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發明的二十四時計時法
十六世紀中葉,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從教堂中的吊燈中受到啟示,發明了擺鍾,從此鍾表就誕生了。不過,當時鍾表極其簡陋,只有一根指示「小時」的時針,只有到了十八世紀才出現了分針,秒針是在十九世紀才出現的。人們將一天分為24小時,1小時60分鍾,1分鍾60秒。一秒鍾就是一個平均太陽日的1/86400。
Ⅱ 有首歌 有幾句歌詞是 "叮答叮答喲 秒針走累了 我靜靜期盼明天能變成大恐龍 有誰能發明杯葯 啊
歌曲名:恐龍學唱歌(國)
歌手:有耳非文
專輯:東京鐵塔下
曲 : 梁基爵/有耳非文詞 : 有耳非文編 : 梁基爵/有耳非文
叮 當叮叮 當
熟悉聲在響
大人霹靂巴啦有說不完道理
滴答滴滴答唷
秒針走累了
我靜靜期盼明天能變成大恐龍
Aiue ㄅㄆㄇㄈOne Two Three Four
有誰能發明杯葯
啊唱下它全學會
怪了怪了怪怪說
文明天堂活像地獄
恐龍怪了怪了怪怪說
怎不能腦袋空空
學會唱歌
啦~~~~~
http://music..com/song/7321308
Ⅲ 現代的24時計時法是誰發明的
在古代,原始人只知道用日和夜來表示時間;後來,人們利用測太陽影子的方法來確定時間,這是日晷,由 「晷針」和「晷盤」組成,晷盤上刻有24個等分的刻度,晷針垂直在晷盤中央。當太陽照著晷針,針影隨太陽的運轉而移動,刻度盤上指示出刻度來,便知道了時間,但它只能在晴朗的白天應用,陰雨天和夜間就不行了。因此,人們又發明了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來計算時間,這就是銅壺滴漏,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而且應用也很普遍。再後來,人們發明了鍾表,計時就越來越准確了,也就有了我們今天學習的24時計時法。
十六世紀中葉,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從教堂中的吊燈中受到啟示,發明了擺鍾,從此鍾表就誕生了。不過,當時鍾表極其簡陋,只有一根指示「小時」的時針,只有到了十八世紀才出現了分針,秒針是在十九世紀才出現的。人們將一天分為24小時,1小時60分鍾,1分鍾60秒。一秒鍾就是一個平均太陽日的1/86400。
Ⅳ 分針和秒針誰長
秒針要長一些呀!秒針是那個走得最快的那個!
分針比秒針短一點!最短的是時針!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Ⅳ 手錶是誰什麼時候發明的
亨來恩 / 德國人 1504年,德國努連堡工匠亨來恩利用發條製成輕便的計時器─掛表,版最早的掛表,高15公分,外形像只權鼓,以鐵製成,只有1跟指針,因此誤差極大。17世紀,帶有時針和分真的懷表出現。18世紀中葉,有秒針的懷表在瑞士因此成為製表業的龍頭。 第二代手錶:19世紀中葉後,有人將懷表或掛表戴在手腕上,成為手錶。1809年,拿破崙為了討好約瑟芬皇後,特別為她訂做一隻戴手鐲的表。不久,一些貴夫人也紛紛仿效,將手錶當成炫耀身分的裝飾品。後來,由於工業的迅速發展,人們再「分秒必爭」的時間壓力下,簡便的手錶很快地普及全世界。1957年,美國漢密爾頓公司推出第一代電子手錶,是以石英晶體的時序代替振湯代替發條的驅動。3年後,美國又推出「阿克特隆」牌的第二代電子表,這種電子表的准確度可達到誤差每日兩秒。
Ⅵ 用了多年iPhone今天才發現原來桌面上的時鍾秒針會動!
你好,這個還真的沒有發現,我的ios6不會,你的是ios7或者8的吧
謝謝請採納
Ⅶ 人類何時發明的鍾表(幾時幾分幾秒)到現在表針轉了多少圈路程是多少合多長時間
東漢張衡製造漏水轉渾天儀,用齒輪系統把渾象和計時漏壺聯結起來,漏壺滴水推動渾象均勻地旋轉,一天剛好轉一周,這是最早出現的機械鍾。北宋元祜三年(1088)蘇頌和韓公廉等創制水運儀象台,已運用了擒縱機構。 1350年,義大利的丹蒂製造出第一台結構簡單的機械打點塔鍾,日差為15~30分鍾,指示機構只有時針;1500~1510年,德國的亨萊思首先用鋼發條代替重錘,創造了用冕狀輪擒縱機構的小型機械鍾;1582年前後,義大利的伽利略發明了重力擺;1657年,荷蘭的惠更斯把重力擺引入機械鍾,創立了擺鍾。 1660年英國的胡克發明游絲,並用後退式擒縱機構代替了冕狀輪擒縱機構;1673年,惠更斯又將擺輪游絲組成的調速器應用在可攜帶的鍾表上;1675年,英國的克萊門特用叉瓦裝置製成最簡單的錨式擒縱機構,這種機構一直沿用在簡便擺錘式掛鍾中。 1695年,英國的湯姆平發明工字輪擒縱機構;1715年,英國的格雷厄姆又發明了靜止式擒縱機構,彌補了後退式擒縱機構的不足,為發展精密機械鍾表打下了基礎;1765年,英國的馬奇發明自由錨式擒縱機構,即現代叉瓦式擒縱機構的前身;1728~1759年,英國的哈里森製造出高精度的標准航海鍾;1775~1780年,英國的阿諾德創造出精密表用擒縱機構。 18~19世紀,鍾表製造業已逐步實現工業化生產,並達到相當高的水平。20世紀,隨著電子工業的迅速發展,電池驅動鍾、交流電鍾、電機械表、指針式石英電子鍾表、數字式石英電子鍾表相繼問世,鍾表的日差已小於0.5秒,鍾表進入了微電子技術與精密機械相結合的石英化新時期。
Ⅷ 介紹一下石英錶發明
將石英晶體運用在鍾表上是一種現代的發明??第一隻石英錶在1969年首度出現版。在這一年,日本的精權工公司發現了如何將石英製成音叉的方法。
石英錶如何運作
和音叉會循某種規律振動一樣,當石英晶體受到電池電力影響時,它也會產生規律的振動。
石英晶體每秒的振動次數高達32768次,我們可以設計簡易的電路來計算它振動的次數,當它數到32768次時,電路會傳出訊息,讓秒針往前走一秒。
因為石英的振動相當規律,即使是便宜的石英錶,一天之內的誤差率也不會超過1秒。
大量生產
石英晶體的應用使得手錶可以大量生產,不但生產速度比以前快很多,價格也隨之下降。每年約可製造5億只手錶,足以供應全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