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邵發明功法

邵發明功法

發布時間:2021-09-04 03:24:56

『壹』 尋找練氣功的方法

大力神功,是我國古代武功秘練精粹之一。
大力神功,旨在增強功者的「實力」,「本力」,「娘力」……練習者只要持之以恆,就會收到令人吃驚的效果!其最主要的表現,就是一個人的力氣特別的大,精力特別的充足,而且特別的有長勁(耐力),有永遠使不完的勁!
按照傳統武功理論,大力神功是「以氣練力」為練功原則,此功歷代被視為「鎮山之寶」,「不傳之秘」!少林寺鎮寺之寶乃是「易筋經」,「易筋」的作用是「長神力」,「水火不侵」,「成就金剛不壞之軀」(共有九大神奇功能)!《易筋經》中就有專論「長神力」的功法!其他如「熊氏易筋經」、「喻氏易筋經」各家易盤經功法中,都是以「長神力」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的!其他又如民間秘密流傳的「大力功」、「千斤神力功」、「神力千斤鼎」……也都是以長氣力為宗旨的!
各位如果靜下心來仔仔細細地看一看中國的傳統功法,你如能心平氣和地研究他們,你就會發現:「練力」,是中國傳統功法的精粹之一!
以下的功法體系,是邵發明先生綜合各家各派的練功心法,精心編制而成的,首次公開,全盤披露!勤練之,大長神力!女子練之,氣力賽過男人!
一段功
一預備式
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十趾輕如地,足心涵空。兩膝微屈。直腰,拔背,收下頜,懸頂。眼平視。兩手自然垂於體兩側。
自然呼吸,心平氣和。
二下壓式
全身站立預備式相同,兩手垂放於體兩側,手掌上翹,十指分朝兩側,掌心向下。緩緩,深長吸氣;然後呼氣,呼氣時,兩手掌跟下摁,十指上翹,同時,頭往上頂。又吸氣,然後呼氣,重復頭上頂手下壓的動作……24次。
說明:全身放鬆,動作要輕柔,緩慢,要配合呼吸。要掌跟下壓後,不能回收,這樣一直壓下去,壓到練功結束為止。圖2-30。
三前推式
站立預備式。兩手向前推,與肩同高,與肩同寬,掌心朝前,十指朝上,虎口斜相對。肘微屈。
深長,緩慢吸氣,然後呼氣,呼氣的同時,兩掌前推,十指後拗。
兩手前推與背部後爭形成爭力。圖2-31。
然後又重復上述呼吸,兩手再度前推,毫不放鬆,一直推到練功結束為止。24次。
四上舉式
站立姿勢同預備式。
兩手臂上舉於頭頂,掌心朝上,十指斜相對,肘微屈。
深長,緩慢吸氣,然後緩緩呼氣。呼氣同時,兩手向上推,十指向下拗。如此重復24次。圖2-32。
注意兩手上推時,全身要有向下沉的感覺,使形成爭力。
五分推式
站立姿勢同預備式
兩手左右直臂分推,成一直線,與肩同高。掌心朝外,十指朝上。
深長,緩慢吸氣;然後緩緩呼氣,同時,兩手左右分推,十指回拗,共24次,圖2-33。
有兩對爭力!兩手左右分推形成對爭;頭上頂與腳下沉形成對爭
六後推式
站立姿勢同預備式。
兩手從兩胯向後推,十指斜相對,掌心向後。
深長,緩慢吸氣;然後緩緩吸氣,同時兩手向後力推,十指前翹,共24次。圖2-34。
兩手後推時,腰部不能後屈,腰部應與兩手形成對爭。

二段功
七手屈伸式
全身俯卧,以兩手十指尖和兩腳尖著地,全身凌空挺直。兩手肘緩緩彎曲,使身體接近地面,同時深長緩慢吸氣;接著,兩肘用力伸,使兩臂挺直,同時深長緩慢地呼氣。重復上述動作,24次。圖2- 35、36。
注意:動作和呼吸都必須緩慢,自然,不能像做俯卧掌那樣快速做。
八腳屈伸式
單腳站立,另一腳前伸抬平,兩手前伸或左右平分起平衡作用。深長,緩慢地吸氣,同時,支撐腳緩緩屈膝下沉,直到臀部輕觸到腳後跟為止;深長,緩慢地呼氣,同時,支撐腳緩緩挺膝上抬,直到膝部即將挺直為止。緩慢地重復上述動作24次,換腳後,又完成24次。圖2-37。
九腹屈伸式
人坐凳子上,兩腳前伸,夾住柱子。圖2-38。
上身往後舒展,後仰,至極點,兩手十指輕觸地,同時,深長緩慢地吸氣;圖2-39上身從原路蜷回,前俯,兩手前伸至尖。緩緩呼氣。輕微重復上述動作,24次。
十腰屈伸式
兩腳並立,膝挺直,兩手握拳別於後腰兩腰腎處。圖2-40。深長,緩慢吸氣,同時前屈,頭徑脛骨處靠攏,動作要緩慢;圖2-41。
深長,緩慢地呼氣,同時,上身緩緩抬起並向後仰至極限。緩慢而輕柔地完成上述動作24次。

三段功
(十一)緊身式
站立姿勢同預備式。
兩臂側平舉,成一字形,與肩同高。兩手握成拳,越握越緊,心中默數81次,靜靜用不勁放鬆。
81次後,兩手腕內屈,越屈越緊,心中默數81次,靜靜用勁不放鬆。
81次後,屈肘,大小臂夾緊,越夾越緊,心中默數81次,靜靜用勁不放鬆。
81次後,手臂緊夾兩脅,越夾越緊,心中默數81次,靜靜用勁不放鬆。
81次後,上身前屈,胸部緊貼膝部,越貼越緊,心中默數81次,靜靜用勁不放鬆。
81次後,屈膝,大小腿夾緊,越夾越緊,心中默數81次,靜靜用勁不放鬆。
81次後,重心前置,使腳腕拗緊,越拗越緊,心中默數81次,靜靜用勁不放鬆。
81次後,頭部往胸部扣緊,越扣越緊,心中默數81次,靜靜用勁不放鬆。
81次後,全身蜷成一團。靜靜用勁,心中默數81次。功畢。
(十二)放鬆式
自然姿勢,兩腳輕跳,兩手輕抖,全身肌肉放鬆,心理上放鬆。練功結束。
說明
1.本功分三段練習:第一段為虛練,以氣練力;第二段為實練,以力練力;第三優練力入髓。
2.第一段以氣練力,注意對爭,即身手對急,手下壓時身上鑽,手前推時身後拉,手上舉時身下沉,手後推時身前拉,總之,對爭才能使力量成為一個整體,才能生出勻稱之力。
3.第二段以力練力,注意動作要「柔和」,這樣,既可快速提高力量,又使力量變得如水一般的充滿活力。
4.第三段練力入骨髓,是使練得的力變成你自己的本力,這就是所謂的「娘力」,也是你日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實力!
5.體力欠佳者,開始練習可以先練第一段,待有成後接練第二段、第三段。或者,乾脆只練第一段,對強身健體,增強實力也有莫大的好處!
6.體力佳者,在完成24次的基礎上可酌情加練次數,以每次練功後稍有倦意為止。
7.本功貴在堅持,堅持者有神效,不堅持者無效!
8.練習本功不會出偏!

『貳』 棍子武功大全

短棍疾殺技

世上只有無敵的功夫,沒有無敵的武器。有效的武器應視運用者的水平高低而定,運用
的好,足以制服強敵,不善運用,則反為人制。對此,習練者應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至於武
器的格鬥,不要相信那種用手中器械格擋的絕技,雖然從理論上講是可行的,但那是紙上江
湖的絕技,只會誤人子弟。因為對手揮舞菜刀、酒瓶、匕首、斧頭狂劈亂刺之時,你能否准
確格擋
?
即使能准確格擋,為什麼不能化擋為擊,直接進攻
?
千萬不要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試
驗格擋的絕技。所謂「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十下八下」。一定要記住「不停的
攻擊就是最有力的防禦」。對短棍而言,「攻擊就是寓防於攻,以攻代守,攻防合一,而不
是和對方狂擊亂打」,這就是練習短棍的秘訣。

一、短棍的技術特點

短棍的技術分為攻擊、反擊二部分。短棍的攻擊特點是重心落在前腳,身體稍微向前。
接招的要點是勁力的移動落在後方,反擊則身體位置由後傾變為垂直。它的最大攻防特點是
採取主動,牽引進攻,攻中帶防,防中帶攻,連削帶打,循環不息。在使用短棍進行攻擊時,
攻擊者的心靈尤需冷靜,不為對方的行動所分擾,洞察攻擊的最佳時機,本能而直接的採取
迅速果斷的打擊行動。
攻擊應具有毀滅性的力量。
擊棍的金科玉律在於靈活運用手腕的暗勁,
力達棍端,力從腰脊而發。功拳道短棍的每一個動作都不是招數,而是戰術。因此作為功拳
道的門徒,不可刻意地學,機械地用,而是要心領神悟,靈活運用。

二、棍的特點


50
公分,一寸口徑的堅木硬棍。為平日攜帶方便,可用報紙等包住,能有誰知道,小
紙卷里會有硬物呢
!
為提高擊打威力,
還可在棍頭釘一些小釘,
一根短棍便成為一狼牙棒,

力會如何,一想便知。

三、棍的握法

短棍的握法是「留一手」,
即右手握棍,
不是完全握在棍尾,
而是握在離棍尾一把
(
5—
10
公分
)
的地方,就可以了。這種握法,即能打出棍去沉重有力,使棍法迅速多變,而且還可回
把一擊
(

133)


四、手腕攻擊力的訓練

手腕攻擊力的訓練,是短棍攻擊的重點,可使你的攻擊更為兇猛凌利,擊打更為沉重。

1.日常訓練法:手臂兩側抬平、放鬆,兩臂不動,兩手腕用力上下甩動,不計其數。

2.專門訓練法:右手持棍,左手握住右手腕,不使臂動,右手利用腕力上下、左右揮棍。
不計其數。

五、短棍攻殺的預備式

兩腳前後站立,略寬於肩,右腳在前,腳稍內扣,略彎膝,左腳在後,腳跟稍抬起;右
臂彎曲,右手握棍,棍尖向上,立於體前。左手握拳,護於左頰部,肘尖下垂貼於左肋。上
體稍向前,重心落於兩腿之間,雙腳時刻保持彈性,目視前方
(

134)


六、短棍攻擊技術

1
、正打:在預備式基礎上
(
下同
)
,上步或閃步的同時,右手持棍由右上方向左下方打擊,手
心向左上方,手臂伸直,左手後拉護於左頰部
(

135)
。迅速收棍成預備式。上打頭頸、下
打膝、脛。

2.反打:右手持棍由左上方向右下方打擊,手心向右下方,手臂伸直,左手後拉護於左頰

(

136)
,迅速收棍成預備式。上打頭頸、下打膝、脛。

3.前刺棍:右手腕下壓使棍尖向前,前進的同時,右臂以直打的動作要領將棍向前刺出,
手心向左,左手後拉護於左頰部
(

137)
,迅速收棍成預備式,上刺頭頸、下刺胸、襠部。

七、短棍的攻殺訓練

短棍攻殺訓練是提高棍技和實戰技能的重要手段,習練者千萬不要因為它的簡單而輕視

它,它是功拳道械鬥的精華所在,是功拳道械鬥技術的不傳之秘。

1.在預備式基礎上,原地持棍按正打、反打、刺棍的動作要領練習攻擊棍法。2.與配手
對面而立,相距一步。雙方持棍站成預備式,然後互相按正打、反打的技術擊打

對方之棍。每一次擊打使兩棍成「

」型,下盤擊打同上盤,唯擊打目標低於膝部
(

138


八、短棍的反擊技術

短棍的反擊技術是技戰術在實戰中的綜合體現,是短棍技術的綜合運用。

1.防左上反擊:
(
以對手持棍為例
)
對方持棍向我左上方擊來,我右手持棍以上正打的方法
打擊其持棍前手
(

140)
,左手抓攔其棍,右手用棍擊敵前腿膝蓋
(

141)


2.
防右上反擊:
對方持棍向我右上方攻來,
我右手持棍向右側用上反打擊打對方持棍前手
(

142)
,然後用下正打擊打對方前腿膝部
(

143)


3.
防左下反擊:
對方持棍由左向右橫掃擊我小腿,
我進身的同時,
以下正打擊打其前手
(

144)
,左手向下外擋抓其棍,右手持棍用上反打擊其頭部
(

145)


4.防右下反擊:對方持棍掃我右腿,我進身的同時以下反打擊打其手
(

146)
,左手向前
擋壓對方雙手,不使其棍動,右手持棍以上正打擊其頭部
(

147)


5.防刺棍反擊:對方持棍以棍尖為力點刺我胸部,我右閃身,右手持棍以正打擊打對方前

(

148)
,左手左攔壓,右手持棍反打其面部
(

149)


九、防守技術的要點

短棍的每一個防守動作都在於保護一定的部位,這些動作主要由腕、肘、肩關節配合身
法、步法來完成的,防守到最後與對方器械接觸時,右手應在一瞬間握緊。另外一定注意的
是,如對方是短械應搶先進攻,如對方是長械,應先進身或防守再進攻。

十、短棍的最佳攻擊目標和攻擊要旨。

短棍的最佳攻擊目標是對方的小腿部位。這里易奏效的部位很多,膝蓋、小腿、腳腕,
這些部位都是些動作遲緩的部位。無論你想攻擊對方的頭部,還是上身或手,都易被對方一
下子抓住。但是,如果打小腿以下,只要對方不彎腰,手就夠不到。擊中這些部位後,再打
擊對方的頭部要害。這也是功拳道的打擊要旨:「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如對手同樣
手持武器,那麼就要先攻擊他的前手,因為械鬥的金科玉律就是殺前鋒手,斷爪奪兵。

但有一點需明白,如果只盯著准備打擊的部位或每次攻擊這些部位,對手就會有所警惕而跳
起躲閃,因此需要穿插短促地刺面、打頭的打法,打法要變化無窮,連續上刺幾下,接著又
去打腳,忽而打上,忽而打下。這次打左肩下次打右腳。這種成對角線的打法很有效。因為
人的眼睛最容易對速度的快慢和對角線產生錯覺,因此這的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打法。

十一、短棍應戰實例

短棍的實戰技術是短棍各種技法在實戰中的綜合體現。也是檢驗每一個棍手水平的最高
境界。因此需要每個棍手能從實戰出發,頓悟技擊真諦,千萬不要盲目模仿,束縛自己。

1.搶攻

我持短棍與對方對峙,突然上步進身,身體下沉,用短棍攻擊對方的前鋒腿,然後再創其頭

(

150)


2.截擊

對方持刀向我刺來,我右閃身,用上正打攻擊對方持刀手,所謂斷爪奪兵技術,隨後再迅速
掃擊其面部
(

151)


3.誘擊

我持棍突然刺向對方面部
(
佯攻
)
,在對方注意力在我上部時,突然以搶攻的技術攻擊其前鋒
腿。

攜帶的原則

甩棍的攜帶其實不必多講,本身甩棍的設計就是為了便於攜帶和隱藏,
20
厘米的長度,
500

克的重量掛在腰帶上,揣在兜里還是可以的。放在哪裡其實無所謂,總之有個原則就是事到
臨頭便於拔出便於出擊就行。
在這里我們再介紹一種以前邵發明老師曾經介紹過的報紙藏棍,
就是用報紙將甩棍第三節包上,這樣看上去就是一個報紙卷,不被人注意,關鍵時候一甩而
出。
98
年那時還沒有甩棍。由於長途公汽時常有騙錢和小偷,所以我和朋友們每次做長途公
汽都是這樣帶短棍的,很隱蔽很實用。

第三節不可忽視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出擊,甩棍只有甩出鎖住才能出擊,這個說法大家應該會同意。甩棍難道
真的只有甩出才能出擊嗎?答案是不需要!也就是說在事關緊急的時候來不及甩出你完全可
以用棍的第三節對付歹徒,
第三節也相當於手握匕首一樣威力十足,
這一點你不知道不清楚,
甩棍你就算白玩了。
千萬不要被「甩」束縛了!
當然用第三節擊敵這需要一定的技術和訓練,
這個不在我們本貼的討論范圍,我們將在甩棍械鬥技術中給予講解。

出棍就是攻擊

這里的出棍指的是將縮好的棍甩放出來。出棍的重要形式就是甩擊,因為我們面對的畢竟是
歹徒,並不是做秀。我們應該力求將每一次出棍都用到甩擊的方式,沒有單純的空出棍,因
為空出棍的時間差必定給歹徒可乘之機。使歹徒得逞。那麼怎麼甩擊呢?就是每一次將棍甩
出都要有目的目標,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空甩出。要針對歹徒的頭頸鎖骨手臂等等要害甩
擊,
即使沒打中也要起到遏制住歹徒的攻擊的作用。
甩擊甩好了它於袖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由於甩棍的隱蔽和詭秘,
突然朝歹徒眼睛甩出,
往往使歹徒愣神,
這時也是最好的攻擊時機,
往往一秒種就可以結束戰斗。這也就是軌跡拳學中的「驚取」的典型應用!這就是「拳」打
不知。

做人要有素質,一分回答一分收獲。
回答完畢,請選擇採納。

『叄』 如何訓練腿部爆發力和手臂 腰部力量

[轉帖]將爆發力提高70%以上的方法

本文出自邵發明 野山武道場的《一切為了實戰而練》。

這些傳統的功法雖然比較簡單,但實效是不同凡響的。在練習時,請注意幾點:
1.俯卧撐關鍵是身體保持直線;2.單腿起踵請盡量保持身體的垂直和前伸腿的水
平(膝關節可稍彎曲);3.擰身前轉運動前請用身法軌跡熱下身,可以參照精華
區《軌跡拳學》的內容:注意步法的運用。

一、將爆發力提高70%以上的練習法(隔日練習):
激烈的打鬥需要強健的身體,強健的身體則是產生強大爆發力的源泉。為了給對
手造成更大的痛苦,我們有必要成倍地增長我們的攻擊力度。
在練習方法上,高質量、高強度的少次多組重復練習是提高爆發力的極佳途徑。
下面舉實例加以說明:
1、拳頭俯卧撐:
通常的俯卧撐是將兩手掌按在地上進行的。這里要求練習者將手掌改為拳頭,握
緊你的拳頭,在地上形成俯卧撐姿勢並動作,兩拳的距離約70厘米,
兩拳眼向前方,請保持身體挺直,不要將肚子凸下去,要將腹部收緊,但不要將
屁股抬得很高。如果拳上感到痛的話,就在拳下墊著書本,以後適應後,必須將
書本拿去。
也許你認為這樣進行俯卧撐練習太方便了,那麼就增加難度。當你以高質量的動
作能夠連續進行俯卧撐15次以上(高質量的動作指的是,整個動作過程一直保持
身體挺直,手臂向下彎屈時,動作要緩慢,當身體剛碰著地面時,立即奮力撐起
,在手臂即將完全伸直時,突然加速完成整個動作,每一次都這樣做,請自行監
督),能如此正確地做15次,表明你具備一定的實力,可以進行支撐力分成法來
練習了。方法如下:在原來的俯卧撐的姿勢下,將身體的重量讓撐地的兩只手不
均勻地承擔,也就是讓一隻手多承擔一點分量,另一隻手少承擔一點。具體可以
這樣做:比如你先讓右手多承擔一點分量,就將左手撐地的拳頭改為用手指撐地
,右手仍舊以拳頭撐地。動作開始時,左手可先以五根指頭全部撐地,感到十分
輕松時,改用食指、中指及大拇指三根指頭撐地,以高質量的動作進行俯卧撐。
由於你的左手只有三根指頭撐地,而右手是一隻充實的拳頭撐著地,所以你自然
將身體的大部分重量由右手來承擔了。如此你能正確地完成15次(每一次都應該是高質量動作,切記不要盲目追求數量。實踐證明,按高質量的15次動作模式練出來的爆發力遠勝過馬馬虎虎的100次動作模式的結果),以後可以左手只用食指、中指來撐地了,這樣做也能高質量地完成15次,則可以讓左手完全不碰地面,只讓右手單獨進
行俯卧撐了,當右手單獨能完成高質量動作10次以上(特別是支撐手即將伸直時
,突然加速完成整個動作),則你右手的爆發力已很不錯了。同理,左手的爆發
力也可以按此方法練出來。
在練習時要時刻告誡自己、督促自己一定要讓動作達到高質量標准。體格較健壯
的人在進行該練習時,可以將兩只腳擱在方凳上或床沿邊,以增加身體對手臂的
壓力。此俯卧撐動作次數、組數如此安排:第一、二周進行兩拳皆撐地的練習,
做完15次高質量的動作為一組,一天做完三組。做一組動作不能達到15次的人,
須咬緊牙關努力爭取,但要注意質量;做一組動作輕松超過15次的人,或增加難
度將腳擱在50厘米高左右的物體上,或直接進入第三、四周的練習。第三、四周
進行的是一隻手用拳頭撐地,另一隻手用手指撐地的練習。一組動作為15次,一
天需做四組,如第一組以右手拳頭撐地,則第二組以左手拳頭撐地,如此交替進
行。是否要將腳擱高,根據你體力而定。第五、六周練習如下,將一手任意放置
身邊,只用一手進行俯卧撐練習,一天堅持完成四組,每組努力做到10次。
注意:以上練習不要你每天做,而要求你隔日做,即練習一天休息一天,如此反
復,實踐證明,隔日練習高質量動作的收效是每天練習的兩倍以上。當第六周練
習完畢後,再進行混合練習,即將所有練習過的動作任意穿插練習,力求做得質
量更高。三個月堅持下來,你的雙臂很鏗鏘有力了,請不要鬆懈,繼續堅持下去

¥2¥

2、單腿起踵練習:
練習者以站立姿勢開始,屈起一隻腳,只用一隻腳慢慢地蹲下去,至屁股完全碰
著腳後跟,然後仍舊以這只腳用力站起來,待膝關節將完成整個過程時,突然加
速將腿完全站直。練習者可能由於一隻腳支撐會出現左右搖晃,這可以將自身的
任一側*近牆,以這一側的手的手指輕輕扶著牆壁,以保持身體平穩,但不可以
用手抓住什麼緊固件,否則練習效果將大大折扣。左右腳交替進行,一天堅持四
組,每組做完15次。也是隔日練習。有的人可能竭盡全力不能完成15次動作,就
盡力而為地做,如果今天做一組只能完成10次,那明天力爭做到11次,待每組11
次動作鞏固下來後,再向每組12次拼搏,以此類推。三個月堅持下來,完成每組
15次的高質量動作肯定不成問題了。
注意:當你能輕松地完成每組15次高質量起踵動作後,須給動作之腿增加壓力了
。你可以用一隻手拎一定質量的物體(或啞鈴或小水桶,小水桶中盛多少水可由
自己決定),由於增加了重量,每組完成的動作次數可能只有幾次了,堅持這樣
練習,努力向15次沖刺,當你負重能完成15次單腿起踵練習,且每次動作都是高
質量的,尤其是動作將要完成(指腿將伸直時)突然加速,這樣做能收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3、擰身前撲運動:
請你准備好一條廢棄的的自行車胎(要彈力仍然較好的)或一根用於捆綁物體的
橡筋,將車胎(或橡筋)的一頭固定好,另一頭稍作加工,使自己的手便於緊緊
地握住。動作開始,你以一手抓住車胎的一頭,人取似弓步姿勢,步距可以大一
點,如果你左腳在前,則用右手抓住車胎(如果右腳在前,則用左手抓住車胎)
,好了,調整好車胎的松緊度,握胎之手從彎曲位置開始,
¥3¥

憑臂力及腰肢轉動之力,猛然將手臂完全伸直,並將上身奮力前撲,完成此動作
後,請緩慢地回到原姿勢。如果做此動作時感覺太輕鬆了,可適當加大你與車胎
固定點之間的距離,如仍能相當輕松地完成此動作,則可以再增加一條車胎,甚
至二條以上車胎。是否增加車胎,以你是否能高質量地完成每組15次動作為依據
。隔日進行練習,一天練四組,每組15次。
注意:當你採取左勢(即左腳、左肩在前)進行動作,右手握著車胎猛力將手臂
伸直時,請身體盡量前撲,腰肢盡量擰轉,形成左肩超前右肩許多。為了使自身
不鬆懈,動作還原時請一定要緩慢。三個月下來,你的要部力量肯定很不錯

『肆』 武功書籍

這么多武功書籍均可在圖中右下角獲得

[江湖打鬥絕命腿].邵發明.掃描版
[清真彈腿門擒拿術].張凱.文字版
[潭腿對練].方長生.掃描版
[絕腿秘招].趙振忠.掃描版
[絕腿秘殺].居山.掃描版
[腿拳].龐林太.劉玉福.掃描版

[螳螂拳].黎峰.掃描版[
[螳螂硬功散手訓練教室].江上雄.胡中鰲.掃描版
[超強腿擊術].馬中碧.掃描版
[鴛鴦腿].張西京.陶玉金
[鴛鴦腿].張西京.陶玉金.掃描版
[三皇炮捶拳] 楊寶田 張漢文著

『伍』 求武術大師邵發明的所有武學武功著作下載

邵發明全部pdf書籍下載
大鏢師:鏢師必讀(邵發明).pdf
教你學發力(邵發明).pdf
斷骨殘筋秘技.pdf
活神仙點穴絕技(邵發明).pdf
黑白兩道九大絕招.pdf
龍虎棍絕殺秘技(邵發明).pdf
千金秘(邵發明).pdf
沾衣閉穴陰手傷人法(邵發明).pdf
《邵發明-短刀神功》.pdf
江湖打鬥攻殺術(邵發明).pdf
desktop.ini
江湖殺手秘技(邵發明).pdf
江湖打鬥殺手拳(邵發明).pdf
無繩之捆-神仙捆.pdf
新野山武道(邵發明).pdf
江湖打鬥三十六毒手(邵發明).pdf
邵發明龍虎棍之大金剛棍法.pdf
武術應用學.doc
大鏢師:抗打神功(邵發明).pdf
江湖打鬥絕命腿(邵發明).pdf
http://hi..com/%CC%EC%CF%C9%CA%C7%B7%F0/blog/item/83d9c8d901685d3111df9b86.html

『陸』 功夫書籍

│ │ 《點穴法真傳秘訣》-金倜生
│ │ 《神州武功精粹—中國三大武功流派少林、武當、峨嵋功法》
│ │ 《金剛薩垛修法如意寶珠》│ │ [少林棍].徐勤燕.掃描版)
│ │ [少林棍棒技法].粟勝夫.蔡仲林.掃描版
│ │ [少林棍法圖說(下)].程宗猷.掃描版
│ │ [少林棍法大全].德虔.德炎.掃描版
│ │ [少林棍法闡宗].程宗猷.掃描版
│ │ [少林點穴術].韓紹武.掃描版
│ │ [少林瘋魔棍法闡宗].馬德.文字版
│ │ [少林禪門寒風掌].張禹.掃描版
│ │ [少林達摩面壁陰陽龜息行氣法].佚名.文字版
│ │ [少林飛龍拳].劉世君.掃描版

通背拳
《白猿通背拳》隋世國 著(內部資料)
《祁家通背拳》單長文 著(人民體育出版社)
《五行通背拳法勢精要》修劍痴 著(手抄本復印)
《通背拳法》 武田熙 著 (民國再版?中國書店1984年)
《通背拳淺釋》張殿華 著(民國再版?天津古籍1988年)
《五猴通背拳(草譜)》符懋昆 著(內部資料)
《縱橫通背拳(草譜)》王之和 著
《通背拳》遼寧挖掘組(人民體育出版社)
《通背拳連環秘技》任 剛 著(北京體育出版社)
《通背拳》劉 波 著(北京體育出版社)
《通臂二十四勢》郭瑞祥 著 (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年)
《通背拳術》青木嘉教 著(日本愛隆堂)
《通背纏拳》徐奎生 等著(山西科技出版社2000年)
《白猿通背拳》胡紹光張貴增 著(內部資料1992年)
《祁家老門通背拳譜》張留圈 著(內部資料)
《祁門通背拳譜》李寶明 著手抄本復印)

《東方大俠張策》香河政協(內部資料)
《徐氏通背掌法》徐永祥 著(天津科技出版社1997年)


《白猿通背拳》胡紹光張貴增 著(內部資料1992年)
《祁家老門通背拳譜》張留圈 著(內部資料)
《祁門通背拳譜》李寶明 著手抄本復印)
《五行通背拳法勢精要》修劍痴 著(手抄本復印)
《通背拳法》 武田熙 著 (民國再版?中國書店1984年)
《通背拳淺釋》張殿華 著(民國再版?天津古籍1988年)
《五猴通背拳(草譜)》符懋昆 著(內部資料)
《縱橫通背拳(草譜)》王之和 著
《東方大俠張策》香河政協(內部資料)
《徐氏通背掌法》徐永祥 著(天津科技出版社1997年)


《龍行刀》劉志清 著(黑龍江科技出版社1984年)
《達摩劍》趙連合授陳鐵生編 (人民體育出版社1983年)
《三環套月鞭》曹志清 著 (山西科技出版社2005年)
《劍術》蔡龍雲 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劍經註解》李良根 等注釋 (江西科技出版社)
《紫霞劍》吳彬 程慧琨 編著(人民體育出版社1982年)
《單刀法圖說》程沖斗 著(明朝刻本復印)
《劍經註解》於大猷 著(江西科技出版社2002年)
《陰符槍譜》王宗岳 著(民國版本影印復印)
《昆吾劍譜》李凌霄 著 (民國再版?天津古籍書店1988年)
《賈氏青萍劍》郭長生 傳授(牛增華整理 手抄復印)
《寫真太師虎尾鞭》姜容樵 著 (民國再版?山西科技出版社2005年)
《雙手劍》於承惠 著(內部資料整理)
《達摩劍》王雲五 著 (民國影印?天津古籍1988年)

《五輪書》宮本武藏 著(英文版復印)
《五輪書》宮本武藏著(企業管理出版社2003年)
《說劍》庄 子 著(吉林文史出版社)
《劍道》董子紅 著(北京體育出版社)

這些功夫書籍在圖中右下角處都可獲得,都有電子版的功夫書籍

閱讀全文

與邵發明功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廈門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74
農民大爺發明秸稈爐 瀏覽:210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