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是英雄人物還是人民群眾創造的
歷史,是由偉大的人民共同創造的。而給人民指點創造路徑的,則是偉大的英雄人物。沒有英雄的指點,歷史就會誤入歧途。
Ⅱ 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還是英雄創造歷史
前者是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後者是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你信哪個,那個就對。
不過,如果你是學生的話,那肯定是前者對。
Ⅲ 到底是人民群眾創造了歷史 還是英雄人物創
以哲學「形象復與抽象制的關系」來講,人民是社會的群體形象,而英雄是其所在時代的群體意志抽象代表者,因此,英雄也是人民群眾之一員——所不同的:只是它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群體意志或意識」並率領了人民朝這個方向去努力而創造了歷史……所以,不能說「人民群眾和英雄共同創造了歷史」,而是「英雄代表人民創造了歷史」才為真正的歷史!!
Ⅳ 誰是歷史的創造者,是英雄還是人民群眾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恩格斯曾經說過:歷史活動是群眾的內事業。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容著的群眾」。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群眾的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4)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還是英雄擴展閱讀:
以不同形式從事和促進生產實踐活動的人民群眾,必然對社會發展起決定作用,這是最簡單、最明顯的事實,也是最根本、最主要的事實。
勞動群眾創造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實踐,為人們從事一切精神生產提供了物質基礎,任何人要從事科學、文化、藝術等精神活動,都要有一定的物質生活資料和一定的物質手段,這些都是勞動人民通過生產實踐創造的。
Ⅳ 辨析題:社會歷史是人民群眾和英雄共同創造的
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的主體,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內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容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要素,是決定的力量。而傑出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領導人民群眾進行社會變革,可以解放人們思想,帶領人民群眾反抗舊階級,舊體制,對社會歷史的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但是傑出人物對歷史的貢獻最終還是建立在人民群眾創造的精神物質財富的基礎上,因此,傑出人物的貢獻離不開人民群眾。
所以,我們在認識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時,既要看到傑出人物即英雄的力量,也要看到人民群眾是發展的根本。
Ⅵ 「是英雄創造歷史還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
是 個 錯 誤 的 命 題孫玉良 哲學史上有一個著名的論題:是英雄創造歷史?還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教科書教導中學生們的答案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並陳列了一系列理由,最權威的說法是毛主席這樣認為的。偉人說的,能有錯嗎? 但我認為,這一論題本身就有錯誤,如果非得以二擇一,則答誰都有問題,因為社會是由人組成的,英雄產生於社會,產生於人民群眾,從來就沒有脫離社會關系的英雄,沒有脫離人民群眾的英雄,二者根本就不能孤立地分開,孤立地強行將二者分開設立命題,本身就是錯誤的。如果非要找出正確答案,應該是人民群眾及其中產生的英雄共同創造歷史。 歷史是由名人寫成的,不是嗎?翻開一部世界史,地球村的人口少說也得有幾百億了吧,但能進入世界史上的人物能有寥寥幾人呢?代表進步的名人被稱之為「英雄」,是英雄帶領普通民眾推動社會進步。社會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只要社會還在向前發展,就會在人民群眾中不斷地產生英雄,從來不產生英雄的人民群眾土壤是不存在的。 英雄和人民群眾是魚水關系,二者不可分開。脫離人民群眾的單獨的幾名英雄根本就不會存在,更不會創造歷史,因為他脫離了社會關系;沒有英雄的人民群眾不會創造歷史,因為沒有進步的因素怎麼會推動社會發展呢?而且世界上從來沒有產生過英雄的「人民群眾」是根本不存在的,既然二者不能分開,則必然是個錯誤的命題。 一家之言,敬請網友們討論。
Ⅶ 歷史到底是誰創造的:人民還是英雄
主觀唯心主義英雄史觀主觀唯心主義者把歷史的發展看作是由少數英雄人物和帝王將相的意志﹑品格﹑才能決定的﹐認為人民群眾不過是消極﹑被動的「惰性物質」﹐是少數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隨者。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思想家梁啟超說:「歷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幾無歷史」。在他看來﹐大人物「心理之動進稍易其軌﹐而全部歷史可以改觀」。英國的T.卡萊爾(1795~1881)認為﹕全世界的歷史「實際上都是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偉大人物的思想外在的﹑物質的結果」﹐「這些偉人的歷史真正構成了全部世界歷史的靈魂」。英雄史觀在德國哲學中有著深厚的基礎﹐19世紀德國青年黑格爾派中的一些人把具有「批判的頭腦」的個人看作是歷史的創造者﹐如鮑威爾﹐B.就說﹐「批判」是絕對精神﹐而他自己就是「批判」。在他們那裡﹐「改造社會的事業被歸結為批判的批判的大腦活動」。他們認為﹐只要少數傑出人物提出了更高的思想﹐歷史馬上就會改觀。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德國產生了尼采﹐F.W.的「超人」哲學。尼采認為「超人」是歷史的主宰者﹐沒有「超人」就沒有歷史﹐而人民群眾則是「奴隸」和「畜群」﹐是「超人」用以實現其意志的工具。這種哲學後來成了法西斯主義獨裁政治的思想武器。客觀唯心主義英雄史觀某些客觀唯心主義者的歷史觀也帶有英雄史觀的色彩﹐黑格爾﹐G.W.F.雖然認為﹐歷史不是個人隨心所欲的結果﹐而是由某種客觀精神決定的﹐但他又認為偉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他曾把拿破崙(1769~1821)稱為騎在馬背上的世界精神。他認為這些偉大人物是為了滿足世界精神對於發現自己﹑實現自己﹑返回自身的需求而創造歷史的。他雖然看到沒有人民群眾﹐即「進行再生產的個人」﹐社會生活不能繼續下去﹔但他又認為﹐群眾只是一群無定形的東西﹐他們的行動完全是自發的﹑無理性的﹑野蠻的﹑恐怖的﹐而偉大人物的優越性就在於他能知道和表述絕對意志﹐所有的人都集合在他的旗幟下﹐他就是人們的上帝。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提出人是社會環境的產物。但是他們所說的社會環境主要指政治和法律制度。這樣﹐社會的發展仍然決定於少數具有思維理性的立法者﹐即開明君主一類的「偉大天才」人物。存在的根源英雄史觀在社會歷史發展中長期占據統治地位﹐有其深刻的社會的﹑階級的和認識的根源﹐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決定力量﹐但他們的力量和智慧總是集中地體現在他們的代表者──領袖人物的活動中﹐並在領袖人物的領導下從事歷史的創造活動。當人們看不清隱藏在領袖人物行為的動機背後的﹑推動一個民族或階級行動起來的物質動因時﹐他們就會把個人看作推動歷史的決定力量。在剝削制度下﹐少數統治者憑藉權勢和所能支配的物質力量﹐可以在歷史上打上自己的印記﹐而創造歷史的勞動群眾則處於受剝削﹑被壓迫的地位﹐他們創造歷史的能力和作用的發揮﹐受到極大的壓抑和限制﹐他們作出的貢獻往往被湮沒﹐有的成果則為統治階級所竊取。剝削階級的思想家出於階級的偏見﹐總是把歷史說成是帝王將相創造的﹐極力貶低人民群眾的作用﹐以此欺騙和蒙蔽人民群眾﹐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與唯物史觀的區別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原理同英雄史觀的根本區別並不在於是否承認個別傑出人物的作用﹐而在於如何回答誰是歷史發展中的決定力量。歷史唯物主義科學地闡明了人民群眾和個別人物的關系﹐使被顛倒了的歷史重新顛倒了過來。在現代西方哲學中﹐英雄史觀仍然以新的形式不斷出現﹐如存在主義主張少數領袖人物所體現的神秘化了的個人情感﹑意志的存在是歷史發展的支配力量﹐認為「負責的個人是社會變化的先鋒」。
Ⅷ 誰是歷史的創造者,英雄還是人民群眾
分析:兩個不是同一概念 這里屬於偷換概念,首先,前者的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概念 屬於歷史范疇 它的內涵是:一切促進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人民.
後者的群眾是一個社會概念,不屬於歷史范疇,就好像我們平常說的老百姓一個意思的.前者的對立面是敵人,後者的對立面可以是官員、公務員、貴族,等等.
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1)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具體地說:(一)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物質資料生產的承
擔者.他們生產人類生存所必需的物質資料,創造社會的一切物質財富,
並為政治、科學、文化等其他社會活動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因此,停止了
生產,人類就不能生存,社會就要滅亡.必須充分估計創造物質財富的人
民群眾對社會發展所起的決定作用.(二)人民群眾在精神財富創造中具
有重要的作用.在階級社會里,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分離,剝削階級壟
斷了科學文化,勞動人民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他們的聰明才智受到很
大的壓抑.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出身於剝削階級、從事腦力勞動的知識分
子往往成為精神財富的直接創造者.但他們的發明創造,歸根到底要以人
民群眾的社會實踐為基礎.人民群眾的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是人類科學
文化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不僅如此,人類歷史上有許多科學發明、藝術創
作是勞動人民親自製作和創造的,在勞動人民中產生了許多發明家、科學
家、文學藝術家,直接為人類創造了重要的精神財富.(三)人民群眾是變
革社會的決定力量.社會從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通過被剝削、被壓迫階級反
對反動的統治階級的革命斗爭來實現.奴隸階級、農民階級和無產階級盡
管在革命斗爭中有過挫折和失敗,但它們始終是各自時代社會變革的決
定力量.在新興的剝削階級領導的革命斗爭中,革命的主力軍仍是勞動者
階級.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17世紀的英國和18世紀的法國,甚至資產
階級的最光輝燦爛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爭得的,而是平民大眾,即工人和
農民為它爭得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325頁)
(2)正因為人民群眾創造了歷史,所以,沒有人民群眾就不會有歷史的發展和進步,沒有人類社會,所以可以說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英雄.
(3)但是,不能因此說我也是英雄.我是一名群眾,是相對於社會中的其他社會角色而言的,屬於社會學概念,不屬於歷史范疇,前後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系.
雖然我是屬於人民群眾的一分子,在歷史范疇來說,也參與了創造物質文明、精神文明、變革社會的過程,但是,把個人當做英雄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群眾觀的,只有團結聯合一切平民大眾的力量,才是英雄的力量.這也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平等觀.
Ⅸ 到底是人民群眾創造了歷史 還是英雄人物創造了歷史
英雄也是人,也是從群眾中走出來的,只不過比一般群眾優秀一些,因為二者是包含關系,所以是群眾創造了歷史;而且換一種角度,不管英雄再怎麼優秀,沒有群眾的配合,也是什麼都做不成的。
Ⅹ 到底是群眾創造歷史還是英雄創造歷史
人民群眾是來歷史的主自體,是社會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主要創造者,歷史當然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如果沒有人民群眾就沒有英雄,哪個英雄的成功不是依賴人民群眾才成功的,英雄誕生於人民群眾當中,如果連人民群眾這個基體都沒有就當然沒有英雄了。比如毛主席提倡人民群眾為主,發展人民力量軍,比如鄭成功如果沒有人民的支持,光靠他一個人也不會收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