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位作者的漫畫作品入選高考作文題
漫畫家唐光雨的漫畫作品入選高考作文題。
6月7日,在全國高考作文陸續公開後,記者采訪到了漫畫家唐光雨,他正是全國新高考Ⅱ卷作文題中,作文題目中那一幅漫畫的創作者。接到電話時,唐光雨也有些懵懂。與高考學生和廣大網友一同,他也是看到網路上的消息,才知道自己的漫畫登上了高考作文題目。「高考作文題目上的漫畫,跟原作所差無幾,只是原作是彩色。」
「這幅作品,大概是2007到2008年創作的,已經過去十多年了。」談到此次,唐光雨無比意外,畢竟已經過去了那麼久,但冷靜下來一想,該漫畫作為高考作文題目,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這幅畫作為作文題目的話,有比較大的個人發揮創作的空間。」
唐光雨談到,這幅關於書寫「人」的漫畫,其實是其創作的系列漫畫《光雨眼光》的其中一幅,整個系列共有100多幅作品,創作的是對社會生活的自我理解,並在此前於雜志上發表過。
作為一名漫畫家,唐光雨也酷愛書法藝術。於是把自己在寫書法過程中的領悟,用了漫畫的形式表達出來。「書法藝術,其實字如其人,書法中其實體現了做人的態度,核心還是在於做人。於是我把從書法中得到的感悟,放在了漫畫作品中。」
唐光雨與高考漫畫的緣分
從小喜歡美術的唐光雨很小就開始從事漫畫的創作,16歲時就開始在各種漫畫報刊雜志上發表作品。而實際上,他在高考之中與漫畫非常有緣分,在25年前的高考時的語文作文就是由兩幅漫畫組成的。
「1996年參加高考時,碰上的作文題目也是根據漫畫的內容和寓意寫一篇作文。我從初三就開始發表作品了,對當時全國的漫畫作品都比較熟悉。所以當年高考就比較有優勢,我記得我當年作文發揮得很好。」 唐光雨談到自己與高考漫畫的緣分。
2. 作文題目《眼光》,求一個創新的立意
這幾篇作文的立意很新穎,可以借鑒,希望看完後能對你有所啟發吧。
眼光 (63分)
天色已暮,殘陽似血。我望著腳下頓首於地的勾踐,不由放聲大笑,笑聲如雷,震響於會稽山頭,驚起寒鴉一片。
三十年的夙願終於達成,殺父之仇終於得報,還有什麼更值得我高興的呢?身旁的伍子胥轉過身來:「請大王下令賜越王一死。」死?不!我不會讓他如此輕易地死去,我要讓他苟活著,眼睜睜地看著越國和他自己受到百般羞辱,讓他從一國之君變作堂下的一條狗!我制止了還欲進言的伍子胥,越國已是名存實亡,勾踐也成為我吳國人質,死灰難道還會復燃嗎?
之後十年,我揮戈西進,弱周室,朝秦楚,成就一代霸業。可每當酒酣意滿之時,伍子胥卻一次次進諫,提醒我卧榻之側尚有大患未除。勾踐?大患?他現在早已不是那個曾經趾高氣揚的國君限,終日里粗茶淡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如今的他,已經卑微到了甘願為我嘗糞識症的地步。這樣一個狗都不如的人,如何成得了我的心腹大患?對!就放他回國,讓昔日的國民都看看他現在落魄的模樣!
終於,在伍子胥的冒死阻諫下,勾踐還是被我一意孤行地釋放了。
十年的時間很快又過去了,在這十年間,勾踐為我送來了不計其數的珍寶、美人,儼然是我座下之奴。而我,也越來越無法忍受伍子胥那個頑固的老東西,一次次地要求我誅殺勾踐。你自恃功高就不把我放在眼裡了嗎?
「屬螻」劍過,血光迸濺。我別過頭去,伍子胥臨終前的言語卻像刺一般鑽入我腦中:「就把我的一雙眼睛剜出,放在城門口,親眼見到越國滅吳的那一天的到來!」
如今,我站在華麗然而黯淡的宮殿里,望著階下士氣高昂的三千越甲和又一次在臉上寫滿雄心壯志的勾踐,不由想起了伍子胥的臨終之語,伍愛卿啊,當時我若也有你這一雙慧眼,又怎麼會落得如此下場!
時光彷彿又回到了二十年前那個肅殺的黃昏。我面對眼前依舊如血的「屬螻」劍,最後合上了那曾被自滿之心蒙蔽的雙眼……
眼光(65分)
高山高嗎?在一般人的眼中高山高入雲霄,仰望不可及。而在鷹的眼中高山永遠都只能在自己腳下「稱臣」。
海深嗎?在漁人的眼中,海的深度是人所無法憑空到達的,而在魚的眼中海是自己的家,豈有家裡的成員不能環游家的道理?
人偉大嗎?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永遠都是最偉大的,而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都是缺乏思考的。
你能說出永遠是高的,海永遠是深的,人永遠是偉大的嗎?不能,誰都不能。
人的眼睛就好似存在焦距的相機,調高則看得遠,調低則看得近。
人活在地球上,就永遠也逃不出交流待人的循環,永遠也逃不出眼睛的驅使。
調高你的焦距,固定。在你眼裡,你是萬物的主宰,是一切人、事、物的中心。你挑剔得對待每一個人,試圖讓他們都達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人的標准。你永遠都是以俯視的角度看待萬物,一切唯我獨尊,別人永遠都是缺點多多,遺憾多多。
若如此,高焦距,高標准將把你推入孤家寡人的絕境,一切才真得達到了萬物唯你的虛無境界。
調低你的焦距,固定。在你眼中,你如世間塵埃一粒,到哪吸哪,到哪粘哪。在你看來自己是渺小而無為的,永遠只能仰頭欣賞別人美妙的身姿,而自己只能一味得贊嘆與惋惜。你習慣去發掘別人身上的長處,習慣被別人燦爛的光環籠罩,卻不習慣低頭思考一下自己,為何自己如此卑微?為何自己就不曾想過發光?
若如此,卑微姿態將最終到你奔赴更卑微的境界,助長了也許原本就不高明的人的氣焰。為何如此?為何一定要跟在別人後頭奉承而毀了自己的尊嚴?
時間在流轉,人也在轉變,昔日的丑小鴨也能變成白天鵝,昔日的天鵝未畢能永遠是最美麗的。
固定的焦距,只能拉長人與人的距離,只能使現實成為虛無,只能助長最不悄一顧的性格。對人不能一塵不變,看人也不能一塵不變。人在變,眼光更應該變,要隨時隨著人而變。
及時調好焦距,隨時調好焦距,為人與人之間尋一個支點,一切都是那麼簡單。
眼光(64分)
在花的眼中,蝶是美人,因為她是自己美麗的翅膀。
在花的眼中,蜂是天使,因為他是自己生命的延續。
然而在蝶的眼中,蜂只不過是一個只會埋頭勞作的苦力;在蜂的眼中,蝶只不過是一個游戲花間的浪子。
但蝶和蜂依舊在飛舞著,相互尊敬著,和花一起組成大自然最美麗的微笑。
我不喜歡你,秦始皇,你窮兵黷武,焚書坑儒,一點都不知管理藝術。但我依舊尊敬你,你用先進的制度使秦國漸漸強大,最終創下了統一中國的豐功偉績。
我不喜歡你,李白,你一心為官,卻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謊言。但我依舊尊敬你,因為你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豪情和酒後撈月的天真和爛漫。
我不喜歡你,項羽。你一心只想到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卻不顧虞姬自刎前求你東山再起的眼神。你企圖用一死來逃避所有的責任,卻沒有勇氣去面對。但我依舊尊敬你,因為你有「大風起兮雲飛揚,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勇和對虞姬忠貞不二的愛情。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缺點優點。有些人因看不慣別人的缺點,因而勾心鬥角處處為難別人,最終兩敗俱傷。如果我們以尊敬的心態來看自己不喜歡的人的閃光點,也許我們會覺得其實那人也並不那麼壞。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我想就是在矛盾發生時多想想別人的優點吧。
在海的眼中,浪是精靈,因為她是自己生命的呼吸。
在海的眼中,岸是長城,因為他是自己身體的守護者。
然而在浪的眼中,岸只不過是不思進取的獃子;在岸的眼中,浪只不過是無理取鬧的瘋子。
但浪和岸依舊生存著,他們相互尊敬著對方,與海一起組成了大自然最激情的運動。
浪說:「當岸阻擋我前進時,我想到了正是岸讓我懂得了收斂。」
岸說:「當浪一次次搗亂時,我想到了正是浪讓我更加偉岸。」
3. 作文:請以「眼光」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是盡人皆知的道理。每個人、每種物品都會有缺點和不足,也總會有超出他人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怎麼辦呢?像《鳥的評說》里的鳥兒那樣只數落別人的不足嗎?不,應該留一些眼光看自己。
「人貴有自知之明」。古人這句話可以說是頗有道理的。荀子《勸學》中曾說道:「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也就是說要成就自己的美德,就要天天檢查反省自己,也就是說要留下眼光看自己,只有這樣才能有良好的修養。相反,那些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只把眼光盯在別人身上,只是一心想挑別人的毛病、出他人的丑,從而就認為別人不如自己的自我滿足者們,是永遠不會有所成就的,就像《鳥的評說》里的鳥兒,麻雀笑話燕子怕冷,但麻雀從沒想過它不能像燕子那樣從北方飛到遙遠的南方;喜鵲說蒼鷹好高騖遠,但它從不能像蒼鷹那樣一飛沖天,傲視四野。它們只把眼光盯了別人身上,而不是聽到了對自己的批評就認真檢查自己是否真正有那些錯誤,從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其結果飛翔於雲天的仍是蒼鷹,唱歌悅耳的依然是百靈,它們誰都沒有進步。
我們生活也是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何必要把眼光盯在別人身上呢?為什麼要用自己的標准衡量別人呢?就像牆與風向標一樣,牆的可貴之處就在其立場堅定,風吹來依舊巋然不動,但它永遠不能像風向標那樣指示風向。此時牆能做的就是要認真檢查自己身上是否有漏洞,而不是去譏笑風向標隨風轉來轉去立場不定了。
把專門挑別人毛病的眼光收回來看看自己吧,認認真真找找自己的缺點,想想如何去改進,如何使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益的人,這才是最有益的事情啊!
留一些眼光看自己!
4. 來篇以「眼光」為題的作文,800字左右…議論文…
眼 光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
總有一種眼光讓人充滿智慧;
總有一種眼光讓人流連忘返;
總有一種眼光讓人激情澎湃……
眼光是心靈的窗戶,它折射出來的是人性的真、善、美。
站在民族發展的山峰之上,我品味到奉獻者那無私的眼光。
譬如,一支粉筆,一位老師。
有這樣一個畫面:在一個春和景明的日子裡,在一間簡陋的課室里,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課。老師的眼光掃視著課室里的每一個角落,同學們的一舉一動便是眼光的焦點。那麼溫柔,那麼美,連窗外的眼光也忍不住要窺視那迷人的瀑布,那動人的眼光……
多少年後,從這個教室里走出了多少機關幹部,多少記者,多少工程師……但他們永不能忘記的卻是那迷人的眼光,那無私奉獻的眼光……
站在撒哈拉的蒼茫之中,我領略到頑強者那堅毅的眼光
譬如,一個醫葯箱,一個柔弱女子。
還記得那穿行於沙漠之中的柔弱女子嗎?感受過那駱駝泣血悲鳴之聲嗎?領略過那堅毅的眼光嗎?三毛,用她的此志不渝,在撒哈拉中幫助撒哈拉威人的醫院起居,寫下了千載的美文。她正是如此把堅毅的眼光投向人煙稀少的沙漠王國。
站在歷史發展的河畔,我讀出了追尋者那審時度勢的眼光。
譬如,一個目標,一個智者。
戰國時期的孔子,倘若在周遊列國之後無審時度勢的眼光,能成為一代教育先驅嗎?默片時代的卓別林,如果未能發現自身的優勢,看到默片的潛力,能鑄造無聲電影的輝煌嗎?滾滾商界里的比爾蓋茨假若看不到經濟的洪潮,能登上微軟的顛峰嗎?不盡的假如,傳來一個永恆的消息:只有審時度勢的人,具有與時俱進的眼光的人,才能譜寫人生的輝煌。
原來,眼光是如此動人心弦,或溫柔,或堅毅,或睿智,不一而足。
5. 另一種眼光作文
[另一種眼光作文]
老師在黑板上掛歷了一張"畫",白紙中畫了一個黑色圓點,另一種眼光作文。 "你們看見了什麼?"老師問。 全班學生一起回答:"一個黑點。" 教師說:"只說對了極少的一部分,畫中最大的部分是\'空白\'。只見小,不見大,就會束縛我們的思考力。成千上萬的人不能突破自己,原因正在這里。"傳統的思維定勢會束縛我們的想像力,而換一種眼光則可能會有新的發現。 請你以"換一種眼光"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文體不限,題目自擬。思路領航1) 換一種眼光,會有新奇的發現。橫著切蘋果,我們會發現珍貴的"星星";站在別人的立場,我們會發現自己的不足。 2) 換一種眼光是創新意識的表現。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勢,是當前信息社會的需要。只有創造,我們才能不斷擺脫舊觀念的束縛,不斷地走向進步。 3) 不是任何問題都可以換一種眼光來看,比如學習、事業、奮斗、拼搏等,它們的含義是相對固定的。為了求新,而盲目地換眼光來看,會失去判斷問題的依據,陷入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的泥塘。 4) 換一種眼光需要有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和深入思考。西進淘金的路上,交通不便,旅店缺乏。看到這些情況的人最後也淘到了"金",但他們不是單純用手而是用頭腦來"淘金"的。 5) 以常能換一種眼光看問題,能夠使我們心胸開闊,不拘泥於事物。當我們對走上社會心存畏懼時,我們要想那是鍛煉我們的好天地;當我們做某件事情成工後,我們要想到它其實也可能會走向失敗……換個角度會很美1. 在生命的背景上展開論題:世界是多元的,但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中學生作文《另一種眼光作文》。 2. 將成見的眼光與別出心裁的眼光對比,突出"換個角度會很美"。 世界誠實而公平地存在著,而每個人眼中都有著一個與眾不同的"小宇宙"。不同的人在各自的"小宇宙"中發現著不同的色彩,演繹著各自的人生。 烈日,沙漠。兩個焦渴疲憊的旅人,取出惟一的水壺,搖搖。一個旅人說:"哎呀,太糟糕了,我們只剩半壺水了!而另一旅人卻高興地說?quot;是嗎?真幸運,我們還有半壺水!"其實,人生中的好多事就像那半壺水一樣,換個角度,就有了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愛迪生為了尋找適合做燈絲的材料,進行了一千多次實驗,當有人嘲笑他的失敗時,他卻自豪地說:"我已發現了一千種材料不適合做燈絲!"這樣的胸襟,這樣的氣度,這樣的智慧,真讓人拍案叫絕。而這一切,不正是源於愛迪生與眾不同的思考角度嗎? 換個角度,我們要有推翻成見的勇氣和別出心裁的智慧。一個普普通通的蘋果,所有的人都規規矩矩地縱向剖開,而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卻固執地橫向切開了,於是,她閃亮的大眼睛發現了蘋果里?quot;星星"!這個故事,長久以來一直打動著我的心,吸引著我去思考。 為什麼常常是孩子們有發現的樂趣呢?為什麼孩子們眼中的世界總是那麼新鮮、有趣呢?我想正是因為孩子的"無知"才造就了他們獨具的慧眼,才使他們有探索世界的勇氣和熱情。於是,兒童有時讓人敬畏,而我們是否也可以從中得到些許啟迪呢? 世界這么大,讓我們睜大雙眼用單純而善感的心靈,用寧靜平和的呼吸,去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用孩子般的熱情與好奇打開觀察世界的多棱鏡。多角度的斑讕色彩定會讓我們驚喜不已:原來,惱人的雨水沖洗下的綠葉會如此純粹鮮靈;無名無香的野花小草也自有一份平凡的生機與美麗;生命中的挫折也可以變成使人成長的營養;失敗也可以是人生旅途中醒目的坐標…… 換個角度吧,生命會展現出另一種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的話總是那麼經典而耐人尋味。
6. 以眼光為話題作文 800字
眼 光(一)
小鎮的傍晚,夕陽在天空中被撕裂,昏黃的陽光一點點沉落下來。我靠著窗子,視線被一對母子吸引住了。那孩子正是伢伢學語的年紀,此時正邁著稚嫩的步子搖搖晃晃地向前走。母親嘴角含笑,走在孩子的不遠處,目光溫柔地落在孩子身上,彷彿那就是她的整個世界。
我的心驀地一動。我不禁回過頭,看見母親瘦小的身子正探身在寬大的衣櫥里整理衣服,明天,一個月僅兩天的休憩便結束了,母親在為我下一個季節里學校生活准備衣用物什。母親似乎注意到我正看著她,便回頭朝我微微一笑,那目光溫暖而又熟悉。是的,那目光陪伴了我十幾年,那該是多少個日日夜夜啊!
曾記得當我幼稚地向她炫耀自己拔下的每一顆牙時,母親笑眼彎彎地看著我,那目光充滿了期待。
曾記得當我第一次在成長的路上摔了跟頭哭著回家時,母親總是用目光給我理解、安慰和鼓勵。
曾記得在大雪紛飛的冬天,母親輕輕地幫我揉搓著凍壞了雙腳,目光中滿是責怪和疼惜。
曾記得在炎炎地夏日,貪玩的我總是喜歡游盪到天全黑透了才肯回家,那時母親的目光里寫滿的是等待的焦慮與關切。
曾記得……
「吃飯了!」
我回過神來,不知何時,陽光已伴隨著那對母子的背影,消失在視野中了。母親早已理好了冬衣,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已擺在桌上。母親像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一樣拉我在桌前坐下,張羅著為我夾這菜夾那菜的,甚至每一塊送到我碗里的魚肉都要細心地為我挑去魚刺,似乎我依然還是那個三四歲的小孩……我突然意識到,以前每一次返家時自己在狼吞虎咽時忽視了多少應該用心去感受的東西。我扒拉著飯,吃得有點羞澀,我知道母親正在用慈愛的目光注視著我……
「怎麼了,吃啊,都是你愛吃的菜,在學校里一定餓著了吧……」
我「嗯嗯」的答應著。趕緊狼吞虎咽的吃起來,我知道,此時能夠讓那道慈愛的目光充滿幸福感的就是我「風卷殘雲」的吃飯架勢。
看著母親那高興得像孩子一樣發著光的眼睛,我突然明白了,我幼年時的頑皮,成長路上的點滴,我與生俱來的缺點,我略異於人的長處,我每一次失敗與成功的記錄,我那從小到大詳細成長檔案都被母親溫柔的目光靜靜地收藏著啊。
吃完晚飯,我站在院中,淡淡的月光灑了一地。我冥想著夕陽下那道溫柔的母愛目光,多麼感謝那道目光啊,是它提醒和引領我提前關注到了我早應該去關注的生命中的幸福。我知道此時正有一道目光靜靜地落在我的身上,那是母親的目光。
教師點評:作者構思和剪裁別具匠心,對於母親目光的描寫細膩生動。范怡母親那關切的眼神滿足的神情我們也從自己的母親那兒看到過,她們母女溫馨而真實對話交流也曾經發生在我們和母親身上。為什麼我們不能把它訴諸筆端?本文對同學們寫作的最大提示是:藝術來自生活。文貴在真實,寫作時做到「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筆下卻無」就是一大亮點。
眼 光(二)
推著沉沉的車子,邁著沉沉的步子,我向校門口走去。我看到了那熟悉的表情,熟悉的目光。
是的,我的考試又失敗了。父親的希望又一次受到了打擊,父親又一次地要與我一道承受我考試失敗的痛苦。
我的心不由地隱隱作痛,我覺得寒冷正從四面八方擁圍而來,帽子、圍巾、手套雖然將我的全身包得嚴嚴實實,但我依然感到透骨的冷。
也許那種冷是來自父親的目光。父親看見我,只是冷冷地看了我一眼。就那一眼,我已經發現,父親的目光似乎被這冬天的冷凍住了。父親目光中的那種寒冷似乎來自北極,是那種似乎永遠見不到春暖花開時光的絕望的冰冷。失望與無奈似乎就這樣永遠冰封在了父親的目光中。
我和父親各自騎著車走在路上,清冷的燈光下,影子被拉長又縮小。寒風刮過耳朵,有割裂的感覺從心底冒出來。身旁摩托車突突的聲音告訴我父親的存在。一路上,父親都沉默著。他那充滿寒意的目光直直地落在車輪前方,不看我,也不看旁邊。似乎我的失敗剝奪了他張望這個世界的權利。
哦,我的父親,他的目光不能拐彎,他的心情無法拐彎!因為他找不到女兒明天的路!哦,請不要嘲笑父親的狹隘,在一個清貧家庭父親的心裡,高考是兒女們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啊!
(終於到家了,沉默終於打破了:為什麼語文考倒數第一?為什麼這么大還寫錯別字?……一連串的問題砸向我,我來不及回答,我也無法回答。這些問題剛才應該在父親那直直的目光中盤旋了一路吧?我唯有噙著淚低下頭去偷偷地看一眼父親,我多麼希望,家的氣息能夠驅散些父親目光中的寒意。但父親的目光依然未能從寒冷中蘇醒過來。)
曾幾何時,父親的目光里滿是夢想,滿是快樂和幸福。然而,歲月在流走,父親的路越來越窄,天空越來越小,父親那對自己夢想充滿期待的目光慢慢變成了對兒女的期待,那是父親最後的小小的希望與幸福!
而我,這天資駑鈍的女兒,卻總是這么殘忍,一次次粉碎他小小的夢想,一次次在他熱切的期待上澆冷水,一次次將無奈與失望填入他那曾經意氣飛揚的目光中!
平日里父親的目光是平靜的,但我知道那是父親把失望藏在平靜的目光下,那平靜的目光後面是一顆比我還更慌亂無措的心。他不知道應該拿什麼去幫助她的女兒,為她的女兒找到成功的秘碼,找到能夠賜予聰明的力量!找到通往明天的幸福之路!
我知道,我的每一次的失敗,都會在那道目光里沉澱下深深的失望,一次次的失望最後終於凝聚成了今天您那目光中絕望的寒冰。
我的父親,我多麼想讓您的目光能從寒冷中蘇醒,變得平和些,快樂些。我知道,能融化那目光寒冰的唯有我!我的成功是您全部的希望與快樂。
我的父親,但請你相信我,小心翼翼地剔除您目光里的那些無奈與絕望,填進去快樂,填進去希望,填進去幸福一直就是我的心願,一直就是你這個天資駑鈍的女兒努力的方向啊!
我的父親,給我一點時間,我多麼希望有一天也許可以在另一片天地里告訴您:不用擔心,女兒也是很優秀的!那時,我的父親,您那迎面而來的目光會不會和太陽一樣溫暖?和春天一樣明媚呢?雖然成功的勝算也許很小,但請您堅信我會一直努力的!
教師點評: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讓我們看到一個女兒為自己失敗和平庸給父親帶來打擊的不忍和愧疚,為了讓父親驕傲幸福所作的承諾和努力。其實父親驕傲幸福的理由有很多種,比如作者的這份深沉的感恩之心和回報之念足以讓父親深感幸福。在眾多的作文中這篇這所以我們感動,是因為許多文章只是在描述父母的目光如何的溫柔如何充滿愛,或者講述一個在父母目光的感動洗禮下成長的故事,極少有同學想到我們可以為父母目光的變化做些什麼。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只被動的接受父母的愛,也不能只是感恩到父母的愛,我們還要回報父母的愛。我們不能只想到父母給了我們什麼,還要多想想我們能為父母做些什麼。
眼 光(三)
曾有位少年挑了一壺茶在路上行走,一不小心,茶壺掉在地上,碎了。少年沒有回頭,只是往前走。後面有好心人叫住了他:「喂,你的茶壺掉了,難道你不知道嗎?」「我知道。」他平靜地說,「碎了的已經碎了,難道我一定要回頭對茶壺表示哀悼嗎?不,也許我會因為解決了負荷走而走得更快。」
好多事情的結局已經定格,既然已經無法挽回,又何必死盯住一個地方,,一味的傷悲。要知道,雪融化了就一定是水嗎?難道雪融化了就不能是春天?要知道,葉子落了就一定是蕭瑟嗎 ?難道葉子落了不可以是碩果累累的金秋?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可以換一種眼光去看待問題。
換一種眼光看待問題,他走上了棄醫從文的道路。
是誰?在風雨如晦的年代也曾經憂傷的彷徨;是誰?看到愚昧的國民冷眼嘲笑被殺的同胞時無奈的傷逝;又是誰?在黑暗中燃燒著自己的靈魂,終於決定棄醫從文,用心靈的筆發出了響徹雲霄的一聲吶喊。是他——魯迅先生,他敢於直面慘淡人生的勇氣,他犀利而辛辣的筆觸喚醒了千千萬萬麻木的靈魂。換一種眼光看待問題,使他終於明白,醫生只能拯救一個人的身體,但永遠拯救不了一個人的靈魂。
換一種眼光看待幸福,她走上保家定國的出塞之路。
還記得她嗎?出塞路上,黃沙漫道,駝鈴叮當,胡楊肅立,淚眼婆娑;還記得她前進的方向嗎?沒有鳥語花香,鶯歌燕舞,只有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是她——王昭君,她換了一種眼光來看待自己的幸福,她的幸福就是人民的安居樂業和國家的和平安定。換了一種眼光看待問題,她無悔地踏上出塞和親之路,她把千萬人的幸福當作自己最大的幸福,成就了自己永垂千古的美名。
換一種眼光看待競爭,才能使世界得到繁榮發展。
現在的世界格局是和平與動盪並存,部分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發展的,不惜損害他國的利益。於是,我們看見了阿富汗血流成河,我們聽到了伊拉克從未停止的爆炸聲。在穩定中發展,在發展中前進已成為世界人民的呼聲。其實我們可以換一種眼光看待國與國之間的矛盾競爭,尋求更為有利的解決方法。我們可以攜手前進,共創雙贏,使世界得到繁榮發展。
同樣是一縷暗香,鳥兒可能不會駐足,但蝶兒會為之狂舞;同樣是一個巨浪,船兒可能會望而卻步,海鷗卻會破浪翱翔,同樣是一棵枯樹,悲觀者看到了死亡,樂觀者看到了新生…….
正因為換了一種眼光,塞翁失馬成了福,梁祝化蝶翩翩舞,張繼的落第之痛卻造就了一首留佳千古的《楓橋夜泊》。我們要學會換一種眼光來看待問題!
眼 光(四)
不同的眼光,向外透露著不同的含義:在父母的眼光里,透著對孩子的關切;在老師的眼光里透著對學生的鼓勵:而在我們自己的眼光里,透著的則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眼光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方位所表達的含義也有所不同。
個人的眼光,決定著你一生的發展方向。當今的世界,競爭激烈,現實殘酷,表面的和平安定中依然蘊含著弱肉強食,那麼,能否在這樣的社會中生存,就取決於你是否擁有獨到的眼光來看待世界。人生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很多,但往往是許多人共同擠上同一根獨木橋,如果此時的你擁有慧眼,另闢蹊徑,或許你能避免落水的失敗。東漢的班超投筆從戎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班超發現自己在文學上是在難有作為,況且當時國家徵召,他便毅然擲筆,出使西域,為保障絲路的暢通立下豐功偉績,這充分體現的班超獨特的眼光,這是因為這樣一份長遠的眼光,鋪就了他的人生之路,改變了他的人生價值。
如果說個人的眼光改變自己,那麼在科學研究中善於發現,敢於懷疑,勇於否定的敏銳眼光,則將預示一場科學領域內的大變革,它將影響我們當時乃至將來的生活。
我們都知道,因為牛頓善於發現的眼光,發現了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否定了傳統力學,從而奠定了近代經典力學的基礎。這份敏銳的眼光帶來了科學的變革,促進了人類思想的解放,意義重大。緊接著,由於愛因斯坦敢於用懷疑的眼光看待經典力學,發現了牛頓力學的不足,否定了牛頓力學在微觀世界的規律,創立的相對論,這樣的敢於懷疑和勇於否定的眼光不又一次引起了科學的革命嗎?是啊,相對論的發現為後來科學研究在微觀世界的探索開辟了道路,他開始將人類的眼光由宏觀世界引向了微觀世界。
所以,個人的眼光改變自己,科學的眼光改變的則是世界。
相對於個人和科學的眼光而言,一個國家眼光的長遠與否擇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命運。
明清時代的中國,目光短淺,自詡天朝上國,物產豐富,無需與外夷通商,從此閉關自守,逐漸落後世界潮流,導致了近代中國百年恥辱。隨後,一代代傑出的領導人目光長遠,使得中國逐步崛起,如今,亞洲雄獅已然覺醒,傲立與世界的東方。我們無法忘記鄧小平改革開放,打開國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使中國重新跟上世界的步伐,使任命的生活步入小康。如果沒有長遠的眼光,這些就不會成為現實,十幾億中國人民將已然飽受欺凌。由此可見,國家的眼光,把我這國家的將來,沒有長遠的眼光,何來祖國的繁榮與昌盛,又何來社會的和平與安定?
個人的眼光決定自己,科學的眼光變革生活,國家的眼光把握命運……眼光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我們要培養自己的眼光,只有獨具慧眼,我們的未來才有無限的光明。
7. 以眼光為題的800字高中作文
眼 光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 總有一種眼光讓人充滿智慧; 總有一種眼光讓人流連忘返; 總有一種眼光讓人激情澎湃…… 眼光是心靈的窗戶,它折射出來的是人性的真、善、美。 站在民族發展的山峰之上,我品味到奉獻者那無私的眼光。 譬如,一支粉筆,一位老師。 有這樣一個畫面:在一個春和景明的日子裡,在一間簡陋的課室里,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課。老師的眼光掃視著課室里的每一個角落,同學們的一舉一動便是眼光的焦點。那麼溫柔,那麼美,連窗外的眼光也忍不住要窺視那迷人的瀑布,那動人的眼光…… 多少年後,從這個教室里走出了多少機關幹部,多少記者,多少工程師……但他們永不能忘記的卻是那迷人的眼光,那無私奉獻的眼光…… 站在撒哈拉的蒼茫之中,我領略到頑強者那堅毅的眼光 譬如,一個醫葯箱,一個柔弱女子。 還記得那穿行於沙漠之中的柔弱女子嗎?感受過那駱駝泣血悲鳴之聲嗎?領略過那堅毅的眼光嗎?三毛,用她的此志不渝,在撒哈拉中幫助撒哈拉威人的醫院起居,寫下了千載的美文。她正是如此把堅毅的眼光投向人煙稀少的沙漠王國。 站在歷史發展的河畔,我讀出了追尋者那審時度勢的眼光。 譬如,一個目標,一個智者。 戰國時期的孔子,倘若在周遊列國之後無審時度勢的眼光,能成為一代教育先驅嗎?默片時代的卓別林,如果未能發現自身的優勢,看到默片的潛力,能鑄造無聲電影的輝煌嗎?滾滾商界里的比爾蓋茨假若看不到經濟的洪潮,能登上微軟的顛峰嗎?不盡的假如,傳來一個永恆的消息:只有審時度勢的人,具有與時俱進的眼光的人,才能譜寫人生的輝煌。 原來,眼光是如此動人心弦,或溫柔,或堅毅,或睿智,不一而足。
8. 作文以眼光為題目
小鎮的傍晚,夕陽在天空中被撕裂,昏黃的陽光一點點沉落下來。我靠著窗子,視線被一對母子吸引住了。那孩子正是伢伢學語的年紀,此時正邁著稚嫩的步子搖搖晃晃地向前走。母親嘴角含笑,走在孩子的不遠處,目光溫柔地落在孩子身上,彷彿那就是她的整個世界。
我的心驀地一動。我不禁回過頭,看見母親瘦小的身子正探身在寬大的衣櫥里整理衣服,明天,一個月僅兩天的休憩便結束了,母親在為我下一個季節里學校生活准備衣用物什。母親似乎注意到我正看著她,便回頭朝我微微一笑,那目光溫暖而又熟悉。是的,那目光陪伴了我十幾年,那該是多少個日日夜夜啊!
曾記得當我幼稚地向她炫耀自己拔下的每一顆牙時,母親笑眼彎彎地看著我,那目光充滿了期待。
曾記得當我第一次在成長的路上摔了跟頭哭著回家時,母親總是用目光給我理解、安慰和鼓勵。
曾記得在大雪紛飛的冬天,母親輕輕地幫我揉搓著凍壞了雙腳,目光中滿是責怪和疼惜。
曾記得在炎炎地夏日,貪玩的我總是喜歡游盪到天全黑透了才肯回家,那時母親的目光里寫滿的是等待的焦慮與關切。
曾記得……
「吃飯了!」
我回過神來,不知何時,陽光已伴隨著那對母子的背影,消失在視野中了。母親早已理好了冬衣,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已擺在桌上。母親像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一樣拉我在桌前坐下,張羅著為我夾這菜夾那菜的,甚至每一塊送到我碗里的魚肉都要細心地為我挑去魚刺,似乎我依然還是那個三四歲的小孩……我突然意識到,以前每一次返家時自己在狼吞虎咽時忽視了多少應該用心去感受的東西。我扒拉著飯,吃得有點羞澀,我知道母親正在用慈愛的目光注視著我……
「怎麼了,吃啊,都是你愛吃的菜,在學校里一定餓著了吧……」
我「嗯嗯」的答應著。趕緊狼吞虎咽的吃起來,我知道,此時能夠讓那道慈愛的目光充滿幸福感的就是我「風卷殘雲」的吃飯架勢。
看著母親那高興得像孩子一樣發著光的眼睛,我突然明白了,我幼年時的頑皮,成長路上的點滴,我與生俱來的缺點,我略異於人的長處,我每一次失敗與成功的記錄,我那從小到大詳細成長檔案都被母親溫柔的目光靜靜地收藏著啊。
吃完晚飯,我站在院中,淡淡的月光灑了一地。我冥想著夕陽下那道溫柔的母愛目光,多麼感謝那道目光啊,是它提醒和引領我提前關注到了我早應該去關注的生命中的幸福。我知道此時正有一道目光靜靜地落在我的身上,那是母親的目光。
教師點評:作者構思和剪裁別具匠心,對於母親目光的描寫細膩生動。范怡母親那關切的眼神滿足的神情我們也從自己的母親那兒看到過,她們母女溫馨而真實對話交流也曾經發生在我們和母親身上。為什麼我們不能把它訴諸筆端?本文對同學們寫作的最大提示是:藝術來自生活。文貴在真實,寫作時做到「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筆下卻無」就是一大亮點。
眼 光(二)
推著沉沉的車子,邁著沉沉的步子,我向校門口走去。我看到了那熟悉的表情,熟悉的目光。
是的,我的考試又失敗了。父親的希望又一次受到了打擊,父親又一次地要與我一道承受我考試失敗的痛苦。
我的心不由地隱隱作痛,我覺得寒冷正從四面八方擁圍而來,帽子、圍巾、手套雖然將我的全身包得嚴嚴實實,但我依然感到透骨的冷。
也許那種冷是來自父親的目光。父親看見我,只是冷冷地看了我一眼。就那一眼,我已經發現,父親的目光似乎被這冬天的冷凍住了。父親目光中的那種寒冷似乎來自北極,是那種似乎永遠見不到春暖花開時光的絕望的冰冷。失望與無奈似乎就這樣永遠冰封在了父親的目光中。
我和父親各自騎著車走在路上,清冷的燈光下,影子被拉長又縮小。寒風刮過耳朵,有割裂的感覺從心底冒出來。身旁摩托車突突的聲音告訴我父親的存在。一路上,父親都沉默著。他那充滿寒意的目光直直地落在車輪前方,不看我,也不看旁邊。似乎我的失敗剝奪了他張望這個世界的權利。
哦,我的父親,他的目光不能拐彎,他的心情無法拐彎!因為他找不到女兒明天的路!哦,請不要嘲笑父親的狹隘,在一個清貧家庭父親的心裡,高考是兒女們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啊!
(終於到家了,沉默終於打破了:為什麼語文考倒數第一?為什麼這么大還寫錯別字?……一連串的問題砸向我,我來不及回答,我也無法回答。這些問題剛才應該在父親那直直的目光中盤旋了一路吧?我唯有噙著淚低下頭去偷偷地看一眼父親,我多麼希望,家的氣息能夠驅散些父親目光中的寒意。但父親的目光依然未能從寒冷中蘇醒過來。)
曾幾何時,父親的目光里滿是夢想,滿是快樂和幸福。然而,歲月在流走,父親的路越來越窄,天空越來越小,父親那對自己夢想充滿期待的目光慢慢變成了對兒女的期待,那是父親最後的小小的希望與幸福!
而我,這天資駑鈍的女兒,卻總是這么殘忍,一次次粉碎他小小的夢想,一次次在他熱切的期待上澆冷水,一次次將無奈與失望填入他那曾經意氣飛揚的目光中!
平日里父親的目光是平靜的,但我知道那是父親把失望藏在平靜的目光下,那平靜的目光後面是一顆比我還更慌亂無措的心。他不知道應該拿什麼去幫助她的女兒,為她的女兒找到成功的秘碼,找到能夠賜予聰明的力量!找到通往明天的幸福之路!
我知道,我的每一次的失敗,都會在那道目光里沉澱下深深的失望,一次次的失望最後終於凝聚成了今天您那目光中絕望的寒冰。
我的父親,我多麼想讓您的目光能從寒冷中蘇醒,變得平和些,快樂些。我知道,能融化那目光寒冰的唯有我!我的成功是您全部的希望與快樂。
我的父親,但請你相信我,小心翼翼地剔除您目光里的那些無奈與絕望,填進去快樂,填進去希望,填進去幸福一直就是我的心願,一直就是你這個天資駑鈍的女兒努力的方向啊!
我的父親,給我一點時間,我多麼希望有一天也許可以在另一片天地里告訴您:不用擔心,女兒也是很優秀的!那時,我的父親,您那迎面而來的目光會不會和太陽一樣溫暖?和春天一樣明媚呢?雖然成功的勝算也許很小,但請您堅信我會一直努力的!
教師點評: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讓我們看到一個女兒為自己失敗和平庸給父親帶來打擊的不忍和愧疚,為了讓父親驕傲幸福所作的承諾和努力。其實父親驕傲幸福的理由有很多種,比如作者的這份深沉的感恩之心和回報之念足以讓父親深感幸福。在眾多的作文中這篇這所以我們感動,是因為許多文章只是在描述父母的目光如何的溫柔如何充滿愛,或者講述一個在父母目光的感動洗禮下成長的故事,極少有同學想到我們可以為父母目光的變化做些什麼。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只被動的接受父母的愛,也不能只是感恩到父母的愛,我們還要回報父母的愛。我們不能只想到父母給了我們什麼,還要多想想我們能為父母做些什麼。
眼 光(三)
曾有位少年挑了一壺茶在路上行走,一不小心,茶壺掉在地上,碎了。少年沒有回頭,只是往前走。後面有好心人叫住了他:「喂,你的茶壺掉了,難道你不知道嗎?」「我知道。」他平靜地說,「碎了的已經碎了,難道我一定要回頭對茶壺表示哀悼嗎?不,也許我會因為解決了負荷走而走得更快。」
好多事情的結局已經定格,既然已經無法挽回,又何必死盯住一個地方,,一味的傷悲。要知道,雪融化了就一定是水嗎?難道雪融化了就不能是春天?要知道,葉子落了就一定是蕭瑟嗎 ?難道葉子落了不可以是碩果累累的金秋?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可以換一種眼光去看待問題。
換一種眼光看待問題,他走上了棄醫從文的道路。
是誰?在風雨如晦的年代也曾經憂傷的彷徨;是誰?看到愚昧的國民冷眼嘲笑被殺的同胞時無奈的傷逝;又是誰?在黑暗中燃燒著自己的靈魂,終於決定棄醫從文,用心靈的筆發出了響徹雲霄的一聲吶喊。是他——魯迅先生,他敢於直面慘淡人生的勇氣,他犀利而辛辣的筆觸喚醒了千千萬萬麻木的靈魂。換一種眼光看待問題,使他終於明白,醫生只能拯救一個人的身體,但永遠拯救不了一個人的靈魂。
換一種眼光看待幸福,她走上保家定國的出塞之路。
還記得她嗎?出塞路上,黃沙漫道,駝鈴叮當,胡楊肅立,淚眼婆娑;還記得她前進的方向嗎?沒有鳥語花香,鶯歌燕舞,只有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是她——王昭君,她換了一種眼光來看待自己的幸福,她的幸福就是人民的安居樂業和國家的和平安定。換了一種眼光看待問題,她無悔地踏上出塞和親之路,她把千萬人的幸福當作自己最大的幸福,成就了自己永垂千古的美名。
換一種眼光看待競爭,才能使世界得到繁榮發展。
現在的世界格局是和平與動盪並存,部分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發展的,不惜損害他國的利益。於是,我們看見了阿富汗血流成河,我們聽到了伊拉克從未停止的爆炸聲。在穩定中發展,在發展中前進已成為世界人民的呼聲。其實我們可以換一種眼光看待國與國之間的矛盾競爭,尋求更為有利的解決方法。我們可以攜手前進,共創雙贏,使世界得到繁榮發展。
同樣是一縷暗香,鳥兒可能不會駐足,但蝶兒會為之狂舞;同樣是一個巨浪,船兒可能會望而卻步,海鷗卻會破浪翱翔,同樣是一棵枯樹,悲觀者看到了死亡,樂觀者看到了新生…….
正因為換了一種眼光,塞翁失馬成了福,梁祝化蝶翩翩舞,張繼的落第之痛卻造就了一首留佳千古的《楓橋夜泊》。我們要學會換一種眼光來看待問題!
眼 光(四)
不同的眼光,向外透露著不同的含義:在父母的眼光里,透著對孩子的關切;在老師的眼光里透著對學生的鼓勵:而在我們自己的眼光里,透著的則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眼光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方位所表達的含義也有所不同。
個人的眼光,決定著你一生的發展方向。當今的世界,競爭激烈,現實殘酷,表面的和平安定中依然蘊含著弱肉強食,那麼,能否在這樣的社會中生存,就取決於你是否擁有獨到的眼光來看待世界。人生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很多,但往往是許多人共同擠上同一根獨木橋,如果此時的你擁有慧眼,另闢蹊徑,或許你能避免落水的失敗。東漢的班超投筆從戎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班超發現自己在文學上是在難有作為,況且當時國家徵召,他便毅然擲筆,出使西域,為保障絲路的暢通立下豐功偉績,這充分體現的班超獨特的眼光,這是因為這樣一份長遠的眼光,鋪就了他的人生之路,改變了他的人生價值。
如果說個人的眼光改變自己,那麼在科學研究中善於發現,敢於懷疑,勇於否定的敏銳眼光,則將預示一場科學領域內的大變革,它將影響我們當時乃至將來的生活。
我們都知道,因為牛頓善於發現的眼光,發現了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否定了傳統力學,從而奠定了近代經典力學的基礎。這份敏銳的眼光帶來了科學的變革,促進了人類思想的解放,意義重大。緊接著,由於愛因斯坦敢於用懷疑的眼光看待經典力學,發現了牛頓力學的不足,否定了牛頓力學在微觀世界的規律,創立的相對論,這樣的敢於懷疑和勇於否定的眼光不又一次引起了科學的革命嗎?是啊,相對論的發現為後來科學研究在微觀世界的探索開辟了道路,他開始將人類的眼光由宏觀世界引向了微觀世界。
所以,個人的眼光改變自己,科學的眼光改變的則是世界。
相對於個人和科學的眼光而言,一個國家眼光的長遠與否擇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命運。
明清時代的中國,目光短淺,自詡天朝上國,物產豐富,無需與外夷通商,從此閉關自守,逐漸落後世界潮流,導致了近代中國百年恥辱。隨後,一代代傑出的領導人目光長遠,使得中國逐步崛起,如今,亞洲雄獅已然覺醒,傲立與世界的東方。我們無法忘記鄧小平改革開放,打開國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使中國重新跟上世界的步伐,使任命的生活步入小康。如果沒有長遠的眼光,這些就不會成為現實,十幾億中國人民將已然飽受欺凌。由此可見,國家的眼光,把我這國家的將來,沒有長遠的眼光,何來祖國的繁榮與昌盛,又何來社會的和平與安定?
個人的眼光決定自己,科學的眼光變革生活,國家的眼光把握命運……眼光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我們要培養自己的眼光,只有獨具慧眼,我們的未來才有無限的光明。