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600字
創新思維是較為難以捉摸的心理過程,它能讓我們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使我們在實踐活動中創造出奇跡。現在的家長和教師都把幼兒學習知識為重點,而忽略了發展幼兒的創新思維能力。所以,幼兒上小學以後,學習成績不好,家長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幼兒沒有良好的創新思維習慣和模式。其實,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創新思維習慣,遠比教給他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重要得多。當然,學前期幼兒表現出來的創新思維能力受生理和心理年齡的限制,但是對於3歲的幼兒來講是很重要的,如果教師在生活和教學中能運用多種的方法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不斷地引導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就能使幼兒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好的發展。那麼,如何培養幼兒創新思維的一些方法總結以下: 一、創新思維能力從小抓起 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能力應從小開始。因為幼兒的思維是智力的核心。3歲幼兒的思維是很直接的,整個幼兒期,思維以具體形象性為主,抽象邏輯性剛剛萌芽。據此,培養學前幼兒的創新思維能力,既要考慮到幼兒思維的行動性、形象性,利用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幼兒從小養成了一種良好的思維能力,以後在不知不覺中會表現出來。 二、在日常生活中啟發引導幼兒的思維活動 幼兒一日的生活都是在幼兒園里進行的,如果教師你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一些狀況來問幼兒,幼兒就能在你的引導下發現問題,幼兒的思維能力就會有所提高。例如:看見救護車時,教師就可問幼兒:「如果你的家人生病了,你有什麼方法幫助他?」他可能會說:「我請多拉A夢來幫我,因為它有很多法寶。」「如果多拉A夢有事不能來,怎麼辦?」教師能一步一步地引導幼兒想問題,幼兒的答案一定有很多。 三、多提問 我們在課堂上不是以傳授知識為主,而是以教給幼兒思路和方法為主。當然,我們並不是說知識就不重要,知識是作為培養能力的載體,能力的培養也是離不開知識的。我們的教學裡面也有很多各種各樣的知識,知識的積累對於幼兒的理解力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給幼兒相應的知識之後,教師一定要總結升華,變成一種「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的思路和方法,並把這種思路和方法反復強化,通過幼兒動腦、動口、動手,使這些方法和思路逐漸內化成為幼兒的思維模式。比如:在《聰明的小雞嘰嘰嘰》里,幼兒了解小雞是怎樣不斷提出問題的句子,如:我是怎麼生下來的呢?讓幼兒了解胎生跟卵生的概念。小蜜蜂是怎麼把花蜜釀成蜂蜜的?讓幼兒認識蜜蜂如何釀造蜂蜜的整個過程。南瓜為什麼長這么大?讓幼兒了解南瓜的生長過程,從而了解種子-發芽-開花-結果的植物生長過程等等。幼兒在教學中通過學習小雞那種勇於發現問題的精神,不斷地提出問題,學習各種知識,從而變得越來越聰明,來引導和鼓勵幼兒象聰明的小雞嘰嘰嘰一樣,讓我們的幼兒都養成一種勇於探索的良好習慣。同時,讓幼兒跟著小雞嘰嘰嘰的問題去尋求答案,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的認知、理解能力。 四、運用游戲發展幼兒的創新思維能力 童年應該是全面發展的,因為發展是成功的基礎;而童年更應該是游戲的,因為只有游戲才能使幼兒健康、快樂、發展!教師利用每個游戲把幼兒帶入到一個有趣的情境中,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不知不覺的掌握學習的方法、觀察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方法、創造的方法等等。如《山羊的南瓜》的游戲中,讓小朋友幫助小山羊把南瓜送給它的好朋友,它的好朋友們住在不同的地方,從路口出發,自己去送,那麼送南瓜的路線就有很多種。有的走的路不重復,節省時間,節省力氣。有的走來走去重重復復,既浪費時間又走得累。這個游戲我們教授給幼兒的是這樣一種思維方式:做事情的方法是很多種的,有的方法好,有的方法不好,我們應該選擇最好的方法,進而發散幼兒的思維,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決策能力。而不是簡單的讓幼兒比較怎麼送南瓜走的路少,怎麼送走的路多。 五、提供創新思維發展的環境 幼兒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很難調動起來的,教師在教學中想讓幼兒更好地與你進行互動,只能通過情景游戲環境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我會根據本班的幼兒發展水平來進行設計教學,同時創設適合幼兒游戲的活動。如:《快樂的小雪人》游戲中就充分體現了這個目標。其中「打扮小雪人」的活動目標就是,通過不斷地變換小雪人的臉蛋、帽子、衣服,創造出多個不同的雪人形象,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進行創新,從而提高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六、提供更多可操作材料 幼兒思維發展是以直觀行動思維為主,以具體形象思維為前提,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授課時,能結合相應的教學掛圖或可操作的材料來上課,幼兒是很容易接受的。如果教師只是說幼兒聽,我想幼兒一定會坐不住也學不到知識,這樣怎樣發展幼兒的創新思維呢?因此,我在教學中會准備好上課的教具,同時提供給每一個幼兒能自己操作的材料,讓幼兒在自身操作過程中用語言來進行表達,教師根據幼兒的表達進行小結。課後把操作的材料放在活動區角里,讓幼兒在課後能進行表演。如:《圖形小精靈》中,我讓幼兒學習一些圖形的名稱,同時提供一些相應的圖形寶寶讓幼兒自己操作,幼兒能拼出很多不同的物體,有的是汽車、有的是毛毛蟲、有的是青蛙等等。因此,教師能夠提供給幼兒操作的材料,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對幼兒的創新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七、通過語言活動促進幼兒創新思維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也是交流的工具,語言的重要性在現在高度的合作社會中是非常重要的。而敢於表現自己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美國的教育從小就非常注重這兩項能力的培養,所以,幼兒能說會說,自信大方,敢於表現,所以,教師要拋棄傳統的教師講,幼兒聽的模式,採用教師精講,幼兒多練;教師啟發,幼兒討論的模式來進行教學。如《幾只動物掉下床》這個活動非常的簡單,就是讓幼兒在集體面前講故事(講的故事是故事轉盤),幼兒的出色表現的確讓我興奮不己。我叫了五名幼兒逐個講故事,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最後幼兒們表現出來的是:大膽、表達慾望強烈、聲音大聲有感情、語言規范,而有的幼兒比老師還要講得好;做為聽眾的大部分幼兒都從始至終,津津有味安靜的聽講。 教給幼兒學習、思考、解決問題、創造的方法,培養幼兒具備全面均衡的智力結構和良好的思維模式和思維習慣,使幼兒具備優秀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同時具備創新型的人格,具備了這些,幼兒可以終生受益,而且可以成為創新型的精英人才!
㈡ 如何在故事創編活動中培養中班幼兒的創造力文獻綜述
《幼兒創新智慧游戲》活動中教師應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大意是中國從古至今有了很多的科學發明,涌現出了相當多的科學家,但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卻沒有一個是中國本土的科學家。中國的學生得過很多的國際奧林匹克競賽冠軍,至今卻沒有一個人獲得過諾貝爾獎。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禁深深的思索,究竟是什麼造成了如此的局面?我想這可能與中國的教育現狀有很大的關系。筆者從事教育事業多年,也有一些小的體會。雖然素質教育的口號喊了多年,但真正的把素質教育的精髓領會、貫通、實施者卻寥若晨星。說白了,科學研究靠的是創新力,而新中國60年來的教育,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死記硬背、記住唯一標准答案的應試教育,這就造成了現在很多的高分低能的現狀,這當然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所在。 教育的根本目的應該是培養人的能力,而在各種能力中,創造力的培養顯然對整個社會的進步是相當重要的。而培養人的創造力必須要從娃娃抓起。在幼兒素質教育中,創造力的培養已經成為現代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因為人的創造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早期開發。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每個幼兒生來便具有巨大的創造潛能,只要得到及時和科學的開發,放手讓兒童實踐探索,幼兒的創造性就會以積極的態度發展起來。陶行知先生也說過「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必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幸運的是,今天已經有很多人意識到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重要性。作為幼兒教師——孩子的啟蒙教師,更是幼兒素質教育的實施者,就更應在日常生活中重視對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 幼兒已具有思維能力,有自己的主見和追求,有求知好奇、創造的需要,這是幼兒人格發展的需求。無視幼兒這種發展需求,則很容易使幼兒的想像和創造被抑制或弱化。幼兒的創新潛質是與生俱來的。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孩子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們好奇,什麼都想試一試,愛問為什麼,打破沙鍋問到底,而正是有了這種好奇心,盡管他們的創新在成人眼裡是微不足道甚至是幼稚可笑的,但這種經常創新實踐精神卻是難能可貴的(成人的創新只是偶爾為之)。孩子的創新能力是十分微弱的,但他們從事創新的潛質卻十分巨大,我們有責任加以保護和挖掘。 如今,雖然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時都比較重視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出現這樣的情況:幼兒只是重復原有經驗,再現原有水平,缺少想像和創新,致使我們在進行《幼兒創新智慧游戲》課程時,只是一味的在原有水平上和幼兒討論某個話題。 那麼教師該如何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下面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些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必須營造輕松愉悅,安全和諧的氛圍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整天生活在一個充滿緊張、壓抑的氛圍中會有創新的可能嗎?面對不信任的目光,耳聽粗暴的訓斥,孩子會變得膽戰心驚、心慌意亂、憂心忡忡、驚慌失措,他們的大腦感受力會降低。因此,有利於孩子創新能力培養的氛圍必須是寬松愉悅、安全和諧的。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孩子們會自發地陶醉於充滿樂趣的想像創新活動之中。如在幼兒園的游戲中,他們會無拘無束,輕松自在,穿上白大褂拿起聽筒當醫生,用積木輕輕壘起,堆砌出各種造型。究竟該如何去營建、創設良好的創新氛圍以激發孩子的創新靈感呢?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師要尊重孩子,包括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心理需求,不要一切教師說了算。要鼓勵孩子參與討論,發表意見,要給孩子充分自主活動的時間和歡樂,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對孩子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孩子將來擁有突出的創新能力奠定基礎。 2、多一點鼓勵,少一點訓斥。當孩子在創新過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時,他們非常需要得到成人的積極鼓勵和正確引導。此時,教師切忌不聞不問、不屑一顧、甚至當頭棒喝,這樣做不僅會把孩子不成熟的想法堵回去,而且會喪失對創新的興趣。教師應該深入其中,組織孩子,積極探究,尋找原因,幫助解決。當孩子在創新過程中講錯或做錯事情時,教師不能加以訓斥,粗暴對待,否則,你會就此堵住孩子再創新的源泉。 3、提供孩子安全和自由的空間。自由和安全是創新氛圍形成的土壤和氣候,教師要多開辟這樣的小天地。為此,我們在創設各類游戲區域時,從名稱、色彩、布局等盡可能地讓幼兒感到溫馨、親切,還通過投放豐富多彩的材料鼓勵孩子玩,玩出新方法、新花樣,增進孩子對創新活動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4、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愛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樣重大的發明創造時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的探究問題罷了。」可見,保護孩子好奇、好問的天性是何等重要。首先,允許孩子「異想天開」;其次,轉變舊觀念,淡化成人權威,正確評價好孩子。再次,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教師應先開發自己的創造性。 教師是幼兒學習活動的合作者、引導者,應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都獲得滿足與成功。當教師在開發自己的創造性的過程中,就會更加理解幼兒的創造性,更能鼓勵幼兒創造,並從中找到適合培養幼兒創造性的方法。 二、必須激發孩子的創新意識和潛力 老師講,孩子聽;老師安排,孩子執行;老師制定規則,孩子服從約束;老師判斷對錯,孩子服從判決……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在無形中扼殺了孩子們最可貴的創新能力。因此我們強調幼兒自身的發展,強調個體的發展價值。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要注重過程,即幼兒的好奇、好問、好強、自信,幼兒對創新的態度和熱情,幼兒對創新的興趣等,而不是追求結果。注重創新過程這是創新能力培養的第一步。 第二步,我們應該充分激發孩子的創新激情。究竟該如何去走好這一步呢?正確對待孩子在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是走好這一步的關鍵所在。孩子雖然想像力豐富,但由於知識水平的限制、經驗的不足和操作技能的不嫻熟,其創新在成人眼裡會顯得稚拙、簡單,但只要是幼兒充滿興趣、積極探索就應該多贊許、多包容,不要用成人的思維標准和眼光來衡量孩子的創新,我們要善於運用語言的驚人力量,選擇有意義、積極、正面的語言,如可以這樣說:你的想法真不錯!你真棒!真聰明!可以試一試,繼續努力,你一定會成功的等簡明扼要的對幼兒發出語言暗示,教師的鼓勵和贊揚會大大激發孩子創新的慾望和激情,鼓勵和贊揚是孩子展開想像翅膀的精神動力,能幫助幼兒樹立「我也能創造」的信念。面對幼兒的好奇、探索和冒險行為,教師要善於發現,積極保護,千萬不能潑冷水或過多地加以干涉和限制,否則會扼殺幼兒的創新激情,幼兒的創新激情只有在成人的既大膽又精心的情況下才能得以激發。 第三步,要善於捕捉創新的火花。在教學活動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音樂活動時,幼兒會創編出鞋子穿在手指上,或襪子套在頭頂上;又如在繪畫教學中,一名幼兒把蘋果畫成了方形,老師發現後問:「蘋果都是圓的,你為什麼畫成方形的呢?」幼兒回答說:「我在家裡看見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一不小心,蘋果滾到地上摔壞了,我想如果蘋果是方形的,該多好呀!」老師鼓勵說:「你真會動腦筋,祝你早日培育出方蘋果。」把蘋果畫成方形,顯然脫離了實際,而老師循循善誘,引導幼兒道出畫方蘋果的原因,並且鼓勵幼兒早日培育出方蘋果;回答老師提問時會說出很有創意的答案,但與老師的標准答案有一段距離。這時,如果老師能給予肯
㈢ 如何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
如何在教育活動中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一、在教學活動中創設創造性思維。1.在藝術活動中的創造性培養。在美術活動中,我們讓幼兒添畫(圓形可添畫成太陽、地球儀、熊貓、西瓜等)、拼畫(正方形、半圓形、房子等)、變畫(主題畫、詩畫、粘貼畫、美工等),而在評價幼兒作品時,不是片面地看畫得像不像,製作得精美不精美,而是重視作品的創造性意識,鼓勵幼兒自由創造,不局限於老師的範例,鼓勵幼兒用與眾不同的方式來表現自我感受。在活動中,主張先讓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再加以指導,這樣幼兒的畫會充滿童趣。2.在語言活動中的創造性培養。語言活動是幼兒展開五彩想像翅膀的天地。我們通過仿編詩歌、創編詩歌、續編故事等活動來培養和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想像。在大班幼兒仿編詩歌《你喜歡夏天嗎》活動中,教師先引導幼兒理解感受詩歌的意境,再鼓勵幼兒到大自然中觀察夏天,體驗夏天的特徵,最後引導幼兒把自己觀察體驗到的東西仿照原詩歌里的句式框架表達出來,這時幼兒的想像就特別豐富:「我喜歡夏天扇形的樹葉,可以扇風,很涼快」;「我喜歡小魚和水」;「我喜歡在夏天裡跑步,因為夏天沒有風,可以跑得快」;我喜歡夏天的蝸牛;我喜歡夏天穿裙子;我喜歡夏天的水果,因為夏天的水果特甜……教師把幼兒說的編成了一首好聽的詩,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們的發言極其豐富,無不閃爍著創造的火花。3.在科學活動中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未來的垃圾箱聯想創作,有的幼兒給垃圾箱畫上了提示器,看到誰丟垃圾,就會提醒他把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箱里,有的幼兒給垃圾箱安上了攝像頭,要是誰亂丟垃圾,就會把他拍攝下來……通過對現實生活中事物的聯想,啟發幼兒的創新思維,這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和才能的重要途徑。生活中的一切,只要我們有心,都可以成為觸動孩子聯想的引發物,從而培養幼兒聯想的興趣和習慣,以提高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4.在健康活動中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幼兒創造性的發展還表現在幼兒的動作中,因為動作活動是一切活動的基礎表現,幼兒的發展離不開運動,幼兒的活潑好動,正是培養創造力發展最大的時機,因此在健康教育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創造性素質的培養是必要的,在組織教學中教師應全面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思維的靈活性,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在幼兒自己選擇的活動中,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也容易激發。教師要善於從幼兒的呼吸、臉色、出汗程度等方面進行觀察,對活動量和運動時間進行調控,只有科學地安排運動過程才能起到健體強力,又能促進個體創作性思維發展的作用。二、教師為孩子創設創造性空間。1.積極為幼兒創設平等和諧的教育環境。讓幼兒在一個寬松、和諧、平等、自由的環境中,使幼兒的思維始終處於開放、活躍的狀態,以培養幼兒積極的心態。當幼兒的離奇想法超越客觀現實時,教師不可以用成人的思維模式去限制幼兒,或者去否定他們,而應該以科學的方法引導,如:在美術活動中,教師看到一幼兒把蘋果畫成方形,教師問幼兒「蘋果是圓的,還是方的?」「圓的。」「那你為什麼畫成方的?」「我喜歡方的,方的不會滾下來。」此時教師當即表揚該幼兒善於開動腦筋,並鼓勵他以後做個農業科學家,培育出方形的蘋果。在這樣的環境中,幼兒被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並得到了表現自己的慾望,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進行探索和思考。2.允許幼兒之間相互交流,並刺激同伴的思考。利用與同伴和成人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促進幼兒思維的創新。同伴間的相互作用是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同伴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可以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幼兒在交往中會調動已有的經驗,運用語言技巧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雙方在交往過程中都會根據對方的態度和行為選擇策略,調整語言與他人溝通,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教師應為幼兒提供與同伴交流的機會,使幼兒在交往中感受語言交流帶來的樂趣,切實提高語言能力。3.給幼兒提供足夠的時間和機會,並給予正確的評價。幼兒不可能通過畫一幅畫或拼貼一張圖就能得到足夠的體驗。他們需要繼續操作材料,不斷發展其思維和情感。正是由於這種原因,在自我表現材料的活動中,教師應給幼兒安排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參與或離開表現材料的活動。當幼兒在進行創造性活動時,教師進行有效地評價能起到鼓勵幼兒繼續進行創造活動的作用,使幼兒更熱心於這種活動。但教師如果試圖通過猜測幼兒正在創造什麼,或者要求幼兒為其創造的東西命名,以此評價幼兒的創造性產品,是非常失敗的。這是因為幼兒的創造性活動往往不能十分仔細地考慮自己通過這些材料要表現什麼,盡管他們試圖這樣創作,可能任何人都不認識它。教師要求幼兒給自己作品命名的另一個錯誤是教師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幼兒的作品上,而不是重視幼兒的創造的動力過程。三、家長也應為幼兒創設創造性環境。適宜的家庭環境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重要因素,德國學者戈特弗里德·海納特指出:促進創新力量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輕松、無拘無束和活潑的氣氛有助於創新活動的發展。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對幼兒的影響是十分關鍵的。其實幼兒的許多創造性思維在家庭中有廣泛的表現,只不過這種發展的萌芽有時沒有受到家長的重視而被忽視了。所以,啟發家長重視對幼兒家庭中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獲得充分發展的重要教育環境。1.為孩子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一個人的創造力是在生活環境中逐漸培養出來的。創造力強的人,小時候一般比較頑皮敢於大膽想像。而過分的威嚴和強制,太多的干涉和禁止,則會抑制孩子的個性和創造性,妨礙孩子創造力的發展。家長還要啟發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對事物好奇並細致觀察,才能在大量復雜的現象中獨具慧眼,創造性地發現問題。也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啟發孩子、培養孩子舉一反三的能力,從而活躍思維。2.多讓孩子獨立思考。遇到任何問題,家長都要讓孩子積極地、獨立地思考,這對其創造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不要限制和剝奪孩子獨立思考、獨立活動的機會。當孩子發問或用想像來解釋客觀事物時,要積極誘導,還要創造條件,讓他們充分發揮想像力。4.鼓勵孩子有主見、多提問。培養孩子有主見,必須鼓勵孩子去追求、探索,用他自己的方法去接觸各種事物。家長應當讓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願望,勇於提出自己與眾不同的意見和想法。每一個孩子都喜歡鼓勵與表揚,家長應學會欣賞孩子,對孩子多鼓勵,多說「你真行」、「好樣的」、「有進步了」。對孩子實施多樣化評價要客觀公正,以正面激勵為主。在進行評價時,不要總是盯住幼兒的錯誤與失敗,而要重視創造活動的過程,發現那些創造性萌芽,並給予積極的肯定。在評價的方法上,要有針對性,對孩子的活動和所提出的問題要給予積極的肯定,從而推動幼兒創造思維的發展。總之,要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教師要盡量少干預、少管束,多放手、多開導,不能太在意幼兒創造的結果,應多強調創造的過程,要營造一個自由、安全、寬松的精神環境,給幼兒更多自由的空間和時間表現自己,使創造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㈣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復述
新課標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語文教材中的選文文質兼美,無論是謀篇布局,還是作品形象、意蘊等,都值得學生去品味欣賞。指導學生積累名篇佳作,是豐富學生語言倉庫、提升思想文化修養的有效方式。根據選文的特點,指導學生進行復述也是一個十分有效的語言積累方式。
復述課文,就是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對課文內容進行綜合、概括,然後在自己創新的基礎上作適當取捨,再通過自己的講述把課文的精神實質、作者的愛憎褒貶等生動地表達出來。這不僅有助於加深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理解、鞏固、積累,還能提高學生的想像能力、思維能力及系統、連貫的說話能力。
復述課文一般分為詳細復述、簡要復述和創造性復述三種。它們有著各自的特點和要求,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學生的特點和訓練計劃,選擇相應的復述方式。創造性復述要求學生在深刻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展開合理想像,充實內容。這有利於培養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想像能力。
那麼,教師該如何指導學生創造性復述呢?
一、 改變結構,變化復述
小學語文課本里涉及的敘事性文章,大多採用了順敘的結構,也有一些採用了倒敘的結構。我們在指導學生復述時,可刻意要求學生更改文章原來的結構,將課文中的順敘改為倒敘,或者將倒敘改為順敘進行復述。這樣的變化使得學生創造的本能得以驅動,復述的興趣大大提升,也培養了學生從整體上去把握一篇文章的能力。
例如《錢學森》一文採用的是倒敘寫法,復述課文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復述,變倒敘為順敘,即先復述錢學森的求學經歷,再復述他決定回國報效祖國以及回國時受到的阻撓,最後簡要復述他回國後取得的偉大成就。又如《窮人》一文,可以嘗試讓學生先復述漁夫回家看到西蒙家的孩子睡在自己家裡,然後通過桑娜的回答把為什麼收養孤兒的前因後果交代清楚。
二、 變化體裁,創造復述
這種改變文體的復述最適合古詩教學。《春夜喜雨》一詩中,詩人敏銳地抓住了這場雨的特徵,從各個方面進行描摹。復述時,我要求學生以第一人稱的形式,從雨的樣子,大地的變化以及喜悅的心情等幾個方面用優美生動的語言進行敘述性的復述。又如,《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說明文,學習課文後,我讓學生用敘述的方式(表述得不清楚)復述課文《大自然的自述》,類似的多次嘗試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此外,常見的改變體裁進行復述的還有:詩歌體改為記敘體,說明體改為童話體等。
三、 課本演繹,表演復述
表演可以增加孩子復述課文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創造性復述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想像力,使學生靈活地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達到培養創造性思維的目的。
《林沖棒打洪教頭》一文,節選自《水滸傳》,故事性很強。為了調動學生復述的興趣,我讓學生當一回「說書人」,用說書表演的形式來復述,孩子們興趣盎然。學生上台
,一拍驚堂木:「話說,林沖發配滄州,來到柴大官人家中……」孩子們在練習欣賞喜聞樂見的說書表演中鍛煉了自己的復述能力。
所舉的課例除了要講清自己怎麼做的以外,還需要描述這樣做所達到的效果。不能沒有沒有描述,而且描述也不能太籠統。
創造性復述課文就是在復述中尋找創新,它要求學生更多的創新思維、想像思維的參與。這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細讀文本,鑽研教材,調動學生積極性,合理展開復述,最終實現語言文字的有效積累。
㈤ 激發孩子想像力的發明創造故事 如何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如何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則是爸爸媽媽最為關心的。建議建議爸爸媽媽多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戲,比如,用一些顏色鮮亮的玩具,來引起孩子的興趣,再在游戲中培養學生繪畫想像力。 如何激發孩子想像力 隨著學生言語的發展和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學生在再造想像中,出現了一些創造性的因素。如畫小雞時,有些學生在小雞的周圍添畫了米粒、小草,想像小雞在吃食。對於學生的這些創意,應該表揚他們,使學生的想像更活躍,而且更大膽。 音樂、舞蹈也是學生喜愛的活動之一,學生在學習和表演時必須用自己的想像力去理解。如在表演(洗衣舞)時,裡面的洗衣動作非常箕題藝質,學生表演時,可啟發他們想一想平時媽媽洗衣的動作,然後用自己的創造性思維來表達藝術形象,這是發展學生想像的有效途徑。 培養孩子想像力的書培養學生想像力的書籍有很多,比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最主要還是多給孩子讀讀,如果孩子不知道故事情節,可以先讀一半兒,後面的情節可以讓孩子來想像。可以由母親講出來,但最好還是讓孩子自己來想像。「之後灰姑娘的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如果孩子已經了解了故事內容,可以改一些情節或假設一些情節。「如果灰姑娘沒有丟掉玻璃鞋會怎麼樣呢?」,「如果12點時,灰姑娘還沒有跑出王宮會怎麼樣呢?」如果孩子只說一些結論,比如「王子還是能找出灰姑娘」,「王子還是會和灰姑娘結婚」,母親可以給他一些提問,引導他再具體想像故事的進展過程。如此提問:「如果灰姑娘心狠手辣,而她的姐姐和繼母心地善良的話,會怎麼樣呢?」,「如果王子沒能叫醒白雪公主,會怎麼樣呢?」閱讀像一服中葯,它對人的改變不是立竿見影的,但是會調理人的五臟六腑,讓人變得更加健康向上。
㈥ 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您好:
每個幼兒都具有潛在或正在萌發的創造力,創造能力越高的人往往具有較好的個性品質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表現為自信、自立,興趣廣泛,喜歡探索、情感豐富等,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幼兒寶寶們的創造力開發。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家庭創造力的培養
1、創造始於不滿,鼓勵孩子不要滿足於現實。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鼓勵孩子積極獨立思考,不盲從,不迷信別人,主動探索,從多角度、多方面地想問題,看事物,發現事物的不足,敢於探索研究並發表獨特的見解。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相信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要鼓勵和啟發他想辦法克服和解決,但不能越俎代庖。
2、創造始於問題。引導孩子勇敢提出問題。平時家長要善於引導孩子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喜歡問「為什麼」,這正是孩子學習的最好時機。面對孩子的 「為什麼」,父母都知道要耐心回答,但其實最好的方式是先問孩子自己的答案,讓他有機會先思考,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信息。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回答再繼續提出新問題,藉此來引導孩子發掘出更多的想法,並一步步找到答案。孩子無數個問號中孕育著創造力的萌發。
3、創造源於想像。豐富的想像是創造的翅膀,是孩子創造性學習、創造性活動的基礎和不可缺少的條件。激勵創造力的發展想像是一種形象思維,它是以記憶的表象為基礎,對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孩子在進行創造過程中,必先以想像為先導,沒有想像就沒有創造的意向,就不可能進行創造。明智的家長總是根據孩子的想像力進一步激勵,引導孩子去實現其創造構想。比如可以提供畫面、景物、音樂、文字等,引導孩子展開聯想;還可給孩子提供故事的起因,讓孩子推斷故事的經過和結果,或提供故事的結局,啟發了想像故事的起因和情節,或變換角度改編故事等。此外,給孩子提供適當的圖書、玩具也是至關重要的,雖然孩子太小不識字,但是書中色彩鮮艷、美麗的圖畫對孩子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閱讀,講解書中的內容,幫孩子想像自己是書中的角色,使他體會每個人的感受。
4、創造是獨特而新穎的。如果孩子能提出不同尋常、出人意料的問題,能回答出新奇的觀點,這正是他們的難能可貴之處。此是,家長千萬別早早地把孩子的創造力給抹殺了,應從中及時發現孩子與眾不同的地方,對孩子的新奇念頭、大明想像等進行稱贊和鼓勵。要接納孩子的邏輯觀,而不要要求孩子習慣成人的思考架構,由於尚未受到太多社會價值觀的影響,孩子的想像力本就天馬行空,父母要試著欣賞孩子的創意,多鼓勵他發表自己的想法。
5、創造成功需要大量實踐。鼓勵孩子大膽嘗試。激發孩子學習興趣,使孩子養成勤於思考,敢於質疑,勇於動手的好習慣。激起他們的創造發明的熱情可以多讓孩子搞些小試驗、小發明,使孩子觸類旁通,從中獲得創造成就的勇氣和信心。
6、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說興趣是激發孩子創造力的發動機,當孩子對某件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時,就會主動運用各種感官去看、去聽、動口說、動腦想、動手操作,積極探索,孩子的興趣越濃,就越能充分調動其創造性思維的活動。孩子天性活潑好動,玩水、玩沙、捉螞蟻、捉蝴蝶、做游戲等,這些自發的興趣是孩子認識社會,認識自然的基礎,家長們應該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多看看,多聽聽,滿足孩子的興趣,為孩子的創造力開發奠定基礎。同時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因為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探索知識奧秘的動力。好奇心愈強想像力愈豐富,創造性就愈高。孩子對許多事情都感到好奇,凡事都想弄個明白。牛頓由於好奇蘋果落地的原理而反復探索,後來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瓦特少年時曾為壺蓋被水蒸汽頂起而驚奇,最終發明了蒸汽機。所以家長要引導孩子大膽去想,允許他們創造性地嘗試。
7、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古今中外做出巨大貢獻的、富於創造的人都具有熱愛事業、興趣廣泛、情緒樂觀、自尊自信,持之以恆,不怕困難的特點。因此,家長在重視和開發孩子的智力時,不能忽視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放手讓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給他「拆拆」、「裝裝」、「試試」的自由,即使孩子做錯了,也要因勢利導,使他不怕失敗,勇於進取。
8、創造活動來自生活。生活中有太多事物都是激發創造力的泉源。提供一個可以讓孩子盡情玩耍與探索的環境。另外,還要提供足夠的游戲與學習素材,例如:畫紙、彩筆、各式玩具等,這些都是輔助孩子發展創造力的重要工具。
9、人的發展需要鼓勵。學會欣賞孩子的作品。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極為精彩的,他們展現自己的心靈世界的方式也是極為豐富的。要學會認真聆聽孩子的心聲,學會欣賞孩子的每一次表現,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有創意的變化,一句新的詞語,一首不成調的歌曲,作為家長都要真心地發出贊嘆,鼓勵他們繼續努力。那樣,孩子是會很開心的。「創作」的靈感就一發而不可收了。
總之,創造力是一個孩子智力和能力的標志,是能否成才的重要因素,它取決於後天的培養。每位家長都應該做一個有心之人,用心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學會欣賞孩子,給孩子一個自由廣闊的空間,除了努力提高孩子智力水平外,同時關注和培養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即興趣、意志、性格、動作、情感等方面,使孩子的創造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將來成為一個具有很高創造力的有用之才。
㈦ 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象的發展對日後創造性的發揮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