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拓印法是誰發明的
關於拓印術的起源,歷史上沒有記載,迄今為止說法不一,難以定論。大版多數人認為,拓印術始於東漢權熹平年間。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即拓印術的出現肯定是在紙張發明之後才出現的,並且拓印方法起源甚古,且比雕版印刷早出現。
到了唐代,拓印術就更加發達了,不僅有民間進行拓印的作坊,而且政府也專門成立了拓印的機構。
Ⅱ 水滴式胸,部整<形>是誰發明的為什麼能風靡全球
我有,我來說下
Ⅲ 水滴船是什麼生物發明
「水滴」船
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動物——鯨。其中,最大的藍鯨身長約米,體重噸左右,相當於頭大象或頭公牛。
誰能想到,如此龐大的大鯨,(竟競)是海洋中最優秀的游泳健將之一。「海上霸王」虎鯨,每小時可游公里;上百噸的抹香鯨還是海洋中的潛水冠軍呢!另外,大鯨還有這樣一些本領:從禁止不動,立(即既)達到全速游動,又能馬上「剎車」;既能快速下潛,也能快速上浮。這些本領,是任何艦艇都望塵莫及的。
鯨的體型特殊:碩大的頭部,急速收縮的尾部,前肢演變成不大的鰭,後肢已經退化,整個身體像一(棵顆)拉長的「水滴」。這類體型能大大減少水的阻力,十分適應在水中活動。
艦船設計師們由大鯨的體形聯想到船舶,設計了多種水滴似的鯨形船。(已以)往惡毒一些客輪、貨輪的水下部分都是刀形,現在都改成鯨形,有的超級油輪也模(仿妨)鯨的體型,因而加快了航速。
原先的核潛艇是雪茄形的,現在,出現了一些水滴形的現代化水下核潛艇。與雪茄形的核潛艇相比,水滴形核潛艇所受到的水的阻力可以減少很多,再加上核動力裝置,功率有所增加,在水下航行時,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您好,答題不易
如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Ⅳ 達蓋爾攝影法是誰發明的
1839年8月19日,法國科學院與藝術學院召開了一次特別會議,向社會公布了達蓋爾攝影法,宣告攝影術正式誕生了。從此,攝影作為一種實用的方法,得到廣泛應用。
一、達蓋爾與尼普斯
達蓋爾攝影法的發明人路易斯—雅各斯·芒蒂·達蓋爾(Louis-JacquisMandeDaguerre,1787~1851),是法國巴黎的一名畫家。
達蓋爾早年以發明「西洋鏡」而聞名,他用大幅的風景畫片,加上特殊控制的燈光效果,使觀眾通過一個小孔,看到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建築及陌生的地方,藉此達到娛樂的目的。
在製作這些大幅的風景畫時,為了追求逼真和寫實的效果,達蓋爾經常藉助於暗箱繪制初稿,然後按照比例放大。漸漸地,他對暗箱產生了興趣,開始研究使顯現在「暗箱」顯示屏上的影像能永久保留下來的方法。之後偶然發生的一件事,使他結識了拍攝第一幅照片的尼普斯,在尼普斯的幫助下,發明了達蓋爾攝影法。
(一)謝瓦利耶光學器材店
當時巴黎有一家光學器材商店,店主謝瓦利耶(Chevalier,1804~1859)是一位著名的光學家。因此,許多對暗箱感興趣的人便經常光顧這家光學器材商店,向謝瓦利耶請教一些諸如暗箱、鏡片以及圖像清晰度等光學方面的問題。達蓋爾也是這里的常客,他幾乎每周都要來這里,與謝瓦利耶進行討論。
自覺或不自覺地,巴黎最初的攝影探索者都把謝瓦利耶的光學器材商店當作了交流與聚會的場所,很多有關暗箱研究的最新消息,都在這里相互交流並傳播出去。
(二)從相識到合作
1826年的一天,店裡走進一位上校軍官,他是來買鏡片的。這位上校名叫達維·尼普斯(DavidNiepce),他就是第一幅照片的拍攝者尼普斯的表兄。
達維上校看過櫃台里的暗箱之後,告訴老闆謝瓦利耶,他的表弟已經能夠固定住暗箱里的影像了。聽到這一消息,謝瓦利耶趕忙拿出紙筆,仔細記下了這位上校表弟的姓名和地址。
幾天後,達蓋爾來到店中,謝瓦利耶告訴他,有一個人已經能固定暗箱里的影像了。達蓋爾急忙問這個人的名字,謝瓦利耶給他寫了這個人的姓名和地址:他名叫尼普斯,住在沙隆。
達蓋爾很快給尼普斯寫了一封信,信上詢問尼普斯如何將暗箱里的影像固定。尼普斯收到信後並沒有回信,他把信給燒了,原因是他認為「又有一個巴黎人想搶走我的發明」。好事總是多磨,兩位發明家的第一次接觸就這樣夭折了。
達蓋爾等了將近一年,還未收到尼普斯的回信,於是在1827年1月底,又試著給尼普斯寫了一封信,在信中明確地表示,想把暗箱里的影像固定住。他說自己試了很多次,取得了一些進展,但還是很不夠。他誠懇地希望兩個人合作,來共同完成這項偉大的發明。這一次尼普斯終於回信了,從此,他們的通信變得頻繁起來。
1827年8月,又一件偶然發生的事,讓這兩位發明家在巴黎見面了。由於尼普斯在英國的哥哥染上了重病,尼普斯和妻子一起去倫敦看望他。尼普斯先到了巴黎,申請去倫敦的簽證,而簽證要等到八天後才能拿到。也許是歷史創造的機遇,使得這兩位發明家得以會面,在這等待簽證的八天時間里,尼普斯見到了達蓋爾,兩人一見如故,交流了各自研究的成果。
1829年12月14日,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尼普斯和達蓋爾在沙隆簽署了一項協議,兩人正式開始合作。為此,他們成立了一個名為「尼普斯—達蓋爾」的公司,公司的注冊地址在巴黎。協議規定,雙方都有義務告知對方自己的發明方法和試驗結果,獲得收益由兩人平分。
(三)意外的發現
協議簽好後,尼普斯告訴了達蓋爾他的「日光蝕刻法」及其製作過程,並說這種方法還是很初級的。達蓋爾學成之後,回到巴黎繼續他的研究。就在這時,一個意外的發現,使他的研究獲得了重大進展。
那天,達蓋爾結束工作離開實驗室時,無意中把一個銀制的咖啡勺子放在一個鍍銀的盤子上,同時,他也忘了把一個裝水銀的瓶子蓋上蓋子。次日,他回到實驗室時,意外地發現勺子的外形印在了鍍銀的盤子上。他馬上就在實驗室里尋找這些物質之間的關系,最後發現是水銀蒸汽使物體顯影。
這個發現使達蓋爾如獲至寶,他馬上告訴了尼普斯,而尼普斯對此抱懷疑態度。於是,達蓋爾只好自己獨自研究。遺憾的是,還沒有等他獲得成功,尼普斯就在1833年7月5日患腦溢血去世了。尼普斯去世後,與達蓋爾的合作協議由他的兒子繼承。
二、銀版攝影法問世
發現水銀蒸汽使物體顯影的秘密後,達蓋爾經過反復試驗,終於在1837年成功地發明了固定影像的方法,他把這一方法命名為「達蓋爾攝影法—銀版攝影法」。
達蓋爾攝影法是一種直接正像法,其基本方法是先將銅版鍍上一層銀,並用碘蒸汽熏蒸,獲得碘化銀感光體。然後,把碘化銀感光體放在暗箱里曝光,再經過水銀蒸汽熏蒸顯影,最後用海波溶液洗去未曝光的碘化銀,使影像固定下來。
銀版照片清晰度高、層次豐富、影像細膩,但也存在著一些先天性的缺陷。即便如此,作為當時首創的攝影術,達蓋爾攝影法還是在攝影史上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接下來,達蓋爾開始尋找股東,希望用社會集資的方法、來推廣和實現他的發明。但是,當時的人們對攝影這一新生事物還不了解,沒有人願意投資這個項目。於是,達蓋爾想到了向政府出售發明專利權。他認為,發明專利權如果歸個人所有,就永遠不能造福社會,只有由國家收購並公布天下,才能靠眾人的力量實現它的價值。
達蓋爾找到了天文學家兼國會議員阿拉哥(Arago,1786~1853),希望他能夠出面勸說政府購買自己的發明。卓有遠見的阿拉哥看過金屬版上的影像之後,「興奮得幾乎暈倒」,他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發明。
在阿拉哥和另一位議員蓋—呂薩克的大力推薦下,1839年,法國政府買下了達蓋爾攝影法的專利權,並向全國公布,使每個人都可以無償地使用這項發明。作為報酬,法國政府每年付給達蓋爾6000法郎、尼普斯的兒子4000法郎的終身年薪。
達蓋爾攝影法公布後不久,《達蓋爾攝影手冊》出版發行了。它是世界上最早介紹攝影術的書籍,剛剛問世就銷售一空,4個月內發行了29版,而且被譯成多國文字,包括英、德、意、西班牙、瑞典、匈牙利和波蘭文等。
一時間,人們興起了一股學習攝影的熱潮,攝影成為歐美都市的時尚。
Ⅳ 法律是誰發明的
法律是民族精神,不是個人發明的。法律起源的民族精神論,認為法的專產生是民族精神的體現的一種屬理論。
出現於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德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國的古斯塔夫·胡果(1764一1844)、卡爾·薩維尼(1779——1861)、喬治·弗里德里希·普赫塔(1798—1846年)。他們認為,法不是外面或某些人從上面強加於社會的,而是由社會內部蘊藏的「民族精神」中生長出來的。
(5)水滴型法是誰發明擴展閱讀
法是統治階級的階級意志的體現。法是通過自己所掌握的國家政權,把自己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即不是統治階級中個人意志的體現,也不應是統治階級個別或部分(階級、階層)意志的體現。
法律的作用就是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群眾的人身安全與利益。法的指引功能為人們提供某種行為模式,指引人們可以這樣行為、必須這樣行為或不得這樣行為,從而對行為者本人的行為產生影響。
Ⅵ 古代歷朝歷代發明出了很多的酷刑,水滴刑是一種什麼樣的刑罰
古代歷朝歷代發明出了很多的酷刑,酷刑的目的就在於讓受刑的人生不如死,所以會對他們進行慘無人道的折磨,從肉體或者精神上折磨犯人,真真切切是讓人生不如死。
然後,人就這樣在一天天的絕望裡面,喪失了生氣,如同行屍走肉一般,直到頭皮,頭骨擊穿,水滴石穿的在這里展現得淋漓盡致。一旦頭骨擊穿,大腦並徹底暴露在外,另外,由於大腦本身並沒有神經末梢,無法感知到外界的疼痛,但是心裡卻能很清楚的感知到。可以想像此時,大腦受到水滴的沖擊之後,會保持一段事時間的運作,然後在大約24小時內走向死亡。
Ⅶ 單純形法是誰發明的啊 太神奇了
單純形法,求解線性規劃問題的通用方法。單純形是美國數學家G.B.丹捷格於1947年首先提出來的。
Ⅷ 誰發明的濕法煉銅
濕法冶金作為一項獨立的技術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迅速發展起來的,在提取鈾等一些礦物質的時候不能採用傳統的火法冶金,而只能用化學溶劑把他們分離出來,這種提煉金屬的方法就是濕法冶金。陳家鏞是我國最早從事濕法冶金的人,他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奠定了我國濕法冶金事業的今天。
濕法冶金在我國古代就有,《天工開物》中好像有記載---增青得銅。
就是在銅的硫酸鹽溶液中加如鐵,可以得到銅。其實就是用金屬性強的物質,去置換比它弱的金屬,如CuSO4+Fe=Cu+FeSO4(此反應是在溶液中進行的).
我國勞動人民很早就認識了銅鹽溶液里的銅能被鐵置換,從而發明了水法煉銅。它成為濕法冶金術的先驅,在世界化學史上佔有光輝的一頁。
水法煉銅的原理是:
CuSO4+Fe=Cu+FeSO4
在漢代許多著作里有記載「石膽能化鐵為銅」,晉葛洪《抱朴子內篇·黃白》中也有「以曾青塗鐵,鐵赤色如銅」的記載。南北朝時更進一步認識到不僅硫酸銅,其他可溶性銅鹽也能與鐵發生置換反應。南北朝的陶弘景說:「雞屎礬投苦灑(醋)中塗鐵,皆作銅色」,即不純的鹼式硫酸銅或鹼式碳酸銅不溶於水,但可溶於醋,用醋溶解後也可與鐵起置換反應。顯然認識的范圍擴大了。到唐末五代間,水法煉銅的原理應用到生產中去,至宋代更有發展,成為大量生產銅的重要方法之一。
Ⅸ 商朝發明的滴水刑,為什麼能讓宮女生不如死
眾所周知,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擁有長達五千年的歷史,古代的封建王朝更是延續了很多年,在這些年間產生了非常多的皇帝,其中有萬人矚目的明君,也有不少受到世人唾棄的昏君。對於一個朝代而言,擁有明君能夠讓一個朝代更加的繁榮,而擁有昏君的話,不但百姓不能夠過上無憂無慮的日子不說,甚至還能導致一個國家的滅亡。然而在歷史上卻不乏這些昏君,最出名的就有商紂王,商紂王非常的心狠手辣,尤其是在刑法上面我們體現的淋漓盡致。
商紂王告訴宮女不要太害怕,他不會要這位宮女的性命,只是會將這水漬加倍的還回去,原來商紂王又想出了一個殘酷的刑法。商紂王讓人拿來了一塊木板,然後將這個木板上打一個眼,將這個宮女的頭放在這個孔下面固定住,最後拿來一個木桶將下面鑿一個小洞,這樣話就會有水一直滴在宮女的頭上,就這樣長達半個月,宮女的頭發大把大把的掉。要知道水滴石穿,更何況是人的頭骨呢?就這樣,在第二年的時候,水滴已經滴入了宮女的頭骨內,宮女也被折磨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