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一百年內的發明

一百年內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9-04 07:29:17

Ⅰ 最近的100年裡全球有些什麼重要發明

也許不足100件吧~~~~~~~~~~不過我只能找這么多了!
1796年,種牛痘

天花是一種會留下疤痕和造成失明的疾病。在18世紀,這種病的傳播達到巔峰,造成了6000萬歐洲人的死亡。安特·愛德華·詹納是一位來自英格蘭鄉間的普通醫師,他於1796年5月14日從格洛斯特郡一名擠牛奶女工身上的小膿包里提取到感染牛痘的淋巴液,並把它注射到一名8歲男孩的身上。7周後,詹納給這個男孩注射了天花疫苗。男孩的免疫系統經受住了天花病毒的攻擊,免疫學終於確立了。肝炎、白喉、小兒麻痹症、麻疹疫苗的接種使公共衛生狀況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1812年,罐頭

第一批罐頭食品出現於1812年,第一隻罐頭開瓶器出現在1885年。盡管剛開始的時候開罐頭是件麻煩事,它還是成為廚房裡長期保存食物的器皿,為死氣沉沉的冬日餐桌送上了夏季的盛餚。傳說拿破崙曾懸賞求賢,只要有誰能為軍隊提供可長期貯存的食物,就重重有賞。1795年,法國釀酒商尼古拉·阿貝爾用高溫殺菌和密閉封存的方法將食物貯存在壇子中,而他並不曉得消毒的原理。到1809年,他的工廠開始為全法國的港口供應壇裝食品。倫敦的唐金·豪爾和甘寶公司將他的方法應用於錫罐,這就是後來我們偏愛的食物儲存方法。

1826年,照相

1826年,一扇窗戶緩緩打開,它比以前任何一扇窗都開得更為寬敞,向人類展示了一種新的「看」的方式。這扇窗戶坐落在勃艮第一所房子的閣樓上。正是從這個鄉村小樓的有利位置,約瑟夫·尼塞福爾·尼厄普斯拍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照片———一個模糊的畫面,上面有一座庭院和一個谷倉,兩邊分別是鴿舍和一個麵包烘爐的煙囪。這位馬上要與聰明的改進者路易·雅克·芒代·達蓋爾攜起手來的尼厄普斯是固定影像的第一人。從這些毫不起眼的起點開始,攝像改變了我們對於世界的觀察方法。最為重要的是,尼厄普斯的發明使我們能夠在很遠的地方或與人們熟悉的名人一起留下自己的身影,以便與朋友、陌生人以及後代共同分享。

1830年,蒸汽火車

1830年9月15日,100萬英國人聚集在利物浦和曼徹斯特之間,觀看了世界上第一列完全以蒸汽為動力的火車的首發式。

那個時候也存在著其它的鐵路線,但在途中都部分使用了馬拉車的辦法,並且沒有一條線可以承受利物浦至曼徹斯特火車每小時30英里的高速度。那些先進的機器和鐵軌是由喬治·斯蒂芬遜和他大學畢業的兒子羅伯特設計的。

盡管在首發式那天,有一名國會議員被撞死,這列利物浦至曼徹斯特的火車還是在世界上激起了一股鋪鐵路熱。鐵路使工業革命達到白熱化,刺激了貿易。

1834年,冰箱

千萬年來人類一直試圖讓他們自身和他們的食物保持清涼。早在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就把冰放在地窖里。但是一直要等到1834年,已經六十八歲高齡、來自馬薩諸塞而客居倫敦的發明家雅各布·珀金斯申請到了壓縮機的發明專利後,人們才知道如何製作人造冰塊。珀金斯的機器與今天的家用電冰箱原理一樣:蒸發一種壓縮的流體———他用的是乙醚,我們後來用氨和氟里昂———以達到製冷的效果,接著再重新將其冷凝。

17年後第一批商用電冰箱在澳大利亞的一家釀酒廠里投入使用。19世紀末冰箱已得到廣泛應用:裝運牛排送到世界各地,在巴黎的餐館里冰葡萄酒,甚至還用來造溜冰場。1902年,威利斯·凱瑞爾在布魯克林的一家印刷廠里裝上了世界上第一台空調器———它不僅能降溫,還可以控制溫度。不久他的機器就出現在各大商店與影劇院中。第一批家用冰箱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初。

1839年,橡膠

包括電器的外殼、網球、避孕套、橡皮擦,還有最最重要的輪胎———對我們的現代生活來說必不可少。它的原料是天然橡膠,一種原產於南美洲原始森林裡的樹膠,這種物質至少在哥倫布時代就有了,但是冬天它硬得像塊石頭,高溫下又軟得像堆爛泥。

一位並不以投資大膽而著稱的康涅狄格人古德耶決定製造適應商業需求的橡膠。當他被債主們關在監獄里的時候,他開始用生橡膠與每一種能找到的物質混合,不管是榛子還是乳酪。1839年,他無意中將一滴橡膠與硫黃散落在燃燒的火爐里,從而發明了硫化制橡膠的方法,為日後汽車的出現及其給商業帶來的繁榮打下了基礎。

1844年,電報

沒有任何一項發明可以和電報一樣使世界一下子變得這么小,因為電報可以以每秒一萬六千英里的速度穿越陸地和海洋。所以1844年5月24日當塞繆爾·F�B�摩爾斯啟用他的第一條電報線由華盛頓特區至巴爾的摩時,他拍了一條引自聖經上的感嘆:「看上帝創造了什麼呀」

電報刺激了跨國公司和洲際鐵路的發展,也幫助改變了戰爭的速度和規模,大大繁榮了新聞業。1848年,六家報社組成了美聯社的前身,並和電報來收集和發布報道。不久,世界各地的人們就能夠看到當天發生在世界各個角落的重大事件了。

1851年,縫紉機

1830年,當法國裁縫巴台勒密·萊蒙尼埃為第一台縫紉機申請專利的時候,他的同行們覺得自己會因此變得過時;這種新機器每分鍾可縫200針,而手工縫每分鍾只能縫30針。1841年他們洗劫了蒂蒙尼埃在巴黎的商店。因此帶領服裝業自動化的榮譽落在了一個德裔美國移民的兒子頭上,他就是以薩克·梅里特·辛格,他在1851年時改進了艾利亞斯·豪的早期設計。1856年,辛格又第一個提出分期付款的方法,使人們買得起縫紉機。
1854年,吹氧法

瑞典人從13世紀起就開始在坩鍋里靠熔化鐵來小規模地煉鋼。但是,直到1864年,當英國發明家亨利·倍斯麥著手為拿破崙三世製造一種更堅固的大炮時,才有人找到製造足以承受炮彈爆炸或支撐起橋梁的高強度鋼的方法。倍斯麥的方法就是用一股氧氣燒去熔鐵中多餘的碳。從此人類邁進了鋼鐵時代。

很快,鋼鐵搭起了高樓,在空中勾勒出了建築物的輪廓。它在河面上撐起了橋梁,在全世界鋪上了鐵軌,並使美國成為了汽車的王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工廠鋼的年產量達到了850萬噸。

1854年,電梯

一個四十歲的事業不成功的機械師,留著整齊如劃的小鬍子,戴著高頂禮帽,站在一個平台上。那個平台由一根纏在驅動軸上的纜繩高高地吊著,懸在參加1854年紐約市博覽會的觀眾們的上方。突然艾立沙·格拉弗斯·奧迪斯下令砍斷纜繩。觀眾們屏住了呼吸。平台在落下幾英尺後又停住了。奧迪斯脫下帽了歡呼道:「完全安全,先生們,完全安全」電梯就在這座城市裡誕生了。

在此之前電梯就已經出現了。但奧迪斯設計了一種彈簧,把兩個鋼齒嵌到滑道的V型切口中以防纜繩受到斷裂,這樣他就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安全電梯。

1867年,炸葯

如果阿爾弗萊德·諾貝爾沒在1867年發明炸葯,人們可能要花上幾個世紀的時間來開鑿那條通向洛杉磯的九十二英里長的水渠,而現在人們只花了七年。有了炸葯,堤壩、鐵路和公路造起來了,巴拿馬運河得以開鑿,地球也被炸開,挖出了豐富的礦源。諾貝爾的發明是用一種作為吸收劑的沙子與硝化甘油相混合並做成棒狀,這一發明使爆炸品可以安全地送到任何一處戰場和建築工地。一時間,人類可以重新規劃其環境,然後再毀掉其先前親手做下的事情。

1876年,電話

1876年3月10日,世界上第一次用電話傳輸的是一條簡單的信息:「華生先生到這兒來我需你」但是亞歷山大·格蘭漢姆·貝爾的發明卻永遠改變了人們的通訊方式。貝爾在20年的時間里一直夢想著用電線來傳遞話音。當他努力嘗試發明一種改良的電報時,他發現了這樣的一個使電話成為可能的現象:被吸收到鼓狀薄膜里的聲音要先被轉化為電磁波。

靠著技術助理托馬斯·華生的幫助,貝爾找到一種方法,可以把那些電磁波發送到一個接收器,再把他們還原成聲音。他所參與建立的公司後來成了「AT&T」,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

今天,世界上大約有7.5億電話用戶。計算機,包括1070萬網際網路用戶分享著這個網路。寫信進入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復甦階段———但這一次是在電話互上,通過電子郵件進行的。

1876年,燈泡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1876年在曼樂公園造了一棟兩層的四方樓,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家用來發明而不是生產的工廠。1879年,曼樂公園的研究小組試驗了一種卡紙板做的細絲,經過炭化後,這種細絲可能連續幾天發出光亮。經過一千多次的試驗,愛迪生終於成功了,他發明了用途廣泛的白熾燈泡。他的目標並不是要發明電燈———早在好幾年前就已有人發明了電燈,他要發明一種持久、便宜的燈泡,以及從發電廠到插座等一整套電力系統,從而使電燈得到廣泛應用。而在愛迪生之前,人們只能生活在刺眼、閃爍、短暫和危險的人造光中。

1895年,電影

1889年,喬治·伊斯特曼發明了卷狀膠片,托馬斯·愛迪生曾用這種膠片和他研製的活動放映機來放電影,但一次只能播放給一個人看。在法國,奧古斯特和路易·魯米埃爾兄弟致力於使電影可以面向一群人。1895年12月28日,他們播放了10部電影。在《火車大劫案》的播放過程中,驚呆了的觀眾因片中的火車駛來而紛紛閃避。

製作電影的技術到位後,電影的製作手法開始迅速發展。愛迪生用一具木偶代替真人來模擬蘇格蘭女王瑪麗的斬首,而科幻小說的創始人喬治·梅里耶則在1902年拍攝的《登月之行》中

1895年,X光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科學突破,X射線也被一位叫做威廉·倫琴的德國物理學家在他研究電的特性時偶然地發現了。1895年11月8日那天,他得到了這個意外的收獲。他把一支一頭帶有電線的真空試管放進一個暗盒裡,然後關掉了實驗室的燈。

當他給試管通上電時,一種神奇的熒光開始發光了,他把自己的手伸到屏幕前,成了第一個看到自己骨頭陰影的人。

兩個月後倫琴公布了他的這一發現,立刻引起了轟動。雜志上刊登了有關X射線的詩歌,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商店貼滿了防X射線的服裝廣告。幾個月內,醫生們開始用這一新技術查看傷員體內的裂骨和子彈。後來,這一技術經過完善,減少了灼傷和脫發等副作用。到了20世紀70年代,X光攝影縮短了曝光時間,從而降低了致癌的危險性。隨之而來的相關技術,從CAT掃描到MRI,都為探究事物的結構和進行人體研究打開了窗口。

1901年無線電

20世紀初期,幾乎沒有人能夠想像一種電磁波可以在沒有任何金屬線或電纜作導體的情況下穿行任何有意義的距離。那麼無線電信號怎麼可能沿著地球的表面行進呢當然它可以沿著一直線射離地平線。但是古格里爾莫·馬可尼認為,如果提供一些條件的話,無線電波是可以沿著地球表面行進的。1895年,在他的出生地義大利,他發射了一個無線電信號,穿行了1�5英里;6年後,即1901年12月12日,年僅27歲的馬可尼創造了奇跡,他將無線電天線牢牢地系在高飛的風箏上,發射了一個摩爾斯電碼「S」。它穿行了約2000英里,橫跨了大西洋。這個信號從英國康沃爾郡的波爾德胡鎮發出,在不到1秒鍾的時間內就到達了接收地紐芬蘭的聖約翰,馬可尼聽到了三聲微弱的滴答聲。這是通訊事業宣告誕生的聲音,是電子時代到來的第一道沖擊波。這個時代包括了無線電廣播、電視和蜂窩式電話———因此這是一項將會打開我們想像力的發現。

1903年飛機

1903年12月17日,在太陽下山以前,奧維爾·萊特和威爾布·萊特已經能使他們用木頭、電線和布料製成的飛機飛行59秒鍾了。但卻很少有報社願意對這件事作出評論,因為人類飛上天空成為當代的代達羅斯和伊卡洛斯的念頭,被大多數頭腦清醒的人認為是荒誕可笑的。可是一旦成功了,這項事業的發展就是極為迅猛的。事實上,僅僅在15年後,所有現代飛機的各種部件即使沒有全都製造出來,那麼至少關於它們的想法已經誕生了。

1907年塑料

在得知塑料的發明之後,全世界最開心的莫過於大象了。幾百年來,從小刀的把手到檯球,一切都以象牙為標准原料。19世紀80年代,象牙供應的逐步減少與檯球運動的興起就曾引發了一場危機。美國最大的檯球生產商費蘭與考蘭德公司迫不及待地懸賞價值1萬美元的黃金———這是一筆很可觀的獎賞———招募任何能夠提供代替象牙的合成品的「發明天才」。

一直到1907年,利奧·貝克蘭,一位曾因發明了用於拍攝快速運動照片的相紙而獲豐厚利潤的比利時籍發明家,無意中發明了苯酚和甲醛的化合物。這種首創的純合成塑料———酚醛塑料,具有防熱、防電和防腐蝕的功能。它不僅使檯球游戲獲益,塑料的一大好處在於其用途的多面性,從電話機到馬桶,從煙灰缸到飛機零件,一切東西都用得上塑料。到1968年,年輕的畢業生若要在一個有前途而又會成功的行業里找一份工作,就一定要聽從一個詞———塑料。

1928年青黴素

人們稱青黴素是本世紀最有貢獻的葯品,它的發明者是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1928年,這位發明家在一次細菌培養實驗中偶然地發現有一種後來被稱為青黴素的黴菌正吞噬他在培養皿中培養的細菌。根據弗萊明研究的成果,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者們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找到了提煉這種黴菌的辦法,並投入醫學治療試驗。1943年,為了醫治在二戰中負傷的戰士,盟軍開始將青黴素投入工業生產。在半個多世紀中,青黴素救活了無數人的生命,並促使人們開始重視抗生素家族的研究開發。
1923年電視機

電視機的發明者是英國的電子工程師約翰·貝爾德,1923年他為自己發明的能產生8線圖像的裝置申請了專利。1930年底賣出了第一台電視機。1932年,英國廣播公司播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規范的電視節目。從此,人類開始步入了電視時代。今天,人們利用衛星等途徑,將電視信號傳播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1942年核武器

原子時代開始於1942年。為了打敗軸心國法西斯,美國最高當局決定啟動旨在研製原子武器的「曼哈頓工程」。年底,作為「曼哈頓工程」的一部分,第一個核反應堆在芝加哥大學一個體育設施下面建成並開始運行。1945年的7月16日,一團蘑菇雲從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原子能研究中心騰空而起,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是年的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將兩顆取名為「胖子」和「小男孩」的原子彈投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日本天皇隨後宣布無條件投降,原子彈似乎為贏得二戰的勝利立了大功,但是人類從此便生活在可怕的原子武器的陰影中。

1943年計算機

計算機是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的基礎,但它是因戰爭而誕生的。1943年,為破譯德國的密碼,英國數學家阿蘭·圖靈設計了第一台名為「巨人」電動機械式計算機,雖然這僅僅是一台用於解碼的假想計算機,但卻開創了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先河,從此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1947年,晶體管計算機問世;1959年,集成電路計算機誕生;1970年,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產生;從80年代開始,新一代微型計算機異軍突起。在此基礎上,人類迎來了網路新時代。

1953DNA

1953年2月28日,英國著名遺傳學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宣布他「發現了生命的秘密」。克里克和他美國的同行詹姆斯·沃森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生命科學的研究,終於從細胞核中發現了決定生命遺傳的脫氧核糖核酸雙螺旋分子結構,破譯了人類、植物和動物的遺傳密碼。這個發現初步揭示了生命的秘密,推進對各種疾病的研究和醫治,也促進了人類對改善食物結構的研究。在下世紀的前20年,人類就可能通過採用基因治療的辦法消除遺傳缺陷,進而攻克癌症、心臟病、血友病、糖尿病以及其它致命的機能失調症。人類對DNA分子結構的研究成果,無疑是對人類研究生命、治療疾病具有極大的作用,但是也使人們面臨著因此而造成的道德危機,比如克隆技術的發展,就給人類自己出了個難題。

1954年,避孕葯:

1954年,美國醫師格雷戈里·平卡斯發明了避孕葯,它是由兩種抑制女性排卵的激素組成的混合物。避孕葯之所以被列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原因就在於它把婦女從被動的生育中解放出來從此婦女們可以自主地控制生育,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是否要小孩,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何時懷孕。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禁錮婦女性自由的枷鎖,使她們有權走出家庭參加社會工作,最終擴大婦女們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影響。

1957年人造衛星

1957年10月4日,蘇聯為了紀念十月革命勝利40周年,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標志著航天時代的開始。1961年4月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飛船進入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1969年7月20日,美國兩名宇航員乘宇宙飛船登上月球。衛星可以傳輸電視、廣播節目信號,還可以為航空、海航、天氣預報、科技信息等提供服務,從而把地球大大地「縮小」了。為了進一步探索宇宙的奧秘,人類在太陽系的主要行星上投放了許多探針,並且一個建立國際太空站的宏偉計劃也在醞釀之中。

1967器官移植

1967年,南非外科醫師克里斯蒂安.巴納德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心臟移植手術。此後,隨著醫葯和醫療器械越來越先進,醫學家們逐漸解決了移植器官感染等難題,成功地進行了手肢、肝臟、皮膚、視網膜甚至睾丸的移植手術。醫學界認為,器官移植的下一個前沿技術就是腦細胞移植,來根治諸如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等醫學頑症。下世紀,醫學家們將致力於攻克異種器官移植難題,將其它動物的器官移植到人體中。

1978試管嬰兒:

英國姑娘路易斯.布朗是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現在21歲。當年,她的母親的卵子和她父親的精子在試管中交配成功,孕育了她。此後,體外孕技術不斷發展完善,1984年,胚胎冷凍技術試驗成功;1990年,胚胎移植技術試驗成功。試管嬰兒的培育成功,給了那些不育夫婦很大的希望,但是這也引起了人們對一個道德問題的憂慮,比如說,一個婦女在50多歲甚至60歲時通過體外孕技術生一個孩子,有可能在孩子還未成年時,老人就會去世,那麼誰來撫養這個孤兒呢?(本文部分資料摘自《人類1000年,上海三聯)

Ⅱ 20世紀的一百年裡有哪些重大發現和發明

一、可以飛上天的飛機、火箭、宇宙飛船、衛星......
二、水上的輪船、航空母艦;版水下的潛艇、深海探測權器.......
三、陸地上的高鐵、動車、環保汽車。.......
四、生活中的各種電器、電腦、互聯網、電影

Ⅲ 一百年來世界最偉大的發明前十項是哪些

1、飛機 飛機是20世紀初最重大的發明之一,公認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他們在1903年12月17日進行的飛行作為「第一次重於空氣的航空器進行的受控的持

Ⅳ 你認為近百年內最有價值的人類發明是什麼

互聯網,現在互聯網的應用已經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變得無法缺失的一部分。任何東西都離不開互聯網,它更像是一個無形的巨網,把全世界聯系在了一起。

Ⅳ 近100年的重要發明有哪些

以下是美國的:
1929年美國科學家伊夫斯在紐約和華盛頓之間播送50行的彩色電視圖像,發明了彩色電視機。1933年茲沃里金又研製成功可供電視攝像用的攝像管和顯像管。完成了使電視攝像與顯像完全電子化的過程,至此,現代電視系統基本成型。今天電視攝影機和電視接收的成像原理與器具,就是根據他的發明改進而來。

洗衣機發明者:費希爾(美國)(1901年)

手機:馬丁·庫帕 庫帕是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
空調:開利博士於1902年為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家印刷廠設計了一套空調系統

1906年 美國人德.福雷斯特 (Lee de Forest)發明真空電子管,是真空管收音機的始祖。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駕駛著自己設計製造的飛機沖向碧藍的天空,這是人類航空史上首次自主操縱飛行;
1906年,美國發明家福雷斯特對二極體加以改進,研製出三極體,這看似小小的一步,卻是人類在打開電子時代大門過程中最重要的事件,福雷斯特因而當之無愧地被稱為「無線電之父」;

190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洗衣機由美國芝加哥人費歇爾設計製造;

1932年,美國專家研製出第一台有效的心臟起博器,這一發明使很多心臟病人得以起死回生;

1945年,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爆炸;
1946年2月15日,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多用途電子數字電腦,標志著電腦時代的開始;
1946年,核磁共振現象被科學家發現,70年代以來,核磁共振技術與圖象重建技術相結合,形成了核磁共振成像技術;
1947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家弗蘭克·利比首次用反射性同位素碳14,准確測定了曾經有過生命的有機體的年代,碳14測年法的發明,對於考古學、海洋學和地球科學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1947年,第一台微波爐問世,掀起了炊用爐具的**;
1947年,第一個半導體電子增幅器——晶體管問世,成為人類微電子**的先聲;
1948年,美國工程師香農發表兩篇有關「通信的數學理論」的文章,系統地討論了通信的基本問題,由此奠定了資訊理論的基礎;
1950年,信用卡問世,「一卡走天下」的時代到來;
1951年,美國的克羅斯公司研製出第一台實用的磁帶錄像機;
1952年,美國在太平洋上的馬紹爾群島試爆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顆氫彈;
1953年,生物學家沃森和克里克發現了生命遺傳的基因物質——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1954年,美國設計製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進行處女航,宣告了核潛艇時代的到來;

1954年,美國生物學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有效口服避孕葯,並進行了首批臨床試驗;
1958年,美國人發現激光,兩年後的1960年,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誕生;
1959年,美國工程師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
1960年4月1日,美國發射世界上第一顆試驗性氣象衛星;
發明於16世紀的抽水馬桶在本世紀開始盛行;

1962年,美國物理學家首次提出誇克模型,並預言這種非凡的粒子不僅存在,而且正是這種粒子構成了其他一切粒子;

1964年,美國IBM公司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個採用集成電路的通用

1964年,美國貝爾公司推出電視電話;

1968年,美國和法國的科學家提出板塊構造學說;
1968年8月11日,一艘名叫「格格瑪·挑戰者」號的科學考察船開始處女航,目的是深海鑽探。經過15年的航行,不僅驗證了大陸漂移說、板塊構造說,而且還有許多重大科學發現;
1968年,美國斯坦福研究所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機器人;
1969年,美國五角大樓首創網際網路;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飛船發射升空。21日11時56分,宇航員阿姆斯特朗踏足月球,
他的一小步標志著人類的一大步;
1971年,世界上第一個通用微處理器問世,被稱為第一代微處理器,第一台微型電子計算機誕生;

1973年,世界上第一個光纖通信實驗系統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建成,為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石;
1975年,美國人威廉·米勒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小型電子游戲機;
1976年,美國開始使用第一代無繩電話系統,行動電話逐漸成為現代「順風耳」;
1977年,美國宣布研製出了中子彈並開始投入生產和裝備部隊;

1981年4月12日,美國耗資100億美元,第一次把「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射上天,使之成為自由往返於天地間的航天器;

1983年,數字式電視機由美國研製成功;

1984年,美國蘋果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多媒體電腦;
199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始實施,標志著人體「生命之書」掀開第一頁;
1991年,建立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環球網(萬維網)正式露臉,這張無形之網使人們相互傳遞信息猶如在網中穿梭,十分便捷;
1993年,在與世隔絕的「生物圈2號」中生活了兩年之久的8位科學家,平安地走出這一人造小世界,標志著美國「生物圈2號」計劃首次試驗結束;
1993年,美國將信息高速公路列入政府建設計劃,一時間信息高速公路在全世界成為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

1995年6月,美國「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對接成功,標志著人類在空間活動中的國際合作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1997年,美國探路者號火星探測飛船成功地在火星著陸,科學家們相信,終有一天人類登上火星將不僅僅是夢想;
1997年5月11日,在歷時9天的比賽中,IBM超級計算機「深藍」以兩勝、三平、一負的成績,戰勝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這次人機大戰在世界引起了不同的反響;
1998年6月3日,北京時間清晨6時06分,探索宇宙本源的人類第一個高能物理實驗「阿爾法磁譜儀」搭載美國「發現」號太空梭順利升空,幾千年來,人類第一次直接觀測宇宙空間的帶電粒子;

匿名回答,怕被查水表。。

Ⅵ 在20世紀100年的時間里,人類有哪些重大的發明和發現

我靠!你要求寫出五抄個真的太少了。你看過這類科技書嗎?《影響人類生活的一百項科技發明》…(書店有的是):水泥技術、電磁原理,電腦、電影、電視、汽車、飛機、、輪船、火車、數碼相機(底片〈中國掌握〉〈外殼鏡片:瑞士日本〉)…

Ⅶ 一百年人類發現和發明嗎!

二十世紀即將過去,回首過去的百年歷史,法新社聯合其他幾家世界著名的通訊社,評出了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大的發明。飛機: 人們在評價飛機對人類的貢獻時,常常把它作為二十世紀中最耀眼的發明。1903年,自行車商出身的懷特兄弟製造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帶有發動機的飛機。1930年,英國機械工程師福蘭克·惠特爾注冊了第一個關於噴氣式發動機的專利,精明的德國人利用此技術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並於1939年成功地進行第一次飛行。1949年,英國的彗星—Ⅰ號噴氣式航空班機正式投入運營。美國人大有後來者居上之勢,其波音家族在航空競爭中風頭出盡,波音—747大型客機以其快捷舒適、安全可靠獨占鰲頭,贏得各航空公司的青睞。據飛機設計專家預測,下世紀的飛機將是載員更多,速度更快,安全性更可靠。有消息說,美國正在設計載客700人的巨型超音速客機,以取代目前由英法合造的時速為2160公里的協合式超音速客機。電視: 電視已成為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電視機的發明者是英國的電子工程師約翰·貝爾德,1923年他為自己發明的能產生8線圖像的裝置申請了專利。1930年底賣出第一台電視機。1932年,英國廣播公司播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規范的電視節目。從此,人類開始步入了電視時代。今天,人們利用衛星、有線、空空發送器等途徑,將電視信號傳播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青黴素: 人們稱青黴素是本世紀最有貢獻的葯品,它的發明者是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1928年,這位發明家在一次細菌培養實驗中偶然地發現有一種後來被稱為青黴素的黴菌正吞噬他在培養皿中培養的細菌。根據弗萊明研究的成果,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者們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找到了提煉這種黴菌的辦法,並投入醫學治療試驗。1943年,為了醫治在二戰中負傷的戰士,盟軍開始將青黴素投入工業生產。在半個多世紀中,青黴素救活了無數人的生命,並促使人們開始重視抗生素家族的研究開發。核裂變: 原子時代開始於1942年。為了打敗軸心國法西斯,美國最高當局決定啟動旨在研製原子武器的「曼哈頓工程」。年底,作為「曼哈頓工程」的一部分,第一個核反應堆在芝加哥大學一個體育設施下面建成並開始運行。1945年的7月16日,一團蘑菇雲從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原子能研究中心騰空而起,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是年的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將兩顆取名為「胖子」和「小男孩」的原子彈投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頃刻間,將兩座美麗的城市夷為平地,殺死了數以萬計的無辜百姓。日本天皇隨後宣布無條件投降,原子彈似乎為贏得二戰的勝利立了大功,殊不知人類從此便生活在可怕的原子武器的陰影中。今天,熱愛和平的人們呼籲和平利用原子能,造福於人類,可是面對超級大國的核武庫,人們不禁懷疑,下世紀還會升起「蘑菇雲」嗎?DNA: 1953年2月28日,英國著名遺傳學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向劍橋大學鷹聯誼會宣布說他「發現了生命的秘密」。克里克和他美國的同行詹姆斯·沃森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生命科學的研究,終於從細胞核中發現了決定生命遺傳的脫氧核糖核酸雙螺旋分子結構,破譯了人類、植物和動物的遺傳密碼。這個發現初步揭示了生命的秘密,增強人類對各種疾病的研究和醫治,也促進了人類對改善食物結構的研究。在下世紀的前20年,人類就可能通過採用基因治療的辦法消除遺傳缺陷,進而攻克癌症、心臟病、血友病、糖尿病以及其它致命的機能失調症。人類對DNA分子結構的研究成果,無疑是對人類研究生命、治療疾病具有極大的作用,但是也使人們面臨著因此而造成的道德危機,比如克隆技術的發展,就給人類自己出了個難題。計算機: 計算機是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的基礎,但它是因戰爭而誕生的。1943年,為破譯德國的密碼,英國數學家阿蘭·圖靈設計了第一台名為「巨人」電動機械式計算機,雖然這僅僅是一台用於解碼的假想計算機,但卻開創了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先河,從此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1947年,晶體管計算機問世;1959年,集成電路計算機誕生;1970年,具有科學計算、數據處理以及過程式控制制功能的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產生;從80年代開始,新一代微型計算機異軍突起,遍及全球,它集信息採集、存儲、處理、通信和人工智慧於一體,幫助人類開拓未知的領域和獲取新的知識,在此基礎上,人類迎來了網路新時代,到處響起「網路計算機」的呼聲,地球從此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地球村」。避孕葯: 1954年,美國醫師格雷戈里·平卡斯發明了避孕葯,它是由兩種抑制女性排卵的激素組成的混合物。避孕葯之所以被列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原因就在於它把婦女從被動的生育中解放出來,進而引發了富有意義的性和社會方面的深刻變革。有了避孕葯,婦女們可以自主地控制生育,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是否要小孩,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何時懷孕。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禁固婦女性自由的枷鎖,使她們有權走出家庭參加社會工作,最終擴大婦女們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影響。激光:1917年,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了光的波粒二相性理論,激光便源於這一理論。40年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生戈登·古爾德在一次光學實驗中發現,當某物質的原子中的粒子受光和電的刺激,使低能級的原子變成高能級的原子,就會輻射出相位、頻率、方向等完全相同的光,這種光顏色很純,能量高度集中,於是取名為激光。後來,戈登·古爾德費了30年的時間,才為此項發現申請到專利。現在激光技術廣泛地用於焊接、掃描、軍事偵察、探測、醫學、科研等方面,為人類不斷造福。器官移植:1967年,南非外科醫師克里斯蒂安·巴納德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心臟移植手術。此後,隨著醫葯和醫療器械越來越先進,醫學家們逐漸解決了移植器官感染等難題,成功地進行了手肢、肝臟、皮膚、視網膜甚至睾丸的移植手術。醫學界認為,器官移植的下一個前沿技術就是腦細胞移植,來根治諸如早老性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等醫學頑症。下世紀,醫學家們將致力於攻克異種器官移植難題,將其它類動物的器官移植到人體中。試管嬰兒:英國姑娘路易斯·布朗是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今年21歲。當年,她的母親的卵子和她父親的精子在試管中交配成功,孕育了她。此後,體外孕技術不斷發展完善,1984年,胚胎冷凍技術試驗成功;1990年,胚胎移植技術試驗成功。試管嬰兒的培育成功,給了那些不育夫婦很大的希望,但是這也引起了人們對一個道德問題的憂慮,比如說,一個婦女在50多歲甚至60歲時通過體外孕技術生一個孩子,有可能在孩子還未成年時,老人就會去世,那麼誰來撫養這個孤兒呢?航天技術:1957年10月4日,蘇聯為了紀念十月革命勝利40周年,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標志著航天時代的開始。1961年4月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飛船進入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1969年7月20日,美國兩名宇航員乘宇宙飛船登上月球。除美國、俄羅斯外,還有其它航天大國,它們是西歐(歐洲航天局)、中國和日本。衛星可以傳輸電視、廣播節目信號,還可以為航空、海航、天氣預報、科技信息等提供服務,從而把地球大大地「縮小」了。為了進一步探索宇宙的奧秘,人類在太陽系的主要行星上設放了許多探針,並且一個建立國際太空站的宏偉計劃也在醞釀之中,可望下個世紀付諸實施。互聯網:

Ⅷ 在20世紀一百年時間里,人類有哪些重大發現和發明

20世紀一百年時間里,人類有很多重大發明與發現,如原子、飛機、塑料、汽車、電燈、衛星電視、計算機等等。

1、原子

1900年德國科學家普朗克發現,原子在裂變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他把這種能量稱為「誇特」,這一發現被譽為世紀性發現。

2、飛機

飛機1903年12月17日,第一架動力飛機開始飛行。1933年,世界上第一條正規航線開通,大大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

3、塑料

在本世紀前不存在的塑料已成了我們這個世紀不可少的東西,它始於1909年美國人L·貝克蘭發明的酚醛塑料的製作方法。

這種首創的純合成塑料———酚醛塑料,具有防熱、防電和防腐蝕的功能。它不僅使檯球游戲獲益,塑料的一大好處在於其用途的多面性,從電話機到馬桶,從煙灰缸到飛機零件,一切東西都用得上塑料。到1968年,年輕的畢業生若要在一個有前途而又會成功的行業里找一份工作,就一定要聽從一個詞———塑料。

4、汽車

1913年,美國汽車製造商亨利·福特正式啟用他的汽車組裝流水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使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成了這個世紀擁有決定性影響的一件大事。

5、電燈

1858年,英國人斯旺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碳絲電燈。1878年,愛迪生發明了更好的電燈泡,1879年愛迪生發明了可以連續亮一千小時的電燈。1913年,鎢絲取得專利後,電燈開始大放光明。

6、衛星電視

電視機的發明者是英國的電子工程師約翰·貝爾德,1923年他為自己發明的能產生8線圖像的裝置申請了專利。1930年底賣出了第一台電視機。1932年,英國廣播公司播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規范的電視節目。從此,人類開始步入了電視時代。今天,人們利用衛星等途徑,將電視信號傳播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電視當今世界上人均擁有量極高的電視(平均每10人擁有一部)始於1927年,始於美國人之手。

7、計算機

1943年計算機:計算機是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的基礎,但它是因戰爭而誕生的。1943年,為破譯德國的密碼,英國數學家阿蘭·圖靈設計了第一台名為「巨人」電動機械式計算機,雖然這僅僅是一台用於解碼的假想計算機,但卻開創了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先河,從此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

1947年,晶體管計算機問世;1959年,集成電路計算機誕生;1970年,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產生;從80年代開始,新一代微型計算機異軍突起。在此基礎上,人類迎來了網路新時代。

(8)一百年內的發明擴展閱讀

除了上述重大發明發現外,人類在醫學上,也有重大發明發現。

1、青黴素

1928年夏天,英國微生物學家弗萊明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了青黴素,當時沒有引起重視。二次大戰爆發後,由於人們對傳染性疾病防治的急切要求,抗菌葯品又成為醫葯界注意的中心。1938年,弗羅利和錢恩再次研究了青黴素,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奠定了青黴素治療學的基礎。他們3人因此而獲得了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金。

2、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是本世紀又一項重大醫學進展。1936年,前蘇聯首先進行了腎移植。1954年,美國一位年僅21歲的婦女移植了自己同卵雙生姐姐的腎,現在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成了世界上腎移植後活得最長的人。1964年,美國科學家最早取得心臟移植成功。現在全世界經心臟移植存活的已有400多人,其中兩人已活了10年以上。

3、內窺鏡手術

1987年法國醫生莫瑞特首先利用膀胱鏡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內鏡下的膽囊切除手術,這是人類手術史上一個劃時代的進步。90年代初,以腹腔鏡為代表的內窺鏡手術開始風靡全球,這種手術由於創傷小,恢復快,被廣泛認同。目前,已經在腹部外科、胸部外科。婦產科和泌尿外科等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Ⅸ 在這一百年裡有什麼高科技發明

1、納米技術
2、器來官移值源技術
3、遙感技術
4、渦輪發動機
5、噴氣式飛機
6、核技術
7、電腦
8、互聯網
9、轉基因
10、克隆
11、載人飛船
12、宇宙空間站
13、太空梭
14、核磁共震成象
15、伽馬刀
16、相控陣超視距雷達
17、強子對撞機
18、無人戰機
19、火箭
20、衛星
。。。 。。。

Ⅹ 中國在100年來有哪些眾大發現和發明

重大的發現

1、甲骨文的發現

截至2012年,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歷法、醫葯等科學技術。

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2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

中國商代和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6~前10世紀)以龜甲、獸骨為載體的文獻。是已知漢語文獻的最早形態。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稱為契文、 甲骨刻辭、卜辭、龜版文、殷墟文字等,現通稱甲骨文。

2、北京猿人的發現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裡,中國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個完整的遠古人類頭蓋骨化石,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

他們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但手腳分工明顯,能打制和使用工具,會使用天然火。森林茂密,野草叢生,猛獸出沒。北京人將石塊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樹枝砍成木棒,憑著極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進行艱難的斗爭。

2、量子衛星

2016年8月16日凌晨1時40分,我國科學家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成功入軌運行。這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實現太空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國家,同時也建成了我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

「墨子號」是世界上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潘建偉表示,之所以給它起名「墨子」,是因為墨子首先通過小孔成像實驗發現了光沿直線傳播,而且他也提出了某種意義上的「粒子論」。

3、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從1958年開始,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和北京大學化學系三個單位聯合,以鈕經義為首,由龔岳亭、鄒承魯、杜雨蒼、季愛雪、邢其毅、汪猷、徐傑誠等人共同組成一個協作組。

在前人對胰島素結構和肽鏈合成方法研究的基礎上,開始探索用化學方法合成胰島素。經過周密研究,他們確立了合成牛胰島素的程序。這是中國當時唯一一次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機會。

閱讀全文

與一百年內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