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為什麼發明絲襪

為什麼發明絲襪

發布時間:2021-09-05 10:39:44

1. 絲襪的來歷;

1.16世紀時,西班牙人開始把連褲長襪與褲子分開, 並開始採用編織的方法來編織襪版子,這一舉措可算是絲襪的鼻祖權。

2.1589年,英國人威廉姆.李(William Lee)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工針織機,用以織制毛褲;1598年改成可以生產較為精細絲襪的針織機,從而徹底改變了襪子手工製造的歷史。不久,法國人富尼埃(Fournier)在里昂開始生產絲襪。

3.20世紀初,時尚已不再是上流社會的特權,各個階層的婦女都加入了追逐時髦的行列。成衣在普及,時尚觀念被大眾廣泛的接受。女性們大大方方露出健美的小腿。

(1)為什麼發明絲襪擴展閱讀

絲襪厚度標准

絲襪的厚度是根據Denier來制定標準的,每一雙絲襪的包裝上通常都標注有多少D或多少Denier。所以,「D」數越高,表示纖維的相對重量較高,厚度也因此而增加。「D」數越小,絲襪也就越薄越透。

超薄的絲襪一般都是包芯絲或者氨綸材料的,其他的絲襪材料則包括氨綸棉混紡、天鵝絨絲、絹絲棉混紡、萊卡等。

一般邏輯上來說,夏天選用超薄的,春秋季節選用中厚的,冬季選用加厚保暖的天鵝絨襪,而1600D以上的厚度的絲襪已經跟秋褲差不多了。

參考資料

網路-絲襪


2. 絲襪的起源來自哪裡,在哪個年代引進中國的

說到絲襪,大家腦海里首先會想到這是女性穿著的。可實際上呢?恐怕大家會大跌眼鏡。絲襪一開始竟然是給男人穿的!據記載,絲襪最早起源於西歐國家的漁民。因為西歐漁民認為海風過大,通常的衣服會因風膨脹開來,影響漁業活動。因此他們發明了連體絲襪,採用了棉麻來製作。雖然相對於衣服來說,連體絲襪既不美觀,也不是特別保暖,但在從事漁業活動時比穿起衣服要方便得多。

3. 絲襪是誰發明的

是美國杜邦公司化學師卡羅瑟斯在1937年發明的。

1937年,美國杜邦公司化學師卡羅瑟斯偶然發現煤焦油、空氣與水的混合物在高溫融化後能拉出一種堅硬、耐磨、纖細並靈活的細絲,也就是尼龍纖維。

1939年10目24日,杜邦在總部所在地公開銷售尼龍絲長襪時引起轟動。

尼龍絲襪的發展無疑是襪子歷史中的一個里程碑。但在享受尼龍帶來的絲襪革命的同時,女性們發現尼龍絲襪存在的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彈性。於是紗線生產商們又開始苦思冥想地尋找解決良方。他們用帶松緊帶的襪子配襯連衣裙,使襪子不再移動,並且綳緊,保持人體的S形曲線。

二戰後,杜邦公司又發明了萊卡,彈性是尼龍的4-7倍的材料。萊卡絲襪的誕生還直接導致的連鎖反應就是迷你裙的橫行。


(3)為什麼發明絲襪擴展閱讀

絲襪的厚度是根據「Denier」來制定標準的,每一雙絲襪的包裝上通常都標注有多少"D"或多少「Denier」(D或Denier是指纖維的纖度單位,每9000米纖維重多少克就稱多少D)。所以,「D」數越高,表示纖維的相對重量較高,厚度也因此而增加。「D」數越小,絲襪也就越薄越透。

超薄的絲襪一般都是包芯絲或者氨綸材料的,其他的絲襪材料則包括氨綸棉混紡、天鵝絨絲、絹絲棉混紡、萊卡等。

絲襪的標准中,分超薄的3D至12D,一般薄的為12D以上至39D不等,中厚的40D至200D,加厚的300D至2000D不等,2200D以上都屬於超厚的(雙層加厚)。

一般邏輯上來說,夏天選用超薄的,春秋季節選用中厚的,冬季選用加厚保暖的天鵝絨襪,而1600D以上的厚度的絲襪已經跟秋褲差不多了。

4. 絲襪是如何誕生的

長筒絲襪一直被譽為「腿部時裝」,是時尚女性不可缺少的標志之一。它不但能夠將女性腿部的一些小瑕疵遮蓋住,而且還能使粗糙的大腿皮膚顯得細膩有光澤,呈現出柔和的線條和性感。那麼,是誰發明了絲襪,為廣大女性謀福利?
最早的襪子誕生於十五世紀,那時的襪子的生產還不得不依賴於手工。十六世紀,西班牙人開始把連褲長襪與褲子分開,並開始採用手工編織的方法來編織襪子。據風俗史學家研究,那時絲襪的穿著者可不是女人,而是男性。因為早期絲襪的主要材質為真絲,製造全依賴於手工,價格必然居高不下,穿著絲襪也成為上流社會身份的象徵,貴族男子對絲襪有著深深的迷戀。絲襪在當時的宮廷中很受歡迎。後來,絲襪可由機器生產,並在女性間流傳開來,還得依賴針織機的出現。
英國人威廉姆•李的妻子剛好從事手工編織的工作,他從妻子的工作中產生了對針織機械的研究興趣,並於1589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工針織機,但是,當時主要是用以織制毛褲。到了1598年,才改製成可以生產較為精細絲襪的針織機,從而徹底改變了襪子手工製造的歷史。不久,法國人富尼埃在里昂開始用機器大量生產絲襪,不過基於紡織技術和編織材料都很有限,當時的絲襪和今天的絲襪可不是一回事。
20世紀初,女性們的時尚觀念普遍開始覺醒,流行元素不再是上流社會的特權,女裝的外形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女性們敢於大膽的露出自己的小腿,絲襪成為裙子、高跟鞋所不可缺少的配裝。但那時製作絲襪的材料仍然是天然材料,比如棉、羊毛和真絲。這些材料在應用前必須經過細心的切割和縫紉,由於它們缺乏彈性,製作出來的絲襪很容易松垮,而且容易損壞。
現代絲襪的誕生應當歸功於杜邦公司。1937年,杜邦公司的一名化學師偶然發現煤焦油、空氣與水的混合物在高溫下融化後能拉出一種堅硬、耐磨、纖細並靈活的細絲,這就是後來廣為人知的尼龍纖維。尼龍的誕生無疑極大的推動了絲襪的發展。用這種纖維織成的尼龍絲襪既透明又比其他材料生產的絲襪耐穿。第一批尼龍絲襪於1940年5月5日上市銷售,當時人們用「像蛛絲一樣細,像鋼絲一樣強,像絹絲一樣美」的詞句來贊譽這種纖維,把它視做上帝所賜。
如今,高科技彈性纖維的運用,帶動了絲襪編織工藝的改進,復雜的提花及精工蕾絲,生動的條紋和魚網紋都可以成為絲襪表現時尚的主題。並且,絲襪顏色也不僅僅局限於黑色和膚色,五顏六色的美腿絲襪沖破舊觀念的制約脫穎而出,讓人應接不暇

5. 為什麼說絲襪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如果你是漂亮的女人,但不夠性感,那麼給你的美腿穿上絲襪吧。

對於絲襪,香奈兒的創始人 Coco Chanel就專門因此而鼓勵女性,「不戴帽子就不出門,不要不穿絲襪就出門。」

為什麼說是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因為女性對絲襪的渴求到了非常熱情的程度。在一項為女人最想要什麼東西的調查中,三分之二人的女性都選擇了絲襪,現在絲襪不僅是性感的代名詞,更是誘惑的催化劑。一些情趣產品都離不開絲襪,這是女性展現自己追求美麗的方式,受到廣大女性的追捧是理所當然的。我覺得,現在的女性已經離不開絲襪了,所以這也可以說是一項偉大的發明了。而男性,則更樂意看到女性穿著性感的絲襪在他們眼前,喜歡美麗性感的事物是人類的天性。

6. 連褲襪是怎麼發明的

絲襪的詳細源頭:
絲襪的發展是一段濃縮了科技與人類需求的歷史。手工到機織———絲襪的第一次飛躍。最早的襪子誕生於十五世紀,那時的襪子生產還不得不依賴於手工。十六世紀末。當時英格蘭的一位牧師發明了一種機械編織機,從而徹底改變了襪子手工製造的歷史。機械編織機的誕生受到了英國皇室的極大重視,任何膽敢私自將編織機帶出英國的人,都被處以極刑。但嚴酷的懲罰還是沒有阻止英國的殖民者將編織機偷偷運往美洲新大陸。

絲襪的歷史翻到了二十世紀初,由於成衣的普及,時尚觀念被大眾廣泛的接受。時尚已經不再是上流社會的特權,各個階層的婦女都加入了追逐時髦的行列。女裝的造型發生了突破性的變化,充滿了時代氣息。女性們也一改往日柔軟的外表,大大方方露出健美的小腿。因此,絲襪更加成為她們必不可少的配飾。但那時用來生產襪子的纖維都取自天然,如棉、羊毛和真絲。這些材料在應用前必須經過細心的切割和縫紉,而且由於它們缺乏彈性,因此製造的耗用量極大,織出的襪子也很容易松垮。

1937年,杜邦公司的一位化學師偶然發現煤焦油、空氣與水的混合物在高溫下融化後能拉出一種堅硬、耐磨、纖細並靈活的細絲。這就是後來廣為人知的尼龍纖維。尼龍的誕生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它在襪子生產中的運用更是擊潰了日本的真絲出口業。第一批尼龍絲襪於1940年5月5日上市銷售,在短短一天中就賣出了7萬多雙。

尼龍絲襪的發展無疑是襪子歷史中的一個里程碑,但在享受尼龍帶來的絲襪革命的同時,女性們發現尼龍絲襪存在的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彈性。於是紗線生產商們又開始苦思冥想地尋找解決良方。而1959年,杜邦繼尼龍纖維後,再次向世界貢獻了一種具有優良彈性的人造纖維產品———萊卡。1970年起,萊卡被正式運用到絲襪和連褲襪的生產中。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迷你裙的誕生掀起了一場服裝革命。滿街游盪的女孩們無一例外地穿著長度只到大腿上部的短裙。此時,絲襪再度顯現出它的重要地位。同時,迷你裙的出現也催生了另一個重要的發明———連褲襪。原先的長筒絲襪與內褲結合在一起,免除了穿著短裙「走光」的危險。連褲襪一經誕生,就迅速占據了70%的絲襪市場份額,直到現在,連褲襪也絕對是絲襪市場中的主力軍。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發明絲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