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三大發明原因

三大發明原因

發布時間:2021-09-09 12:00:43

Ⅰ 四大發明對中西方產生不同的影響原因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事方面,第三種是在航行方面;並由此又引起難以數計的變化來: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國、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都無過於這些機械性的發現了。」

馬克思評論:「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雖然沒有提到造紙術,但是正是它為印刷術的產生和推廣提供了必要條件。

四大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印刷術、指南針、火葯和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我國之所以成為文明古國的標志之一。古代,我國的科學技術在許多方面居於世界的前列。5世紀後的千餘年裡,歐洲處在封建社會之中。在這個漫長的時期里,我國的科學技術一直在向前發展,而歐洲的科學技術卻停滯不前。只是到了十五、六世紀,由於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資本主義制度的逐步形成,歐洲的近代自然科學才得以誕生。

我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成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為資產階級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物質基礎:印刷術的出現改變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受高等教育的狀況,便利了文化的傳播;火葯和火器的採用摧毀了封建城堡,幫助了資產階級去戰勝封建貴族;指南針傳到歐洲航海家的手裡,使他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資產階級奠定了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總之,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人類科學文化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這些偉大的發明曾經影響並造福於全世界,推動了人類歷史的前進。

Ⅱ 古代四大發明傳入美國的原因

我幫你一個個地查閱資料,先找到有關火箭的資料了,據法國大網路里記載:火箭的使用,應該追溯到古代中國和印度了。大約在公元7世紀傳入了古希臘拜占庭,當時他們用此進行投擲噴火器的;到了13世紀,傳入了阿拉伯地區,再後來就傳到了西方基督教士手中。
最早在西方對此進行詞義定義的是在1379年,當時的帕多瓦(古代義大利城市)人為攻打靠近威尼斯的梅斯特城,就用了這些噴火器。
古代義大利人稱這種噴火器為 Rochete,後來翻譯成古法語為 rochette, 然後寫成了roquette,這個詞彙進入英語後,就變成了 roket了。
其他三大發明,我查到資料再補充,哈。
先祝樓主每天快樂!
補充:
現在,再給樓主補上有關造紙術問題的答案:通常來講,中國的造紙術起源於公元前2世紀,到了東漢蔡倫時代,造紙術已經有相當的造詣了。造紙術在三世紀初傳入越南;七世紀初傳入朝鮮、日本、印度。 751年,唐朝在與大食的怛羅斯戰役中戰敗,被俘的唐軍士兵中有造紙的工匠。當年撒馬爾罕就出現了中東第一個造紙作坊,794年巴格達出現由中國工匠建立的造紙作坊,造紙術由此傳到阿拉伯地區。9世紀傳入非洲,逐漸取代莎草紙,到十世紀中,完全取代莎草紙。12世紀初傳入西班牙,最初由阿拉伯人在薩蒂瓦建立了造紙廠,1157年基督徒在比達隆建立造紙廠。義大利在12世紀就用阿拉伯人輸入的紙,到1268年才在布里亞諾建立第一座造紙廠,其後,在1293年波洛尼亞、帕多瓦、熱那亞等地相繼出現造紙廠。14世紀傳入法國,1348年特魯瓦出現法國第一家造紙廠。德國從十三世紀已經由義大利進口紙張,1390年在義大利人協助下在烏爾曼·施特羅梅爾建立第一座造紙廠。荷蘭在1586年在多德雷赫特建立造紙廠。英國在14世紀初由義大利進口紙張,1495年約翰·泰特(John Tate)在芬·迪頓建立第一所造紙廠,到了17世紀末,英國約有百來家造紙廠。俄羅斯在1575年建立第一家造紙廠,到18世紀初,俄羅斯已有23家造紙廠。美洲第一家造紙廠建立在墨西哥城附近的庫爾華坎,美國第一家造紙廠於1690年在費城附近建立,1729年英國人在費城附近的切斯特克里克建立著名的「長春藤造紙廠」。1803年美國人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聖安德路斯鎮建立第一家造紙廠。
補充:
我們再來補充有關指南針的問題。盡管指南針被英國漢學家李約瑟稱之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我國最早的指南針――司南在公元前27-97年就有記載。而且早在11世紀初,中國人就已發現磁偏角為即15°,與今日中國大部分地區在-10°到 +2°之間的地磁夾角相若。
然而有關中國指南針以及後來的航海羅盤是否傳向西方之說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但是西方,比如英國、法國和義大利有關航海羅盤的使用,是在中國普遍使用羅盤後的大約1000年左右了。這個也許是他們通過自己的研究才發現的技術,而不一定是從中國傳到西方去的。
補充:
活字印刷術:西方活字印刷術的創始人是德國的約翰內斯·古騰堡 (1400-1468),他的發明導致了一次媒介的革命,迅速推動了西方科學和社會的發展。
但在他發明之前,中國人早就懂得了活字印刷(大約在公元9世紀),我們沒找到太詳細的資料顯示西方的活字印刷技術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但是,至少他們的發現要比中國人晚了整整600年!
好了,至此,我已經完成了四大發明的相關提問答案。

Ⅲ 為什麼會有四大發明

造紙術:其實它不是蔡倫發明的,而是蔡倫改進的,西漢時已有紙了。當時書寫材料為竹簡或絹,竹簡太笨重,絹太昂貴,都不是理想書寫材料,於是乎,找來找去,就發明了用纖維造出的紙。

印刷術:它分為雕版印刷術與活字印刷術,雕版早一些。因為紙的出現,將紙裝訂成冊就成了書,在沒有印刷術的情況下,書都是抄寫而成的(真佩服古人的毅力),一本書幾十頁,抄寫太麻煩,費力費時,就有懶人想投機取巧,他將書上的字一個一個的反刻在金屬板上,然後刷上油墨,將紙印在上面,這就是雕版印刷,但它有一個缺點,就是印刷的內容是固定的,刻啥印啥,印完就沒用,所以,它大多用來印佛經,到了北宋有一個叫畢升的人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他將漢字一個個反刻成泥模,然後想印什麼就取什麼字,這就大大減少了浪費。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葯,顧名思義就是(著火的葯)。它的起源與煉丹術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古代煉丹士在煉丹時無意中配製出來。
它是硫黃,硝石,炭的混合物,而前兩項在漢代成書的中國第一部葯物學典籍(神農本草經)里都被列為重要的葯材。就是火葯本身也被歸入葯類,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火葯能治瘡癬,殺蟲,辟濕氣和瘟疫。火葯的發明是人們長期煉丹制葯實踐結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唐朝末年,火葯已被用於軍事。到了宋代,戰爭接連不斷,促進火葯武器的加速發展。北宋政府建立了火葯作坊,先後製造了火葯箭,火炮等以燃燒性能為主的武器和(霹靂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較強的武器。南宋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為筒,內裝火葯的(突火槍)。到了元代又出現銅鑄火統,稱為(銅將軍)。這些都是以火葯的爆炸為推動力的武器,在戰爭中顯示了前所未有威力。

指南針:春秋時期,中國勞動人民就在采礦、冶煉中,逐漸認識了磁石。到戰國時期,就有人用磁石做成器具來判定方向,當時叫「司南」,它是在一個無沿的方盤上放置一隻水勺似的磁石,水勺的柄端向南指。到北宋後期(公元11世紀),中國人民創造了人工磁鐵,此後又創制了「指南魚」,把用磁鋼片製成的「魚」放在水面上,以此指示方向。後來經過反復研究改進,又把磁鋼片改成細小的磁鋼針,並使它的尖端成磁北極,末端成為磁南極,這就成了指南針。北宋時期,人們創造了適用於航海的指南針,把航海事業推向了新的時代。這一時期,中國的造船技術在世界上也最為先進。到了14世紀初,指南針才由中國傳到歐洲。
總之,它們的出現都是因為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進步,即封建地主經濟發展的結果。
(寫了一晚上啊)

Ⅳ 為什麼四大發明出現在宋朝

造紙術發明於西漢,東漢蔡倫加以改進。印刷術、指南針、火葯三大發明,起內始遠在宋代以前,但其容完成和發展卻在宋代。它代表著宋代自然科學技術的突出成就。
1、原因:
①經濟發展,為科技文化進步提供物質基礎;
②由經濟決定的政治狀況,為科技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社會環境;
③統治階級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從事科技文化事業的人才;
④統治者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包括外來宗教),有利於我國科技文化的正常發展;
⑤國家的統一和民族融合,加強了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交流和發展;
⑥前代科技文化成就奠定的基礎。
2、簡介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一般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膠泥活字印刷術。
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Ⅳ 三大發明前後是什麼

1661年6月,牛頓告別了母親、弟妹,獨自前往他一心嚮往的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劍橋大學由幾個學院組成,牛頓被錄取的三一學院,是劍橋大學里最大的一所學院。

牛頓是以減費生身份進入三一學院的,他一方面要為教授跑腿,一方面還要看自己的書,簡直忙得透不過氣,所以他的大學生活根本談不上多彩多姿。不過,進入大學後最令他感到吃驚的是,他感到自己的學識太淺薄(bó)了。

1664年,牛頓已是大學三年級的學生了,他在這一年得到三一學院的獎學金。如此一來,牛頓就不必一面工作一面讀書了,他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來研究功課。

1665年夏天,在英倫三島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瘟疫瘟疫(wēnyì):指流行性急性傳染病。,使牛頓暫時離開了劍橋大學,回到烏爾索普鄉間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牛頓雖然回到家鄉躲避瘟疫,可他對時間卻抓得很緊,從大學里帶回來需要研究的問題,時時縈(yínɡ)繞在腦際。

幾年的大學生活,牛頓如飢似渴地學習新知識,在博學多才的名師的指點下,在他那善於思考的頭腦里,一個個早已孕育著的問題,猶如汩汩(ɡǔ)清泉即將噴涌而出。雖然這時他只有23歲,但他積累的知識,為他去探索、揭示科學上的奧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於是,他開動了他那聰慧的大腦,去歸納、整理所學的知識,就像蜜蜂一樣,採花以後就該「釀(niànɡ)蜜」了。

牛頓把各種實驗用品,像磁鐵、燒瓶、棱鏡、透鏡等,還有一些書籍,整齊有序地擺置在二樓的小房間里。這些用品,有的是自己動手製作的,有的是從節約開支中買來的,這從當時的條件看,已經是了不起的實驗設備了。

牛頓曾經說過:「1665年和1666年兩年鼠疫期間,我正處於發明創造的鼎(dǐnɡ)盛年華,比以後任何時候更潛心於數學和哲學。」(牛頓時代把自然科學叫做哲學)。

這兩年牛頓有三大發明:「數學上的微積分」、「力學上的萬有引力定律」、「光學上的光學分析」。

牛頓生活的時代,正當科學界研究天文學、觀察天體運行風行的時代。自幼就對天空中日月星辰充滿好奇心的牛頓,上了大學後便對天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牛頓如飢似渴如飢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地捧讀哥白尼、伽利略的著作,接受了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16世紀提出的「日心說」的理論。哥白尼的「日心說」,大膽地沖破了「地心說」的傳統觀念,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認為,人們覺得地球不動,是整個天空中的日月星辰繞地球旋轉,是一種錯覺。並指出這種錯覺的產生,是由於地球本身自轉引起的。

接受了哥白尼的「日心說」,牛頓又下功夫研讀開普勒的著作。開普勒是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1546~1601)的助手。

開普勒的三大定律,把哥白尼的學說大大推進了一步,他把哥白尼的行星運行圓形軌道,修正為橢圓形。他的偉大貢獻,就是證明了行星是按著一定的規律運行的這一真理。這一驚人的發現,有力地證明了自然界不是以神或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而是受其自身規律所支配。

牛頓在深入學習開普勒的著作時,頭腦里始終縈繞著這樣一個問題:支配天體行星按照開普勒三個定律運行的原因是什麼?

對這個問題,前輩科學家伽利略也曾想到過,行星和它的衛星在一定軌道上運行,而不飛開,必定是「某種力」的作用。

一天,牛頓早早起床,在二樓安靜的房間里埋頭讀書,整理資料。他把魂牽夢繞魂牽夢繞:形容思念情切。、未能解決的力學問題記在筆記本上。

現在占據著牛頓頭腦的,就是天體運行問題。他想,關於地球、火星、金星等行星怎樣運行的規律,已由開普勒定律所證明。可是,行星為什麼要那樣運行的道理,至今還沒有人能說清楚。

當牛頓被這個問題困擾著的時候,樓梯上響起了「噔噔噔」的聲音,隨著聲音有人喊著:

「哥哥,你又關在屋子裡想什麼吶!」

妹妹安娜邊喊邊推開牛頓的房門。

「是安娜啊,歡迎你來!」

「哥哥,你不要一個人悶坐著了,我陪你到後院走走好不好?」

「這太好了!」

說著,兄妹二人下了樓,來到了後院。

兄妹倆來到一棵蘋果樹下,牛頓仰頭看著樹上掛滿了蘋果,個個像嬰兒紅撲撲的臉,惹人愛憐。

正當牛頓望得出神,一個蘋果悄悄離開樹枝,「吧嗒」一聲落在地上。

「哥哥,你看,樹上掉下來一個蘋果。」安娜指著落地的蘋果對牛頓說。

「我見到了。」牛頓說著陷入沉思中。

一會兒,安娜見哥哥眼裡放出奇異的光,臉上也流露出一股喜色。

是的,牛頓被蘋果落地這件平常的事所吸引,腦子里進行著一連串的思索:蘋果為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呢?是被風吹落的嗎?這時一絲風都沒有啊!地球周圍是一個多麼大的空間啊,蘋果為什麼不飛向天空,而要落到地面,而且往地面最低的地方落呢?這不可能是因為蘋果有重量吧?那麼,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有重量,因而都會從高處落向地面。但是,重量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這時,牛頓怎能不高興呢!他長久想了又想的問題,終於有了解答的線索。他想:「蘋果落到地上,那是因為地球吸引它;地球對蘋果的引力,就是在高山上,也不減弱。由此可見,地球的引力同樣對月球也起作用。」

牛頓繼續思索著:「月球之所以能以一定距離圍繞地球轉動,就是因為月球總是向地球方向下落的緣(yuán)故。就像蘋果落下來一樣,月球也是向著地球下落的。」

這時候的牛頓,猶如在茫茫大海里航行找到指南針一樣,高聲喊道:「明白了,明白了。安娜,這回可明白了!」

安娜也為哥哥高興,她叫著哥哥一同回去吃晚飯。

飯後,牛頓獨自上了二樓,他坐在搖曳(yè)的燭光下,計算著月球在一秒鍾內向地球下落的距離,得出:在同一時間里,月球向地球下落的距離是蘋果下落距離的1/3550。由此可知,如果把蘋果拿到月球上去,地球對它的引力就會減少1/3550。

根據這個原理,牛頓發現,如果距離增加1倍,引力就變成l/4;增加2倍,引力就變成1/9。這也就是說,地球引力的減弱是與地球中心到月球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這就叫做「平方反比律」。

牛頓就是這樣驗證了:作用於月球的地球的引力是符合平方反比律的。

月球和地球的關系,也適合於太陽和圍繞它運行的行星之間的關系。牛頓進一步研究,終於從開普勒的定律中,成功地推導出引力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關於牛頓因為看到蘋果落地的現象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的事,在他的生前並沒有記載,而是在牛頓逝世之後才逐漸流傳出來的。

Ⅵ 為什麼中國四大發明中三大發明都出現在宋元時期

造紙來術發明於西漢,東漢蔡倫源加以改進。印刷術、指南針、火葯三大發明,起始遠在宋代以前,但其完成和發展卻在宋代。它代表著宋代自然科學技術的突出成就。
宋元時期中國的發明達到一個巔峰的原因:
1.經濟發展,為科技文化進步提供物質基礎;
2.由經濟決定的政治狀況,為科技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社會環境;
3.統治階級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從事科技文化事業的人才;
4.統治者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包括外來宗教),有利於我國科技文化的正常發展;
5.國家的統一和民族融合,加強了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交流和發展;
6.前代科技文化成就奠定的基礎。
總之,各族人民辛勤勞動,創造了大量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古代科技文化領先於世界的根本原因。

Ⅶ 三大發明在北宋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社會穩定,市場經濟高速發展所創造的需求和寬松環境!還有就是當時社會的技術發展已有了相當積累

Ⅷ 中國四大發明是在何背景下提出的

四大發明產生的原因及意義
(1)原因
①國家統一、政權鞏固、社會安定、疆域遼闊是必要的版前提。
②封建經濟的權繁榮是科技發明的物質基礎。
③民族交往、對外交往頻繁,促進了科技發展。
④統治階級的重視,文化發展的繼承性以及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2)意義
①四大發明是我國成為世界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對推動中國文明的發展和進步起了重大作用。
②四大發明對人類文明的進程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a.造紙術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
b.火葯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火葯武器與歐洲采礦業和金屬製造業的發展。
c.指南針的使用,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d.歐洲人借鑒中國的印刷術,造出了活字印刷機,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和社會的進步

Ⅸ 中國四大發明都是什麼

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現在很多科技設備都離不開之前古代人的發明創造,在中國的四大發明分別是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印刷術。這些發明都為當時古代的社會文化經濟的發展貢獻了許多。

印刷書的發明為古代文化的傳播影響巨大,最早期的印刷術是雕刻成非常多的小木塊,根據文章的內容將木塊排列起來,然後刷上墨水,在印在紙上。到後來活字印刷術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效率。

Ⅹ 為什麼說三大發明的焦點在宋代

印刷術、指南針、火葯三大發明,起始遠在宋代以前,但其完版成和發展卻在宋代。它代權表著宋代自然科學技術的突出成就。


三大發明的焦點在宋代的原因,宋元時期中國的發明達到一個巔峰的原因:

  1. 經濟發展,為科技文化進步提供物質基礎;
    2.由經濟決定的政治狀況,為科技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社會環境;
    3.統治階級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從事科技文化事業的人才;
    4.統治者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包括外來宗教),有利於我國科技文化的正常發展;
    5.國家的統一和民族融合,加強了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交流和發展;
    6.前代科技文化成就奠定的基礎。


    總之,各族人民辛勤勞動,創造了大量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古代科技文化領先於世界的根本原因。

閱讀全文

與三大發明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