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聽診器里發明的

聽診器里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9-07 16:28:41

⑴ 聽診器發明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

聽診器的發明其來實和一位醫生的「源不好意思」有關。1816年,有位叫拉埃克的醫生在給女病人看病的時候,需要聽心臟和胸腔的聲音,但是他又不好意思把耳朵貼近女病人的胸部,於是他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到一疊紙,捲成管狀,然後把紙管放在女病人的胸部,在另一端傾聽。這件事情啟發了他,之後他就用木頭製作了一個長約23厘米、粗4厘米圓管狀的聽診器。1850年,橡膠管聽診器取代了木製聽診器。

⑵ 誰發明了聽診器

在古希臘,醫生將自己的耳朵貼近病人的胸部來傾聽病人的心臟。但這項技能被忘卻了,直到文藝復興時代才重新成為常規的檢查方法。
後來,在1816年的某一天,一位年輕的女子因心臟不適來到了雷奈克的診所,雷奈克太害羞了,不願把耳朵貼近女病人豐滿的胸部。他想起自己曾看到一個兒童輕敲圓木的一端,另一個兒童在圓木的另一端傾聽。拉埃內克便抓起一疊紙,將其卷管狀,然後,他把紙管放在女病人的胸部,在另一端傾聽。使他驚奇的是,他聽到了以前從未聽到過的心臟清晰的搏動聲。
雷奈克用木頭製作了一個長約23厘米、粗4厘米圓管狀的永久聽診器。他描述了自己在病人胸部聽到的所有聲音,並將許多聲音與各種疾病聯系起來。
木製聽診器一直用到1850年,才被橡膠管製成的聽診器所替代。1852年一位名叫喬治·卡曼的美國醫生在聽診器上加了兩個耳機。到了1878年,有人己發明出麥克風,並且一隻麥克風被接在聽診器的胸部端,將聲音放大。
現代聽診器主要由銅材、橡膠管、彈簧片和聽頭組成;
聽頭採用壓模熱鍛而成,組織密度高,不會有沙孔,聲音傳播更加清晰。
類型目前有單用聽診器、雙用聽診器、三用聽診器立式聽診器和多用聽診器之分;顏色也有多種顏色可選。
一般由聽頭的不同組合分成多種類型。
扁形聽診頭常用於聽診高音調雜音。
大小雙功能扁形聽頭用於探測低頻心音,擴張音和第三音以及第一,第二心音,已經能聽到小兒的心音。
鍾形聽診頭常用於聽診低音條高雜音,可以聽到腹中的嬰兒心跳。
表式聽診器,常用於聽診手腕的脈搏聲響。

⑶ 聽診器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聽診器是1816年由法國醫師林奈克發明的。當時,林奈克為一胸痛的肥胖病人看病,他將耳朵貼在病人的胸前,但是病人肥胖的胸部,隔音效果太強了,聽不到從內部傳出來的聲音。林奈克非常懊惱,在小路上漫步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正好有兩個小孩蹲在一條長木樑兩端游戲,一個小孩敲他那一端木樑,另一端的孩子則把耳朵貼在木樑上,靜聽彼端傳來的聲音。林奈克思路頓開,立刻返回醫院,用紙捲成圓錐筒,用寬大的錐底置於病人的胸部,傾聽診器聽了一陣,驚喜地發現,可以聽到病人胸部內的聲音了。

經過多次試驗,試用了金屬、紙、木等材料不同長短形狀的棒或筒,林奈克最後改進製成了長約30厘米、中空、兩端各有一個喇叭形的木質聽筒。由於聽筒的發明,使得林奈克能診斷出許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也被後人尊為「胸腔醫學之父」。林奈剋死於1826年,年僅45歲。

1840年,英國醫師喬治·菲力普·卡門改良了林奈克設計的單耳聽筒。卡門認為,雙耳能更正確地診斷。他發明的聽診器是將兩個耳栓用兩條可彎曲的橡皮管連接到可與身體接觸的聽筒上,聽筒是一中空鏡狀的圓椎。卡門的聽診器,有助於醫師聽診靜脈、動脈、心、肺、腸內部的聲音,甚至可以聽到母體內胎兒的心音。

1937年,凱爾再次改良卡門的聽診器,增加了第二個可與身體接觸的聽筒,可產生立體音響的效果,稱為「復式聽診器」,能更准確地找出病人的病灶所在。可惜凱爾的改良品未被廣泛採用。近來又有電子聽診器問世,它能放大聲音,並能使一組醫師同時聽到被診斷者體內的聲音,還能記錄心臟雜音,與正常的心音比較。雖然新型聽診器不斷問世,但是醫師們普遍愛用的仍然是由林奈克設計,經卡門改良的舊型聽診器。

⑷ 聽診器是怎樣發明的

小時候我們都玩過醫生和病人的游戲,扮醫生的小朋友都會煞有介事地用道具當作聽回診器來給「病答人」診斷。

聽診器的發明其實和一位醫生的「不好意思」有關。1816年,有位叫拉埃克的醫生在給女病人看病的時候,需要聽心臟和胸腔的聲音,但是他又不好意思把耳朵貼近女病人的胸部,於是他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到一疊紙,捲成管狀,然後把紙管放在女病人的胸部,在另一端傾聽。這件事情啟發了他,之後他就用木頭製作了一個長約23厘米、粗4厘米圓管狀的聽診器。1850年,橡膠管聽診器取代了木製聽診器。

⑸ 聽診器的發明是根據什麼創造

聽診器是1816年由法國醫師林奈克發明的。當時,林奈克為一胸痛的肥胖病人看病,他將耳朵貼在病人的胸前,但是病人肥胖的胸部,隔音效果太強了,聽不到從內部傳出來的聲音。林奈克非常懊惱,在小路上漫步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正好有兩個小孩蹲在一條長木樑兩端游戲,一個小孩敲他那一端木樑,另一端的孩子則把耳朵貼在木樑上,靜聽彼端傳來的聲音。林奈克思路頓開,立刻返回醫院,用紙捲成圓錐筒,用寬大的錐底置於病人的胸部,傾聽了一陣,驚喜地發現,可以聽到病人胸部內的聲音了。 經過多次試驗,試用了金屬、紙、木等材料不同長短形狀的棒或筒,林奈克最後改進製成了長約30厘米、中空、兩端各有一個喇叭形的木質聽筒。由於聽筒的發明,使得林奈克能診斷出許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也被後人尊為胸腔醫學之父。林奈剋死於1826年,年僅45歲。 1840年,英國醫師喬治.菲力普.卡門改良了林奈克設計的單耳聽筒。卡門認為,雙耳能更正確地診斷。他發明的聽診器是將兩個耳栓用兩條可彎曲的橡皮管連接到可與身體接觸的聽筒上,聽筒是一中空鏡狀的圓椎。卡門的聽診器,有助於醫師聽診靜脈、動脈、心、肺、腸內部的聲音,甚至可以聽到母體內胎兒的心音。 1937年凱爾再次改良卡門的聽診器,增加了第二個可與身體接觸的聽筒,可產生立體音響的效果,稱為復式聽診器,它能更准確地找出病人的病灶所在。可惜凱爾的改良品未被廣泛採用。近來又有電子聽診器問世,它能放大聲音,並能使一組醫師同時聽到被診斷者體內的聲音,還能記錄心臟雜音,與正常的心音比較。雖然新型聽診器不斷問世,但是醫師們普遍愛用的仍然是由林奈克設計,經卡門改良的舊型聽診器。

⑹ 聽診器是誰發明的

一位19世紀著名醫生:雷內克,因前往巴黎為一位富婆看病,但,礙於男女有別,無法進一步治療時,他看到窗外的事物,並製作簡易聽診器。

⑺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誰發明的

何內·希歐斐列·海辛特·雷奈克

1816年9月13日,法國名醫雷奈克用一本薄筆記本捲成圓筒,解決了困擾他很久的診斷難題,隨之他發明了聽診器。

1816年,在巴黎呆了十幾年也沒被政府醫院任用的雷奈克已經35歲,正准備回到南特大學參加叔叔的執業行列時,意想不到的一件事不僅改變了他的一生,而且也改變了醫學的歷史——內克醫院決定聘用他!

非常可笑的是,這位在歐洲大名鼎鼎的醫學研究者之所以能獲得他期待許久的工作,不是因為他超凡的能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而是單純地因為人際關系。雷奈克的一個名叫貝菲的朋友正好從次國務卿升任為內政部長,有權決定誰到內克醫院任職。

不管怎麼說,雷奈克就是在內克醫院發明了使整個醫學前進一大步的聽診器。他的一位名叫格拉維爾的學生在關鍵時刻正好在場,這個來自英格蘭的年輕人記下那天是9月13日。

格拉維爾的記錄帶有幾分野史意味:「早上雷奈克醫師在盧浮宮廣場散步時,看到幾個孩子正在玩他在孩提時代常玩的一種游戲——一個孩子附耳於一根長木條的一端,他可以聽清楚另一個孩子在另一端用大頭針刮出的密碼。

雷奈克一下子想到他的一個女患者的病情……他立即招來一輛馬拉篷車,直奔內克醫院。他緊緊捲起一本筆記本,緊密地貼在那位美麗少女左邊豐滿的乳房下——長久困擾著他的診斷問題迎刃而解了!於是,聽診器誕生了!

(7)聽診器里發明的擴展閱讀

雷奈克的全名叫何內·希歐斐列·海辛特·雷奈克,出生於1781年2月17日,當時的法國醫學正處於黃金時代。雷奈克6歲那年,他的母親便因肺結核去世了,他父親是個小公務員,由於擔負不了沉重的生活負擔,就把小雷奈克送到他的叔叔居洛木·雷奈克醫師那裡寄養。

居洛木不是一般的開業醫師,他早先在巴黎學習醫學,其間曾到德國進修,最後畢業於歷史悠久的蒙佩里大學。由於他的醫術精湛,在短短的兩年內就當上了南特大學醫學院的院長。

在當時的南特地區,居洛木家可以說是比較顯赫一時的。少年時代的雷奈克本來很喜歡機械工程學,但由於受叔叔的影響,雷奈克最終還是選擇了不受人注目的醫學作為以後的職業,並在叔叔的幫助下,於14歲時進入南特大學附設醫院開始學習醫學。

⑻ 聽診器是怎麼發明的

聽診器是1816年由法國醫師林奈克發明的。當時,林奈克為一胸痛的肥胖病人看病,他將耳朵貼在病人的胸前,但是病人肥胖的胸部,隔音效果太強了,聽不到從內部傳出來的聲音。林奈克非常懊惱,在小路上漫步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正好有兩個小孩蹲在一條長木樑兩端游戲,一個小孩敲他那一端木樑,另一端的孩子則把耳朵貼在木樑上,靜聽彼端傳來的聲音。林奈克思路頓開,立刻返回醫院,用紙捲成圓錐筒,用寬大的錐底置於病人的胸部,傾聽診器聽了一陣,驚喜地發現,可以聽到病人胸部內的聲音了。

聽診器

經過多次試驗,試用了金屬、紙、木等材料不同長短形狀的棒或筒,林奈克最後改進製成了長約30厘米、中空、兩端各有一個喇叭形的木質聽筒。由於聽筒的發明,使得林奈克能診斷出許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也被後人尊為「胸腔醫學之父」。林奈剋死於1826年,年僅45歲。

1840年,英國醫師喬治·菲力普·卡門改良了林奈克設計的單耳聽筒。卡門認為,雙耳能更正確地診斷。他發明的聽診器是將兩個耳栓用兩條可彎曲的橡皮管連接到可與身體接觸的聽筒上,聽筒是一中空鏡狀的圓椎。卡門的聽診器,有助於醫師聽診靜脈、動脈、心、肺、腸內部的聲音,甚至可以聽到母體內胎兒的心音。

1937年,凱爾再次改良卡門的聽診器,增加了第二個可與身體接觸的聽筒,可產生立體音響的效果,稱為「復式聽診器」,能更准確地找出病人的病灶所在。可惜凱爾的改良品未被廣泛採用。近來又有電子聽診器問世,它能放大聲音,並能使一組醫師同時聽到被診斷者體內的聲音,還能記錄心臟雜音,與正常的心音比較。雖然新型聽診器不斷問世,但是醫師們普遍愛用的仍然是由林奈克設計,經卡門改良的舊型聽診器。

閱讀全文

與聽診器里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