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與和合夥人共同創業,關於責任承擔和利益分配
帳本啊
記個帳啊兩人各拿一本
每月對一次帳
還有合同
合同要說明兩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必須共同分擔否則負法律責任
破產後債務共同還清後合同自動解除
⑵ 怎樣合股開廠
合夥生意我見的多了,沒得意思,弄不好親人成仇人。
⑶ 幾個朋友合夥創業,如何分配股權
最近打算跟同學創業,期間思考了很多問題,其實,我能想到創業中涉及到的一系列問題也算不容易了,這都得益於平時看新聞並積極思考的結果……
我最先糾結的一件事是:我和同學如何分配股份?期間請教了某個創業公司的 CEO,跟他聊到夜裡1點多,當我問他:「我跟同學都占 50% 行嗎」,他直接回答:「絕對不行,一個公司必須要有一個佔大頭的,一個說得算的,也就是老大,否則跟風險投資沒法談……」
後來看一些資料,歸結起來有如下幾點:
1,投資人的持股不建議超過30%;
2,創始團隊開始持股的不能超過3人;
3,初創團隊中大股東能保持不低於60%的股份,因為低於50%的股權經不起稀釋;
4,初創公司的股權設計:
1)忌諱江湖方式處理,結構與利益不明細;
2)忌諱股權平均或分散,沒有「帶頭大哥」作為決策中心;
3)忌諱股權比例配錯,非關鍵人員擁有大股權比例。
在新興的互聯網企業創業時,共同創始人之間的股份分配,大多數時候並不是按照出資額、技術和智慧成果來進行權衡的。
出資額:在天使投資和創投機構比較密集的科技業,大量的創業項目是從一開始就拿到投資的,創始人幾乎沒有放錢進去,或者即使放也是名義上的非常少一點點錢。
技術:互聯網業是一個創新頻度高、小企業成長快的行業,同時互聯網技術的演進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互聯網技術的門檻,與硬體為主導的傳統科技業相比,是日益降低的。因此隨著互聯網公司的不斷涌現,獨有的技術專利和技術機密在互聯網行業越來越難形成競爭的門檻。
智慧成果:互聯網業是一個拼進化速度的行業,因此一個絕佳的創意或既有的智慧成果,如果沒有配上強大的執行力和自我更新能力,是很容易死得很慘的。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共同創始人之間,影響股權分配比例的主要因素包括(但不限於)——
經驗和資歷的豐富度。設想:十年從業經驗、有過創業背景的 A 和在大公司工作了四年的 B 共同創業。
對公司未來成長的貢獻。設想:一個偏渠道運營、技術門檻不高的互聯網公司,有商務推廣背景的 A 和有技術背景的 B 共同創業。
獲取資源的能力。設想:與大量業內優秀人才交好、熟悉產業上下游各環節,容易獲得風投機構信任的 A,和一直埋頭苦幹、鮮少抬頭看路的 B 共同創業。
對產品/用戶/市場的精通和了解。設想:一個做互聯網消費級產品的公司,有在騰訊四年的負責核心產品運營經驗的 A,和有在外包公司六年的項目管理經驗的 B 共同創業。
熱情、專注、堅定的程度。設想:瘋狂地花時間去思考/研究/打磨/優化產品、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懷疑他也能堅持下去的 A,和想法不多、但容易被鼓動、執行力超強的 B 共同創業。
人格魅力、領導力。設想:A 和 B 共同創業,誰更能吸引人才加入、鼓動團隊的士氣、給大家持續注入願景和理想、即使在最艱苦的時候也能保持團隊的凝聚力。
來自上海知志者回答
⑷ 合股應該注意什麼
合同,責任和利益的劃分要清楚。
⑸ 想尋找合夥人共同創業都有什麼條件
神兔俠app,勢頭良好,全國現在已經有70-80家
⑹ 怎麼找合夥人共同創建網站
一點一點來,讓他人看到希望,就能滾動了:
1 先自己把demo做出來
一個人設計,一個人實現(包括前端後端),一個人測試。沒辦法,不是雷軍,又想創業,那就拼唄。實在不行就找老漁哥。
2 拿demo去吸引朋友或投資;
當時朋友說有錢才能滾動,於是我去找錢,並告訴投資人說已經有人了,於是錢來了。此時朋友因其他原因還不能加入,於是我去找其他的同學,說已經有資金,其他同學就進來了。這里的關鍵是投資人的信任。
3 就這樣,團隊合夥人一個一個加入。
很慶幸現在的合夥人團隊,很合拍,為心動的產品努力中。
如果實在找不到合夥人,可以先招聘一個,兩個人也是團隊,有團隊就能吸引更多的人。
歸根結底,是不是願意為了夢想傾盡所有,創業不是請客吃飯。敢不敢喊「槍在手,跟我走」,如果沒人跟,敢不敢先干它一炮,自己都不敢幹,別人怎麼相信你。
希望能夠幫助您!
⑺ 兩人合夥經營的協議怎麼寫急
甲方:____ 身份證號: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 身份證號:______________
甲、乙、兩方本著互利共贏,團結合作的精神,經友好協商,就共同經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宜達成如下合夥協議。
⑻ 本人有點資金想找合夥人共同創業
你有資金,我有100幅山水畫,你願意投資藝術品,我們合夥發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