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獨立與創新為題目的作文400字六年級
兩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這樣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在學習中,倘若只知道死記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將毫無收獲.孔子的話是很有道理的.一個人從接受知識到運用知識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記與識、學與思的過程.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補充,這兩者是緊扣的兩環,缺一不可.正如人體對食物的消化過程那樣,只學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圇吞棗;舉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經消化、吸收,所學知識無法化為「己為」.
只有學而思之,才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學與思想結合,是掌握知識過程中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無不證明了這一點.在馬列主義傳播到中國大地的時候,以毛澤東、周恩來等為領導的共產主義者,在汲取馬列精髓的同時,結合中國實情,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最終締造了社會主義新中國.試想,革命先輩們如果不是學與思、思而再實踐,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條主義,那麼中國革命怎能成功?
文藝復興的大科學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學習中獨立思考,「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實驗能在當時產生?人類能夠及早掙脫亞里士多德的錯誤理論的束縛?學而思,思而學,正是這些偉人成功的經驗,同樣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之源.今天正是「知識激增」的時代,知識的領域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內,不知擴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面對如此浩瀚的知識海洋,光靠死記硬背是不可能到達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國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學體制,力求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以適應明天的科學;歐洲、日本紛紛不其後塵,我們中國的教育體制改革已經迫在眉睫、勢在必行.明天的創造型人才,正是要從今天學生中培養起來.所以,我們更應該做到:
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獨立的見解,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來等候明天的選擇.在學習中獨立思考,是學者、大師們成功的經驗,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源泉,而培養學生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國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2. 獨立權利要求有創造性從屬的有沒有
從屬權利要求又稱「從屬權項」,是跟隨獨立權利要求之後,用附加的技術特徵對引用的權利要求(包括獨立或從屬權利要求)進一步限定的權利要求。從屬權利要求是獨立權利要求的下位權利要求,是對獨立權利要求改進,本身必定落入獨立權利保護范圍之內,但通過增加新的技術特徵進一步優化和限定獨立權利要求。
從屬權利要求保護的發明與獨立權利要求保護的發明相同,但反映更加具體。從屬權利要求可以從屬從獨立權利要求,也可以從屬於在前的從屬權利要求。從屬權利要求的內容一般包括其所引用的前述權利要求和需要進一步說明的內容兩部分。
3. 創造性,獨立,想像,批判哪個是創新的源泉
批判性思維,通俗地說,就是批判性地思考。根據恩尼斯的定義,批判性思維是指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維,其目的在於決定我們的信念和行動。創新,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就是「拋開舊的,創造新的。」[1]198亞里士多德將「創新」定義為「產生前所未有的事物」。目前,關於創新的定義可謂五花八門,此處不一一列舉。創新離不開創新主體,而創新主體可以是個體、群體、民族、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本文所談論的創新是一個狹義概念,強調創新的主體是個體。我們對創新做如下定義,創新是指由個體發動、從事和實現的產生有社會價值的新成果的活動。創新個性、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是創新的重要構成要素。
下面我們主要從批判性思維態度與創新個性、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這幾組概念間的關系出發,來探討批判性思維與創新的密切關系。
二、批判性思維態度與創新個性
批判性思維態度即批判性思維者的態度,「指的是一種養成習慣的願望和理智素質,它們以求真、公正、反思的精神為核心。」[2]30也有學者把批判性思維態度稱為批判性思維傾向或批判性思維氣質。通常認為,一個成熟的批判性思維者應具有的理智素質包括:理智的謙虛、理智的勇氣、理智的自主性、理智的換位思維、理智的誠實、理智的堅持、相信理性、心靈公正等。[2]30-34
1990年,46位批判性思維學者在《德爾菲報告》的「專家共識聲明」中指出:「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喜歡探索、了解全面、信任理性、思想開放、立場靈活、評價公正、誠實面對個人偏見、判斷謹慎、願意重新思考、理解論題清晰、對復雜問題思考有條理、不倦地搜尋有關信息、選擇標准合理、考察專注,並且不懈地追求題材和條件容許的最精確的結果。」[2]15
國內有學者根據《德爾菲報告》,把批判性思維態度概括為:求真、思想開放、分析性、系統性、自信和好奇性。[3]352
恩尼斯指出,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應該具有如下意願:「尋求替代的假說、解釋、結論、計劃、來源等,並對它們持開放的態度;一個立場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支持,就嚴格在這個程度上認可它;追求見多識廣;認真地考慮和自己觀點不同的其他看法。」[2]364
創新個性是「創新者的個性」的簡稱,是創新的構成要素,其中「個性」是指一個人的穩定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傾向,它影響著個體的創新活動和創新行為方式。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對創造性個體的個性特徵進行深入研究,結果表明創造性人才的共同個性特徵包括:(1)有高度的自覺性和獨立性,不肯雷同;(2)有旺盛的求知慾;(3)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事物的機理有深究的動機;(4)知識面廣,善於觀察;(5)工作中講求條理性、准確性與嚴格性;(6)有豐富的想像力、敏銳的直覺,喜好抽象思維,對智力活動與游戲有廣泛興趣;(7)富有幽默感,表現出卓越的文藝天賦:(8)意志品質出眾,能排除外界干擾,長時間地專注於某個感興趣的問題之中。[4]226
依據上述內容,下面我們對批判性思維態度和創新個性加以比較。
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理智素質中「理智的勇氣」,要求思考者敢於反潮流,敢於堅持自己認為對的思想,要有高度的獨立性,「理智的自主性」要求思考者克服「順從傾向」,樹立自我意識,在學習時形成一個不同的觀察面和思考角度,最後得出獨立的判斷。這些與吉爾福特指出的創造性人才特徵「(1)有高度的自覺性和獨立性,不肯雷同」是相同的。
求真、公正、反思的精神是批判性思維態度的核心,其中「求真」精神以及《德爾菲報告》中提到的「喜歡探索」等恰是創造性人才特徵「(2)有旺盛的求知慾」的體現。
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對事物的「好奇性」及《德爾菲報告》中提到的「理解論題清晰、對復雜問題思考有條理、不倦地搜尋有關信息、選擇標准合理、考察專注,並且不懈地追求題材和條件容許的最精確的結果」體現了創造性人才的特徵「(3)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事物的機理有深究的動機」和特徵「(5)工作中講求條理性、准確性和嚴格性」。
恩尼斯提到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追求見多識廣」,以及《德爾菲報告》中提到的「了解全面」、「思想開放」體現了「知識面廣」;理智素質中「理智的自主性」強調「以審慎的態度、懷疑和拷問的態度來學習,盡量去發現事情的多重側面」,這些都是「善於觀察」的體現。可見,批判性思維態度也體現了創造性人才的特徵「(4)知識面廣,善於觀察」。
理智素質中「理智的勇氣」、「理智的自主性」、「理智的堅持」以及《德爾菲報告》中提到的「考察專注,並且不懈地追求題材和條件容許的最精確的結果」與創造性人才的「特徵(8)意志品質出眾,能排除外界干擾,長時間地專注於某個感興趣的問題之中」非常相似。
「相信理性」以及「求真、公正、反思」精神都強調抽象思維。顯然,理想的批判性思維者具有進行抽象思維的意願。這一點與創造性人才特徵(6)中的「喜好抽象思維」相同。
由上,我們看到,批判性思維態度與創新個性的大部分特徵是相同或相似的。只有創造性人才特徵(6)的部分內容和特徵(7)在上述批判性思維態度中沒有明確提到。這就意味著,通過批判性思維訓練,當我們去培養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態度時,在很大程度上我們也是在培養這個人的創新個性。
三、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
批判性思維是為決定我們的信念和行動而進行的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維過程。創新思維,有時亦稱「創造性思維」,是產生新思想、新觀點、新理論等新成果的思維過程。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有著密切關聯。
1.批判性思維過程中需要創新思維
批判性思維的核心任務是構造和判斷好論證。理由、推理和結論是論證的基本要素。批判性思維通常依據如下標准來分析和評價一個論證的好壞:清晰性、准確性、精確性、相關性、重要性、充足性、深度、廣度、邏輯、公正性等。[2]45-50寇茨(E.Coats)概括出批判性思維的4個特有原則:「發現和質問基礎假設;檢查事實的准確性和邏輯的一致性;說明背景和具體情況的重要性;想像和開創替代選擇。」[2]3董毓先生把目前公認的批判性思維過程所包括的必要工作概括為:「理解主題論點,分析論證結構,澄清觀念意義,審查理由質量,評價推理關系,挖掘隱含假設,考察替代論證,綜合組織論證。」[2]52不管是分析、評價別人的論證,還是構造自己的論證,都需完成這些工作。
「挖掘隱含假設」是指「挖掘和拷問論證中隱含的前提、假設、含義和後果」。這時要問:「在這個論證或推理中,有沒有還沒有表達出來,但又是論證所必需的條件、前提和原理如果有,它們合理嗎」需要盡力去設想有關隱含前提和可能性,進行發散式思維。若揭示出論證的隱含前提或假設,常常導致推翻原來的論證,更可能導致根本的創新。比如,「地心說」就包含一個隱含前提,即「太陽圍繞地球轉」。對這個前提的揭示,最終導致「日心說」的提出。
「考察替代論證」是指「創造、考察不同觀點、論證和結論,進行競爭比較、排除」。構造競爭和替代論證的過程,是進行創造性思考或創新思維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思考者突破現有的思維框架,充分發揮想像力,盡量尋找不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方案,考慮其它邏輯可能性。這時要問:「關於該論證,還有什麼值得考慮的可能性」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綜合組織論證」是指「綜合各方面論證觀點,形成一個全面和合適的結論」。這個過程需要對論證做出整體評判、修正或綜合,是對各方面、各環節分析思考的綜合,聚合思維起著重要作用。綜合組織論證是達到好論證的關鍵環節之一,而達到好論證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知識、真理和進行最優決策。
在「理解主題論點、分析論證結構、澄清觀念意義、審查理由質量、評價推理關系」這些分析和評價論證的環節,也需要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開放思考,其中包含著創新思維的要素。
綜上,一個好的論證是經過正反多方面思考、探索、比較、分析、綜合之後的結果,是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結果。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常見表現形式。批判性思維是獲得新知識、發現真理的必經之路。人類發展中上的創新成果往往是進行批判性思維的結果。
2.創新思維過程中需要批判性思維
創新思維始於問題的提出,終於問題的解決。英國心理學家澳勒斯(G.Wallas)提出,創新思維過程包含四個階段,即准備階段、醞釀階段、明朗階段和驗證階段。[5]21
准備階段需要批判性思維。准備階段的主要工作是發現問題,提出創造性問題,並搜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材料,對這些信息材料進行整理和加工。發現問題、提出創造性問題需要思維者具備一種靈活、敏捷、細致、全面的發現和推理能力,需要思考者用懷疑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已知的觀點或論證,對其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去發現理由、解釋、推理中的不合理性因素。可見,這里所需要的正是批判性思維。若對他人觀點或論證毫不批判地被動接受,沒有批判性意識和眼光,發現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搜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材料並對之進行整理加工也需要批判性思維。獲取、選擇與問題相關的有價值的材料,審查所搜集的材料的可靠性、真實性,對它們進行解釋、分析等等都需要運用批判性思維的方法和技巧。
醞釀階段的任務是在第一階段搜集材料、加工整理的基礎上,對問題作試探性解決,提出各種試探方案。明朗階段的工作是提出新的認識成果、新的觀念、新的思想。雖然想像力、直覺、靈感、頓悟等方式在這兩個階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這兩個階段同樣需要批判性思維。對各種可能試探方案評價、比較、分析,並在各種方案中進行優化選擇,以促進新思想、新認識的提出,這都離不開批判性思維。設想各種問題解決方案也不能天馬行空,需要的是合理想像、具有可能性的想像,這要受到批判性思維方法和原理的制約。
驗證階段需要批判性思維。驗證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第三階段得到的初具輪廓的新思想、新認識進行檢驗和證明。這時,要運用批判性思維中的邏輯原理與方法,檢驗新成果的論證是否合乎邏輯,檢驗證明方法是否可行,實驗結果在多大程度上會支持新成果,等等。通過檢驗,也可能會修正原來的部分觀點,也可能會證偽以致完全拋棄原來的觀點,又提出新的問題。對新思想、新認識的檢驗是一個復雜的批判性思維過程。要根據解決問題具體方案的不同特點提出相應的證明策略。顯然,符合形式邏輯規則的論證是最為有效和可靠的論證。但很多新思想,新認識達不到那麼高的可靠性。以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證實為例。愛因斯坦根據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紅移現象。而後來天文學家在天文觀測中證實了這一點。這個推理背後的結構是:(I)如果P,則Q;Q;所以P。這在邏輯上是無效的。通常,把具有(I)模式的推理稱為假說演繹推理。因此,只能說廣義相對論被「暫時」證實了。目前來講,由於認識的局限性,我們只能把評價假說的推理看作一種達到最佳解釋的推理,即通過分析和判定各種解釋,找到最佳解釋。歷史表明,只有經受了嚴格檢驗的新思想、新認識才是可靠的知識,才是真正的創新成果。
概括地說,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相互需要,相互促進,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兩種思維。有人認為,批判性思維的作用只在於批判,在於「破」,會阻礙創新。其實不然,批判性思維在重視「破」的同時也重視「立」,尋找好的論證和正確的知識是批判性思維追求的目標。由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的密切關系也可看出,培養批判性思維有助於培育和鼓勵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在創新思維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也需認識到,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各有側重,前者更強調觀點或論證的清晰性、一致性、合理性等方面,後者更突出觀點或論證的新穎性、靈活性、流暢性等方面。
四、批判性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
能力是主體在生物遺傳與文化遺傳的基礎上從事活動的功能與力量。通常認為,批判性思維能力至少包括解釋、分析、評估、推論、說明和自校準六種基本能力。本文在狹義上定義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指個體在創新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創新能力至少包括認知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等方面,其中創新思維能力是創新能力的核心。
批判性思維研究認為,個體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可以通過訓練得到提高。創新學研究則認為,每一個體都有創新能力,個體的創新能力可以開發提高。我們認為,培養個體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助於提高個體的創新能力。
1.培養個體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助於提高其認知能力。
知識是進行創新的必要前提,而知識的獲得要通過學習。學習能力是認知能力中的一種。批判性思維能力是理性思維能力,它要求任何信念和行動都要建立在合理性基礎上。批判性思維要求個體在學習時,不是去死記硬背知識,而是要進行合理質疑,做到真正的獨立思考。學習者的閱讀是批判性閱讀,在閱讀時要與文本進行對話,要經常問「是什麼和為什麼」,不盲從和輕信他人觀點。批判性思維要求學習者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和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因果聯系,了解知識的推出過程。這樣習得的知識,會得到真正的消化,容易與個體已有知識、信息和理論等以新的方式加以整合,並自覺轉化為能力。可見,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助於提高個體的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中解釋、分析、評估、推論、說明、自校準等能力本身就是認知能力,它們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清晰而准確地理解他人和自己觀點、分辨證據或理由的真假、檢測事物之間的聯系,分析假設與推理、進行綜合判斷的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註定會提高這些認知能力。
2.培養個體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助於提高其創新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是創新思維能力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創新思維過程中,經常會運用演繹推理、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假說演繹法等邏輯思維方法,並且任何創新成果都要經過邏輯的檢驗。批判性思維訓練的核心內容是非形式邏輯的規則、原理與方法,而非形式邏輯的主體內容就是演繹推理、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假說演繹推理等。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自然會提高個體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其創新思維能力。
想像力也是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有時對創新有決定性意義。雖然批判性思維能力強調理性推理能力,但它並不束縛想像力。相反,它會激發想像力。「亨特(David Hunter)提出『三的原則』,要求突破個人的思考框架,發現對象的多維性:對一個問題,應該尋找三個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對一個目標,找出三種行動方案;定義一個觀念,找出三個例子;對一個論證,尋找三個反駁,等等。」[2]370批判性思維過程中的「構造競爭和替代論證」環節,也為想像力的發揮創造了空間。
創新思維過程是由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創新思維能力自然包括創造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的目標是追求可靠知識和真理,使行動最優化。批判性思維能力是一種反思性能力,強調突破思維定勢,向流行觀點和權威挑戰,去挖掘和發現他人論證中的不足,在綜合組織論證基礎上得出合理結論,這些都有助於創造性地提出和解決問題。
3.培養個體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有助於提高其實踐能力。
批判性思維通過理性的、反思性的思考,目的之一在於決定我們的行動。離開思想指導的行動是盲目的,只有在合理或正確觀念指導下的行動才更有意義和價值。創新實踐能否成功依賴於創新思想或觀念的合理性與現實可行性。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高,會增強審查、分析和評價創新思想或觀念的能力,從而做出更好的決策和行動。在創新實踐過程中,也可能出現預想不到的結果,需要個體及時調整實踐方案,做出最優選擇。此外,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實踐中反復練習、鞏固和提高,鍛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過程也是提高個體實踐能力的過程。
4. 請問 什麼叫 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和創造性練習,並各舉一個例子 多謝
我說下我的想法,模仿練習應該是指去模仿別人的動作舉個例子的話,你專看到別人做什麼動作你屬覺得挺好你也跟著練。這個應該算吧 獨立練習的話 應該是自己練習,自己定目標,自己給自己定計劃。創造練習在原基礎的動作上加入自己的想法動作有自己的風格這樣吧,應該算
5. 王祖淦的獨立創新
王祖淦先生在其旅遊營銷策劃的實踐工作中,不附會、不盲從堅定地走獨創之路,並始終恪守著「不奇不策,不義不為」的自律原則。在旅遊產品的營銷策劃和市場實戰操作中,許多成功的案例均為全國旅遊行業首創。開創體驗型旅遊產品先河的「做兩天山裡人」就是其一,也是引導需求的經典案例。天津九山頂自然風景區自開業起始終遊人稀少。王祖淦先生經過反復研究分析後,認為環境影響心態,久居喧囂都市的人們需要的是尋覓能在風光秀麗的環境中能找到一份靜謐和放鬆身心的感覺。於是他開始上手這不被市場所認可的眾山深處的小山村——天津薊縣常州村。他打破常規地把農家的住房定位為第一賣點,游覽的主體內容定位在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和農作物採摘的所謂干點兒農家活上,而讓自然風景區作為休閑自助、賞心漫步的配套資源,超前地提出 「休閑為主、觀光為輔」的旅遊全新市場理念。產品主題設計上巧妙避開了景區名稱「九山頂」這三個字,准確的概念傳達又帶幾分神秘地於1998年推出,在市場上一炮打響,引導出城市人心中的潛在需求。這種以體驗休閑為主的旅遊產品模式很快被市場接受,並啟發了全國各地的旅遊同行,至今仍然是方興未艾。再如:怎麼才能讓非旅遊消費人群既平日沒有旅遊消費習慣的人能轉變成遊客,沒有旅遊消費意願的人要讓他們跟旅行社去旅遊,這就需要創造需求。王祖淦先生認為股民是有旅遊消費能力的人群,股民的興趣點非常明確的是在投資獲利上。他通過觀察發現,中、小股市投資者大多不懂相關的金融知識,而是熱衷於聽股評來操作。中小股民通常也是沒有機會能與「大腕」股評家們親密接觸的,因此就解決不了其個性、個股的問題。據此,他開始策劃利用周六、日兩天股市停盤的時間,組織「股民與股評家同行」的主題旅遊活動,創造股民與著名的股評家們一起同車、同游、同吃、同「居」通過同行來創造近距離溝通接觸,為每位股民逐一分析獲利方法和推薦個股,成功地把炒股與旅遊嫁接在一起。產品一經推出,中小投資者們趨之若鶩,參團火爆異常。旅行社安排的線路和景點是否好玩、旅遊費用的高低反而對股民們不是問題了,他們更關心的是哪支股票更有獲利價值。股評家有了深入互動來提升影響力、感召力的機會;股民也因此有了得到專家面對面指導的機會而獲利,出遊也自然就成為了「免費旅遊」;旅行社無中生有地產生了新的市場和業務點;王祖淦先生也隨之成為倍受股民們感恩和尊重的人,因為是他給股民創造了獲利的機會。他創造需求的獨創性策劃也達到了企業借勢增量的目地,名利兼收,並在中國旅遊界首創出承兌旅遊營銷概念。此外,諸多絕妙多贏的營銷策劃還有「寵物親情游暨沙灘狗刨、服裝秀選美大賽」、「短期出家做僧人」、「闔家歡樂影視游」、「老年健康修學游」、「在希望的田野上素質教育游」、「相聚在盤山的醫療保健游」、「靜態旅遊文化主題活動」、「山村版聖誕狂歡夜」、「關愛珍惜動物榮譽游」以及有著歷史意義並轟動全國的「珍藏瞬間,見證中國航天歷史——相約中國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首次發射現場」的開創中國時事旅遊先河的重大策劃案等。
王祖淦先生在旅遊市場實踐與應用研究的十年間,憑借其在中國旅遊界策劃案例數量最多、成功率最高、創新性最強的自身實力,成為行業公認的著名旅遊營銷策劃專家。他成功策劃的一百多個城市、景區和創新旅行社產品模式的項目,不僅顛覆了諸多傳統旅遊理論,對中國旅遊市場在新經濟時期的變革發展提供了最有價值的實證研究成果。例如:針對旅遊理論核心要素的異地性,他敢於打破常規地創造出原點旅遊營銷;針對旅遊理論核心要素的移動性,他敢於打破常規地創造出非動態旅遊產品模式;針對旅遊行業必須要規避風險與承諾的特點,他敢於打破常規地反向操作,創造出承兌旅遊產品模式等,他創造與創新的概念在市場進行實證研究中均獲得成功並產生很大影響。他堅定地走獨創之路,他經典的案例和創新旅行社產品模式太多太多了!如:時事旅遊產品模式、懷舊旅遊產品模式、趨利旅遊產品模式、分眾旅遊產品模式、公益旅遊產品模式、情感旅遊產品模式、極限旅遊產品模式、體驗旅遊產品模式以及旅遊反傳統營銷等等。2006年,他對轉型時期旅遊行業對社會的功能和作用課題進行深度研究,提出旅遊本體營銷的概念,在進行市場實證研究中,成功地把「六一兒童節」轉換成為老年群體的旅遊節日。此外,他從側向思維的角度入手,成功地總結和提出三維一體的「旅遊合作營銷」模式和理論……。2006年,他設定的另外三個課題的研究也都取得市場實踐應用的成功,研究成果不久將公諸於世,定會讓旅遊從業人們無論從觀念和操作行為上耳目一新。王祖淦對旅遊微觀經濟的研究並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面上,而是全部投放到市場中去做實證研究和應用,完美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為此,他在中國旅行社創新經營的舞台上成為領舞者!
6. 自主獨立創造品牌與加盟品牌店有什麼優缺點
加盟:抄利用別人的資源襲安全迅速賺錢,可利用的外部資源有品牌、社會資源、管理、技術、經營手法和物流渠道,因此投入的時間、力量、精力、投資較小,經營風險也相對小。
自辦:所有東西都是自己的,個人投入大,而且對個人的素質要求高,對市場了解、懂管理、懂相關技術、對店面選擇、物流、財務稅務、法律、人力資源都有較高的要求,經營風險較高。好處是企業控制權完全在自己手裡,品牌等等都是自己的。
7. 團隊中怎樣提高培養獨立創造精神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把課堂還給學生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當今推進全面素質教育的核心和最終目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真正主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通過自學、討論、探究、實踐、研究性學習等形式,能讓學生動腦、動手、動情,在主動學習中獲取知識和學會本領,從而使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現在的高中課本中理論層次有所降低,可讀性增強,為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創造了條件。在教學中,學生通過自學、討論、探究、實踐、研究性學習等形式,自己提出問題,教師則根據學生的問題,結合教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
2、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
政治課教學的任務是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去武裝學生,落實科學發展觀。有的知識體系比較抽象,只有在教學中讓學生運用自學、討論、探究、實踐、研究性學習等形式積極「參與」,在師生共同活動基礎上從具體到抽象,由淺入深,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培養學生勤思考、愛鑽研、動手、動腦的刻苦精神
以往的傳統教學往往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板書、學生抄板書,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也就難以達到教學三維目標。自學、討論、探究、實踐、研究性學習等形式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於鍛煉和培養學生刻苦學習的進取精神。
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貫徹創新意識
1、 創設教學情境,激勵學生創新意識。
情景教學是一種與創新教育相適應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以通過教師創設與教材內容相符合的教學情境,製造一種能激起學生思考的條件和氛圍,使學生在客觀情境中獲得具體的感受,從而激發其相應情感,由此引導學生關注教學內容,產生積極的態度傾向,把激起的強烈情感投入教學活動,進而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需要,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此教師首先自己應刻意求新,不因循守舊,勇於拋棄說教和陳規,努力形成有利於培養具有創造性人才的獨特的教學風格。其次,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創造性的發現和創造性的發揮,巧設疑問,為學生提供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再次,教師要呵護學生每一個具有新意的沖動和念頭,珍惜他們每一個帶有創意的言行。
2、 師生互動,讓學生感受「主體性」的魅力,激發學生創新熱情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創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傳統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倡導師道尊嚴的不平等的關系。教師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滿堂灌,如此教學,怎麼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新課程改革提出新的教學觀,強調師生的互動關系,倡導主動的多樣的學習方式,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系。學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為方式應該得到同樣的尊重,應給予學生足夠的展示自己才華、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機會。教師應本著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原則,樹立師生平等觀念,注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融,才能創造一種平等、尊重、和諧、發展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們把課堂當成自我磨練、自我展示、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舞台。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開拓學生思維,把課堂變成實現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心的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3、 改變學習方式,鼓勵學生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貶低發現和探究,從而在實踐中導致了對學生認識過程的極端處理,把學生學習書本知識變成僅僅是直接傳授書本知識,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接受、記憶的過程。這種學習窒息人的思維和智力,摧殘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這種方式,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現、探索、研究等認識活動突出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的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總之,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我們應該優化課堂結構,實施教學改革,力求突破傳統的教師說教為主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上下工夫,才能真正做到提高教學效率。
8. 認為創造就是把以前獨立的發明組合起來,是哪個美國發明家
肖克萊(Shockley,William Bradford,1910~ ),美國物理學家。1910年2月13日生於倫敦。1932年獲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學士學位,1936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50年後,賓夕法尼亞大學等3家高等學校授予他榮譽理學博士稱號。1936年起先後在貝爾電話實驗室、美國海軍反潛作戰研究小組任職,1945年起歷任貝爾電話實驗室固體物理研究所主任、晶體管物理學研究主任、肖克萊晶體管公司經理、克萊韋特晶體管公司肖克萊晶體管部顧問、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客座教授、斯坦福大學工程科學與應用科學教授。肖克萊研究的領域包括固體能帶、鐵磁疇、金 屬塑性、晶粒邊界理論、有序 -無序合金、半導體理論應用和電磁理論等,獲專利90多項,發表論文逾百篇。1945年夏,肖克萊提出開展半導體基礎研究的建議,1945年下半年,貝爾電話實驗室成立了以肖克萊為組長,以肖克萊、J.巴丁、W.H.布喇頓為核心的固體物理學研究小組。1947年12月23日發明點接觸晶體管,1948年6月貝爾電話實驗室報道了這一發明,並申請專利。1949年肖克萊提出結型晶體管理論 ,1950年由貝爾電話實驗室M.斯帕克斯和G.L.皮爾遜制出結型晶體管。肖克萊、巴丁、布喇頓共同獲得195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肖克萊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和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高級會員,曾獲利布曼獎金、巴克利獎金、康斯托克獎金、霍利獎章。
9. 和獨立創造 創作有關的職業工作都有什麼
和獨立創造 創作有關的職業工作都有:
1、設計類,比如:建築設計、裝修設計、園林設計、機械設計、電路程序設計等。
2、藝術類,比如:畫家、音樂家、舞蹈家等。
3、日用品設計,比如:家居設計、燈具設計、窗簾設計、服裝設計、床上用品設計、廚房用具設計、餐具設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