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發明專利審查的過程
發明專利申請的審批程序分為受理、初審、公布、實質審查和授權五個階段,發明專利在審查過程中與其他專利不同的是需要經過針對技術方案的實質性審查,因而審查對發明專利尤為重要,下面詳細介紹發明專利審查流程。
一、受理階段審查
專利局收到專利申請後進行審查受理。
二、初步審查階段
經受理後的專利申請按照規定繳納申請費的,自動進入初審階段。
三、公布階段
發明專利申請從發出初審合格通知書起進入公布階段,如果申請人沒有提出提前公開的請求,要等到申請日起滿15個月才進入公開准備程序。
四、實質審查階段
在實審期間將對專利申請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以及專利法規定的其它實質性條件進行全面審查。
實質審查中未發現駁回理由的,將按規定進入授權程序。
五、授權階段
發明專利申請經實質審查未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審查員作出授權通知。
以上介紹了發明專利審查流程,綜合起來發明專利審查主要三個階段,初審階段、實審階段、授權階段、與其他專利相比,發明專利的審查程序要多一個實質審查,因此發明專利審查的時間要長,且審查嚴格,一件發明從申請之日到授權需要經過一年半至兩年的時間。
『貳』 求2013年中國(世界)科技成就。
1.遼寧號航母正式服役。
2.J-15艦載機航母甲板起降成功,J16空對地攻擊機試飛。
3.殲31試飛,殲20 2002號試飛,雷達已經安裝,已經進行武器掛載投放實驗。
3.武裝直升機武直10、武直19亮相。
4.試射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
5.翼龍無人攻擊機,翔龍無人偵察機再次現身.
6.中華神盾052c批量生產,重驅052D下水,國產輕護056下水,
7.蛟龍號深潛超7000米。
8.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始服務,覆蓋整個亞太。西至中東,東至美國部分地區。
9.大運Y-20試飛,殲10B頻繁試飛,即將批量生產。
10.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達到預期。
『叄』 中國一年的專利有多少
國家知識產權局每年都會對專利的相關情況進行統計,並公布的,可以到其官網內查詢。
2014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容受理發明專利申請92.8萬件,同比增長12.5%,連續4年位居世界首位。共授權發明專利23.3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16.3萬件,比去年增長了近2萬件。在國內發明專利授權中,職務發明專利授權14.6萬件,佔89.6%;非職務發明專利授權1.7萬件,佔10.4%。
2014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區市)(不含港澳台)依次為:北京(23,237件)、廣東(22,276件)、江蘇(19,671件)、浙江(13,372件)、上海(11,614件)、山東(10,538件)、四川(5,682件)、安徽(5,184件)、陝西(4,885件)、湖北(4,855件)。
『肆』 2013年我國sci論文數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分別位居世界多少位
2013年我國SCI論文數量位居世界第2位,發明專利授權量位居世界第3位。
SCI論文是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期刊所刊登的論文,目前我國科技界對SCI論文概念模式,小部分研究者誤認為SCI是一本期刊,由南京大學引用並成為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學術評價和獎懲的一類刊物。
SCI論文本身來說,我國科研工作者大多面臨英語能力匱乏的缺陷,尤其對於年齡大和專業性強的科技工作者來說,內容不是問題,英語往往成為了制約的瓶頸。
SCI論文對我國大部分科技工作者來說依然是神秘的,難於發表的,正基於此,大部分科研機構、高校等單位引入作為評價標准,這也是有失公正,雖然缺少人為干預的評價標准,但科研工作者在工作的同時,不得不將精力浪費在於SCI論文的寫作與發表。
雖然使得我國科研可與國際接軌,培養我國科技工作者運用SCI官網進行現有論文和科技成果的查詢與搜索的習慣,但制約了我國的科技水準,使科研人員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用在外語上,使大量優秀研究成果流入英文期刊,破壞了中文期刊的發展,降低了中文在科技領域的「幣值」。
如是指國知局的話,在申請人遞交的技術專利當中,並不是每個申請都能授權的。尤其是發明專利。審查特別嚴格。如果您的技術存在一些問題,國知局就不會給於這個技術授權專利的。如是可以授權專利技術,那國知局就會先給申請人發一份授權通知書。拿到了授權通知書就相當於這個技術已經成為專利了。就等著下專利證書就可以了
SCI創立背景
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編輯出版的引文索引類刊物,創刊於1964年。分印刷版、光碟版和聯機版等載體。印刷版、光碟版從全球數萬種期刊中選出3300種科技期刊,涉及基礎科學的100餘個領域。每年報道60餘萬篇最新文獻,涉及引文900萬條。進入SCI這一刊物的論文即為SCI論文。
影響因子
SCI選錄刊物的依據是文獻分析法,即美國情報學家加費爾德提出的科學引文分析法。該分析法以期刊論文被引用的頻次作為評價指標,被引頻次越高,則該期刊影響越大。
在一定時期(通常是前兩年)內,某一刊物發表的論文,被已經進入SCI刊物的論文所引用的總次數,除以該刊物這一時期內的論文總數,即為該刊物的影響因子。一般來說每一年的6月份公布影響因子,影響因子並不是該年度,而是上一年度的影響因子!
『伍』 專利一通的發文日是2013年7月31日,截止日是哪天
發文日是2013年7月31日,根據審查指南規定,發文日的後一天,也就是8月1日為第一天。
推定收到日是專屬15天;也就是8月15日推定你收到;發明專利一通一般都是4個月,那麼截止日期是12月15日;如果12月15日落在節假日上,則順延到下一個工作日。
比如,12月15日是周六,則最後一日是12月17日,周一。
另外,如果最後一日落到不休息的周六周日上,則依然順延到下個周一。
比如,因法定假串休。周五休息周六周日上班,而周五是12月15日。那麼仍然依次順延至12月18日,周一。
如果是實用新型的一通,或發明專利加快審查中的一通,則都是兩個月,那麼就是10月15日。
遇節假日依然順延。
如還有問題,請追問。
『陸』 專利中發明授權與發明專利有什麼區別
專利中發明授權與發明專利的區別:
1、發明授權,是指通過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審查後,認為其技術等符合專利的授權要求,給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授權證書。
2、而發明專利其實是一種發明設計方案,也就是說,發明專利只是提交給知識產權部門的技術方案,還沒有獲得批准授權的技術方案。
3、如是指國知局的話,在申請人遞交的技術專利當中,並不是每個申請都能授權的。尤其是發明專利。審查特別嚴格。如果您的技術存在一些問題。國知局就不會給於這個技術授權專利的。
4、如是可以授權專利技術。那國知局就會先給申請人發一份授權通知書。拿到了授權通知書就相當於這個技術已經成為專利了。就等著下專利證書就可以了。
(6)2013年發明專利擴展閱讀
可以申請發明專利的發明創造:
一般說來,在進行技術開發、新產品研製過程中取得的成果,因其技術水平較高,都應申請發明專利。例如,對激光技術的應用進行開發研究,將激光全息或光柵光刻瘸蝕方法用於合成皮革製造,而研製出一種全息光柵合成皮革。那麼,無論是這種皮革本身還是其製造方法均應申請發明專利。
再例如:用生化技術的方法研製出的葯品,該葯品和製造該葯品的方法都應該申請發明專利。還如:某廠提出了改進空氣壓縮機的設計方案,該方案是可實現的,其實施後的效果將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機器性能,該方案就可以提出申請發明專利。
申請發明專利的技術既可以是對某一學科或某一技術領域帶來革命性變化的開拓型或開創型發明,也可以是在現有技術基礎上加以局部的改進和發展的改進型發明。
『柒』 專利發明分第一申請人,第一發明人,第一授權人,第一專利權人,第一作者 這些都什麼區別
第一申請人來可以是公司或者自然源人,而第一發明人、第一授權人、第一專利權人、第一作者必須為自然人。
專利申請人和專利發明人可以不是同一人。專利發明人只能是個人不能是單位,專利申請人或專利權人可以為個人和單位,擁有獨占權(獨占實施本專利)、許可權(許可他人實施本專利)、轉讓權(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可以轉讓)。專利授權一定是授權給申請人。
拓展資料:
發明專利授權率:
因為發明專利審查嚴格,截至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發明專利授權率在40%-50%,也就是說,發明專利的總體授權率還不到一半。因此申報發明專利的風險是比較大的,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發明專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