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愛因斯坦為何說中國沒有科學,當初的發明算什麼
在科學界中出現了許多傑出的科學家,正是因為這些科學家創造新發現,才能讓人類在後續研究當中順風順水。說起優秀的科學家,我們便不得不提一下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可謂是世界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為人類的貢獻,七天七夜也說不完,除此之外與他並肩的還有牛頓。
5
中國在科學方面雖然沒有巨大的突破,我國的科學界人才濟濟,不斷研究出令大家震驚的事物,在引力波、暗物質等這方面取得巨大的突破,相信憑借國人的努力能夠逐漸超越西方國家,中國已經不是100年前的中國,完全能做到自給自足,不依靠任何人,相信在未來我們能夠越來越好。
B. 有一些科學家為了發明,發現而付出慘重代價的事例
1、就說哥白尼吧,在古代,人們由於眼界狹小,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有限的,太陽、月亮和眾星都圍繞地球運行。16世紀,波蘭傑出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根據30年的天文觀察和推算,認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樣,在每時每刻地環繞太陽運轉。但那時歐洲的封建教會不支持這樣的觀點,誰提出這個觀點,就會遭到教會審判異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臨死前,才把自己關於「太陽中心說」的著作發表。
2、義大利的科學家布魯諾,他是哥白尼的推崇者,而且發展了哥白尼的學說。他指出宇宙中有許許多多像太陽系一樣的星系,而太陽只是太陽系的中心。由於熱情傳播這一新天文學說,他被教會推到審判異端的宗教法庭,在監禁7年後被活活燒死。
3、伽利略也有這樣的遭遇。17世紀,義大利的天文學家伽利略,非常贊同哥白尼的觀點,他尋找方法,給這種觀點以科學的證實。但是他還是遭到了教會的譴責。宗教法庭把他傳去,不斷地審訊他,折磨他,讓他跪下宣誓放棄自己的觀點。但是當伽利略站起來後,他不禁喃喃自語道:「可是,地球仍然在轉動呀!」後來,伽利略被監禁在家中,不許外出。3,鮑爾·海斯德是美國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學家。他小時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萬人被毒蛇咬死,就決心研究出一種抗毒葯。他想到,人患了天花,會產生免疫力,而讓毒蛇咬後能不能也產生免疫力呢?體內產生的抗毒物質能不能用來抵抗蛇毒呢?他設想到這也是有可能的。因此,從15歲起,他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體,並逐漸加大劑量與毒性。
這種試驗是極其危險和痛苦的。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場。各種蛇的蛇毒成分不同,作用方式也不同,每注射一種新的蛇毒,原來的抗毒物質不能勝任,又要經受一種新的抗毒物質折磨。他身上先後注射過28種蛇毒。經過危險與痛苦的試驗,終於有了收獲。由於自身產生了抗毒性,眼鏡王蛇、印度藍蛇、澳洲虎蛇都咬過他,但每次他都從死神身邊逃了回來,藍蛇的毒性極大,海斯德是世界上惟一被藍蛇咬過而活著的人。他一共被毒蛇咬過130次,每次都安然無恙。海斯德對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質進行分析,試制出一些抗蛇毒的葯物,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傷的人。
C. 有哪些偉大的科學家為了他們的發明、發現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居里夫人、鮑爾·海斯德、布魯諾、伽利略、萬戶
1、居里夫人
瑪麗·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於華沙,世稱「居里夫人」,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里夫人於1934年7月3日因惡性白血病逝世。
2、鮑爾·海斯德
鮑爾·海斯德,出生於美國,科學家,主要研究蛇毒。
鮑爾·海斯德小時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萬人被毒蛇咬死,就決心研究出一種抗蛇毒葯。他從15歲起,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體分泌的毒液,並逐漸加大劑量與毒性。這種試驗是極其危險和痛苦的。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場。
3、布魯諾
喬爾丹諾.布魯諾(Giordano Bruno,1548—1600年2月17日),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和文學家。作為思想自由的象徵,他鼓舞了16世紀歐洲的自由運動,成為西方思想史上重要人物之一。
由於批判經院哲學和神學,反對地心說,宣傳日心說和宇宙觀、宗教哲學,這些在他所處的時代中,都使其成為了風口浪尖上的人物,1592年被捕入獄,最後被宗教裁判所判為「異端」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
4、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義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發明了擺針和溫度計,在科學上為人類作出過巨大貢獻,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晚年年近七旬而又體弱多病的伽利略被迫在寒冬季節抱病前往羅馬,在嚴刑威脅下被審訊了三次,根本不容申辯。幾經折磨,終於在 1633年6月22日在聖瑪麗亞修女院的大廳上由10名樞機主教聯席宣判,主要罪名是違背「1616年禁令」和聖經教義。伽利略被迫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在教廷已寫好的「悔過書」上簽字。
5、萬戶
萬戶(?—1390年),本名陶成道,原名陶廣義,後被朱元璋賜名「成道」。原是浙江婺城陶家書院山長,喜好鑽研煉丹技巧。一次煉丹事故後,轉為試制火器。元末,吳王朱元璋下婺州,陶成道率一乾弟子相投,獻火神器技藝。在歷次戰事中屢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賞「萬戶」,從此陶成道被人稱為「萬戶」。明初,陶成道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被稱為「世界航天第一人」。
晚年,陶成道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雙手舉著2隻大風箏,然後叫人點火發射。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風箏的力量飛起。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D. 有沒有什麼科學家是發明東西 卻發現了其他的新元素
溴的發現
德國著名的有機化學家李比希(Liebig,U.1803-1873)在研究工作中就出現過這樣的現象。在發現溴的前幾年,李比希接受了一家制鹽工廠的請求,考察母液中含有什麼東西?再分析的過程中,發現澱粉碘化物過夜以後變成黃色。他再將母液通入氯氣進行蒸餾,得到一種黃色的液體,沒有分析研究就判斷是氯化碘,並把裝液體的瓶子貼上氯化碘的標簽。殊不知這種黃色物質並不是氯化碘而是溴。其實溴的化學性質和氯的化合物很不相同,他卻勉強加以解釋。後來他聽說發現了溴,李比希知道自己錯了,他將貼氯化碘標簽的瓶子特別保存起來,作為研究工作中的教訓。並且他常把這個瓶子給朋友看,以表明不加分析研究、不講論證,而以先入為主的觀念來對待科學,往往讓很大的發現在眼前錯過。李比希在自傳中寫道:「自此以後,除非有絕對實驗來贊助和證實,他不自造學理了。」李比希這種勇於反省、勇於承認自己缺點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E. 你能收集一些科學發明的故事嗎
1、顯微鏡的發明:列文虎克是顯微鏡的發明者。顯微鏡的發明使人類真正開始了對微生物的觀察和研究。 列文虎克僅僅個荷蘭德爾夫市政府的看門人。他利用看門之餘,磨製了很多鏡片。有一次,他透過兩片透鏡看東西,發覺能把極為微小的東西放大很多倍。這下子,引起他莫大的興趣。他用這種鏡片觀看自己的牙垢,發現了很多奇形怪狀的「小人國」居民。
他驚訝地寫道:「在一個人口腔的牙垢里生活的「小人國」的居民 小生物,比整個荷蘭王國的居民還多!」一個看門老頭兒發明了顯微鏡,成了微生物學的開門鼻祖。 有人對他十分羨慕,追問著他成功的「秘訣」。列文虎克什麼話也沒說,僅向問話者伸出他的雙手 一雙因長期磨鏡片而滿是老繭和裂紋的手。
他設計出種安全剃刀夾持柄,但找不到能製成薄刀片的廠家。到1901年,他遇見機械師卡森,才解決了技術問題,使鋤形刀架與雙刃可換刀片合成一體,並申請了專利。 早在1900年,電動剃須刀已在美國獲得專利,但第一種適於商業製造的電動剃須刀是由美國退役陸軍希克設計,並於1928年獲得專利的。
4、定比定律的爭論:18世紀的法國科學家普魯斯特和貝索勒是一對論敵,他們對定比定律的爭論長達9年之久,各執一詞,誰也不讓誰。最後的結果,是以普魯斯特勝利而告終,普魯斯特成為了定比這一科學定律的發明者。
普魯斯特並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據天功為己有。他真誠地對曾激烈反對過他的論敵貝索勒說:「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質難,我是很難深入地研究這個定比定律的。」 同時,他特別向公眾宣告,發現定比定律,貝索勒有一半的功勞。這就是寬容。允許別人的反對,並不計較別人的態度,而充分看待別人的長處,並吸收其營養。這種寬容讓人感動。
5、華佗的「五禽戲」:華佗是我國東漢末年的大醫學家和葯物學家,為充實和豐富我國古代醫學寶庫,做出了重大貢獻。華佗不僅精通醫術,而且非常重視體育鍛煉對人的健康作用。有一次,華佗正在書房裡讀書,見一小孩把住門閂來回晃盪,他立即想到古書上「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的話,人為什麼不也這樣天天運動,讓氣血流通呢?
後來,華倫參考了「導引術」(全面鍛煉身體的方法),編出了一套鍛煉身體的拳法,名叫「五禽戲」。這種體育運動就是摹仿虎、鹿、熊、猿、鳥五種禽獸運動姿態的體操,可以使周身關節、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華佗的弟子吳普,由於幾十年堅持做「五禽戲」,活到九十多歲,仍然步履輕捷,耳聰目明,牙齒堅固。可知「五禽戲」是行之有效的健身體操。
F. 急尋科學發明的故事!!!
http://www.315book.com/books/2843.htm
http://www.bookhd.com/bookshoppe/179/17918.htm
布希內爾發明潛水艇
1775年,北美獨立戰爭終於爆發了。在華盛頓總司令的領導下,美國人民紛紛拿起武器,和英軍展開了殊死的戰斗,將英軍從大陸攆到海上。舉國上下無不歡慶這一決定性的勝利。堂堂大英帝國,豈能容忍別國滅大英之雄風,便組織殘兵敗將,妄圖卷土重來。英國殖民統治者盡管失去了陸上優勢,但海上優勢猶存,他們糾集大批戰艦,輪番轟擊美國海防陸軍,使美國軍傷亡慘重,銳氣大減。英軍見美軍既無招架之勢,更無還手之力,越發猖狂。戰艦在海岸邊橫沖直闖,耀武揚威。時而還向海岸守軍送來幾炮,然後大搖大擺,得意洋洋地退去。面對英軍的挑釁和欺負,美國士兵們氣得直咬牙:「這簡直是騎到人脖子上拉屎!要是能偷偷過去炸沉它幾艘那該多解恨!」
士兵中有個叫達韋·布希內爾的,他沒有罵罵咧咧,而是憋著一肚子氣,一言不發。他認為光喊頂什麼用,應該趕快想出對付敵艦的辦法。布希內爾一直在苦思冥想,怎麼才能一下子跑到敵艦周圍去呢?從空中?不行,易暴露目標;從水下?也不行,誰能憋這么久的氣游過去,再說力氣不夠啊!怎麼辦才好呢?」他急得捶胸頓足。
一天傍晚,他與幾個士兵下崗後,一起到海邊散步。他們爬到礁石上;一邊聊天,一邊欣賞落日余暉下的海景。看夠了遠景,又觀近景,水很清澈,水生物歷歷在目。他們見一群活潑的小魚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著,象是在覓食,又象是在玩耍。突然,水下有一條大魚悄悄潛游過來,游到小魚的下方後,猛地朝上一躍,咬住了一條小魚,別的小魚嚇得驚魂不定,各奔東西。士兵們見了海底世界的這場「海戰」,覺得十分有趣。這卻使布希內爾大受啟發:原來笨拙的大魚就是這樣逮住機靈飛快的小魚的。能不能造個像大魚那樣的船,潛在水中神不知鬼不覺地鑽到英國戰艦底下去放水雷,炸它個人飛艦沉呢?若能那樣,該有多痛快呀!他越想越入迷,直到同伴們喊他走,還獃獃地坐著。「喂!你這是怎麼啦,想你那相好的了,嘿嘿!」同伴拍了他一把。
「我有辦法了,能炸沉它!」布希內爾的話使同伴們聽得莫明其妙。於是他詳細說了自己的想法。同伴們一聽,都認為這個辦法好,突然有人提出疑問:「魚在水中能自由地上浮下沉,可船就不同了,浮在水上好辦,沉人水中能行嗎?」布希內爾被間問緘口無言。是啊,怎樣才能使船既能浮上來又能沉下去呢?魚為什麼能這樣呢?他一拍大腿:「有了!魚一會兒浮到水面,一會兒潛到水底,靠的就是它肚裡那個鰾』,如果我們也給船仿造一個『嫖』,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布希內爾帶領同伴們真的製成了一艘可在水下潛行的秘密船。本來是想仿照魚的外形製造,但造成之後卻像烏龜,因此,同伴們就為它取了個代號——海龜。代號「海龜」的秘密船,底部有個類似魚鰾的水艙,水艙內安有兩個水泵,船在水面若要下沉時,就往艙里灌水;船在水下若要下浮時,就把艙里的水排出,把空氣壓進水艙。仿照魚的鰭,「海龜」外部還安裝了兩台螺旋槳:一台管進退,一台管升降。此外,「海龜」尾部還有舵,可以控制航向。
一天夜晚,布希內爾帶著幾個士兵,駕著「海龜」悄悄馳近英國戰艦,然後潛入水中,一直潛到英國戰艦底下。他們想用「海龜」頂部的鑽桿鑽穿敵艦,然後放水雷,沒想到英艦底部包了很厚的一層金屬,鑽了一個多小時也鑽不穿。士兵們在下面憋不住了,只好上來換氣。這時夜已深,天黑海黑,水天一色,根本辨不清方向。英軍發現了「海龜」,便開動戰艦追將過來。「海龜」嚇得後退,但速度怎麼也快不起來,眼看就要被敵艦撞得粉身碎骨。在這萬分危機的時刻,布希內爾急中生智,解下備用的水雷,點著引線後,慌忙鑽進「海龜」,「海龜」潛入了水中。英艦正在尋找怪物的去向,突然艦旁一聲巨響,戰艦頓時起火,英軍一邊救火一邊扭轉艦頭逃跑,惟恐怪物再悄悄追來。從此,英艦再也不敢肆無忌憚地在美國沿海耀武揚威了。
後來,經過人們的繼續改進,製成了新的神秘武器——潛水艇。在海戰中潛水艇大顯神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僅德國的潛水艇就擊沉了英美大西洋艦隊的782艘運輸船,使對方的運輸線遭到巨大的破壞。
現在,潛水艇除用於作戰外,主要用於開發海洋資源和科學考察。它的作用也由破壞、搗亂變為造福於人類。
G. 世界前十大糟糕的科學發明。
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元素而受傷害。外人看到科學家辛苦研究,實際上真內正的科學家是把興趣和容工作合二為一,是樂此不彼,是最幸福的一群人。就象真正的學霸,沒有一個人認為學習考試是辛苦和痛苦的一樣,而那些學不會或不會學的人,以已度人,以為別人也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