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木驢誰發明的

木驢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9-09 17:37:32

㈠ 除了騎木驢,歷史上還有什麼讓人痛恨的發明

這個騎木驢我也聽說過真的是極其殘忍的手段,不知道古代的人是怎麼想的,能夠發明專出那麼殘忍的用刑工屬具來,除了騎木驢之外還有更加殘忍的刑罰手段我覺得就是五馬分屍還有凌遲了,真的是想想後背就起涼風。

不過這些讓很痛恨的發明還是比不上那些令人喜歡的發明,我國的四大發明至今仍然是我們的驕傲,造紙術,活字印刷,火葯,指南針都為我國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㈡ 古代騎木驢發明者是誰古代被騎木驢女子總共多少人

古代騎木驢的發明者具體是誰已經沒有辦法考證,被騎木驢的女子總人數也無法統計,我們需要明白,騎木驢這種刑罰是非常不人道的,是古代封建統治的糟粕,是需要完全廢止的陋習。

㈢ 漢朝呂後發明比凌遲騎木驢還要殘忍的刑法 之後幾乎沒

代對付人的刑法眾多,像五馬分屍,浸豬籠,腰斬,等等,都是比較殘忍的,今天此文要說的一種刑法,比這些還殘忍百倍,這種刑法叫人彘,就是指把人變成豬的一種酷刑,這個光是聽名字都讓人可怕!

這個刑法就是漢朝呂後專門發明出來對付劉邦的另外一個女人戚夫人,戚夫人是劉邦做漢王時遇到她,後來生了個兒子,當時劉邦立的太子是呂後的兒子劉盈,因為劉盈為人仁弱,根本不適合做皇帝,戚夫人常跟隨劉邦到關東,她日夜哭鬧,要讓劉邦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但是呂後是多厲害的人啊,怎麼可能讓他的兒子成為太子呢,想了法子,後來大臣都反對劉邦另立太子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劉邦也只好停止!

在劉邦死後,呂後的兒子當了皇帝,呂後成為皇太後,將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剃去頭發,頸束鐵圈,穿上囚徒的紅衣,讓她舂米做苦役,戚夫人肯定也是不爽的,但是奈何劉邦死了,自己沒有一定地位了,後面就以唱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意思就是兒子呀你現在當著王爺,母親我卻做了奴隸,整天舂米到天黑,還常常與死亡相伴。我與你相隔三千里,應當讓誰去告訴你呢?

被呂後知道後,她非常生氣,於是把戚夫人抓來,剁去手腳,割掉鼻子耳朵舌頭,眼睛挖出,丟在豬圈裡喂養,所以起名為起名為「人彘」。非常的殘忍!這種刑法還延續到了清朝,成為清朝酷刑中的一種,比凌遲這些酷刑還要殘忍!

㈣ 古代女子騎木驢是什麼刑罰 騎木驢到底誰發明的

古時候有一種針對女性的酷刑叫做「騎木驢」,而致命的鐵內梨花就隱藏在「木驢」的背部容,對於那些所謂「不守婦道」的女人,通常讓她們騎在「木驢」上。
官吏審問時如果不老實交代罪行,獄卒便拉動木馬尾部機關,「鐵蓮花」便會一開一合插入其下體,並不停地旋轉,當即令女性痛不欲生,大聲哭喊。堪稱中國古代最殘酷的經典刑具之一。

所謂木驢,其實就是一頭用木頭做成的驢,木驢背上,豎著一根大拇指粗的尖木樁。 當女犯被強行按坐下去時,那根尖木樁就直直地刺進了她的下身。而且,隨著木驢的走動,那根尖木樁也一伸一縮,直弄得女犯下身鮮血淋漓,痛得撕心裂肺,很多受此刑的女犯往往會慘死在木驢上。在古代,這種刑罰常常用於懲處所謂的偷情淫婦。

㈤ 中國十大酷刑是誰發明的

沒聽說過十大酷刑
凌遲,剝皮,腰斬,車裂,俱五刑,縊首,烹煮,宮刑,刖刑,活埋,鋸割內,抽腸,騎木驢,斬首.
凌遲最早容見於《宋史.刑法志》:"凌遲者,先斷其肢體,乃抉其吭,當時之法也."
剝皮據《二十六國春秋》載:三國是吳帝孫皓曾剝人臉皮.
腰斬見於《周禮.秋官.掌戮》的註解:"斬以斧鉞,若今腰斬也;殺以刀刃,若今棄市也."
車裂大概最早見於《戰國策》其他記不清了.

㈥ 」殺夫失貞女子專用刑具「,發明木驢這種殘酷刑具的是誰

中國古代酷刑數不甚數,這裡面最殘忍的刑罰可能是凌遲。但歷史有種刑罰比凌遲還殘忍,由於過於殘忍,在史籍記載中僅出現兩次,是什麼刑罰呢?這個刑罰就是人彘。

彘(zhì),豕也,即飼養的豬,人彘通俗來說就是把人「變成」豬,這種刑罰專門用於女性。具體來說就把女性的四肢剁掉,挖掉眼睛,再用銅注入耳朵,使其失聰。用喑葯灌進喉嚨割去舌頭,破壞聲帶,使其不能言語,然後扔到廁所里。經過這樣殘忍刑罰的女性,最後都會慢慢死去。據史書記載,歷史上共有兩次人彘,分別是戚夫人和蕭淑妃。

㈦ 十大酷刑是誰發明

沒有特定的記載復是誰人發制明的,其實甚至十大酷刑是那十大都有爭議。不過一般中國古代酷刑有19個:
1 剝皮
2 腰斬
3 車裂
4 俱五刑
5 凌遲
6 縊首
7 烹煮
8 宮刑
9 刖刑
10 插針或插竹簽
11 活埋
12 鴆毒
13 棍刑
14 鋸割
15 斷椎
16 灌鉛
17 梳洗
18 抽腸
19 騎木驢

㈧ 木驢是干什麼的古代

木驢大家就更熟悉了,在很多描述當中,木驢都是用來懲戒不守婦道的女囚的專用刑具,而且還要全程遊街,以示對淫婦的最大懲戒。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科普一下了,在很多小說、影視劇,甚至如今很多的歷史類網文當中,木驢的用法被描述的繪聲繪色,諸如木驢中央有一根粗木橛,行刑時要把女囚扒光然後強行騎上木驢,前頭還會有衙役和兵丁敲著破舊的鑼鼓開道,等等之類。

但事實上,沒有任何史書明確記載說木驢中央有木橛,也從來沒有史書說過木驢是專門用來懲戒女囚的酷刑。上面提到的這些逼真的畫面,其實只出現在《水滸傳》、《狄公案》等一些小說當中,至於所謂的實物,也是後人根據小說描述製作的。

那麼木驢最早是幹嘛用的呢?
其實跟木牛、木馬一樣,都是用於戰場的,而且還是攻城神器。《孫子兵法》曾說過:「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之所以把攻城列為最不得已的選擇,就是因為古代攻城難度高代價大。

而且只有攻方十倍於守軍時,才敢攻城。所以為了盡量減少己方傷亡,魏晉南北朝時就發明了木驢。著名的叛將侯景在攻打台城時,就做「尖頂木驢攻城,矢石所不能制。」

唐朝寫的《通典》描述的更形象,木驢以木為脊,長一丈,高七尺,用濕牛皮覆蓋,下寬上尖,可以容納6個人,用於掩護士兵攻至城下,而城頭上扔下來的木石鐵火都奈何不得。

可見,木驢原本就是一樣攻城器械。直到宋朝攻打南唐時,江州指揮使胡則堅守不降,宋軍破城後將其釘在木驢之上,押赴刑場凌遲,木驢才第一次被用來當刑具。

《三朝北盟會編》這本史書也記載說:紹興元年,襄陽節度使桑仲謀反,攻破汝州城後,把知州王俊釘於木驢上遊街,然後將其凌遲。

顯然,木驢從攻城器械變成刑具之後,它的主要用途是把即將被凌遲的犯人四肢釘在木驢上,一方面是遊街警示百姓,另一方面則是防止其逃脫。而且絕大多數情況下,木驢其實是用於男囚犯的。

至於木驢會不會用於女囚犯,個人認為可能性比較小,因為除了小說之外,沒有任何史書記載過。而且就連生活在清朝的小說作者王浚卿都認為女囚騎木驢其實是源自小說《倭袍》。

㈨ 古代酷刑騎木驢是誰發明的

好看價格和經濟

㈩ 滿清十大酷刑都是哪十種啊發明人是誰啊

滿清十大酷刑包括:剝皮,腰斬,車裂,俱五刑,凌遲,縊首,烹煮,宮刑,刖刑,插針,活埋,鴆毒,棍刑,鋸割,斷椎,灌鉛,刷洗,彈琵琶,抽腸,騎木驢。沒有誰發明,都是根據以前的刑法改進的

閱讀全文

與木驢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