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梅乾菜是誰發明的

梅乾菜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9-04 10:02:02

Ⅰ 梅乾菜我蠻喜歡吃的,但是它好像是腌制出來的,吃多了會不會致癌啊

梅乾菜致癌,腌漬、豆類發酵、鹽漬的食物是食道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咸魚、花瓜、豆豉、酸菜、梅乾菜等。根據《食道癌與飲食相關危險因子之研究》發現,40歲以上每周至少吃一次臭豆腐、豆腐乳、味噌的人,罹癌的風險是不吃的人的3.6倍。

研究者解釋,腌漬、豆類發酵、鹽漬的食物的某些成分,會與亞硝酸鹽一起作用,形成致癌物;而且這些食物通常很咸,高鹽食物也是癌細胞的促進因子 另外,也有醫學界懷疑,中國南部沿海,因為經常食用腌漬蔬菜及咸魚,導致這些地區鼻咽癌、食道癌罹患率高。



(1)梅乾菜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梅乾菜價值:經腌制後未曬乾的鮮鹹菜色澤黃亮、味醇香、質鮮嫩,含氨基酸0.15%,總糖0.34%,全氮0.25%。每百克含鈣250毫克,磷31毫克,鐵3.1毫克,維生素B0.04毫克。

曬干後的梅乾菜醬褐色,有獨特的菜乾香味。用整株芥菜腌制曬成的叫「長吊乾菜」,切碎後隨制曬成的叫「短吊乾菜」。梅乾菜常用來清蒸、油燜、燒湯,食之能解暑熱。

Ⅱ 梅菜和梅乾菜到底是不是同一樣東西

一直弄不清楚梅乾菜和梅菜是不是同一種東西,江浙人喜歡梅乾菜,尤其是梅乾菜扣肉,但川菜和粵菜里又叫「梅菜扣肉」,做法類似,似乎風味也差不多。仔細研究了一番,發現梅乾菜主要是用雪裡蕻製作而成,也可以選用芥菜、白菜等,而梅菜似乎是廣東客家一帶的做法,尤其是惠州那邊,他們把製作梅菜的原材料也叫做「梅菜」,查閱了梅菜的圖片,似乎跟雪裡蕻長得很像,也是屬於芥菜的一種,但是選用的材料更加肥美。

梅乾菜製作時,需要將收獲後的鮮菜晾曬一天,之後堆到陰涼通風處,待4至5天後,菜葉變為黃綠色後,再將其放入大缸中,並用腳反反復復地踩,踩好一遍放一層雪裡蕻,撒上鹽,以此類推。等菜鹵出汁,就把菜取出晾曬、蒸熟,這樣江南美食梅乾菜就大功告成了。做好的梅乾菜泛著油光,色澤暗黑,香味撲鼻,解暑熱,潔臟腑,消積食,治咳嗽,生津開胃,用它燉肉便可以起到清淡、油而不膩的效果。

而梅菜的製作方式與梅乾菜類似,但製作原材料卻不如梅乾菜那麼豐富,有的梅乾菜甚至可以用蘿卜纓子製作,味道也十分不錯。據說,惠州梅菜是在明朝末年才有的,相傳是一位姓梅的仙子所贈的種子,因而取名叫做梅菜,惠州的梅菜還一度成為了宮廷貢品。
由此可見,梅乾菜與梅菜的原材料稍有區別,主要還是在於蔬菜的品種問題,但腌制步驟卻十分雷同,再加上各地的飲食習慣差異,風味上會有少許出入。而各地使用梅菜的方式也大同小異,與豬肉搭配是最佳的吃法了。在肉類供應不足的年代,有些家庭還會使用梅菜來製作炒飯,鮮味和香氣都有了。

梅乾菜或者梅菜除了製作扣肉以外,用來燉煮紅燒肉也十分不錯,與傳統的紅燒肉相比,也別有一番風味。
梅菜燒肉
材料:五花肉、梅菜、姜、蒜
調料:料酒、腐乳汁、醬油、糖
步驟:
1、 梅菜用清水浸泡20分鍾後洗干凈,注意不要將泡梅菜的水丟棄;

2、 五花肉帶皮切成塊狀,放入油鍋煸炒變色後盛出;
3、 油鍋燒熱後,放入蒜末、姜塊爆香,之後放入糖翻炒至變色起泡;
4、 下入五花肉塊,快速翻炒上色後,倒入料酒,待酒香散去後放入醬油以及腐乳汁兒,快速翻炒使得汁水均勻包裹在五花肉上;
5、 加入泡好的梅菜,再倒入泡梅菜的水蓋過五花肉表面即可,蓋上鍋蓋小火燉煮30分鍾;
6、 待五花肉鬆軟後,揭開鍋蓋,大火收去鍋里的汁兒即可出鍋。

梅菜可以吸收五花肉的油脂,使其肥而不膩,同時梅菜本身又有著豐富的鮮味物質,與豬肉一起燉煮,真是交相輝映,香氣撲鼻。由於使用了梅菜以及腐乳汁,五花肉上色會非常漂亮,因此無需再使用老抽就可以達到想要的效果。

Ⅲ meicai,這是啥。不是梅菜扣肉的梅菜…是個英文…誰知道來歷嗎

如果是英文的話 意思是梅乾菜,梅菜
來歷是因為英語沒有一個笑容這個菜的詞 所以就用它的拼音

Ⅳ 客家梅菜扣肉的歷史由來

梅菜扣肉具體起源時間已無可考證。梅菜是廣東客家特產,以鮮梅菜為原料經腌制後再脫鹽等工藝製成的產品。梅菜歷史悠久,聞名中外,是嶺南三大名菜之一,為嶺南著名傳統特產,歷史上作為宮廷食品而被稱為「惠州貢菜」。

民間用新鮮的梅菜經涼曬、精選、飄鹽等多道工序製成,色澤金黃、香氣撲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濕、不熱,有增強消化,清熱解暑,消滯健胃,降脂降壓的功效。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風味和功效,以及近千年的傳播,鑄就了「惠州梅菜」的盛名。

(4)梅乾菜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傳統的客家三大名菜是:梅州鹽焗雞、釀豆腐和紅燒肉。與潮菜比較,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肥、咸、熟」,而這又與客家人以往的生活水平和習慣有關。首先,因為以往客家人耕山住山,勞動強度大而葷食少,肥膩一點的食品能有效充飢。

其次,客家人因長期糧食不足,即使比較富裕的大戶一天至少要吃一餐粥,多數人家長年累月頓頓稀飯,而且水多米少,煲成的粥「吹去一層浪,喝來一條巷」,菜咸既適合送粥,又增加體內鹽份;再次,山區草木多,養成了客家人不惜柴木的習慣,且他們覺得火候烹得越到食物越香。

營養價值

1、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2、梅菜營養價值較高,所含胡蘿卜素和鎂的含量尤顯突出。其味甘,可開胃下氣、益血生津、補虛勞。年久者泡湯飲,治聲音不出。

搭配禁忌

1、梅菜:忌於羊肉同食,否則會導致胸悶。

2、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Ⅳ 誰知道梅乾菜是什麼原料製成的

梅乾菜當然是梅菜製成的。
其實南方的梅菜就是北方的芥菜、雪裡蕻。南方的梅菜主要是葉用芥菜。北方的芥菜也有葉用和根用的區別。
梅乾菜的製作方法及其簡單,就是將梅菜適當晾曬後,放入缸內用食鹽腌制發酵後,取出後晾曬成干就成了。

Ⅵ 霉乾菜 來歷

烏干萊(即霉乾菜)是浙江杭嘉湖,紹興,金華等地區一種價廉物美的傳統副食品,也是紹興,東陽等地的著名特產,生產歷史悠久。
烏干萊早在《越中便覽》中就有記述:「烏乾菜有芥菜乾、油菜乾、白菜乾之別。芥菜味鮮,油菜性平,白菜質嫩,用以烹鴨、燒肉別有風味,紹興居民十九自製。」可見那時紹興烏干萊的製作已極為普遍了。
清時,烏干萊曾作為紹興的「八大貢品」之一。以前,凡外出幹活的農民或手工業者,大都喜歡於飯籃中放上一點蒸過的烏干萊,一則攜帶方便,二來下飯宜口。據說在大熱天,倘有乾菜放在飯盒內一時不會發餿。至今城鄉家庭腌曬乾菜的習慣還極為普遍,連許多遷居海外的僑胞主婦也樂於自製。
魯迅先生很愛吃家鄉的烏乾菜。
當年魯迅先生生活在外地時,他那生活在故鄉的慈母,常遠寄家鄉的土產給魯迅先生和孩子們。1935年3月15日,魯迅先生自上海寄給他母親的信中說:「小包一個,亦於前日收到,當即分出一半,送與老三(指周建人——筆者注)。 其中的乾菜,非常好吃,孩子們都很愛吃,因為他們是從來沒有吃過這樣的乾菜的。」由此可見,魯迅先生對於故鄉所產的乾菜是多麼由衷地贊賞與喜愛。
當前,在浙江省內的各大飯店裡,都有乾菜燜肉,乾菜扣肉等美餚應市,但要吃肉酥爛味美的菜,非一時點菜所能制出,還是以家制的較為入味,因為可以從容不迫地製作。

Ⅶ 誰發明的鍋盔怎麼做

誰發明的鍋盔?怎麼做?

鍋盔叫做干膜,是陝西省的特色美食,她用小麥粉做成用慢火烘烤裡面配有肉餡吃起來外皮酥脆、肉餡鮮香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道美食。至於它的發明者,相傳是諸葛亮。據說諸葛亮在打仗時考慮到行軍做飯實在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情,於是他在休戰時叫人大量地生產了一批圓形的干餅,每人發放幾個用作做作戰時干糧,這種餅存放時間久、也易攜帶還十分的管飽。後來這種製作方法流傳到了民間,發展到現在成為了鍋盔。當時還有人叫這種餅為諸葛餅。然後來做油酥,將食用油澆熱倒到少許的麵粉上面(比例為1:1),攪拌均勻,做成油酥。

再取出准備好面,分成幾個小的面團,然後將一個個面團先擀成一個長方形的薄餅,上面抹一層油酥,再將它捲成圓柱形,再次擀平(這樣能夠增加餅的層次感)。然後再一次的將餅捲起來,捲起來後,將餅的兩頭往中間一卷,再一次的讓它壓成一個薄餅,然後就可以把調制好肉餡包進去了,這個步驟就像包包子一樣。包好之後用擀麵杖再壓平一點烤箱溫度調至200至220度提前預熱五分鍾,將做好的幾個面團放在刷好油的烤盤上。按照這個溫度烤,20分鍾就可以做出來了

Ⅷ 梅乾菜是什麼菜 梅菜和梅乾菜一樣嗎

梅菜和霉乾菜是一種東西...

梅菜扣肉里的梅菜是什麼東西,在哪裡可以買到阿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06-1-9 10:17
提問者: xx315 - 試用期 一級
最佳答案

梅乾菜主要產於南方,多用雪裡紅、嫩竹筍淹制晾乾而成。超市和集貿市場都有銷售。

很多人也許認為梅菜扣肉無非是鹹菜扣肉,其實這沒有錯,但也沒有完全對,梅菜扣肉中使用的梅菜是腌制和曬干後的梅菜乾,所以梅菜乾是鹹菜大家族裡的一種,而且是鹹菜中的上品。 廣東惠州的梅菜那才是正宗的梅菜。惠州,也是一個客家人聚居地,民間稱為-東江客,在廣東的客家名菜中除了梅菜扣肉還有東江豆腐、東江 鹽焗雞都是惠州的特色菜餚。梅菜是惠州的特產,在當地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話說中原人南遷從贛 南、閩西進入廣東到達惠州(當時叫禎州),客家人便開荒耕作,求得生存,當時生活十分貧寒。有個姓盧的娘子正在河邊洗衣,孩兒們飢腸漉漉,哇哇地哭著要吃飯,娘子不禁心酸,凄楚淚珠滾落河中。這時 候有個仙女從天而降,安慰了娘子幾句,並拿出一包菜種送予給她,然後抽身前行。盧娘子十分感動,並忙呼:「恩人姓甚名誰,日後好生報答。」仙女笑答: 「廣濟蒼生,何勞報答,姓梅是也。」隨即騰雲而去。 盧娘子按照梅仙女的指示,回家把菜種種下,不幾天菜種就發芽出葉,到了臘月菜長得又大又肥,采來煮食,鮮甜嫩滑,分外可口,孩子們飽食一頓,喜歡得直蹦跳。親朋好友問及此乃何物,盧夫人道,是梅仙女送的菜種,就叫「梅菜」吧。此後經親朋好友引種,很快在東江流域一帶傳開,廣為種植,惠州從此有了梅菜。這雖是個傳說,但可以看出惠州種植梅菜有著悠久的歷史。

回答者:嘯秦 - 舉人 四級 1-7 07:

閱讀全文

與梅乾菜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