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想像的特點有哪些
無意想像占重要地位,有意想像初步發展,幼兒期兒童無意想像占重要地位,小班兒童表現得尤其突出。
幼兒想像的產生常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想像不指向於一定目的,僅以想像的過程為滿足。
幼兒期是兒童的心理發展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特別是包括想像力在內的認知能力迅速發展。想像力是指人腦在已有表象的基礎上,對這些表象加工改造,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兒童的想像力在幼兒期最為活躍,幾乎貫穿在幼兒期的各種活動中。
(1)幼兒創造想像基本特點擴展閱讀:
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情緒發育、知覺發育、思維方式、記憶方式等等各方面都帶有時間色彩。
2~3歲的孩子天真、幼稚、純潔、活潑,身心在迅速發展,在各方面都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實在是最惹人喜愛的了。2歲的孩子開始用語言與人交往,他那帶著奶氣的語言雖然極為簡單,卻標志著極為重要的掌握人類交際工具的新里程。到了2歲,他能自如地運用言語表示請求、願望、意見等。
在這一時期,孩子在想像中會直接再現他們經驗中的所見所聞,他們不受拘束地把想像的內容都表達出來。他們所說的內容在大人看來是天真的表現,不會去限制和評判。所以他們的想像無拘無束,表達也無拘無束。
上學以後,孩子在學習各種知識中往往有正確答案和固定的標准,回答錯了就會受到批評,回答正確就會受到表揚。所以在想像中和回答問題時會有所顧忌,受到了約束。
2. 幼兒想像有什麼特點如何提高幼兒的想像力
幼兒想像有以下特點: (1)幼兒想像以不受意志控制的無意想像和再造想像為主,創造想像開始發展。幼兒想像是在活動中產生的。當幼兒看到娃娃時,就想像自己要當媽媽。但幼兒有時也把現實與想像混淆,如當幼兒聽到夥伴津津有味地講述自己去游樂場玩得特別好好時,他對既羨慕又想像著游樂場有多好玩,就會說:我媽媽也帶我去了。這並非說謊,而是幼兒將想像與現實混淆。 (2)幼兒的想像有誇張性或不確切性,如幼兒畫畫時,常把衣服扣子或他喜歡的 東西畫得很大。 (4)幼兒已經有了創造想像的萌芽。此時創造想像多依賴於過去感知過的事物或聽過的故事,或由成人語言的描述而產生創造想像。另外,幼兒5~6歲時能按一定目的想像游戲如何開展,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較有系統而完整地想像出遊戲主題和如何豐富主題,深入開展游戲。因此,成人應多豐富幼兒感性知識和經驗,並在游戲中多為其准備一些游戲材料,這有利於幼兒通過游戲發展想像力。 ----------------------------- 一、要豐富孩子的感性知識,使其頭腦里充滿各種事物的形象,這是兒童想像力發展的基礎。因為嬰幼兒時期想像的特點是由無意想像到有意想像,主要是再造想像。特別是幼兒初期,想像沒有預先的目的,只是在某種刺激物的影響下,自然而然的想像出某種事物的形象。所以,孩子生活內容越豐富,得到各類事物的形象越多,就越有助於想像力的發展。要有計劃的經常帶幼兒進行參觀、旅遊等活動,啟發他們認識自然事物和各種動植物。孩子在見多識廣的情況下,就容易把各種事物的某些特點聯系起來進行想像,而想像力就在這一過程中得到較全面發展,這是創造想像的基礎。 四、充分利用文學等藝術,激發幼兒想像力講故事、猜謎語是激發孩子想像力的主要途徑。充滿想像的童話和神話故事最能引起幼兒的遐想,所以,要有目的地去選擇能夠激活幼兒想像的文學作品。還可以採用續編故事、排圖講述等形式來激發孩子,提高幼兒的想像力。 音樂和美術活動也是發展孩子想像力的有效途徑,可供孩子一些展開豐富想像有益於表現的音樂,讓孩子根據音樂編動作,通過語言表現對音樂的理解,讓孩子畫意願畫、主題畫、填充畫、塗物畫,鼓勵孩子自己想,自己畫,大膽想像,大膽去試,別出心裁。 五、在游戲活動中激發幼兒的想像游戲是孩子的基本活動,玩具和游戲材料是引起孩子想像的物質基礎。要多為孩子提供各種不同游戲材料和玩具,可促使孩子去做相應的游戲,產生相應的想像。如,一副幾何圖形,可促進孩子自由想像,他能組成自己喜愛的各種形狀與物體。要為孩子提供半成品的材料,讓孩子在製作過程中加工、製造、想像。在游戲中,要啟發孩子積極主動、生動活潑的去想像。比如,在孩子玩娃娃家時,你假裝著摸布娃娃的肚子,故做驚訝地說:呀!這孩子怎麼肚子疼啦?那麼,玩布娃娃的孩子就會圍繞孩子為什磨肚子疼的問題展開無窮的想像。 想像力是孩子思維的翅膀,古今中外的事例證實,凡是創造想像能力發達的孩子,大都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好奇心,有學習研究的熱情,也表現出頑強的意志力,而且勤奮樂觀,還有較強的獨立性和智力,所以,偉大的愛因斯坦說得好: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3. 幼兒初期的想像有什麼特點
幼兒想像以不受意志控制的無意想像和再造想像為主,創造想像開始發展.幼兒想像是在活動中產生的.當幼兒看到娃娃時,就想像自己要當媽媽.但幼兒有時也把現實與想像混淆,如當幼兒聽到夥伴津津有味地講述自己去游樂場玩得特別好好時,他對既羨慕又想像著游樂場有多好玩,就會說:「我媽媽也帶我去了.」這並非說謊,而是幼兒將想像與現實混淆.
4. 學前兒童想像發展有哪些主要特點
學前兒童想像發展的特點分為三個方面:
1、無意想像占重要地位,有意想像初步發展。
無意想像是最簡單、初級的想像。幼兒的想像活動主要屬於無意想像。幼兒想像的產生是由外部刺激直接引起,想像不指向於一定的目的,僅以想像的過程為滿足。
2、再造想像佔主要地位,創造想像開始發展。
在幼兒期,再造想像佔主要地位,表現為想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復制性和模仿性。想像的內容基本上重現一些生活中的經驗或作品所描述的情節。
3、幼兒想像的誇張性
幼兒在想像中常把事物的某個部分或某種特徵加以誇大。幼兒常把自己想像的事情當作真實的事情,常常被別人誤認為他在說謊。
學前兒童想像力的培養
一、正確認識幼兒想像中易出現的問題
針對幼兒的想像常常與現實相混淆這一特點,成人應在實際生活中耐心了解,弄清真想,指導並幫助幼兒分清什麼是假想的,什麼是真實的,進而促進幼兒想像的發展。
二、豐富嬰幼兒的知識經驗
幼兒想像總是以他頭腦中的知識經驗為背景的,具體地講,就是表象的數量和質量影響兒童的想像。表象越豐富,其想像也將越開闊和深刻,塑造的新形象也會更加生動逼真。因此成人應讓兒童廣泛地接觸社會,使幼兒盡可能多地感知各種事物。
三、在游戲及各種活動中發展
幼兒的想像游戲是一種社會性活動,是想像與現實的特殊結合,特別是創造性游戲(包括角色游戲、建築游戲等等)對發展幼兒想像有著重要作用。
5. 幼兒無意想像的特點
1.幼兒無意想像和有意想像的發展
在整個幼兒期,無意想像處於主導地位,有意想像在教育的影響下逐漸發展。
(1)幼兒無意想像的特點
無意想像是指沒有預定目的,主題不確定且內容零散,缺乏系統性的想像。無意想像是最簡單的、初級的想像。幼兒的想像活動主要屬於無意想像,它有以下特點:①想像無預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②想像的主題不穩定;③想像的內容零散、缺乏系統性;④想像活動只需過程,不在意結果;⑤想像受情緒和興趣的影響。
總之,無意想像實際上是一種自由聯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識水平低是幼兒想像的典型形式。
(2)幼兒有意想像的萌芽、發展
有意想像是在無意想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在幼兒期開始萌芽,幼兒晚期有了比較明顯的表現。具體表現在活動中出現了有目的、有主題的想像;想像的主題逐漸穩定;為了實現主題,能夠克服一定的困難。但總的來說,幼兒有意想像的水平還是很低的。
2.幼兒再造想像與創造想像的發展
整個幼兒期,幼兒是以再造想像為主的。表現為,想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復制性和模仿性。
幼兒創造想像的發展
創造想像是指想像具有獨立性、新穎性、創造性。創造想像是幼兒高級心理活動開始出現的重要標志。對幼兒的發展意義重大,創造想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成功智力。
3.想像的極大誇張性與現實合理性
(1)誇大事物的某個部分或某種特徵
幼兒的想像常常喜歡誇大事物的某個部分某種特徵或使用誇張的語言。幼兒喜歡童話故事就是因為童話內容的誇張性。
(2)想像容易與現實相混淆
想像與現實相混淆是指幼兒容易把想像的東西當成現實的東西;將自己的想像看作是真實的事;把自己強烈渴望得到的東西說成是已有的東西;把自己希望發生的事情當作已經發生的事情述說。
通過學習幼兒想像的特點,本章開頭提出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了。幼兒想像的特點也為高頻考點,對學員提出的學習要求是應用,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應用。該知識點考查形式較多:主客觀題均有考查。建議學員在備課時作為一個重要知識點,重點來備課。在理解各個特點的基礎上多找一些試題進行聯系,逐步掌握此知識。
6. 幼兒創造想像發展的特點是什麼
你好
幼兒具有豐富的想像力,集中表現在幼兒象徵性游戲(如過家家、開汽車等)及創造性的游戲(如搭積木、具有想像力的游戲),5、6歲兒童象徵性游戲已發展到頂峰。隨著兒童生活經驗和知識的增長,許多隻能在想像中才能獲得滿足的東西已成了現實,因而這類游戲逐漸消退,代之而起的是競賽性游戲。幼兒豐富的想像力還表現在幼兒的繪畫、泥工、講故事等活動中。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從事這些活動的目的性、創造性和獨立性也日益增強。
希望能幫助到你~
7. 學前兒童想像發展有哪些主要特點
主要特點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無意想像占重要地位,有意想像初步發展
幼兒期兒童無意想像占重要地位,小班兒童表現得尤其突出。
(一)想像的目的性不明確
幼兒想像的產生常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想像不指向於一定目的,僅以想像的過程為滿足。
小班兒童無論在游戲、繪畫還是做泥工等活動前,不知道自己將要創造出什麼形象,他們只是在行動中任意擺弄物體,或畫出線條圖形,而且隨時自發地改變物體的狀態或改畫其他圖形。當物體有了實際的變化或看到自己畫出的圖形時,才引起幼兒頭腦中出現新形象。例如,在活動之前問小班兒童:「你想玩什麼?」「你想畫什麼?」他總是望著你直搖頭,如果你在他面前拿出一個聽診器,他就講「我要做醫生」。如果看到周圍小朋友在畫氣球,他就講「我畫氣球」。當你交給他一團泥,問他想做什麼,他只知道接過泥高興地玩起來,而不知道怎麼回答,直到搓成個長條或扁圓體時,才會大聲地叫喊起來:「面條!」「餅子!」要他們想好玩什麼再取玩具,想好畫什麼再動手作畫是極困難的。
小班兒童事先無一定的想像目的,他們以想像過程為滿足。對有興趣的內容願反復進行想像。例如,畫圖畫時,在一張畫紙上,可以重復地畫著一個個物體的圖形,直到所有空白的地方都給畫上了才滿足。在聽故事時,有趣形象的情節在腦中引起生動的想像,感到極大的愉快,於是不管教師已經將故事講完,還要求再講,哪怕是重復地講同一內容也樂意聽。
(二)想像的主題不穩定
在正確的教育下,幼兒可以在想像之前先提出一定的目的,但他們往往不能為達到預定的目的而堅持行動,常常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改變主題。例如,幼兒正在用積木建造「大橋」,忽然看到別的孩子拿了一些塑料小動物來,他便想像起動物園,而想玩「動物園」的游戲,於是立即推倒「大橋」的建築,搭起「動物園」來。
幼兒也受本身因素的影響而改變想像的主題。例如,幼兒願意當「醫生」,所以玩「醫院」游戲時,忽而又想當「老師」,於是改變主題,而改玩「幼兒園」游戲。角色不穩定,影響主題不穩定。
8. 中班幼兒想像的特點有哪些
第一點:無意想像占重要地位,有意想像初步發展
無意想像又具有以下特徵:
1.想像的目的性不明確。
2.想像的主題不穩定。
3.想像過程常常受情緒和興趣的影響,幼兒的情緒常常能夠引起某種想像過程,或者改變想像的方向。
第二點:再造想像佔主要地位,創造想像開始發展
第三點:幼兒想像的誇張性
1.誇大事物的某個部分或某種特徵。
2.混淆假想與真實。
9. 舉例說明幼兒想像的特點,以及如何提高幼兒的想像力
幼兒想像有以下特點:(1)幼兒想像以不受意志控制的無意想像和再造想像為主,創造想像開始發展.幼兒想像是在活動中產生的.當幼兒看到娃娃時,就想像自己要當媽媽.但幼兒有時也把現實與想像混淆,如當幼兒聽到夥伴津津有味地講述自己去游樂場玩得特別好好時,他對既羨慕又想像著游樂場有多好玩,就會說:「我媽媽也帶我去了.」這並非說謊,而是幼兒將想像與現實混淆. (2)幼兒的想像有誇張性或不確切性,如幼兒畫畫時,常把衣服扣子或他喜歡的 東西畫得很大. (3)幼兒想像水平較低,想像很簡單或是零碎、不夠完整.如3歲的幼兒,看到玩具的方向盤就會手握方向盤,嘴裡不停地「嘟嘟,嘟嘟」叫著,想像著自己是司機在開車.至於開車到哪裡?去干什麼?則不清楚、不確定. (4)幼兒已經有了創造想像的萌芽.此時創造想像多依賴於過去感知過的事物或聽過的故事,或由成人語言的描述而產生創造想像.另外,幼兒5~6歲時能按一定目的想像游戲如何開展,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較有系統而完整地想像出遊戲主題和如何豐富主題,深入開展游戲.因此,成人應多豐富幼兒感性知識和經驗,並在游戲中多為其准備一些游戲材料,這有利於幼兒通過游戲發展想像力. 一、要豐富孩子的感性知識,使其頭腦里充滿各種事物的形象,這是兒童想像力發展的基礎.因為嬰幼兒時期想像的特點是由無意想像到有意想像,主要是再造想像.特別是幼兒初期,想像沒有預先的目的,只是在某種刺激物的影響下,自然而然的想像出某種事物的形象.所以,孩子生活內容越豐富,得到各類事物的形象越多,就越有助於想像力的發展.要有計劃的經常帶幼兒進行參觀、旅遊等活動,啟發他們認識自然事物和各種動植物.孩子在見多識廣的情況下,就容易把各種事物的某些特點聯系起來進行想像,而想像力就在這一過程中得到較全面發展,這是創造想像的基礎. 二、鼓勵孩子大膽想像孩子常把一根小棒當作調羹喂娃娃;常把一個小盒子「嘟嘟嘟」當作小推車;常夢想自己在月亮上盪鞦韆;常在樹上畫滿雪糕……她們的想像充滿了幻想,豐富而大膽.所以,無論孩子的想像有多離奇,成人一定要保護孩子想像的慾望,鼓勵孩子大膽想像.如,你看這圓形像什麼?還能變成什麼? 三、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培養想像的主動性孩子有強烈的好奇心,這是發展想像的起點.當孩子發問時,成人一定要耐心完整的給與解釋,然後還要反問:你為什麼要這么問?你是怎麼想的?進而培養幼兒想像的主動性,特別是提出孩子感興趣的問題,讓他們去進行想像. 四、充分利用文學等藝術,激發幼兒想像力講故事、猜謎語是激發孩子想像力的主要途徑.充滿想像的童話和神話故事最能引起幼兒的遐想,所以,要有目的地去選擇能夠激活幼兒想像的文學作品.還可以採用續編故事、排圖講述等形式來激發孩子,提高幼兒的想像力. 音樂和美術活動也是發展孩子想像力的有效途徑,可供孩子一些展開豐富想像有益於表現的音樂,讓孩子根據音樂編動作,通過語言表現對音樂的理解,讓孩子畫意願畫、主題畫、填充畫、塗物畫,鼓勵孩子自己想,自己畫,大膽想像,大膽去試,別出心裁. 五、在游戲活動中激發幼兒的想像游戲是孩子的基本活動,玩具和游戲材料是引起孩子想像的物質基礎.要多為孩子提供各種不同游戲材料和玩具,可促使孩子去做相應的游戲,產生相應的想像.如,一副幾何圖形,可促進孩子自由想像,他能組成自己喜愛的各種形狀與物體.要為孩子提供半成品的材料,讓孩子在製作過程中加工、製造、想像.在游戲中,要啟發孩子積極主動、生動活潑的去想像.比如,在孩子玩娃娃家時,你假裝著摸布娃娃的肚子,故做驚訝地說:「呀!這孩子怎麼肚子疼啦?」那麼,玩布娃娃的孩子就會圍繞「孩子為什磨肚子疼」的問題展開無窮的想像. 想像力是孩子思維的翅膀,古今中外的事例證實,凡是創造想像能力發達的孩子,大都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好奇心,有學習研究的熱情,也表現出頑強的意志力,而且勤奮樂觀,還有較強的獨立性和智力,所以,偉大的愛因斯坦說得好:「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10. 幼兒創造想像的表現有哪些
幼兒想像有以下特點:
(1)幼兒想像以不受意志控制的無意想像和再造想像為主,創造想像開始發展。幼兒想像是在活動中產生的。當幼兒看到娃娃時,就想像自己要當媽媽。但幼兒有時也把現實與想像混淆,如當幼兒聽到夥伴津津有味地講述自己去游樂場玩得特別好好時,他對既羨慕又想像著游樂場有多好玩,就會說:「我媽媽也帶我去了。」這並非說謊,而是幼兒將想像與現實混淆。
(2)幼兒的想像有誇張性或不確切性,如幼兒畫畫時,常把衣服扣子或他喜歡的
東西畫得很大。
(3)幼兒想像水平較低,想像很簡單或是零碎、不夠完整。如3歲的幼兒,看到玩具的方向盤就會手握方向盤,嘴裡不停地「嘟嘟,嘟嘟」叫著,想像著自己是司機在開車。至於開車到哪裡?去干什麼?則不清楚、不確定。
(4)幼兒已經有了創造想像的萌芽。此時創造想像多依賴於過去感知過的事物或聽過的故事,或由成人語言的描述而產生創造想像。另外,幼兒5~6歲時能按一定目的想像游戲如何開展,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較有系統而完整地想像出遊戲主題和如何豐富主題,深入開展游戲。因此,成人應多豐富幼兒感性知識和經驗,並在游戲中多為其准備一些游戲材料,這有利於幼兒通過游戲發展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