年代,碳14測年法的發明,對於考古學、海洋學和地球科學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1947年,第一台微波爐問世,掀起了炊用爐具的革命;
1947年,第一個半導體電子增幅器——晶體管問世,成為人類微電子革命的先聲;
1948年,美國工程師香農發表兩篇有關「通信的數學理論」的文章,系統地討論了通信的基本問題,由此奠定了資訊理論的基礎;
1950年,信用卡問世,「一卡走天下」的時代到來;
1951年,美國的克羅斯公司研製出第一台實用的磁帶錄像機;
1952年,美國在太平洋上的馬紹爾群島試爆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顆氫彈;
1953年,生物學家沃森和克里克發現了生命遺傳的基因物質——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1954年,美國設計製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進行處女航,宣告了核潛艇時代的到來;
1954年,蘇聯建成並正式啟用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這是人類和平利用核能的開始;
1954年,美國生物學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有效口服避孕葯,並進行了首批臨床試驗;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人類進入太空時代;
1958年,美國人發現激光,兩年後的1960年,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誕生;
1959年,美國工程師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
1960年4月1日,美國發射世界上第一顆試驗性氣象衛星;
發明於16世紀的抽水馬桶在本世紀開始盛行;
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飛上太空的人;
1962年,美國物理學家首次提出誇克模型,並預言這種非凡的粒子不僅存在,而且正是這種粒子構成了其他一切粒子;
1963年,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的外科醫師創造了斷手再植的奇跡;
1964年,美國IBM公司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個採用集成電路的通用計算機;
1964年,中國一所農校的教師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中找到一刻自然株,中國農業從此開始了第二次綠色革命;
1964年,美國貝爾公司推出電視電話;
1965年,中國科學家人工合成胰島素,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結晶蛋白質;
1967年,南非開普敦成功進行了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
1968年,美國和法國的科學家提出板塊構造學說;
1968年8月11日,一艘名叫「格格瑪·挑戰者」號的科學考察船開始處女航,目的是深海鑽探。經過15年的航行,不僅驗證了大陸漂移說、板塊構造說,而且還有許多重大科學發現;
1968年,美國斯坦福研究所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機器人;
1969年,美國五角大樓首創網際網路;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飛船發射升空。21日11時56分,宇航員阿姆斯特朗踏足月球,他的一小步標志著人類的一大步;
1971年4月19日,蘇聯用「質子」號火箭將世界上第一座空間站「禮炮」1號送入地球軌道;
1971年,世界上第一個通用微處理器問世,被稱為第一代微處理器,第一台微型電子計算機誕生;
1972年,CT掃描儀在英國問世,這是繼倫琴發現X射線以來,在醫學診斷領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1973年,世界上第一個光纖通信實驗系統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建成,為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石;
1975年,美國人威廉·米勒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小型電子游戲機;
1976年,美國開始使用第一代無繩電話系統,行動電話逐漸成為現代「順風耳」;
1977年,美國宣布研製出了中子彈並開始投入生產和裝備部隊;
1978年7月25日,一位名叫路易斯·布朗的嬰兒在英國哇哇墜地,成為第一個試管嬰兒;
1979年10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病人在地球上消失;
1981年4月12日,美國耗資100億美元,第一次把「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射上天,使之成為自由往返於天地間的航天器;
1982年,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研究所研製出高純度、高效的乙肝疫苗;
1983年,數字式電視機由美國研製成功;
1983年10月,中國一位名叫王永民的奇人發明了五筆字型漢字輸入法,計算機漢字輸入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
1984年,美國蘋果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多媒體電腦;
199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始實施,標志著人體「生命之書」掀開第一頁;
1991年,建立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環球網(萬維網)正式露臉,這張無形之網使人們相互傳遞信息猶如在網中穿梭,十分便捷;
1993年,在與世隔絕的「生物圈2號」中生活了兩年之久的8位科學家,平安地走出這一人造小世界,標志著美國「生物圈2號」計劃首次試驗結束;
1993年,美國將信息高速公路列入政府建設計劃,一時間信息高速公路在全世界成為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
1994年,與英吉利海峽隧道工程、香港新機場工程、中東和平管道引水工程等一起入選世界超級工程的長江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1995年6月,美國「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對接成功,標志著人類在空間活動中的國際合作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1997年2月24日,多利羊問世,克隆技術給全世界帶來了震撼;
1997年,美國探路者號火星探測飛船成功地在火星著陸,科學家們相信,終有一天人類登上火星將不僅僅是夢想;
1997年5月11日,在歷時9天的比賽中,IBM超級計算機「深藍」以兩勝、三平、一負的成績,戰勝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這次人機大戰在世界引起了不同的反響;
1998年6月3日,北京時間清晨6時06分,探索宇宙本源的人類第一個高能物理實驗「阿爾法磁譜儀」搭載美國「發現」號太空梭順利升空,幾千年來,人類第一次直接觀測宇宙空間的帶電粒子;
1998年11月20日,俄羅斯質子火箭載著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組件——「曙光」號功能貨物艙順利升空,進入預定軌道,標志著國際空間站建設正式開始。
參考文獻:http://www.southcn.com/tech/kp/discovery/200407230040.htm
揪錯 ┆ 評論 ┆ 舉報
② 發明的英文怎麼寫
常用的主復要有兩個詞,create和invent。區制別如下:
create 主要意思是」創造」,即產生新的東西,起對象往往是精神上的, 如藝術,文學作品中的人物以及新的科學領域等,也可指創造出新的具體事物.名詞 creation 創造, creator 創造者;
invent, 主要意思是」發明」是指產生前所未有的東西,其對象往往是物質性的,名詞:invention 發明 inventor發明者
③ 發明用英語怎麼說
invent
vt.發明,創造;虛構
第三人稱單數:invents過去式:invented過去分詞:invented現在分詞:inventing
n.invention
④ 發明 的英語單詞
語法標註解釋 invent英音:[in'vent]美音:[ɪn'vɛnt]
語法標註解釋 devise英音:[di'vaiz]美音:[dɪ'vaɪz]
⑤ 發明 英文
invent ; invention ; [書] expound ; contrivance ; contrive
⑥ 發明 的英文怎麼說
invention 英[ɪnˈvenʃn]
美[ɪnˈvɛnʃən]
n. 發明; 發明物; 捏造:內心捏造的東西,特指謊言; 發明才能;
[網路] 新創詞語; 創造內; 創造力;
[例句]The invention of the printing press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
15世紀容印刷機的發明
[其他] 復數:inventions 形近詞: supervention intervention contravention
⑦ 急求英文介紹的有創意的發明(其實是發明就行,離現在近一點的) 最好右圖片
美味:奈及利亞發明新型耐熱巧克力
--------------------------------------------------------------------------------
Scientists have come up with a mouthwatering invention which could change the lives of chocoholics in the summer - a type of chocolate that does not melt in the heat.
奈及利亞科學家最近發明了一種耐熱巧克力。這種巧克力在炎熱的夏天裡不易變軟或融化,好吃者可以隨身攜帶、隨時享用。聽起來是不是口水橫流呢?
Hot weather has long been the bane of chocolate fans, recing bars to a gooey mess, but experts at the Cocoa Research Institute of Nigeria claim to have the answer. The chocolate that they have created stays firm up to 122F (50C), while normal procts melt at temperatures between 77F (25C) and about 91F (33C).
據《每日電訊報》7月17日報道,夏季是愛吃巧克力的人最討厭的季節,因為過高的氣溫常常會讓巧克力變軟甚至融化,而且吃到嘴裡後也容易粘到牙齒上影響口腔美觀。最近,奈及利亞的科學家為愛吃巧克力的人解決了這一煩惱。奈及利亞可可研究協會的科學家們新研製出來的巧克力可以在高達50攝氏度的溫度下保持硬度,而普通巧克力在25攝氏度至33攝氏度溫度時就會變軟甚至融化。
Researchers mixed corn starch with cocoa to proce a heat-resistant chocolate that, they say, compares "favourably with conventional milk chocolate in terms of colour, taste, smoothness and overall acceptability".The starch acts as a chocolate thickener and prevents the cocoa butter running in the heat.In taste tests the new recipe found general approval, although it was found to be slightly less sweet than milk chocolate.
科學家將玉米澱粉混合可可粉製造出了這種耐熱巧克力。玉米澱粉可以增加巧克力的濃度,防止可可油在受熱後融化。科學家表示,與普通的牛奶巧克力相比,這種巧克力無論在色澤、口感、光滑度等方面都更受市場歡迎。他們認為,盡管這種耐熱巧克力的味道不如普通牛奶巧克力那麼甜,但它的口味一定更符合大眾需求。
⑧ 用英文寫一個發明及其發明過程
Concept: Illustrate the course of action taken in the invention process.
Purpose: Provide a visual image of the steps or processes taken ring the invention process.
Strategy
Review the process, beginning with "Identify a Need or Want."
Emphasize that scientists do not take actions in a linear sense but rather move ahead in an investigation once they have collected evidence that satisfies their questions.
Define invention and provide examples of inventions that affect our everyday lives.
Review the brainstorming rules and how to create a brainstorming map.
Use both the illustrations and the written record of the 9 steps on this flowchart to walk students through the invention process.
--------------------------------------------------------------------------------
Step 1 - Identify a Need or Want
Survey peers, family, and community members.
Step 2 - Brainstorm Solutions
Generate possible ideas/solutions by using a brainstorming strategy.
Step 3 - Select a Solution
Look at all the solutions!
Develop a list of criteria to help evaluate your solution ideas.
Evaluate each solution by using the criteria and identify the best solution.
Survey your family and friends to get their opinions and verify your chosen solution.
Name your chosen solution/invention!
Step 4 - Conct Research
Research your invention.
Step 5 - Develop a Plan
Plan how to develop your invention.
Step 6 - Design and Build a Model
Make a sketch or drawing!
Decide on materials!
Make a model or a prototype!
Determine if the invention can be improved.
Step 7 - Test the Model
Demonstrate what the model does.
Record the test results in the Inventor's Log.
Collect feedback on your invention.
Make needed changes.
Step 8 - Manage the Invention
Share the invention.
Enter an invention contest.
Place the invention on public display.
Apply for a patent.
Start your own business to market you invention.
Step 9 - Evaluate Your Invention Process & Proct
Identify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your invention process.
Identify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your innovation/invention.
⑨ 發明 (英文版)
Although the real movie with sound in the 1920s, but insisted the film is the voice of, Jiuping this point, Edison the father of modern film well-deserved
More than 100 years ago, people trying to let the film "speak" and try to let voice talent on the screen after that line, but soon be eliminated. Since then commonly used method is the use of the scene shown in the band accompaniment.
Film with sound. This machine-film cameras by the gramophone and a combination of the electrical energy, the camera shading Gramophone linked with the crankshaft, the camera will be able to operate when the gramophone record voices. Shown, the camera behind the scenes, in幕前, the two wires connected to. Members of screening open switch, Gramophone on the screen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operation, making voice and image to achieve a perfect meet. Gramophone's voice and image on film cameras linked to the first time, the audience in appreciation of the screen also heard the voices of sync.
To create "what will the film" Edison persist for many years is a dream. From his initial ideas to final proction to the real film with sound, has undergone more than 30 years time. After the invention of Gramophone in 1877, Edison has committed to the design "as the gramophone in the ears, like the eyes in the role of machinery" and then a combination of both, recording and reproction movement of the screen simultaneously voice. He initially used Gramophone principle, want to use dial record images. Study after year without results, Edison in 1889 absorbed the French people to mine (Maray) of "continuous camera" results, the first to use Kodak's proction of the 50-foot flexible film, guiding assistant Dixon (Dickson) invented the projector. It consists of motor-driven, running at a Jianxing tooth cone driven to the tape of intermittent mobile drilling, drilling. Later developed a "film projectors," this machine using 35 mm film perforations broadband has become the instry standard.
Edison-per-view movies watched by only one person can earn money, and therefore refused to open on the screen showing videos. Dixon to comply with this requirement has proced a box shape of the viewfinder, people from the top of the peep hole Wang Li will be able to see the mobile screen. 1894, the United States around the viewer simply stuffed coins will be able to see a five minute-long films, each one. This invention caused a sensation. Since then, as a competitor, Edison proction of "Victoria is too projectors" (Vitascope), has begun to shift to the screen, a patent battle in the U.S. film instry hegemony, he was able to concentrate on film with sound.
Since then, and in 1912 Edison invented the receiver within 40 feet the size of the sensitive sound wave radio, even in high-speed camera is outside, to create synchronized cameras recording the activities of film-making with sound machine. 1923, the use of wax disc recordings on the film in the film, the 1927 U.S. film company Warner Brothers is a mechanical sound recording, shooting a sound and the success of the dialogue with sound film "Jazz Singer" opened the film with sound The big screen.
Contemporary film far more than the inventor Edison one, but because he insisted on speaking to the film's dream, and let the film out of the laboratory, has been called the father of modern film.
Edison insisted
Edison invented king in the film have invented the idea, they should feel that the film is sound. It is precisely such a insist that he finally invented the gramophone and the camera link up with sound film proje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