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性與潛意識

創造性與潛意識

發布時間:2021-09-04 16:08:54

創造力和創新的關系是什麼

創造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基本特性和標志之一。培養、開發創造力的重要意義和最終目的在於使人類創造力的發展從自發走向自覺,從而盡可能挖掘出人類的創造潛力,造福人類。隨著現代社會科學技術與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科技人才創造力的培養與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發人的創造力,培養大批出類拔萃、思維敏捷、勇於創造的人,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問題。1999年6月13日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出: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初見端倪,國力競爭日趨激烈。而教育在綜合國力的形成中處於基礎地位,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取決於各類人才的質量和數量,這對中國培養和造就21世紀的一代新人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有鑒於此,必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該《決定》中,除對學校教育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競爭意識、合作精神」等核心技能與素質要求之外,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這種大背景下,本文就創造的性質與創造力的培養問題作了簡要討論。
二、創造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整合
(一)創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結晶
智力是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認知方面的穩定心理特點的綜合,它與創造力的關系,研究結果並不完全一致。如有的發現創造力與智力不相關,有的則發現有高相關;有的發現創造力高者智力未必高,或智力高者創造力未必高;有的發現智力低則創造力必低;還有的發現創造力與智力的相關高低隨著測量性質的變化而變化。這些結果表明,智力與創造力的關系是十分復雜的。智力高的人雖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創造性,但高的智力並不是創造力的充分必要條件。雖然創造力高的人一般也有高的智力水平,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並非如此[1],很多智力水平高的人也沒有不同尋常的創造力。高的智力水平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促進創造力,但卻並不能保證總是如此[2]。
非智力因素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的角度說,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甚至於道德品質都是非智力因素;從狹義的角度看,常常只把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五個心理因素包括在非智力因素之內。如果說智力因素是保證人們有效地進行認知活動的穩固的心理特點的綜合,那麼非智力因素則是保證人們成功地進行種種活動的心理條件的總和。許多研究表明,創造力與某些非智力因素是高相關的。創造力高的人常常具有一定的個性特徵,如獨立性強、自信、常常被復雜性所吸引、富有責任感、感情豐富、有決心、勤奮、富於想像、依賴性孝幽默、愛自行學習、願意嘗試困難工作、好冒險、有強烈的好奇心、能自我觀察、有高度的獨特反應、興趣廣泛、愛好沉思、不盲從,等等[3~6];而膽怯、過分的自我批評、懶惰、從眾、狹隘、刻板、驕傲等許多消極個性因素則不利於創造力的發展。顯然,取得卓越成就所要求的不僅是較高的智力,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
個體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總是緊密聯系、互相制約的。它們都以人的創造實踐為基礎,並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智力因素可以促進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例如觀察力發展中敏銳性的提高,思維力發展中探索性的培養,想像力發展中獨特性與靈活性的增強等等。反之,非智力因素也可以促進智力活動過程,它可以強化創造意識,激發創造熱情,排除種種干擾,穩定情緒,從而為智力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動力,為智力因素的發展創造條件。事實上,一切具有高度創造力的傑出人才,他們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高水平的和諧發展。因素可以說,創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結晶。
(二)創造是顯意識和潛意識的交融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所意識到的僅僅是人的整個精神活動中位於心理表層的一個很小的部分,即顯意識,而人的大部分精神活動則存在於心理的深層,往往意識不到,屬於潛意識范疇。顯意識是主體能夠清楚地意識到的、有目的、能控制的意識;潛意識則是主體自身意識不到並不能加以控制的意識,它包括各種各樣的先天的本能和後天的長期積累起來的儲存在頭腦中的知識經驗。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創造是顯意識和潛意識高度統一的產物。在人類整個創造活動中,總是有目的在支配著,創造的機遇總是光臨那些有準備的頭腦。因此,整個創造過程都由意識控制著。但是,在創造過程中,創造者長期的學習、經驗的積累、環境的影響以及對創造的強烈追求和思考,雖然沒有形成直接的可以明確顯示出來的結果,可它確實也會在心理深處潛意識地累積起來,積淀為創造的某種基矗可以說,在創造活動還在進行而無明確結果時,在創造的苦思冥想尚未獲得某種啟示而豁然頓悟之前,確實存在著一種「潛意識」狀態。在一定條件下,當創造成果出現時,這種潛意識狀態就過渡到顯意識了。可見創造是顯意識與潛意識的交融過程。
潛意識是人類重要的信息庫,人的絕大部分信息,就以這種形式深藏在潛意識的汪洋大海里。人們可以在潛意識水平上處理並理解所見到的現象,潛意識能阻礙來自客觀的大多數刺激,而讓少數經過選擇的刺激信息進入潛意識思維過程。在顯意識思維過程中......

❷ 創造性與人格的關系

創造性人格是指主體在後天學習活動中逐步養成,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和發展起來,對促進人的成才和促進創造成果的產生起導向和決定作用的優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緒、道德等非智力素質的總和。


創造性人格對個人的成才,對創造活動的成功和創造成果的產生能起導向作用、內在動力作用、長期堅持最終成功的作用。創造性人格,如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堅強的意志,能夠在一個人的成才過程中起導向作用。某些創造人格的素質能對創造者的創造歷程起到內在動力作用。

在科學和藝術史上,有一類重大成果,需要創造者數十年的奮斗才能夠獲得。在這一類長時間的創造過程中,持之以恆、堅持到底的創造性人格.對於創造活動起到了促使它最終成功的作用。

創造性人格的基本素質


創造性人格包括的基本素質是多方面的。根據對古今中外的一百多位傑出創造性人才典型案例的研究,概括出創造性人格的13種基本素質: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從控制論的角度看,創造過程可抽象為創造主體控制、調節或改造客體,使它改變形態,達到預定創造目標的過程。這一控制的主要特點是要有明確的目標,所以,創造者的第一個創造性人格素質就是要有明確的目標,即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

科技史和大量傳記材料證明,那些做出重大發明創造的創造者,往往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樹立了造福人類、追求真理、攀登科學高峰的高尚志向,成為他們個人成才的指路明燈,是他們創造活動成功的內在動力。

❸ 創造性思維與設計方法的內在聯系是什麼

什麼是創新思維
有人將其定義為:反映事物本質屬性和內、外在有機的聯系,具有新穎的廣義模式的一種可以物化的高級思想、心理活動。
還有人將創新思維定義為: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特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不僅能揭露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內部聯系,而且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獨創、具有明顯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
也有另一種說法:創新思維是指具有新穎性,能解決某一特定需要(目的)的思維過程及其功能。
設計方法有很多,一般這幾種比較常用:
第一種是探索可能性和限度,這種方法採用的是批評式的思維和技巧,設計上就是通過研究來界定現存產品或則服務者的問題的范圍,或者創造一個新的內容出來。
第二種則是重新界定設計結論,這種方法往往不沿用傳統的方式,而導致嶄新的設計結果,在平面設計、產品設計、建築設計中,這種方法都很常用。
第三種是在現有的設計基礎上的改進型設
計,或者在功能上有增加和補充,或者是在形式方面有改進、改変。
第四種是純粹從時尚、流行的目的出發的設計,創造潮流,創造時尚形式的設計。
第五種是根據目前的條件,創造一種新的使用環境,從而突破條件的限制,創造新的設計類型。
所以,創造性思維與設計方法的內在聯系是(思維方式)。供參考。

❹ 潛意識和意識有何區別

可怕的潛意識 潛意識是個很可怕的東西,會不斷地引誘你並誤導你的判斷,最後得出一個「自以為是」的結論。

比如說,你一直以為自己很優秀,甚至是很多人眼中的「白骨精」。這時周圍有一個聲音突然來跟你說:「你是精英!你多優秀啊!」聞此,你嘴頭或許還在客套:「哪裡?哪裡?」其實,心中已是心花怒放,愉悅萬分,並十分認可。實際上,你並沒有因別人的一句贊美而真的變得優秀,你還是那個原來的你。

只不過,你被你的潛意識給蒙騙了。別人的話也不過是更好迎合了你的潛意識。這種事情經常發生著,常常我們會被自己的習慣和經驗所欺騙。假如你喜歡玩游戲,在潛意識里對游戲充滿興趣,一旦碰到個游戲高手,自然會侃侃而談,視若知己,相見恨晚;假如你喜歡寫文字,碰見文字好的人,自然會奉為菊蘭之交,他鄉遇故知,談古論今,好不快活;假如你喜歡炒股,遇見炒股發財的人,定是瞪大眼睛和對方探討股價的漲跌……這是對人的判斷,我們總以自己曾有的經驗來判斷一個新人,而常常會看走眼。

對一種觀念的取捨也是如此。比如,你相信民主是個好東西,聽到關於捍衛自由的言論,維護民眾的權力等觀點,自然會從之如流,興奮聽之;你在骨子裡相信唯權為上,自然會視權力為命運,緊緊攥住手中的權力不能絲毫放鬆,強權政治往往誕生於具有這種潛意識的人的手裡。……而常常會被觀點蒙蔽住事實。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也是這個道理:不斷地去尋找與自己潛意識吻合的事和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也是這個道理:不斷地去尋找與自己潛意識吻合的事和人。

這種事實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很多事不是我們在創造性去吸收,而是順從地去適應。走在一條熟悉的道上,一般人不會放下心中那個潛意識,那正是控制一個人最強大的力。人常按自己的潛意識去尋找朋友、觀點、決斷事情,這正是潛意識的力量。也就是佛說的,執著於事。

往往,人會說受誰影響受誰點撥而改變,那隻是個借口。其實,你有一個可怕的潛意識,它在改變你我的行動。一旦外在的語言、人物行為、觀點與你的潛意識吻合,你就會土崩瓦解,順從地去接受去認可。

所以,我們需要改造的不是別人的語言、觀點或行為,而是要不斷去修正我們的潛意識。當人說:「你是個精英!」你會不會真心地去想:「精英是扯淡的話!你就現在這個樣子,要寫稿,要掙錢,要做事。」佛說,放下執著。
到底潛意識是什麼?我們為什麼會那麼堅信自己的潛意識?我說不清楚,但我知道他們在影響我們的行為、語言和判斷。

❺ 意識的主動創造性是什麼意思

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主動的、有選擇的,並不是客觀世界有什麼就反映什麼。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也能夠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能夠追溯過去、預測未來,能夠創造一個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人們可以根據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預見到在哪些情況和條件下,應該出現哪些現象,人類就可以預先提出計劃和方案,採取措施,防範不良情況,利用有利情況,造福自身。這些都體現了認識活動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比如有人告訴你說,你要建一個房子,你自己就會在意識里思索和詢問房子的大小樣式需要的材料 等等問題。你自己就會主動地在意識的指導下去設計房子的,在這個意識的過程之中,並不需要別人強求你,或者別人控制你的意識, 而是你自己的意識主動去做這些。

知識拓展:

意識是人腦對大腦內外表象的覺察。生理學上,意識腦區指可以獲得其它各腦區信息的意識腦區(在前額葉周邊)。意識腦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辨識真偽,即它可以辨識自己腦區中的表象是來自於外部感官的還是來自於想像或回憶的。此種辨識真偽的能力,任何其它腦區都沒有。當人在睡眠時,意識腦區的興奮度降至最低,此時無法辨別腦中意像的真偽,大腦進而採取了全部信以為真的方式,這就是所謂的"夢境"。意識腦區沒有自己的記憶,它的存儲區域稱作"暫存區",如同計算機的內存一樣,只能暫時保存所察覺的信息。

意識還是"永動"的,你可以試一下使腦中的意像停止下來,即會發現這種嘗試的徒勞。有研究認為,意識腦區其實沒有思維能力,真正的思維都發生在潛意識的諸腦區中,我們所感知到的思維,其實是潛意識將其思維呈現於意識腦區的結果。

一種更一般的定義意識為一種特殊而復雜的運動,可以反映(映射)真實世界以及非實有意識自身的運動,可以正確映射真實和意識本身規律,也可不正確或歪曲反映。一般意識需要真實物質寄主才能對真實和意識本身產生作用。它的存在可以分為靜態和能動兩種狀態,靜態意識一般以編碼形式存在,比如語言文字,聲音,圖像,軟體或其它靜態物質載體,意識能動態可以繼承靜態形式而提升意識范圍和水平。意識的靜態和能動態互相作用是新意識產生的重要源泉之一。這種定義的出發點源自於物質永恆運動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對人工智慧有一定參考意義。

❻ 靈感和潛意識有什麼關系

靈感也叫靈感思維,指文藝、科技活動中瞬間產生的富有創造性的突發思維狀態。通常搞創作的學者或科學家常常會用靈感一詞來描述自己對某件事情或狀態的想法或研究
潛意識,心理學術語。是指人類心理活動中,不能認知或沒有認知到的部分,是人們「已經發生但並未達到意識狀態的心理活動過程」。弗洛伊德又將潛意識分為前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有的又譯為前意識和潛意識。
我們是無法覺察潛意識的,但它影響意識體驗的方式卻是最基本的—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何看待我們生活中日常活動的意義,我們所做出的關乎生死的快速判斷和決定能力,以及我們本能體驗中所採取的行動。潛意識所完成的工作是人類生存和進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❼ 創造性思維與一般思維有什麼區別

一般來說,非創造性的思維更注重分析性和求證性,這個屬性大致可以理解成批判內性思容維的屬性.批判性思維或者說非創造性思維的關注焦點是求證和建立新的模式,而創造性思維所關注的是破壞既有模式,因為不破不立,沒有破壞無以產生創新.
創造性思維與常規思維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它的破壞性和假設性上.所以,常規思維強調分析性,注重邏輯性,創造性思維強調假設性,注重破壞性.
但是要注意,創新思維與常規思維存在一個交集,創新過程中的破是為了立,只有破而沒有立的思維不能算是創造性思維.這樣說來,創造性思維中其實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內涵,一個內涵是「破」,破要破的得法,一個是要立,立要立的合理.

❽ 創造力和創新有什麼區別

1、概念不同。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多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

創新是在經濟和社會領域生產或採用、同化和開發一種增值新產品;更新和擴大產品、服務和市場;發展新的生產方法;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

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創新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種創新。創新在經濟、技術、社會學以及建築學等領域的研究中舉足輕重。

2、創造力指的是在零基礎上,進行發明製造生產的能力,比如中國的核工業。創新則是在一定的技術基礎上進行更高層次技術更新和升級,比如當下人們關注的企業轉型。

3、創造力是一種能力,而創新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結果。

(8)創造性與潛意識擴展閱讀

培養創造力的方式

1,激發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特別是創造性想像,以及培養善於進行變革和發現新問題或新關系的能力;

2,重視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3,培養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

對於人來說,創造力不僅是天賦和才能,而且還是一種責任。創造力不是「deus ex machina」(解決一個困難的出乎意外的方法),也不能呼之即來,由創造力富有成果的表現看來,創造力是教育、培養和實踐的結果。閱題在於洞察創造活動的全過程,為促進創造力創造先決條件。

❾ 如何化潛意識能量為創造力

潛意識夜以繼日地運行操作。通過人類不明所以的過程,潛意識汲取了無窮大智的力量,自動轉化一個人的渴望為實質對應事物,運用了可以達成此目標的最實際的媒體中介。

你無法完全掌握你的潛意識,但是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傳遞給潛意識任何計劃、渴望,或你想化為具體形式的目標。

結合潛意識和創造力的可能性無邊無際,而且不可思議。其啟發人心的力量令人敬畏。

每一次討論到潛意識,我莫不心懷自覺渺小的謙遜卑抑,可能是因為人類整個的知識庫存里,對潛意識的所知仍少得可憐。你接受了潛意識存在的事實,並了解到以潛意識作為媒介,化渴望為實質對應事物的可能性之後,你會領悟出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是多麼重要。

目前,你只要記得,無意之間,你已每天生活在所有通達你潛意識的思考動力模式之中。其中有些念頭是正面良性的,有些則是負面惡性的。如今你正致力於阻隔負面思考動力於門外,並主動依自己的意識,藉由渴望的正面沖勁,左右自己的潛意識。

做到了這一點後,你就持有了開啟潛意識心靈大門的鑰匙。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完全控制那一扇門,沒有任何一種你不想要的想法能左右得了你的潛意識。

潛意識較易受制於融入「感受」或情緒的思考動力,較不容易受制於純源自心靈中理性部分的思緒。其實,只有情感化的思想可以左右潛意識的行為,此一論調證據確鑿。情緒和感受統治著大多數人,是人盡皆知的事實。如果潛意識對於混雜了情緒感受的思緒反應較快,這是真實的,熟悉其中較重要的幾種情緒,也就是必要的了。正面情緒主要有7種,負面的也有7種。負面情緒會主動投注到思考動力中,而且一定可以抵達潛意識層面。正面情緒則須由人為投注,藉由自我暗示的原理,導向個人所願發派給潛意識的思考動力之中。

這些情感或稱情緒沖動,可以比喻做麵包中的酵母,因為行動的因素是由這些所構成,將思考動力從被動消極轉變成主動積極。如此一來,你可以明白,和情感混合均勻的思考動力,為何要比源自「冷酷性」的思考動力,更能鼓動人採取行動。

你為了要傳達想化身對等財富的渴望給潛意識,正准備讓自己調教管束好潛意識的「內在聽眾」,因此,你有必要了解一下,如何才能接近這位「內在聽眾」。你必須說它聽得懂的話,否則它不會理睬你的呼喚。它最懂得情緒或感受的語言。所以,我們在此描述7種正面的情緒,以及7種負面的情緒,以便於你在對潛意識發號施令的時候,可以取用正面情緒,而迴避負面情緒。

7大正面情緒渴望信心愛性熱力浪漫情懷希望其他還有諸多正面情緒,但是以這7大種類的力量最強大,若要論最常用於助長創造力的情緒,也非這7大類莫屬。駕馭好這7種情緒(只有加以運用,才能駕馭得了這7種情緒),動用其他正面情緒的時候也能隨心所欲。切莫忘記,此時此刻你正在讀一本書,此書以正面的情緒充斥你的心胸,藉以助你開展「金錢自覺」,用意就在此。

7大負面情緒恐懼嫉妒恨復仇貪婪迷信憤怒正面情緒無法和負面情緒和平共存,兩者不能同時盤踞於意識之中,雙方不共戴天,只有其中一者可以主控。因此,你有責任確保自己的心靈主力是由正面情緒所構成。這時候,習慣的法則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要養成活用正面情緒的習慣!正面情緒終將主宰你的心智,以致負面情緒遁形而去。

只有逐字逐句切實地遵守本書的指示,你才能掌握你的潛意識心靈。只要潛意識中出現一念之惡,便足以毀掉潛意識給予你建設性助力的所有機會。

❿ 如何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應以發散性思維為先導。中國有句古話叫「敢想敢做。」可見,「想」也就是思維,於人於事都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必須以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為先導。
創造性思維應以學生創新精神為宗旨。首先要鼓勵學生多疑多問。有些學生愛提鑽牛角類的問題,甚至是課文以外的怪問題。對這類現象教師應聯系實際,做好合理的答復,不要訓斥、應付、搪塞或輕易否定。因為,學生的思考大都來源於生活,學起源於思,思源於疑。古往今來,多少實例都可以證明科學發明與創造正是從有疑問而問開始的。因此,教師上課時要盡量提出有針對性的疑難問題,啟發學生去思考和探討。例如:在講自然第九冊《熱空氣》時,我先讓同學們把課文看一遍,並沒有給大家說出本課的結論,只是問道:「人們做的天燈為什麼能上天?這是運用了什麼原理?」這時,大家都沉默了,大約兩分鍾過後,同學們開始發言了。有的說,可能是火把燈送上去的,有的說可能是風把燈吹上去的,……總之,說法不一。這時,我就鼓勵大家結合課文內容冷靜思考。過了一會兒,有不少同學都紛紛發言,大部分同學的答案是「運用熱空氣輕,會上升」的原理製作的。我對大家的回答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鼓勵大家去做一做,同學們都非常高興地接受了。這件事對我的感觸很深,只有啟發學生多思,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作為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創造思考的條件,提供思考的機會,千萬不能扼殺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其次,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敢於想像,想像並不是幻想,而是依據客觀實事,藉助科學的力量去實現某種願望或達到某種目的。
再次,還應鼓勵學生開放合作,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可見,群眾的智慧是無法抵擋的。在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更多的討論和分析的機會,使他們在知識上相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相互借鑒,從而更有效地發揮他們的潛能。

閱讀全文

與創造性與潛意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