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是誰發明的
電影是盧米埃爾兄弟發明的。
盧米埃兄弟,哥哥是奧古斯塔·盧米埃爾(Auguste Lumière,1862年10月19日—1954年4月10日),弟弟是路易斯·盧米埃爾(Louis Lumière,1864年10月5日—1948年6月6日),是法國的一對兄弟,是電影和電影放映機的發明人。兄弟倆改造了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所創造的「西洋鏡」,將其活動影像能夠藉由投影而放大,讓更多人能夠同時觀賞。
盧米埃爾兄弟在他們的父親老盧米埃爾所經營的照相館中,學會了照相技術們的父親掌管照相器材廠的同時,研製出了「活動電影機」。作為攝影師出身的盧米埃爾兄弟,對待電影從一開始就顯示出與愛迪生全然不同的思維觀念。
盧米埃爾兄弟採取的是更為現實主義的態度。他們首先擺脫了:照相館攝影師所具有的封閉的人為空間的束縛,邁向了廣闊、開放的自然空間。作品的內容,也是更為努力地去表現和復制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事情和生活,而不是專門去為攝影機安排和搬演實際不存在的事情和生活。
比如,由路易·盧米埃爾最初拍攝的短片:《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燒草的婦女們》、《出港的船》、《代表們登陸》、《警察遊行》等等,就直接地表現了那些下班工人、上下火車的旅客、勞動中的婦女、劃船出海的漁民、登岸的攝影師和街頭行進中的警察等等。
在這些作品中,盧米埃爾兄弟真實地捕捉和記錄了現實生活的即景,使人們看到了自己身邊的那些真切的生活和熟悉的人群。正如,喬治·薩杜爾所說:從路易·盧米埃爾的影片中人們了解到,電影可以是「一種重現生活的機器」,而不是像愛迪生的「電影視鏡」那樣,僅僅是一種製造動作的機器」。
(1)電影是哪年發明的擴展閱讀
在電影萌芽時期,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攝影傾向:一種以盧米埃爾兄弟為代表,主要在現實中去捕捉生活現象,銀幕上展現的就是人們身邊的瑣事;一種以梅里埃為代表,主要記載舞台上已經加工的虛構的生活圖畫。沿著這兩種創作方式,發展成後來的紀錄片和故事片兩種片種。這兩種傾向反映到故事片攝影中來,又逐步形成兩種不同的流派:繪畫派和紀實派。
盧米埃爾兄弟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又經過自己的創造,於1894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較完善的、靈活輕便的手提工「活動影戲機」。這是一種既能攝影又能放映和洗印的機器。電影機由一個暗箱組成,內有使35毫米片孔膠片間歇運動的牽引機構和遮光器的轉動機構。
它備有一個攝影鏡頭,以每秒12幅的頻率攝影。畫面靜止時,遮光器開啟,膠片曝光,遮光器關閉時,膠片向前運動,這樣便得到了負片。然後取下鏡頭,將負片裝到機器上,與另一條未曝光膠片貼在一起,在光源照射下運行,曝光後得到正片。電影機還配有放映鏡頭,裝上膠片後,使機器置於燈泡的照射下,光束穿過膠片和鏡頭,攝影機變為放映機。
正是在這「活動電影機」的呼呼轉動中,盧米埃爾兄弟和他們的攝影師們攝制了以《火車進站》、《工廠的大門》等為代表的最初一批紀錄片,由此成為紀錄片的開山鼻祖。
㈡ 電影發明於哪一年
你好, 1895年,盧米埃抄爾兄弟在法國巴黎一個地下咖啡館放映了他們拍攝的影片,這一天被世界公認為電影誕生日。電影誕生的標志更重要的不是影片的出現,而是電影攝影機的研製和影片的公開放映。此前世界上已有一些人研製成功了攝影機,但未公開放映,所以盧米埃爾兄弟成為電影之父。
㈢ 電影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電影的發明:
盧米埃兄弟原來是攝影師。這哥倆兒將愛迪生的發明、其他人的成果以及自己的"連續攝影機"進行綜合研究後,於1894年研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較完善的電影放映機--活動電影視鏡,終於把影像投到了銀幕上,使廣大的觀眾能夠共同欣賞這一新生的藝術。第二年,他們取得了拍攝和放映電影的專利,成為真正電影的發明人和創始人。
㈣ 電影是什麼時候由誰發明的
愛迪生的「電影視鏡」傳入法國,立刻被盧米埃爾(Lumiere)兄弟採用,他們對它進行了回改造,採用馬爾蒂的十字輪答結構,解決了影片間歇運動的問題。1894年底,盧米埃爾兄弟研製成功第一台電影放映機,並成功地把圖像投射到銀幕上,使更多的人能夠同時觀看。他們也因此成為電影的發明者。
㈤ 最早的電影是哪一年的哪個國家的
電影:盧米埃兄弟```
盧米埃兄弟原來是攝影師。他們將愛迪生的發明以及其他人的成果以及自己的"連續攝影機"進行綜合研究後,於1894年研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較完善的電影放映機--活動電影視鏡,終於把影像投到了銀幕上,使廣大的觀眾能夠共同欣賞這一新生的藝術。第二年,他們取得了拍攝和放映電影的專利,成為真正電影的發明人和創始人。
㈥ 電影的發明者是誰哪年na月哪日
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偶然的發明:由打賭誕生的電影 如今,電影作為一種大眾娛樂方式,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但是,你是否知道當初電影的發明是為了裁判一次打賭?也許,我們要感謝那次打賭,感謝它給我們帶來的電影。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麥布里奇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的快門上。 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根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總有一蹄著地,不會四蹄騰空,從而判定科恩贏了。 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生物學家馬萊從這里得到啟迪。他試圖用照片來研究動物的動作形態。當然,首先得解決連續攝影的方法問題,因為麥布里奇的那種攝影方式太麻煩了,不夠實用。馬萊是個聰明人,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後,終於在1888年製造出一種輕便的「固定底片連續攝影機」,這就是現代攝影機的鼻祖了。從此之後,許多發明家將眼光投向了電影攝影機的研製上。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當然,19世紀末電影的誕生從根本上說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綜合產物,在電影誕生之前,許多發明家已經為電影的誕生做過艱苦的工作和基礎性的貢獻。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學發明家外,還有許多,如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等。而斯坦福與科恩的打賭事件如同使這些科學技術糅合在一起發生巨變的催化劑,迅速導致了電影綜合技術的出現和產生,使電影這門偉大的藝術叩響了20世紀的大門。 第二種:電影是路易·盧米埃爾和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兄弟倆發明的。 電影究竟發明於何時?有許多說法。有的把形象化的表現也算作是電影的起源,從中國的燈影戲、皮影戲到幻燈。有的甚至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把我國哲學家墨子在他的著作《墨經》中提出的「光至景亡」等光學論斷以及光影的生成、關系、物像的反映原理等都看作是電影發明的先導。這些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到了19世紀初,隨著攝影技術、縮短曝光、膠片、連續攝影等一系列技術的發明,電影就越來越來接近誕生。許多人開始進行電影放映的試驗,有英國人、俄國人、美國人,有的在實驗室,有的未作公開放映。但都不能和法國盧米埃爾兄弟發明「活動電影機」的成就所比擬。所以,目前國際電影界根據法國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1895年12月28日這天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印度沙龍」內用「活動電影機」將自己拍攝的膠片放映至銀幕上這一史實,一致公認將1895年12月28日作為世界電影的發明日。也就是說:活動影像的攝取和放映在技術上最終成為可能。電影算是正式誕生了。 那天放映了《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水澆園丁》、《牆》等幾部短片,引起了人們極大興趣。實際上,從19世紀初開始,電影的發明就進入了探索和實驗階段。1825年,英國人費東和派里斯博士發明了「幻盤」,1832年,比利時的約瑟夫和奧地利的斯丹普弗爾同時發明了「詭盤」,1834年,英國人霍爾納發明了「走馬盤」。這些東西類似我國傳統的「走馬燈」,會轉動。利用人眼的「視覺暫留」原理,使轉動著的單個圖像變成了連續的動態圖像。 接著,1839年攝影技術發明,1840年又發明了縮短曝光的技術,攝影技術有了突破。到了1877年,法國人雷諾製造了「活動視鏡」,進而在1888年創造了他的「光學影戲機」,類似現代的動畫片技術。1882年,法國生理學家馬萊發明了「攝影槍」後,解決了連續攝影的問題。 幾乎在同一時間,美國的愛迪生創造了每格鑿有四組小孔的35毫米影片,並發明了「白熱燈」,同時,他採用了馬萊連續攝影的方法製成了「電影視鏡」。這是一個可放50英尺影片的大櫃子,影片首尾連接成片環,用馬達驅動後循環放映。裡面裝有放大鏡,人湊在窺視孔上就能看到放大了的影片畫面。中國人稱為「西洋鏡」。愛迪生的「電影視鏡」傳入法國後,立刻被路易·盧米埃爾和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兄弟倆採用,並進行改造,採用了馬爾蒂的十字輪結構後,解決了影片間歇運動的問題,終於在1894年底研製成了第一台比較完美的電影放映機,並成功地把圖像投射到銀幕上,解決了多人觀看的問題。從而成為真正的世界電影的發明者。
麻煩採納,謝謝!
㈦ 電影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樓上就復是樓上,弄這么長制呀,壓的下面的都喘不上氣來了……嘿嘿……
電影的發明:
盧米埃兄弟原來是攝影師。這哥倆兒將愛迪生的發明、其他人的成果以及自己的"連續攝影機"進行綜合研究後,於1894年研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較完善的電影放映機--活動電影視鏡,終於把影像投到了銀幕上,使廣大的觀眾能夠共同欣賞這一新生的藝術。第二年,他們取得了拍攝和放映電影的專利,成為真正電影的發明人和創始人。
㈧ 電影是什麼時候發明的,是誰發明的··
愛迪生和盧米埃 根據記載:在一八八八年,愛迪生開始研究活動照片,而當伊斯曼發明了連續底片後,愛迪生立刻將連續底片買回來,請威廉甘乃迪和羅利狄克生著手進行研究。到了第二年的十月,迪克生提出研究的結果,他將之拍攝成會活動的馬,這就是電影史上最早攝影的成功。成功之後的迪克生,繼續埋首更深的研究,一八九〇年,他用能活動的圖片申請到專利,這些活動圖片每秒鍾能拍四十張,這就是現代影片的鼻祖。一八九一年,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申請影像映出管和攝影裝置的專利權,這是「西洋鏡」電影的鼻祖。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發明「西洋鏡」電影的想法是,由於西洋鏡一次只能由一個人去」窺看」,藉著人們的好奇心,如此便可以增加利益,於是這種電影在一時間非常流行。不久,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又創造了世界最早的攝影棚,大有助於電影的發展。起初,在歐洲,也有人在對這些活動照片作研究。一八九五年,倫敦有兩位名叫巴德艾卡和R.W.保羅的人,把初步的攝影棚改良後,在大庭廣眾之前舉行表演。同時間,在法國有兩位名叫路易盧米埃和奧古斯特盧米埃的兄弟,他們將照片映射在布幕上,因而吸引了大批好奇的觀眾。放映電影就此展開序幕。
㈨ 電影發明於哪一年
世界最早的一部電影攝影機是由法國生理學家居勒.馬萊伊在1880年10月發明的 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幾種電影攝影機 1874年,法國的朱爾·讓桑發明了一種攝影機。他將感光膠片卷繞在帶齒的供片盤上,在一個鍾擺機構的控制下,供片盤在圓形供片盒內做間歇供片運動,同時鍾擺機構帶動快門旋轉,每當膠片停下時,快門開啟曝光。讓桑將這種相機與一架望遠鏡相接,能以每秒一張的速度拍下行星運動的一組照片。讓桑將其命名為攝影槍,這就是現代電影攝影機的始祖。 1882年,法國的朱爾·馬雷發明了一種攝影機,用它可以拍攝飛鳥的連貫動作,由此誕生了攝影技術。這種攝影裝置形狀像槍,在扳機處固定了一個像大彈倉一樣的圓盒,前面裝上口徑很大的槍管,圓盒內裝有表面塗有溴化銀乳劑的玻璃感光碟。拍攝時,感光碟作間歇圓周運動,遮光器與感光碟同軸,且不停地轉動,遮斷和透過鏡頭攝入光束。整個機器由一根發條驅動。可以用1/100秒的曝光速度以每秒12張的頻率攝影。馬雷於1888年又發明了一種新的攝影機,他用繞在軸上的感光紙帶代替了固定感光碟,當感光紙帶通過鏡頭的聚焦處時,兩個抓色機構固定住感光紙帶使其曝光。後來,馬雷又用感光膠片代替了感光紙帶。馬雷的攝影機不斷改進,最終可以在9厘米寬的膠片上以每秒60張的頻率拍攝。 1889年,美國的愛迪生發明了一種攝影機。這種攝影機用一個尖形齒牙輪來帶動19毫米寬的未打孔膠帶,在棘輪的控制下,帶動膠帶間歇式移動,同時打孔。這種攝影機由電機驅動,遮光器軸與一台留聲機連動,攝影機運轉時留聲機便將聲音記錄下來。在此基礎上,又發明了一種活動攝影機。攝影機中有一個十字輪機構控制膠片做間歇運動,另有一個齒輪帶動膠片向前移動。攝影機使用帶片孔的35毫米膠片。1891年,愛迪生獲得了這種活動攝影機的專利。 馬雷製造的人類第一架電影攝影機 愛迪生的活動電影觀賞機,內部可裝16米長的膠片,每次供一人觀賞 1879年,麥布里奇設計出這種活動放映機,用它可以放映活動的畫面 愛迪生發明的第一台電影放影機,膠片卷在圓筒上,要從目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