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電風扇是誰發明的

電風扇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9-05 08:02:59

Ⅰ 電風扇是誰發明

1880年,美國人舒樂(Schulyer Wheeler)發明的。


電風扇簡稱電扇,也稱為風扇、扇風機,是一種利用電動機驅動扇葉旋轉,來達到使空氣加速流通的家用電器,主要用於清涼解暑和流通空氣。廣泛用於家庭、辦公室、商店、醫院和賓館等場所。

電扇主要由扇頭、風葉、網罩和控制裝置等部件組成。扇頭包括電動機、前後端蓋和搖頭送風機構等。電風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電動機。其工作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而轉動。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同時由於線圈電阻,因此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電能要轉化為熱能。

常見的家用電扇本質上屬於軸流風機,即風的流向平行於扇葉的旋轉軸。

機械風扇起源於1830年,一個叫詹姆斯·拜倫的美國人從鍾表的結構中受到啟發,發明了一種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發條驅動的機械風扇。這種風扇轉動扇葉帶來的徐徐涼風使人感到涼爽,但得爬上梯子去上發條,很麻煩。

1872年,一個叫約瑟夫的法國人又研製出一種靠發條渦輪啟動,用齒輪鏈條裝置傳動的機械風扇,這個風扇比拜倫發明的機械風扇精緻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

1880年,美國人舒樂首次將葉片直接裝在電動機上,再接上電源,葉片飛速轉動,陣陣涼風撲面而來,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電風扇。

種類

  1. 按電動機結構可分為:有單相電容式、單相罩極式、三相感應式、直流及交直流兩用串激整流子式電風扇。

  2. 按用途分類可分為:家用電風扇和工業用排風扇。

⑴家用電風扇:有吊扇、台扇、落地扇、壁扇、頂扇、換氣扇、轉頁扇、空調扇(即冷風扇)等;台扇中又有搖頭的和不搖頭之分,也有轉頁扇;落地扇中有搖頭、轉頁的。還有一種微風小電扇,是專門吊在蚊帳里的,夏日晚上睡覺,一開它頓時就微風習習,可以安穩地睡上一覺,還不會生病。

⑵工業用排風扇:主要用於強迫空氣對流之用。

Ⅱ 第一台風扇是誰發明的

如果是電風扇的抄話,是襲1880年,美國人舒樂首次將葉片直接裝在電動機上,再接上電源所發明出來的。
如果是機械風扇的話,是1830年美國人詹姆斯·拜倫的,從鍾表的結構中受到啟發,發明了一種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發條驅動的機械風扇。
至於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上第一台風扇是中國人發明的 漢代的丁媛發明的七輪扇 ,不過那時候沒有電力驅動或者自動機器式操作,不過已經是人力結合機械式的運作了。而且同時是世界上所有離心式壓縮機的祖先。也是此後世界各地風扇發展的啟蒙。

Ⅲ 是誰發明電風扇

電風扇究竟是誰發明的,現在已經很難找到相關的資料了。據說,1882年,美國紐約的克羅卡日卡齊斯發動機廠的主任技師休伊•斯卡茨•霍伊拉,最早發明了商品化的電風扇。第二年,該廠開始批量生產,當時的電扇,是只有兩片扇葉的台式電風扇。
1908年,美國的埃克發動機及電氣公司,研製成功世界上最早的齒輪驅動左右搖頭的電風扇。這種電風扇防止了不必要的三百六十度轉頭送風,而成為以後銷售的主流。

Ⅳ 電風扇是誰發明的,

1908年,美國的埃克發動機及電氣公司,研製成功世界上最早的齒輪驅動左右搖頭的電風扇。

這種電風扇防止了不必要的360°轉頭送風,不久就成為以後銷售的主流,也許很多成人和老人都會記得這種電風扇。

風扇誕生後很快就傳到中國。據記載,1897年,天津的利順德飯店從歐洲進口了一台大馬力發電機並用發電機驅動了電扇,這可能是我國最早的「電風扇」。

1906年,美商慎昌洋行在楊樹浦設廠生產電風扇。隨後,歐美家用電器產品源源進入上海及中國其他大城市,市場上行銷的電扇主要是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生產的奇異牌。

而製造中國第一台電風扇的,既不是電器專家,也不是高級工程師,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帳房先生,此人就是楊濟川先生(1881-1952)。

(4)電風扇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電風扇工作原理:

電風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電動機。其工作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而轉動。能量的轉化形式是:電能主要轉化為機械能,同時由於線圈有電阻,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電能要轉化為熱能。

電風扇工作時(假設房間與外界沒有熱傳遞)室內的溫度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會升高。溫度升高的原因:電風扇工作時,由於有電流通過電風扇的線圈,導線是有電阻的,所以會不可避免的產生熱量向外放熱,故溫度會升高。

因為人體的體表有大量的汗液,當電風扇工作起來以後,室內的空氣會流動起來,所以就能夠促進汗液的急速蒸發,結合「蒸發需要吸收電風扇大量的熱量」,故人們會感覺到涼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風扇

Ⅳ 誰發明了電風扇

機械風扇起源抄於1830年,一個叫 詹姆斯·拜倫 的美國人從鍾表的結構中受到啟發,發明了一種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發條驅動的機械風扇。這種風扇轉動扇葉帶來的徐徐涼風使人感到欣喜,但得爬上梯子去上發條,很麻煩。
1872年,一個叫 約瑟夫 的法國人又研製出一種靠發條渦輪啟動,用齒輪鏈條裝置傳動的機械風扇,這個風扇比拜倫發明的機械風扇精緻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
1880年,美國人 舒樂 首次將葉片直接裝在電動機上,再接上電源,葉片飛速轉動,陣陣涼風撲面而來,這電風扇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電風扇。

Ⅵ 世界上第一台電扇誰發明的

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電風扇是是美國人舒樂於1880年發明的。

1、1830年,機械風扇起源於一個叫詹姆斯·拜倫的美國人,從鍾表的結構中受到啟發,發明了一種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發條驅動的機械風扇。這種風扇轉動扇葉帶來的徐徐涼風使人感到涼爽,但得爬上梯子去上發條,很麻煩。

2、1872年,一個叫約瑟夫的法國人又研製出一種靠發條渦輪啟動,用齒輪鏈條裝置傳動的機械風扇,這個風扇比拜倫發明的機械風扇精緻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

3、1880年,美國人舒樂首次將葉片直接裝在電動機上,再接上電源,葉片飛速轉動,陣陣涼風撲面而來,這電風扇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電風扇。

(6)電風扇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一、風扇的工作原理

電風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電動機。其工作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而轉動。能量的轉化形式是:電能主要轉化為機械能,同時由於線圈有電阻,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電能要轉化為熱能。

電風扇工作時(假設房間與外界沒有熱傳遞)室內的溫度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會升高。讓我們一塊來分析一下溫度升高的原因:電風扇工作時,由於有電流通過電風扇的線圈,導線是有電阻的,所以會不可避免的產生熱量向外放熱,故溫度會升高。

因為人體的體表有大量的汗液,當電風扇工作起來以後,室內的空氣會流動起來,所以就能夠促進汗液的急速蒸發,結合「蒸發需要吸收 大量的熱量」,因此人們會感覺到涼爽。

二、工作方式

1、並聯風扇:並聯的雙風扇風壓不變,但是風量會上升。風量加大故散熱效果增加, 在設計中如果出現散熱功率太小則可以考慮增加風扇來解決。

2、串聯風扇:串聯風扇的結果是風壓增加,但是風量不變。此方式是不能解決散熱問題, 一般是用在近風的阻力太大時採用,保證風量。

三、構造

轉子:由磁鐵、扇葉及軸組成;

定子:由硅鋼片、線軸及軸承組成;

控制電路:由IC感應磁鐵;N.S.極經由電路控制其線圈導通而產生內部激磁使轉子旋轉。

Ⅶ 風扇是誰發明

機械風扇起源房頂上於1830年,一個叫詹姆斯·拜倫的美國人從鍾表的結構中受到啟發,發明了一種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發條驅動的機械風扇。這種風扇轉動扇葉帶來的徐徐涼風使人感到欣喜,但得爬上梯子去上發條,很麻煩。
1872年,一個叫約瑟夫的法國人又研製出一種靠發條渦輪啟動,用齒輪鏈條裝置傳動的機械風扇,這個風扇比拜倫發明的機械風扇精緻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
1880年,美國人舒樂首次將葉片直接裝在電動機上,再接上電源,葉片飛速轉動,陣陣涼風撲面而來,這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電風扇。

Ⅷ 風扇是誰發明的

電風扇究竟是誰發明的,現在已經很難找到相關的資料了。
據說,1882年,美國紐約的克羅卡日卡齊斯發動機廠的主任技師休伊?斯卡茨?霍伊拉,最早發明了商品化的電風扇。第二年,該廠開始批量生產,當時的電扇,是只有兩片扇葉的台式電風扇。
1908年,美國的埃克發動機及電氣公司,研製成功世界上最早的齒輪驅動左右搖頭的電風扇。這種電風扇防止了不必要的三百六十度轉頭送風,而成為以後銷售的主流。

Ⅸ 電風扇是誰發明的

真正意抄義上的電襲風扇的發明者是美國人舒樂。

1、1830年,機械風扇起源於一個叫詹姆斯·拜倫的美國人,從鍾表的結構中受到啟發,發明了一種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發條驅動的機械風扇。這種風扇轉動扇葉帶來的徐徐涼風使人感到涼爽,但得爬上梯子去上發條,很麻煩。

2、1872年,一個叫約瑟夫的法國人又研製出一種靠發條渦輪啟動,用齒輪鏈條裝置傳動的機械風扇,這個風扇比拜倫發明的機械風扇精緻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

3、1880年,美國人舒樂首次將葉片直接裝在電動機上,再接上電源,葉片飛速轉動,陣陣涼風撲面而來,這電風扇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電風扇。


閱讀全文

與電風扇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