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國古代重大發明本草綱木50字

中國古代重大發明本草綱木50字

發布時間:2021-09-04 15:52:23

A. 中國古代重大發明

4大發明,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造紙術《齊名要術》《農書》《弄政全書》《授時歷》《水經注》《九章算術》《傷寒雜病論》《洗冤集錄》《千金方》〈本草綱木〉張衡的地動儀〈詩經〉〈楚辭〉〈春秋〉〈史記〉〈資治通鑒〉〈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孫子兵法〉〈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聊齋〉〈儒林外史〉

B. 寫「李時珍編《本草綱目》艱辛的故事」50字作文

《本草綱目》的故事於行醫的十幾年中,李時珍閱讀了大量古醫籍,又經過臨床實踐發現古代的本草書籍 「品數既煩,名稱多雜。或一物析為二三,或二物混為一品」(《明外史本傳》)。特別是其中的許多毒性葯品,竟被認為可以「久服延年」,而遺禍無窮。於是,他決心要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從三十一歲那年,他就開始醞釀此事,為了「窮搜博採」,李時珍讀了大量參考書。家藏的書讀完了,就利用行醫的機會,向本鄉豪門大戶借。後來,進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醫院,讀的書就更多,簡直成了「書迷」。他自述「長耽嗜典籍,若啖蔗飴」(《本草綱目》原序)。顧景星在《李時珍傳》里,也贊他「讀書十年,不出戶庭,博學無所弗瞡」。他不但讀了八百餘種萬余卷的醫書,還看過不少歷史、地理和文學名著及敦煌的經史巨作連數位前代偉大詩人的全集也都仔細鑽研過。

他還從中摘錄了大量有關醫葯學的詩句。而這些詩句也確實給了他許多真實有用的醫葯學知識,幫助他糾正了前人在醫葯學上的許多謬誤。如古代醫書中,常常出現「鶩與鳧」。它們指的是什麼?是否有區別?歷代葯物學家眾說紛紜,爭論不休。李時珍摘引屈原《離騷》中的「將與雞鶩爭食乎」,「將泛乎若水中之鳧乎」兩句,指出詩人把「鶩」與「鳧」對舉並稱,就是它們不是同一種禽鳥的明證。他又根據詩中對它們不同生活環境的描繪,證明「鶩」是家鴨,「鳧」是野鴨子,葯性不同。屈原的詩賦,竟成了李時珍考證葯物名實的雄辯依據。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葯名的混雜,使葯物的形狀和生長的情況十分的不明。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復的解釋,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在「紙上猜度」,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葯物遠志,南北朝著名醫葯學家陶弘景說它是小草,象麻黃,但顏色青,開白花,宋代馬志卻認為它像大青,並責備陶弘景根本不認識遠志。又如狗脊一葯,有的說它像萆薢,有的說它像拔葜,有的又說它像貫眾,說法極不一致。類似此情況很多,李時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擱下筆來。這些難題該怎樣解決呢?

在他父親的啟示下,李時珍認識到,「讀萬卷書」固然需要,但「行萬里路」更不可少。於是,他既「搜羅百氏」,又「采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 李時珍穿上草鞋,背起葯筐,在徒弟龐憲、兒子建元的伴隨下,遠涉深山曠野,遍訪名醫宿儒,搜求民間驗方,觀察和收集葯物標本。

他首先在家鄉蘄州一帶采訪。後來,他多次出外采訪。除湖廣外,還到過江西、江蘇、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過。盛產葯材的江西廬山和南京的攝山、茅山、牛首山,估計也有他的足跡。後人為此寫了「遠窮僻壤之產,險探麓之華」的詩句,反映他遠途跋涉,四方采訪的生活。 李時珍每到一地,就虛心地向各式各樣的人物請求。其中有采葯的,有種田的,捕魚的,砍柴的,打獵的。熱情地幫助他了解各種各樣的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葯。但究竟是什麼樣的?《神農本草經》說不明白,各家注釋也搞不清楚。李時珍問一個種菜的老人,在他指點下,又察了實物,才知道芸苔,實際上就是油菜。這種植物,頭一年下種,第二年開花,種子可以榨油,於是,這種葯物,便在他的《本草綱目》中一清二楚地註解出來了。

不論是在四處采訪中,還是在自己的葯圃里,李時珍都非常注意觀察葯物的形態和生長情況。

蘄蛇,即蘄州產的白花蛇。這種葯有醫治風痹、驚搐、癬癩等功用。李時珍早就研究它。但開始,只從蛇販子那裡觀察。內行人提醒他,那是從江南興國州山裡捕來的,不是真的蘄蛇。那麼真正蘄蛇的樣子又是怎麼樣的呢?他請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訴他,蘄蛇牙尖有劇毒。人被咬傷,要立即截肢,否則就中毒死亡。在治療上述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貴重。州官逼著群眾冒著生命危險去捉,以便向皇帝進貢。蘄州那麼大,其實只有城北龍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蘄蛇。李時珍追根究底,要親眼觀察蘄蛇,於是請捕蛇人帶他上了龍峰山上。那裡有個狻猊洞,洞周圍怪石嶙峋,灌木叢生。纏繞在灌木上的石南藤,舉目皆是。蘄蛇喜歡吃石南藤的花葉,所以生活在這一帶。李時珍置危險於度外,到處尋找。在捕蛇人的幫助下,終於親眼看見了蘄蛇,並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過程。由於這樣深入實際調查過,後來他在《本草綱目》寫到白花蛇時,就得心應手,說得簡明准確。說蘄蛇的形態是:「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二十四個方勝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長一二分,腸形如連珠」;說蘄蛇的捕捉和製作過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葉,人以此尋獲。先撒沙土一把,則蟠而不動,以叉取之。用繩懸起,刀破腹以去腸物,則反尾洗滌其腹,蓋護創爾,乃以竹支定,屈曲盤起,扎縛炕干。」同時,也搞清了蘄蛇與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蘄地者,雖乾枯而眼光不陷,他處者則否矣。」這樣清楚地敘述蘄蛇各種情況,當然是得力於實地調查的細致。 李時珍了解葯物,並不滿足於走馬看花式的調查,而是一一采視,對著實物進行比較核對。這樣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葯物。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一一采視,頗得其真」,「羅列諸品,反復諦視」。

C. 本草綱目50字

甘草

「釋名」亦名蜜甘、蜜草、美草、草、靈通、國老。
「氣味」(根)甘、平、無毒。
「主治」
1、傷寒咽痛(少陰症)。用甘草二兩,蜜水炙過,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兩次。此方名「甘草湯」。
2、肺熱喉痛(有炙熱)。用炒甘草二兩、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兩,加入阿膠半斤。每服五錢,水煎服。
3、肺痿(頭昏眩,吐涎沫,小便頻數,但不咳嗽)。用灸甘草四兩、炮乾薑二兩,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幾次服。此方名「甘草乾薑湯」。

D. 50個中國古代發明,最好附帶日期,名稱

司南(指南針)
戰國時期。《韓非子·有度》:「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漸以往,使人主失端,東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火葯
至遲在唐代,我國已發明火葯(黑色炸葯),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炸葯。

造紙術
遠古以來,中國人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人們一直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主要依據是《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發明者爭議。
在史籍里,早在蔡倫以前,也有一些關於紙的記載。如《三輔舊事》上曾說:衛太子劉據鼻子很大,漢武帝不喜歡他。江充給他出了個主意,教他再去見武帝時「當持紙蔽其鼻」。
印刷術
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代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

人類歷史上的發明,來自於生活生產的需要和實踐。發明,往往不是某個人某一天突發奇想一下子產生出來的,而需要廣大的人類(甚至許多代人)不斷的試驗、試用、改進確定下來的。其中,有傑出的科學家總結經驗進行創造加以推廣發揮了重大貢獻。因此,(尤其是古代的)發明者和發明日期,難有確切的定論。當然,留有署名的科學著作,則是該個人的。
上面對中國四大發明,作了簡述。以下,列出一些其它的重要發明,有關內容請詳閱相關資料。

鋼鐵冶煉和鐵器製作
(資料:http://www.showchina.org/zt/zggdfm/dwdfm/200808/t209624.htm)
青銅器
(資料:http://ke..com/view/31782.htm)
石油的開采和應用
(資料:http://ke..com/view/16263.htm#3)
煤的發現和開采
(資料:http://www.showchina.org/zt/zggdfm/dwdfm/200808/t209621.htm)
陶瓷
(資料:http://ke..com/view/4082.htm#4)
釀酒
(資料:http://ke..com/view/637807.htm#2)
養蠶繅絲
(資料:http://ke..com/view/154322.htm#7)
茶和茶文化
(資料:http://ke..com/view/6312.htm)

星表和星圖
(資料:http://ke..com/view/293220.htm#8)
日食和月食的觀測
(資料:http://ke..com/view/390699.htm#7_10)
測量子午線
(資料:http://ke..com/view/63721.htm#2)
張衡和地動儀
(資料:http://ke..com/view/16525.htm)
渾天儀
(資料:http://ke..com/view/51672.htm)
游標卡尺
(資料:http://ke..com/view/153364.htm)
漏壺(古代計時器)
(資料:http://ke..com/view/71793.htm)
郭守敬和《授時歷》
(資料:http://ke..com/history/id=12129008)
沈括的《十二氣歷》
(資料:http://ke..com/view/300854.htm)
磁偏角
(資料:http://ke..com/view/132297.htm)

十進位制和二進位制
(資料:http://ke..com/view/754528.htm#4)
祖沖之和圓周率
(資料:http://ke..com/view/3287.htm)
十二平均律
(資料:http://ke..com/view/31722.htm#3)

中醫葯
(資料:http://ke..com/view/87772.htm)
針灸
(資料:http://ke..com/view/26752.htm#4)
麻沸散
(資料:http://ke..com/view/52180.htm)
接種人痘
(資料:http://ke..com/view/326391.htm#2)
萬里長城
(資料:http://ke..com/view/4256.htm)
京杭大運河
(資料:http://ke..com/view/17593.htm)
都江堰
(資料:http://ke..com/view/2240.htm)
風箏
(資料:http://ke..com/view/3357.htm)
算盤
(資料:http://ke..com/view/18627.htm)
圍棋
(資料:http://ke..com/view/1534.htm)
熱氣球
(資料:http://ke..com/view/37167.htm#2)
走馬燈
(資料:http://ke..com/view/62257.htm#7)
降落傘
(資料:http://ke..com/view/185616.htm)
弓箭
(資料:http://ke..com/view/130280.htm)
火柴
(資料:http://ke..com/view/9985.htm#2)
中國功夫
(資料:http://ke..com/view/13630.htm)
足球
(資料:http://ke..com/view/2202.htm)
高爾夫球
(資料:http://ke..com/view/52880.htm#2)

有關發明的重要古代科學文獻
《考工記》
(資料:http://ke..com/view/90784.htm)
《黃帝內經》
(資料:http://ke..com/view/746.htm)
《傷寒雜病論》
(資料:http://ke..com/view/62091.htm)
《齊民要術》
(資料:http://ke..com/view/31076.htm)
《夢溪筆談》
(資料:http://ke..com/view/38192.htm)
《營造法式》
(資料:http://ke..com/view/62109.htm#4)
王禎《農書》
(資料:http://ke..com/view/62102.htm)
《本草綱目》
(資料:http://ke..com/view/6320.htm#5)
《天工開物》
(資料:http://ke..com/view/22479.htm)
《農政全書》
(資料:http://ke..com/view/46164.htm)

希望可以幫到你!

E. 本草綱目是怎樣一部醫學典籍50字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一本葯物醫學大全!是中醫葯物必備良葯手冊!刊於1590年。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葯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

F. 本草綱目主要成就有哪些

《本草綱目》是由明朝偉大的醫葯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為修改古代醫書中的錯誤而編,他以畢生精力,親歷實踐,廣收博採,對本草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總結,歷時29年編成,30餘年心血的結晶。共有52卷,載有葯物1892種,其中載有新葯374種,收集葯方11096個,書中還繪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圖,約190萬字,分為16部、60類。這種分類法,已經過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統來進行了。對植物的科學分類,要比瑞典的分類學家林奈[1]早二百年。每種葯物分列釋名(確定名稱)、集解(敘述產地)、正誤(更正過去文獻的錯誤)、修治(炮製方法)、氣味、主治、發明(前三項指分析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間流傳的葯方)等項。全書收錄植物葯有881種,附錄61種,共942種,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種,共計1095種,佔全部葯物總數的58%。李時珍把植物分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雜草等九類,是我國醫葯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葯學的系統總結,在訓詁、語言文字、歷史、地理、植物、動物、礦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書十七世紀末即傳播,先後多種文字的譯本,對世界自然科學也有舉世公認的卓越貢獻。其有關資料曾被達爾文所引。用它是幾千年來祖國葯物學的總結。這本葯典,不論從它嚴密的科學分類,或是從它包含葯物的數目之多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譽為「東方葯物巨典」,對人類近代科學以及醫學方面影響最大。是我國醫葯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它的成就,首先在葯物分類上改變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類法,採取了「析族區類,振綱分目」的科學分類。它把葯物分礦物葯、植物葯、動物葯。又將礦物葯分為金部、玉部、石部、鹵部四部。植物葯一類,根據植物的性能、形態、及其生長的環境,區別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類。動物一類,按低級向高級進化的順序排列為蟲部、鱗部、介部、禽部、獸部、人部等6部。

G. 《本草綱目》是李時珍發明的,有什麼之稱

《本草綱目》有東方醫學巨典和中國古代網路全書之稱。《本草綱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時珍撰於嘉靖三十一年至萬曆六年。李時珍集畢生心血完成的巨著《本草綱目》,是我國葯學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全書收載葯物1000多種,比前人增加300多種。載入葯方1萬多個,比前人增加四倍。同時繪制1000多幅插圖,形象地表現了各種葯物的復雜形態,以便辨認。

《本草綱目》還涉及到自然科學許多領域,如動物、植物、礦物、化學、地質、農學、天文、地理等學科,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因此《本草綱目》出版後,各種翻譯版本相繼出現,獲得了世界范圍的贊譽。李時珍成為世界公認的傑出的中醫葯科學家。英國研究中國科技史的著名專家李約瑟說:明代最偉大的科學成就是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這部著作被稱為東方醫學巨典,中國古代網路全書。

(7)中國古代重大發明本草綱木50字擴展閱讀:

《本草綱目》版本頗多,除國外各種全譯或節譯本外,國內現存約七十二種,大致可分為「一祖三系」,即祖本(金陵本、攝元堂本)及江西本、錢本、張本三個系統。江西本系統,主要為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夏良心、張鼎思刻本等。

錢本系統,主要為明崇禎十三年(1640)錢蔚起杭州六有堂刻本,並改繪葯圖,以及清順治十二年,即1655年,吳毓昌太和堂本,乾隆間《四庫全書》本即據此本抄錄;張本系統,主要為清光緒十一年即1885年,張紹棠南京味古齋刻本,文字參校江西本、錢本,葯圖改繪後增加十餘幅,並附《本草綱目拾遺》。

H. 中國歷史上的偉大發明

1、蔡倫紙。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

5、麻沸散。麻沸散傳說是華佗創制的用於外科手術的麻醉葯。《後漢書·華佗傳》載:「若疾發結於內,針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抽割積聚(腫塊)。」

I. 本草綱目是怎樣一部醫學典著50字

李時珍根據古代流傳的《神農本草》校正,和通過親身實際檢驗修正後的中草葯資源著作,包括:形態、環境、採集、加工、功效為一體的醫學工具書。

J. 古代中國科技成就有哪些

醫葯學成就

(1)先秦時期:扁鵲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醫生,後代把他奉為「脈學之宗」,他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從脈象中診斷病情。切脈是扁鵲的主要成就。四診法成為我國中醫的傳統診病法,兩千多年來一直為中醫所沿用。

(2)兩漢時期:

①戰國問世、西漢編定的《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較早的重要醫學文獻。它奠定了祖國醫學的理論基礎。

②東漢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葯物學著作。

③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擅長外科手術,被人譽為「神醫」,發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④東漢末年的名醫張仲景,被稱為「醫聖」,其代表作《傷寒雜病論》是後世中醫的重要經典。

(3)隋唐時期:

①唐朝傑出的醫學家孫思邈的《千金方》,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葯學成果,並有許多創見,在我國醫葯學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②吐蕃名醫元丹貢布編著的《四部醫典》,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

③唐高宗時期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葯典。

(4)明清時期: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葯物一千八百多種,方劑一萬多個,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葯學,被譽為「東方醫葯巨典」。李時珍重視實地考察和試驗觀察,注意運用比較方法,所以他對葯物的認識和總結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本草綱目》對葯物的分類反映了由低級到高級的生物進化觀。李時珍還提出「鳥產於林,故羽似葉」的觀點,反映了他在動物適應環境、相關變異以及遺傳特徵等方面的新認識。


(10)中國古代重大發明本草綱木50字擴展閱讀:

(1)先秦時期: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國政治、交通中心,都城有城門供居民出入,城內有整齊寬廣的街道。

(2)隋唐時期:隋唐是中國古代建築的成熟時期,取得了輝煌成就。

①隋朝著名建築師宇文愷主持修建了大興城,唐朝在此基礎上擴建為長安城。長安城政體設計合理,建築規模宏大,體現了當時城市建築的高超技術。

②宇文愷採用圖紙和模型結合的設計方法,是我國建築技術上的一大突破。

③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3)宋元時期:

①北宋末年李誡編寫的《營造法式》,是我國建築史上的傑出著作。

②遼代河北薊縣獨樂寺、山西應縣木塔,是我國著名的古代木結構建築。

③金代的盧溝橋聞名中外。

④元大都建築宏偉,城內有完整的排水系統。

(4)明清時期:明成祖令人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營建北京城,約八十萬能工巧匠中,最有名的是木工蒯祥,被譽為「蒯魯班」。北京城有三重,宮城外有皇城,皇城外有京城。

宮城又稱紫禁城。北京城的主體建築都布置在中軸線上,中央官署集中在京城南部,鍾樓、鼓樓位於城北。宮城的黃色琉璃瓦和紅牆相配,充分體現出封建皇帝的威嚴。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重大發明本草綱木5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