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阿莫西林發明者是誰
青黴素是樓上(弗萊明)發明的,阿莫西林是姓尤(尤孝慶,尤海旋)的發明的,兩者不同,阿莫西林的成分有青黴素而已。
② 阿莫西林創始人
英國的弗萊明(青黴素),據說在二戰時期起了無比重要的作用。
③ 青黴素是哪一年發明的
青黴素是1928年被發明的。
1928年9月15日,亞歷山大·弗萊明外出休假,一隻未經刷洗的廢棄的培養皿中長出了一種黴菌,因此他發明了青黴素。
進一步的試驗表明,這種抗菌素作用緩慢,且很難大量生產。在他轉向其它研究項目之前,他在1929年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自己的發現,但當時這篇論文並未引起重視。
1938年,英國牛津大學病理學家霍德華·瓦爾特·弗洛里和德國生物化學家恩斯特·鮑里斯·錢恩偶然讀到了弗萊明的文章,於是開始做提純實驗。1941年給病人試用。
在英美政府的鼓勵下,現在醫葯公司進入了這個領域,很快就找到了大規模生產青黴素的方法。起初,青黴素只是留給戰爭傷員使用,但是到1944年,英美公民在醫療中也能夠使用了。1945年戰爭結束時,青黴素的使用已遍及全世界。
(3)阿莫西林發明擴展閱讀:
青黴素的分類
1、青黴素G類:如青黴素G鉀、青黴素G鈉、長效西林`青黴素G、peillin G、 盤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黴素鈉、苄青黴素鈉、青黴素鉀、苄青黴素鉀等。
2、青黴素V類:(別名:苯氧甲基青黴素、6-苯氧乙醯胺基青黴烷酸) 如青黴素V鉀等(包括有多種劑型)。
3、耐酶青黴素:如苯唑青黴素(新青Ⅱ號)、氯唑青黴素等。
4、氨苄西林類: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
5、抗假單胞菌青黴素:如羧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等。
6、美西林及其酯匹西林:如美西林及其酯匹美西林等,其特點為較耐酶,對某些陰性桿菌(如大腸、克雷伯氏和沙門氏菌)有效,但對綠膿桿菌效差。
7、甲氧西林類:如坦莫西林等。
④ 阿莫西林發現(發明)
1928年9月15日,亞歷山大·弗萊明發明了青黴素,這使他在全世界贏得了25個名譽學位、15個城市的榮譽市民稱號以及其他140多項榮譽,其中包括諾貝爾醫學獎。
亞歷山大·弗萊明是位小個子蘇格蘭人,他有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襯衫領子上常常系著蝶形領結。每個小學生都讀過弗萊明的傳奇故事——他在皮氏培養皿中發現青黴素黴菌;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同眾多持懷疑態度的人展開長期不懈的斗爭,最終取得了勝利——青黴素的發明成為20世紀醫學界最偉大的創舉。數十年後,嚴肅的歷史學家們還在整理他的傳奇故事。的確,弗萊明發明了青黴素,但他並沒有意識到他發現的是什麼——對此他一無所知。後來是另外兩位科學家——霍華德·弗洛里和厄恩斯特·錢恩從這個已被人遺忘的發現中挽救了有治療效果的黴菌,證明了青黴素的功效,並把這項技術奉獻給人類,從此開創了抗生素時代。
而阿莫西林是屬於青黴素類葯,因此阿莫西林的發現是基於青黴素的發現,並在青黴素的基礎上引入了兩個吸電子基團,羥基和氨基,所以阿莫西林又叫做「羥氨苄西林」,由於引入基團的關系,增加了這個葯物的耐酸性,比起青黴素更適合口服。
阿莫西林和青黴素同屬於β-內醯胺類抗生素,作用機理均為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使細菌迅速成為球狀體而溶解、破裂,達到殺菌的目的。
在英美兩國媒體的共同努力下,關於弗萊明為創造一項醫學奇跡而堅持不懈奮斗的傳奇故事很快就誕生了。
亞歷山大·弗萊明1955年逝世,終年74歲。持修正觀點的傳記作家和歷史學家們及時寫出了關於青黴素發明過程的真實故事。然而,那些神話般的傳說很難被人們忘卻。《大不列顛網路全書》仍然記載著關於弗萊明傳奇故事的大部分內容。
⑤ 阿莫西林是怎樣發現的急!
我不要最佳答案,只是想多說一句
β-內醯胺類抗生素發現過程如上所述,不再多說。如果你要寫發展的過程,可能就要涉及到葯物的結構改造了。青黴素發現以後有一些缺點,不耐酸,不耐酶,抗菌譜不夠寬等,對此類葯物的改造就是從這些方向進行的,可以分別敘述。專業點的話,可以考慮講述對結構中什麼地方引入什麼基團對性質產生什麼影響。這類抗生素現在一般分為四代,每代都有相應的特點,代表葯物等,也可以考慮以這個為線索進行敘述(但其實應該說對葯品分「代」是不科學的,所謂的一至四代只是葯品商的說法罷了)。
另外,不認為維生素C是個好的選擇,雖然葯物書上也會寫,但還是覺得它的分類挺模糊的,當然有些疾病可以通過補充Vit C緩解或治癒,但通常說葯品還真不太想的起來它,這樣說你懂了吧?
建議可以考慮化學治療葯物。現在「化學治療葯物」這個名詞范圍寬泛了,但其實這個詞最初出現的時候,應該是專指治療微生物感染的化學葯物,即化學抗菌葯物。此類葯物最光輝的歲月應該就是抗生素出現之前了,個人認為可以說是人類對抗細菌感染疾病的第一種有效武器。在細菌漸漸對其產生耐葯性後,抗生素剛好被發現了,接班了,剛好又和你選的第一種葯物銜接上了。
昔日德馬克上的保羅·歐立希,十九世紀初非洲的瞌睡病,細菌染色法,606和914名字的由來,磺胺類葯物最初使用在發現者女兒身上,現在磺胺類葯物應用領域的「不務正業」,。。。槽點很多啊,應該比較好寫吧。。。
⑥ 阿莫西林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發明設計人:尤孝慶申請專利人:尤海旋
⑦ 二戰阿莫西林是哪國發明的
1941年前後英國牛津大學病理學家霍華德·弗洛里與生物化學家錢恩實現對青黴素的分離與純化
⑧ 阿莫西林的歷史,主要是什麼時候出來的。
1962年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羥氨苄西林)被設計和合成。
1959年,從發酵液中可以得到6-氨基青黴烷酸(6-APA)。1960年通過全合成用青黴醯化酶水解青黴素得到6-APA。由6-APA為原料進行半合成青黴素的研究,尋找廣譜.耐酸.耐酶的半合成青黴素。
廣譜的半合成青黴素的發現源於對天然青黴素N的研究,人們從頭孢黴菌發酵液中分離得到青黴素N,在其側鏈上含有D-a-氨基已二酸單醯胺。青黴素N側鏈氨基是產生對革蘭氏陰性菌活性的重要基團,由此從中發現活性較好的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
⑨ 阿莫西林是哪發明的
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又名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是一種最常用的青黴素類廣譜β-內醯胺類抗生素,為一種白色粉末,半衰期約為61.3分鍾。在酸性條件下穩定,胃腸道吸收率達90。阿莫西林殺菌作用強,穿透細胞膜的能力也強。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口服青黴素之一,其制劑有膠囊、片劑、顆粒劑、分散片等等。青黴素過敏及青黴素皮膚試驗陽性患者禁用。
阿莫西林發明設計人:尤孝慶,申請專利人:尤海旋
⑩ 阿司匹林的研發歷史
早在1853年夏爾,弗雷德里克·熱拉爾(Gerhardt)就用水楊酸與乙酸酐合成了乙醯水楊酸,(乙醯化的水楊酸)但沒能引起人們的重視。1897年德國化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又進行了合成,並為他父親治療風濕關節炎,療效極好。在1897年,費利克斯·霍夫曼的確第一次合成了構成阿司匹林的主要物質,但他是在他的上司——知名的化學家阿圖爾·艾興格林的指導下,並且完全採用艾興格林提出的技術路線才獲得成功的。
阿司匹林於1898年上市,發現它還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於是重新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將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楊酸衍生物與聚乙烯醇、醋酸纖維素等含羥基聚合物進行熔融酯化,使其高分子化,所得產物的抗炎性和解熱止痛性比游離的阿司匹林更為長效。
1899年由德萊塞介紹到臨床,並取名為阿司匹林(Aspirin)。根據文獻記載,阿司匹林的發明人是德國的費利克斯·霍夫曼,但這項發明中,起著非常重要作用的還有一位猶太化學家阿圖爾·艾興格林。阿圖爾·艾興格林的辛酸故事發生在1934年至1949年間。
1934年,費利克斯·霍夫曼宣稱是他本人發明了阿司匹林。
當時的德國正處在納粹統治的黑暗時期,對猶太人的迫害已經愈演愈烈。在這種情況下,狂妄的納粹統治者更不願意承認阿司匹林的發明者有猶太人這個事實,於是便將錯就錯把發明家的桂冠戴到了費利克斯·霍夫曼一個人的頭上,為他們的「大日耳曼民族優越論」貼金。納粹統治者為了堵住阿圖爾·艾興格林的嘴,還把他關進了集中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約在1949年前後,阿圖爾·艾興格林又提出這個問題,但不久他就去世了。從此這事便石沉大海。英國醫學家、史學家瓦爾特·斯尼德幾經周折獲得德國拜耳公司的特許,查閱了拜耳公司實驗室的全部檔案,終於以確鑿的事實恢復了這項發明的歷史真面目。他指出:在阿司匹林的發明中,阿圖爾·艾興格林功不可沒。
到2015年為止, 阿司匹林已應用百年,成為醫葯史上三大經典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解熱、鎮痛和抗炎葯,也是作為比較和評價其他葯物的標准制劑。在體內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釋放反應,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這與TXA2生成的減少有關。臨床上用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