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音樂藝術與創造,一直是一對密切相關概念。離開創造,音樂藝術就失去了生命力,創造是音樂藝術的源泉。因此,音樂作品是否具有創造性,往往成為一個評價音樂作品重要的標准。同時,人們也將音樂教育視為培養兒童創造力的一種手段。 在西方對待兒童藝術問題上強調兒童的「原創」,即將兒童在音樂教育活動上表現出的創造能力的發展視為一個生物發展的過程。正常,健康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創造能力,創造能力的發展與教育有著密切關系。如果在兒童出生的早期就注意創造能力的培養將會收到明顯的效果。音樂活動本身就需要豐富的想像及創造能力,如果教師有意識運用它來培養,扶植、激發、鼓勵幼兒的想像、創造力,那麼幼兒就受益匪淺了。 關於幼兒創造力的研究和定義是多種多樣,人們比較公認的有兩種:一是心理學家斯密士的定義:「積累過去經驗,篩選這些經驗,聯結成新的模式、新的觀念或新的結果。」二是心理學家May提出「將新穎帶進觀念的一個過程」的簡明定義。這兩個定義比較符合幼兒階段的創造性的特點。因為在幼兒活動中,這種激發創造性的能力和產生令人滿意的結果或異發奇想的表現,在幼兒身上俯拾皆是,而在幼兒的藝術活動、游戲和思維活動中,思維獨特性和創造性也經常顯露。 因此,我覺得幼兒的創造力應該描述為:幼兒憑借過去直接或間接獲得的經驗,並對這些經驗進行選擇、重組,以及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產品的能力。幼兒的創造力是不由自主而表現出來的,在幼兒發展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那麼,幼兒的創造力有什麼特徵呢? (一)創造力是每個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都具有的,只是有些人多些,有些人少些,沒有兒童不具有創造力的。在很多年之前,創造力被認為是個別人的天賦,教育就是為了培養這種高精尖的科技人才。而在經過多年教育實踐後,經過深入研究,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們發現,「創造力」不僅僅屬於所謂的「神童」、「天才兒童」,而是人人都有創造力的潛質,每個兒童都可能具備創造的潛能,知識蘊藏在每個人身上的創造潛能尚處於「睡眠」階段,教育則是完全可能激活和激發每個兒童身上的創造力這一巨大的寶藏。盡管每個人的創造力的大小、程度存在差異,但作為教育者完全能夠用有效的教育手段、科學方法、有效的情感激勵去挖掘和開拓每個兒童的創造潛能。更重要的是這種潛能一旦通過有效的教育手段得以開發,每個兒童都能充滿信心的面對挑戰和困難,人的自主性才能的到更好的發揮。 (二)幼兒的創造力具有具體性、形象性,缺乏嚴密性和邏輯性。任何創造都不是無源之水、無木之本,而是建立在相應的智力和心理水平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幼兒的創造力也不例外,它不可能脫離幼兒特有的智力發展水平和知識經驗背景而單獨存在。兒童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學前兒童的思維發展正處於直觀工作和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抽象的邏輯的思維形式才剛剛萌芽。同時,幼兒還不能進行系統的學習,活動范圍又小,因而獲得的間接和直接的經驗不多,知識積累比較薄弱。這種心理發展水平和知識經驗背景決定了學前兒童只能進行直觀的、具體的、形象的,缺乏嚴密性和邏輯性的創造,這種創造常見於幼兒的各種極其平凡的活動中,大多脫離實際,帶有想像和誇張的成分,不符合邏輯和規則。幼兒的創造只是一些比較簡單、低級的創造,沒有什麼社會價值和實用價值。幼兒的創造力雖不像成人的創造力會擁有多麼大的社會價值,但這並不代表它沒有存在價值,相反,它的存在對幼兒成長的貢獻極大。
『貳』 如何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所謂的創造力是指在創造活動中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獨創性地解決問題,產生有價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具體方法如下:教師轉變教育理念,樹立保護和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教育意識。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的情感。音樂教學應從感受入手,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善於把模仿學習,發現探索學習,創造性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
『叄』 培養孩子創造性的重要性
孩子所具備的生存力、發展力和競爭力,是其成長和發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在孩子創造力發展基礎上的能力。因此,現代家庭教育要重視兒童創造力的培養。
創造意識是孩子創造思維的出發點,能夠讓孩子產生新穎的、奇特的想法,或者創造出全新事物的過程。對於孩子而言,游戲是他們創造意識表現的最佳途徑,由於肢體運動與大腦思維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孩子游戲時不僅可以鍛煉四肢還可以開發大腦的創造性。
(圖片源自網路)
創造思維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貫穿生活的各個方面。一般來說,富有創造思維的孩子喜歡探索、評論、嘗試任何事物,創造性的嘗試會給孩子帶來快樂,使他們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不僅有助於孩子形成對環境、社會的適應能力,還有助於他們的創造力在日後的生活中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因此,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成了家長們越來越關注的問題。
如何敲開兒童創造力大門?
創造能力是一個抽象概念,看不見、摸不著,如何進行培養對於當前很多父母來說都是摸不清頭腦的。其實,幫助孩子發展創造力並沒有這么困難,因為創造力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內在天賦,它與其他能力的發展一樣,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慢慢地展現。具體來說,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孩子的創造能力:
尊重孩子的想法,引導孩子思考
對於兒童而言,其好奇心和求知慾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但是它們只能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加以干涉或者強制性的灌輸自己的想法,孩子只得被迫接受大人的想法。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家長剝奪了孩子思考的權力,阻礙孩子認知世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尊重孩子的奇思妙想,即使在家長眼中是天馬行空,但是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加以引導,而不是否認,那麼就能夠啟發孩子思考,並且在思考中找到成就感和樂趣。
(圖片源自網路)
游戲中發展孩子的創造力
游戲是兒童發展的主要活動,能夠極大地提高孩子的創造力。模仿是創造的基礎,孩子最初的游戲都是以模仿開始的,隨著孩子對游戲模式熟悉度的增長,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他們也會創造性的設計游戲情節或者自己製作玩具,讓游戲變得更加有意義。因此,家長可以讓孩子玩多功能的玩具,如橡皮泥、七巧板、雪花片等,這種玩具對操作方式沒有嚴格的規范,對結果也沒有刻意的要求,進行這里玩具的操作時就能夠充分發揮孩子的自主性和創造性。不過,在孩子創造力還處於較低水平的時候,家長也要給予適當的引導,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玩耍。
(圖片源自網路)
創造力源於藝術活動
音樂和繪畫均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有效途徑。因為兩者均能有效促進兒童右腦的發育,而右腦發達往往意味著具有非凡的創造力。
音樂可以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在優美的旋律中,孩子容易情緒舒暢、愉快,創造力就會處於最佳水平。而在成人眼裡,兒童的繪畫往往看起來很簡單、甚至是塗鴉,沒有實際意義,但是如果家長這個時候問孩子「你畫的是什麼呀?」孩子就會繪聲繪色地講出來。這個過程,就是一個鼓勵孩子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過程。
陶行知先生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
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是一個需要耐心的工作,而家長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因為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長是最親近、最值得依賴的人,家長的肯定和贊許更能激勵孩子勇於嘗試和不斷進取。
『肆』 音樂教育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大家知道哪些
音樂教育能促進人的智力發展。從教育學智能發展的規律來看,嬰幼兒接受知識、思考問題都是離不開具體形象的。他們首先運用形象思維,在此基礎上發展抽象思維。形象思維越豐富,抽象思維也就越發達。嬰幼兒的自律神經還不發達,如果有壓力,不安等心理負擔的話,比成人更容易紊亂。 自律神經紊亂,寶寶會睡眠淺,夜裡經常醒過來,這樣一來,寶寶就不好帶,媽媽就要受罪了。日常多給寶寶聽些音樂放鬆放鬆
我們都知道,欣賞或演奏樂曲,能強化人的精神、神經系統的功能。比方說彈鋼琴,要求我們的眼睛除了要看鍵盤,還要看樂譜,耳朵要聽旋律,腳要踏踏板,這樣多種感官協調遠動才能彈好。
『伍』 在音樂教育中如何培養兒童的創造力決
在音樂教育中培抄養兒童的創造力,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風靡西方國家一個世紀的達爾克羅斯、奧爾夫、柯達伊教學法是國外兒童音樂教育的主要手段。6、7歲以前的孩子在游戲中感受音樂、將聽得見的音樂、跳成舞蹈,畫成圖形,編成故事,扮演故事裡面的人物,通過自己的感受和表達,實現對音樂深層次的理解,在「玩」中把單調、枯燥的音樂理論知識融會貫通,逐點掌握。當這些孩子6、7歲時,會主動要求學習自己喜歡的樂器。所以,培養兒童的創造力需要完整科學的教學體系。美育音樂是綜合了達爾克羅斯、奧爾夫、柯達伊教學法,專為華人兒童創立的兒童音樂體系。注重在音樂學習教育中的創造性是重要特點。
『陸』 學前兒童創造力培養的意義
什麼是創造與創新能力?
兒童通過繪畫、寫作、雕塑、戲劇、舞蹈、運動、科學探索等活動來表達自己的創造性思想和情感。創造力可以用許多形式來表達,比如孩子如何完成一個任務或如何解決一個新問題。
創造力的一部分是學習創新。幼兒的創新是他們如何驗證自己的思維和如何與世界互動。兒童通常從模仿觀察到的行為開始,如果典型的方法不起作用,他們開始使用新穎的想法或解決方案進行創新解決問題。
創造與創新能力學習成果在K-12階段的體現
使用各種方式促進創新想法生成想法生成(例如頭腦風暴)
當兒童參與價值點貢獻的活動時,他們可以創造新的、有價值的想法(既有微創新,也有顛覆式創新)
闡述、提煉、分析和評估自己的想法,以提高和最大化創造力產生的影響。
把失敗看作學習的機會;理解創造力和創新是一種長期的、小的成功和頻繁的非預期結果的循環不斷循環的結果。
在工作中表現出獨創性和創造性。
發展創新想法並與他人交流。
是開放的,同時可以響應多樣化的新觀點。
發揮創意的作用,為該領域作出切實有效的創新貢獻。
創造與創新能力需要的早期學習環境
早期學習環境可以支持創造和創新。這可以通過提供豐富的不同類型的創造性體驗式游戲來完成。這些環境包括但不限於建搭建積木、粘土、再生材料、測量工具、在室外發現的物品、水桶、球、以及支持創造和創新的藝術和工藝材料。空間提供方便的材料與兒童工作的展示,以激發孩子們的創造想法。
孩子們可以根據他們的興趣創造和創造時間,自由地搬材料到玩耍的地方來創造和保存工作。創造力和創新超越了藝術活動,當孩子們在外面做游戲、用積木搭建或在戲劇性游戲中扮演時,我們鼓勵孩子們表達他們的想法,並從他人那裡學習,創造力和創新就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