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斗導航是誰發明的
謝軍是北斗導航衛星全球系統首席總設計師,謝軍1982年畢業於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技術系雷達專業,獲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獲碩士學位。歷任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4所副所長、所長,北斗二號導航衛星總設計師。
現任北斗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2018年12月,入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候選人。2019年度中國經濟新聞人物。
人物經歷
1982年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雷達專業,同年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五院504所工作。
1987年獲五院通信電子專業碩士學位。先後擔任504所測試中心副主任、規劃投資處處長、副所長、所長等職務。
2004年1月——2013年2月,擔任五院北斗二號導航衛星系統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
2013年3月——,擔任五院總體部北斗二號導航衛星全球系統首席總設計師。
『貳』 導航是根據什麼發明出來並能精準的知道每條路的
說到導航系統,一般就會聯想到 GPS。GPS 又稱為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是美國開發的衛星定位技術。這套衛星定位系統基本設計共有 24 顆衛星(目前運作中的衛星為 31 顆,由於衛星的壽命長短不一,美國每年都會發射一些衛星來更新這個系統)。
這些衛星繞行在地球四周,並分布在 6 個平面上,由於其衛星軌道經特殊的設計與安排,使得 GPS 接收器在地球上約 98% 的位置,只要不被障礙物遮蓋,都可以接收到至少 4 顆以上衛星的訊號。而之所以需要至少 4 顆以上衛星的訊號,主要是作為 3 顆衛星的三角定位使用,與 1 顆的輔助定位。
三顆衛星就能決定位置?要決定你的所在位置,需要利用衛星的三角定位原理。要做到三角定位,首先要量測你和衛星的距離,要測得兩點的距離,可由速度和時間差間接求得(距離=速度x時間)。因為衛星會不斷向地表發送訊號,地面上的 GPS 接收器也會不斷接收衛星訊號,所以藉由衛星發送訊號與地面接收訊號的時間差,乘上已知訊號的傳送速率,就能得到衛星與地面 GPS 接收器的距離。
例如建築物的角落、燈柱及道路標志等, 也會偵測車道標線、方向箭頭、行人穿越道、停車線及路緣。與來自 GPS 的相關定位資料結合後,即可建立一份詳盡的路線影像,如此可大幅提升對每條路的精準識別。此外,這些資料還可以隨時更新與提供實時的路況。
『叄』 地圖導航是誰發明的
呃呃呃呃,這個真的不清楚是哪個大神發明的。
不過現在這地圖導航真的是超實用的,平時出門一部手機輕松引導路程,不用擔心走錯。我用騰訊地圖很久了,精準度高,而且有離線模式,出門在外不用浪費自己的流量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肆』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中國來自主研發的是隨著國際源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而誕生的,作為國內首家上市的衛星導航應用企業,北斗星通的目標是做衛星導航定位產業化的領先者。目前,『北斗星通』衛星導航系統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羅納斯、歐盟的伽利略系統一起被聯合國確認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核心供應商,『北斗星通』已成為國際上一塊響亮的民族品牌。
『伍』 gps導航的發明人
現在我們見到的GPS不是某一個人發明的技術。而是伴隨著衛星技術的發展逐步改進完善而成的一種「軍轉民」的應用技術。要了解GPS的歷史,我們不妨看看幾個重要的歷史事件:
1、1957蘇聯在十月發射人造地球衛星。麻省理工學院的林肯實驗室和約翰霍普金斯應用物理學實驗室共同開始衛星跟蹤項目。海軍的傳輸系統實驗於十二月在應用物理學實驗室開始進行。
2、1964-1965在北極星潛艇上第一次通過傳輸系統衛星進行位置修正。(這可以說是GPS的雛形)
3、1961美國航空公司開始了GPS系統的發展工作,用於滿足軍事需要。
4、1968防禦性導航衛星系統的標准被制定出來。
5、1973美國國防部批准了GPS系統的Navstar衛星製造計劃。
6、 1977包含了後來GPS衛星的基本特徵如攜帶第一批銫鍾的實驗型衛星發射升空。
7、1978-1985洛克威爾國際公司製造的十顆GPS系統原型衛星發射升空。
8、1996白宮宣布每一個人都將可以使用高精度的GPS系統。
9、1989-1993之間24顆衛星以每年6顆的速度發射升空。最後一顆衛星於1993年6月發射升空,這些衛星為日後的GPS的全球應用奠定了基礎。
10、GPS從1994年全面工作以來,改進工作一直在進行中。這是因為民用用戶要求GPS具有更好的抗干擾和干涉性能、較高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軍方則要求衛星發射較大的功率和新的同民用信號分離的軍用信號;而對採用GPS導航的"靈巧"武器,加快信號捕獲速度更為重要。
民用GPS導航精度迄今的最大改進發生在2000年5月2日,美國停止了故意降低民用信號性能(稱為選擇可用性,即S/A)的做法。在S/A工作時,民用用戶在99%的時間只有100米的精度。但當S/A切斷後,導航精度上升,95%的位置數據可落在半徑為6.3米的圓內。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GPS的民用技術的真正發展,是在本世紀初才開始真正普及,目前我們在市面上見到的GPS導航儀,更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當然,電子技術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甚至比電腦技術的發展還要快速幾倍。
總而言之,GPS技術並不是某個人的發明,而是「集體智慧」的體現。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_^
『陸』 北斗導航定位系統是哪個國家發明
北斗導航定位系統是中國發明的。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回星導航答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
(6)那個發明的導航擴展閱讀:
北斗導航定位系統的組成:
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空間段由若乾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中圓地球軌道衛星三種軌道衛星組成;地面段包括基準站、主控站、時間同步注入站和監測站等若乾地面站。
用戶段包括北斗兼容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的晶元、模塊、天線等基礎產品,以及終端產品、應用系統與應用服務等。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將通過這三部分實現精準定位。
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定位原理其實很簡單,基準站接受衛星導航信號後,會通過數據處理系統形成相應的信息,再由衛星、廣播、移動通信等手段將信息實時發送至應用終端,實現定位服務。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為確保國家高精度時空信息安全提供根本保障。
『柒』 北斗導航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中國發明!!!以前想和歐洲合作搞伽利略導航系統,但是人家拋棄了咱,現在咱們忍辱負重,自己就搞出來個北斗系統。。。。
『捌』 高德導航是那國話發明的
高德導航是中國發明的,是由創始人成從武、姜德榮和肖軍創建而成的。於2002年08月,高德軟體有限公司成立,GIS服務商出身。
2000年我國提出將汽車製造作為國家支柱產業的政策,兩年之後又提出讓汽車走進千家萬戶的戰略。這兩項政策,公司在1997年就成為了日本導航協會在中國大陸唯一的會員,在該協會的幫助下,成從武於2002年成立了高德軟體有限公司,以對導航地圖進行產業化和商業化運作。
2004年06月,高德獲得國家測繪局頒發的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成為全國第一家獲得該資質的民營企業,並開始向上海大眾提供導航電子地圖。
基於其在地圖數據領域優勢及在地圖渲染、定位和搜索引擎方面多年的強大技術積累,高德地圖將免費在線導航、LBS交友系統、多種垂直生活服務頻道、 位置廣告系統等整合,打造出「移動生活位置服務門戶」,為國內移動用戶提供一站式的生活消費指南及位置交友服務。
(8)那個發明的導航擴展閱讀:
高德地圖的基礎功能:
專業地圖服務:實地採集、網路採集,行業領先。2000萬POI信息,每年四次信息更新;
領先的地圖渲染技術:性能提升10倍,所佔空間降低80%,比傳統地圖軟體節省流量超過90%;
專業在線導航功能:覆蓋全國364個城市、全國道路里程352萬公里;
在線導航功能:最新高德在線導航引擎,全程語音指引提示,完善偏航判定和偏航重導功能;
AR虛擬實景:AR功能結合手機攝像頭和用戶位置、方向等信息,將信息點以更直觀的方式展現給用戶,為發現和目標地點指引;
豐富的出行查詢功能:地名信息查詢、分類信息查詢、公交換乘、駕車路線規劃、公交線路查詢、位置收藏夾等豐富的基礎地理信息查詢工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德地圖
網路-顧從武
網路-高德軟體有限公司
『玖』 衛星導航定位是哪個國家發明的第一個是gps嗎
GPS應用:精細農業、科學研究(野外生物學、氣象學、地球科學)、環境監測、突發事件和災害評估、安全保障、天體與建築工程和自然資源分析的定位。衛星導航系統為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迄今,比較完善的衛星導航系統已經有美國GPS和俄羅斯GLOMSS系統,歐洲計劃推出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中國北斗
『拾』 導航的發明者是誰
現在我們見到的GPS不是某一個人發明的技術。而是伴隨著衛星技術的發展逐步改進完善而成的一種「軍轉民」的應用技術。要了解GPS的歷史,我們不妨看看幾個重要的歷史事件:
1、1957蘇聯在十月發射人造地球衛星。麻省理工學院的林肯實驗室和約翰霍普金斯應用物理學實驗室共同開始衛星跟蹤項目。海軍的傳輸系統實驗於十二月在應用物理學實驗室開始進行。
2、1964-1965在北極星潛艇上第一次通過傳輸系統衛星進行位置修正。(這可以說是GPS的雛形)
3、1961美國航空公司開始了GPS系統的發展工作,用於滿足軍事需要。
4、1968防禦性導航衛星系統的標准被制定出來。
5、1973美國國防部批准了GPS系統的Navstar衛星製造計劃。
6、 1977包含了後來GPS衛星的基本特徵如攜帶第一批銫鍾的實驗型衛星發射升空。
7、1978-1985洛克威爾國際公司製造的十顆GPS系統原型衛星發射升空。
8、1996白宮宣布每一個人都將可以使用高精度的GPS系統。
9、1989-1993之間24顆衛星以每年6顆的速度發射升空。最後一顆衛星於1993年6月發射升空,這些衛星為日後的GPS的全球應用奠定了基礎。
10、GPS從1994年全面工作以來,改進工作一直在進行中。這是因為民用用戶要求GPS具有更好的抗干擾和干涉性能、較高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軍方則要求衛星發射較大的功率和新的同民用信號分離的軍用信號;而對採用GPS導航的"靈巧"武器,加快信號捕獲速度更為重要。
民用GPS導航精度迄今的最大改進發生在2000年5月2日,美國停止了故意降低民用信號性能(稱為選擇可用性,即S/A)的做法。在S/A工作時,民用用戶在99%的時間只有100米的精度。但當S/A切斷後,導航精度上升,95%的位置數據可落在半徑為6.3米的圓內。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GPS的民用技術的真正發展,是在本世紀初才開始真正普及,目前我們在市面上見到的GPS導航儀,更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當然,電子技術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甚至比電腦技術的發展還要快速幾倍。
總而言之,GPS技術並不是某個人的發明,而是「集體智慧」的體現。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