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想像力的神奇魅力與想像力的作用
想像力的神奇魅力與想像力的作用
想像力是在你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面的能力。在創造性想像中,你運用你的想像力去創造你希望去實現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接著,你繼續不斷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思想或畫面上,給予它以肯定性的能量,直到最後它成為客觀的現實.
聯想集團的廣告語還記得嗎?「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有了想像才會有所發明阿。如果人從來都沒想過要上天,又怎麼回發明飛機,甚至出現神六的誕生呢。
想像力的魅力在於他可以將你帶入一個虛擬世界,實現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想像力的作用就是他可以使你享受快樂,享受驚奇,享受自由,享受現實生活中少有的感受。
㈡ 科舉制度作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制度發明,它有什麼獨特的魅力
科舉制度的獨特魅力在於它擴大了天下學子入朝為官的道路,並且這種制度有利於朝廷選納人才讓天下的寒門學子都有機會入朝為官。
綜上所述,科舉制的存在對中國歷史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在科舉制的影響下,寒門子弟對於世家大族的畏懼變弱了,讓朝廷對天下的把控力變強。並且它拓寬了寒門子弟入朝為官的道路。
㈢ 魯班發明了鋸子、牛頓發現了地球有吸引力、瓦特發明了蒸汽機,我還知道:
奧斯特觀察導線旁磁針的偏轉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法拉第觀察導體切割磁感線發現了電磁感應。盧斯福觀察a粒子轟擊原子發現了原子核。
㈣ 被譽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制度發明-科舉制,究竟有何獨特魅力
科舉制度極大地促進了階級流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社會矛盾。同時,由於科舉制的存在,也就給了有志和各種能人有了上升的渠道,能夠給統治者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輸送,進一步促行政發展,提高行政水平和效率。
而由於科舉制地不斷發展,也就直接導致了官員文化水平地直接提高,也只是因為他們需要經過多重考試,所以經過選拔後的人才也就很優秀了,這些人在平時的政務處理中也能夠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也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促進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㈤ 發明的魅力是什麼
1發明可以挑逗人們的慾望
2發明能讓社會進步
3發明可以顛覆歷史
4發明,讓生活更有價值、有意義!
㈥ 人類的發明有很多,哪些發明是非常有趣的
我們人類作為地球上的統治者,不僅會利用地球上現有的事物,還會學習各種動物身上的長處,用來壯大我們自己的實力,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和樂趣。
就我個人看來,人類下面這些發明,非常的有趣,而且也從滿了智慧:
一、竹蜻蜓竹蜻蜓是我們小時候都玩過的一種兒童玩具,因為其製作方法非常的簡單,而且玩法也很簡單。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竹蜻蜓的成本低,所以小時候大家都玩過。
它就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兒童玩具,很多時候只需要用雙手輕輕的一搓,便能夠飛出很高、很遠的距離,猶如螺旋槳一般。
竹蜻蜓便是仿照蜻蜓的翅膀製作,而且他的原理還被運用到了直升機上面。是一種既簡單,又非常實用、有趣的發明。
在我們人類的發展史上,類似於這些有趣的發明還有很多;而最讓我覺得有趣的,還是抓癢器。
㈦ 家中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作文400字數
科技,顧名思義,就是科學技術的意思。對於科技大家應該不陌生,因為它就運用和服務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切相連。它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精神上的愉悅,還跟給我們帶來了身體上的舒適。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中,科技代表了一種精神,也代表了一種力量;代表了一種創新,也代表了一種文明。它是估計一個國家綜合國力水平的重要標志,不管在什麼領域,科技都佔有重要的地位。
科技的運用很廣泛,軍事、生物以及航天都運用到了科技。科技已融入了生活,也豐富了生活。在街道、在家中、在教室、在商店,科技都給人們帶來了便捷。可以說,是人類造就了科技,也是科技造就了人類,人類和科技是相互依存的。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科技。下面我就帶領大家一起走進奇妙的科技生活中看看。
人靠衣裝,每個人都需要用衣服來裝扮自己。仔細看看我們穿的衣服,晴綸的、絲綢的、純棉的……瘦身的、保暖的、健體的……多不勝數,它們給我們帶來了溫暖和舒適,健康和快樂。而這些衣服的製作都離不開科技,就說保暖衣吧,它可以使你感到溫暖,在寒冷的冬季,我們可以不用穿上肥大的厚羽絨服、粗重的毛衣,只靠一件輕薄細軟的保暖衣就可以讓我們倍感溫暖。瞧,這不是科技帶給我們的便捷嗎?
再來看看我們吃的,現在,我們吃的東西都要講究一點,那就是健康!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的發展,大家對食品的觀念也改變了,不單單只追求味道好,還要求食品健康營養。現在很多人吃的都是科技食品,比如:蛋白質粉、鈣片、膳食纖維等,它們都是經過科技人員的研究而來的。今天,我們來說說一樣科技食品:蔬菜汁飲料。蔬菜是人體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它是生命健康的保證,在營養保健方面,蔬菜能提供全面的營養,預防甚至治療營養的缺乏。但由於蔬菜的味道還不能被大多數人所接受,所以,科技人員們將蔬菜進行了改善,製作出了味道可口的蔬菜汁飲料,成為了理想的未來飲料。
我們再來看看用來修築家居中最常見的材料——水泥。水泥是由石灰石和黏土等加工而成的一種棕色的灰粉末,使用時與水拌後變得堅硬異常。近年來,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功能型的水泥也不斷地被開發出來。品種很多,如:玻璃水泥、輕型水泥、橡膠水泥、加糖水泥、變色水泥……等十幾種高科技的水泥,它們各有特色,都是科技的結晶。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種很神奇的水泥:變色水泥。這種水泥不但是理想的建築材料,而且還可以用於預報天氣,也有「氣象水泥」 之稱,在天氣乾燥時,它呈藍色;一旦變潮濕,即成紫色;如果下雨,則在吸收水分後變作明亮的玫瑰色。它之所以會變色,是因為在水泥中加入了二氧化鈷。瞧,是不是很神奇呢?其實這也是科技給我們帶來的驚喜和便捷。
說了水泥,我們又來說說汽車。汽車是一種方便、重要的交通工具,不管是出門旅遊還是上班辦事,有了汽車就變得方便了。回首看看汽車的發展史,1956年7 月13日,我國第一輛被命名為「解放」的中型載貨汽車誕生,從此結束了中國人不能造車的歷史。之後又生產出了東風牌國產小轎車;第一輛2.2噸軍用越野車;第一輛礦用60自卸車;第一輛高級旅遊車和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等。到今天的本田、賓士、寶馬……這些都凝聚著科技的結晶,釋放著科技的魅力。正是有了科學技術的發展,才有了今天給我們帶來方便的汽車,可見科技為我們人類做出了多大的貢獻,我們今天的所有都離不開科技。
在衣、食、住、行上,科技都起了它重要的作用,方便了人類,也造福了人類。
在飛速發展的21世紀,科技並不神秘,它就藏在你的身邊,只要你細心觀察,也能發明出屬於自己的科技。說不定你發明的小科技,經過專家的改裝、完善,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科技產品,還可以為未來的社會和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同學們,科技是一種神奇而偉大的事業,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和方便,讓我們了解科技、發現科技、創造科技。要相信科技源於生活,生活離不開科技,讓我們用智慧的雙眼去發現科技吧!
㈧ 列舉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
1、藍牙(2000年)
藍牙技術誕生於1999年,但直到21世紀初才開始被整合進手機、電腦之中。現在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集成藍牙技術,藍牙已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並被認為是引領物聯網起飛的主要力量。
㈨ 如今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中國高鐵正在以它獨有的魅力向世界展示著什麼
「新四大發明」中,高鐵與網購並非始於中國,但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與創造,矗立起「新發明」的世界高峰,並將其打造成閃亮的「中國名片」。
中國高鐵——通車里程全球第一,並走向世界。
高鐵技術起源於日歐,如今中國卻一馬當先。穿越塞北風區,翻過嶺南山川,從重要城市之間的單線,到「八縱八橫」藍圖徐徐展開。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軌道交通開始由中國高鐵領跑。高鐵不僅成為很多人出行的首選,同時也有力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從追趕到引領,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標准,中國高鐵走過了高效而輝煌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
「中國標准動車組『復興號』在研製過程中大量採用中國國家標准,在254項重要標准中,中國標准佔84%。」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陸東福說。
截至去年底,中國累計投入運行的高鐵動車組達到2595組,超過全球總量的60%,通車高鐵里程長達2萬多公里。預計到2030年將超過4.5萬公里,比繞地球赤道一周還要長。
從安卡拉到伊斯坦布爾,從莫斯科到喀山,從匈牙利到塞爾維亞……本土之外,中國高鐵加速走向世界。
㈩ 如今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中國高鐵正在以它獨有的魅力向世界展示著什麼
不久前,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了一則新聞,京滬高鐵正式啟動A股上市工作。
京滬高鐵全長1318公里,連接著中國版圖上兩座非常重要的城市。它於2011年正式開通後,北京到上海的車程,從原來的近10小時一下子縮短到了5小時。
高鐵被認為是中國「新四大發明」之首,從2008年我國第一條高鐵開通到2018年底,中國高鐵總里程數已經達到了2.9萬公里,超過全世界高鐵總里程的2/3。
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高鐵項目卻是鐵定虧損的投資黑洞。
可這一次,京滬高鐵的業績數據卻讓人大吃一驚,原來高鐵也可以如此賺錢。
京滬高鐵僅運行了短短三年,就實現了扭虧為盈。
到2017年,它的利潤高達127.16億元,算下來平均每天要賺近3500萬。按照每年1.8億人次的客運量來算,平均每張票就能賺70.7元。
作為國家的基礎設施項目之一,京滬高鐵為什麼這么賺錢呢?我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客觀原因,京滬高鐵途經之地,是中國人口密度最高和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
從人口來看,京滬高鐵途徑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安徽和上海,這七個省市的人口加起來約3.8億,佔到了全國總人口的1/4,超過了美國的總人口。
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北京和上海是中國的兩大超級城市;江蘇省和山東省的GDP總量位列全國第二和第三,僅次於廣東省;而河北和安徽的GDP總量分別排在第九和第十三。
也就是說,京滬高鐵連接了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區,沿線區域的GDP約佔全國的40%。
在這樣的客觀條件支持下,京滬高鐵從開通以來,已經運送旅客9.4億次,客座率高達80%。
然後是產業創新,高鐵除了是「開得更快一點的火車」,還是一種全新的消費場景。而京滬高鐵滿足了人們的各種商務、生活、旅行需求,因而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如果京滬高鐵上市,它可持續的盈利增長空間在哪裡呢?難道是不斷上漲票價嗎?
當然不是。我們可以對標一家全球同類企業——JR東日本。
日本鐵路公司(JR)曾經是日本虧損最大的國有企業之一,但在1987年分割民營化之後,旗下多家公司卻成為了「利潤奶牛」。其中,以JR東日本的表現最為突出。
根據2018年世界500強數據,JR東日本公司的營業收入超過了266億美元,利潤超過了26億美元,凈利率高達9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