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劉徽發明

劉徽發明

發布時間:2021-09-06 19:04:40

1. 劉徽如何發明「割圓術」

有一天,劉徽抄來到一個打石場襲散心。他看到一群石匠在加工石料。石匠們接過一塊四四方方的大青石,先斫去石頭的4個角,石頭就變成一塊八角形的石頭,然後再斫掉8個角,石頭變成了16角形。這樣一斧一鑿地敲下去,一塊方石就在不知不覺中被加工成了一根光滑的圓石柱了。

劉徽看呆了。突然間,腦子里靈光一閃,他趕緊回到家裡,立刻動手在紙上畫了一個大圓,然後在圓裡面畫了一個內接正六邊形,用尺子一量,六邊形的周長正好是直徑的3倍。然後,他又在圓裡面畫出內接正12邊形、24邊形、48邊形……他驚喜地發現,圓的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它的周長就和圓的周長越接近。最後,他把這種求圓周率的辦法稱為「割圓術」。

利用割圓術,劉徽算出了圓的內接正192邊形的周長是直徑的3.14倍,即157/50。

157/50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所求得的比較准確的π值。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劉徽的功績,就把這個π值稱作「徽率」。

2. 朱老師,圓周率是祖沖之發明的嗎還是劉徽發明的

圓周率是一個自然定律,談不上是誰發明的,只能說是誰研究計算它在先,誰比誰算得更精確。其實在劉徽之前就有人研究如何計算圓周率了。

3. 劉徽與祖沖之誰發現的

是劉徽.書上是這么說的.祖沖之繼承了劉徽的方法,算到了小數點七位
不過根據當時的情況判斷,祖沖之用的仍是劉徽的「割園術」。果真如此的話,祖沖之需要計算出園內接正12288邊形和正24576邊形的面積,要進行加、減、乘、除、開方等運算達130次以上,每次運算都要精確到9位數字,可以想像,在當時用羅列算籌來計算,是需要何等的精心與超人的毅力。 關於球體體積的計算,是祖沖之及其兒子祖(日桓)在數學方面又一項了不起的成就。祖氏父子根據劉徽在「九章算術注」中擔出的正確方法,求得了球體體積公式

4. 數學作家劉徽發明了什麼200字

劉徽(約公抄元225年—295年),漢族,山東鄒平縣人,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中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劉徽思想敏捷,方法靈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張直觀.他是中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劉徽的一生是為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5. 劉徽是怎麼發明的割圓術

劉徽是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我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者之一。他取得了許回多數學方面的成就答,其中在圓周率方面的貢獻,同樣源於他的潛心鑽研。有一次,劉徽看到石匠在加工石頭,覺得很有趣,就仔細觀察了起來。石匠一斧一斧地鑿下去,一塊方形石料就被加工成了一根光滑的圓柱了。

誰會想到,原本一塊方石,經石匠師傅鑿去4個角,就變成了八角形的石頭。再去8個角,又變成了十六邊形。這在一般人看來非常普通的事情,卻觸發了劉徽智慧的火花。他想:「石匠加工石料的方法,可不可以用在圓周率的研究上呢?」

於是,劉徽採用這個方法,把圓逐漸分割下去,一試果然有效。劉徽獨具慧眼,終於發明了「割圓術」,在世界上把圓周率計算精度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6. 劉徽是最早發明「割圓法」的人嗎如果不是,誰是最早的劉徽是第幾早的

是.劉徽用「差冪」對割到192邊形的數據進行再加工,通過簡單的運算,竟可以得到3072多邊形的高精度結果,附加的計算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一點可謂是割圓術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正是基於這一運算,劉徽得出的圓周率,為3.1416

7. 圓周率是劉徽發明的還是祖之沖發明並說出理由。

圓周率是一個概念,一抄個定義,不存在由誰發明的問題。 而對於圓周率精確計算,在各個時期達到如何的精度是有記錄的。數學家祖沖之為圓周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第一個用科學方法尋求圓周率數值的人是阿基米德,他在《圓的度量》(公元前3世紀)中用圓內接和外切正多邊形的周長確定圓周長的上下界,從正六邊形開始,逐次加倍計算到正96邊形,得到(3+(10/71)) < π < (3+(1/7)) ,開創了圓周率計算的幾何方法(亦稱古典方法,或阿基米德方法),得出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的π值。
2、中國數學家劉徽在注釋《九章算術》(263年)時只用圓內接正多邊形就求得π的近似值,也得出精確到兩位小數的π值,他的方法被後人稱為割圓術.他用割圓術一直算到圓內接正192邊形.
3、南北朝時代數學家祖沖之進一步得出精確到小數點後7位的π值(約5世紀下半葉)。
4、在西方直到1573才由德國人奧托得到經過長期的艱苦研究,他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最早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七位數字以上的科學家。

8. 劉徽取得的重大成就及歷史地位

主要成就:清理中國古代數學體系 ,提出牟合方蓋、重差術等方法。
代表作品:《九章算術注》,《海島算經》。
《九章算術》不僅在中國數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世界數學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貢獻。分數理論及其完整的演算法,比例和比例分配演算法,面積和體積演算法,以及各類應用問題的解法,在書中的方田、粟米、衰分、商功、均輸等章已有了相當詳備的敘述。而少廣、盈不足、方程、勾股等章中的開立方法、盈不足術(雙假設法)、正負數概念、線性聯立方程組解法、整數勾股弦的一般公式等內容都是世界數學史上的卓越成就。
傳本《九章算術》有劉徽注和唐李淳風等的注釋。劉徽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他生活在三國時代的魏國。《隋書·律歷志》論歷代量制引商功章注,說「魏陳留王景元四年(263)劉徽注《九章》。」他的生平不可詳考。劉徽的《九章》注不僅在整理古代數學體系和完善古算 理論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而且提出了豐富多彩的創見和發明。
劉徽在算術、代數、幾何等方面都有傑出的貢獻。例如,他用比率理論建立了數與式的統一的理論基礎,他應用了出入相補原理和極限方法解決了許多面積和體積問題,建立了獨具風格的面積和體積理論。他對《九章》中的許多結論給出了嚴格的證明,他的一些方法對後世有很大啟發,即使對現今數學也有可借鑒之處。

9. 劉徽小時候的故事

有一天,劉徽在偶然中看到了石匠在切割石頭,看著看著竟覺得十分有趣,就站在一邊,細細地觀察起來。

劉徽看到,一塊方形的石頭,先由石匠切去了四個角,四角的石頭瞬間就有了八個角,然後再把這八個角切去,以此類推,石匠一直在把這些角一個一個地切去,直到無角可切為止。到最後,劉徽就發現,本來呈現方形的石塊,早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一個圓滑的柱子。

石匠打磨石塊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但就是這樣的一件小事,讓劉徽瞬間茅塞頓開,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事情。劉徽就像石匠所做的那樣,把圓不斷分割,終於發明了「割圓術」。

劉徽從偶然事件得到了啟迪,從中聯想到了計算圓周率的方法,進而發明了「割圓術」,為計算圓周率提供了一套嚴密的理論和完善的演算法。

(9)劉徽發明擴展閱讀:

劉徽生平:

劉徽(約225年—約295年),漢族,山東濱州鄒平市[1]人,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中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

劉徽思想敏捷,方法靈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張直觀。他是中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劉徽的一生是為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10. 圓周率是劉徽發明的么﹖

無論是劉徽還是祖沖之,一代代數學愛好者做到是不斷提高圓周率的精確程度;內
劉徽用割圓術容將圓周率精確到3.14
而祖沖之給出π的兩個分數形式:22/7(約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確到小數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紀才由荷蘭數學家奧托重新發現

閱讀全文

與劉徽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